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最新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篇一

本班共有41名学生,26名女生,15名男生。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这样给本人的教学带来了难点。针对以上情况,本人会想方设法,因材施教,尽心尽职地完成该学期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本册的教学着重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卫生教育的学习。

2、通过本册的教学主要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

3、重点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以及消化、呼吸、血液循环器官的卫生保健教育。

4、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有22课,本学期的自然课主要通过图文让儿童发现一些规律,研究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现象,从而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本学期的自然课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重点突出,难易适中。每课配有插图,并有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结论。

本册教科书重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科学的自然观教学,卫生教育等一系列科学知识,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四、方法措施

1、遵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注意内容的趣味性,实际性。

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与社会的联系。

3、做到难易适中,分量适当。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2月25日———2月29日

1、正电和负电

3月3日———3月7日

2、雷电

3月10日———3月14日

3、电热4、制作电热切割器

3月17日———3月21日

5、空气的成分

3月24日———3月28日

6、氧气

3月31日———4月4日

7、二氧化碳8、燃烧和灭火

4月7日———4月11日

9、空气的污染和保护

4月14日———4月18日

10、日晷和圭表

4月21日———4月25日

11、怎样测量太阳的高度

4月28日———5月2日

12、春夏星座

五一节放假

十一

5月5日———5月9日

13、果实的形成14、种子的萌发

十二

5月12日———5月16日

15、用根、茎繁殖植物、

十三

5月19日———5月23日

16、声音的产生17、声音的传播

十四

5月26日———5月30日

18、耳朵的科学

十五

6月2日———6月6日

19、食物的营养

十六

6月9日———6月13日

20、消化器官21、呼吸器官

十七

6月16日———6月20日

22、血液循环器官

十八

6月23日———6月27日

期末复习

十九

6月30日———7月4日

考试

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篇二

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内容,归纳段意及文章的内容要点。

2.培养速读习惯和能力。

3.积累一些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

(l)分段、归纳段意及文章的内容要点。

(2)积累词汇。

难点:

速读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衰草连天 鬓 毛 衰 翘 尾 巴 连 翘

观 测 道 观 播 种 耕 种

差 异 差 遣 差 劲 参 差

落 叶 丢三落四 落 枕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1)融化:(冰、雪等)变成水。

(2)萌发:种子、草木发芽。萌、发同义。

(3)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4)呈现:显出、露出。

(5)周而复始:形容不断地循环往复。

(6)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7)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8)观测:本课指观察并测验。

(9)悬殊:相差很远。

3.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

二、导入

1.作者简介:作者竺可帧,物候学家。

2.导语

本文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所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这篇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指的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三、正课

1.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

声,不回视,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2分钟内读

完。

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从开头到“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段:从“物候观测使用的……”到“就可能避免”。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段;从“物候现象的来!脑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到“春天提前9天”。说明决定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

第四段:从物候学这门研究……”到完。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提问: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顺序?

讨论并归纳: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4.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讨论并归纳: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5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典雅?

讨论并归纳;

(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 人格化,

显得亲切动人。)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融化 萌发 次第 用词典雅,富有

形象性。)

(3)燕子翩然归来。(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

行十分恰当、形象。)

(4)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

显得口语化。

(5)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簌簌”是纷纷 落下

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

(6)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指消失了 鸣叫声,

藏起了形迹,用词形象、典雅。如果改为“消失了”则显得口语 化。)

(7)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用词形象、典雅,给人美感。)

(8)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

以上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如 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给人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用词形 象、典雅。

6提问: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 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讨论并归纳;举了三个例子。

7.提问:这一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

讨论并归纳:按时间先后顺序。

8。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活泼形象?

讨论并归纳:

(l)用“传语”“暗示”“唱歌”这些词语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拟

人生动。

(2)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驾飞”这些词写物

候现象,用词形象、典雅。

(3)用“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说成催促农

民及时耕作的话,十分形象生动。

9.提问: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请一个同学

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讨论并归纳: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作物候学。

10.提问:这一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按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四、小结

课文的第一部分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现象。每一个段落里面的句序也讲究条

理性。

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篇三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22课,其中第九课是选学内容,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在学习了生物的形态构造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生物与无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单元:人类,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神经系统、人的生长发育、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三单元:星座,指导学生认识秋、冬季节的显著星座。

第四单元:电,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原理。

第五单元:机械,指导学生认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作用,以及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六单元:地球,通过研究卵石、地层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外部的运动;通过研究火山、地震的成因,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内部运动。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2、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科学自然观、科学态度、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等思想品德教育,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3、指导学生认识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它们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保护、改造和探索。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模拟实验和设计简单的实验。

5、着重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制作、栽培等动手能力。

6、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

7、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保护生态平衡的行为习惯,并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物质是相互关联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教育。

三、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a)认识生物与无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b)认识人的神经系统、人的生长发育、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c)认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作用

d)研究卵石、地层的形成过程

e)研究火山、地震的成因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学生16人,学生思维较为活跃,课堂较难驾驭,作业要及时督促,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加强鼓励引导,作业要加强督促管理。本册实验19个,其中还有难度较大的化学实验,对于六年级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五、教学措施

1、难度大的化学、物力实验采取演示,对学生讲清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做实验时,要进行安全教育和爱护仪器的教育。

3、采用多种活动类型:

4、采用多种导学方法:

六、本册单元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共6课时

第二单元:人类,共2课时

第三单元:星座,共1课时

第四单元:电,共2课时

第四单元:机械,共1课时

第四单元:地球,共4课时

进度表:

9月份:

生物与环境

10月份:

人类

11月份:

星座

12月份:

电、机械

1月份:

地球

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篇四

我是一棵扎根在土地的大树。

我每天张开我的手臂,让小动物来我身上演奏。喜鹊召集了麻雀、小燕子等小鸟站在我的肩上放声歌唱,好像在开演唱会。一阵春风吹来了,我像摇篮一样摇啊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高兴地为这个演唱会伴奏。这时,春雨也来凑热闹。小雨点们“哗哗哗”地唱着歌,跳着舞,好像要参加大合唱。他们那美妙的歌曲不断地飘向四方。

夏天来了,烈日当空,农民伯伯在田里干活累了,就来到我腿边乘凉。中午,一些老人家在我身下,一边乘凉,一边下棋。下午,小朋友们在我身边玩,他们玩累了,靠着我休息。晚上,几个家庭一起来在我的身下,有的谈笑风声,有的讲讲故事,还有的小朋友说说学校里发生的趣事。“知了,知了”是什么声音,哦,原来知了在我的身上喊加油。

在夏日里的一天,大风突然刮起来,蜻蜓一边低飞,一边大声喊叫:“大雨来了!大雨来了!”小蚂蚁们把家搬到我的脚上。我大声喊到:“来吧,来吧,都赶快到我身上吧!这里是你们抵挡风雨的家。”

秋天来了,我看到蝴蝶在草丛中翩翩起舞,小蜜蜂在勤劳地采蜜,小蚂蚁在辛勤地搬运食物,农民在田里卖力地干活......这时候,大风沙张牙舞爪地吹过来。我挺身而出大喊:“不用怕,我会顶住风沙的!”这时,秋雨来了,她也来帮我们抵挡风沙。她滋润大地,让大地没有那么干旱,使得大风沙没有了站脚的地方。最后,可恶的大风沙终于被我们赶走了。

冬天来了,大雪纷飞。小鸟们在我的身上建了鸟窝,这样他们就不会无家可归了。有时,我会和小鸟们一起玩雪,它们不时发出“吱吱”的声音,好像在说:“这里很温暖,这里很好玩!”

我是大自然的一员。我爱大自然,即使我是一棵树。

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篇五

一、基本情况

六年级学生多数对自然这门学科较喜欢,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是副课,不够重视。针对上述情况,本期我在教学时除了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外,将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多做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较强的有用人才。

二、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启发学生探究自然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勤于动手勇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3、通过说明光反射和折射的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使学生学习一些实验操作方法。

4、通过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对比实验,说明颜色不同的物体反光颜色不同的对比实验,近视成因的对比实验,使学生学习应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一些自然现象的规律原因。

5、通过模拟眼球作用的实验、地球自转、月相成因、日食和月食成因的实验,使学生学习用模拟实验探究一些现象的原因。

三、教学重难点

第一课光的传播,使学生初步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和光是直线传播的对比实验。

第二课光的反射和折射,初步学会光反射和折射的实验。

第三课平面镜,学会做平面镜成像实验。

第四课凸透镜,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第五课眼睛的科学,初步学会做眼球成像及近视病理的模拟实验。

第六课彩虹的秘密,初步学会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

第十二课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会做昼夜成因你的模拟实验。

第十三课月相成因的模拟实验。

第十四课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的模拟实验。

四、教学方法措施

1、教师端正教育教学思想,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2、教学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新课标要求,要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3、实验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实验仪器,还应尽量创造条件,自制器材,努力按计划、按要求完成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实验

类型

备注

1

2.10~2.14

光的传播

分组

2

2.15~2.21

光的传播

分组

3

2.22~2.28

光的反射与折射

分组

4

3.1~3.7

光的反射与折射

分组

5

3.8~3.14

光的反射与折射

分组

6

3.15~3.21

平面镜7

3.22~3.28

凸透镜

分组

8

3.29~4.4

眼睛的科学

演示

9

4.5~4.11

6、彩虹的秘密

分组

10

4.12~4.18

矿产(一)

演示

11

4.19~4.25

矿产(二)12

4.26~5.2

动物的进化13

5.3~5.9

动物的驯化14

5.10~5.16

生物的启示15

5.17~5.2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6

5.24~5.30

月相的成因17

5.31~6.6

日食和月食18

6.7~6.13

太阳系19

6.14~6.20

无限宇宙20

6.21~6.27

复习21

6.28~7.4

写总结

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篇六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年级现有班级5个班,本学期担任的三年级自然课教学的有语文老师、班主任,也有其他任课老师,所以对学生的情况有作进一步了解的必要。教师对自然课的情况了解不够,但从自然课的性质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强调学生参加实践、动手、掌握必要的科学常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本课程更多地和学生的生活联系,所以必然受到学生的喜欢。对于上好这门课,我们都很有信心。为了尽量发挥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尽量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有所特长,上课时想方设法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用新理念、新思想去适应现在的学生,从而让他们走出社会时学会一点用武的本领。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五个主题的内容:浙江名人、浙江风景、浙江工艺、浙江气候、和谐浙江。

三、编排特点

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有利于摆脱空洞说教模式的羁绊,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创造了儿童参与活动过程、思维过程的条件。同时,使教学过程在实际的层面上实施方法指导,满足儿童的实际发展需求。

四、教学目标(参照每课时的目标)

五、教学措施

根据三年级学生上自然课的要求,根据我对三年级学生的了解,本学期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因为我对自然课不太熟悉,所以首先要做好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2}认真做好科学实验,凡是要求学生会做的科学实验,我要做到事先做一遍,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3}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自然课整合的途径、方法,以求得经验。

{4}上课准备充分,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关心差生,对个别做实验有困难的学生做好辅导。

{6}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绩记录。

{7}及时总结教学情况,写好教学反思,求得自然课教学经验。

六、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安排

1大禹治水

2秦始皇游会稽

3卧薪尝胆的故事

4毕昇和活字印刷

5贺知章的故事

6名人鲁迅

7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

8美丽的浙江

9千年古刹

10避暑胜地莫干山

11诸暨五泄

12我的家乡

13浙江绿茶

14浙江工艺

15江南丝绸

16南宋官窑

17浙江木雕

18青田石雕

19王星记纸扇

20总复习(机动)

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篇七

今天,我和奶奶去参观了上海自然博物馆,一路上我兴奋不已,因为我听说里面有许多小动物。

到了那儿,我看见简介里有古尸区,吓得不得了,奶奶买了票,带我进去了。一走进去,映入眼帘的就是两只恐龙的骨骼。只见剑龙的背上有一些尖刺的骨头。奶奶指着第二只恐龙——长颈龙的脖子说:“看!它好高哟!”是呀,它的的头在上面的屋顶上呢!

再往里走,一只可爱的铲齿象摇着头,不仔细看还真不知道它是机器象呢。。

继续往里走,就是可怕的古尸区了,奶奶对我说:“没啥可怕,里面装的是过去的文明。”我点点头,可心里一想到骷髅就有点紧张,但是当我看的时候又没那么害怕了。只见一只像猩猩一样的动物在橱窗里出现,我问奶奶“奶奶,这是什么?”“这是古猿。”奶奶说,“我们的祖先就是古猿变化而来的。”哦,原来人是古猿变的呀。奶奶高诉我以前的人吃生肉,很硬,所以牙就往外暴。后来,人们会烧东西了,肉熟了,变软了,牙就往回收了,直到现在。然后我看到了骷髅,但此时的我以经不怕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2楼,里面的小动物都是标本,不过也挺有意思的。3楼是哺乳动物的天地。

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完了,我拍了许多照片,有兴趣就来看照片吧!

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篇八

今天我们来到了丹山赤水公园景点。这里山清水秀,各种植物动物应有尽有。如:柿子树、枫树、银杏树、松树、柏树、鸡、羊等等。五颜六色,可美丽了。

离开动物、植物园,我们拾级而下,来到了“白水冲”瀑布。往北望,那陡峭的悬崖,使你感到毛骨悚然。朝南望,汹涌的“白水冲”瀑布浩浩荡荡地朝这飞奔来,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这做山都快被震得颤动起来。

游玩“白水冲”瀑布后,我们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拾级而上,来到了“赤水”桥上,站在这里,山清水秀的丹山赤水公园景点尽收眼底。

朝西望,一个个老式的建筑物,鳞次栉比;一条条蜿蜒的小路仿佛是一条条天上的巨龙。

朝南望,一座座山相连在一起,其中一座山上写着四个红色的大字“丹山赤水”。

朝北望,“白水冲”瀑布的水向李白的唐诗说的差不多:“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丹山赤水可真美!

6112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