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李时珍精神蕲艾标语锦集80句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说明文阅读《李时珍》有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11——14题。

①我国明朝的李时珍(1518—1593),是世界上伟大的药学家。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就是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则,先后被译成英、法、俄、德、日、拉丁等10余种文字,成为国际一致推崇和引用的主要药典。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李时珍的学术见解是高超的,他的分类方法符合现代的科学原则。该书于1596年问世,比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自然系统》要早100多年。

②李时珍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固然由于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搜罗百氏”,旁征博引,参考八百余家;更主要的,还在于他忠心为百姓服务的精神。他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百姓有利,因而他不辞辛苦,深入实际,“访采四方”,先后到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收集标本与药材,用了近30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此外,也得力于他治学态度的严谨与一丝不苟。例如,为了证实前人所说“穿山甲诱蚁而食”,便亲自动手,解剖穿山甲,结论是:“腹内脏腑俱全,而胃独大,常吐舌,诱蚁食之,剖其胃,约蚁升许也。”

③李时珍还写过一本小书《蕲蛇传》。他父亲李言闻,研究了蕲州的特产艾叶,写成了《蕲艾传》,他读后很受启发,便决心写一本《蕲蛇传》。开始他只是从蛇贩子那里观察白花蛇,有人告诉他,这不是真正的蕲州蛇,真蕲蛇“其走如飞,牙利而毒”,人被咬后会迅速致死,是当时皇帝指定进贡的制药珍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时珍不顾危险,几次爬上龙峰山去观察蕲蛇,目睹了它吃石南藤及被捕情形,了解了它的形体与习性上的特点,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李时珍很重视这种研究方法,认为这样可以“一一采视,颇得其真”。(选自《科学发现纵横谈》,有删改)

【第11句】:(2分)第①段中画线文案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第12句】:(4分)第②段中加点的“巨大的成就”指的.是什么?李时珍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第13句】:(2分)李时珍亲自动手解剖穿山甲都看到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14句】:(3分)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的“这种研究方法”指怎样的方法?

参考答案:

【第11句】:(2分)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答对1种得1分)

【第12句】:(4分)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1分)。

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他有忠心为百姓服务的精神;他治学态度严谨一丝不苟(3分)。

【第13句】:(2分)看到穿山甲腹内脏腑都齐全,只有胃特别大,并且在胃中发现了1升左右的蚂蚁。(多出“常吐舌,诱蚁食之”的意思扣1分)

【第14句】:(3分)深入实地(身临其境),抵近(仔细)观察,从而详细了解事物具体真实的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总结,著书立说)。(答出“临境”“观察”“了解特点”三个意思,即可得3分)

《感冒吃药有讲究》说明文阅读答案

①又到了感冒多发季节。

②感冒引起的鼻塞、咽痛、咳嗽等一系列症状着实让人难受,不少市民为了免受这些感冒症状的折磨。一有感冒症状就马上吃药或打点滴,甚至身边有人感冒或流感流行时,害怕自己被传染,也赶紧服用板蓝根等药物,认为这样可以把感冒截住。

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部主治医师刘红升表示,感冒药的主要功效是缓解症状,让感冒的人感到舒服点,但是并不能让感冒病程缩短。而使用抗生素是非常错误的方法,因为抗生素无法消灭病毒。对付感冒病毒最有效的不是药,而是多休息、多喝水,让身体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普通感冒与流感相混淆。刘红升解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⑤普通感冒30%50%是由鼻病毒引起的,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特点是散发性,不引起流行。普通感冒的症状有发热、流涕、打喷嚏、鼻腔干燥、头疼、头晕、恶心等,但不是所有的症状同时出现,根据个体差异症状各异。

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特点是具有流行性。流行性感冒多发于冬春季节,大面积群体出现,由病毒引起。流感的症状在有些病人身上表现比较典型,一发病即可能出现高烧,常达【第38句】:5℃以上,并伴有寒战、肌肉酸痛、头痛、咽痛、全身乏力;但在有些病人身上表现不典型,通常和普通感冒症状类似,只是在程度上稍重。尽管这些流行性感冒的主要表现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季节性和传染性较强,一定要引起注意。

⑦普通感冒不是什么大病,许多人选择了自己买药服用,这种方法不是不可取,但一定要明白如何选药。刘红升表示,普通感冒如果症状轻微,甚至可以不用药,如果症状重,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物抗病毒和减轻症状的.西药,比如白加黑、泰诺、康泰克等,但在临床中我们发现一些病人几种药一起吃,这样的做法有害无益。因为这些西药的药物成分大多类似,多种药物一起吃,仅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⑧流感的处理则要区别对待,如果症状不典型,市民不能分辨自己是患了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处理原则可以参考普通感冒,如果症状迁延不愈,可以看医生来帮助解决。但对于症状较重的流感,最好发病初即去医院就诊,医院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检查帮助明确是否感染流感病毒,在治疗上会加用治疗流感的药物,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奥司他韦。

选自2012年03月28日《科技日报》

(03月这不符合数字用法的规定,应去掉这个0。)

12.本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说明的。(2分)

13.普通感冒和流感有何异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③段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多出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请列举一例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本文和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怎样预防感冒。(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12句】:逻辑顺序(2分)

【第13句】:同:都是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的。(1分)

异:普通感冒30%50%由鼻病毒引起,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特点是散发性,不易引起流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流行性,多发于春冬季节,大面积群体出现。(2分)(意思接近即可)

【第14句】:不能去掉。(1分)最表程度,用上最表明用药消灭感冒病毒是错误做法,多休息、多喝水才是对付感冒病毒的主要方法。去掉最,就不能表达上述意思,不能突出喝水、休息对治疗感冒的重要性。加上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15.⑤段对普通感冒的病因、特征和症状作了具体解释,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认识,使说明通俗易懂。(3分)

【第16句】:①注意保暖;②多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③尽量远离感冒患者;④居室要注意通风,定期消毒;⑤多了解与感冒有关的常识。(2分,言之成理、答出两点即可)

小学说明文《筷子》阅读答案

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

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后来改称叫“箸”,大约过了上百年后又改为“筷”。“筷子”的“筷”与“快”是同音字。“快”表达了人们的肚子饿了,急于进食的愉悦心情,于是便拿起“筷子”美餐起来。

用筷子吃饭,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十分方便。有人做过这样的测定,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进食方便,()可以灵活手指、锻练脑力,有益身心健康。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中国的筷子各式各样原料也各异最为出名的有驰名中外价廉物美的杭州天竺筷这种筷子是用佛教名山天竺山的细白竹做成有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这种筷子下圆上方漆花瑰丽筷子头上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还有象牙玉石雕刻而成的各类高档筷子

今天,在全世界,凡吃中餐者,都用筷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的筷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的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后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武士。”

中国筷子还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许多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愿带回几把中国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筷子传播了友谊,加深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互相了解。

【第1句】:“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这句话中,“长”的意思是()

A、要从远古说起,有很长的时间、很长的历史。

B、内容很多,有很长的话说,能作长篇大论。

C、历史长、内容多,有很多话可说。

D、优点多,有中国特色。

【第2句】:在第3自然段的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

既……又……不仅……还……虽然……但是……

【第3句】:“这一举多得的好事”中的“好事”指什么事,“一举”是什么,“多得”指什么?

“好事”指“一举”指

“多得”指

【第4句】:给第4自然段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第5句】:下面的文案与文章介绍的内容不一致的是()

A、中国人使用筷子有很长的历史了。

B、箸、筷、挟的意思是相同的。

C、天竺筷产于印度佛教名山天竺。D、福州漆筷和杭州竺筷是名筷。

【第6句】:摘录《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筷子的评价。

【第7句】:用文章中的话概括第【第3句】:第4自然段的意思。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第8句】: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学说明文《鹅》阅读答案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第8句】:选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描写白鹅的高傲(2分)

【第9句】:在突出鹅的特点时,作者采用的是什么写法?其好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句】:这两段文字蕴涵着作者对鹅怎样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句】:画线文案使用了的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第8句】:叫声(1分)步态(1分)

【第9句】:对比,通过对比可以鲜明地表现白鹅的高傲。(3分)

【第10句】:对白鹅的喜爱之情。(2分)

【第11句】:比喻,既表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又表现它傲慢的性格。(3分)

2914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