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要求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要求(最新完整版)

你是不是也在找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要求的资料,那就对了,小编精心整理这篇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要求文章,应该可以解答你的疑惑,更多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要求相关的资料,可以右上角搜索。

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要求

初中生学习历史大纲,即《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它规定了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大纲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六个部分,涵盖了中国及世界历史的重要时期和重要事件。

在具体的历史学习中,初中生应该了解中国的历史演变,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以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重要历史事件对西方文明发展的影响;了解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以及各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

初中生学习历史大纲对于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历史,初中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认识现在,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

普通初中历史教学大纲

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试行)

一、教学目的

初中历史教学,是在小学历史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文明做出正确的描述和分析,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因果关系,并做出正确的道德评价;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问题,逐步形成唯物史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

二、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教学,是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知识的教育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国情教育。

三、教学要求

初中历史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思想基础。

四、教学活动

初中历史教学,要运用多种手段,生动具体地讲授历史知识,展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文明,揭示文明演进的历史规律,以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树立革命情操。同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讲演、参观、调查、故事会、讨论会、智力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估

初中历史教学评估,主要是通过平时考查和期末考查进行的。平时考查包括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和阅读心得等;期末考查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进行。

六、课程计划与教学时间安排

1.教学时数:初一年级每学期共22周,其中教学时间约18周,复习考试时间约4周。每学期安排1周复习考试时间。每课授课1课时。时数因季节性因素和学校实际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2.教学内容: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世界近代史(1640—1917)、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世界现代史(1917—现在)。

3.每周教学内容: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册8课;下册6课;世界近代史6课;世界现代史6课。

七、基本要求

一、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东西方两大文明形成的过程与特征;知道近代化探索的重要事件与代表人物;初步认识中国近代史是屈辱史、探索史、抗争史和英雄史。了解中国现代史是探索史、抗争史、英雄史和胜利史;知道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初步认识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基本关系;理解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战争胜利是人类正义事业的伟大胜利;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史的两大主题;认识人类社会是在曲折中前进的。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和社会变革,进一步认识阶级社会发展的规律。了解东西方两大文明形成的条件、过程和各自的特点;比较东西方两大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知道东方文化绵延未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了解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认识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进行国情教育。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口的基本状况;知道我国的地形地貌和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知道我国的主要资源及其紧缺状况;认识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了解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及信教与不信教的自由权利;知道我国的三大基本人权及其含义;初步了解人权的种类及我国保障人权的基本原则;了解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公民有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权利;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了解人身自由权利受到侵犯时的合法维权途径。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初步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内容及意义。了解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及计生国策的含义。知道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懂得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四、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情感,继承革命传统;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初中教学大纲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大纲(2024年版)规定: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国情,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历史教学活动;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认识到人类社会的统一与进步离不开交流与合作,社会的发展需要各国人民的共同合作。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学习历史;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了解中国国情,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习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课程内容:

1.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灿烂的国家,初步了解国情、国史。

2.了解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

3.简述秦朝统一六国到清朝灭亡的历史,以及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和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4.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起义。了解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的大一统。了解西汉和东汉政权兴衰过程。知道绿林赤眉起义。

5.知道佛教和道教的创立。了解佛教的传播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丝绸之路”。知道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6.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了解赤壁之战。知道三国鼎立形成的概况。知道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

7.知道《史记》、司马迁和《资治通鉴》、司马光;了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意思。知道《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8.知道《水调歌头》、《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苏轼和张若虚。了解唐诗、宋词和元曲的成就。知道白居易和柳永。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的风格特点。

9.知道科举制的创立。了解科举制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知道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位时期出现的盛世景象。了解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

10.知道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了解日本和韩国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与同化。知道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

11.知道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和杯酒释兵权。了解北宋的建立和“杯酒释兵权”。知道北宋中期统治者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北宋灭亡的历史。了解南宋偏安江南的历史。知道岳飞抗金的故事。

12.知道宋代南北方经济发展概况。了解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经济的概况。知道北宋东京城和南宋临安城人口过百万的都市以及繁荣的商业街市和市井生活的情况。了解交子、会子等货币以及夜市的出现和发展情况。

13.知道《资治通鉴》这部重要著作及其作者司马光。了解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经过及其意义。

14.知道岳飞和秦桧的故事,理解“精忠报国”的含义。了解“靖康之难”对南宋历史的影响。

15.知道蒙古族的发展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以及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了解元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和对后世的影响。知道元朝的行省制度以及与台湾的关系情况。

16.知道意大利传教士马可·波罗来华的情况及其《马可·波罗行纪》一书的影响。了解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以及《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的情况。知道《西游记》这部小说及其作者吴承恩的情况。《西游记》这部小说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俗人情。《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成为以后无数文艺作品的主题,历久不衰。《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经典而深刻,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之一,一直活在人们心中。《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取得真经之后被封为佛的情节,表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追求真理、勇于牺牲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大纲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大纲是中国教育部门为了规范初中历史教育而制定的一份教学指导文件。该大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历史基础知识:大纲强调了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包括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文化成就等。

2.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大纲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包括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等。

3.历史思维和方法:大纲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方法的重要性,包括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等。

4.历史实践和应用:大纲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践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包括参加历史活动、进行历史研究、撰写历史论文等。

大纲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大纲也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总的来说,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大纲是一份重要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大纲下册

抱歉,我无法找到“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大纲下册”这个概念。以下是我提供的信息: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是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4年版)》编写。

如果您有关于历史教学大纲的更具体的需求,我将尽力提供相关的信息。

初中生历史教学大纲要求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

11935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