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魔戒经典台词汤姆汇集3篇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著名童话故事有哪些

童话故事可以培养学生想象与表达的能力,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表达;感受童话的魅力及编童话带来的快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著名童话故事,欢迎阅读欣赏。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的世界。

《小王子》

《小王子》的魅力已经令好几代人倾倒,它已不再是一部简单的意义上的童话了,它是一部有关于爱的宝典,一部有关于责任的宣言。一个平实无华的童话,既没有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故事在平淡的铺叙中展开。然而自1943年问世以来,被译成42种文字,多次再版,经久不衰。阅读《小王子》长久以来被视为一种必修的文化学分,从九岁到九十九岁,已不限于年龄,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体会书中深远的柔情和哲理。

《彼得。潘》

《彼得·潘》是英国著名作家杰·姆·巴里(1860—1937)的童话剧和童话故事,出版于1904年。

《彼得·潘》之所以赢得了各国大小读者的次心,原因在于巴里在这部幻想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十分诱人的童话境界——永无岛。作家极力渲染永无岛上儿童式的欢乐,讴歌了美好纯真的童心。在永无岛上,有孩子们早就从童话故事中熟知的仙女、海盗、红人、美人鱼,在那个用蘑菇当烟囱的地下之家,生活快乐无忧。彼得与海盗,海盗与红人之间的“大战”,鲜明地烙着儿童打仗游戏的印证。巴里正是通过奇妙的永无岛和不肯长大的男孩彼得·潘这样的童话形象深情地告诉人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乐章,珍惜可贵的童年时代,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那仅仅属于他们的欢乐。由此,也可以窥见作家对自然、纯朴天性的热情召唤。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世界十大著名哲理童话之一,魔幻、荒诞小说的先驱之作!一本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的魔幻故事!100多年过去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依然魅力四射。它的魅力来源于它对常识深刻而又精确的把握,犹如我们钟情于传统美德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一样。

作者简介:

刘易斯·卡罗尔,英国柴郡人,是一个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但使他成名的却是《爱丽丝漫游奇境》一书。

100年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三个喜欢故事的小姑娘,他们缠着一个年轻的叔叔,要他讲故事。他边想边说,结果编出一部奇妙的《爱丽丝漫游奇境》。那位年轻的叔叔名收卡罗尔,三个爱听故事的小姑娘是利德尔三姐妹,其中10岁的爱丽丝最惹人喜爱,卡罗尔就把她的名字编到故事里去了。信口开河讲出的一个希奇古怪的故事却让姑娘们听得出神入迷,非常开心。她们不满足于此,要求卡罗尔把故事写下来。于是就有了《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书。

内容提要:

魔幻、荒诞小说的先驱之作!一本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的魔幻故事。当今风靡全球的魔幻小说《魔戒》和《哈里·波特》的作者都称该书对自己的创作影响重大。因此,《大英百科全书》曾作出这样的评价:“通过这一作品,作者把‘魔幻、荒诞小说的艺术’推向了顶峰。”

爱丽丝靠着姐姐坐在河岸边无所事事,开始觉得很不耐烦。突然有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巾着她身边跑过去了。看到一只粉红眼睛的兔子,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甚至于听到兔子自言自语地说:“哦,天哪,哦,天哪,我要迟到了。”爱丽丝也没有感到有什么离奇的。

但是,那只兔子竟然从背心口袋里掏出一块表,还看了看,然后又匆匆跑了。她忍不住好奇,紧跟着兔子穿过一片田野,刚好赶上看见兔子窜进了灌木丛下的一个大洞里。

不管三七二十一爱丽丝也紧跟着跳了进去,想都没想她再怎么出来。

《木偶奇遇记》

《匹诺曹》又称《木偶奇遇记》(TheAdventuresofPinocchio),是18世纪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CarloCollodi)留给世人的经典童话故事。

《木偶奇遇记》出版于1883年,这本书出版后不久,就被译成了80多种文字,仅仅在意大利一个国家,《木偶奇遇记》就有200多个不同的版本。这个童话故事的主角是老木偶匠盖比特(Geppetto)亲手所雕刻的一个小木偶,他的`名字就叫做匹诺曹。在魔法为匹诺曹注入了神奇的生命力之后,匹诺曹便一心渴望成为一个活生生的男孩。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匹诺曹找到善良的蓝仙女。蓝仙女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却有一个附加条件:匹诺曹必须学会诚实、勇敢、不自私自利。而且同时作为惩罚,每当匹诺曹说谎时,他的鼻子便会不断地变长。的确,诚实并不是一件可以轻松拥有的美德,还没有认真意识到诚实的重要的匹诺曹,鼻子很快就越变越长,并且麻烦的事情也接踵而至!。终于,经过无数艰辛的磨难和考验,匹诺曹总算了解到了诚实的含义。而作为仙子的奖赏,匹诺曹也实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梦想——变成一个真正活生生的“人”。

《青鸟》

平安夜,一道亮光从百叶窗的缝隙中射了进来,桌子上的灯自动亮了。棣棣和味棣醒了,揉揉眼睛,伸伸懒腰,打了个哈欠。

正当他们沉浸在孩子般的聿福中时,驼背仙女蓓丽吕突然出现了,她要求他们去寻找青鸟——那只惟一能制止折磨她女儿病痛的鸟儿。

于是,面包、糖果、水、火、光明、猫、狗。所有的一切都被一颗钻石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全部都获得了生命,有了具体的形象,开始对任何愿意倾听他们说话的人——不论是书中的还是读者,揭示生命的一切奥秘。翻开这本书,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寻觅了很久的答案。

《水孩子》

《水孩子》是英国十九世纪作家查尔斯·金斯利(1819一1875)(也译为查理·金斯莱)写的一本著名童话,也是他的代表作。写成于1863年。被誉为世界十大著名哲理童话。在这部童话中,作者以亲切而风趣的语调,优美而简洁的文笔,生动地讲述了一个扫烟囱的孩子如何变成水孩子,在仙女的引导下,经历各种奇遇,最后长大成人的美丽故事。内容简介这部童话中有不少讽喻,包括劝诫的成分。但那决不是说教,而是寓于故事之中,寓教于乐,幽默风趣。其中寄托了作者对自己的孩子和所有孩子的希望:爱清洁,行善事,勇敢正直,健康成长,成为博闻广识、心胸开阔的人。汤姆听到的声音是:“下海去:下海去!”他得到的教导是:世界是如此的精彩,如果他想成为一个男子汉的话,就必须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他必须像每一个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一样,完全靠自己在外面闯。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鼻子闻,自己睡自己做的床,自己玩火就烫痛自己的手指头。水孩子从头到尾,充满着春天早晨那种轻快的情调。在书中,金斯莱始终感觉在为自己的孩子写书,所以口吻总是针对着孩子,而且常带有调笑的口吻,叫人读来更加觉得亲切,便是成人读来,也觉得非常风趣。

另一方面,由于金斯莱平日爱好自然,同时也是个博物学家,所以本书关于自然界的描写都极其真实而且生动。可以说,这是一本根据十九世纪中叶科学成就写成的童话。所以,《水孩子》不但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也是一本真正有益的书。金斯莱的女儿露丝叙述了这部书的一段创作经过:“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我们用早餐的时候,有人提醒我父亲,说家里三个大孩子都有他们的书了(指《希腊英雄传》),可是,最小的弟弟,那时还不过四岁,父亲曾经答应过给他写本书,至今还没有写出来。父亲听了并不答话,起身进了书房,把门锁上。经过一小时光景,他从书房里出来,手里拿的就是<水孩子>的第一章。这本书整本写得就是这样迅速而且轻快。”金斯利不会想到,《水孩子》,他的唯一一部童话,后来被译成各种文字,介绍到许多国家,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名作。

著名短篇童话故事

童话集中了人类最大胆的幻想、最自由的幻想、最优秀的幻想。它的读者长大后一定是最具幻想力、最具创造力的人。

  两只聪明的老鼠

一天,小老鼠乐乐在洞里玩够了,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出去捡一些蘑菇吧,再找些米来。”

“好,”妈妈说,“但是你可不要被敌人抓去或者走丢了呀,我得给你找一个同伴陪着你,看着你。”

于是小老鼠乐乐就和小灰鼠露露出去了,它们到树林里捡了许多蘑菇,把筐子都盛满了,非常沉,它们有点提不动了,后来就在路边的大树下休息。

一会儿,一只猫突然从树后边窜了出来,把它们都抓到了笼子里。笼子里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清楚,只有一个特别小的小孔来呼吸。

“哎呀,笼子怎么会这样呢?”小灰鼠露露问。

奥,原来笼子里套了个袋子,袋子是黑洞洞的,他们是钻进了袋子。只要一有东西进去,袋子口上的绳子就会自动的勒紧,这样猫的猎物就不会逃出去了。

后来到了猫家里,猫说:“我要把你们关上一些时间,再把你们吃掉。”

乐乐和露露都害怕了,因为它们的篮子也不见了。

露露说:“不用着急,我的口袋里还有一些蘑菇吃。”

“可是如果猫把我们吃到肚子里怎么办啊?”乐乐问。

“我们想办法呀。”露露说。

他们的话让猫听见了很生气,大叫:“我一会儿就把你们扔到火炉里烤热吃。”

乐乐生气地说:“如果你把我们吃了,我们就让你的`肚子难受。”

猫更生气了:“你们已经是我的猎物了,还胡说!”

这是急得乐乐和露露就在袋子里转圈,忽然他们感觉到脚被绊了一下,一摸原来石块石头。太好了,这是它俩有了办法。

“你啥时候吃我们呀?袋子里太闷,我们想透透气!”

猫笑着说:“那好,我现在就吃掉你们吧。”

“那你解开绳子张开大口吧,我们直接跳进你的嘴里。”

“哈哈,那太好了!”说完猫真的解开了绳子,对着袋子口张开了大嘴。

“咚——!”一声巨响,石头丢尽了猫的嘴里,疼得它满地打滚,哇哇直叫。

这时,聪明的两只老鼠趁机逃跑了。

  大富翁米琅

你走进这个小镇,向人打听这个小镇谁最富有,几个过路人肯定一起回答:“米琅!”

米琅实在太有钱了。镇里的房子,有一半是他家的,他家的粮食,要用他家一半的房子装,他家的衣物,要用他家另一半的房子装。

有一天,米琅听见几个镇里的人在偷偷的议论:“米琅的钱,还不是从我们手里拿的,他的粮食,也不是从我们的汗水中种出来的嘛!”

米琅很不好意思,想:我应该为人民做一点好事才对啊!他边想,边走回家去。

米琅一到家,就叫上几个好手,带上夫人和女儿,去查粮。看看有没有多余的米,送给乡亲父老去。

米琅和他的夫人,女儿走到一间存放粮食的仓库里,一打开门,一股臭味扑鼻而来,呛得米琅和他的夫人,女儿直打喷嚏,他问:“这些粮食是什么时候收的?”一个奴仆说:“回老爷,夫人,小姐,是25年前收的。”

米琅带着夫人和女儿,到大街上宣布:“从明天开始,我免费为大家请大家吃一餐稀饭。”

大家很高兴,第二天都到了米琅家,他家中间放着一大锅稀饭,锅旁栓着几条又肥又大的狗。

大家说:“米琅变成了大好人,可这些狗太可恶了!”

米琅听着,笑了。

  知错的小猴

星期天,小猴约小熊一起去公园。小猴和小熊来到公园,公园边有一座桥,桥下流水潺潺。小熊很小心地走在桥上,小猴却站在石头上。小熊劝道:“不要站在石头上,上面很危险。”小猴说:“没事的,你看多好玩呀!”这时,天空飞来两只小鸟,对小猴说:“在石头上玩很危险,不小心会掉下去的。”小猴这才很不情愿的从石头上跳了下来。

小猴和小熊在公园尽情玩耍。它们一起玩水,一起上山,一起嬉戏。前面有座小亭子,进了亭子,小猴想这里景色太美了,我要让人们都知道我游过这里。小猴想着就用腿勾住柱子,在它的兜里掏出毛笔,在另一个柱子上写下了:“孙小圣到此一游!”小熊看到了,就说:“这里是名胜古迹,你会破坏这里的美景的。”小熊把小猴拉了下来,并和小猴一起把写的字擦了。

回家的路上,小熊归小猴说:“破坏名胜古迹是不文明的,你说是不是呀?”小猴惭愧地低下了头,说:“我知错了!”太阳公公看见了,高兴地笑了。小鸟也看见了,唧唧喳喳地说:“小猴真是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

  两只驴吃草

从前,有两只关系非常亲密的小驴,一只叫小黄,一只叫小黑,它们总是形影不离,因为它们的脖子之间被一条绳子系在一起,所以它们都是一起吃草,一起散步。

一天,它们肚子饿了,一起出去找嫩绿的草吃了。突然,它们发现路的两边各有一堆又新鲜又嫩绿的草,它们口水“直下三千尺,真是垂涎三尺”。它们像饿极了的狮子一样,分头向左右两边的草狂奔过去,准备好好招待一下自己空空的肚子。

可是,它们越往前跑,越吃不到草,它们两个脖子上系的绳子就勒得越紧。够不到草,还差一大截,两只小驴想:这样拉,也不是办法,应该冷静思考。于是它们坐在地上,左思右想,小黑皱起眉头,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它们终于明白是脖子上的绳子害的。

突然,小黄一拍脑门说:“有了,我们可以一起吃右边的草,再一起吃左边的草。”“对呀!我怎么没想到?”两只小驴子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小驴一起吃左边的草,又一起吃右边的草,终于轻轻松松地吃到了草,把小肚子撑得圆滚滚的。

小驴子明白了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不能太自私,只顾自己,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短篇中国著名童话故事

童话可以让人们保持一颗纯洁而充满希望的心。那么童话的内容有哪些?

  摘苹果

小刺猬到园子里摘苹果,树好高哇,爬上去太吃力了。

小刺猬想:“等一等吧,苹果会自己掉下了的。”“嗵!”一个苹果真的自己掉下了了,刚好掉在小刺猬的背上。

“哎,是个烂的。”小刺猬扔掉了烂苹果,再耐心地等。“嗵!”又一个苹果掉了下来。唉,还是一个烂苹果。

“自己掉下来的苹果哪会是好苹果呢?”蜘蛛对小刺猬说。小刺猬下决心自己爬上去摘,它爬呀爬,终于爬到了树顶上。小刺猬摘了一个红红的大苹果,又甜又脆真好吃呀!

  小老鼠和乌龟

春暖花开,小老鼠在门口玩,一只乌龟背着一袋东西,吃力地走来。到了跟前,乌龟放下袋子,说:“小老鼠,麻烦你了。亲戚送我一袋花生,我家离这里还好远,我实在背不动啦。我想先寄放在你家里,以后来取,行吗?

“行!行!”小老鼠爽快地答应着,和乌龟一起把花生抬进了屋。

乌龟走了。小老鼠把鼻子凑到花生袋上嗅嗅。啊,真香啊!他的口水顿时嘀嗒嘀嗒落下来。“不能馋,这是别人的东西,不能吃!”小老鼠打着自己的嘴巴说。可是口水一点也不听话,反而流得更多更快了。“唉,真没办法!”小老鼠打开袋子,吃了几粒花生。

第二天,小老鼠看着花生,口水又流出来。他啪啪啪用力打自己的嘴巴:“昨天不是尝了吗,怎么还馋?不能馋!”可是不项用,口水仍越流越多。“唉,真没办法!”小老鼠又打开袋子,吃了几粒花生。一天又一天,每天小老鼠都忍不往要吃花生。终于有一天,花生米只剩小半袋了,这时小老鼠慌了:明儿乌龟来取,怎么还他呀?小老鼠急得吃不香睡不着,想呀想,唯一的.办法就是快点把剩下的花生种下,也许能在乌龟来取之前收到花生,还给他。

于是,小老鼠在屋后开垦了一块地,播下了花生种子。在小老鼠的精心照料下,种子很快发芽、长苗、结果……成熟啦!小老鼠收回花生,剥出花生米,把乌龟的袋子装得满满的,还剩下好多。“真香啊!”小老鼠吃着自己种出的花生,好不开心,他想:“劳动真快乐,以后我还要种,种花生。种玉米、种土豆……”

就这样,不爱劳动的小老鼠变得爱劳动了。大家也不再叫他“让人讨厌的懒惰的小老鼠”,而是亲切地改叫“讨人喜欢的勤劳的小老鼠”。

  快乐晚会

森林里贴出一张通知:订于月亮很圆很圆的晚上,举办快乐晚会,欢迎大家参加。

大象看见了:“噢,开快乐晚会,唱歌很快乐,跳舞很快乐。唱歌跳舞是小动物的事,我可不参加。这样吧,我去帮他们布置会场吧。”大象想到这里,就去为晚会做准备了。

大象把河边的草地打扫得干干净净,拔去杂草,搭起架子,挂上彩纸,还在四周种上了鲜花。他整整忙了两天,看看布置一新的草地,很满意,同时也感到很疲劳,便打了一个呵欠,躺下来睡着了。

晚上,月亮出来了,很圆很圆。噢!快乐晚会要在今夜举行。小动物们穿着漂亮的服装,纷纷来到小河边。

呀!他们发现大象睡着了。“得让他醒来,否则就不能参加晚会了。”小白兔着急地说。

“大象还没换衣服,他身上多脏。”松鼠说。

小动物们急坏了,现在到哪儿去为大象找一件特别大的服装呢。

“动动脑筋,我们会有办法的。”小狐狸边说边用他那毛茸茸的大尾巴,掸去大象身上的泥土。大象呼噜噜地睡得正香。

“我们为大象准备帽子。”小鸭们嘎嘎叫着,下河摘荷叶,扎一扎,把它戴在大象头上,大象还是睡得很香。

“我们为大象准备衣服。”小鸟飞进森林,衔来一片片绿叶,把它贴在大象身上,大象仍然没有醒。

小动物们商量得喊醒他了,就齐声大喊:“大象大象快醒来,晚会就要开始啦1”

大象扇扇大耳朵,醒了。看看四周,是一群小动物;瞧瞧天上,圆圆的月亮正挂在当空。噢,今晚要开快乐晚会的呀。

“大象,你穿得这么漂亮,一定准备了很精彩的节目。”小动物们调皮地问。

大象看看自己身上,果然穿戴得很漂亮。啊,一定是小动物们帮他准备的。

“我不会演节目。”大象不安地说。

“没关系,和我们一起跳舞吧。”小动物们说,“只要你跳得开心,感到快乐就行,谁也不会笑话你的。”

大象真的和小动物们跳起来了,他扭着粗笨的身子,感到很别扭,可心里却很快乐.

中国著名童话有哪些

童话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巨人和孩子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力大无比的巨人要周游印度,并声称:

“谁如果用手势能准确地回答我用手势表示的问话,谁就会得到我的重赏。但是,如果回答得不对,我便将他处死!”

许许多多的人,为了得到重赏,陆陆续续地来到巨人面前,用手势回答巨人用手势提的问题。但是,很可惜,他们都失败了。他们失败后,都曾痛哭流涕地向巨人哀求,要巨人大发慈悲,不要处死他们。但巨人冷若冰霜,毫无怜惜之心,像捏面人似的,把他们一个又一个地捏死在他的手心里。

后来,巨人走进另一个土王所管的领域中来了。这位土王胆小怕事,也怕自己的臣民受害,就想给巨人送些稀世珍物,说些好话,让巨人离开自己的王国。但那巨人很固执。

“一定要叫人来用手势回答我用手势提的问题,哪怕有一个人也好!”

巨人说。

土王让他的大臣们去找能回答巨人问题的人。那时,老百姓们都知道巨人提的问题难以回答,都知道许多人都死在巨人手里,谁愿意白白死在巨大的魔鬼手里?大臣们问谁谁也不愿意。但是,总得找一个人呀,总不能让国王送死吧?大臣们都为难了。

正在这时,一个放牛的孩子跑到一位大臣身边来了。

“我愿意去回答巨人的问题!”孩子用那银铃似的声音说道。

“你去?”大臣说,“你不怕死吗?”

“不,我不会死的,我能回答巨人的问题。”孩子仰脸看着大臣,笑嘻嘻他说。

大臣对这么小的孩子很是惋惜,但他一时找不到人,交不了差,只好把孩子带走了。

土王看见带来的是孩子,心里很难过。

“孩子,你知道吗?巨人提的问题连大人也回答不了。”土王说。

“陛下,我能回答巨人的问话。”孩子说。

“孩子,你知道吗?巨人力大无比,谁回答不了他的问题,他就把谁处死。”土王说。

“陛下,我知道,我不愿意看到有许多人再死到巨人手里。”孩子认真他说。

“我的好孩子,你父母会为你担心受怕的,你父母会难过的。”土王说。

“陛下,”孩子说,“我父母以后会高兴的。我将给父母赢得巨人的赏金。”

土王本想不让孩子去回答巨人的问题,但孩子决意要去。再说也找不出别人去代替孩子,上王只好答应让孩子去了。

这一天,土王举行了盛大集会,主席当然是土王了。巨人和矮矮的孩子,面对面地站在了主席台上。台下无数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在暗暗为孩子担心,为孩子祝福。

问答开始了!

巨人站得笔直,脸上毫无表情,两只发光的大眼直视着孩子。他向孩子伸出一个手指头——这表示一个问题。

孩子也直直地站着,仰着脸,看着巨人,毫无惧色。他见巨人伸出一个手指头,便立即伸出两个手指头来。

巨人见孩子伸出两个手指头来回答,就把双手伸到孩子面前,然后又朝上举起双手,舞动了两下。

孩子见到这种情况,毫不迟疑地把双手向地下一伸,然后跳了一下,站在了原地。

台下的人都捏着一把汗——他们知道,孩子每分每秒都可能死在巨人手里。但是,他们看到,巨人的面部表情变化了,不那么冷漠了,变得温和了,最后,巨人愉快地微笑着走到土王旁边,坐下了。

土王不明白,巨人为什么饶了这孩子的命,他从未把这种恩惠送给前来送命的人。

土王很高兴,孩子有幸过了巨人掌握的生死关,巨人对孩子很满意。

“王啊,这孩子可以获得我的赏物了,”巨人友善他说,“我的问题很难回答,用手势更难回答。多少人在我面前都失败了。只有这个孩子,这聪明可爱的孩子,成功了!”

然后,巨人离开他的座位,对土王和台下的人解释他和孩子的问答。

“我伸出一个手指头,”巨人说,“是问孩子世界是不是只有一个规律。

孩子伸出两个指头,回答我不是一个,而是两个,那就是物质和精神。我伸出双手,又举起来舞动,是问孩子在地上为什么不会飘起来。孩子把双手伸向地下,然后跳一下,是表示地心的吸引力在起作用,人怎么跳也不会离开大地。”

巨人停了一下,又说:

“我对孩子的回答很满意,孩子很勇敢,很机灵,也很善良。我现在把这些值钱的珍宝留下来,王啊,请你把我的奖赏给孩子吧。我不能再在贵国停留了,我要走了。”

巨人走了之后,土王把孩子叫到自己身边,当着台上大臣和台下百姓的面,对孩子说道:

“孩子,我非常喜欢你,我愿意把巨人留下的宝物都奖给你。我也感到很自豪,很威风,我们国家竟出现了这么一个有才智的聪明孩子。多少个国家有学问的人都死在巨人手中,而我们的一个孩子竟取得了胜利。孩子,你真是我们的骄傲。”

台下的百姓欢声雷动。

“孩子,”土王又说,“我不明白,你是怎么知道巨人手势的意思的?你是从哪里得来的学问回答巨人的问题的?”

“啊,陛下,”孩子说,“这是很容易办到的。巨人伸出一个指头,是在对我说:‘我要戳瞎你一只眼睛。’我伸出两个指头回答:

‘如果你敢戳瞎我一只眼睛,我就把你的两只眼睛都戳瞎!’巨人伸出两手,是要把我举起来,扔到空中去,然后把我摔死在地下。我的两手往下伸是对他说,不管你把我扔多高,我仍会平安地落到地下,一跳走开!”

土王乐了,大臣们乐了,台下的百姓们也都乐了。现在他们才明白,巨人和孩子想得不一样,谁要巨人非要用手势说话不可呢?

  放牧一千只兔子的牧人

这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还是鞑靼进攻波兰的时候。鞑靼先是出现在东方的大草原上,后又像洪水似地向波兰涌来。他们烧毁城市和村庄,掠夺财富,把年轻力壮的波兰人虏去做奴隶。

国王把他的骑士赎买出来,富有的市民把自己的亲属赎买出来,只有贫苦的农民无人赎买,不得不在鞑靼那里干很重的劳役,直到死去,除非是偷偷跑掉。

伏舍米乌就是从鞑靼那儿逃跑出来的。

他为了逃回祖国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大雨淋他,太阳烤他,狂风吹他,寒冷和饥饿折磨他。

他经受住了一切考验,走呀,走呀,对故乡波兰土地的思念支持着他向前,向前。一路上,他哪儿也没见到金黄的庄稼,哪儿也没有见到愉快的山丘,哪儿也没有见到银色的湍急的河流,只有维斯瓦河流过的那片土地才有这美好的一切。

现在他正走在喀尔巴阡山下的原始森林里。他身披一件沾满尘土的破旧原色粗呢外套,肩膀上挂着个磨光了毛的兔皮袋子,袋子里装着他的全部财富:好心的人送他的一块面包,一小罐牛奶和路上拾到的一个小钱。

他走呀,走呀,一路上靠吃野果维持生命,面包和牛奶他动也不动,想留在最困难的时候应急。

他走呀,走呀……突然,一个老头儿出乎意料地从树后钻出来,站在他的面前。这老头儿弓腰驼背,白胡子,跟所有的老人一样拄着一根拐杖。

“你好,小伙子!”老头儿说。

“您好,老爷爷!”

“好人哪,你兴许有面包吧?能不能分一点给我?我已经饿得走不动了。”

“您为什么,老爷爷,不吃野果子?”

“这可不像你们年轻人想的那么简单,啊,不简单!摘野果子得弯腰。

而我,要是弯下腰去那就再也直不起来了。”

“老人真可怜,”伏舍米乌心想,“我得救救这个老人。我可以靠吃野果活着。”

他从袋子里掏出了那块面包,自己的第一块也是最后的一块面包。“拿去吧,老爷爷,祝您长寿。”

老头儿非常高兴。一手接过面包,另一只手立刻伸进怀里拿出一只笛子,递给了年轻人。

“好心的人,把这笛子拿去做个纪念吧。将来它对你也许有用哩。”

他们分手了。一个朝东走,另一个朝西走了。

伏舍米乌走了不到十步,回头看看老头儿往哪里去,可是老头儿连影子出没有,像是被风刮走了似的。

“准是松树把他遮住了。”伏舍米乌心想,继续朝前走了。

他走出了原始森林,来到一片被烈日烤晒的荒地,到处都是石头。没有一颗小草,没有一丛枯萎的灌木,哪怕是这儿或那儿有点发黄的景天属植物也好啊,哪怕有点儿香薄荷给人一点绿色和香味也好啊!

一眼望去,看不见房舍、炊烟,看不见一点人迹。

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太阳仍然像个火球挂在天空。荒地却看见尽头。

“我该休息一会儿,喝口牛奶解解渴。”

他左顾右盼想找个有坡的地方,为了坐得舒服一点。忽然头顶上响起沙沙的声音,起风了。

风从上面刮下来,卷起团团尘雾,顷刻之间什么也看不见了。等卷起的沙土落下后,伏舍米乌看到,有人径直朝他走来。又是一个老头儿,步履蹒跚,比在森林里遇见的那个老人更老,也更疲乏。

“好人啦,给我点水喝吧,那怕是一滴也好啊!水……水……”老人嘶哑的嗓音说明他好久不见水了。“我渴死了!”

伏舍米乌抓了抓脑袋。

怎么办?他可怜这老头儿……可是牛奶也不多呀。

“救救我吧,小伙子,如果你能够。救救我!”

如果他回答:“我不能”岂不是说了谎话吗?于是他想:“我还不到渴死的程度。也许我能找到个村子,哪怕是找到一条小溪,我就有水喝了。”

他从袋中掏出牛奶罐,递给了老头儿。

“喝吧,老爷爷,这是牛奶。”

老头儿高兴极了。他把罐子放在嘴边,喝得一滴不剩。

“好人,你给了我力量。啊,你真帮了我一个大忙。我是个穷人,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那就请你把我系在腰上的这根鞭子拿去吧。也许将来某一天你用得着它。”

他从腰间解下一根普通的璎珞柏的枝条,上面系了根麻绳,麻绳未端是个马尾的响尾。

“拿去做个纪念吧。”

又刮起了一阵大风,又是尘土飞扬,飞沙走石。沙土落下后,荒地上又是空空的。老头儿一点影子也没有了。

老人没有就没有吧。伏舍米乌也不去多想。他现在加快了步伐,想在天黑之前走出这个荒地,去找点吃食,找个随便什么住宿的地方。

黄昏降临之前,他看见了树丛和树枝间升起的蓝色的炊烟,路上出现了车辙。

“离村庄已经不远了。”他浑身有了力量。

他走上了一条大路,大步流星地向前走着,心里暗自高兴,以为不久就能坐到某个人家的炉火旁,或者是桌边。

可他立刻看到:路旁的一棵树下坐着一个老人,在哭。

“出了什么事,老爷爷?您为什么像小孩子一样哭哭啼啼的?”

“啊,过路人,我好不幸呀!我儿子到城里卖了一头乳猪,赚了点钱,他叫我把钱送回家,可是我把钱丢掉了!不知什么时候丢在了什么地方,就是丢了!现在我害怕儿媳妇。她是个地狱里的凶神!为了那丢了的钱她会把我从家里轰出去。我到哪儿去呀……谁要我这可怜的老头儿呀?”

老人哭得全身哆嗦。

伏舍米乌心想:“我袋子里有一个小钱。又不是我干活儿赚的,而是在鞑靼那边路上拾的。它来得容易,让它去得也容易吧,我把它送给这老头儿。”

于是,他从袋子里掏出那一文小钱,放在了老头儿的掌心里。“拿去吧,老爷爷。只是您要注意别再弄丢了。”

老头儿高兴得抱住了小伙子的腿,亲了他的膝盖。

“我哪里想到有这样的运气!我哪里想得到!我该怎样感激你呢,好心的人?你把这根棍子拿去吧。拿去做个纪念。”

伏舍米乌不忍心拒绝老头儿的好意。拿了棍子,朝前走了。他刚走出几步,心里想:“该回去把那老头儿从地上扶起来。”他回头一看,老头儿连点影子也没有了。

“嘿,嘿……老头儿溜了。”伏舍米乌微微一笑,顺着大路往前走了。

他一边走,一边朝路旁的房子看,去敲哪一家的门呢?大概是这一家。他喜欢这一家的房子。屋前打扫得很干净,还铺上一层黄色的沙。园子里开着鲜花,屋檐下蹲着一只猫在用右爪子洗脸。

他敲了门。果然碰上了好人家,招待他吃了晚饭,在仓屋里铺上干草让他睡觉。

伏舍米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是那里经过鞑靼侵袭以后,老庄子已经荡然无存。现在是新的房舍,新的人。

小伙子思忖道:“我得去找个差事干。到最近的一个城市去,说不定那儿的守城官需要个牧童。”

于是,他到了迪涅茨城。

有人已经对他讲过这件雇牧人的事。只是讲的时候都带着笑意。那儿需要一个牧人不是放马,不是放羊,甚至也不是放猪、放鹅或放火鸡。

守城官需要牧人放牧什么呢?他去了。

他通过吊桥,走进城门,走进城堡的院子里,有人把他领进了守城官的家。

守城官亲自出来见他,并说:“我需要一个这样的牧人,他要在牧场上放一千只兔子。必须放一个月。这期间一只兔子也不能少,然后,他要会给我讲一麻袋故事。牧人如果能照办不误,就能娶我的女儿为妻,并且得到十个庄子作为她的嫁妆。可是,如果在这期间他丢失了一只兔子,就得在守城官的'城堡里白白干一辈子的活儿。你仔细想想,下午回答我。”

伏舍米乌鞠了个躬,走出守城官的家,来到院子里。立刻就有几个人走上来围住了他。哪儿来的?来干什么?人们纷纷问。对于自己的身世伏舍米乌一字不提,只是说,他要来当放兔子的牧人。

“唉呀,你可别发傻,”人们偷偷对他说,一边还东张西望,看大管家是不是在听他们谈话。“你想想,兔子放出去怎么能看得住?”

“一放出去它们立刻就会满世界跑。已经来了几个这样的傻瓜。他们现在要一辈子给守城官当奴仆。”

“你没看见他们就在那里?他们在背石头,要给城堡再修一道墙哩。”

伏舍米乌看了看那些奴隶,心想:“讲一麻袋故事我会,我被鞑靼俘虏的时候,在篝火旁听的故事多得很。至于那一千只兔子……说不定我能碰上好运气,说不定一只也不会丢呢!”

他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我还是试一试吧。”

“唉呀,你可别往狼的嘴里钻呀。你走吧,去找个属于国王地产的庄子,在那儿你会得到一亩地甚至几亩地,娶个老婆,你就会成为一个自由的农民。”

而伏舍米乌却说:“没办法……我就是想试试放这一千只兔子。”人们还在一个劲儿地劝他走。他们可怜这个黝黑的、漂亮的小伙子。

可是伏舍米乌很固执,他就是要去放这一千只兔子。

太阳升上了中天。正午时分。院子里敲了吃午饭的钟。

小伙子走进城堡主人的家。

“我愿意干,尊敬的大人。我去放这一千只兔子。”

守城官很高兴,以为自己又会得到一个奴隶。他笑着说:

“那你就到仆役的厨房去吃午饭吧。下午大管家把那些兔子交给你。”

事情就这样定下了。下午大管家吩咐打开仓屋的大门。一千只兔子一下子跑到了院子里。

人们看着。一些人提心吊胆,因为他们可怜小伙子,另一些在讥笑他,不过,大家一样感兴趣,很好奇。

“哈,既然我当上了牧人,就该吹笛子。

他从袋子里拘出第一个老头儿送的笛子,吹了起来。

简直是奇迹出现了!

那些满院子奔跑,彼此追逐的兔子,现在都跑到了一起,排成四个一排的队伍,跟士兵一样。排好队等待着。

伏舍米乌朝通向吊桥的大门走去,兔子队伍跟在他身后,而且注意队伍的整齐,任何一只兔子都不能超前或落后。

大家惊诧得张大了嘴巴。大管家忘记了赶他们去干活儿,因为他本人也惊呆了,像根木桩似的戳在院子里,瞪大了眼睛看着兔子军。直到最后一排兔子过了桥,走远了,看不见了,人们这才清醒过来。

伏舍米乌领着兔子到了指定的牧场。

他心里非常快活。“嗯,兔子倒是很容易就带出来了,现在,怎么才能使它们不跑散呢?”

他把棍子戳在地上,就是第三个老头儿给他的那根棍子。

“我得准备追兔子,别叫棍子碍手碍脚的。”

又出现了奇迹!

兔子一齐集中到棍子周围,仿佛是用绳子把它们圈了起来。没有一只兔子跑到旁边去。所有的兔子都在平静地吃草。

一个地方的草啃光了,伏舍米乌就把棍子移到另一个地方,而兔子就跟着他走,又围在棍子周围,老老实实地吃青草。

林子里飞出几只乌鸦,呱呱叫着朝牧场上飞。三只小兔子害怕了,拼命往旁边跑。

“嗨,你们这些小家伙,不要怕!到兔群里!”

伏舍米乌想也没想就抽了一鞭子,就是在荒地上遇见的那个老头儿送他的鞭子。

这时,逃散的三只免子立刻就跑回兔群里去了。

伏舍米乌感到好不奇怪。

“我一吹笛子,兔子就跟着笛声走。我一把棍子插在地上,兔子就在棍子周围吃草。我一挥动鞭子,打个响鞭,逃散了的兔子立刻就回来,跑到兔群里去。这都是我从老头们那里得到的礼品,神奇的礼品!”

这天傍晚,大管家清点兔子,一只不少。

第二天傍晚,大管家再次清点兔子,一只不缺。

第三天,第四天仍然是一只不缺。

守城官的城堡里一片惊慌。“什么!这个农民,这个放兔子的人要娶我的女儿为妻!我还要送他十个庄子!得快想法子,绝不能这样,我的女儿不能嫁给这个穷鬼!”

于是他们商量来,商量去,要商量出个办法来。

有一天,伏舍米乌在牧场上放兔子。他见到有个东西从城堡到他这里来了,又矮又胖,像个圆桶,两条支着的腿像是树桩。

这是什么?这是谁?原来是守城官的厨娘。

她朝牧场,朝伏舍米乌滚了过来。

“可爱的小牧童,你救救我吧!救救我!”

她装着在哭。用围裙抹眼泪,想把眼睛擦红。

“我给守城官大人烤兔胸排,不小心烤焦了,烧成了炭!我这不幸的人现在可怎么办好!那已经是打猎打来的最后一只野兔了。守城官会把我轰出门,还会唤狗咬我。你救救我,卖给我一只家兔,让我重新烤一块兔胸排吧。”

说着把一个金币塞到牧人手上。

伏舍米乌明白,这是给他设的陷阱。这是为了让他的兔群缺一只兔子。

可他却说:“把这个金币拿回去。这不是我的免子,我不能卖。不过我愿意救你,给你一只兔子。只是你得给我跳个舞,我一个人在牧场上太没劲了。”

厨娘乐了,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能完成守城官交的任务,便用右手提起打褶的呢裙子的右摆,用左手提起左摆,用两条肥胖的腿跳了起来,先是用脚踏着拍子,后又像皮球似地向上蹦,一会儿弯腰,一会儿屈腿,最后是一个劲地转圈。

伏舍米乌开心地笑了,未了他说:“喏,够了,够了,您也跳累了。现在我给您抓兔子。”他抓起最外面的一只兔子,交给了厨娘。

那娘儿们把兔子包在围裙里,欢天喜地地朝城堡跑去。

当她已经走上了吊桥,伏舍米乌用他的神鞭狠狠地抽了个响鞭。兔子听到这声召唤,从围裙里窜了出来,拼命朝兔群奔跑。

棍子周围又是完完整整的一千只兔子在吃青草。

嘿,牧场上快快活活,城堡里闷闷不乐。

守城官骂骂咧咧,守城官小姐哭哭啼啼,厨娘用手帕包着头,似乎是牙痛得厉害,原来是为了跟谁也不要讲话。可她脾气很大,把锅碗瓢盆弄得僻啪响。

于是又商量来,商量去,要商量出个办法来。

10103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