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国学弟子规培训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学习弟子规100字

《弟子规》被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因为它是依据圣贤孔子的教诲、采用儒家《论语》思想而编写成的做人之生活规范,具体到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仪和规范。

是教育人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启蒙养正的最佳读物,也因此被人誉为“童蒙养正宝典”。

  现在社会上正兴起一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弟子规》之风,一些志士仁人投身到了弘扬、践行《弟子规》这一伟大的教育事业中来,甚至还有一些人发愿倾其毕生财力长期开办《弟子规》培训班,免费向社会开放。

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人不明白当代人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更不了解学习《弟子规》的重大现实意义,也就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人要极力主张践行《弟子规》。

  其实,《弟子规》被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因为它是依据圣贤孔子的教诲、采用儒家《论语》思想而编写成的做人之生活规范,具体到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仪和规范。

是教育人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启蒙养正的最佳读物,也因此被人誉为“童蒙养正宝典”。

  只可惜,这部由清初学士李毓秀所作的育人读物,却随着清末慈禧太后的专权而被废掉,到国民时期的“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遭到抛弃,到了改革开放前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一中华独有的稀世瑰宝与孔圣先贤一道,被彻底砸烂,扫地出门了。

至今算来已经被断掉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致使我中华三代人不知传统文化是什么,人民失去了做人的“航标”,只一味地将其当作封建糟粕而“革命”掉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顾名思义,这本是规范教育儿童行为的启蒙读物,只因至今我们已经有三代人没有闻到传统文化了,人们又受到所谓“西方文明”的影响,只知道享乐、竞争,彰显自我,渐渐失去了做人的道德底线,已不知何谓善恶、何谓五伦、何谓因果、何谓孝道、何谓廉耻、何谓礼让,导致人欲横流、道德沦丧,社会危机四伏。

  如今,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做出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决定,以建设“和谐社会”。

这说明恢复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教育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为响应党中央的决策,以佛教界大德们为首的社会志士仁人挺身而出,担当起这一落实、弘扬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大任,并提出先从学习《弟子规》做起,先学如何做一名有规矩、讲道德的人。

不仅少年儿童要学,成年人也要学,补上这堂本应少儿时就应该懂得的做人基本课。

一时之间,在民间,一些地方开始出现自发学习《弟子规》现象。

先是一些教师自发开办私塾国学班,给孩子讲四书五经等古典经论,当然也包括《弟子规》;后陆续有小学校的开明校长大胆地将《弟子规》引入课堂;到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以宣讲《弟子规》为已任的教育工作者——如蔡礼旭、钟茂森、胡小林、杨淑芬、徐醒民、周泳彬、王财贵、刘余莉、刘友生、孙学辉等人,他们舍财弃业,发愿献身传统文化教育事业;到2008年,在中华大地上又出现一支由原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陈大惠率领的“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报告团,巡回于全国各城市演讲,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志愿者们纷纷勇敢地走上讲坛现身说法,忏悔自己的罪过,汇报自己如何通过学习《弟子规》转变人生态度、进而改变命运的,每到一地,都使公众生平第一次享受到了“比阳光还灿烂的道德光芒”所带来的精神盛宴

他们的演讲和忏悔,不知拯救了多少迷茫的人生和破碎的家庭,他们的行为震惊了全社会。

许多过去作恶多端的“恶人”纷纷弃恶从善,并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在他们的影响下,许多城市开始出现一些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商人发大心,面向社会免费开办《弟子规》培训班。

这就像星星之火,使《弟子规》迅速燎原神州大地。

凡学过《弟子规》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这篇只有千余字的“三字经”,简直就是一剂神药,只要按照其内容真心去践行、去落实,就会通过转变人生的态度,使人生命运得到彻底改变,甚至可以使许多疾病不医而愈,那些陈大惠演讲团的老师们各个都是活生生的案例,让你在惊叹之余不得不反思,想探究个为什么

其实道理很简单,过去这半生我们没有闻到传统文化,不知如何做人,走错了路,因此导致内忧外患,烦恼疾病缠身,人生多灾多难。

而《弟子规》恰恰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如理如法,才附合自然规律。

只要相信,照着去做了,从改变自己的恶习开始,从此“断恶从善”,命运便得到转变了。

如果每个人都能如此去做,如此检讨自己,必将会达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此是《弟子规》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之所在。

弟子规感想和收获怎么写

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国学,我体会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

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使我收获颇多。

现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谈一下两点体会:一、学习国学提高了自身素养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

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认真负责,无怨无悔,踏实务实;凡是能够干大事的人,都是能够坐的住的人。

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不是行动前没有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

要善于从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实可行的计划,立足实际,向着眼前的目标奋进。

二、学习国学丰富了我做人的道理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

学习国学,让我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写《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的作文

学习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

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

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

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

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

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的 “入则孝” 、“出则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 ,就是通常说的“道德” 。

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我也反复拜读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宝书,越读越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

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

“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

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

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百善孝为先。

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

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

”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 《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

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

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

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

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

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

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我想起了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若你: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学习了《弟子规》,被它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而打动,由于自己的无知,错误地理解了很多圣贤的教诲,我甚至叛逆地将一些传统文化看成封建糟粕。

以前,我从来没有真正感到过“我们是骄傲的中华儿女”。

觉得那是一句空口号。

而此时我才明白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真正原因;中华民族让世界人民喜爱的真正原因:因为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

造就了一代代贤良的中华儿女

我们是“礼仪之邦”。

讲究礼仪、广结朋友、谦虚仁慈......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中华儿女那么多优秀的品德。

可是为什么有报道:在巴黎圣母院有用汉语写的“请勿大声喧哗”;在泰国皇宫厕所中也要写上“请便后冲厕”;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筒上赫然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已经下降到了最低点

这也让我想起了“马加爵事件”,为什么一位头脑聪明,曾经在全国竞赛中获奖的大学生会对曾经讥笑他的室友下此毒手

其中有一位室友因为曾经主动帮助马加爵盛过一回饭而幸免遇难。

这引起了社会上对于青少年道德问题的广泛讨论与关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认识到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就应该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做起,弥补上。

以便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败。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

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

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

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

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

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

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

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

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

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

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

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

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

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

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

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

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国学经典的阅读心得体会要什么内容

国学经典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它像丝雨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促进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它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对经典的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的过程。

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诵读水平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会层层加深,也夯实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能力大大提高,其次知识面也在扩大。

我们看出孩子在一天天进步。

例如《弟子规》中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

久读经典,学生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圣贤的品质,进而使他们形成良好得行为习惯。

  中华经典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深信孩子们在诵读的同时,必将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

和弟子规差不多的国学经典

《弟子规》是国学中的蒙学读本,类似的蒙学书籍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和《增广贤文》等。

青岛有专业的国学培训公司吗

我公司想学习一下弟子规。

有啊,青岛国学智成公司,专业做国学管理培训的。

你可以联系一下他们老师。

我孩子参加过国学智成的青少年国学冬令营,效果非常好。

今年想让朋友家的女儿一起参加国学智成的活动。

弟子规感想100字至200字的

学习弟子规,让我懂得了怎样做人处事,懂得了要尊敬长辈,懂得了要关爱别人。

听了刘老师的讲课,让我学会了守纪律,学会了体谅别人,学会了干家务,明白了自己事情要自己做。

这段时间在刘老师的的引导下,我坚持每天读背经典,做家务,早晚问候爸爸、妈妈,见到老人主动行礼,见到叔叔阿姨主动问好,爸爸、妈妈和身边的人都夸奖我越来越有礼貌了,表扬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我开心极了,感到很自豪。

我知道,我能有这样的进步,都是学习弟子规的结果。

以后,我要把这个好的习惯保持下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我们要举行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最后要说简短的四句话,急

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让我们亲近国学经典。

我们要举行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最后要说简短的四句话,急

发扬民族传统,践行国学经典。

培养优良品行,塑造祖国栋梁。

8539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