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2024廉洁在我心中征文1000字

3257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4廉洁在我心中征文1000字

  古往今来,有许多杰出的先人把廉洁二字看得象生命一样,甘为廉洁奉献终生,小编收集了2024廉洁在我心中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廉洁在我心中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家喻户晓的诗已不稀奇,但这首诗赞扬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廉洁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洁不是口号,不是标语,而是一种精神,毕生的追求。人都是善良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一些欲望、思想的复杂化,人的心灵也开始变化,而只有那些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保持廉洁。

  周总理离我们而去已有30年了,但人们依然惦念着他,他究竟有什么魅力让人们忘不了他呢?周恩来总理为何能博得人民的颗颗爱心呢?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在缔造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为党和人民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他毕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求索取,但求奉献,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完全彻底地实践了他“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的宏愿。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周恩来特有的纯真的人格魅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的爱戴和钦佩,甚至连他的一些国内外政敌也不得不为之折服。

  周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就是因为周总理一生廉洁自律。他明明可以享受一下,但他没有,因为他心理时刻想着人民群众。他的故事使我感受很深。我们虽然还小,还谈不上什么清正廉洁,但我们从小就要有这种廉洁自律的意识。不铺张,不浪费,勤俭节约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粒饭,每一分钱。不仅要自己做,还要带动大家一起做。

  我们的生活中,廉洁公正的名人事迹数不胜数。试想:如果社会上没有廉洁二字,没有人去实施廉洁,那社会又会是怎么样的呢?所以说:廉洁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廉洁是什么呢?廉洁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一种力量!它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古今中外,那些被人们记住和尊敬的名人,都把廉洁一直放在心中,甚至看的比生命还重要。廉洁往往总是容易被那些花花世界所“侵犯”,许多人都经不起诱惑,贪图享乐。

  廉洁是纯洁社会风气,创建良好与和谐社会的良好策略。一个人,只要你心中无私,不贪图享乐,不讨小便宜,凡事都讲个原则,按原则办事,方能一身正气,大义凛然。让我们心中时刻装着它——廉洁。

  我们要人人争做廉洁小卫士!

  第二篇:廉洁在我心中

  古往今来,有许多杰出的先人把廉洁二字看得象生命一样,甘为廉洁奉献终生,他们不仅留下了千秋万世的美名,也留下了如“两袖清风”、“高风亮节”等等始终激励后人的高尚品德,使我们明白做人的崇高境界,从而有了做人的更高追求。

  孔子言:“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在小的时候,心灵是纯洁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的膨胀,思想也随之复杂。坚强意志的人,就能够始终把廉洁放在心上,经受得住花花世界的种种考验,成为人们敬仰的榜样。也有许许多多意志脆弱,思想不健康,自私自利的人,虽然也知道廉洁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却经不起花花世界的诱惑,人心不足,贪图享乐,最终走上了危害社会,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犯罪道路,使后人不耻,落下一个千秋骂名,遗臭万年。可见,人在小时候的“心灵纯洁”,随着人的成长,思想的复杂,就会有所变化,“人之初”的“性本善”,也许会因为一己的私心而失足,造成终生遗恨。

  显然,廉洁不是口号,不是标语,更不是虚荣,不是装样子就可以装得出来的假样。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是一个人毕生的追求,是人生永远操练,至死方能得到境界;这一境界不是自己说了就能算,而必须是世人或者后人的认可,方能成立。做人之难,也许就难在这里,因为我们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还在为这个国家和世界活着。哪怕你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要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你死之后,都会有好的,或者坏的名声留下来。决定于你名声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己的人生追求,取决于人的意志和信念。

  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包青天》、《宰相刘罗锅》的时候,爸爸就经常给我讲,包拯之所以能够名传千古,流芳百世,就是他始终把自己“纯洁的心灵”从小保持到了老,他不是为自己活着,他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人们就永远记住了,他也因此成为正义的化身。爸爸说:“无欲则刚”,并常常告诫我,一个人,只要你心中无私,不贪图享乐,不讨小便宜,凡事都讲个原则,按原则办事,方能一身正气,大义凛然。我记住了爸爸的话。可是,面对花花绿绿的世界,真正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不贪图享乐呢?古代的陈世美和申做不到,现代的胡长青也做不到。他们终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一个个都被送上审判台。而我们呢?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呢?

  就是这样,年仅十一岁的我,心里便有了做人的责任,并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我觉得,作为一个人,哪怕你就是普通的.人,也必须把廉洁作为自己人生不可缺少的财富,永远地珍爱着,并时刻严厉要求自己,方能洁身自好。我就是这样悄悄地喜欢上了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并通过“今日说法”,了解到一些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所有犯罪,无一不是因为贪心所致。因为心里有了这一个贪字,有人干起了偷鸡摸狗的事情,有人干上了拦路抢劫的事情,有人甚至于杀人放火。可见,廉洁二字不只属于为官者的必备品德,也是一个普通公民必须具备的品德。只有你心里树起了廉洁的旗帜,你把廉洁当作了自身建设的重要部分,你就会始终记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就不会再眼红别人的富有,怨天忧人。如果你把廉洁看得象生命一样宝贵和重要,你就会感到劳动是光荣的,你也才能够享受劳动的美好和快乐,人生也才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说到底,人活的就是品质。一个高尚的人,必然是一个无私的人,廉洁奉公的人,心里只有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董存瑞是这样的人,黄继光是这样的人,刘胡兰是这样的人,雷锋是这样的人,阳城人民永远怀念的好书记孙文龙更是这样的人。

  阳城流传着许多孙文龙书记感人的故事。他已经离开人世二十多年,却还有那么多人想念他。为什么呢?因为他当公社书记的时候,经常背着一个粪篓,走到哪里,拾粪到哪里。因为他当县委书记的时候,身上总是装着一把桑剪,走到哪里,修剪桑树到哪里。身为县委书记,他穿的是打了掌的布鞋,他的妻子每天都在县里的大街上担泔水,在家里养猪。有一年过年,县委机关里把他评成了困难户,给他救济了二百块钱,通讯员带他领了,送到家里,正好让下乡回来的他撞上,竟然将这二百块钱送了回去,说:“真正应该救济的是群众,而不是干部。”这就是孙文龙崇高的品德。心里只有人民的他,人民如何能够忘记他呢。

  我被孙文龙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的同时,想得更多的是,我必须象他一样,做一个崇高的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在心里悄悄地要求着自己,一定要从小做起,每时每刻都要向古往今来杰出的廉洁榜样们看齐,一定要做一个廉洁无私,品德高尚的人。我觉得,只要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象古往今来的廉洁榜样那样,严要求,高标准地管好自己,属于我们的未来世界该是多么的美好,我们的国家又该是多么的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又该是多么的蒸蒸日上!那样的时代,还有人会犯罪吗?世界上还有罪恶吗?有的只是互敬互爱,团结祥和,美满幸福!

  我想,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仅要继承廉洁这一优良传统,更应该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

  愿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够争做中华民族的好儿女,廉洁奉公,大公无私,遵纪守法。

  我决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肩负起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应有的责任!哪怕我只有十一岁,也有了十一岁中国公民的责任!
 

13425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