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红色家书读后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感悟邓稼先

最近,纪录片《家风》上下集在央视播出之后,引发了人们广泛关注。

这部纪录片夹叙夹议,巧妙地将名物典故、风土人情和现代教育融为一体,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时代的公民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有益的借鉴。

观众若悉心品味《家风》的文化内涵,逐步感受从“孕育”到“传承”的生命气息,反求诸己,躬身践行,自可提升人生境界。

儒家讲求修身之道,是活泼泼的富有生活色彩的“百姓日用之道” ,而不是虚无缥缈、莫可名状的谈玄说妙。

《家风》上集以“孕育”作为题目,向观众讲述《曾国藩家书》中的平实道理,采用类似山水画中的“平远”透视法,突出儒家圣贤终身坚持不懈的“自得”工夫。

士人君子修身力行,务求平实,切忌好高骛远。

无论富足安康,还是颠沛流离,士人君子都要尊道而行。

孟子曰: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 ( 《孟子·离娄下》 )诚如片中陈述的那样,曾国藩教育子侄家人,从不诱以功名利禄,而是告诫大家掌握生存技能,磨砺意志,学以明理,报效国家。

传统社会孕育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曾国藩在耕读传家的文化氛围里洞察到“万物并育而不害”的勃勃生机,在乡野村夫的生产活动中体会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深刻涵义。

从孔子“多能鄙事”到汉儒躬耕自养,从吴与弼“手自簸谷”到颜元“甘艰苦劳动” ,再到曾国藩写信敦促家人种蔬养鱼养猪,儒家文化一直在“平实”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诚信经营,铸就高尚情操。

宋明以来, “尊德性”与百姓日用紧密结合,产生了能够满足当时社会需求的民间儒学。

民间儒者一方面能够信守儒学的真精神和真价值,另一方面能够密切关注普通民众的生存状况,不失时机地阐发儒家的道义进而满足普通民众的精神需求。

民间儒学构成了增进民族心理认同和公共生活规则的基础。

由此产生了一大批身份普通、德行卓越的平民儒者。

良知当下呈现,自利利他,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时至今日,许多普通人依然记得“君子以成德为行” 、“圣人可学可至” 、 “人无信不立”等古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就圣贤品格。

《家风》下集中讲述了重庆市江津区中山古镇“方家药铺九龄堂”的职业操守,扶危济困,施药救人,诚信经营,惠及邻里。

方联海是方家药铺第十二代传人,身上担荷着悬壶济世、童叟无欺的家业。

纵览古今,无论是大宅门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还是川黔交界的禁售发水米的碑文,无不展示诚信经营的恒久魅力。

忠孝传家久。

《家风》下集以“传承”作为题目,通过采访社会贤达、收集名人轶事、探求社会治理的古老智慧,引导人们传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片中的亮点之一就是京剧谭门第七代人物谭正岩的讲述,他提到祖上以“百行孝为先”作为训诫后人的格言警句,培养儿孙的规矩意识,从生活细节入手,做一个有“家德”的人。

长辈抚养晚辈,晚辈回报长辈。

人伦情怀萦绕其间,无法割舍。

孝道,不仅要求奉养长辈,而且强调尊敬长辈。

从个体的心灵感受而言,孝道要求道德主体的反省与自觉,为孝行提供真切的心理支撑,而不能将孝行流于形式,即所谓“忠者,其孝之本与

” ( 《大戴礼记·曾子本孝》 )古人将这里的“忠”解释为“敬” 。

敬是孝的根本。

真正的孝应当是孝敬。

片中,谭孝曾带领谭正岩等人去看望谭元寿,接受家族传统的熏陶—— “孝和义,于家表现为相亲相爱,尊老爱幼,于国那就是报效祖国,国比天大” 。

两千多年来,士人君子“移孝为忠” ,使得家庭家族这个“小家”与国家兴亡这个“大家”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开明的统治者“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将家庭伦理延伸到国家治理技艺,早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共识。

今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我们应当继承其中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有益成分,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文化综合创新。

廉洁奉公,警示后人。

古人遵行孝道,旨在维系家庭伦理。

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中, “熟人社会”势必要求广大成员廉洁奉公,更好地维护家族和国家的利益。

毋庸讳言,古人遵循“学而优则仕”的教诲,认为跻身仕途可以光耀门楣。

然而古人更看到贪污腐化的巨大危害,主张“临财毋苟得” ,反对唯利是图;主张“以义制利” ,反对见利忘义;“以财发身” ,反对为富不仁,贿赂营私。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士人君子信奉“富润屋,德润身”的准则,当面对个体之利与个体之义发生冲突时,理应成全后者。

正如孔子所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 《论语·述而》 )清末名臣曾国藩为教育后代,将其在双峰荷叶堂所建的住宅命名为“八本堂” ,教导子女“居官以不要钱为本” 。

传承家风,挺立道德主体,求名当求万世名,计利当计天下利。

片中列举了吴越王钱镠的后人如何在《钱氏家训》的感召下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仅在宋朝就出现了三百五十名进士,近代以来在五十多个国家有将近两百位院士。

家训犹如祖宅珍宝,亘古弥珍。

在传统社会中,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传承延续的美好风尚。

它潜移默化,深入人心,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

在探寻中国历史和社会治理的演进轨迹时,我们不难发现,家风的孕育和传承,不仅可以为个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切实保障,更能促成一个家庭、家族甚至地区的持续繁荣。

家风不同于宗教诫命和国家法律。

它不必借助强力手段,就能达到善世化俗的效果。

今天,我们更应正视理解“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时代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证。

“家风”是“人文化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云: “上所化曰风,下所习为俗” 。

“风俗”不是强制灌输,而是引领时尚,开启风气。

曾国藩有言: “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这也正是《家风》这部纪录片引发强烈反响的根源所在。

读红色经典心得体会

邓稼先 (19

【第24句】:

【第6句】:25—19

【第86句】:

【第7句】:29),汉族,安徽省怀宁县人。

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

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

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

在父亲邓以蛰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1950年10月被分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后来改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

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

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从原 子 弹、氢 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

补充: 补充一下钱学森的资料,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钱学森 (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过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是为新中国的成长作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和功勋最为卓著的人民科学家,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

他在上世纪40年代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和航天领域内的最为杰出的科学家,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的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上个世纪整个应用科学领域中最杰出的代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最为璀璨的极少数巨星之一。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上海)机械工程系,同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

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箭研究。

记得采纳啊

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200字-300字)

为了新中国,前进

—《董存瑞》观后感润新小学五年级十班 王婧誉自从看了电影《董存瑞》后,我的心久久不静,董存瑞不怕敌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不屈的精神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当电影演到董存瑞手拿炸药包,高声的喊道:“为了新中国,前进

”时,我的眼睛湿润了,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壮举呀

从此,董存瑞那英雄光辉的形象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壮士呀

他们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来换取今天的美好生活,但是,今天的人们有时怎样做的呢

现在大部分的人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养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

比如:乱花钱、缺少生活的独立性、懒惰等等。

我想,如果那些先烈们还活在世上的活,他们一定会为我们叹息。

所以,我们要努力的学习,以良好的社会风气打造我们的新社会。

但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现在有一些人非但不悼念革命先烈,还在说动催瑞等人的故事是有人故意编造糊弄人的。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他们为什么不想一想是谁打出了我们的新中国

是谁不惜自己的生命迎来了这美好的今天,这不正是那些革命烈士吗

我真不明白他们的想法。

这也正体现出现在某些人的狂妄。

总之,董存瑞一生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

他是人民的英雄

从此我们也要明白: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是祖辈们换来的。

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刻苦学习。

将来为建设伟大祖国,保卫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革命英雄故事的观后感400字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

193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

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

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作战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

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

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

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

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

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小学三年级妈妈给儿子的一封信400

给的一封信 的儿子,你好,从你哇哇落地,到你学会走路,上幼儿园,上小学,转,你现在都上三年级了,时间过的真快,我们已经相处了九年,在这九年里见证了你的每个第一次,第一次开口说话,第一次喊妈妈,第一次学会拿勺子吃饭,第一次识字,第一次背英语单词,等等…… 你很懂事,从小都不需要为你担惊受怕,你很听话,叮嘱你的话,你都会牢牢记住,不让你去河边玩,无论是谁带你去,你都不会去,回家还要告诉妈妈:妈妈,今天大伯喊我去河边玩,我没有去我就会抱着你,然后摸着你的头对你说:儿子最乖,儿子最听话你就会特别开心。

带着你去超市也不用害怕你会乱要东西,就算是特别想要的玩具,只要妈妈劝你不要买,你就会乖乖放到货架上,也不会不开心,这一点真的让妈妈感到骄傲。

所以妈妈每次带你去超市,都会问你想要些什么,只要是觉得有利用价值,对你身体健康无坏处的玩具、零食,我都会满足你。

虽然你刚开始上小学时候学习不怎么好,但是妈妈都不会责怪你,给你鼓励,只要你尽力就好,相信你一定会进步,终于在二年级毕业的暑假里,看到你爱学习了,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你都会认真的完成,然后拿给我检查,真的好开心。

又在三年级上半学期期中考试中拿了进步奖,你不知道妈妈有多么的开心,当我站在颁奖台上,看着其他同学家长投来羡慕的目光,这一刻妈妈心中有多么自豪,多么为你骄傲,宝贝,妈妈并不需要你每次考试都去争抢第一,但是每次都想看到儿子在进步,只要有进步,妈妈就为你高兴。

想要对你说的话有太多太多,最后妈妈希望你在学校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做题不要再那么马虎,不要忘记我们的约定哦,期末考试看你的了,加油

儿子最棒

爱你的妈妈 20

【第22句】:

【第10句】:10

8357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