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企业功臣获奖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如何写关于“特别奉献奖”和“企业忠诚奖”的荣誉证书

关于表彰“服务十年功勋奖” 获得者的决定 2xxx年,经过广大员工的努力进取,奋力拼搏,超额完成全年各项既定目标。

在过去的十年中,广大员工团结奋进,勇攀高峰,涌现出以公司为家,一批忘我工作、乐于奉献、业绩突出的个人,为推动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促进公司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表彰他们的突出贡献,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弘扬爱岗敬业的道德风尚,经公司研究决定,对服务十年的员工进行隆重表彰和奖励。

名单如下:

关于部队集体三等功

集等功就一张奖状,你个人是三等功记录也没有喜报的,但你可以把你职命令的复印件和三等功命令的复印件

【最好是三等功奖状的原件】保存好,任职命令要和三等功命令相符合,在你转业的时候可以按一次三等功计算。

另外不知道383668458的16级怎么混出来的,

爱国感言作文600字

爱国之情爱国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

但作为一个涉世不深的我,一直认为爱国是高不可攀也是比较渺茫的事。

最近,我读了《民族英雄郑成功》一书,对爱国之情有了深刻的感悟。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波诡云谲的时代浪潮中扬帆前进,经历历史沧桑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种坚如磐石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作为民族思想支柱,正是它成为祖国发展腾飞的不竭动力。

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豪,有虎门硝烟的爱国将领林则徐;有舍身炸碉堡的解放军战士董存瑞;有征服体育界一举夺得六枚金牌被誉为“体操王子”的李宁;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应该为拥有这样的先辈而感到光荣、自豪和骄傲。

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而是要不断的发扬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企业大环境里,铸造出与企业共有的一片辉煌。

爱国的体现来自于必胜的决心和恒心。

当年郑成功就破釜沉舟,昭告百姓:“如果不收复台湾,就不回来见父老乡亲。

”在攻打台湾城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凭着那种永不放弃、永不退缩的信念,把它一一都克服了。

爱国的行动来自于情感的无私和无畏。

为了“反清复明”郑成功不惜“杀父报国”。

为了早日把荷兰军队赶出台湾,他顾全大局毅然离开了妻子和儿子。

为了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他大公无私,拒收荷军总督的贿赂,与荷军斗争到底。

虽然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和平的社会。

但是爱国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时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体现,也可以通过每件事当中体现。

我们要从小树立一个爱国的思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

自信自强,无私无畏。

只有这样,长大了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所谓“爱国”,顾名思义,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确实有很多的爱国志士,就说一代名将岳飞吧

从小就在背上刺了“精忠报国”的字样,为了宋朝的大好河山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

又说中国的开国功臣周恩来总理,从读书时就立下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爱国志士多各朝各代的奸臣、奸雄也不少。

像与岳飞同时期的奸臣秦桧,祸国殃民,还害死了岳飞,遭后人唾骂,遗臭万年。

还有一代奸雄的国民党首领蒋介石,不帮助共产党一致对付小日本,反而与自家人窝里反。

被打败后夹着尾巴逃到台湾,导致了现在的中国无法使领土完整。

营销会议主持人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这次营销会议,在这里我仅代表公司象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帮组,关心我们公司的朋友们至以衷心的感谢。

首先我先来介绍一下 我们公司这次开会的主要内容:1, 2, 3 , 4然后在介绍嘉宾,就开始了你看这样可以赚到你100分么

两弹一星邓稼先

爱·科学   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被评为同一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这在“感动中国”长达13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其一是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属于他的那尊奖杯被放在烛光和白玫瑰花前--于2024年11月10日仙逝、享年96岁的他,将在天堂里接过这份荣誉。

“这让我觉得很欣慰。

”师昌绪的夫人通过短片替老伴儿发来获奖感言,“我们每个人,能够一心为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将来都可以感动中国。

”   “一心为国,兢兢业业”,这是师昌绪一生的写照。

2011年1月12日,本报记者曾来到他的居所,记录下这位耄耋老人的音容笑貌。

坐在一幅“九旬创得千秋业,百岁更庆万世功”的书法对联前面,他目光如炬,中气十足:“哪里需要发展,怎么发展对中国有利,我就敢干

”   正是这样的赤子情怀,他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不畏艰辛,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归国,于60年代立下军令状研制出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空心涡轮叶片,成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

他于2000年组织两院论证,将制造大飞机列入中长期规划。

九十多岁了,他还天天去自然科学基金委上班,编辑《材料大词典》,并为国家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献计献策。

  那天,他好几次强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来就得为国家作贡献,这是我唯一的目的。

”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不折不扣达成了他唯一的目的,尽管没有等来那副对联所说的“百岁更庆万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样因为纯粹而没有遗憾。

  中国国防科技的另一位功臣--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此次同样获评“感动中国”人物。

  对于业界公认的“中国氢弹之父”这一美誉,于敏本人并不乐意承受:“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相比较,他更喜欢“国产土专家”的称谓,因为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89高龄的他没来“感动中国”的舞台,儿子于辛代他接过了奖杯。

主持人白岩松问起老人家的近况,于辛回答:“父亲最大的爱好是看书。

”问起老人家获奖之后的感受,于辛说:“他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他更希望年轻人获这个奖。

”   于敏的低调正是其座右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折射。

应国家需要,他于上个世纪60年代放下即将取得重大成功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从零开始投入氢弹的研制。

相比原子弹,氢弹性能更优越,为了粉碎核大国的武力威胁,中国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氢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首次空投氢弹爆炸成功。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而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核武器的跨越式发展,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成功的喜悦只能藏在心里,出于保密的需要,哪怕是对最亲近的家人,于敏也不能透露自己是做什么的。

30年隐姓埋名之后,直到1999年,于敏才第一次公开露面,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

又过了16年,2024年1月9日,他第二次公开露面,摘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桂冠。

  他已经习惯隐匿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

”这既是他的淡然,更是他的超然。

6217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