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中职新课标语文思政合集10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课作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起到了关键作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关键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耳听目染的生活素材入手,变抽象深奥的理论论述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分析,不断提出疑问,分析原因,引导思考,指导行为。也就是让生活成为课堂的窗口,让课堂成为生活的指南基础,真正让思想政治课堂成为学生政治修养、素养提升的殿堂,成为广大学生思想火花碰撞闪耀的舞台。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政治教学就要求“生活化”。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思考

随着经济生活的突飞猛进,各种报刊杂志、广告宣传铺天盖地,特别是网络的飞速发展,给广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政治素材,更给我们学习政治提供了活生生的东西。而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起到了关键作用,更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朱熹说的好“问渠哪能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关键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耳听目染的生活素材入手,变抽象深奥的理论论述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分析,不断提出疑问,分析原因,引导思考,指导行为。也就是让生活成为课堂的窗口,让课堂成为生活的指南基础,真正让思想政治课堂成为学生政治修养、素养提升的殿堂,成为广大学生思想火花碰撞闪耀的舞台。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政治教学就要求“生活化”,它包括几个层面的意境。

【第1句】:评价体系的生活化。

评价体系是指挥棒,它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生学,从而达到教学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目的。评价从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师生教学质量的增进。我们现阶段的新教材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活动过程,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付出努力的程度及探索、思考、创意等的能力。美国人把人的智能归纳为九种内容,即语言智能、数理推理、求生能力……等,人的多元智能以不同方式、不同组合存在。当然,作为一个学生,不可能九种智能全面发展,但每人都有一种或几种智能较突出。为此,政治教学就同样应尊重个性差异,采用多元、生活化评价方式,项目设置上应具层次性:⑴除了一般学生所能达到的基础技能外(如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辨析、实践能力);⑵同时还要设置,如在生活和学习中体现的纪律情况、发言次数、学习态度、参与热情的情况等其它技能的培养都应逐一列项;⑶此外,评价主体上也应改变单纯的老师评学生,做到学生与老师互评,家长评学生,多主体评价。要在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原有水平基础上,看发展、看进步的成长过程。要立足激励,让每一名职专学生树立“我也有才,我也能成才“的理念,学有目标,进有人“扶”,以多元评价体系宏观指导政治教学。

【第2句】: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师欲善其教,必先善其言”。语言作为教学活动的工具,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也是接通学生心灵的桥梁。政治课理论性、思想性、政策性较强,学生对授课过程中教师阐述理论的“高”“大”“空”“虚”是相当厌恶的,尤其是职专学生。因此,职专的政治课教学除了注意语言上的逻辑性、条理性、科学性之外,还应讲究语言的灵活性、趣味性、生活性。我从自己几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体会到:诗词歌赋、名人名言、民谣俗语、歇后语、校园时尚等的引用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讲解理论知识点,特别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实效。如,在学习“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这一课时,我借助网络上关于“航天英雄”杨利伟上飞机训练的艰苦过程,概括出的“十字歌”——“一心想吐,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亲不认,七倒八歪,九死一生,十分难受”,从而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他们真正地理解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坚强意志都是事业成功的保证。生活化的教学,基础是方言、口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增强了教师的亲和力,使广大学生有了亲切感、信任感和自信心,营造了互动、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学语言的生活化少了严词空调,多了鼓励熏陶;少了厉色说教,多了笑容春风;少了枯燥单薄,多了兴致笑声;少了言之无物,多了体验感受;少了强制灌输,多了沟通互动。

【第3句】:课堂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成长的互动过程。师生之间应结成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这种互动不是简单的师生内容“授——受”,而是多元化的互动交流。政治教学由于承载着品德教学的重大任务,更应注意从多个角度,从多个层次观察分析。传统的政治说教,原始的立足单向说理、灌输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思想活跃、信息纷繁的职专学生,新的政治教学务必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侧重活动、探究,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有利于政治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方式,实现个性化、创新化的政治教学。

首先是课堂讨论的生活化。讨论是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热情,碰撞思想火花的最佳手段之一。教学的成功更重要的不是看课堂的热闹程度,更重要的是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看设置的问题能否激发学生兴趣、热情,看问题能否引起学生深层思考,热烈讨论。我们的政治课教材,把职专学生政治课的教学互动关键看教师如何捕捉课题,罗列课题,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思维分析。因此教学活动过程中,时空要少受限制,手段要灵活多变。座位组合、男女组合、师生组合,多媒体、电影电视、大型联欢等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对象,成为课堂讨论生活化很好的`载体。如中央台的《动物世界》可让学生讨论“和谐发展”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英国的火车站连环爆炸与美国的“【第9句】:11”事件,可引导广大职专学生讨论伊斯兰极端恐怖主义产生的社会土壤原因,了解世界“多元文明”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批评美国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外交思想的霸道及不正义。了解中俄的关于世界“多极理论”的合理性。让学生从新闻分析的讨论中感悟新课程所倡导的开放、自主、互动、合作,从而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方式。

其次是课程资源的生活化。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不可唯本。教师在“用教科书教”时不应只局限于教材中所选的事例,应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把生活引入课堂,吸取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激活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与自己经验相贴近的生活信息。这些资源包括文学与音像资源,人力资源,时间活动资源,网络资源,及其它隐性资源。如校园课堂资源的开发、社区资源的开发,特色资源的开发,学科专业资源的开发,甚至可以延伸到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人际关系等。例如,在传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时,举例最近发生的在泉州市的创卫工作中,一些花盆被个别自私的市民带回家这种现象,我组织了学生对创卫过程中各种现象做了广泛的讨论: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文明城市的建设,市民的文明素质是第一位的;让他们理解到泉州与邻近城市厦门,与国外国际性大都市市民素质的差距;认识领会到我国优先注重“发展生存权”,把“人权”放在第二位的原因,以活生生的事例回击反华势力对我国“人权”的无端指责。

再次是问题回答的生活化。要解除套在师生头上的紧箍咒——“标准答案”,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主体化地对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奇思妙想,奇谈怪论;生活的真实性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论点,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有时回答令人哭笑不得,甚至遭受同学的哄笑,冷眼那也不要紧,大可不必责难或草草收场。此时,教师应予疏导、肯定、鼓励,找出闪光点,帮助分析问题所在,得出合理正确的答案。如职专学生大多学习基础较低,课内学习兴趣教差,但课外知识一点也不逊色,思想同样异常活跃。只要我们善于激发灵感,政治课教学完全能担负起学生品德修养熏陶的主渠道的重任。

最后是情景体验、结论展示的生活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愉快的情境中产生乐观的情感,兴趣会油然产生。这要求教师象指挥家阐释音乐一样,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地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要创设假设情境,让学生接受生活洗礼,感受生活的真、善、美,激发道德情感,升华道德境界。如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倡导开放式课堂教学,那么,课堂上学生的个性更易得到张扬,各人的情感、思想也都显露无遗,教师可让学生或发表演讲、或直抒胸臆,或引用资料,或实物演示,或调查报告,或小品表演,让知识融合于体验之中,让学生在表演体验中内化自己,升华自己。

陶行知说:“教育即生活”。我们作为政治教师就应让政治课教学突破单纯的“象牙塔课堂”,突破方寸之地,走向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突现政治教学承载德育“有用”和“有效”的任务。

通讯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霞美社区“丰泽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探析加强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实效性

论文摘要:德育课在中职教学中处于学校重视不够、学生不喜欢的尴尬局面。要加强中职德育课教学,提高其魅力,文章认为,教师应做到:提高对德育课重要地位的认识;紧贴实际,提高教学实效;创新方法,注重人格教育。

德育既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又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处在形成时期,进行德育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对困难。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淡薄,逆反心理严重,加之很多学校把德育课作为一门考察课,而不是一门考试课,导致很多学生没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发现许多学生在谈个人思想时津津乐道,对时事政治也是颇为关心,相反一上德育课就无精打采,德育课成了学生们的“休闲课”。要改变这一状况,上好德育课,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第1句】:提高认识,进一步确立德育课的重要地位

教育部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此,要真正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必须提高对德育课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中等职业学校要把德育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重视德育课在学校德育中的功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的规律,确定德育课教学内容和要求,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要重视德育课这个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并充分利用这个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主法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把德育课内容与学校开展的学生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德育课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在活动中体现德育课的育德功能,也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德育课的'重要。

其次,要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认识。要让学生明白中职德育课不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而是中职生的一门必修课。除了知识的丰富之外,它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助于我们提升综合素养,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解决能力;有助于提前了解职场要求,为做合格的职业人做好铺垫。例如,学习哲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辩证看待问题的观念,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一分为二地对待等。

【第2句】:紧贴实际,进一步提高德育课的实际效果

学生不乐意上德育课.不愿意接受德育书本上所讲内容,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更没有积极性。最主要的问题是,老师把德育课上得太单调,所讲内容太空洞,离学生生活太远。因此,我认为要把德育知识融人到社会生活,尤其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书上所讲内容不是空洞的、远离生活的,而是在生活中现实存在的。同时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并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由此德育教学的效果一定会很理想。育德与回归生活应该说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把德育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实例去探讨、体会、理解德育课所讲的道理,并自觉内化自己的情感体验,是每一位德育课教师努力的方向。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让生活走进课堂,强化理念。

德育课要想真正实现育德的目的,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对教育目标的确立不能过于理想化,要求也不能成人化,更不能死板单纯地教授一些大道理,试想满口硬生生的大道理充斥于学生的耳边,学生何乐之有,何得之有,心不悦,又何谓诚服?不妨用身边贴近的小事,传达一个意味深长的真理,让学生勿以事小而不放心上,撼动其心灵。例如,在上《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然性有一个很好的理解,我从学生熟悉的学校运动会人手,设置问题,在层层递进中,引导学生明白道理。为了体现育德于生活,我又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一个美容院(电脑公司)的出色的(技术骨干)美容师,领导为你配备了助手,你愿意将自己的技术与其共享,帮助其提高吗?为什么?由于问题紧贴学生实际,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了开放的心态,达成了目标。

(二)要让学生参与体验,丰富形式。

简单的灌输,单纯的说教,常让学生“麻木不仁”、无动于衷,教师应该不拘泥形式,大胆创新,设计出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随着社会媒体的日趋丰富,课堂中也应时髦一些,适时播放录像,听听新闻录音及与上课内容相关的一些歌曲,运用课件使理论性的内容形象化。鲜活的画面,真实的声音,有趣的事件会让学生兴奋不已,热情高涨,在参与过程中积极吸收、消化知识。

(三)要立足于现实,注入时代活水。

学生需要的是务实的精神食粮,而不是虚无的空洞理论,所以德育课只有与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才能永葆青春的魅力。要在德育课中注人时代活水,教师要重视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引入和分析。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编辑成小报,分类别进行点评。学生的点评和质疑带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些感性的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正是学生求知欲被调动和激发起来的好时机。老师要抓住这一好时机,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展开讨论,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解决了问题,达成了教学目标。

【第3句】:创新方法,进一步加强德育课的人格培养

人格教育我国古代已有之。《三字经》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是封建人格的教育。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的“赤”和“墨”则是封建社会传统的人格标准的两个极端象征。当今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把培养善良的人格品性作为教育宗旨。通俗地说人格教育就是人们常说的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社会的人。可以说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作为学校德育主战场的德育课教学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人格培养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更是意义重大。

学生人格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注意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在学校中,学生往往以教师作为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健康的人格。另外,要正确引导学生,要求教师还必须课上课下一致,做到“三尺讲台无杂音”。无法想象,教师在课堂上大谈人格教育,对学生大谈社会理想、人生目标,而在课下却对学生牢骚满腹,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其次,要求教师在教学及学生管理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语言使用要恰当,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使用挖苦、讽刺、嘲笑的语言批评学生、侮辱学生,让学生难堪,下不来台,心灵受到伤害,使原本不太完善的人格发生扭曲,这不利于学生心灵健康的发展。

关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教育教学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教育教学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建设与改革,实施案例教学本土化,选用具有时代性、贴切性和典型性,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案例,使学生从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交流中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进而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效果益。

关键词:案例教学;联系实际;本土化

在以往的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只顾理论、原理的讲述,但是忽视联系生动活泼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问题,再加上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普遍欠缺和对不良社会现象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致使思政课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要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理论联系实际是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很好体现,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思政教学内容有很大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做到教学案例本土化,更能拉近生活与教材的距离,使学生有亲近感,多用本土化的案例,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感到“学习即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与现实世界联系密切,对思政课产生兴趣,从而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学要实现教学案例本土化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1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生活实际,是指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在日常生活中所争议的问题。如讲授思政理论知识时,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了解、感兴趣的事物中寻找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材料,由此开始分析,由浅入深,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理论和原理。因为思政理论和原理都是源于客观存在、源于生活,但又不是客观存在的直接呈现和生活的简单描述,要讲清抽象的思政理论和原理,就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掌握思政理论和原理的感性材料,从具体到抽象,加强对思政理论和原理的理解,而且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理论和原理。生活化的思政教学内容或生活化的思政教学案例的选择,为学生不久将来的社会生活作了必要的准备,培养了学生在真正社会生活中需要具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这些生活化的思政教学内容在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上,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基础》课程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时,让学生观看《大国崛起》视频资料,2022年9月3日的阅兵视频等;又如,在讲《基础》课程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时,围绕“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和学生展开讨论,请学生列举出身边有哪些不适度消费的行为?生活中有哪些盲目攀比现象等?这些源自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既贴切又很有说服力。

【第2句】:思想政治教学案例本土化

思政教学案例的本土化,主要是指搜集整理学生身边的事物和当地发生的事例作为思政教学案例,通过这些“本地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思政理论教学内容。思政教学案例的本地化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也符合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性要求,有助于思政课堂教学取得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思政教学中如果选用了一些脱离学生、脱离现实的教学案例,就会造成思政课教学没有说服力,无法实现思政案例教学的实效性。相反,如果在思政教学中能够选用和学生贴近的身边案例、本地案例,学生就会印象深刻,感同身受,有助于对思政教学的理解和掌握。因为对于这些平时所见、所闻甚至所经历的案例,学生对其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看法或观点,当运用这些案例来解释思政理论或原理时,就愿意听,感兴趣,也能理解。例如,在讲第七章第二节“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时,用图片和文字展示了学校周边的人才市场招聘情况、学校周边其它校园招聘会的情况、并鼓励学生亲自去体验,以及讲授教师自身择业与就业时的经验教训等,学生就听得很入迷,教学效果很好。要使本地化案例的列举达到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效,案例的贴切性、典型性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能够准确驾驭,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及时地收集相关案例。同时学生也要参与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活动中。

【第1句】:教师精选素材。通过广播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全面了解本地新闻事件,积极分析本地重大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掌握本地各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养成剪报、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为思政教学积累案例素材。这些案例素材和学生生活较贴近,自然更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2句】:学生集思广益。“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人们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毫无疑问,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是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在讲授思政理论知识时,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内容,提前给学生布置收集各种信息、事件资料、视频影像等,既可以作为思政教学参考,也可以用于学生开展思政课堂探究。

例如,在讲《基础》课的法律部分时,让学生课前搜集“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等材料,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展示所整理的资料时学生都很投入。在思政课教学中尝试教学案例本土化,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参与中扩大知识面,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令超、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2]柏文涌、论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中的科学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8

[3]刘良华、什么是有效教学[J]、广东教育,2004

中职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各行业对各种技能性人才的需要而进行的教育领域。而数学作为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具,它是一门利用符号语言来研究各种物体的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都普遍较差、行为习惯也不好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数学教学难度也相对较大,迫使我们中职教师不断地研究新思路与新方法,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加强理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学教育;教学方法

【第1句】:职教数学发展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普高的淘汰者,学习基础都普遍较差、行为习惯也不好,不能正确对待同学之间摩擦,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另外还有沉溺于网络游戏、谈恋爱、经常抽烟酗酒等现象。这类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习惯自暴自弃,对老师、对家长都有逆反心理,这些都给学校教学和管理方面增加了困难。由于数学是一门复杂抽象、内容严谨的学科,所以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数学教学难度更大。中职学生往往会谈“数”色变,他们从心理上就排斥数学,不愿意学习数学,视数学为畏途。对他们来说,数学就好比“天书”,似乎学好数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不仅是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现状,同时也是我们教师教学时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更加积极的、更加努力地想办法,着手从教材的编制、授课方法的改变等途径探索一条新方法、新思路。

【第2句】:职教数学的教学方法

【第1句】:结合学生所学的各个专业,体现数学的价值

由于学生所学的专业都不尽相同,各个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也都不一样,所以并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学习同样的数学知识,相反大部分学生只需要学好跟自己专业方向相关的数学知识便可以了。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把中职的数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基础部分、实用部分和拓展部分。实用部分则应该和每个学生所学的专业有所结合,每个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其需要的数学知识也就有所不同,中职教育侧重于应用,所以我们可以按专业把数学知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针对金融专业,就与统计学、概率学等学科联系紧密;机械专业对几何学有所侧重;计算机专业则对算法的应用较多等等,把这些不同的数学知识与不同的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用处,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拓展部分则是比较有难度的部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是针对那些学习努力,不仅仅是读完中职就打算就业的那一部分学生,他们希望自己还能够继续深造,希望自己能够上大学。所以这一部分的数学知识要重点针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教学。

【第2句】: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

作为中职教育的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中等职业教育,侧重的是培养职业型学生,即毕业后的学生绝大部分将直接走向各个行业的第一线,服务于第一线,是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能仅仅是教学生如何计算证明、如何考试,而是应该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重点教会他们方法,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其专业中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即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第3句】: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1)探究性教学。这种教学首先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逐步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在探索过程中即使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也能够加深对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获得广泛的实践经验。尽管用时较多,但也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增强他们的创造力。(2)差异性教学。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知识基础、个性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对教学的要求也就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整体教学,即强调的是统一和齐步走,更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细心地观察和鉴别,充分尊重和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及兴趣,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开发。(3)开放性教学。教师要多收集生活中及各专业中与数学知识方法相关的一些实例,用这些实例再结合数学教材让学生们共同讨论,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平等的参与者。对于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要认真倾听总结,重视每个学生提出的意见,并给予解答,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数学知识,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不是闭塞的,而是开放的,从而学生就会越学越有劲,逐渐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第4句】:亲近关爱学生,及时鼓励表扬

师生关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在心理上就会抵触本学科的学习,造成偏科厌学现象,所以教师对待学生时要做到信任、尊重、民主、平等,争取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老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奖励方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重。有时候物质的奖品会提高学生的热情,有时候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亲昵的动作也可使学生铭记难忘。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及时调整,适当给予鼓励,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第3句】:结束语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不仅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不断地研究、总结经验,让每节课都讲的有特色、有新意,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一种收获感、成就感。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学习发展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工作。不论采用何种教育教学方法,都是为了让学生增强理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的思想从“被迫学数学”转变为“喜欢学数学”,从而更好地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服务,培养塑造出一批又一批的适合新时代的“能力人”,为中国,为世界做出特有的贡献。

1948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