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2024年最经典的歇后语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船开才买票——错过时机

【第2句】:石头缝里塞棉花——软硬兼施

【第3句】:发现真理而不热爱它的人,就像一只蝙蝠——它的眼睛能分辨太阳,但却不喜欢生活在阳光中。

【第4句】:【瞎子过河——不摸水深浅】(歇)深浅:本指水深浅的程度,转喻事情的根底。比喻不知道事情或人的根由、底细。

【第5句】:妈妈又做面条,弟弟一看便说:“又是面条,我不吃。”妈妈说:“芝麻秆喂驴——吃不吃让到。”(河南·泌阳)

【第6句】:喷壶不叫喷壶——碎嘴子(比喻说话哕唆)

【第7句】:土地爷打城隍——管得宽

【第8句】:高山顶上敲鼓——晌彻四方

【第9句】:吃了豹子胆——胆子不小;胆子大

【第10句】:海龙王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第11句】:地板擦子刷地——拖拖拉拉

【第12句】: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第13句】:【滚汤泼老鼠——一窝都是死】(歇)滚汤:开水。指在场的全都逃脱不了死亡的下场。也作滚汤泼老鼠——一窝儿死去。热汤泼老鼠——一窝儿都完蛋。

【第14句】:属玫瑰的——刺儿多

【第15句】:仨月不梳洗——不顾脸面

【第16句】:茶馆里开除的伙计——哪壶不开提哪壶

【第17句】:【剃头担子——一头热】(歇)剃头担子:理发匠流动着做生意用的担子,一头放板凳和理发工具,另一头是烧热水用的小火炉。指当事双方一方热情,一方冷淡。也作剃头挑子——一头热。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

【第18句】:岸上的螺蛳——有嘴难开

【第19句】:灯草打人——软弱无力

【第20句】:两个人报数——不数一就数二

【第21句】:【泥菩萨洗澡——越洗越脏】(歇)比喻越是洗刷自己的污点、错误或罪行,暴露出的问题就越多。

【第22句】:拿着兔子当牦牛使——乱套

【第23句】:扁豆绕在竹竿上——有靠了

【第24句】:【吊死鬼抹胭粉——臭美】(歇)讥讽人得意地显耀自己。

【第25句】:蜜罐子嘴——说得甜

【第26句】:两手捧寿桃——有礼(理)

【第27句】:【老鹰抓蓑衣——脱不了爪】(歇)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雨具。本指老鹰抓蓑衣时,钩爪被缠住脱不开;转喻人被某种麻烦的事情缠住,脱不开身或推卸不了责任。

【第28句】:【祖先牌位供得高】谓托祖先的福,幸运。《艾芜短篇小说选》:“这个老家伙呢,其实也算他祖先牌位供得高,不生病的话,你看——哼!”

【第29句】:【狗撵鸭子——呱呱叫】(歇)本指鸭子发出“呱呱”的叫声,转以形容极好。多用来称赞某人或某事物。也作狗赶鸭子——呱呱叫。狗咬鸭子——呱呱叫。

【第30句】:【火烧牛皮——自己连】(歇)连:连接(牛皮被火烧化后互相连接在一起),谐“联”。指自己主动与他人联合。

【第31句】:河里的鹅卵石——精光光

【第32句】:破表——没准儿

【第33句】:豺狼露出笑脸——多加小心

【第34句】:懒惰——它是一种对待劳动态度的特殊作风,它以难于卷人工作而易于离开工作为其特点。

【第35句】:【风吹墙头草——东吹西倒,西吹东倒】见“房上的草——哪边刮风哪边倒”。

【第36句】:【三百钱买了个瘟猪仔——死活不开口】(歇)钱:铜钱。瘟猪仔:得了急性传染病的小猪。开口:本指张开口吃东西,转指说话。指无论如何都不开口说话。

【第37句】:刀子对斧子——硬过硬

【第38句】:【追星族】“追星族”指对明星崇拜到迷恋程度的人们。时下,追星族成群、跟风。看看蔡明、郭达、赵丽蓉的小品《追星族》就完全明白什么叫追星族了。“追星族”一词,起源于1974年至1976年之间的台湾地区。当时的媒体,把追随著名歌星凤飞飞的一群青少年,称为“追星族”。这些青少年,为了追星,常常逃课、旷工,凤飞飞到哪里演唱,他(她)们就跟随到那里,给凤飞飞呐喊、造势。这种追逐明星的人群就被媒体称为“追星族”。现在,他们又有了一个新名词——粉丝。

【第39句】:槽头上买马——看母子

【第40句】:对空撒灰——害人害己

【第41句】:牛皮灯笼抹黑漆——照里不照外

【第42句】:天鹅落到鸡窝里——盛不下它

【第43句】:【猪八戒掉在泔水桶里——得吃得喝】(歇)泔水:淘米、洗刷锅碗等用过的水,可用来喂猪。指得到吃喝的机会。

【第44句】:年三十夜拨算盘——满打满算

【第45句】:菜园里的羊角葱——越老越辣

【第46句】:鳄鱼吊孝——假慈悲,真凶狠

【第47句】:海上不吹风——波平浪静

【第48句】:半空里点灯——有高招

【第49句】:螃蟹的脚——弯弯多

【第50句】:荞麦皮里挤油——死抠

【第51句】:镰刀割韭菜——刀齐

【第52句】:抛了锚的汽车——寸步难行

【第53句】:天文台上的望远镜——好高骛远;有远见;宇宙观

【第54句】:【哑姑姑做梦——谁醒谁知】(歇)指某事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别人都不会知道。

【第55句】:蚂蚁爬皮球——无边无沿

【第56句】:狗头长角——装羊(佯)

【第57句】:扳手紧螺帽——丝丝入口(扣)

【第58句】:秫秸秆儿当大梁——顶不住

【第59句】:山狸猫上树——手脚利索

【第60句】:深山藏大树——栋梁之才

【第61句】:电灯照雪——明明白白;明白

【第62句】:【空着肚子打饱嗝——硬装门面】(歇)指内里不行,表面上还硬要装得好看。

【第63句】:癞蛤蟆剥皮不闭目——还想蹦鞑几下

【第64句】:鸡蛋炒鸭蛋——浑蛋

【第65句】:【滚石不生苔】滚动的石子不长青苔,借指经常变动不容易发展。台湾语文图书:“劝人家不要经常换工作,做一行怨一行——滚石不生苔。”

【第66句】:树倒猢狲散——彻底垮台;各奔前程

【第67句】:【爬高梯摘月亮——空想】(歇)空:本指在空中,转指不切实际、没有结果。指脱离实际的想象。

【第68句】:【白布落在染缸里——洗不清】(歇)比喻冤情洗刷不清。也作“白布进了染缸——漂不干净”。

【第69句】:孤树上的知了——自鸣得意

【第70句】:搬着磨盘过江——吃力不讨好

【第71句】:鳖蛋上抹香油——圆滑;又圆又滑

【第72句】:【夹肢窝生疮——阴毒】(歇)夹肢窝:也作“胳肢窝”,腋窝。本指阴处长毒疮,转指阴险毒辣。

【第73句】:【九娘娘的天书——谁也看不懂】(歇)九娘娘:神话中的九天玄女娘娘,传说是黄帝的老师,曾降临人问,帮助黄帝打败蚩尤。形容文字难以辨认,或文章难以读懂。

【第74句】:【斑鸠不下树——嗉里有食】(歇)嗉:嗉子,也叫嗉囊,在鸟类食道下部,用来储存食物的消化器官。比喻人心里有主见。

【第75句】:老竹做笛子——尽受气

【第76句】:老牛身上的毛——没有数

【第77句】:吃了定心丸——做事踏实

【第78句】: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一样

【第79句】:八月的桂花——到处飘香

【第80句】:【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裹脚布,旧时妇女缠足用的长布条。懒惰者不常洗,以致又臭又长。多用来形容语言文字内容空泛,废话太多。懒婆娘,也说:王大娘。《香港内外》:“唉,这个广告呀,简直就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第81句】:口袋空空的穷汉——个子儿也没有

【第82句】:按处方配药——多给不肯,少给无效

【第83句】:二亩地不耕——耙(罢)了

【第84句】:地里的竹笋——有钻劲

【第85句】:蟹子过河——随大流

【第86句】:鲁班皱眉头——别有匠心

【第87句】:船老大带徒弟——从何(河)说起

【第88句】:大众看电影——有目共睹

【第89句】:天黑找不到路——日暮途穷

【第90句】:【春节】春节,俗称过年,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国人不管天南海北,都要赶回家团聚,吃年夜饭,因而形成中国独有的景观——春运,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人山人海,一票难求。春节的主调是庆丰收,除邪气,求得来年吉祥如意。春节的时间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古时称元旦或元日。辛亥革命后,改用公历纪年,定公历1月旧为元旦,将旧历元旦改称春节。传统意义的春节时间较长,一般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俗称腊月)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其中除夕(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期间民俗活动很多,如祭祖、拜年、走亲戚,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等。各地还有多种娱乐活动,如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唱大戏等,现在又增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过年的欢乐气氛更加浓了。

【第91句】:擀面杖抹油——光棍一条

【第92句】:脚底长疮,头顶流脓——坏透了

【第93句】:人急跳窗户——不是门

【第94句】:九斤老太看后辈——代不如一代

【第95句】:电线杆上晒衣服——好大的架子

【第96句】:病好打太医——恩将仇报;以怨报德

【第97句】:拔萝卜栽葱,撵狐狸来狼———茬比一茬辣,一伙比一伙凶

【第98句】:打针吃黄连——痛苦

【第99句】:卖布不带尺——存心不量(良);胡扯

17345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