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貂蝉夏夜之梦台词汇集8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夏天的古诗(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夏天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夏天的古诗1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鹧鸪天【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曲院风荷【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吟【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夏日六言【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幽居初夏【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初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水浒传》中的一首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仲夏【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孟夏【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夏景【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夏日对雨【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闻蝉【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首夏【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过尽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纳凉【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始夏南园思旧里【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客中初夏【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初夏【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夏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夏日书怀寄道友【唐】崔涂

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

首夏【唐】鲍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钓鱼湾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暑旱苦热【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关于夏天的古诗2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钓鱼湾》

唐·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初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关于夏天的古诗3

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范成大(宋)

zhòuchūyúntiányèjīmá

昼出耘田夜绩麻,

cūnzhuāngérnǚgèdāngjiā

村庄儿女各当家。

óngsūnwèijiěgònggēngzhī

童孙未解供耕织,

yěbàngsāngyīnxuézhòngguā

也傍桑阴学种瓜。

【作者背景】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虽写过不少爱国诗篇,但最著名的还是田园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农村生活和风土人情。

【注释】

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耘田:锄草。

绩麻:即缉麻,把麻搓成线。

童孙:幼小的孙子。

未解:不能,不会。

供:担任,担负。

傍:靠近。

【译文】

白天出去锄草夜里缉麻,农家儿女都能各自持家。小孙子还不会耕田纺织,也靠近桑树阴学习种瓜。

【名句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本篇是其中的一首,写的是夏日村庄的生活场景:男耕女织,日夜操劳,虽然辛苦,却也其乐陶陶。最精彩的是后两句。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农村孩子的游戏,也多是模仿大人的劳动。一个学字,透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诗中没有出现老人的形象,但称农夫农妇为儿女,称小孩为童孙,分明是老农的口吻,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农家乐事图。这里有写实的成分,更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语言通俗浅显,文笔清新轻巧,使人由景见情,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关于夏天的古诗4

【第1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2句】:《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第3句】:《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第4句】:《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5句】:《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第6句】:《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第7句】:《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第8句】:《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第9句】:《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第10句】:《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第11句】:《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第12句】:《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第13句】:《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第14句】:《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第15句】:《初夏即事》

唐·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关于夏天的古诗5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关于夏天的古诗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桥:(有的版本为“头”,小学语文义务教育人教版上为“桥”)

见:通假字“见”念“现”

注释

1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

2“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明月惊鹊未安枝。”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鸣蝉:蝉叫声。

5旧时:往日。

6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7见:同“现”。

8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9西江月:词牌名。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赏析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词的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鉴赏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确实是令人玩味无穷。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词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练,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关于夏天的古诗7

《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始夏南园思旧里》

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

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初夏》

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关于夏天的古诗8

【第1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三年级上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2句】: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二年级下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3句】:小池(宋杨万里)

(二年级下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4句】: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五年级上册)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5句】:四时田园杂兴(一)

(宋范成大)

(六年级下册)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第6句】:四时田园杂兴(二)

(宋范成大)

(六年级下册)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第7句】:江南汉乐府

(三年级下册)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第8句】:吴兴杂诗(清阮元)

(四年级下)

交流四水抱城斜,

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

不深不浅种荷花。

关于夏天的古诗9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注释】

轩:窗。

[炎蒸毒中肠]:中一作我。

青紫:古时公卿服饰,借喻高官显爵;被:同呸。指身居高官。

【简析】

写的是窗下纳凉的情景.开始两句就是对酷暑的控诉: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然后就是对清凉的期盼: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后面就是他纳凉时的情形,接着是由此的所思.(大致的意思是说希望国家能安定~)

关于夏天的古诗10

【第1句】: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第2句】: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韦应物《夏花明》

【第3句】: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第4句】: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第5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初夏绝句》

【第6句】: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苏轼《贺新郎·夏景》

【第7句】: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张炎《疏影·咏荷叶》

【第8句】: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第9句】: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张炎《疏影·咏荷叶》

【第10句】: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白朴《天净沙·夏》

【第11句】: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白朴《得胜乐·夏》

【第12句】: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第13句】: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第14句】:荷芰风轻帘幕香,绣衣鸂鶒泳回塘,小屏闲掩旧潇湘。——顾敻《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第15句】: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李爽《芳树》

【第16句】: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第17句】: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第18句】: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第19句】: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元鹏《山中四咏》

关于夏天的古诗11

1)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2)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3)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5)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6)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9)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唐·白居易《宴散》

10)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唐·贾弇《孟夏》

11)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12)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13)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14)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5)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16)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7)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宋·朱淑真《即景》

18)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9)清风破暑连三日元·王挥《过沙沟店》

关于夏天的古诗12

【第1句】: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第2句】: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第3句】: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第4句】: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第5句】:幽居初夏

南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第6句】:池上早夏

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第7句】: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第8句】:初夏戏题

徐夤

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第9句】:初夏

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第10句】: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第11句】: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第12句】:初夏淮安道中

萨都剌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

【第13句】:早夏

钱起

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忧正是魔。

花萼败春多寂寞,叶阴迎夏已清和。

鹂黄好鸟摇深树,细白佳人著紫罗。

军旅阅诗裁不得,可怜风景遣如何。

【第14句】:初夏且幽庄

卢照邻

伺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卞哩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径塘。

钓诸青鬼没,才田白鸳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第15句】:初夏

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佩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第16句】:诉衷情初夏偶成

段克己

东风帘幕雨丝丝,梅子半黄时。

玉簪微醒醉梦,开却两三枝。

初睡起,晓莺啼。倦弹棋。

芭蕉新绽,徙湖山,彩笔题诗。

【第17句】:中夏

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第18句】:夏夜叹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第19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20句】:夏花明

韦应物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第21句】:夏日

韦应物

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

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

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

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

【第22句】: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第23句】: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

纸屏石道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第24句】:夏日可畏

丘为

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火威驰迥野,畏景烁遥途。

势矫翔阳翰,功分造化炉。

禁城千品烛,黄道一轮孤。

落照频空簟,馀晖卷夕梧。

如何倦游子,中路独踟蹰。

【第25句】:仲夏

陆游

南陌东阡自在身,一年节物几番新。

鲥鱼出后莺花闹,梅子熟时风雨频。

冠盖敢同修禊客,桑麻不减避秦人。

夕阳更有萧然处,照影清溪整葛巾。

【第26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第27句】:夏末

白居易

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

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

寂寞挑灯坐,沉吟蹋月行。

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

【第28句】: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岑参

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

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

荷叶藏鱼艇,藤花罥客簪。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

赖兹庭户里,别有小江潭。

【第29句】:夏日杂诗

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第30句】:夏末留别洞庭知己

朱庆馀

清秋时节近,分袂独凄然。

此地折高柳,何门听暮蝉。

浪摇湖外日,山背楚南天。

空感迢迢事,荣归在几年。

【第31句】:夏末野兴

陆游

半世天涯倦远游,还乡不减旅人愁。

数声相应鸠呼雨,一片初飞叶报秋。

山坞风烟僧院路,河梁灯火酒家楼。

绝知雪鬓宜蓑笠,分付貂蝉与黑头。

关于夏天的古诗13

【篇一:《忸村》】

杜甫(唐)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篇二:《游赤石进帆海》】

谢灵运(南朝)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篇三:《约客》】

赵师秀(南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篇四:《观刈麦》】

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篇五:《山亭夏日》】

高骈(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篇六:《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宋)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关于夏天的古诗14

【第1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第2句】: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第3句】: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第4句】: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第5句】: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第6句】: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第7句】: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第8句】: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第9句】: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第10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第11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第12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第13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第14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15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第16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第17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第18句】: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第19句】: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第20句】: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第21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第22句】: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第23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第24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第25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第26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同上)

【第27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第28句】: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关于夏天的古诗15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赏析

此诗的开篇便不同凡响:“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前句写“清风”,凉爽的风对驱暑显得无能为力,是指清风小而无力驱暑,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旱之甚,酷热难当。这句中的“屠”字下得尤为精妙。“屠”,是杀掉的意思。“屠得热”,既使“热”人格化了,又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恨暑热的情感。给读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时值酷暑,大旱不雨,小河干涸了,土地龟裂了,禾苗枯萎了,而太阳又偏偏不肯下山,炎气蒸腾,热得人们坐立不安。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这里的“天”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它不痛惜“河汉”(指银河)干涸,这与人害怕江海枯竭的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可见,“人固已惧江海竭”还包含的潜台词:人们最害怕的还不是江海枯竭,而是因暑旱酷热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无力解决的生计问题。紧扣住了诗题“暑旱苦热”中的“苦”字。“河汉干”诸语,想象瑰奇,令人拍案叫绝。

这首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写暑旱酷热,反映诗人憎恨“热”、“天”之情,后面四句重在发抒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其博大的胸襟。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昆仑”是中国西部的高山,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蓬莱”是古代传说中渤海三座神山之一。这些都是诗人心目中无暑旱酷热之苦的清凉世界。诗人由“暑旱苦热”想到昆仑、蓬莱等现实与传说中的清凉世界,这是极其自然的。如此清凉世界对饱尝暑旱酷热之苦的诗人产生的吸引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不能将整个世界拎在手里同去,又怎忍心只身独往那清凉世界昆仑和蓬莱山呢?诗人尽情抒发了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豪情,显示了其博大的胸襟。“手提天下”诸语,想象奇特,气魄宏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在王令的诗集中,此相类的诗句:“长星作慧倘可假,出手为扫中原清”(《偶闻有感》),“终当力卷沧溟水,来作人间十日霖”(《龙池二绝》其一)。

关于夏天的古诗大全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夏天的古诗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第1句】:描写夏天风景的`古诗

【第1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2句】:《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第3句】:《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第4句】:《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5句】:《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第6句】:《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第7句】:《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第8句】:《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第9句】:《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第10句】:《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第2句】:描写夏天田园的古诗

【第1句】:《观刈麦》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第2句】:《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第3句】:《夏日田园杂兴·其二》

宋代·范成大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第4句】:《夏日田园杂兴·其三》

宋代·范成大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第5句】:《夏日田园杂兴·其四》

宋代·范成大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

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第6句】:《夏日田园杂兴·其五》

宋代·范成大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第7句】:《夏日田园杂兴·其六》

宋代·范成大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第8句】:《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宋代·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第9句】:《夏日田园杂兴·其八》

宋代·范成大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第10句】:《夏日田园杂兴·其九》

宋代·范成大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第3句】:描写夏天纳凉的古诗

【第1句】:《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第2句】:《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第3句】:《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第4句】:《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第5句】:《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唐代·孟浩然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第6句】:《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代·柳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第7句】:《夏日杂诗》

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第8句】:《夏昼偶作》

唐代·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第4句】:描写夏天的雨的古诗

【第1句】:《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第2句】:《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第3句】:《宿灵岩寺》

唐·戴叔伦

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

偃腹虚檐外,林空鸟恣啼。

【第4句】:《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

宋·苏轼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5句】:《奉和夏日应令》

北周·庾信

朱帘卷丽日,翠幕蔽重阳。

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

麦随风裏熟,梅逐雨中黄。

开冰带井水,和粉杂生香。

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

早菱生软角,初莲开细房。

愿陪仙鹤举,洛浦听笙簧。

【第6句】:《夏雨》

唐·王驾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

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

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

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第7句】:《夏雨》

唐·薛能

何处发天涯,风雷一道赊。

去声随地急,残势傍楼斜。

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

潇湘无限思,闲看下蒹葭。

【第8句】:《答端》

唐·韦应物

郊园夏雨歇,闲院绿阴生。

职事方无效,幽赏独违情。

物色坐如见,离抱怅多盈。

况感夕凉气,闻此乱蝉鸣。

【第9句】:《溪上遇雨二首》

唐代·崔道融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关于夏天的古诗精选

引导语、四季各有各的美,那么其中有哪些是写夏天的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关于夏天的古诗,欢迎阅读!

【第1句】:《忸村》

杜甫(唐)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第2句】:《游赤石进帆海》

谢灵运(南朝)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第3句】:《约客》

赵师秀(南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第4句】:《观刈麦》

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第5句】:《山亭夏日》

高骈(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第6句】:《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宋)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附加阅读:《夏日登车盖亭》赏析

蔡确于嘉祐四年(1059年)中进士。积极支持王安石变法,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丞相)。神宗死,哲宗继位。元祐元年(1086年),罢知陈州。元祐二年(1087年)因为“军器监之狱”受其弟蔡硕牵连,被贬知安州(湖北安陆),[2]夏日登车盖亭,作了十首诗,此其第二首。《尧山堂外记》载:“时吴处厚笺注以闻,其略云:五篇涉讥讽。‘何处机心惊白马,谁人怒剑逐青蝇’——以讥谗谮之人;‘叶底出巢黄口闹,波间逐队小鱼忙’——讥新进用事之臣;‘睡起莞然成独笑’——方今朝廷清明,不知确笑何事。”

这首诗,着意刻画了作者贬官后的闲散之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诗人的另一首诗说:“公事无多客亦稀,朱衣小吏不须随。溪潭直上虚亭里,卧展柴桑处士诗”就是对他那种官冷事闲生活的写照。不过,它没有这首诗写得委婉深切。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纸屏”,即纸屏风,以藤皮茧纸制成,取其雅致通风,屏上常以梅花蝴蝶为饰。这两句说:游亭之后,便躺在纸屏遮挡的石枕、竹方床上,然后看了一会儿陶渊明的诗(“卧展柴桑处士诗”),感到有些倦怠,便随手抛书,美美地睡了一觉。诗人是“夏日登车盖亭”的,因而,读了“纸屏、石枕、方竹床”,使人顿觉气清意爽;读了“手倦抛书、午梦长”,顿见诗人闲散之态;并且从“午梦长”中,还透出一点半隐半露的消息,这要联系下文来理解。

“睡觉莞然成独笑”,梦醒之后,诗人却要“莞然”一笑。诗人所读的书,是“柴桑处士诗”;诗人所作的梦,也是耕樵处士之梦;梦中是处士,醒来是谪官,他想想昔为布衣平民(“持正年二十许岁时,家苦贫,衣服稍敝。”事见《懒真子》),鸿运一来,金榜题名,仕途廿载,官至丞相,后来天翻地覆,谪居此地,如同大梦一场。诗人“莞然独笑”,是在“午梦长”中有所妙悟,从而领略到人生如梦,富贵如云烟。由此,他想到了归隐;想到归隐,马上便有隐者的呼唤——“数声渔笛在沧浪”。而听到了“数声渔笛”,他的归隐之情就更加迫切了。

唐代诗人王维写过一首《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这首诗一方面明示作者“万事不关心”,一方面又描摹了他聆听“渔歌入浦深”的情状,所以归隐的题旨比较明显。而蔡确这首诗,却仅以“莞然独笑”、“数声渔笛”揭示主旨,这就比王维之诗更形委婉;更具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王逸《楚辞章句》注:“水清,喻世昭明,沐浴,升朝廷也;水浊,喻世昏暗,宜隐遁也。”描写闲散生活,抒发归隐之志,不满社会现实,便是这首诗的主旨。

关于夏天的古诗

  关于夏天的古诗诗词名句

田园杂兴

作者: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

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关于夏天的古诗诗词名句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①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②可:正当。

③田田:荷叶茂密的样子。

译文

正当是江南采摘莲蓬的大好时节,荷叶长得多么茂盛!鱼儿在荷叶之间尽情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多么自由自在啊!

关于夏天的古诗诗词名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词句注释

⑴晓出:太阳刚刚升起。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⑵毕竟:到底。六月中:六月中旬。

⑶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

⑷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⑸映日:日红。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白话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关于夏天的古诗诗词名句

小池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词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诗句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关于夏天的古诗李清照

夏日绝句

作者: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词注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诗句译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关于夏天的古诗周邦彦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作者: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释

正午嘉树的阴影清晰而圆。

卑:低。

炉:熏炉,用来燃香去潮湿之气的。

乌鸢:泛指飞禽。

新绿:指河水。

疑(ni三声):通“拟”,比拟。

黄芦苦竹: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温,黄芦苦竹绕宅生。”这句和“地卑山近”都是说自己所住的地方和白居易谪居江州时所住的地方很相似。

社燕:燕子春社时飞,秋社时归去,故称。(社:春秋两次祭土神的日子。)

翰海:沙漠。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

寄:托身。

修椽:长的椽子。

身外:指功名利禄等。

译文

风使春季的莺雏长成,夏雨让梅子变得肥美,正午茂密的经树酒下圆形的阴凉笼罩的地面。地势低洼靠近山,衣服潮湿总费炉火烘干。人家寂静乌鸦无忧自乐翩翩,小桥外边,新涨的绿水湍流激溅。久久凭靠栏杆,遍地黄芦苦竹,竟仿佛我自己像遭贬的白居易泛舟九江边。年复一年。犹如春来秋去的社燕,飘飞流浪在大漠荒原,来寄居在长长的屋檐。且不去想那身外的功名业绩,还是怡心畅神,常坐酒樽前。我这疲倦、憔悴的江南游子,再不忍听激越、繁复的管弦。就在歌宴边,为我安上一个枕席,让我醉后可以随意安眠。

关于夏天的古诗柳永

采莲令

作者: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作品注释

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轧轧:象声词,门轴转动的声音。

争忍:怎忍。

方寸:指心绪,心情。

脉脉:含情貌。

白话译文

月亮已收起了光华,云淡淡的,地上有霜。天色已黎明。将远行西去的人,此时心情最苦。美人儿紧握着我的手,为了送我上分别的岔路,她把朱红的大门轧轧地打开。千娇百媚的脸庞、婀娜轻盈的身姿,她久久地站着,没有话,只流泪。我肠都要痛断了,又怎么忍心回头再看她一眼呢?

我乘坐的一叶扁舟,便如此急急地随着水波去了。临去前,我只顾准备走,行色匆匆,哪知离别的心绪,会万般千种地袭来心头呢!我只得心怀怨恨,含情脉脉,这满腹的话又能对谁去说呢?待到我再回过头去时,重城已看不到了。寒飕飕的秋江上,唯见天外隐隐约约地有两三株烟蒙蒙的远树而已。

关于夏天的古诗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

作者: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⑴送灵澈上人:选自《刘随州记》(《四部丛刊》本)卷一。灵辙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诗僧。上人,对僧的敬称。

⑵苍苍:深青色。

⑶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⑷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⑸荷(hè)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6)按照教材版本不同选择。

译文: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关于夏天的古诗白居易

采莲曲

作者: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7930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