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整合优势谋发展 三个对接促跨越 ——……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中学建校20多年来,在各级党政、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一班人苦心经营、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均得到了长足发展,现有在校学生人数3500人、教职员工105人,开设有农学、计算机、文秘、旅游、电子商务、机械、电子等十个专业,已跻身于省重点职业中学之列,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示范专业点,省、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示范基地。

“苦干实干,创建职教名校;求新求活,培育一流人才”,职中人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向导,坚持升学与就业并举,成功实施职业教育与市场就业需求、国家产业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高校相应专业的“三个对接”,向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职高毕业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中、初级实用人才,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需求、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办学路子。

一、整合教育资源,谋求健康发展

1、领导重视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 学校在发展中,得到了各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在学校办学方向、发展规模、制度完善、项目申报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得学校发展得以紧跟时代步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和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省、市、县各级领导都对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多次亲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共谋职业教育发展。

领导的高度重视,激发了职中人的工作热情,是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

2、市场优势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 ……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系国家首批国定贫困县,现为国家重点扶贫县。全县农业人口54万,有劳动力41 万个,其中农村劳动力37 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8 万个。

……工业基础薄弱,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空间十分狭窄,年均有近1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务经济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表明,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发展县域经济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的迫切需求。

富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市场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生源和广阔的就业渠道,为学校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打造南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龙头基地、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校本资源是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 目前学校占地约7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处于同类学校前列。学校有一个结构合理、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8岁,校级干部均为本科学历,高级职称。

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0%,专业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均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其中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50人。

学校现建有多媒体教室两个,计算机200余台,60座电子阅览室一个;建有机械、电焊、电动缝纫等专业课教学所需的实验室12个和校外实习基地6个;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和校园宽带网。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设备设施,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建设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师资保证和物质条件,满足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需要。

二、创新办学思路,打造职教名校

1、主动适应市场,建设品牌专业 专业建设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规律。学校主动适应市场,按照市场需求着力加强专业建设,以名牌专业打造职教名校,通过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建设,促进实验、实习设备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面向市场,90%以上都是小河职中的毕业生,为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

3、与高校专业对接,提升质量促跨越 现代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充分融合,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也使得靠质量求生存、靠质量促跨越成为了一种务实之需。学校立足南江的畜牧资源 优势和南江黄羊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学校的国家示范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了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重、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共享、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融的办学 格局。

先后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联轨,建立起了递进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攀升,已先后对口向高校输送毕业生1300多人,培养各类专业实用人才3000多人;高考连续五年获……市职教类第一名,仅2004年职教本科上线人数就达52人,占全县职教本科上线人数的86%。 整合优势谋发展,三个对接促跨越。

小河职业中学已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由数量型转向规模效益型的成功办学之路:省重点职业中学、“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劳务扶贫先进示范基地”、“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先进单位”……成绩和荣誉只代表过去,学校还将继续发扬成绩,振奋精神,进一步面向市场,寻求机遇,扎实工作,发挥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和省劳务培育示范基地的骨干、示范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五年三月十日

12617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