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曹操经典台词独白集锦3篇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曹操经典文案88句

【第1句】:一战定乾坤!

【第2句】:天地间,人为贵。

【第3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第4句】: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第5句】: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第6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第7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第8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第9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第10句】: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第11句】:恃武者灭,恃文者亡。

【第12句】: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第13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第14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第15句】:月明星稀,乌雀南飞。

【第16句】: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第17句】:打败仗都打得这么漂亮!

【第18句】:欲杀贼,必先屈身事贼!

【第19句】: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第20句】:我曹操虽狠,却正邪分明。

【第21句】: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

【第22句】: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第23句】: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第24句】: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第25句】: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

【第26句】:良臣事庸主,真乃人生莫大的痛苦!

【第27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第28句】:我是朝廷丞相,属汉就是属我,准了!

【第29句】:赤兔配关羽,宝马配英雄,天下绝配!

【第30句】:欲取胜他人,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

【第31句】:人可以断臂求生,怎么能断头求生呢?

【第32句】:刘备胆敢来攻城,即刻擒杀,提头来见!

【第33句】: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第34句】:嗯,那就割掉他的舌头,砸掉他的牙齿。

【第35句】:圣人之用兵,戢时而动,不得已而用之。

【第36句】:既然交战就应该战胜,却为何要兵败失城?

【第37句】:我的名有什么不能直呼的,不就是个人名嘛!

【第38句】:辞爵逃禄,不以利累名,不以位亏德谓之让。

【第39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第40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第41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第42句】: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第43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第44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第45句】: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第46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第47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第48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第49句】:仲达呀,你这个人有点儿本事,就是太狂妄!

【第50句】: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第51句】: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第52句】: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第53句】: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第54句】:既然苍天不负我,我也绝不会辜负这片苍天的。

【第55句】:天子授予官爵,人臣上表辞让,不一定要三次。

【第56句】: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第57句】:吓破了胆的军士再多也无用,惊弓之鸟,任其自去。

【第58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第59句】: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第60句】:我这份气色,这份精神头儿,那都是叫人给骂出来的。

【第61句】:没有才能的人,不能立功,无益于国家,不得受禄赏。

【第62句】:人哪,骂是骂不倒的,誉满天下者,往往也是毁满天下。

【第63句】:世人只知道曹操之威,却不知道曹操的恩典更重于威严。

【第64句】: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

【第65句】:我曹操,生当豪杰,死亦鬼雄。断不可堪忍受楚囚之辱!

【第66句】: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

【第67句】:兵法之道,变幻无常,既要熟读兵书,又不能被兵法所缚。

【第68句】:将者,如果不经历几次败仗,如何能够知道怎么去打胜仗?

【第69句】:你一个小小的太医岂敢下毒害我,说出你的同党我不杀你。

【第70句】: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

【第71句】:嗯,好,来人,将他剩下的手指全部斩去,看他还有何可嚼?

【第72句】: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

【第73句】: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第74句】: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路下八邦;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第75句】:选其乡之俊造者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第76句】:关羽的忠义,堪称众将之楷模,我宁肯他与我为敌,也舍不得杀他。

【第77句】: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第78句】:所谓英雄,应该胸怀大志腹有良谋,上能洞察宇宙之妙,下能吞吐天地之机。

【第79句】: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只有败而不怠,败而益勇并且最终取得胜利的`人。

【第80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第81句】: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第82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用了,岂能后悔,如果刘备敢反,正好给我一个取他首级的机会。

【第83句】:上古有礼,君患疾饮药,臣先尝之;父患疾饮药,子先尝之。你待我如君如父,就请你先尝尝此药吧!

【第84句】:失败是个好事,失败能够教会我们如何成功;失败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取胜;失败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取天下!

【第85句】: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第86句】:忠义有何不好呢?好得很,没有忠肝义胆,谈何英雄壮士。但是我要把关羽对刘备的忠肝义胆变成对我的忠肝义胆。

【第87句】:玄德啊,原来我以为,仁义就是仁义,岂有他哉,后来我明白了,仁义到了你这儿,就不光是世道人心啦,它还是杀人的利器。

【第88句】:不要愤怒,愤怒会降低你的智慧,也不要恨自个儿的敌人,因为仇恨会使你丧失判断力,与其恨自个儿的敌人,不如拿它来为我所用。

曹操简介

《短歌行》的豪气万象,令我们好生佩服曹操。而我们对于曹操又有多少的了解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曹操的生平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朝丞相。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族。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曹丕代汉后,曹操被尊称为“大魏武皇帝”。

生平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腾,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三国志·武帝纪》中说他是曹嵩之子,而其父曹嵩“莫能审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说可信度不高。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三国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公元184年曹操于汉末黄巾起义时显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死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关中李傕、徐州吕布、淮南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投降。

作品一览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

7333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