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QQ空间最火的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典账买黄鱼】(谚)典账:典质,用物作抵押借钱。黄鱼:即石首鱼,头大尾窄,身体侧扁。宁可典账,也要买黄鱼吃。指黄鱼肉嫩味美,十分诱人。

【第2句】:群众当中老师多。

【第3句】:【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歇)糟鼻子:即酒糟鼻子,鼻尖有许多红色斑点。糟鼻子被误认为多喝了酒。指人白白地承担坏名声。也指徒有其名,并无其实。

【第4句】:【乖气致戾,和气致祥】见“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第5句】:【烧香的赶起和尚来了】(惯)来庙里敬佛的香客,反倒要把和尚赶走。比喻做事违背情理。

【第6句】:【针尖大的眼,可进斗大的风】(谚)指严冬时窗户上有极小的孔,就能透进一大股寒气。也比喻稍有不慎,透露一点儿风声,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也作针鼻子大的眼儿,斗大的风。 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 针大的洞,斗大的风。

【第7句】:【六成】“六成”是个俗语,念成儿化音“六成儿”。比喻生猛、不懂事,心眼不全。它源自事物的比例,以十为满(整体)。后多用于生熟比例,例如“今年的芒种,麦子才有八成熟,得再过三天才能割。”再如,蒸年糕要十成熟,一旦没蒸熟,也不能说没熟,得说“高(糕)生”,过年时都要避讳不吉利的言语。后来,用于比喻傻小子缺心眼,是为“六成儿”,即半生不熟。

【第8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俗语用来嘲讽、抨击那些限制老百姓的正当言行,自己却胡作非为的当权者。它出自宋代。 北宋时,有个官员名叫田登,他为人心胸狭隘,专制蛮横。因为他名字中有个“登”字,所以,每到一处任官,他便命令身边的人避其名讳,在谈话时凡说到和“登”同音的字,必须用其他字代替。比如,灯心草要叫开心草,灯台、灯罩、灯笼得叫亮托、遮光、路照。触犯田登这一忌讳的人,会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轻则挨板子,重则判刑。 宋仁宗时,田登担任河北冀州南官留守。他上任不久,便是一年一度的上元节(即元宵节),按照惯例,元宵节里要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官府衙门贴出告示,晓谕百姓,自由赏灯。可是这次,负责写告示的小官犯了难,用“灯”字便触犯官讳,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于是便呈请田登决断。由登大笔一挥,把“灯”字改成“火”字。第二天,百姓看到这样一则布告:“依例,放火三日。”看完告示的百姓不明就里,惊吵喧闹起来;一些外地客商,以为官府真的要在城里放火,纷纷收拾行李,迅速离开。 田登的这一布告,把事情闹大了,谏官们纷纷上奏弹劾田登。最后,田登被罢职。百姓们明白此事原委之后,讥讽田登是个“放火州官”。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俗语的来历。

【第9句】:【尿不到一个壶里】(惯)比喻合不来,不能合作共事。

【第10句】:【树大招风】(谚)树木高大了,就容易招来大风。常比喻名声大或权势重了,就容易招来非难、嫉妒与仇恨。 也作树大招风,官大招祸。 树大招风,钱多惹事。 树大招风,名高招忌。

【第11句】:【千丈麻绳总要有一个结】(谚)麻绳纵然长到千丈,也总会有一个结梢处。比喻事情再大再麻烦,总会有个结果,不能无限期地拖着。

【第12句】:【头回上当,二回心亮】(谚)指头次上当受骗,到第二次就会接受教训,心明眼亮,不再失误。

【第13句】:【木匠斧子——一面砍】(歇)本指木匠的斧子只有一面开刃,不能两面砍;转喻看问题片面,只说一面之理。也比喻处理矛盾纠纷不公正,偏袒一方。 也作“木匠的斧子——一边砍”。

【第14句】:【壶中无酒难留客】(谚)没有酒肴招待,就难以留住客人。比喻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就吸引不住想要得到的人才。

【第15句】:【卖油的娘子水梳头】(谚)卖油的娘子有的是油,梳头时却只用水而不用油。指穷人为了生计极度节省。也指放下自家的物质优势,却求助于别人的微小援助。 也作卖盐的喝淡汤。 卖鞋的赤脚跑。 卖油娘子水梳头,卖肉儿郎啃骨头。

【第16句】:【输棋不输品,赢棋不赢人】(谚)输了棋,人品却不可输;赢了棋,要保持虚心,不可显得傲气凌人。指下棋既要讲究棋艺,更要讲究棋德。

【第17句】:【人合心,马合套】(惯)合套:同拉一辆车的两匹马,力能使到一起,有很好的配合。指人心想到一起,劲儿使到一处。

【第18句】:【打着红旗反红旗】 释义:打着革命的旗号,干反革命的事。比喻伪装革命。 例句:好人也会办错事,坏人也会伪装积极,打着“红旗”反红旗。

【第19句】:【把死马当活马治】 释义:比喻在绝望的情况下,尽最后的努力来挽救,寄希望于万一。 例句:忠大伯上下打量了一下,看他不像个起眼的人物。可是大火烧着眉毛,只好把死马当活马治,立刻请他喝酒吃饭。

【第20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惯)指被敌军围困,孤立无援,陷处绝境。 也作内无粮草,外无援军。 内无粮弹,外无援兵。 外无救援,内绝粮食。

【第21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谚)山再高,总有人走的路;水再深,总有渡人的船。指上山有山路,渡水有水路,世上没有人走不通的路。

【第22句】:【挨闷棍】(惯)闷棍: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狠狠打出的一棍。比喻突然遭到沉重打击。 也作“挨闷棒”。

【第23句】:【用人朝前,不用朝后】(惯)指有事求人的时候就热情与人来往,用不着了就不再理睬人家。

【第24句】:【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谚)指创立家业就像用针挑土一样艰难缓慢,败坏家业却像大浪淘沙一样迅猛容易。

【第25句】:【君子报仇,直待三年;小人报仇,只在眼前】(谚)指君子报仇要深思熟虑等待时机,小人报仇往往会操之过急。

【第26句】:【覆水不可收】(谚)泼出去的水是没法再收回的。比喻事情一成定局,就无法再行改变;或错误一经铸就,便后悔也来不及了。 也作“覆水定难收”。

【第27句】:【知星宿,衣不覆】(谚)旧指懂天象、知吉凶,会穷得衣不蔽体。

【第28句】:【此可忍,孰不可忍】 释义:此:这,这个。“此可忍”又作“是可忍”。孰:什么,哪个。这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指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 例句:到现在,竟自屈膝自卑,叫外来的居上,此可忍,孰不可忍!

【第29句】:【栽刺不如栽花】(谚)栽种带刺的植物会刺伤人,栽种开花的草不可供人欣赏。比喻伤害、得罪别人,不如施恩、结好别人。

【第30句】:【重阳湿漉漉,穰草千钱束】 释义:漉漉:水渐渐渗下的样子。穰草:田禾秸秆。谓重阳这天雨淋淋,一束秸秆值干钱。谓遭灾年柴草昂贵。 例句:重九日晴,则冬至、元旦、上元、清明四日皆睛;雨则皆雨,又主灶荒。……“重阳湿漉漉,穰草千钱束。”

【第31句】:【标点符号】中文原来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要读古书先要学习句读,自己去给文章断句(加标点符号)。不只中文是这样,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古代也都没有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流行,只是近两三百年间的事情,它其实是一个商业行为的结果。欧洲工业革命前,出现了古登堡印刷术,书籍出现并成为最古老的工业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出于成本考虑,印刷商也就是书商就想做大量印刷来摊薄成本,于是,他们联手语言文字学家发明了标点符号,让书变得更容易读,读得更快。这还不够,还要分段。分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前欧洲人读不分段的《圣经》每次都老老实实从开篇读起,《圣经》分段后,人们开始认为不同段落重要程度不同,分歧就产生了。所以,英国大哲学家约翰·洛克说:“《圣经》分段印刷是无耻商人酿制的悲剧,他们为了让《圣经》更畅销强行分段,分段以后我们的信仰将四分五裂。”后来的结果被洛克不幸言中——基督教分裂成一大堆教派、教会。 不管商业行为也好,政治目的也好,不可否认,标点符号确实给人们读书带来极大的方便,并且成为语言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第32句】:【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谚)朝廷:借指帝王。贵如天子,也还有三家穷亲戚。指穷苦的亲戚什么人家都会有,谁也不应该嫌弃。 也作“天子门下有贫亲”。

【第33句】:【上圈套】见“落在圈套里”。

【第34句】:【至亲不过爹娘,至近不过夫妻】见“近不过夫妻,亲不过父母”。

【第35句】:【孔夫子搬家——净是韦】(歇)孔夫子:即孔子,春秋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设想家里的书一定很多。 净:只。书:谐“输”。指总赢不了,或总是失败。 也作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孔夫子搬家——都是书。

【第36句】:【吃了橘子就忘了洞庭山】(惯)洞庭山:在太湖中,属吴江县,有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盛产橘子。比喻人忘本,得到了好处却忘了这好处的来源。

【第37句】:【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嘴里】 释义:比喻好东西被糟蹋了,或好姑娘嫁给一个不好的丈夫,太可惜了。 例句:那武大是个懦弱本分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烧饼。

【第38句】:【善猪恶拿】(谚)指无论怎样驯服的猪,擒拿时都必须心狠手重,不可粗疏大意。比喻擒拿敌手必须高度警觉,不可心慈手软。

【第39句】:【孤树不成林,独木不成桥】见“单丝不成线,孤树不成林”。

【第40句】:【麻雀飞过也有影子】(谚)麻雀:家雀,鸟的一种。指麻雀虽小,但飞过去也会留下影子。比喻做事无论怎样隐秘,总会显露出形迹。 也作麻雀飞过也能看到影儿。 麻雀飞过还留个影。

【第41句】:【会吃千顿香,乱吃一顿伤】(谚)会吃的,百顿千顿都是香的;不会吃的,只一顿就能吃坏肚子。指吃饭要节制,讲卫生,暴饮暴食会生病。

【第42句】:【牵马拉皮条】见“拉皮条”。

【第43句】:【狗皮膏药,贴上来了】 释义:比喻缠着不放,摆脱不掉。 例句:听说我当了支书,就狗皮膏药,贴上来了,揭也揭不掉啦。

【第44句】:【前有虎后有豹】(惯)形容处境十分危险。

【第45句】:【年糕】“年糕”是春节必备食品,进入腊月二十几,家家户户蒸年糕。 “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说起年糕,这里面还有一个既美丽又凄楚的传说。春秋时期,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帮助吴王强兵富国,称霸一方。国家强盛起来以后的吴王产生了骄奢轻敌思想,开始大兴土木。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阖闾大城”,建成后,大宴众将群臣。唯有伍子胥闷闷不乐,他料吴王骄奢不防备越王勾践和范蠡,国家迟早将亡。回营后他密嘱身边随从说:“我死后,如果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苏州六个主要城门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遭诬陷身亡,吴国被越国横扫而灭。这时都城粮断,饿殍遍野。 随从们带领百姓前往相门拆城掘地,这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从此,人们为了铭记伍子胥的功绩与忠烈,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

【第46句】:【家常饭,粗布衣,知寒知暖自己的妻】(谚)家常饭吃得饱,粗布衣穿着暖;自己的妻子最能知热知冷,体贴入微。指不要羡慕山珍海味,不要贪图绫罗绸缎,更不要眼热那些妖艳的女色。 也作“家常饭,粗布衣,知热知冷结发妻”。结发妻:原配妻。I

【第47句】:【钢刀虽快,不斩无罪之人】(谚)钢刀无论怎样锋利,也不该斩杀没有罪行的人。指国家的法律再严,也不会向守法的人施以刑罚。 也作“刀斧虽利,不加无罪之人”。

【第48句】:【菜三菜三,三日露尖;水菜水菜,一冻便坏】 释义:指蔬菜下种后,一般生长得很快,三天便可出苗;蔬菜水分多,最怕受冻。 例句:秋日谚云:头伏萝卜末伏菜,尖头蔓箐大头芥。菜三菜三,三日露尖;水菜水菜,一冻便坏。

【第49句】:【冷饭好吃,冷语难受】(谚)冷汤冷饭倒也吃得,冷言冷语却叫人难以忍受。指冷嘲热讽的话最伤害人的自尊心。 也作冷汤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 冷泡饭好吃,冷面孔难受。

【第50句】:【医好豹子倒咬人】(谚)比喻对恶人慈悲,定会招来祸害。

【第51句】:【兽恶其网,民恶其上】(谚)恶:憎恶。就像野兽憎恶捕捉它们的罗网一样,老百姓总是憎恶欺压他们的统治者。指要自由,反压迫,是人的本性。

【第52句】:【费唇舌】(惯)指费了许多话去解释、劝说或表白。 也作费口舌。 费唾沫。

【第53句】:【拿屎盆子往自己人脑袋上扣】(惯)比喻自毁声名,自己侮辱自己。 也作“拿着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

【第54句】:【丢钱是买主,说话是闲人】(谚)指付钱的才是买主,品评货物优劣的往往是看客。也泛指凡是办实事的,总会拿出实际行动。

【第55句】:【求人不如求己】(谚)指求助于别人,不如自己努力来得可靠。

【第56句】:【杀人可恕,情理难容】(谚)杀人的行为有时也可宽恕,违情悖理的事情却实在难以容忍。指违情悖理的行为,有时比杀人还可恶。

【第57句】:【吃江水,说海话】(惯)指人爱吹牛皮,说大话。

【第58句】:【桥归桥,路归路】(惯)比喻二者互不相干。也比喻事情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 也作“桥是桥,路是路”。

【第59句】:【长痛不如短痛】(谚)本指长期受着慢性疾病的折磨,不如下决心忍受一时剧痛彻底除掉病根。比喻为了避免长期的不快或麻烦,不如痛下决心予以解决掉为好。

【第60句】:【受人差遣,概不由己】见“上命差遣,盖不由己”。

【第61句】:【只吹冷风,不添热火】(惯)比喻只说某人的坏话,不说好话。

【第62句】:【一是一,二是二】(惯)形容说话做事老老实实,是一不二。 也作一则一,二则二。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第63句】:【挤牙膏】(惯)比喻靠外界施加压力才肯交代问题。

【第64句】:【从小看大,三岁看老】(谚)指人一生的好坏作为,在其三岁时就能看出端倪。 也作“从小看大,从幼观老”。

【第65句】:【摆架子】(惯)指高傲自大,装腔作势。

【第66句】:【君子不见小人过】 释义:君子不计较小人的过失。 例句:“如今你要放他,正是君子不见小人过,……咱们就把他放了罢。”

【第67句】:【大锅饭,小锅菜】(谚)指做饭要用大锅,饭不会夹生;炒菜或焖菜要用小锅,菜出炉快,又能保持鲜嫩不走味。

【第68句】:【自己的梦自己圆】 释义:圆:圆梦,指推测吉凶。比喻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一例句:“老王,自己的梦自己圆。你好好想想,你和党一个心眼么?和老铁一个心眼么?要说是一个心眼,为啥你离老铁那么远,可又离那些不清不白的那么近?”

【第69句】: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第70句】:【裙带关系】“裙带关系”指官场上任人唯亲的用人不正之风。 “裙带”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赵升《朝野类要》卷三:“亲王南班之婿,号日西官,即所谓郡马也。俗谓裙带头官。”同是宋代,周辉《清波杂志》也记载:“蔡卞之妻七夫人颇知书,能诗词。蔡每有国事,先谋于床第。 然后宣之于庙堂……,蔡拜右相,家宴张乐,伶人扬言日:‘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讥其官职自妻而致。”原来卞妻为王安石之女。在宋朝时,民间管官职由妻而得叫“裙带头儿官”。通常人们所称的“裙带关系”一词即起源于此。 由此可见,古人所谓“裙带关系”,主要指由妻妾亲缘联络纽结的官场利益关系。后泛指因血亲、姻亲和密友、师生等关系而获得政治、经济上的利益,以及领导人物对效忠者、追随者给予特别的庇护、提拔和奖赏都归为“裙带关系”。

【第71句】:【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谚)燕衔泥:燕子垒窝,靠一口一口地衔来泥,费时而又艰难。 河决堤:河水冲开了堤岸,其势迅猛异常。指节约是美德,但很费力;浪费是恶习,但很容易。

【第72句】:【拜倒在石榴裙下】(惯)比喻男子为心爱的女人所倾倒,事事迁就。

【第73句】:【雪水煮豆腐——好不冷淡】(歇)指用雪水煮成的豆腐,又冷又淡,转指对人很不热情。

【第74句】:【千行万行,庄稼是头一行】见“七十二行,庄稼为王。”

【第75句】:【衣是人之威,钱是人之胆】(谚)衣服能表现人的庄重,钱财能使人胆大、自信。指衣服与钱财,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第76句】:【得胜的猫儿欢似虎】 释义:比喻得意的人趾高气扬,得意忘形。 例句:这大圣果然欢喜。古人云: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也,只倚着强能,更不察来人的意思。

【第77句】:【猴子屁股——坐不住】(歇)本指猴子生性好动,一刻也坐不稳;转以形容人性情急躁,不稳重。

【第78句】:【惜福积福】(谚)人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这幸福生活才能持续不断。指有福不可享尽。也指人不可身在福中不知福,任意挥霍。

【第79句】:【化缘和尚大手脚】(谚)化缘:和尚、道士向四方求布施。大手脚:大手大脚,即花钱毫不心疼。指不是靠辛苦劳动挣来的钱,往往容易挥霍掉。

【第80句】:【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谚)只要能编成簸箕和斗供人使用,粗柳细柳是一样的;只要有能耐,男子美与丑都关系不大。

【第81句】:【羊毛出在羊身上】(谚)羊毛是从羊身上剪来的。比喻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亏了本对自己无损失。

【第82句】:【二十一天不出壳——坏蛋】(歇)孵化小鸡一般要二十一天。 本指坏了的鸡蛋,转用来骂人不是好东西。

【第83句】:【碰到南墙不回头】见“撞倒南墙不回头”。

【第84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惯)指人下落不明。

【第85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语比喻人与周围事物、人与人之间习性的关系,常因环境等改变自己。此典出自《北堂书钞》六十五卷引《晋傅玄少傅箴》:“夫金木无常,方圆应形,亦有隐括,习与性成,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朝的大臣傅玄是个品学兼优的人,很受皇帝敬重,被任命为太子的首席教师——太子少傅。 太子府里属员很多,有宫女、太监以及一大批为太子办事的官吏。这些人为讨太子欢喜,阿谀逢迎,在这样的环境里,要想学好是很难的。为此,傅玄非常忧虑。有一次,他给太子讲课的时候,讲道:“想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皇帝,你一定要多接近正派的人。譬如,常接近朱砂,就会被它染红;多接近墨水,就会被它染黑。对自己则一定要严格要求,行为端正,做到这些,周围的人才会跟你学,正派的人才会围绕到你身边来。譬如:声音清亮,回声就一定和谐;自己站得直,影子就一定不会斜。你如果多接近正人君子,那么符合德义的话就会听得多,自己的行为就会逐渐符合规范准则。如果你多接近小人,那就好像进入卖鲍鱼的店一样,时间久了,你就闻不到兰花的芳香了。”后来皇帝听到了傅玄的这番话,觉得很有深意,就命人把它写在屏风上,放在太子的房里,让他每天读一遍,把它叫做《太子少傅箴》。从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成了太子警示自己的座右铭。

【第86句】:【二而一,一而二】(惯)指看似是两个问题,其实是一回事。

【第87句】:【九国贩骆驼】(惯)原指到处兜揽生意。比喻到处钻营、图利。

【第88句】:【儿行千里母担忧】(谚)指儿女出门,不论远近,母亲总是牵肠挂肚,放心不下。 也作“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

【第89句】:【少怕伤妻,老怕克子】 释义:年轻人怕死去妻子,老年人怕死掉儿子。 列句:马老爹听说祥子的妻子病死了,心里也很难过。他安慰祥子说:“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少怕伤妻,老怕克子啊!可你也得往远处想,自个儿多保重啊!”

【第90句】:【粉刷的乌鸦——白不久】(歇)比喻伪装难以持久。 也作“粉刷的乌鸦——白不长”。

【第91句】:【下课】“下课”一词原本是教学用语,指一堂课结束。现在却增添了新的词意,指体育教练因执教能力被迫停教。它源自四川的球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四川球迷们的演绎,下课词义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变成了足球队教练被迫离职的一种生动写照。“下课”最初应用在中国足球队第一任外籍教练施拉普纳身上。当时这位德国老头告诉中国球员,如果不知道将球往哪踢好,就往门里踢,1993年中国足球队却在成都惨败,而在成都也破天荒地响起了“施拉普纳,下课”的愤怒声音。从此,“下课”一词被广泛地应用在足球领域,随后,又被广泛地引申到其他体育领域,几乎与引咎辞职同义了。同时,也用于指示某些事物该被淘汰的意思。

【第92句】:【八人轿也抬不出去】(惯)形容人心意坚决或地位稳固。 也作“八抬大轿也抬不动”。

【第93句】:【马屁拍在马腿上】(惯)比喻讨好别人却不合人心意,反而讨了没趣。 也作“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

【第94句】:【装洋蒜】(惯)比喻装糊涂或装腔作势。

【第95句】:【来得易,去得易】(谚)得来容易,失去也容易。多指财物不是通过正道取得的,往往不知心疼,随意挥霍浪费。 也作来得容易去得快。 来时容易去时快。

【第96句】:【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谚)藏家鼠:暗藏在内部的耗子。指不怕外面来的恶狼,就怕暗藏的家鼠。比喻内部的奸人要比公开的敌人更危险。

【第97句】:【一张床上说不出两样话】(谚)能睡在一张床上的夫妻二人,心想的、嘴说的总都一致。指夫妻思维方式、是非观念往往是相同的。

【第98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谚)指要想给别人加上罪名,不愁找不到借口。

【第99句】:【爱叫的麻雀不长肉】(谚)比喻轻浮而不务实的人,不会有什么作为。

17243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