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京发现经典摘录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堵着耳朵摇铃铛】(惯)堵着耳朵摇铃铛,自己听不见,以为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 也作“捂着耳朵捅铃铛”。

【第2句】:【哪壶不开提哪壶】(惯)提:本指使东西由下往上移,转指谈起。比喻偏偏要触到对方的痛处、短处或所忌讳的事。 也作哪一壶不开提哪一壶。 哪把壶不开提哪把壶。

【第3句】:【藕断丝不断】(惯)藕:莲的地下茎,长形,肥大有节,白色,中间有许多管状的孔,折断后有丝。 藕被切断以后,上面还有丝连着。 比喻从外表上看关系是断了,感情并未断绝。多指男女之情也作“藕断丝连”。

【第4句】:【半截人土】“半截人土”比喻病老将衰的人活在世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半截入土”源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东坡志林》,其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关于“半截人土”的寓言:桃符抬头望着艾人说:“你这个小草芥,怎么能在我上面?”艾人就低头讽刺桃符说:“你已经有半截在土里了,还想争做高人吗?”这里的桃符和艾人都是古代人在元旦时用来怯邪、辟毒的东西,桃符钉在门旁的土里,艾人挂在门上,所以艾人嘲笑桃符“半截入土”。它们的原意是比高低,可后来人们用“半截人士”比喻快死的人了。

【第5句】:大过年的,表哥却不想穿刚买的新衣服。妈妈笑着说:“人靠衣服马靠鞍,没有好人穿还有好人看呢。你乖乖地快穿上!”(河南·郏县)

【第6句】:【 三拳打不出一个闷屁来】人太老实,不会说话。成语:寡 言少语。台湾琼瑶《几度夕阳红》:“他那个太太呀,和他正 相反.三拳打不出一个闷屁来,问一句,答一句,别别扭扭, 不过很漂亮。”

【第7句】:小明的爸爸是法官。一天,他爸爸的一个朋友拿着许多礼品去小明家为别人求情。小明的爸爸说:“礼品你拿走。法律是箭不是弦,法律是铁不是棉。他犯了罪就应该受到法律制裁。”(广东·龙门)

【第8句】:【有吃刀子的嘴,还得有化刀子的肚】释义:比喻不仅要有决心,还要有真实本领。例句:当然,对待困难仅仅不怕是不够的,有吃刀子的嘴,还得有化刀子的肚,我们必须正视它,必须一个一个加以解决。

【第9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释义:到处找,找不到,却在无意中碰到了。例句:“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注:姑娘:吴语,姑母。)之意?”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10句】:高二叔跑运输折了本,半年后忍不住又想投资做生意。高二婶胆怯地说:“上次欠的债咱才刚还上,你心又痒痒了?你可别前脚出了螃蟹窝,后脚又踏进烂泥塘。悠着点吧!”(河北·石家庄)

【第11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惯)形容虽然相距很近,互相却并不往来。 也作鸡鸣犬吠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第12句】:【从前作过事,没兴一齐来】(谚)没兴:倒运,败兴。指从前做过的见不得人的丑事坏事,到破败时就会一件不漏地全部清算到自己头上。 也作从前作事,没兴齐来。 从前作过事,败落一齐来。 从前作过事,不幸一齐休。

【第13句】:【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惯)既没有房屋,也没有土地。形容非常贫穷。 也作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上无片瓦,下无站脚之地。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锥地立足。

【第14句】:【说时迟,那时快】(惯)形容非常迅速、快捷,说话的功夫事情已经发生了。 也作“说时迟,那时疾”。

【第15句】:【三寸金莲】“三寸金莲”特指女人被缠残了的小脚。此等残缺之“美”,为汉文化所独有。新中国成立后提出解放妇女、男女平等,废除妇女缠足之陋习。女子缠足之风始于南唐。公元916年,南唐后主李煜称帝后,令宫嫔窅(ya。)娘以布缠足,呈新月状(亦称莲花状)。因其足骨已残,故较常人之脚小得多,故其足始称“三寸金莲”。陶宗仪《辍耕录·缠足》:“李后主宫嫔窗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做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窅娘就成了女子缠足的第一人。在帝王倡导下,“由是人皆效之”,遂形成了这种华夏独有的以病态为美的畸形审美习俗。到了宋朝以后,女子才较普遍地有了“三寸金莲”。清入主中原后,因满族妇女无缠足的陋习,故而康熙帝曾下过禁止妇女缠足的诏书。但在强制程度上,较“留发不留头”和缓些,故而收效甚微,汉族妇女还是照缠不误。辛亥革命后,这一陋习才逐渐废除,彻底根除则是在新中国建国之后。

【第16句】:【 朋友千个好,冤家一个多】朋友越多越好,可以得到帮助, 得到支持;对头越少越好,可以减少麻烦,减少阻力。袁静 《淮上人家》:“朋友一千个不嫌多,仇人一个不嫌少,咱哥们 交往一场,你有困难,我哪能袖手旁观,不跟你互助呢?”

【第17句】:喜欢狗,狗舔口;喜欢猫,猫上灶——不识抬举

【第18句】:【不敢越雷池一步】雷池,水名。越即落水,指不敢超越界 限。香港梁凤仪《千堆雪》:“我们只是老同学,好朋友,感情 与关系永远止于此,不能稍越雷池半步!”

【第19句】:骑马上天山——回头见高低

【第20句】:【人活脸,树活皮】(谚)人活着,就凭着一张知荣知耻的脸面;树活着,就凭着一层通脉护树的外皮。 指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有名节,有人品。 也作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 人活脸面树活皮。

【第21句】:【若要好,问三老】(谚)三老:泛指多位老者。指要想把事情办得妥当,就得多请教几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听取他们的意见。

【第22句】:过完庙会一个多月,亲戚们送的方便面便吃完了,可我还要吃。妈妈笑着说:“你可真是老母猪拱萝卜窖——拱不完不抬头啊!”(河南·长葛)

【第23句】:【朽木不可雕也】此语常用以比喻人没有出息,不堪造就,如扶不起来的阿斗。典出《论语·公冶长》: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宰予喜欢白天睡大觉。有一次,孔子发现后生气地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样的学生,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责备了!” 宰予也够倒霉的,别人说他几句也就过去了,偏偏打瞌睡叫老师撞见了,落了个“青史留名”。

【第24句】:【东家不饮客不餐】(谚)东家:主人。指饮宴时的习俗是:如果主人不举起酒杯或拿起筷子,客人便不进餐。

【第25句】:百灵碰到鹦鹉——会唱的碰到会说的

【第26句】:【破罐子破摔】(惯)比喻犯了错误而不想改正,任其发展。

【第27句】:【人心隔肚皮】(谚)人的心隔着一层肚皮,谁也看不到、摸不准是在谋算着什么。指人心最难猜测,更不要说认得清、识得真了。 也作人心隔肚皮,里外不相觑。 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人心隔肚皮,对面两不知。

【第28句】:【肩膀头子扛着一张嘴】(惯)指只知道吃。

【第29句】:【此处无声胜有声】释义:比喻在关键时刻沉默不语更能表达出心意、情感。例句:此刻,他在“长辈”面前用眼泪表达自己的委屈,即可让对方产生亲近感,又会表现出一条刚烈汉子的真情。他这手“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把戏,真是用到了点子上。

【第30句】:【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曹操多疑,谁谈论曹操,曹操就来 到。借指说到谁,谁正好来了。茅盾《子夜》:“说起曹操,曹 操就到,怎么你们大学教授也逛夜总会来了?明天我登你 的报!”

【第31句】:【百岁光阴如过客】释义:人的一生极其短暂。例句:世界上,倾城倾国人须有,还怕甚,干两黄金买不来?古人云,百岁光阴如过客,不开口笑是痴呆。

【第32句】:隔道不下雨,隔村不死人——情况不一

【第33句】:【身上有屎狗跟踪】人有弱点,被坏人利用。韩志君等《古 船·女人和网》:“得了吧!自个儿脸丑,别怨镜子。要不是 你身上有屎,狗会跟着你?”

【第34句】:拉纤的喊号子———股劲

【第35句】:【捉鳖不在水深浅】释义:比喻做事全在机缘是否凑巧。例句:他心想:“捉鳖不在水深浅,只要碰到手跟前,专找不如一遇。”

【第36句】:裁判员举黄旗——警告

【第37句】:【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指失去凭借,不能发挥 作用,而被欺辱。清代《醒世姻缘传》:“我家里也有二三千 金的产业。只是一时‘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深坑被犬欺’! 你只留我口气儿,你们的便宜。”

【第38句】:【骑马不撞着亲家公,骑牛便就撞着亲家公】(惯)比喻体面的时候没能让人看见,不光彩不体面时偏偏让人看见了。也比喻想让人知道的事没能让人知道,不想让人知道的事别人偏偏知道了。 也作骑马遇不着亲家,骑牛反要遇着。 骑马没碰到亲家,骑牛反碰到了。

【第39句】:我借了同学的书,却迟迟没还。妈妈见了对我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有借无还,再借万难。”(江西·景德镇)

【第40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谚)行军打仗,在军队尚未起动时,军用的粮草必须先筹运。指粮草是行军打仗的先决条件。 也作“大军未到,粮草先行”。

【第41句】:沤烂的花生——不是好仁(人);没有好仁(人)

【第42句】:【牛吃青草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释义:各人有各人的福分。例句:“得靠运气,靠能耐。牛吃青草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的福。”

【第43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释义:项庄:项羽部下的武将。沛公:刘邦。《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和刘邦在鸿门会见,酒宴上,范增让项庄舞剑助兴,企图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臣张良见事危急,就对樊哙说:“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比喻某种言论行动表面上正当好听,其实别有用心,另有企图。例句:照我看,打郭批方不是终了,恐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第44句】:屎巴巴棍子搭戏台——臭架子

【第45句】:【青天里一个霹雳】(惯)比喻突然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情。 也作青天打下一个霹雳。 晴天里一声霹雷。

【第46句】:【太刚则折】(谚)折:折断。物体过于刚硬,就容易折断。比喻人在为人处世上过于刚烈,就容易受挫折。

【第47句】:布告贴在楼顶上——天知道

【第48句】:眉毛上安灯泡——明眼人

【第49句】:风吹鸡毛——忽上忽下

【第50句】:【时势造英雄】(谚)时势:时局发展的形势。指时代的风云会把普通人造就成英雄人物。 也作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豪杰。 时势造英雄,乱世好做官。

【第51句】:【赶狗入穷巷】穷巷,死巷,走不出去。谓逼入绝境,会拼 死抗争。香港梁凤仪《千堆雪》:“不是不惊惶的,赶狗入穷 巷的后果堪虞,那头若是无家可归的疯狗,更难以估计他反 噬的凶狠程度。”

【第52句】:【牛圈里头伸进马嘴来了】(惯)骂人多嘴多舌,多管闲事。 也作牛圈里插进马嘴来。 牛槽里伸进马脑壳来。

【第53句】:半空中骑马——腾云驾雾

【第54句】:爷爷很喜欢我,每次有好吃的东西都要给我留一些,妈妈说:“你爷爷吃一个蚂蚱都要给你留两条腿。”(四川·遂宁)

【第55句】:妈妈见爸爸一根接一根地吸烟,就指着他的脑袋说:“你真的怕自己的鼻子被痼虫子嘘了,这样不停地吸?”(湖南·双峰)

【第56句】:【势大仗权,腰粗仗钱】(谚)仗:依靠,凭借。势大压人,凭的是手中的权力;腰粗气壮,凭的是手中的钱财。指权重了势就大,钱多了气就粗。

【第57句】:我不知道“馍”字怎么写,就抬头问爸爸。爸爸让我查字典,可我又不想查,就随手写了个“馒头”。爸爸见了,说:“你呀,要迎着问题上,不要绕着问题走。这次躲过了,以后怎么办?快去查字典。”(河南·济源)

【第58句】:【人生一世,草长一秋】见“草活一秋,人活一世”。

【第59句】:玉米秸秆扎篱笆——不算墙(强)

【第60句】:【吃纣王俸禄,不肯说纣王无道】释义:纣王:商朝末代君主,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俸禄:薪水,工资。比喻袒护自己的主人、靠山。例句:许多人只是因为吃纣王俸禄,不肯说纣王无道,将百姓造反看成罪不容诛,而谁逼百姓造反倒不问了。

【第61句】:【睁着眼跳黄河】(惯)比喻无可奈何地往死路上走。 也作睁着眼睛跳火坑。 睁着眼睛往火坑里跳。

【第62句】:鱼儿得水,鸟儿投林——有了自由

【第63句】:下雨出太阳——假睛(情);阴阴阳阳

【第64句】:【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谚)指人没有伤害老虎的心思,但老虎却是存心要吃人的。常比喻善人无意伤恶人,恶人却是存心要害善人的。 也作人无伤虎意,虎有吃人心。 人没伤虎心,虎有伤人意。

【第65句】:【到了山里再砍柴,到了河边再脱鞋】(谚)指到了该拿出行动的时候再行动也不迟,得看准时机,不可贸然行事。

【第66句】:【忙婆娘嫁不到好汉子】见“急婆娘嫁不下好汉家”。

【第67句】:【火烧眉毛——且顾眼前】(歇)且:姑且,暂且。指情势急迫,暂且先料理眼前的事。也指遇事缺乏长远眼光。

【第68句】:八只缸七只盖——盖来盖去盖不满

【第69句】:【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释义:比喻不看外表或形式,而从实际效果判断好坏。“白猫黑猫”又作“黑猫白猫”。例句:他自己也说不清,干脆挥挥手,装聋。而心里却自我安慰地说:“管他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第70句】:【狗尾巴熬西葫芦——越吧嗒越不是滋味】(歇)吧嗒:本指品味“狗尾巴熬西葫芦”时发出的声音,转指人自言自语时发出的声音。 滋味:本指味道,转喻某种感受。 指人越琢磨心里越感到不好受,不愉快。

【第71句】:【姻缘配合凭红叶,月老夫妻系赤绳】(谚)红叶:唐朝卢渥在御水沟中拾到一片红叶,上有绝句:“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发放宫女,卢渥与题红叶诗的宫女结为夫妻。月老:月下老人,传说月下老人用红绳系住男女足,二人即成夫妻。旧指男女婚配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并由专人主持。

【第72句】:妈妈检查我的语文作业,看我写得不整齐,就说:“你看你写的,大爷爷小孙子的,重新写一遍!”(山西·洪洞)

【第73句】:三哥卖菜,常在秤头上骗人。二爷训斥他说:“猪吃昧心食不肥,人贪昧心财不富。快收起你那骗人的鬼把戏吧!”(河南·邓州)

【第74句】:属竹子的——心里空虚

【第75句】:喷壶不叫喷壶——碎嘴子(比喻说话哕唆)

【第76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俗语用来嘲讽、抨击那些限制老百姓的正当言行,自己却胡作非为的当权者。它出自宋代。北宋时,有个官员名叫田登,他为人心胸狭隘,专制蛮横。因为他名字中有个“登”字,所以,每到一处任官,他便命令身边的人避其名讳,在谈话时凡说到和“登”同音的字,必须用其他字代替。比如,灯心草要叫开心草,灯台、灯罩、灯笼得叫亮托、遮光、路照。触犯田登这一忌讳的人,会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轻则挨板子,重则判刑。宋仁宗时,田登担任河北冀州南官留守。他上任不久,便是一年一度的上元节(即元宵节),按照惯例,元宵节里要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官府衙门贴出告示,晓谕百姓,自由赏灯。可是这次,负责写告示的小官犯了难,用“灯”字便触犯官讳,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于是便呈请田登决断。由登大笔一挥,把“灯”字改成“火”字。第二天,百姓看到这样一则布告:“依例,放火三日。”看完告示的百姓不明就里,惊吵喧闹起来;一些外地客商,以为官府真的要在城里放火,纷纷收拾行李,迅速离开。田登的这一布告,把事情闹大了,谏官们纷纷上奏弹劾田登。最后,田登被罢职。百姓们明白此事原委之后,讥讽田登是个“放火州官”。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俗语的来历。

【第77句】:【有钱的王八大三辈】(谚)王八:乌龟,骂人语。旧指卑劣的小人只要有了钱,在乡邻的眼中就被抬高三辈,受世俗的恭维。

【第78句】:树桩上的鸟儿一一早晚要飞;迟早要飞

【第79句】:左手喇叭右手鼓——自吹自擂

【第80句】:花生的壳,大豆的皮——层管一层

【第81句】:【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释义:葵:蔬菜名,今称水芹菜,或指冬葵。早晨露水没干不掐葵叶,中午不在烈日下割韭菜。例句:掐秋菜,必留五六叶。不掐则茎孤;留叶多则秆大。)-L掐,必待露解。谚日:“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

【第82句】:【生娘小于边,养娘大于天】(谚)生娘:生身的母亲。边:事物的边沿。指养娘要比生娘恩情重得多。

【第83句】:【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俗语的意思是事情看似如此,其实另有他图。它源自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欧阳修,别号“醉翁”。他在散文写作上成就颇高,《醉翁亭记》便是其中的名篇之一。《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当滁州太守时写的。滁州州署在今安徽滁县,县城西南有风景秀丽的琅邪山;山中有泉,名“酿泉”;泉旁有一座亭子,据说是山里一个和尚修建的,欧阳修给这座亭了取了个名字,叫做“醉翁亭”。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呢?他在《醉翁亭记》这篇文章里,道出了缘由。原来欧阳修常与朋友相约来此饮酒,欧阳修年岁大了,饮一点便酩酊大醉,他便给自己取了个“醉翁”的别号。欧阳修酒量不大,很容易醉,那他为什么还爱喝酒呢?文章说:醉翁的本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风光。他是借喝酒的兴致,以获得欣赏山水的乐趣。后来,人们大多只用前半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忘却了“在乎山水之间也”。作为俗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就转义了。

【第84句】:【摸着石头过河】借指探索,谨慎行事。沙汀《淘金记》: “我这个人作事,你清楚的,总是摸着石头过河。唉,依你 看,将来不会有麻烦吧?”

【第85句】:【猴子不上竿,多敲两遍锣】(谚)指猴子不肯做爬竿表演,是锣声催得不紧。比喻事情不成功,是措施不力,压力不够。 也作“猴不上竿紧打锣”。

【第86句】:【伶俐人当媒人,糊涂人当保人】(谚)媒人:婚姻介绍人。保人:债务担保人。指聪明人易促成男女双方好事,适合做媒人;糊涂人易答应承担钱财风险,找不到保人可向其求助。

【第87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释义:比喻有心去做的事情做不成功,无意做的,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又作“意”。“并”又作“发”。例句:这真应了古人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看起来,爱情是个奇怪的数学函数。是几何学里的抛物线,谁也难以捕捉它的规律,你说对吗?

【第88句】:向日葵开花——到顶啦

【第89句】:【三步并作两步】(惯)形容快步行走,步子迈得很大。 也作三步并两步。 三步并成一步迈。

【第90句】:【撑门面】(惯)指勉强维持外表的体面。 也作“撑面子”。

【第91句】:【心急碰上热豆腐】(惯)指心里正着急,偏又碰上麻烦事。也比喻心里存不住话,听到什么说什么。

【第92句】:【有他不咸,没他不淡】作用不大,显不出他来。古华《九十 九堆礼俗》:“谁都不曾把她放在眼里,正如老话讲的:有他 不成,没他不淡。”

【第93句】:【朋友妻,不可戏】(谚)对于朋友的妻子,要尊重、严肃,不可有任何轻浮的表现。指朋友之间义气为重,对朋友妻尤其不得失礼。 也作朋友妻,不可欺。 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灭.

【第94句】:【蛤蟆吃黄蜂,倒挨了一锥】释义:比喻没得到好处,反而受责备。例句:这次欢迎史厂长,你想再尝甜头,来了个老谱袭用。故技重演,没料到热面孔碰了个冷屁股,弄了个蛤蟆吃黄蜂,倒挨了一锥。

【第95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谚)山再高,总有人走的路;水再深,总有渡人的船。指上山有山路,渡水有水路,世上没有人走不通的路。

【第96句】:关起门来做皇帝——没入朝拜:妄自尊大

【第97句】:【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谚)饶:尽管。任凭你怎样奸猾,还是把人家的洗脚水当汤喝了。指阴谋计划得再好,或人再精明,也难免上当受骗。 也作饶你奸似鬼,也吃老娘洗脚水。 由你奸似鬼,也吃洗脚水。 随你奸似鬼,也吃洗脚水。

【第98句】:【赶鸭子上架/打鸭子上架鸡】上架,鸭不上架。指做事不 在行。成语:强人所难。台湾朱秀娟《女强人》:“你有能力 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不能打着鸭子上架。”

【第99句】:耗子扛枪——窝里横

10552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