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散文集出版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林清玄散文集《生命的意义》感悟100字

生命的意义人来到这个世界,从生到死,走完或完成了整个人生的过程,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命吧。

一个人,无论种族国度,无论是男是女,无论生命的长短,无论其职位的高低,无论从事何等的职业,都将如此的度过这一历程。

有人说:生命其本身是并无意义的,偌大的世界有很多的生命,可以说有你不多,无你不少。

当生命赋予了人,便注定会有意义了。

因为人为了生存,为了活着过好,便自然有了为生命不息的追求,而这种追求便富有了生命的意义。

不同的人,对于生命的意义,则各有不同。

只有懂得生命真谛的人,才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而富有真实的意义。

那么,生命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生命的真谛就是:同世相处,与时俱进,不息奋斗,生活在真实中,随遇而安。

这是一种生命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才能赋予生命真正的意义。

很多次,我这样问自己,怎样使生命更具有意义呢

不免想到了世间的一些生灵,小鸟说:我生命的意义是快乐,像我一样自由地飞来飞去,无忧无虑。

蝴蝶说:我生命的意义是炫耀,像我一样,人人羡慕。

小狗说:我生命的意义是享受,像我一样不愁吃、不愁喝。

花儿说:我生命的意义是美丽,像我一样艳丽无比,五颜六色。

我说:你们只是、炫耀、享受,只为自己着想,你们的生命一点儿意义都没有

蚕说:我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一生为人类服务,别无所求,我的一生无怨无悔。

蜡烛说:我牺牲自己照亮他人,为了照亮所有的角落,我不惜燃尽自己。

我说:你们不为自己,无私奉献,我赞美你们,你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真正的生命,其实在的意义有三:(一)是奋斗。

在苦难中努力奋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著名的音乐家;号称著名的微生物学家、科普作家的,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从事写作,通过自己顽强地奋斗,成为了国人的骄傲。

(二)是付出。

付出了,所以他成为了“炸药工业之父”;付出了,所以他摘到了数学王冠的明珠;付出了,所以他成为了“世界发明大王”。

(三)是执着理想,知难而进。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艰难险阻,困难算不了什么,勇敢去面对,无畏无惧,为着自己的理想执着奋斗,就会使人生充实而实现生命的意义。

翻开长长的历史画卷,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的“鸿鹄之志”,燃起了熊熊烈火;的“精忠报国”,震破了侵略者的贼胆;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用笔作手术刀,精心医治中国民众的劣根性,把笔当成锋利的投枪和匕首,无情地刺向腐朽罪恶的封建社会,最终成为了令后人仰之弥高的“现代中国第一圣人”。

这些难道不是在逆境与困难中矢志追求理想与信念,展现出了他们灿烂的生命意义么

( 文章阅读网: )作为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就足够了。

如果一个人一生庸庸碌碌、畏畏缩缩的活着,即便活过一百岁,也是毫无收获与意义的。

只有当生命曾经绽放过光芒,这一生就已值得了,那么,生、死已无关紧要了。

凡是清楚宇宙真谛的人,对存在的长短已不觉得遗憾。

时间就是永恒,活到一百岁,和只活到二十岁,其实是一样的,因为一年就是万年,万年存在一年中。

永恒存在于时间中,离开了无常的时间,就没有永恒的存在。

所以,只要人们创造了永恒,将人生提升到永恒的境界,那么,生命的长短,又有什么关系呢

作为人只要活得有意义,生命就会接近永恒,不再只是短短的几十年。

人需要生活,生活离不开工作,所以,人要活得有意义,必须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即是那些属于付出与合乎灵性要求的工作。

属于付出方面的,就是做有益于人类、国家、社会和一切生灵的工作。

世界各地有许多这些工作等着我们去做,做合乎灵性要求方面的,这就是追求完美和生活在真实中。

艺术家为了追求艺术的完美,可以牺牲物质上的享受,甘愿与贫困为伍;作家为了一篇文章的完美,不惜再三的修改,一再的誊写;歌唱家为了一首歌能完美地唱出,私底下不知已经练习了多少遍;还有各行各业中,许许多多的人,也都是这样,不辞辛苦地做着所从事的工作。

他们不但毫无怨尤,还做得满心欢喜;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当他们全心一意地,为他人或自己灵性而工作时,不再感觉时间的存在,仿佛时间已经停止;,不会感觉生命哪有长短。

这不就是永恒吗

作为人只有生活在真实中,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一种永恒的境界。

这里“真实”的含义是:真就是不假、不虚伪;实就是实在、不做非份之想。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不撒谎、不做作、不违背良心,纯乎心性而行的境界。

由于不作假,本身的优点、缺点,一目了然,所以能不自负也不自卑。

由于不作非分之想,所以能安贫于道,而知足常乐。

由于不违背良心,所以心无挂碍,日日是好日。

最重要的是:依心性而行,该作则作,不该作则止;所以,没有妄想、烦恼。

这种生活,已经超越了意义,而意义自在其中。

对于人,生命这东西只有一次,如能正确地运用它,让其在奋斗中闪耀出绚烂,在平凡中呈现出真实,那么,一次也足矣。

有的人,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一支蜡烛,一生为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常给人以光明,人们感谢他;有的人,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一头奶牛,一生为了多吃草,多耕地,给别人多挤出些牛奶,多创造些丰硕的果实,给人以力气与健康,人们感激他;有的人,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一本书,一生辛勤耕耘,积累知识,吃尽了苦头,榨干了自己的心血,为的是给别人增加营养和智慧,让别人活得轻松愉快,得以享受,其作用,不光是教育现代的人,而且还能教育和影响后来的人去拥抱正确的人生,人类记住他。

可是,在生活的现实中,许多的人却在游戏人生,蹂躏和践踏生命,连仅有的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正如:鱼儿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世上就有这一种人,他们把自己的生命与权力捆绑,将一生视为金钱,为了权财的占有,不择手段,一生纷争,中饱私囊,损人利己,不管别人的死活,常常带给别人的是困惑,是人患,是灾难,是遗憾,是仇恨。

这种人,无论对己,还是对别人,都是十分有害的,他们不仅在缩短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在伤害和践踏别人的生命。

纵观现实生活中,一些为官者,不能正义履行官德官责,采取种种不当手段,豪取强夺,结果,当钱财捞到手,随之而来的是自掘坟墓,把自己的政治生命葬之于自己的脚下,掩埋了一纹不值的年青的生命,成为了不耻于人类的人;一些无恶不作之徒,为了钱色而于生命不顾,走向了罪恶的深渊,即便抹黑了闪光的人生,甚至于血染断头台……这些人,不但丢权,丢钱,而且丢人,丢掉了做人的尊严,让灵魂哭泣,最终遗臭万年。

像此类种种,为了生命的存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是活得充实,活出自我,活出平安。

俄国着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虽然他所述的是把人的生命赋予了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而献身的意义,但对于我们当代的人们来说,同样具有人生重要的导向意义,那就是人的生命是不可虚度无为的。

生命由自己去主宰,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奴隶,甚至于溃临到生命的终结点。

生命,如果能跟时代的崇高责任联系在一起,就会感到它无限的闪耀而永垂不朽。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而正义的人才能通过。

一个伟大的灵魂,在艰难的峡谷中就会强化自己的思想和生命的动力。

作为人,既然无可选择的到世,走上这么一遭,就得好好珍惜生命存在的价值。

珍惜生命,就要好好珍惜今天,向往明天,让生命绽放绚烂的火花,回报亲人和社会。

生命是短暂的、无常的,没有一个人能预知自己的生命有多长,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珍惜,学会充分利用生命的价值,切不可猬琐偏狭。

感受生命,珍爱生命,为生命而奋斗,让生命之花盛放出永不凋谢的花朵

只有热爱生命的人,才是幸运而幸福的。

泰戈尔诗选 —— 代理人 的感想

我以来都没认真真读过一本诗集。

一直也想假扮高雅,读一类经典诗篇,充充门面。

泰翁的《新》、《园丁集》、《飞鸟集》相信很多人早已如雷贯耳,于此我如今也未去体会诗中内容。

虽然手中的泰翁诗选三分之二的内容尚未入目,但我还是想写这样一篇日记,来记录我的读中感(尚未读完,所以只能是进行时)。

目前我所了解的只是泰翁的《故事诗集》篇。

一直以来读一些杂记短文当中,总有一些文字是述及圣人与常人的对白,每每圣人总有一些警世恒言让人醍醐灌顶。

而一直以来我总认为圣人是不会出现在熙熙攘攘的尘世当中,但读过泰诗之后,我相信泰翁就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圣人。

而圣人也多次出现在他的诗篇之中,佛在此也是血肉之躯,尘世之中的人可以随时向他摸足致敬。

因为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所以其实对佛之类的事物并不甚了解。

可是我却如此的从书中感受到那种人性的美好和无私。

诸如比丘的女儿比丘尼可以舍弃一切去乞食,只为沿门募化得来的粮食将养活大灾荒时城里的灾民;诸如《卖头》中的乔萨罗王在失去了他的国土之后,自愿去迦尸王那受死只为生擒他的赏金可以帮助一个落迫的商旅,读到此处已然让人感动,而之后的迦尸王也因乔萨罗王此举而自愿让出自己的王位,更是让人感叹此二人的胸襟。

凡此种种在泰翁的故事诗集中总能处处感受。

相对于当下社会每天层出不穷的丑恶事件,泰翁的诗真的是对人身心的一种净化,哪怕只是些许的净化,那也是珍贵的。

生活在大都市中的人们,每天在交通上总要花上不少时间,所以我推荐大家在公车、地铁上利用这样一段时间来认识认识泰戈尔的诗篇的魅力。

读《泰戈尔散文诗全集》,我觉得这些早已熟稔的文字,和那广为流传的诗句,就像一杯杯的香茗,品上一口便久久萦绕在心头。

读了《泰戈尔诗选》,仿佛带我们走近了泰戈尔,他的精神是那般深邃,又是那般细腻,一章章诗集,或小巧玲珑,或灿烂辉宏。

泰戈尔用他的哲学和世界给了世人许多智慧,许多启迪。

轻轻地翻,闲闲地逡巡。

蓦然间,便会有一篇篇地美文闯入你的眼帘:“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罢,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

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

…… 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更成为我的生命的一部分了。

当我使他眼泪流出时,我的心也和他同哭了。

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责罚他,因为只有热爱人的才可以惩戒人。

”这是多么地贴近你我的生活。

天下哪一位父母亲不这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当一位父亲或一位母亲责罚孩子的时候,最难过的就是他们自己,因为孩子就是父母的心头肉啊

也许,这首《审判官》以后将成为我教育教学中的教育法则,使得我们必须去爱孩子,这样才有资格“审判”他们。

看看上文的诗作吧,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与这些富有韵律的抒情小诗,与作者心与心,零距离地来沟通和交流,才会得到人间真情。

《新月集》是泰戈尔一部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也是他众多散文诗的第一本,出版于1886年。

当时,风华正茂的泰戈尔,正值春风得意。

他的第一个女儿刚好降生,事业上也不断取得成功,温馨的家庭,锦绣的前程,使得青年诗人身心愉悦。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了这本著名诗集。

诗集问世之后,泰戈尔也因此被誉为“儿童诗人”。

诗集里着力描绘的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

诗人致力讴歌的是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童真。

他以天才之笔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备、熠熠闪光的天使般的儿童艺术形象。

这是诗人对世界儿童文学的一大奉献

认真品尝包括《孩子的世界》《开始》等篇诗章在内的《新月集》诗作之后,我觉得这些儿童的形象之所以如此感人,主要得力于诗人充满哲理的艺术思想和他非凡的想象力。

而仔细地欣赏《新月集》,特别是读《家庭》《孩童之道》《不被注意的花饰》《孩子的世界》等诗篇的时候,心中会有一种共同感觉,觉得诗中那些抒情的小主人公,似乎有些扑朔迷离。

他们与其说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倒不如说是生活在云端里,花海中。

是云和花与他们游戏,为他们唱迷人的歌曲;是新月和秋云在梦中送给他们最初的微笑。

他们是人,也是“神”。

诗中刻画的孩子们的形象从形态、性格、语言、行动、喜乐,直至生活环境,都更像人们心目中的“天使”,更富有诗意和情趣,因而也就更为人们所喜爱。

泰戈尔之所以这样描写,是与他所信奉的宗教有关。

因此,诗中描写的孩子比“人”更可爱。

体现了诗人的思想哲理,又表现了孩子的童真,以及伟大的母爱。

在诗里,诗人不是将童真看成为独立的因素,而是让它与母爱紧紧联系在一起,加以讴歌、赞美,把二者看成为相辅相成的东西。

这一思想,在《开始》《不被注意的花饰》等诗里,尤为明显。

他这样做,不仅为表现孩子们的童心童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背景,而且还写出了童真赖以存在的感情基础。

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没有母爱的孩子,是不大可能幸福的;而没有幸福的童年,则是黯淡无光的。

他的天真烂漫,他的无忧无虑,都将随之失去,他的童心将是一颗被扭曲的,它有可能过早地被“成熟”所替代。

相反,只有在“母爱”的抚育之下,“童真之花”才会越开越艳丽。

泰戈尔正是深明这个 理,才将“母爱”和“童真”,共同予以赞颂,这样描写也使孩子们身上更富有感情色彩,更血肉丰满。

读着泰戈尔的诗,宛若在听一首首宛转动听的小夜曲,涵养了人生的哲理,描绘了恬静的生活,比喻精湛,排比精炼,意境悠远,回味无穷;读着泰戈尔的诗,宛若一声声敲响的铃铛,使自己无数次地回首所走之路……

季羡林名言 感悟

(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

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

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

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

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

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著作目录: 《繁星》(诗集)1923,商务 《春水》(诗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说、散文集)19

【第23句】:商务 《寄小读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O,开明 《南归》(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说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 《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 《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开明 《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 《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读者》(散文集)1981,少儿 《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冰心论创作》 1982.上海文艺 《冰心作品选》 1982,少儿 《冰心散文选》 1983,人文 《冰心选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峡文艺 翻译书目: 《先知》(散文诗集)叙利亚凯罗.纪伯伦著,1931,新月 《印度童话集》 印度穆.拉.安纳德著,1955,中青 《吉擅翅利》(诗集)印度泰戈尔著,1955,人文 《印度民间故事》 印度穆.拉.安纳德著,1955,上海少儿 《泰戈尔选集.诗集》 与石真合译,1958,人文 《泰戈尔剧作集》(4)1959,戏剧 《马亨德拉诗抄》(尼泊尔)与孙用合译,1965,作家 《燃灯者》(诗集)马耳他安东.布蒂吉格著,1981,人文

冰心散文《我的童年》简介及感受,急求

《我的童年》读后感〈〈我的童年〉〉这篇散文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回忆录童年时所写的,这篇文章以记叙文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冰心值得怀念的童年,冰心的童年非同一般女孩子的童年,由于她的父亲是一位海军将领,环境的影响把童年的冰心,造成一个“野孩子”,丝毫没有少女的气息,她的童年几乎是穿着军装,在海边,军舰上度过的,他所接触的人,除了母亲外,也几乎没有一外女性,冰心的童年像男孩子一样淘气,玩具从铲子人沙桶,进步到蟋蟀同风筝,于家人种花养狗,晚上与父亲看星星,从小就爱好学习的冰心当然也忘不了读书学习,而且还得了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习惯……这样的童年让冰心养成了恬淡“返归自然”的习惯,让她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自足,知足。

读了这篇文章,我看到冰心在那特别的童年中所经历的一切,让我感到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很珍贵的,因为它只有一次,而且在我们的童年中,我们会看到许多,感到许多,并且懂得很多。

冰心的童年,父母给她了一个快乐清洁的环境,我们的童年,父母们也同样给了我们许多适应我们成长的环境,让我们在健康中成长,在童年中,我们要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发现,寻找,这样的童年才是有收获的。

文章的最后,冰心说“我尊敬生命,钟爱生命,我对于人类没有怨恨,我觉得许多缺憾是可以改进的,只要人类有决心,肯努力,”我想这句话大概就是冰心童年的收获,也可能是冰心所要告诉我们的。

周作人散文名篇读后感300字

第一篇: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静静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布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处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忽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重,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真不懂自己怎么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布满激情.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希望能自由安闲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这正是儿童特有的.曾几何时,我已经远离了童年,进入了少年,天天都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之中,纷纷挠挠的生活之中.但我自己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有时还做着甜美的童年之梦.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我家原属市郊,四周有一大片田野,小时候,总去那里享受着春日的阳光,秋日的清风,还有那片总被我采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小时候,天天一吃完饭嘴都不擦就去邻家串门子,和小伙伴一起去吃豆腐花,一起去田野里玩,时不时还跌进泥坑变出个小泥人,采了各式各样的花,又生怕主人找来,就把花藏在树洞里,一会儿回去花早就枯萎了,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而如今,田野上造起了楼房,我和小伙伴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而如今,因野上了造起了楼房,我和小伙伴们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我仍然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无论现在能否实现.这也许就是我和幼年鲁迅的相似之处吧,使我在读过文章后有了这么多感动.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第二篇:回到家,从书架里拿出从未看过一眼的的《朝花夕拾》,对着那个书名发呆。

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

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

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

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

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

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学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

    小时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起,那时我时常和楼道里的一些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每次都玩的很开心,以至于每次都忘了时间的匆匆流去,每次都要大人在窗口大喊一声才会依依不舍的结束游戏回家。

每逢佳节,吃完团圆饭,我们又会聚集在那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空地上,点燃我们早就准备好的小烟花,在火光中,尽情的奔跑着,欢笑着,舞蹈着,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快乐。

如今,我搬了新家,不在出门和其他伙伴们嬉戏了,而是不停的为学业操劳。

每封佳节,也不在出去和伙伴们一起放烟花了,而是站在窗口凝视着那些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的五彩缤纷的“鲜花”,独自享受着……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另附:朝花夕拾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本书为鲁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10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

1929年2月再版。

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

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

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塾师寿镜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

5903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