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青树林民间俗语俗话文案,句句精辟透彻!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独个人照镜子一里外是自己

【第2句】:黄鼠狼躲在鸡棚里——不是偷鸡也是偷;想偷鸡(想投机)

【第3句】:【不冷不热,五谷不结】(谚)五谷:说法不一,一般指稻、黍、稷、麦、菽,也泛指各种粮食作物。指气候如果没有冷热的变化,五谷就不能生长成熟,结出果实。 也作“不热不冷,五谷不生”。

【第4句】:【芒种三日见麦茬】释义: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6日前后。麦茬:麦子收割后留在地里的麦茎和麦根。过了芒种,就是麦收季节。例句:五月底,再过几天就到夏历芒种节了。农谚说:“芒种三日见麦茬”,麦收季节眼看就要到。

【第5句】:【面笑心不笑】(惯)指表面装出笑容,内心却并不高兴。

【第6句】:跛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

【第7句】:扶着栏杆上楼梯——稳步上升

【第8句】:铁公鸡身上拔毛——休想

【第9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自己人不应该见外。李准《老兵新 传》:“这个叫鱼帮水、水帮鱼,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感谢什 么!”

【第10句】:【大笔写大字,大人物办大事】(谚)就像笔大了才能写出大字一样,才大志大的人物才能成就大事业。指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有大才大志大气魄。 也作“大人办大事,大笔写大字”。

【第11句】:【上刀山,下火海】(惯)指奋不顾身去做最危险、最艰难的事情。 也作入火海,上刀山。 爬刀山,下火海。

【第12句】:【得意夫妻欣永守,负心朋友怕重逢】(谚)指相亲相爱的夫妻,终生相守会感到莫大的欣慰;忘情负义的朋友,最怕的是再相见时会尴尬难堪。

【第13句】:打虾钱,买烟抽——水里来,火里去

【第14句】:【马屁拍在马腿上】(惯)比喻讨好别人却不合人心意,反而讨了没趣。 也作“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

【第15句】:【胶粘着胯】(惯)讥讽人走不动或行动迟缓。

【第16句】:【 蜻蜓吃尾巴蜻】蜓有含自己尾端的习性。谓自己占自己 的便宜。清代《官场现形记》:“你让他吃吧,横竖蜻蜓吃尾 巴,多吃了他自己也有份的。”

【第17句】:【臭寡妇不如香嫁人】(谚)指丈夫死后,与其和外边的男人鬼混,还不如名正言顺地另嫁为好。

【第18句】:【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竿】(谚)竹竿:撑船的篙多使用长竹竿。不会撑船,就不要去摆弄篙竿。指不是行内人,就不要强装内行。也指凡事与己无关的,不要硬插手。 也作“不是撑船手,莫去摸篙杆”。

【第19句】:王大娘养两个儿子,一个老实能干,家里活地里活一人担;而另一个儿子却游手好闲,成天这儿立立那儿站站,伸手不拿四两。邻居背地里说:“这家人啊,可是莲菜调上蒜薹了——有眼子,有光棍。”(河南·邓县)

【第20句】:飞行员的伞——随机应变

【第21句】:小叔想把院子里的一棵小榆树往别处移栽,可不知何时移容易活,于是就去问三爷爷。三爷爷摘下帽子弹了弹尘土说:“桑栽骨朵儿槐栽芽儿,榆树栽个冰凌碴儿!”(河南·虞城)

【第22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释义:三尺坚厚的冰,不是一天的寒冷造成的。比喻事物达到目前的状况,不是一时一日完成的,而是经过了量的积累才形成了质的飞跃。例句:他苦笑了一下,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孩子堕落已久,一时半时是不容易改掉他的毛病的!”

【第23句】:【说人话,屙狗屎】(惯)指说出的话像个人,做出的事儿却没人性。 也作“说人话不做人事”。

【第24句】:染坊门里吹笛子——有声有色

【第25句】:【船头坐得稳,不怕浪来颠】释义:只要自己站得稳,立得正,就不怕别人的攻击。例句:银花道:“随她说?她那黄口白牙,逢人便讲,遇人就说,讲的那些话难听死了。”金花道:“只要船头坐得稳,不怕浪来颠。”

【第26句】:【栽花不栽刺】指给人方便,不得罪人。反义说:栽刺不栽 花。《文摘报》(1987,7,16):“这些同志自个儿得过且过,对 别人也只栽花不栽刺。他们想的是:我对别人丁是丁、卯是 卯,轮到我时怎么办?”

【第27句】:天平没砝码——两头落空

【第28句】:鸭子改鸡——磨嘴皮

【第29句】:【长牛短马一鞍驴】释义:这是评论牲畜好坏的经验。牛身子要长,马身子要短,驴身子一鞍子正合适。例句:这马早上牵来的时候、我看过了。常言道:“长牛短马一鞍驴。”看这马身架团团的,倒是个材料。

【第30句】:【两面派】现在人们常用“两面派”来指那些口是心非、善于伪装的人。那么,“两面派”一词是怎么来的呢?这要追溯到元朝末年。当时,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了拉锯战争,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哪方来了都要欢迎,都要在门板上贴上红红绿绿的欢迎标语,军队来得勤,标语也换得快。豫北怀庆府人生活本来就很困难,老写标语也是劳民伤财,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两面写字,一面写上欢迎元军“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上欢迎义军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哪方军队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有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进城见家家户户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非常高兴。可是一阵狂风刮来,有些木牌翻转过来,欢迎元军的标语露了出来。常遇春气极之余,下令将凡是挂两面牌的人都满门抄斩。 “两面派”就是从怀庆府的“两面牌”演变过来的。这种演变既有“派”和“牌”音同的演变,又有“不断变换嘴脸”内容相同的演变。但,这种演变冤枉了“两面牌”,当时老百姓挂两面牌是因被逼无奈,而真正的“两面派”者才心术不正。

【第31句】:【见水就渴,见饭就饿】想占便宜,什么都想要。韩志君等 《篱笆·女人和狗》:“那两口子,见水渴,见饭饿!看我三嫂 回去帮家里干点活儿,他们也眼红。”

【第32句】:【躲脱不是祸,是祸躲不脱】释义:祸害要来,无法躲过去,只有大胆地迎接它。例句:“躲脱不是祸,是祸躲不脱。”她决定违背男人的劝告,回到芙蓉镇上去。

【第33句】:邻村的一个恶人在外面挨打了。张老师说:“在家不打人,出门人不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他这也是要饭的拿块馍,自寻的。”(河南·郏县)

【第34句】:【草深虫子密,林大鸟儿多】(谚)指草丛深了,各种虫子都有;树林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比喻社会是广阔博大的,什么样的人都有。

【第35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释义:至察:过于苛察琐细。徒:同类,同伙。水过于清了,水中不会有鱼;人太苛察了,就没有人与他交往。例句:我这个人就很严肃,毛主席批评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第36句】:【猫不跟狗斗,穷不跟富斗】释义:旧谓穷人不和富人作对,以免吃亏。参见“贫不与富敌,贱不与贵争”、“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例句:他觉得,自古道:“猫不跟狗斗,穷不跟富斗。”这是老人们兴下哩。

【第37句】:【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谚)相(xiang):观察,审度。相马,容易因马瘦而致误;相士,容易因其贫困而致误。指选用人才要重在实质,不能只看表象。

【第38句】:屋角里的老鼠——会钻

【第39句】:【水流千里归大海】释义:比喻迟早要归到某处去或要走某一条路。“千里”又作“干遭”、“千转”。例句:庄稼人离不开土地家屋啊,这里藏藏,那里躲躲,像那没娘的孩子。水流千里归大海,树叶落在树底下,飘来飘去,还得飘回去,守着田园才能过日子。

【第40句】:【对事不对人】针对事情讲道理,不是看人行事。台湾林 海音《春风》:“他们这场辩论,对事不对人,这句话只是脱口 而出罢了。”

【第41句】:【好男不吃婚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谚)好男儿不吃结婚时的现成饭,好女子不穿出嫁时的现成衣。 指有志气的青年,贵在能独立生活,不靠祖业,不享现成福。 也作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女人不穿嫁时衣,男儿不吃分时饭。

【第42句】:别人学习时,小叶不学习;别人睡觉哩,她又嚷着要看书。奶奶说她是“好吃剩菜”,还说她“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是赶晚集的好手”。(河南·郏县)

【第43句】:病入膏盲——不可救药;没法治;没治了

【第44句】:草上露水瓦上霜——不久长

【第45句】:【亏众不亏一】(谚)指亏损的事,众人分担还好说,一人承担受不了。

【第46句】:【冷锅里冒热气】事情来得突然,出乎预料。类似的:冷锅 里爆热豆/冷灰里爆出热栗子。王蒙《失态的季节》:“但是 最后费可犁冷锅里冒热气,或者说又大冒起傻气来了。”

【第47句】:【十访九空,也好省穷】(谚)向亲友借贷,即使十次去九次落空,总会有一次得些资助,可免受穷。指求助总有希望,不求希望全无。

【第48句】:【瞎子见钱眼睛开】(谚)指金钱对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也作瞎子见钱眼也开。 瞎子见钱眼睛亮。

【第49句】:妈妈教姐姐绣花,姐姐的手不听使唤。妈妈说:“别着急,别着急,着急出问题;别慌张,别慌张,慌张出故障。熟才能生巧。”(河南·西华)

【第50句】:羊群里跑出头驴来——哪里来的野种

【第51句】:【橄榄枝】“橄榄枝”即油橄榄的枝叶。西方常用作和平的象征。这一用法的产生,要从《圣经》说起。《圣经·旧约·创世纪》载,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后,人类繁衍生息,数量越来越多。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的尽都是恶”,使地上充满了强暴。上帝为此而愤怒,决心“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由于诺亚是义人(无罪的人),上帝不忍让他一家人与众恶人一同被除灭,就指示诺亚造一只方舟,带领全家及各种成对的飞禽走兽进入方舟保命。 “当诺亚600岁,2月17日那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水势浩大,持续涨了一百五十天。诺亚放出鸽子,试探洪水情况,其时天下滔滔,鸽子无法落地,便又飞回了方舟。七天以后,诺亚又一次放飞鸽子,晚上鸽子回来时,嘴里叼着一片橄榄叶,诺亚由此获知地上的洪水已退。后来,人们便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双方交战,一方愿意和解,便可说伸出橄榄枝。鸽子也成了和平的象征,称为“和平鸽”。

【第52句】:看着天摸着地——眼高手低

【第53句】:【顺竿儿爬】(惯)比喻顺着别人的意思说话、行事。 也作顺杆子往上爬。 顺梯子往上爬。

【第54句】:柳树上落凤凰——迟早要飞

【第55句】:【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谚)官场的人见了面,都说不当官是最好的,可在山林间没见到过一个由官场退下来的人。指官场的人不愿为官是假,贪婪权势惟恐丢官是真。

【第56句】:【拜师不如访友】强调向所有的人学习。《新凤霞回忆 录》:“好心人为我指出明路:拜师不如访友,要向所有的老 演员学。”

【第57句】:豺狼披羊皮——蒙骗猎人

【第58句】:十五云边月——不露脸

【第59句】:【老鼠尾巴上绑鸡毛——不是什么正经鸟】(歇)比喻不是个正派人。常含责骂或讥讽意味。 也作“老鼠尾巴绑鸡毛——不是个正经鸟”。

【第60句】:狗嘴里抛骨头——投其所好

【第61句】:【贼吃贼,越吃越肥】(谚)指贼偷贼,比偷盗其他人得到的更多。

【第62句】:【六月里的梨疙疸——有点儿酸】(歇)疙疸:同“疙瘩”,小球状或块状的东西。本指六月的梨不成熟,味儿有些酸;转指人有些迂腐。

【第63句】:我不用上树就摘到了树上的一个桃子,高兴地对妈妈说:“我又长高了。”妈妈风趣地说:“豆芽子就是长成树,也是吃货。”(河北·丰产)

【第64句】:【虎老雄心在】释义:比喻人老志不衰。例句:我们老掌柜的,虎老雄心在,春天死了老伴儿,少东家不许他续弦,打算给他雇个上炕的老妈儿。

【第65句】:【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释义:一经比较就能看出人或物的优劣。例句:“斜对门就是粮食加工厂,哪个省劲,哪个费力,哪个快,哪个慢,一看就清楚了。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第66句】:【甜瓜嘴,苦瓜心】谓一片苦心,好言相劝。韩志君等《古 船·女人和网》:“大伙说你这人是甜瓜嘴儿,苦瓜心。”

【第67句】:我弟弟和小光吵起架来。我刚劝了一句,就听小光冲着我吼道:“鱼向鱼,虾向虾,鸡婆婆不向扁嘴鸭。你别帮他来对付我!”(河南·淅川)

【第68句】:【背着牛头不认赃】(惯)偷来的牛头就背在身上,却不承认。比喻干了坏事就是不认账。

【第69句】:【金钱有价,情义无价】情义重于金钱。池莉《来来往往》: “按说金钱有价情义无价,这个道理贺汉儒是很明白的呀。”

【第70句】:【官凭印,虎凭山,女人凭的是男子汉】(谚)指官员凭借印信,行使职权;老虎凭借山林,施展雄威;妇女依靠丈夫,才能过好日子。

【第71句】:【让人一步自己宽】谦让有利于和睦相处。类似的:退后 一步自然宽。西戎《两涧之间》:“算了,算了,让人一步自己 宽,无原则纠纷,不能看得那么认真,要是认真起来,一天啥 也不用于,只丢下生气一条路了!”

【第72句】:【强扭的瓜不甜】(谚)比喻用高压手段强迫人去做事情,不会有美满的效果。多用在男女婚姻上。 也作强扭的瓜儿不香甜,强迫的婚事不和美。 强拧的瓜不甜,强拔的苗不长。

【第73句】:【新葫芦装旧酒】释义:比喻只改变形式,不改变内容,表面变了,实质未变。例句:旧支部也没撇开.中农也参加运动;支部书记王二合当上了贫农团的主任,村长刘老迫和个浪荡寡妇也选进主席团,换汤不换药,新葫芦装旧酒。

【第74句】:我村一家的东西被偷了,爷爷说:“这真是马有转缰之病,人有旦夕祸福!”(河南·滑县)

【第75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俗语被引申为老师培养出的学生超过了自己,或者后辈胜过前辈。它的原意是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典出战国时期苟况《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里的“青”是指靛青,即靛蓝;“蓝”是指蓝草,泛指可以用于制作靛蓝的数种植物的统称,如菘蓝、蓼蓝、木蓝等。这句话的原意是指靛青染料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它的提炼过程还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早在秦汉之前,人们尚不知道靛蓝染料的还原染色机理,只知道在菘蓝收获的季节,快割、快碎(打碎)、快泡,然后将泡好的色液快染布。弄得染匠们十分繁忙和疲劳。有一次,一个染坊的两位染匠忙累了一天,还是没有把要染的布染完,只好收工等第二天接着干。第二天,染匠发现染池上面浮着许多泡沫,用染棒一搅,昨天沉淀的蓝泥不见了,二人十分惊奇,认为这可坏了,蓝泥没了,光剩汤了,布也染不成了。其中一人说:“怎么也成这样了,试试吧。”他们连忙把一块白布放进去浸泡,结果拿出来一看,不是原来的蓝色而是黄褐色,正在失望之际,那黄褐色的布却慢慢变成了深蓝色,即靛蓝。这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出处。

【第76句】:门缝里看大街——眼光狭窄

【第77句】:【是亲必顾】(谚)指只要沾亲带故、关系亲近,总不免要徇情顾面。 也作“是亲都有一顾”。

【第78句】:院里的刘二宝总爱贪小便宜,常惹人嫌。奶奶说:“自己挣来的吃着也香,穿着也光。贪那仨瓜俩枣的,又吃不饱,还落个让人戳脊梁骨,啥多啥少?”(北京·延庆)

【第79句】:【小姐身子丫环命】(惯)丫环:婢女,也作丫鬟。指女子身体娇弱或容貌美丽,却命运不济,要吃苦受累。 也作小姐胚子丫鬟命。 小姐眉眼丫鬟身。眉眼:容貌。

【第80句】:【茅厕跌倒——屁也没得放】(歇)指没有什么话可说。

【第81句】:【实棒槌灌米汤——寸水不进】(歇)本指一点儿水也灌不进去,转喻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第82句】:【 虾子也有三道浪】能量虽小,但也能起作用。亦可反用。 汪幸福《浪迹台湾岛》:“你们几个小虾造得起大浪?搞得不 好,还要落个坐牢的下场。”

【第83句】:【捉到强盗连夜解】(惯)比喻事情紧急,要立刻动手。

【第84句】:【公鸡头,母鸡头,凑到一起就想斗】释义:形容人像好斗的鸡一样喜欢争斗。例句:老蒲见两人拉起架子,要吵嘴的样子,忙推开二人,打着哈哈说:“公鸡头,母鸡头,凑到—起就想斗,斗来斗去,为的是—粒砂土豆。”

【第85句】:【坐蜡】“坐蜡”比喻陷入为难境地;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坐蜡”有时也写作“坐腊”。北方口语中常用。 “坐蜡”一词源自佛教中的“坐夏”。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里记载:“(印度)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前代泽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这里提到的坐夏,是指佛教僧人每年定期的诵经活动。根据佛家的戒律,每月望晦日即农历十五和三十,众僧人应齐集一处,诵读《戒本》,而且每人都要对照进行自我反省。如有违犯清规戒律之处,则要按情节轻重依法忏悔。一年之中,农历四月十五至农历七月十五的期间(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夏季,谁坐都难受),僧人们须定居三个月,潜心修行,自省自律接受批评。经过这样的修炼之后,受戒的年头才算增长一岁,也叫“一腊”。因为腊月在农历中为最末,过了腊月即是新的一年,所以佛教中就用“一腊”来表示受戒了一岁的意思。由此,这种“坐夏”活动就又叫“坐腊”了。后来,“坐腊”这个词逐渐由佛教用语转入口语当中,词义也由原来的“受戒自律”转变成了“为难、受困”的意思了。

【第86句】:【棺材出了,才讨挽歌郎钱】(惯)挽歌郎:旧时在丧家送葬时,受雇为死者唱挽歌的人。比喻事情办成了才去讨要报酬。也比喻办事错过了时机。

【第87句】:勺筒敲了底——两头进水

【第88句】:【吃迷魂汤】(惯)迷魂汤:迷信指地府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或行为。1比喻被假象或甜言蜜语所迷惑,头脑不清醒。2泛指人糊涂,不明事理。 也作吃迷魂药。 吃迷药。

【第89句】:妈妈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爱惜东西,说是“靠山也不能枉烧柴”。(河南·信阳)

【第90句】:【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惯)形容男女双方品貌相当,十分般配。 也作天生一对,地产一双。 天生一对,地成一双。

【第91句】:【牛头高,马头高】(惯)比喻二人争高低,谁也不让谁。

【第92句】:【 扁担横在地上,不知道念个一】不认识字,没念过书。相关 的: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一个大字不识。成语:目不识丁。 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你一个庄稼人,扁担横在地上 都不知念个一,还添了个知识分子的毛病。”

【第93句】:【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谚)青春逝去不会再来。指人必须珍惜青春年华,不要虚度时光。

【第94句】:麦田里种棉花———举两得

【第95句】:【傻瓜】人们把愚蠢的人称为“傻瓜”,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瓜本没有傻与智,此“瓜”非彼“瓜”,要溯本探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据《左传》记载:范宣子对晋国国君说:“姜戎氏,昔秦人追逐乃吾祖离于瓜州。”意思是说,姜戎氏的祖先吾离被秦军赶到瓜州。瓜州在今秦岭一带。后来人们把聚居在瓜州的这些姓姜的人称为“瓜子族”。这一族人非常诚实讲信用,也很能吃苦耐劳,每当受雇于人时,他们总是不声不响地埋头苦干,从不偷懒。这样人们便误认为他们愚蠢呆傻,又因他们是“瓜子族”,所以称他们是“傻瓜”或“瓜子”。清代《仁恕堂笔记》有记载:“甘州(今甘肃)人谓不慧子曰瓜子。”于是“傻瓜”就这样产生了。

【第96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惯)一方付给现金,一方交出货物。指当场交易,货、款两清,互不拖欠。 也作“一手交钱,一手拿货”。

【第97句】:沙土岗子发洪水——泥沙俱下

【第98句】:妈妈吵我时,我在低头偷笑。妈妈说:“你真是死猪不怕热水烫!”(河南·确山)

【第99句】:【有铁就能碾钉子】(谚)有了铁,就能打出钉子来。比喻具备了基本条件,事情就能成功。

17054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