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慧能大师经典台词汇集9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六祖慧能的经典文案

【第1句】: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第2句】: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第3句】: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第4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第5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第6句】: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第7句】: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第8句】:不思善,不思恶,此刻那个是你本来面目。

【第9句】: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第10句】: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第11句】: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第12句】: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第13句】: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惯;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第14句】: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无顿渐。

【第15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16句】:“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第17句】:心肠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第18句】: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法,不离自性。

【第19句】: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_、无劫害,名戒香。

【第20句】:惠能没手法,一直百思维;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第21句】: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面,悟人在处一般。

【第22句】:“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能。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能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能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第23句】: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

【第24句】: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第25句】: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第26句】: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第27句】: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

【第28句】: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第29句】: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战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第30句】: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第31句】: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

【第32句】: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

【第33句】: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第34句】: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

【第35句】: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

【第36句】: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第37句】:解脱知见香,自心即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

【第38句】: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作业。

【第39句】: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第40句】: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第41句】: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第42句】: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第43句】: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第44句】: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

【第45句】: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没意智。

【第46句】:清净至无余。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第47句】: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第48句】: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第49句】:“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能,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第50句】: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第51句】: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第52句】: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第53句】: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第54句】: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第55句】: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第56句】: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第57句】: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第58句】: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荆听吾偈曰。

【第59句】:菩提性宛然。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文案大全http://Www.1juzI.coM/,悟则刹那间。

【第60句】: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能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第61句】: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第62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第63句】:自性具三身,发现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第64句】: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第65句】: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第66句】: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第67句】: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第68句】: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

【第69句】: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第70句】: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

【第71句】: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第72句】: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第73句】:善知识!智能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六祖慧能传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祖慧能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炎炎8月怀着一丝敬畏和感恩,拜读《六祖慧能传》,慧能3岁丧父,家境落迫,从小以砍柴为生,目不识丁,苦难塑造与大自然的启发,使他从生活中领悟禅机,由自然现象契入宇宙真理的基础,如"禅"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何为禅,待到雪消时,自然春到来。禅的神韵自然、和谐,与自然共舞,与生灵共存。禅者的姿态飘逸、洒脱,面对提起,转身放下,未学佛前的我一直尽力控制事情发生的结果,心累体疲,学佛后发现一切像是冥冥中的注定,无需去苛求刻意把控因缘的来临,一切发生刚刚好,都是成长放大自己的格局。苦难是化了妆的礼物,经历越多,收获一定越大。当爱人另有新欢,当是此生缘尽,不必强留,默默祝福;友人不解恶语,当是自己修养甚浅,莫能布施他人欢喜,心生忏悔;遇事不顺无法达到预期时,当是人生考验,还需历练沉淀。苦难是生命成长的资粮,勇者乐于创造生命的希望,让内心丰盛、饱满。

禅即是专注聚焦,心在一切在,心无一切无。读书会的运作已近3月,从无至有、从简单至丰富,点点滴滴的灵感,线上步步的规范,PPT讲义的完善,会员渐渐互动,经常为了某个字符标点,咬文嚼字,精益求精,散步时会想起,用斋时会飘过,入眠时会念到,可是繁琐的细节丝毫不觉得疲累,当一项创意规划在思索中静静地孕育而生时,又是何等喜悦,专注聚焦在某件事时,就像太阳所有的光芒聚焦在某个点,散发所有光和热,容易心想事成。心是一切的主宰,散发体内的小宇宙,无限正能量。

禅机恰是真理。别人砍柴总是朝着一个地方用力砍,而慧能则是绕着砍;别人总是千方百计躲开有节的地方落斧,而慧能却专从有节的'地方下手。"在过不去的人上过,在过不去的事上过",从小我就敬畏有权威、威严的长者,不敢与其靠近胆怯敬而远之,工作后不得不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个性所致双方互动无法持之以恒,业绩也未能更好地突破,学佛后才明白这是我今生修行的功课,无法逃避只有勇敢面对,突破后生命境界又一次提升,正像有节之处意味着木质坚硬,但越硬越不卡斧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用一颗真诚利他谦卑的心来对待每个人,假以时日影响感化他人。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恰似发自灵魂深处的呢喃,舞动禅者生命的圆舞曲。"应无所住",无尽的虚空,呆呆惬意是自然的最佳状态;"而生其心",自然生起的思索,经历世间发生的一切,原来在劳作和生活中既能领悟心的妙用,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掘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客观存在的规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难道这是心性么,心若有执着,犹如生根不动,随缘解惑吧。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禅者如是说,"事来心现,事去而心随空"——禅者如是做。禅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当下,度过美好的一天,青青翠竹,郁郁黄花,禅者飘逸,今生有幸,品读人生。

9203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