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禅天天主-经典佛语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圣经文案】51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诗23:2-3)

【第2句】:若晴天和日,就静赏闲云。若雨落敲窗,就且听风声。若流年有爱,就心随花开。若时光逝却,就珍存过往。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赏和鼓励。人生要学会沉淀,沉淀经验,沉淀心情,沉淀自己。

【第3句】:【佛心禅语】最舒适的不是酒店,是家;最难听的不是脏话,是无言;最宽广的不是大海,是心胸;最美好的不是未来,而是今天。

【第4句】:海涛法师有一句名言:“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生活的。”生命只是一个过程,如何活着则是一种态度。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之间。”生命如此短促,我们应该懂得珍惜。

【第5句】:唯有你从心灵深处承认、接纳、爱上你自己,你的生命才正式开始,才迈开旅程。这之前,你只是原地在打转,你只是在寻找那个你丢失的生命,你找不到自己,因为你已被所有其他的概念所覆盖,所牺牲,所淹没。

【第6句】:【禅心佛语】若你已将地扫干净,师长硬说你没扫干净,这时你若和他辩,这就是在家性情;若你能接受说:“好。我把它扫干净。”这就是修行。

【第7句】:痛而不言,我们需要人性的坚强来踏破荆棘阻碍,我们需要人生的智慧来抵挡风雨飘摇。其实,痛而不言是在向我们传达一种信念:风雨过后,必将迎来彩虹。到那时,回首向来萧瑟处,必定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8句】:【佛心禅语】一个人是诗,两个人是画。世间至美的风景,或许终究需要有人相陪,纵是有伤害和辜负,亦当无悔。约好了,一起将风景看透,约好了,陪你细水长流。——《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

【第9句】:【禅心佛语】人生需要“让”,没有“让,何来定力?何来人格?何来豁达?何来彻悟?“让”与“不让”,实际上分出了英雄与庸人。很多人称赞星云大师为人非常厚道,其实,这种厚道正是一种“让”的精神,是“爱与善”的力量。

【第10句】:【禅心佛语】经历了长夜,守到了黎明,穿行过黑暗,还相信阳光,带着强大的内心上路。脸上有卑微的笑容,一路看山看水,走走停停,天天都是开开心心的。

【第11句】:【文案基地经典禅语】烦恼的心情,惩罚的是自己,不开心的日子,是把自己打折处理了,上苍只眷顾那些坚强的人,不放弃信仰的人,快乐只围绕那些知足的人。

【第12句】:【心灵禅语】青山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无忧,因风而皱。禅是解脱,不是缠缚。禅是看别人更客观,更理解,更善意。

【第13句】:【禅心佛语】得与失不是敌人,而是兄弟,如影随形;得与失不是对立,而是统一,彼此依存。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在得失中度过,所以不必为自己得到的什么而沾沾自喜,更不必为自己失去的什么而黯然神伤。

【第14句】:【禅心佛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以“恶”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无处不是破残的;以“善”眼光看世界,世界总有可爱处。土壤虽脏,能生万物。大海随浑,能容万物。

【第15句】: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当作如是信,戒晶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人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梵网经》卷下

【第16句】:菩萨以四事不取正觉,何等为四:一者净国土,二者护国土,三者救一切,四者护一切。《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第17句】:【禅心佛语】懒云:禅是自我的回归,是找回失落的本我,至于帮助众生,那是本我的自然妙用。禅不是打坐,禅不离打坐,打坐是入禅的门。进到门里,坐与不坐都是剩话,禅是要你放下,放下、放松,最后是本性的放任。

【第18句】:【佛心禅语】安全感从来不是外面的,而是自己内心的。过去的你不会让现在的你满意,现在的你也不会让未来的你满意。心情是一条河,它的状态取决于它的深度。深水沉静,浅水喧哗。

【第19句】:【禅心佛语】人的一生有各种各样的海,要想在人生之海中自在地遨游,关键是练就一身遨游的本领。遇到水大的时候不要埋怨水,而要想想如何增长游水的本事。

【第20句】:天下以美妇人譬好花,以好花譬美妇人。殊不知以人譬花,以花譬人,而能譬譬者,非花非人也。故日:“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紫柏尊者全集》

【第21句】:【经典佛语】人生惟一聪明的方式就是悟道之后游于道中,不能违背道,否则,轻则前功尽弃,重则性命灭亡。何谓道:各行各业的规则就是道.

【第22句】:【禅心佛语】每个人都应该恪尽自己的分,你有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你做好你的本分,不要去计较其他人对我是不是尽分,你先做好自己的。你不做好自己的,你先责怪:你对我怎么怎么样,那就斗争坚固,实际上就是恶性循环。

【第23句】:有种期待,永远不能实现;有种逃亡,永远不能停歇。有些味道,只能一个人静静品尝,有些景致,只能一个人远远观看;有些情怀,只能一个人默默珍藏。有些该记住的被忘记,有些该忘记的去口被记住。

【第24句】:不修于梵行,不得少财宝,犹如老鹳鸟,守死于空池。《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59经,佛见老夫妇而说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法句经》卷上,暗愚品

【第25句】:禅修者必须有所舍,才能有所得。一、舍金钱、物质,得善缘、广缘。二、舍自私、执著,得慈悲、自在。三、舍傲慢、自满,得谦逊、尊敬。四、舍拒绝、忧愁,得欢喜、容纳。五、舍抱怨、贪婪,得幸福、自在。

【第26句】:【禅语说】快乐是心的愉悦,幸福是心的满足。无计较之心,心常愉悦;尽心之余,随缘起止,随遇而安,心常满足。你随和,愉悦的是自己的心,别人计较,苦闷的是他自己。一天的心情看随和,一生的幸福看随缘。

【第27句】:你必须做到唯求心安,事事无愧,人活着是责任义务,如初祖达摩所说“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这才是真正的解脱。——耕云先生

【第28句】:【禅心佛语】情绪起来的时候,不是你有情绪,而是情绪拥有你。不是你控制情绪,而是情绪控制你。不能体察自己的情绪,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最终影响的不止是心的问题,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29句】:【禅语人生】增智慧是对于佛教来说内心最好的功德,有了内心功德的人不会自私自利,因此,修持各种善法,为人类做出贡献。

【第30句】:【禅语人生】学佛的人,不要听到人家说句好话,就高兴得不得了;听到人家说句不好的话,就烦恼极了。这是没有定力的表现。有定力的功夫,不会被八风的境界所摇动。

【第31句】:世间的觉悟始终是以自我肯定、自我实现为目的,而佛法的觉悟则是强调在彻底的自我否定的基础上来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

【第32句】:【禅心佛语】人性中有很多弱点,比如做事情容易失去激情、害怕失败、犹豫不决、拖拖拉拉、顾影自怜、热爱孤独。这些都不是什么错,只是需要认识,并适当的加以理解和控制。对于生活,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期待。

【第33句】:在纷纷扰扰的尘世间,心灵当似高山不动,在滚滚的红尘中要有一双看透尘世慧眼。把一些事看开看透,就会释然,就会平抚浮躁,心自然就得安宁。

【第34句】:勤营生谓善男子种种工巧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

【第35句】:【禅心佛语】生活的觉悟,在于心地的历练,更是心地氛围的一种缔造和拓展。生命总是向前,能够清醒和客观,去发现那些自我的执着和偏执,本身就是一种自觉的换位思考,不管旅途有多远,既然在路上,就是觉悟。

【第36句】:僧问:“如何是璇玑不动?”师日:“青山数重。”日:“如何是寂尔无限?”师日:“白云一带。”——《天龙重机禅师》

【第37句】:【禅心佛语】湖中莲花的盛开和佛种的生出,使人们慕名而来。为了让人们亲近这片圣地,文殊菩萨用宝剑把湖边的山口切开,排出湖水,这就形成了加德满都谷地。有人在这里安家,此地便成了一个佛教的国家。

【第38句】:我们本来都是一颗有棱有角的石头,经过了社会磨炼之后,我们才变得圆滑了,人生路也顺利了,可是当我们停下脚步反省的时候,我们却会悲哀地发现,我们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了。

【第39句】:信任在人际交往中是重要的一环。适度的信任,是友谊的催化剂,是商场中的润滑油,不但能令他人感到温暖,而且也能令自己显得自信、大度、有涵养。

【第40句】:其实也许别人是无心的,而我们却有意接受;有意去接受别人伤害,才不可原谅。所以,不要一天到晚以别人无心的伤害来伤害自己,应该当作鼓励、欢喜接受,使自己永离痴恼。

【第41句】:人安茅屋静,心淡世路平。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同一件事,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真正的心境,绝不是无所事事、与世无争,而是以一种淡然的心态去对待人生的起落沉浮。

【第42句】:四重恩:人生在世,无法脱离社会人群而生活,日常的衣食住行,必须靠许多人的智能及力量组合而成,因此人人应彼此知恩、感恩,才有幸福的人生。一佛弟子应以“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为本分事,才能圆满菩萨道,终至成佛。

【第43句】:【禅心佛语】放下抱怨的心态。停止抱怨吧。除非你愿意,没有人能使你不快乐,没有环境能让你沮丧可怜,不不要低估积极想法的能量。

【第44句】:【经典佛语】佛说: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他们才会变得不快乐......

【第45句】:【禅心佛语】当我们能够发出对众生慈悲的心,当下一念就不会感觉自己有痛苦,就等于由我们的“身见”执着中走出来,得到自在解脱。

【第46句】:【佛心禅语】跋陀禅师评价僧稠禅师的成就说:“自葱岭以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不辞艰苦地修行,僧稠禅师终获成就并得到了跋陀三藏印证。

【第47句】:【禅心佛语】人生中最永恒的幸福是平凡,最长久的拥有是懂得珍惜。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生命只有一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帮能帮助的人。

【第48句】: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维摩经》卷中,佛道品为一一众生,轮回经劫海,其心不疲懈,当成世导师。《华严经》卷十一,毗卢遮那品

【第49句】:【禅语人生】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人生百年,都应尽情浅笑,留得款款清欢。许多纷纷扰扰,在茶靡之前,不妨饮一香茗,得几缕清雅,让世间的微尘与污垢都埋葬在日落的余晖里。

【第50句】:而实际上,幸福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此时此刻你的意识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和反馈。它不是通过比较得来,也不需要设定任何的时间地点等附加条件。

【第51句】:恒秋:生命的经过,也就在这迷惑与洒脱中,活出一种心态的取舍,没有谁能避免悲伤与烦恼,心平气和的去面对,原来的坎坷不平也就化作平坦宽阔,用一种迷惑和烦恼去分别,这个世界就会障碍重重,失去方向。

【第52句】:如何顿悟自心,不从人得者,未心不由积累辛苦中来,如万里还家,入门一步,庆快平生,回视向之跋涉艰难,闲关险阻,依稀仿佛如梦中事然。——《憨山老人梦游全集》

【第53句】:【禅心佛语】另外,打坐也可以改变不良脾气,解决生理上的一些问题。譬如,八成的抑郁症患者,会有自杀倾向。绝大多数的抑郁症,并不是吃不饱、穿不暖造成的,而是心理问题造成的。

【第54句】:【禅心佛语】如船师常以大船,于河流之中,不依此岸,不着彼岸,不住中流,如此无休息。菩萨亦以波罗蜜船,在生死流中,不厌生死,不取涅槃,不住中流,欲使众生达彼岸而无休息,无量劫间,常精进修行,教化众生。

【第55句】:【禅语人生】越是无风静定的灯光,越能显发灵明的光芒。禅定与般若亦是一样,越是甚深禅定,越能激发出般若智慧。

【第56句】:我在孤独时,酝酿出几许静谧的禅意,终于发现,原来一个人的天空,也可以那么蓝,那么纯净。终于领悟这种孤独的享受,也是许多世人一生达不到的意境。

【第57句】: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

【第58句】:人生不可能完全被掌控,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生命中总有些难以预料的事情,有时无须太过执着,正如手中的流沙,握得越紧,越容易失去。

【第59句】:唯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唯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保蒙救济;不唯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清)省庵《劝发菩提心文》

【第60句】:【禅心佛语】千千为敌,一夫胜之,未若自胜,为战中上。自胜最贤,故曰人雄,护意调身,自损至终。虽曰尊天,神魔梵释,皆莫能胜,自胜之人。

【第61句】:【禅语人生】愚者对于顺境总会沾沾自喜,而一旦逆境现前,就再也难有立足之地了;而智者面对顺境不会沾沾自喜,面对逆境不会举手投降,因为在顺逆的境界中,他都懂得如何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历练。

【第62句】:【佛心禅语】不管对谁,名人也好,普通人也好,我们都不要太苛刻。看到别人有不对的地方,应当反省自己有没有这个问题,而不是拼命去辱骂他、诽谤他、攻击他。古人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是而“责”之。

【第63句】:人总是习惯于把所有的东西都具体化,于是打着“追求幸福”的旗号到处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追求金钱,追求名誉,追求地位。一切都拥有之后,人却被复杂而奢侈的生活蒙上了双眼,看不见最简单的幸福。

【第64句】:【禅心佛语】人应该活的真善美。不虚伪、不做作、直率、干脆,这是真;以同情之心待人,以恻隐之心爱人,这是善;沟通心灵和仪表,融合人类与自然,这是美。以真善美的品味做人,其乐无穷。

【第65句】:【佛心禅语】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经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即是大罗天。

【第66句】:我们要学会享受平淡,平淡如同清茶,点缀着生活的宁静和温馨;我们要学会承受平淡,学会承受淡淡的孤寂与失落,承受那挥之不去的枯燥与沉寂,还要承受那遥遥无期的等待与无奈。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承受。

【第67句】:人生旅途中,总有人不断地走来,有人不断地离去。当新的名字变成老的名字,当老的名字渐渐模糊,又是一个故事的开始和另一个故事的结束。

【第68句】:【禅心佛语】达尔文就已成为一个学者——只需要一天一个小时,你就能够成为一个学者,可见,万事其实都很简单,贵在有恒:只干一件事,每天付出一小时。

【第69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置得良田千万顷,出入无轿少马骑。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昼盼太阳夜望灯,人盼幸福树望春。

【第70句】:【禅语人生】心象只飞鸟,欲望是鸟食。因为吃得太饱,而无法飞翔。因为大家都在地上扑腾,而忘记飞翔。因为天长地久的生话在地上,而不会飞翔。望着天上的鸟,减少自已的欲望,试一试,让心飞翔。

【第71句】:【佛心禅语】弟子不解地问方丈:“上次你叫乞丐把砖头从屋前搬到后院,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头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头放到后院,还是屋前。”

【第72句】:【禅心佛语】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把身口意做到供养给明师或佛菩萨了,那么我们解不解脱,证不证悟还有必要修学和追问吗?真的这样做到了,我们早已解脱证悟与明师同一体了。

【第73句】:【圣经文案】395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又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弗6:14-15)

【第74句】:《三字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有不同版本,全文字数从1120字至1722字不等。《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都是我国优秀的蒙学读物,并称为三、百、千。

【第75句】:一者护彼不令放逸,二者护彼放逸失财,三者护彼使不恐怖,四者屏相教诫,是为四利人,多所饶益,为人救护。《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

【第76句】:清净信乐心,名士夫胜财;修行于正法,能招安乐果;真谛之妙说,是则味之上;贤圣智慧命,是为寿中最。《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1013经

【第77句】:路,不通时,选择拐弯;心,不快时,选择看淡;情,渐远时,选择随意。有些事,挺一挺,就过去了。有些人,狠一狠,就忘记了。有些苦,笑一笑,就冰释了。有颗心,伤一伤,就坚强了。坎坎坷坷人生路,坦坦然然随缘行。

【第78句】:【精短禅语】四项最高回报的投资:【第1句】:读书,去别人的灵魂里偷窥;【第2句】:旅行,去陌生的环境里去感悟;【第3句】:电影,去荧屏里感受别人的生活历程;【第4句】:冥想,去自己内心的秘境里探寻。

【第79句】:【禅心佛语】生活里不会因为谁的不情愿,所有的凄风厉雨就顺从了谁的心意,也不会因为谁的不喜欢,所有的坎坷和磨难就为谁而回避。与其埋怨这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的心态,与其抱怨生活,不如去适应生活,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第80句】:慈悲待人并不需要过多的话语,微微一笑就能把慈悲的善念传达给他人。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它能融化人们内心的冰雪。

【第81句】:傅大士曾经写过一首颠倒的偈子:“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在佛眼里,人世间的一切都是颠倒的。

【第82句】:【佛心禅语】学佛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佛教知识,也不在于你在山洞里闭关多少年,而在于佛陀教导我们的人格标准你能做到多少。

【第83句】:【佛心禅语】不愿说理是固执,不会说理是愚者,不敢说理是奴隶,不肯说理是无知。心怀善念,日日是好日;里邻和睦,处处是净土。

【第84句】:走过很多路,经历很多故事,慢慢去咀嚼生活对矫情的差评,不管经历多少峰回路转,不管故事里有多少迷茫困扰,内心的觉醒,是把生活活回生命的朴素与平静,相信那句老话,心平万事平,至味只是淡。

【第85句】:【禅语人生】无论为名、为利、为色、为官,还是为事业。各人都必须付出各自的代价,付出毕生精力。世上很多事是无法求全的,要学会排遣苦恼,宽以待人,知足常乐意志坚强。

【第86句】:人最不容易战胜的是自己,或者说,最不容易战胜的是自己的欲望、情绪和无知,先要实现自我超越,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长。不能战胜自己,那么自己就会成为成功道路上一道最大的障碍。

【第87句】:【佛心禅语】大海之舟因舵手而到岸,人生之舟因良师而解脱,身躯之病因良药而治愈,精神之病因妙法而觉醒。

【第88句】:【禅心佛语】豁达是生存的艺术。能够百折不挠,重新奋起是豁达,不畏讥讽、打击、陷害,义无反顾走自己的路,是豁达;勇于承认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和调整自己的短处,是豁达。

【第89句】:【佛家禅语】即使世间的科技再高明,创造力再惊人,物质世界改变再大,到面临死亡时,仍然无法改变无常的事实,也无法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布斯先生的离世,就是对大家的一个提醒,也是一个呼唤,使我们从轮印回的沉迷中觉醒。

【第90句】:【禅心佛语】大珠慧海师曾言:本自无缚,不问求解,直用直行,是无等等。佛家又云:忧生于执着,惧生于执着;凡无执着心,亦无所忧惧。面对贪嗔痴及诸烦恼时,我们能够悠游法界,心灵自由,就会当下自在。

【第91句】:一个人,不管他年龄多大、能力多强、经历过多少事,只要是很自我,不懂得因缘成事,便可说阅历很浅;相反,懂得因缘成事,不自我,即是阅历深厚。

【第92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第93句】:【禅语人生】我们了解佛法,了解世间的苦,了解世间的虚幻。《金刚经》讲“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了解到这些,怎么样来对治它呢?就需要来修行,修行的作用点在什么地方呢?对治妄念。

【第94句】:【禅语人生】中国弥勒菩萨的像,大多做成布袋和尚的样子,他背上的布袋名为「乾坤袋」,可大可小,不论是垃圾、黄金,任何东西都可以装进去,但是拿出来时却空空如也,什么东西也没有,表示这个袋子能无限容纳任何东西。

【第95句】:弘法者本身就是旗帜,就是标杆。旗帜要鲜明、唯一,也就是要专;不能讲“圆融”,圆融来圆融去,信众不知所从。这是利益众生的大慈悲、大智慧。

【第96句】:【禅语人生】有些是我们从过去世到今天慢慢一直累积下来的,当碰到境界的时候,那些不好的业习就会反应出来,这是烦恼生起的最主要原因。

【第97句】:平常心有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社会和自己。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良好心态,有利于人们实现自己的伟大志向。练就一颗平常心,把功名利禄看得淡泊一些,就能达到荣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境界。

【第98句】:【禅心佛语】世间烦恼,从来了犹未了,需要温和与善待,清醒与化解,而不是固执地拿脑袋去撞墙,能够让生活幸福,才是人类的信仰,不是拿自己的固执去和生活的烦恼较量,生活的活法,就在于堪破世间浮华,让生活轻松而恬适。

【第99句】:自离疑悔,亦令他人永离疑悔;自得净信,亦令他得不坏净信;自住正法,亦令众生安住正法。《华严经》卷三十二,十回向品

10317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