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制鞋原材料耗量标语锦集100句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高中地理教案

【第1句】:教材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通过重点介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的形成,旨在阐述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一目“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材在介绍工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侧重从实际出发,分析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第二目“工业地域的形成”主要包括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分散及工业地域三个部分。第三目“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概要的阐述了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2句】:教学目标

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工业部门的分类。

2.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第4句】:理解工业联系的具体形式及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影响

【第5句】:掌握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3句】:教学重难点

【第1句】: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

【第2句】: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第3句】:分析工业地域形成的区位因素

【第4句】: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农村学生对工业生产活动不熟悉,以讲为主,多分析一些案例。

【第5句】:教学方法

实例分析法、归纳法、图示法

【第6句】: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城市图片。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第7句】:课时安排:1--2课时

【第8句】: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板书]: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学生: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主要工业类型及其特点。

师生归纳:

工业导向类型区位布局原则工业生产特点工业部门举例

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原料地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容易腐烂,不能久贮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市场导向型工业接近消费市场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产品容易腐烂变质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等

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炼铝厂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劳动力的地区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伞制鞋

技术导向型工业接近高等院校或科技发达地区技术要求高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承转: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主导因素是一成不变的吗?下面我们具体看几个案例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学案上的6个案例,得出探究结论并展示探究结论

点拨:煤炭产地原料和交通,交通和市场数量,素质政治(国防)

宗教无污染的小工业,轻度污染的工业,严重污染工业,环境

教师归纳:(1)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例如,钢铁工业。

(2)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市场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3)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素质等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并形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区。例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等。

(4)环境标准及一个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承转:工业往往是集中分布在一定的区域,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回答工业地域的概念。

承转:现在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个世界著名的一个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及发展特点。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学案中的探究案例得出并展示探究结论。

点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生产上的联系

集聚分布在东北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自发形成了工业地域)

教师精讲:美国工业最早出现在东北部五大湖地区,这里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主要发展了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和化学工业,其中一个工业部门的产品往往就成了另一个工业部门的原料,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生产上的联系,所以各部门在这里集聚分布,自发形成了工业地域。

承转: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是自发的,工业之间存在着生产上的联系。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经济开发区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一样吗?

教师点拨:经济开发区的形成往往由政府参与,各工业部门为共享基础设施和服务而积聚在一起。工业之间是一种空间上的联系。

承转:同学们思考一下当美国东北部工业过分集中会产生什么问题?

工业布局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

出行环境恶化,以及工业间争水争地争基础设施等问题。

工业会向外(向西、向南)分散。

精讲点拨:工业分散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工业过分集中后出现问题而使得工业分散。一种是为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形成的跨国公司,例如,波音飞机的零部件生产厂分散在世界各地。

归纳总结:

承转:工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他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刻影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我们来看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研读教材,回答学案上的问题。

教师精讲:二战后,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见学案)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工业生产与地理活动,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单元活动《学用电子地图》。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对这节课有一个感性认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第9句】:板书设计: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1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土地、水源、原料、动力、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

【第2句】: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第3句】: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4句】: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高新技术产业与环境污染

【第10句】: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第11句】: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第1句】:预习目标

【第1句】:了解工业联系与集聚,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第2句】:了解并掌握工业生产产生的资源、能源供需矛盾,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危害。

【第2句】:预习内容

(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第1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和等。

思考:当一个地区无法满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区位条件时决策者应当怎么办?

工业区位论:韦伯认为工业企业要尽量布局在成本最低的地点,将运输、劳动和集聚(分散)作为影响工业企业布局的三大因素

【第2句】:主导因素下的工业区位选择

读图填表:

工业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来源:ks5u]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指向型工业

市场指向型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技术指向型工业

【第3句】:举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1句】:不同的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工业联系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2句】:工业集聚的弊端又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又出现了什么现象?

【第3句】:读课本相关内容:什么是工业集聚?工业的集聚有哪些好处?

【第4句】:工业分散存在哪几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第5句】:工业地域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第6句】:工业地域按成因可分为年两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第7句】:思考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之间的关系。

(三)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1句】:读教材P72图3—2—10说出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环境污染的分布之间有何关系?

【第2句】: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两个方面?(根据教材P72)

【第3句】:高薪技术产业会带来哪些环境污染?(根据教材P73知识窗)

【第3句】: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第1句】:学习目标

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工业部门的分类。

2.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第4句】:理解工业联系的具体形式及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影响

【第5句】:掌握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第1句】: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第2句】: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第3句】:分析工业地域形成的区位因素

【第2句】:学习过程

(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和等。

思考:当一个地区无法满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区位条件时决策者应当怎么办?

工业区位论:韦伯认为工业企业要尽量布局在成本最低的地点,将运输、劳动和集聚(分散)作为影响工业企业布局的三大因素

(二).主导因素下的工业区位选择

读图填表:

工业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指向型工业

市场指向型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技术指向型工业

(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是不同的。不同工业在进行区位选择的时候考虑的因素也不同。

案例探究1:每生产一吨钢铁所需的燃料和原料

时间煤炭铁矿石

早期82

20世纪初2【第1句】:8

现代0.75【第1句】:3

问题:早期的钢铁工业建在产地。

可见,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

案例探究2:鞍钢和宝钢的区位

问题:鞍钢的区位和,宝钢的区位和。

可见,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市场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案例探究3:鞍钢与宝钢工人数量及文化程度对比

建厂时间工人数量工人文化程度

鞍钢50年代50万小学为主

宝钢70年代3万高学历比例极高

可见,劳动力影响减弱,劳动力影响增强

案例探究4:湖北十堰位于武当山北麓中低山区,被称为“东方汽车城”,是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和科研基地,1969年,根据国防安全的需要,将东风汽车公司(俗称“二汽”)选址在武当山北麓这个交通闭塞、满目荒凉的山沟里。

问题:湖北十堰汽车基地的区位因素是。

案例探究5:河南双汇集团在俄罗斯建立分厂,生产双汇牌猪肉火腿肠并畅销俄罗斯,而没在阿拉伯国家建立分厂生产这种火腿肠.

问题:河南双汇集团没在阿拉伯国家建立分厂生产猪肉火腿肠是受因素影响。

(承转)对工业的布局是不是只单单的考虑经济效益就可以呢?

工业区位的主要目标是要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主要的原则是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污染最小,当今社会环境标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案例探究6:城市中工业布置示意图

问题:的工业可以摆在城区,的工业可以设置在城区边缘或者近郊区,的工业应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并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

可见,对工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1句】:工业地域的概念

【第2句】:用区位分析法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

读图探究以下问题:

(1)根据图中资料分析美国最早会在哪里形成工业地域?

(2)该工业地域工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3)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兴起哪些部门?他们之间存在那些联系?

(4)这些工业部门的布局有何特点?

【第3句】: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开发区,其中分布了很多工业,形成了工业地域,这些工业地域的形成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有何不同?各工业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第4句】:美国东北部工业过分集中会产生什么问题/?接下来该区域的工业布局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5句】:为什么波音飞机的零部件生产厂会分散在世界各地?

【第6句】:小结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之间的关系。

(五)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1句】:读教材P72图3—2—10说出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环境污染的分布之间有何关系?

【第2句】: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两个方面?(根据教材P72)

【第3句】:高薪技术产业会带来哪些环境污染?(根据教材P73知识窗)

【第3句】:反思总结

【第4句】: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集聚可获取规模效益,因此工业不宜分散

B.许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是先建基础设施后吸引投资者建厂

C.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内

D.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完成的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来源:学ks5u

A.工业联系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所有的工业部门都会发生集聚现象

B.由于交通等技术的发展,现代的工业不会发生集聚现象了

C.不同的工业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工业适合集聚,有的工业适合扩散

D.在工业化后期,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空间集中,形成了很多工业地域

3.下列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的是()

A.电风扇厂B.机床厂C.手表厂D.化工厂

4.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可以()

A.充分利用当地的知识和技术优势B.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

C.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D.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5.在一座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厂房内,有服装、鞋帽、雨伞等多种工厂,它们之间()

①存在着紧密的生产联系②基本上无生产上的联系③存在紧密的空间联系④无任何空间上的联系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6.下列工厂中存在着投入——产出工业联系的是()

①纺织厂、印染厂②钢铁厂、重型机械厂③造纸厂、化纤厂④食品厂、家具厂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而形成钢铁工业城市的有()

A.武汉、上海、南京B.重庆、包头、昆明

C.本溪、唐山、大同D.鞍山、攀枝花、马鞍山

【第8句】:下图为欧洲某跨国公司在我国某地设立的分厂,其产品主要销往欧洲。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采用何种运输方式?说明选择该运输方式的原因。

(2)该地区吸引跨国公司在此设厂的比较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

(3)跨国公司在此设厂对该地区的工业布局产生了哪些影响?试分析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课后练习与提高

读下图: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1~4题。

【第1句】:鞍山市的城市地域形态是

A.组团式B.疏松式C.集中式D.放射式

【第2句】: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第3句】: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第4句】: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

【第5句】:下列有关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造纸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

B.化工厂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且应布局在居民区的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C.发电厂应远离居民区

D.水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第6句】:目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日趋恶化的

A.对文物古迹的破坏问题B.对北京环境的破坏问题

C.对环境的污染问题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问题

【第7句】:有关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交通运输仍是各工业部门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C.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削弱

【第8句】: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般情况下,决策者把工厂建在某个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②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厂商可做决策而政府不能干预③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趋完善,区位选择不受其影响④区位选择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环境效益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9~11题。

【第9句】: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C.原料导向型D.动力导向型

【第10句】: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第11句】:现阶段,丙类工厂在我国宜转移到

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D.中西部地区

【第12句】:下图反映了美国汽车产业布局及区位选择的发展和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汽车工业布局的变化

(1)试分析A城市能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的工业区位优势条件。

(2)分析巴尔的摩发展汽车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3)过去,汽车相关产业大量集中在A城。而现在汽车相关产业分散在各地。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课件

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的课件,内容如下:

【教学目标】

【第1句】: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1句】: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第2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3句】: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2句】: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第1句】: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2句】: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第3句】: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4句】: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第3句】: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1句】: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2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第3句】: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第4句】: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第5句】: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第4句】: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1句】: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第2句】:环境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第3句】:针对某类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第5句】:环境管理

【第1句】: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第2句】: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第3句】: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教学重点】

【第1句】: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第2句】: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第3句】: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危害。

【教学引导】

我国的重大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沙尘暴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及其影响,侧重于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以及预防治理措施。

(1)从内容上,主要考查了我国的重大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沙尘暴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及其影响。侧重于考查问题的成因、危害以及预防治理措施。

(2)从形式上,多以统计图表以及文字材料呈现信息,结合问题所在区域图,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题型大多以综合题形式出现,新课标区多以选做题出现,难度一般不大,内容、材料比较贴近生活。

(3)从能力上,侧重考查学生读图提取有效信息、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人与环境的伙伴关系思想。可能会继续关注热点、重大环境问题,仍以图、文资料形式,考查某区域的环境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等。要多注意我国的突出环境问题以及重大工程、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后续影响。

【教具准备】

从各种途径搜集的相关资料;地图;多媒体课件。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优秀教案

目标定位

1.了解区域的含义。

【第2句】: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第3句】: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核心点一区域的概念和内涵的特点

1.区域的内涵

区域是地理学一个基本概念,其内涵有:

(1)区域的划分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即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客观性),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主观性)划分出来的。

(2)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

(3)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即占据一定位置,并与周围的区域发生着空间联系。

(4)区域的排他性,即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表现。

2.区域的特点

(1)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如:

(2)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越小。

(3)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

(4)可变性。首先是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其次是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标准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思维拓展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1)与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图2)

核心点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地理环境差异

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

区域

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地理

位置30°N附近,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43°N~48°N,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

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以上,水热充足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

土地

条件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

源条件矿产资源贫乏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2)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域

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水热条件良好较差

耕地类型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

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

水源条件河湖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宜发展畜牧业

(3)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

区域

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交通

条件位于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有便利的公路、铁路运输条件

原料

燃料缺乏,从国内外运入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工业

类型轻、重工业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

思维拓展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关系的技巧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从两个方向进行:横向和纵向。

(1)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

(2)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

核心点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开发早期,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增强,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3)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全国的农业地位有所下降。

用框架图揭示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方法技巧

运用歌诀法记忆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的变化:

人城密集人均低,水网分割小面积;

粮棉让位东华疆,工商发展农其次。

类型1区域的概念和特征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

(1)区域是()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

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

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

(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②明确的边界③明确的区域特征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_______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_______性。()

A.相对一致差异B.绝对一致相对一致

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性

答案(1)A(2)C(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好课本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B、C、D各项所列区域仅仅是区域的一种类型。第(2)题,有些区域的边界并不明确,有些区域的政治意义并不明显。第(3)题,区域内部的整体性(或相似性)是相对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运用歌诀记忆区域的内涵

主观客观划类型,内部一致排他性;

面、边、形状都具备,还有区位是特征。

变式练习1下图中【第1句】:【第2句】: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A.橡胶种植北界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2)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不确定性B.差异性C.过渡性D.整体性

答案(1)D(2)C

解析第(1)题,A、B、C三项均为单一指标,分别以积温、降水量和温度为指标。第(2)题,同一界线有多条,说明界线所处的区域地理特征不典型,在两区域间扮演了过渡角色。

类型2地理区域差异及其成因

读“我国自然区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e、f两区域大致以为界,g区域与a、b、c等区域大致以为界。

(2)a、b、c、d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不利之处是。

(3)制约f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4)就种植方式而言,b地以为主,c地以为主,f地以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5)不同区域粮食作物也有所不同:

b地以为主,c地以为主;

d地以为主,g地以为主。

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1)贺兰山3000米等高线

(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多旱涝灾害

(3)水源绿洲地区

(4)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灌溉农业水分

(5)水稻冬小麦春小麦(玉米)青稞热量

解析由各区域所处地理位置、地形状况着手,分析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而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变式练习2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B地区和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

B地区

C地区

商品粮基地名称

农业地域类型

优势自然条件

限制性自然条件

答案

B地区

C地区

商品粮基地名称

江淮地区

三江平原

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优势自然条件

热量丰富,降水充

足,灌溉水源充足

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

限制性自然条件

水旱灾害频繁

热量不足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B为江淮地区,C为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江淮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且降水丰富,宜发展水稻种植业,但本地区季风气候降水变率较大,再加上地势低平等原因,水旱灾害频繁。C地区由河流冲积形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但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类型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根据下面两则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粮食总产量(亿吨)变化图

材料二1978~1996年各因素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份额

(1)1995年至200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亿吨,其中最少年份产粮少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分别是什么?

(2)在1978~1996年中,对我国粮食增产贡献份额最大的因素是和。

(3)土壤改良对我国粮食增产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其中江南丘陵红壤的改良方法有哪些?

答案(1)0.81①自然灾害频繁;②粮食收购价格降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2)栽培技术革新推广良种

(3)①增施有机肥;②增施熟石灰以中和酸性;③增加沙子以减轻黏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该题从结构图、曲线图多角度地分析了区域发展对农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另外,自然灾害和粮价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

变式练习3下面图1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2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从乙省省会到甲省经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2)2000~2005年期间,两省耕地变化的共同趋势是__________。两省耕地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是________(省名),变化率较大的省是________(省名)。

(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甲省在耕地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答案(1)变化规律:由少到多。

原因:距海越来越近,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强。(2)耕地总量下降江苏青海

(3)原因:甲省因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乙省为防治生态环境退化,实施退耕还草、还林,使耕地减少。

措施: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江苏省与青海省的区域特征,结合两种统计图,分析两省区域差异及形成原因。

(1)联系西宁到江苏徐州的最短铁路线是陇海线—兰青线,这条铁路大致平行于纬线,从东到西距海洋越来越远,夏季降水越来越少;(2)直接读图可知;(3)明确两省生态问题的差异。

1.下列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各级区域间呈镶嵌关系

B.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区域等级越低,区域间差异性越大,反之就越小

C.整体性:指区域内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区域整体功能等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相加之和

D.可变性:仅指区域边界可随时间而产生移动,不包括区域边界的模糊性

答案A

解析区域的差异性是相对于区域内部的同一性提出来的,等级越高,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差异性越大;区域整体性功能要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可变性包括边界的模糊性。

2.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地势高低D.距海的远近

答案A

解析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地势、洋流和人类活动等。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辐射,即不同纬度获得太阳辐射的差异。

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而松嫩平原仅一年一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水分C.地形D.土壤

答案A

解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和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其中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作物的熟制、种类分布和产量的主要因素。

4.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长江三角洲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只对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产生影响,不对其工业生产产生影响

B.长江三角洲的耕地以水田为主,完全取决于其河网密布的地理特征

C.长江三角洲由于矿产资源缺乏,所以不能发展此方面的工业体系

D.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不仅对其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也对其他生产活动如商贸、工业等产生很大影响

答案D

解析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各个方面均产生影响,只不过是影响有大有小而已,但其影响也并非是绝对的;长江三角洲虽然没有矿产资源,但可以从外地输入矿产资源来发展此类工业;长江三角洲的水田农业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并非只是取决于密布的河网。

5.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水稻土肥沃,而松嫩平原的黑土贫瘠

B.长江三角洲水热条件的组合要优于松嫩平原

C.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均为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相差无几

D.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而松嫩平原矿产资源贫乏

答案B

解析水稻土和黑土均为肥沃的土壤;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虽然同属季风气候,但长江三角洲的水热条件较松嫩平原优越得多;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缺乏。

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涵盖的地区中,分属我国哪些经济地带?(按经济地带——省、区、市列出)

(2)下列四种作物中,图示区域内有分布的是(多选)()

A.冬小麦B.春小麦C.茶D.甜菜

(3)在图中画出大秦、神黄两条以运煤为主的铁路线。

(4)图中圆内工业区的名称是________工业区,属________经济地带。自然区属________区中的____________地区。

(5)圆内地区发展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东部经济地带: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中部经济地带:山西、内蒙古等;西部经济地带:陕西。

(2)ABD(3)略(4)京津唐东部东部季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5)靠近棉花产区,原料充足;能源(石油、煤)丰富、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大;老纺织工业基地

解析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既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又考查逻辑推理能力;既考查自然,又考查人文,其中重点是经济。这类题目的解答,首先应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善于分析图中的数据资料信息,联系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发现隐含条件,作出综合的逻辑推理和判断。

解题时,先从图示海岸线轮廓可判断该地是我国华北地区,图中有我国三大地形区分布(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由气候推出该地的农作物种类;图中铁路线较多,可知该地交通便利,大秦、神黄线是为解决西煤东运而修建的,前者由大同至秦皇岛港,后者由神木至黄骅港;关于京津地区纺织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必须从发展纺织工业所需的原料、动力资源、交通、消费市场等方面去综合分析。

基础过关

读图,完成1~2题。

1.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是指图中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2.下列关于青藏地区农业特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谷农业B.高寒农业C.阳光农业D.绿洲农业

答案【第1句】:C【第2句】:A

解析三江源中“三江”指的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在图中分别是③④⑤。青藏高原地区因地势高峻,气温低,积温不足,故农业多分布于河谷地带,这里光热条件较好。

3.不同历史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主要是因为()

A.区域地理环境不断发展变化

B.区域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不断变化

C.各历史阶段统治者的政令不同

D.区域大小不同

答案B

解析区域自然环境是稳定的、少变的,区域地理环境之所以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人类产生不同的影响,是因为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所致。

4.下列关于我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南北方的界线是黄河B.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

C.松辽平原是松嫩平原的一部分D.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

答案B

解析A项应是秦岭—淮河一线;C项两者是并列关系;D项应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读下表,回答5~6题。

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地点①②③④

年降水量(mm)【第15句】:64【第66句】:67【第77句】:420【第5句】:4

一月平均气温(℃)-【第8句】:5-【第6句】:6-【第1句】:2-【第9句】:0

七月平均气温(℃)【第27句】:4【第23句】:5【第23句】:9【第23句】:6

【第5句】: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海拔高度D.洋流性质

答案B

解析考查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由于这四个城市都位于北纬35°~40°之间,说明它们的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这四市的冬、夏气温以及降水量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这主要是由它们的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

6.下列有关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②地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④地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答案C

解析①地降水少,③地位于华北地区,春汛并不明显;②③两地的年降水量都大于400毫米,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从干湿区上看属于半湿润区,以种植业为主。④地位于东西部的过渡地带,农作物以谷子、高梁为主。

7.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能源是否可以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它们各有优缺点。仔细观察甲乙两图,甲图中表示出来的能源属于能源,其主要优点是,甲图表示出来的能源在乙图中A河流域分布较(多、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B山脉以东平原地区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利用不当导致的问题是,乙图中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是和。

(3)试分析两图中河流内河航运的特点及原因。

(4)两图中沿海地区海盐资源丰富的是图,其原因是。

答案(1)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少地势平坦,落差小(2)土壤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湿地破坏(3)甲图:黄河流域航运价值小。中上游多高山峡谷,水流湍急;下游河流水浅。乙图:航运价值大,通航时间短。松花江流域水量丰富,地势平坦,但冬季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4)甲气候温暖,晴天多,风力强,地势平坦

能力提升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开发已取得很大成绩,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开发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日趋紧密,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读下图并结合材料,完成8~10题。

8.有关B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B.能源、水源不足

C.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不好D.产业结构转型困难

9.A地区与90°W同纬度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的有利条件是()

A.同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B.都有大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同处在本国最大的工业区D.都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10.如下图所示,2000年与1985年相比,C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某些因素在减弱,具体地说主要是下列因素中的()

A.廉价劳动力B.科技水平C.交通条件D.信息

答案【第8句】:C【第9句】:B【第10句】:A

解析根据经纬度可判断B地区是环渤海地区,该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多、且困难较多;由于重工业较多、人口密集导致水源、能源不足;由于沿海地势低平、临着内海渤海,而利于修筑港口和船舶停岸;又由于经济较发达、有广阔的经济腹地而使该区港口区位较好。

A是长江三角洲地区,90°W同纬度地区是美国南部农业带,在密西西比河口地带;美国没有温带季风气候,美国南部也不是其最大工业区,其最大工业区应在五大湖沿岸的东北工业区;长江三角洲的农业主要是水稻种植业,由于人多、经济较落后而机械化程度低。但二者都是大河三角洲地区。

两个时间段对比可知,2000年该地高科技产业比重大大上升,廉价劳动力型的工业产值比重下降,这说明廉价劳动力这一因素在减弱。

11.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及多年年均降水量曲线图”。①②③④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A.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

C.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D.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答案C

解析从地形上看①为高原,②为山地,③为平原,④为丘陵,根据年降水量可判断①、②、③、④对应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依次为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12.环渤海地区被确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

(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

材料妈祖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海上渔民和船工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是我国沿海地区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最早出现在福建的湄州。

(3)妈祖文化由湄州流传到甲、乙、丙沿海地区的现象称为________。妈祖庙分布在天津、上海、广州的共同自然环境条件有哪些?

答案(1)科技水平高;经济基础雄厚。

(2)甲区域:原料和燃料;乙区域:市场。

(3)文化扩散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河流入海口;海上多风浪。

解析第(1)~(3)问,针对本区域实际,结合平日所学知识可顺利解答,关键是要有良好的知识储备与良好的思考习惯。

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

大洋洲(Oceania)陆地总面积约89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大洲;除南极洲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大洲。

  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

教学目的

【第1句】: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

使学生了解海陆形成的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并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第2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掌握画大陆轮廓略图的技能。

【第3句】:在学习“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理论知识中,使学生认识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运动的,从而进一步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有关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及分布和七大洲及其分界,难点是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第1句】: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第2句】: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第3句】: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带

教学挂图:①《世界地形图》。②六大板块示意图。

小地球仪,每个学生一个;立体地表地球仪一个。

教学提纲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1句】:海洋与陆地

【第1句】:海陆的分布

【第2句】:大陆与大洲

【第3句】:洋与海

【第2句】:海陆的形成

【第1句】:大陆漂移学说

【第2句】: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过程

[出示地球仪]将立体地表地球仪置于讲台上,并演示地球自转。

引入新课这是演示地球在自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表面。这些广大的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提问]观察自己桌子上的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第1句】:海洋与陆地(板书)

[教师总结]【第1句】:海陆的分布(板书)

[提问]请看教材封底的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提问]为什么地球最初未被命名为“水球”?(因为人类居住在陆地上。)

[展示投影片]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提问]北极和南极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北极为海洋、南极为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下面我们具体地学习陆地知识。

【第2句】:大陆与大洲(板书)

[展示投影片]大陆、半岛和岛屿示意图。

[教师讲述]讲解大陆、半岛和岛屿的概念。

[提问]大陆、半岛和岛屿有什么区别?(面积大小和临海情况不同。)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

[练习]请学生在图上指出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面积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指出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及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

[教师讲述]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

[提问]请同学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地球上共划分哪几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共七个大洲。)

②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亚洲、欧洲、非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与南美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

③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北美洲和欧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④山脉、河流、海峡等常常成为大洲的分界,请在图上指出主要大洲的分界各是什么?(欧、亚两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高加索山脉。亚洲与非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

[提问]观察地球仪,注意七大洲的轮廓,按面积请说出七大洲的顺序是什么?(教师最后归纳: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学完陆地基础知识,下面我们来学习洋和海。

【第3句】:洋与海(板书)

[教师指图讲述]地球表面广大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顺序,它们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各大洋分别在哪些大洲之间?(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配合画出世界大洲、大洋略图)

[教师讲述]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海的面积较小,且靠近大陆,一般由半岛或岛屿把它与大洋隔开。有的海与大洋之间仅是海峡相连。海峡是沟通两个大洋或海与海、海与洋之间狭窄水道,它往往成为交通要道。

[练习]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我国附近的海和海峡并在图上指出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与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练习]完成第27—28页“做一做”。

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海陆的分布,那么今天的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是怎样形成的呢?许多科学家都曾经或正在研究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不少的学说。其中著名的是板块构造学说。

【第2句】:海陆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板书)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其他学说的基础上,于本世纪60年代提出的。

【第1句】:大陆漂移学说

[展示投影片]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

[指导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8—29页的`“读一读”及29页最后一段,思考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①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

②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③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④在大陆漂移过程中,面积缩小的大洋和面积扩大的大洋是什么大洋?

[教师总结]魏格纳为了研究大陆的漂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正是一种科学献身精神。今天人们已经接受了魏格纳所提出的“今天的海陆分布是因为大陆漂移的结果”观点。到了本世纪60年代,人们通过进一步研究,认为大陆的漂移是因板块运动造成的,从而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第2句】:板块构造学说(板书)

[展示教学挂图]六大板块示意图

[教师讲述]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被分成六大板块。(请同学指出六大板块名称)

②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漂移现象。(请同学注意板块的边界和板块的运动方向。)

③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带。(配合展示投影片:世界主要火山和地震分布带。)

[练习]课文第30页“想一想”。

[提问]看六大板块示意图,解释为什么地中海在缩小,而红海在不断扩张?(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靠拢,而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在相互离开。)

布置作业绘制海陆轮廓简图,并注意掌握绘制技能,在绘图中复习本节知识。

2261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