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佛心禅语的文案碎碎念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圣经文案】157耶稣受了洗,随既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就看见神的灵彷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太3:16)

【第2句】:【禅心佛语】人生简单最好,不沉迷于幻想,不茫然于未来,走今天的路,过当下的生活。

【第3句】:禅宗所说的平常心就是超越了一切二元对立、没有分裂的那个完整的心的原态。

【第4句】:岂知有许多人过去曾显赫过、富足过,但曾几何时,却沦为被救济的对象。

【第5句】:其实,人生本来就没有烦恼,或者说原本就不是烦恼。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第6句】:【禅语人生】永远要有梦想,有梦想就有希望。【第9句】:做个好人很难,但仍要做好人。

【第7句】: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出,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第8句】:【禅心佛语】棉花是磨不出刀子来的。人的一生,经历了种种的磨难、种种的痛苦,才会知道人生真正的滋味是什么。

【第9句】:【禅心佛语】工作不分贵贱,只要有心,一样会欢喜自在;事务不论难易,只要有意,自然会群策群力。工作中能有作为,社会上就有地位。

【第10句】:【佛心禅语】做人的八字方针: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针: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第11句】:当无我的信念深植在一个人的内心时(当一个人深信无我的真理时),他便可因而达到宁静、沉着和更泰然自若的境地。——《佛陀的格言》

【第12句】:【禅心佛语】生命的价值远远超过物欲的价值,可是现在的人恰恰相反、迷失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过分的对物欲贪求,而荒芜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第13句】:【禅心佛语】当怜悯转为慈悲,当世情转为智慧,当一颗心与佛法澄然相映时,这蜉蝣过客般的人生,这感恩回馈的人生,才有了意义。

【第14句】:【佛心禅语】做事先做人,这是处事原则;立业先立德,这是做人原则。做事不做人,永远做不成事;做人不立德,永远做不成人。

【第15句】:世界上的事情本来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别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们要离相而证性,这样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第16句】:【禅心佛语】好好对自己,一辈子没多长;好好对别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上。

【第17句】:【禅心佛语】你的手是我不能触及的倾城温暖,我的心是你不曾知晓的兵荒马乱。

【第18句】:【禅语人生】想知道一个男人或女人的教养如何,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们在口角时的表现。

【第19句】:怕时间消逝,花了许多心血,想尽各式方法要遮挡时间,结果是:浪费了更多时间,且一无所成!

【第20句】:令他得乐,是名为好,亦名为善,亦名为福。(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八自利利他心平等,是则名真供养佛。《大般若经》卷五七二,显德品

【第21句】:【经典佛语】“戒”是断除粗重烦恼的工具,“定”是断除中等烦恼的工具,“慧”是断除微细烦恼的工具。

【第22句】:【禅心佛语】丢物定律:东西久久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而一丢掉,往往就会有非用它不可的时候。

【第23句】:我们越往上走,心应该越能往下沉,心里踏实了,脚下的路才能走得安稳。所以呢,向往富足是好的,但在通往富足的路上,别忘了带上知足的心。

【第24句】:【佛心禅语】彼此,是彼此的风景。彼此,是一段距离。也许只有仰视,只有远望,只有让美产生在距离,往往世上最远的距离,却总在最近的地方;彼此,是一种历练。

【第25句】:放低姿态,谦虚做人谦虚是圣人的本来面目,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谦卑缺乏智慧。

【第26句】:人人都希望生活在包容、和谐的环境中,宽容不仅于健康有益,而且也有助于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应保持一颗宽容的心。

【第27句】:上根菩萨居露地,中根菩萨居叶中,下根菩萨居石室,未成佛道常不卧。《心地观经》卷五,阿兰若品虽行苦行,不惮劬劳,恒无退转。《心地观经》卷八,成佛品

【第28句】:修习佛法并非学聪明,而是要开智慧。智慧由定而生,若能心专念一,从事入理,即能产生智慧。

【第29句】:【圣经文案】66我要歌唱耶和华的慈爱,直到永远;我要用口将你的信实传与万代。(诗89:1)

【第30句】:【禅语人生】在更多的时候,禅师们为寻找那颗真实的明珠费尽了生命中大部分时间,然而偶尔的机会,让他意识到,那将他折磨了很久的真理并不遥远。

【第31句】:【禅心佛语】能够听取大家的建议是种美德、也是智慧的表现,敢于放弃自己的知见是超越了自我。

【第32句】:【禅心佛语】人生有百分之十是看你的行为,而其余的百分之九十,则看你如何接受。

【第33句】:【禅心佛语】世间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既没有异因之果,更不会有异果之因了。因果如何,全在自己。

【第34句】:【佛心禅语】做人三不原则:一不比,强我者不惭,胜人者不傲;二不气,无心之失,不过敏;有意挑衅,不陷进;三不怨,别人的做法相信也有他的道理。

【第35句】:【禅心佛语】大林,是一个很朴实的乡村,生活简单、环境纯朴,人民自然寡欲知足,也令人觉得乡下人的生命健康多了。

【第36句】:【禅心佛语】什么叫做「修行」?修行就是修正、修理、修改自己的行为。

【第37句】:【禅心佛语】花花世界、镜花水月;人生百年,刹那永恒。我们应该效法莲花的纯洁,效法兰花的清逸,效法菊花的淡雅,效法梅花的坚贞。

【第38句】:【佛心禅语】有慈悲心,就是佛心;有爱心、毅力,投入为人群付出,是菩萨心也是菩萨行。

【第39句】:【心灵禅语】人与人之间应避免恶语相向。但有的人就是不修口德,总是以刻薄、恶毒的话语刺伤别人。嘴巴的功能,在这种人身上真是被滥用甚至“恶用”了。

【第40句】:【禅心佛语】鸽子的生命很重要,老鹰的饥饱也很重要,只有自己不重要,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慈悲心使释迦牟尼佛能够坦然地看轻自己。

【第41句】:【禅心佛语】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第42句】:【禅心佛语】对于禅修之所,佛陀的指定是“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要求环境的绝对安静、清静,充斥着各种声色诱惑的尘世显然是不适合的。

【第43句】:【禅语人生】这么说不是在开玩笑,我可是很认真的,但我又不想太过认真。如果我们太过认真,就会丧失了禅的精神,但也不能太儿戏,否则一样会丧失禅的精神。

【第44句】:【禅心佛语】没有一尊佛菩萨不孝顺“父母”,没有一尊佛菩萨不奉事“师长”,我们一生的成就,这两个人对我们的恩德最大;所以菩萨法里面,教给我们“知恩报恩”。

【第45句】:香痕点滴墨为姿,流水清风砚作池。帘幕轻寒花未彻,半含朝雨海棠时。

【第46句】:【禅语人生】在心灵纯净的人眼中,整个世界都是纯净的;在心理阴暗的人眼中,全世界都是肮脏的。

【第47句】:有些事,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又能怎样。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成熟,就是用微笑来面对一切小事。

【第48句】:【禅心佛语】若能发清净心,不存我见,不起法见,知是空花,即得我、法二空之理。

【第49句】:所谓修行就是学会文明的生活。所谓文明的生活就是于己于人都有健康向上的意义的生活,或者说是逐渐远离一切过失、远离一切违背生命与自然规律的生活。——觉非

【第50句】:【佛心禅语】《八大人觉经》中说了这“不念旧恶”的道理,依然要以“不忘念”和“不变随缘”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想不念旧恶依然很难。

【第51句】:【佛心禅语】「慈悲」乃是一种能和蔼、温柔地对待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人、事、物的能力。

【第52句】:途有扫地僧,殿供佛光影。问故何去来,却答不知情。此中有禅意,修行可千年。芸芸乃众生,踽踽自独行。

【第53句】:【佛心禅语】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已忘,心灭罪忘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第54句】:【禅语人生】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

【第55句】:对人,咄咄逼人必招怨恨,宽宏大量常得人心;对己,心事过重伤人伤己,心态淡然自在优雅。

【第56句】:【禅心佛语】二六、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第57句】:要谈情,就必须谈长情——觉悟的情;要说爱,就必须说大爱——解脱的爱。

【第58句】:【禅心佛语】及时行善好比趁灯火未灭时赶紧添油,以免灯火灭了,连油都找不到,添油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在顺境中正好行善积德。

【第59句】:发菩提心与修六度行,为显密乘之共同道,是故密乘一切时中,于此二道不应舍离。(明)宗喀巴《菩萨戒藏持戒秆相论》

【第60句】:【禅心佛语】人生在世何为贵。概括起来四个字:对心而言,“善良”;对身而言,“健康”。

【第61句】:【何谓功德无量?】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力德无量」。

【第62句】:【禅心佛语】官廉首要的是不贪,不腐,不昏;民廉首要的是不贿,不媚,不借官光,不趋炎附势。

【第63句】:凡夫心念容易散乱,若能收摄散乱心,使成为一念道心,则身与心皆可清净寂定,轻安快乐。然而世间多障碍,障碍有自障他障,致使道行受阻。

【第64句】:【禅心佛语】如果没有那么多人替我办事,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这就是我的哲学。

【第65句】:【禅语人生】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没错的,但是不要忽略存在就是合理的理论,除非你有很强大的决心改变世界,否则你要适应生活。

【第66句】:对大家都赞成或反对的事,不要受其影响。一般来说,没有自己的主见,“随大流”的结果,都不太好。

【第67句】:【禅语人生】一个人没有业障,身心愉快,走到那里都平安无事,业障来了,你走到那里它就跟到那里,障碍重重。

【第68句】:一位名人说过:“人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快乐。”有些人常常不能平等地看待他人,因而尽干些损人不利已的事。

【第69句】:茶,如禅。在路上,需要一个小睡在树下,听鸟鸣深树,闻到气味芬芳。夜晚,点一个豆大光,留下微弱的光的道路。当累了,给你力量,嗜睡,精神,拯救你流浪。

【第70句】:以法为乐,以空为乐,法喜、空乐,才是真正的喜乐。世间一切,我们不一定要占有,享有的快乐更甚于占有。《佛光山开山30周年纪念特刊》

【第71句】:世人每天都在忙碌、不安和烦恼中度过,一个烦恼过去下一个烦恼又来,愁工作、愁财富、愁子女,甚至有时候顾影自怜。总之,各种各样的烦恼层出不穷,永不停息。

【第72句】:山羊被杀因作声,飞蛾投火由火色,水鱼悬钩为吞饵,世人趣死以境牵。《佛本行集经》

【第73句】:【禅心佛语】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拥有土地、大厦、金钱及权势,也不是拥有知识、技能、学历及才华,而是拥有一颗“诚实”的心。

【第74句】:【禅心佛语】生命如果跟时代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第75句】:你给别人的,其实是给自己。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所做的。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须先让别人得到。

【第76句】:【佛家禅语】诚正大爱无敌对,信实良知有感恩,慈悲心境宽包容,喜舍无私念纯真。

【第77句】:【佛心禅语】自尊、自知、自制是做人最高境界。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保持尊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做人的基本素养。

【第78句】:以佛陀普爱天下众生之心为己心。佛陀能为一切众生牺牲,我们也能为济助众生的志业不惜辛劳付出。

【第79句】:【佛心禅语】四祖道信说:“性虽无形,志节恒在然。幽灵不竭,常存朗然,是名佛性。。悟佛性者,名菩萨人,亦名悟道人,亦名识理人,亦名得性人。”

【第80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81句】:【禅心佛语】任何一个人的存在,都是以别人的存在在前提、为条件的。帮助别人,不仅是一种善心的表达,同时对自己也大有好处。一个人只有善待他人,自己才能存在。

【第82句】:念佛人,无始罪障一刀顿断,三界业系从此不牵,即是横超三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跳出罪,即是跳出三界;跳不出罪,便永在三界。

【第83句】:【禅心佛语】时下有一类人,自称密续行者,而以守持别戒脱戒意义微小,行止甚为放逸。此类人显然是于密续三昧耶毫无所知,即便修持密法恐亦难得其门而入。

【第84句】:【禅心佛语】人因为迷惑,才痛苦,才不得解脱。我们学佛目的就是为了智慧和觉悟,只有智慧和觉悟能让我们解脱。

【第85句】:【禅语人生】智慧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

【第86句】:【禅心佛语】佛曰:离种种心寂然不动,心海不起,转识波浪,了境心现,皆无所有,是名入三昧乐意成身。

【第87句】:【禅心佛语】感恩之人,即使仰望夜空,也会有一种感动。感恩之心让生活变得温和,让心灵感到富足。心存感恩,心灵才会获得宁静和安详,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第88句】:【佛心禅语】人生往往如此:拥有的越多,烦恼也就越多。因为万事万物本来就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化,凡人却试图牢牢把握让它不变,于是烦恼无穷无尽。

【第89句】:【禅心佛语】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第90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慈爱是积抵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容忍是无量福德,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第91句】:【禅心佛语】剩女定律:之所以成为剩女,就是因为她总看不上看上她的人。

【第92句】:【佛心禅语】前脚后脚,即起即落。任左任右,步步稳妥。应缘而来,缘了尽去。得失随缘,住应无心。【天真.禅诗偈颂】

【第93句】:【佛心禅语】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大树,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

【第94句】:【圣经文案】239当下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兵丁就拈阄分他的衣服。(路23:34)

【第95句】:无事莫生事,有事不畏事,此之畏解事;在官勿旷官,去官勿恋官,乃可以服官。

【第96句】:【禅心佛语】僧人有心,即是佛前游客。游客无心,即是佛前僧人。心不定,浮萍一生;心坚定,神佛可成。

【第97句】:【禅语人生】一道浊流,固然不如一杯清水的干净而澄明,但蒸溜了浊流的一部分,却就有许多杯净水在。

【第98句】:【禅语人生】缘无有自性,从两方面会:一方面因缘生无自性,一方面依他起无自性。

【第99句】:【禅心佛语】身遇患难,宜忆古人之曾遇此者,胜于此苦。必须心安、切忌忧虑。

17686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