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在 社 区 里 成 长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 社 区 里 成 长 社区是人群的聚集区,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是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温家宝总理曾强调指出:搞好社区建设对稳定社会,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让城市每个角落都感受党和政府的阳光至关重要。

2002年9月起,作为雨花台区第七批“三派”干部中的一员,我有幸被组织下派至宁南街道刚刚成立的康盛花园社区居委会进行锻炼。在居委会刚起步的这一年中,通过我们社区一班人共同努力下,康盛花园社区在我区众多社区中脱颖而出,先后被授予南京市安全文明小区、市级青年文明社区、绿色人居环境社区、雨花台区“非典防治先进集体”、宁南街道“社会事业先进集体”等称号。

一年的工作经历,一方面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工作在基层并承担为民服务的“小巷总理”的艰辛和不易,另一方面,也让我对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诠释,那就是无论作任何事,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归结到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只有贯彻好这一点,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的拥戴。下面,我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自身思想认识、收获汇报如下:

一、积极参与社区台帐和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社区日常工作繁忙而琐碎。

2002年9月,我刚到社报到之时,康盛花园社区仅成立两个月,大量基础性工作基本处于“一穷二白”状况。由于它是宁南街道第一个居委会,也由于全国“大社区”试点工作的推行,故此,从区委、区政府到街道工委领导对社区居委会工作都非常关注。

区委谢书记、蔡书记,区政府霍区长等领导都曾多次亲临居委会参观指导,并多次强调要将康盛花园居委会建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居委会。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社区居委会克服人少(仅三人)事多,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我们以物业公司办理入住时业主家庭情况登记簿为基础,以派出所提供的户口迁移情况为补充材料,对整个社区所有入住居民进行了入户登记调查,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经过一个多月的加班加点,终于建立起了社区较完善的人口台帐,与此同时,我们还对各类人员进行了分类,建立起了党员干部台帐、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台帐、拥有特长人员台帐、统战人口台帐、青年志愿者台帐等。在此后的一年中,随着入住人口的变化和新的楼盘的增加,我们又先后多次进行完善补充,至2003年7月,我社区入住人口达785户,2084人。

2003年初,社区正式接手计划生育工作后,我又配合分管计生的同志年前年后连续两个月加班加点一家家上门登记问询,使500余名育龄妇女台帐得以建立,填补了空白。2003年2月底3月初,我还配合社区民警对常住人口进行了核对,为30余户居民提供户口变更服务。

在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上,我充分发挥自身几十年的机关工作经验,为居委会出谋划策,并主动承担了居委会大部分文字材料撰写工作。2002年12月,为密切联系群众,践行“三个代表”于实际工作中,我起草了社区居委会联系走访制度,使走访、谈心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

2002年底至2003年5月为争创绿色人居环境,我负责针对废旧电池分类回收展开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在申领到南京市市容局专用的废旧电池回收桶3只的基础上,我将废旧电池的危害、我国及南京废旧电池分类回收现状和对策等一系列科普、环保知识汇编成册,汇同二份倡议书共印制680份,分发到每位居民手中,倡议居民绿色消费。

2003年春节,为体现居委会亲民形象,由我主笔了《携手同心,共创文明社区》致社区居民的新年贺辞,通报了成立来的工作,展望新的一年的工作计划,受到街道工委及居民的一致好评。

4、5月份,在对社区内党员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设想通在第一线的同志的辛勤工作,我们的城市才得以不受非典的侵扰,我又为我的付出感到值得。经过二个月的奋战,我们康盛社区在市、区、街道多次明查暗访中表现突出,57名跟踪人员无一出现问题,全部到期解除,社区抗击非典工作获得区政府表彰。

四、积极推进法律进社区工作,化解居民矛盾纠纷。经常性地深入居民家中进行走访,了解掌握居民心中所想所思是居委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年来,在居委调解的三起矛盾纠纷中,我参与了二起,日常我经常与居委会其他同志一道到居民家中,听他们谈家常、谈困难,谈想法。对居民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进行整理,及时向上反映,帮助协调处理各方关系,切实维护居民正当权益。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将纠纷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居民了解到我是司法部门工作人员之后,纷纷前来咨询各类涉法问题,每遇此时,我都耐心细致的给予解答,有一居民问题得到解决后曾发自内心的对我说:“认识你是我们一家人的幸运”。

“法律进社区”工作今年初即被列入社区全年工作计划之中。基于我的专业,这一任务明确由我全权负责。

为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先后前住市、区司法部门及其他“法律进社区”试点单位进行学习走访。元月份,我即拿出了全年普法治理工作计划,在与区普法讲师团、区法律援助中心及街道司法所等相关上级部门联系后安排了全年普法讲座日程表、居民课堂讲座安排日程表和授课教师。

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司法局“法律进社区的具体要求,进一步细化普法,建立了本社区”四个一“的普法学法载体:一是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通过入户调查,对全社区在公检法司及专业执法局工作人员共54人进行了统计,建立起了社区法律人才库。

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较好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愿意为居民免费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共11名成立了社区法律志愿者队伍。利用休息日义务为居民解答涉法部门,参与社区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

二是在社区图书阅览室配备一套法律书籍。内容涉及《宪法》类、《刑法》类、《民法》类、《诉讼法》类、《行政法》类、《经济法》类等共30余种法律,随时可供居民借阅,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学习法律的需要。

三是建立法制宣传栏。在人群比较集中,人流较大的小区大门口设立了专门的法制宣传栏,采取结合工作需要、结合群众需要、结合新法颁布、新法实施等宣传方式,利用宣传栏定期和不定期地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确保宣传栏内容经常出新。

四是每季度上一次法制课。3月中旬及8月上旬,分别聘请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社区法律志愿者丁龙同志及雨花新村街道司法所长吴传根同志为楼幢长、党员及部分居民就《劳动法》、《继承法》进行了授课,两次生动的讲授得到全体人员的热烈欢迎,所编发的信息还被南京日报、金陵望刊出。

非典期间,我们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通过印制法律宣传材料,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传染病防治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进一步提高居民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通过宣传,我们达到了预期效果,广大居民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愿公开出行情况到后来,出行前先通知居委会,回来后主动配合我们进行登记、体检和隔离,学法、懂法和守法意识得到很大提高。

与此同时,3月1日,在社区志愿者服务广场活动中,我请来区法律援助中心进行了法律义务法律咨询,共为居民解答关于债权债务、赠送、继承等涉法问题10余件,发放法律书籍30余册,公证宣传单100余份,取得良好社会效益。通过“法律进社区“工作,社区综合治理工作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小区内房屋出租户凭证出租率达100%,暂住人口登记率、领证率达90%以上,在开展无毒社区创建上,我们分别利用横幅、宣传画、板报等形式,开展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宣传,营造全民禁毒的氛围

11631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