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最新歇后语,女生都喜欢!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阎王不在家,业鬼由他闹】(惯)业鬼:即孽鬼,生时作恶的鬼。比喻主事的人不在,坏人乘机捣乱。

【第2句】:【杀回马枪】(惯)回马枪:古时一种枪法,两人交战时,一方诈败而走,待对方追至切近,回过马来给追击者以致命一击。1指先撤退,待对方麻痹后,回过身来进行突然袭击。也指假装离开,出其不意突然回来。2指揭发自己同伙的问题。

【第3句】:【吃饱了一家不饥,锁住门不怕饿死板凳】(惯)指家里只有单身一人。为对单身汉的谐谑语。

【第4句】:每个星期天,不管爷爷有多忙,妹妹都要缠着去公园,去时自然要带上我了。爷爷说:“真是猫打翻,狗造化啊!”(浙江·兰溪)

【第5句】:人行影子走——寸步不离

【第6句】:旅客上飞机——远航

【第7句】:【绑鸡的绳子,捆不住大象】(谚)比喻用制伏弱小者的方法,根本无法制伏强大的对手。

【第8句】:【滚石不生苔】滚动的石子不长青苔,借指经常变动不容 易发展。台湾语文图书:“劝人家不要经常换工作,做一行 怨一行——滚石不生苔。”

【第9句】:【林子大了,什么鸟儿没有】情况复杂,什么人都有。浩然 《艳阳天》:“十个指头伸出来还不能一般齐哪,林子大了,什 么鸟儿没有?这种人总归是一个半个,成不了大气候,您别 往心上放就是了。”

【第10句】:【蚂蚁戴荔枝壳——充大头鬼】(歇)指身份卑微的人硬要充当大人物。也泛指装模作样蒙骗人。 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蚂蚁子戴荔枝壳——假充大头鬼”。

【第11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俗语被引申为老师培养出的学生超过了自己,或者后辈胜过前辈。它的原意是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典出战国时期苟况《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里的“青”是指靛青,即靛蓝;“蓝”是指蓝草,泛指可以用于制作靛蓝的数种植物的统称,如菘蓝、蓼蓝、木蓝等。这句话的原意是指靛青染料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它的提炼过程还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早在秦汉之前,人们尚不知道靛蓝染料的还原染色机理,只知道在菘蓝收获的季节,快割、快碎(打碎)、快泡,然后将泡好的色液快染布。弄得染匠们十分繁忙和疲劳。有一次,一个染坊的两位染匠忙累了一天,还是没有把要染的布染完,只好收工等第二天接着干。第二天,染匠发现染池上面浮着许多泡沫,用染棒一搅,昨天沉淀的蓝泥不见了,二人十分惊奇,认为这可坏了,蓝泥没了,光剩汤了,布也染不成了。其中一人说:“怎么也成这样了,试试吧。”他们连忙把一块白布放进去浸泡,结果拿出来一看,不是原来的蓝色而是黄褐色,正在失望之际,那黄褐色的布却慢慢变成了深蓝色,即靛蓝。这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出处。

【第12句】:【外公死儿——没有舅了】(歇)舅:谐“救”。指不可挽救或无可救药。

【第13句】:虎坐莲台——假充善人

【第14句】:【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谚)指宁肯饿死也不做贼,因为偷窃是担贼名、丧人格的;宁肯屈死也不告状,因为官府衙门敲诈勒索,不为民作主。

【第15句】:【家贫显孝子】(谚)指家境困窘时,才能显出真正的孝子。泛指在艰难困苦的关键时刻,才能看出一个人的优秀品质。 也作家贫出孝子。 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

【第16句】:【龙的传人】“龙”一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也常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这源于中华民族对共同的图腾神——龙的崇拜。当然,龙也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是根据古代神话中的蛇的图腾演化而来。 “龙的传人”还有考古文物为证。在山东嘉祥县武氏墓群出土的刻制于东汉时期的石刻中,有“历代帝王”画像,唯有伏羲形象奇异,人头人身而龙尾,仿佛由龙转化而成一且与女娲氏画在一起。而女娲是奉蛇为图腾的民族创造出来的,而龙是根据蛇的图腾演化而来的。传说伏羲和女娲成婚而生人类,始祖是龙繁衍的后代,当然是龙的子孙,故而称作“龙的传人”。

【第17句】:【鸟瘦毛长,人贫志短】释义:人在穷困时常常没有办法挣脱困境。也说“马瘦毛长,人穷志短”,意为人在穷困时,常常丧失志气。例句:春儿又好笑又好恼,忍不住骂道:“你常常—躯男子汉,不}旨望你养老婆,难道一身一口,再没个道路寻饭吃?”可成道:“贤妻说得是。‘鸟瘦毛长,人贫志短。’你教我那—条道路寻得饭吃的,我去做。”

【第18句】:【说一句,是一句】(惯)指说出来的话实在、有分量、算数。 也作说一句,算一句。 说一句话,算一句话。

【第19句】:【跑龙套】“跑龙套”常用来指代在别人手下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它源自中国戏剧。 “龙套”本指传统戏曲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所穿的戏装,因绣有龙纹而得名。后来渐渐将此类戏剧中的角也叫龙套了。龙套也叫文堂、流行。文堂是指主帅升帐时出场的龙套。流行指的是在串场时来回流动的龙套。在戏中,一般以一将带四人为一堂。我国戏曲艺术虚拟性强,一兵可当十当百,甚至千万人,所以在舞台上规定四人为一组,即可代表作千军万马。在舞台上,龙套需在主要人物指挥下制造各类气氛。龙套制造气氛有一定的舞台规矩和活动程式。例如,表现元帅升帐或官员升堂,龙套要分站两边叫做“站门”;在上场门或下场门迎候主人出场的龙套,要斜列两边叫做“斜门”;带领主人前行的龙套,一路快步在台上兜圈子叫“圆场”;在交战场面,为表现战斗激烈,龙套要从兵器下穿梭钻过去,叫做“钻烟笼”;龙套分别从舞台两边出场,叫做“二龙出水”等。龙套的角色,虽然不是主角,但是讲究“立如钉,走如风”。因为,龙套若在台上东张西望抓耳挠腮动作不止,会影响主角的演唱;在需要龙套动作时,如果不是轻捷如燕,快走如飞跑起来,那便没了舞台气氛。所以,人们爱说“跑龙套”。“跑龙套”便由此而来。

【第20句】:赶马车的开汽车——不懂那一套

【第21句】:【老虎吃天,没法下嘴】释义:比喻事情大,不知从何处下手。例句:“我们的大计划是老虎吃天,没法下嘴。”

【第22句】:【人不宜好,狗不宜饱】(谚)待人不可过好,喂狗不可太饱。指处人处事,贵在适度。

【第23句】:【经还没念,就先打起和尚来了】(惯)比喻事情还没办成,就先惩罚办事的人。

【第24句】:【 打破闷葫芦】葫芦不破,不知道内容,谓揭穿秘密。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他这样的才气,这样的阅历,一定会打 破这个闷葫芦吧!”

【第25句】:下棋丢了帅——输完了

【第26句】:【从小看大,三岁看老】(谚)指人一生的好坏作为,在其三岁时就能看出端倪。 也作“从小看大,从幼观老”。

【第27句】:学校大扫除,我忘了带劳动工具,急急忙忙地跑回家拿。妈妈看我慌张的样子,笑着说:“你呀,真像八十岁的老婆婆穿袜子,老是一二五——丢三落四的。这可怎么行?”(湖南·郴州)

【第28句】:【没把你孩子丢到井里】没做过对不起人的事,没有冤仇。 李准《龙马精神》:“芒种,我又没把你孩子丢到井里边,你怎 么和我这么大冤仇!你小大是个干部,说话不能血口喷人 啊。”

【第29句】:【救急不救穷】(谚)指救济人,只能帮忙解决其一时的窘困,难以使之摆脱长久的贫穷状态。也指救助者只救急,不救穷,这是救助的原则。 也作救急救不了穷。 救急容易救穷难。

【第30句】:【下臭雾】(惯)比喻造谣生事,满口胡言。

【第31句】:妈妈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爱惜东西,说是“靠山也不能枉烧柴”。(河南·信阳)

【第32句】:滚水泼蚂蚁—— 一窝死

【第33句】:【溜须】“溜须”用以讽刺那些阿谀奉承之辈的卑劣行为,源自宋朝。宋真宗时,寇准为丞相,丁谓为参知政事。一次朝中宴会,寇准喝汤的时候,没注意汤汁沾在了胡须上。丁谓正巧看见,赶紧过来替寇准擦拭,寇准毫不领情地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意思是说,你身为国家大臣,不是来替我擦胡须的。当场把丁谓羞得满脸通红。“溜须”一词由此而来。所谓受辱后怀恨在心,决心找机会报复寇准。后来宋真宗患病不能上朝,丁谓就串通内侍诬告寇准阴谋拥立太子,把寇准贬出京城。当时,老百姓曾编成顺口溜:“欲得天下宁,须拔眼前丁。欲得天下好,不如召寇老。”

【第34句】:【酒病酒药医】(谚)指人因饮酒而得的病,还要用酒来医治。也泛指人从哪方面引出的问题,还得从哪方面去着手解决。 也作“酒病还须仗酒医”。

【第35句】:【要想武功好,从小练到老】(谚)要想把武功练好,就得一辈子不停地练。指武功不是短时间能练好的,要长练不辍。

【第36句】:【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谚)前程:做官或成名的前途。指人应该只想着为社会做有益的事,不应去考虑个人的功名利禄。劝人一心向善。 也作“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第37句】:骏马的蹄力有限,人民的智慧无穷。

【第38句】:【豆芽不可做柱,丫头不可做主】释义:丫头做不了一家之主,就像豆芽做不得柱子一样。比喻女子担当不了大任。

【第39句】:【 不帮和尚,不帮尼姑】谓不介入,保持中立。韩志君等《古 船·女人和网》:“得,我不帮尼姑,不帮和尚。你们两家斗 法,别把我也扯进去。”

【第40句】:【一棵树成不了森林,一滴水成不了大海】释义:比喻一个人力量单薄,办不成大事情。例句:韦步平抬头,瞅他片刻才说:“一棵树成不了森林,一滴水成不了大海,一个入成不了队伍,要干还得联合更多的弟兄才行。”

【第41句】:核桃仁子——不砸不出来

【第42句】:山谷里敲锣——处处有回音

【第43句】:【痢痢头上拍苍蝇——来一个着一个】(歇)着:打中。指来一个就勾搭或笼络住一个。也指来者不拒,统统接纳。

【第44句】:【船头怕鬼,船尾怕贼】(惯)形容胆小怕事,顾虑重重。

【第45句】:【提在水缸里】(惯)比喻担惊受怕。

【第46句】:【—花引来万花开】发生了好的影响。成语:发扬光大。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光有英雄事迹而没有哺育英 雄的经验,好比收获了庄稼而没有留下种子,既不能一花引 来万花开,更不能体现园丁的辛勤。”

【第47句】:井里吹喇叭——低声下气

【第48句】:【慢走跌不倒,小心错不了】(谚)走路步子放缓点,就不会被绊倒;做事从容谨慎,就不会出差错。指做事出错,往往都由于粗疏大意。

【第49句】:【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种意见不一致,行动不协调。 成语:各自为政。类似的: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各拉各 的弦儿,各唱各的曲儿/各打锣鼓各唱戏。陈登科《赤龙与 丹凤》:“唉!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弄得本县神魂颠 倒,摸不着门道,不知依谁是好。”

【第50句】:【桃李满天下】(惯)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形容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遍布各地。

【第51句】:【在京和尚出京官】(谚)指在京城的和尚往往吃香,就好比离开京城的京官在地方上吃香一样。

【第52句】:十字路口行走——四通八达

【第53句】:铡刀剃秃头——拿脑袋开玩笑

【第54句】:属包脚布的——反正都是里(理)

【第55句】:【不显山,不露水】谓不露痕迹,不动声色。《刘澍德小说 选》:“这些人真有本事,不显山、不露水的,几时‘对’上的, 大家全不知道。”

【第56句】:【剪牡丹喂牛】(惯)比喻糟蹋、浪费贵重的东西。

【第57句】:舞台上的灯光一引人注目

【第58句】:【哪块黄土不埋人】见“何处黄土不埋人”。

【第59句】:瞎猫碰着死老鼠——凑巧;好运气

【第60句】:【喝西北风】(惯)指没有饭吃,饿肚子。也指受冷风侵袭。 也作“吸西北风”。

【第61句】:【东河里没水西河里走】(谚)指东河里没小时,就去西河,总会取到水的。比喻做事贵在灵活通变,一处不通,还可另找途径。

【第62句】:【碰瓷】“碰瓷”是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原是北京方言,后流行全国各地。碰瓷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起源于清末,那时候有一伙人为了诈人钱财,专门抱着瓷器去路边撞马车。与马车发生碰撞后,这伙人就故意把瓷器摔坏,一窝蜂一样围住车主要求赔偿。说那瓶是他爷爷的奶奶的二舅妈的大姨那代的古董,值多少多少银子。于是车主就被狠宰了一把,要不然就甭想脱身而去。瓷器碰马车,就叫碰瓷。另一种说法,认为“碰瓷原是古玩业的一句行话,意指个别不法之徒在摊位上摆卖古董时,常常别有用心地把易碎的瓷器往路中央摆放,专等路人不小心碰坏,他们便可以借机讹诈。可怜被“碰瓷”者气受了,钱花了,还得抱回一堆碎瓷。现如今,“碰瓷”又死灰复燃,而且花样翻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多发生在汽车身上。他们不是抱着瓷器撞汽车,而是行人或自行车故意撞汽车,造成汽车撞人的假象,讹人钱财。在北京、广州等地甚至还出现了团伙作案的“职业碰瓷党”,更有甚者他们还利用汽车碰汽车讹诈更多的钱财。实际上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第63句】:【八擒孟获——多此一举】(歇)孟获:三国蜀汉建宁(治今云南曲靖)人,当地豪强。刘备死后,孟获起兵反蜀。蜀汉建兴三年(金元225年),诸葛亮领兵南征,对孟获采用“心战”,七次生擒,七次释放,

【第64句】:梅兰芳唱旦角——拿手好戏

【第65句】:盘里鱼儿瓮中鳖——跑到哪里去

【第66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释义:七级浮屠:七层塔。救人性命,功德无量,比造七层塔礼佛还要好。浮屠:又作“浮图”。例句:慧澄道:“夫人勿怪。这官人为夫人几死,贫姑慈悲为本,设法夫人救他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第67句】:【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谚)参: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肥大,有滋补作用。七两、八两:均为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七两重的参称人参,八两重的参称宝参。指人参能长到半斤重,就是难得的宝物。

【第68句】:【面和心不和】(惯)指表面和善,内心却并不和善。也指表面上彼此和睦相处,内心却不满对方。

【第69句】: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

【第70句】:【好马不用鞭催】(谚)好马上路,会自觉奔驰,不需主人用鞭催赶。 比喻有高度自觉性的人,做事认真负责,用不着别人指使督促。 也作好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槌。 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锤。

【第71句】:【将本求利】(谚)做生意先得筹集本钱,有本钱才能生出利润。指做生意为的是求取利润,而投入资本是求取利润的先决条件。

【第72句】:【裤兜子钻蝎子——爱昨蜇咋蜇】(歇)咋:方言,怎么。蜇:蝎子用毒刺刺人,谐“着”。指任凭事态发展,结果是怎样就怎样。

【第73句】:上坟烧纸钱——自家人哄自家人

【第74句】:一间房子四个门——门路多

【第75句】:三个鬼拿不着——比鬼还鬼

【第76句】:【是亲必顾】(谚)指只要沾亲带故、关系亲近,总不免要徇情顾面。 也作“是亲都有一顾”。

【第77句】:梦里失火喊救命——虚惊一场;一场虚惊

【第78句】:小旭拿着标有20分的语文卷子说:“爸爸,下次我要考95分,让你高兴一下……”小旭妈妈在一旁说:“你这才是破裤子先伸腿,说不定下次还考10分呢!”(山东·单县)

【第79句】:【说的有心,听的有意】(惯)指说话的人有意要表达某种意思,而听的人也明白其含意。 也作“说者有心,听者有意”。

【第80句】:【有理讲倒人】有理讲理,无须采取欺诈或暴力方式。浩 然《艳阳天》:“快回去吧,我们有理讲倒人,为什么要打架?”

【第81句】:石狮子灌米汤——滴水不进

【第82句】:【登上高山观虎斗,坐在桥头看水流】释义:比喻在一旁观看别人相斗。例句:他越想越美,手都发痒了。真是登上高山观虎斗,坐在桥头看水流。

【第83句】:奶奶过生日了。吃饭的时候,爸爸夹了鱼头对奶奶说:“吃了鱼头,万事不愁。”妈妈夹起了鱼尾,对奶奶说:“吃了鱼尾,顺风顺水。”我给奶奶夹了块鱼身放在她的盘里,说:“吃了鱼身,万象更新。”奶奶高兴极了。(河北·易县)

【第84句】:【有多大的笼子,养多大的鸟】释义:比喻要根据条件办事。例句:按说,应当有多大的笼子,养多大的鸟!可我……

【第85句】:【 比死人多口气】形容人无能,不起作用。成语:行尸走 肉。西戎《赖大嫂》:“你活了四十几,比死人多有一口气,有 啥能耐!”

【第86句】:野猪掉在陷坑里——跑不了

【第87句】:【狗不咬上门客】(谚)比喻对客人应以礼相待,不可粗暴无礼。

【第88句】:【姑爷进门,小鸡没魂】(谚)姑爷:岳丈家对女婿的敬称。没魂:吓掉了魂。指女婿是丈人家的娇客,女婿一来,就要杀鸡置酒,盛情款待。

【第89句】:【版版六十四】(惯)版:指宋代铸钱用的铜模。每版铸钱六十四枚。 版也写作“板”。形容人办事严格认真,没有通融的余地。

【第90句】:半云空上长草——破天荒

【第91句】:【三眼铳打兔子——没准】(歇)三眼铳:一种有三个枪眼的旧式火器,用于出殡时放礼炮。本指射击没有准确性,转指说话、办事没有目标,没个准头。 也作“三眼铳打兔子——没准头”。

【第92句】:华佗当医生——名副其实

【第93句】:金铸的鞋模——好样子

【第94句】:【骑上毛驴找毛驴】(惯)比喻到处寻找就在自己身边的东西。

【第95句】:【两节甘蔗不能一口咬】释义:比喻有计划按步骤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例句:马远甫望着他们的背影,自己跟自己说:“那不好。要干也得一个一个来,两节甘蔗不能一口咬呀!”

【第96句】:【 摇羽毛扇子】戏曲中扮演军师之类的人物,常手执鹅毛 扇,借指出谋划策。相关的:狗头军师。丁玲《太阳照在桑 干河上》:“咱们都是老实人,别人有摇羽毛扇的,赛诸葛。”

【第97句】:【衣冠禽兽】“衣冠禽兽”现在常用来指责品德败坏的官员和坏人。称其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似禽兽。衣冠禽兽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传说古代有一种恶鸟、恶兽,名叫“枭”、“獍”,这两种禽兽出生后均先把生它的母亲吃掉,据此就有了“衣冠枭獍”一语,喻指行为卑劣,品质极坏的人。因一禽一兽,后演变为“衣冠禽兽”。另一种认为,“衣冠禽兽”一语源于古代官员的衣饰,原来并无贬义。在我国历史和戏剧舞台上,封建官吏服饰上都绣有飞禽走兽,明清两代文官服上绣禽,武官服上绣兽,且看下表:品级:青树林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文官:仙鹤锦鸡孔雀雪雁白鹂露鹚鸳鸯鹌鹑练雀武官:麒麟狮豹虎熊彪犀牛犀牛海马从中不难看出,衣冠上的禽兽,越是珍奇,品级越高。后来这些象征、区别官职的“衣冠禽兽”们,只顾当官做老爷,仗势欺人,鱼肉百姓,到头来却成了人民切齿痛恨的代名词。

【第98句】:布机上的梭子——不打不走;直来直去;直进直出;直出直入;去了又来

【第99句】:【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释义:比喻当面对人热情,背后却陷害人。“盆”又作“把”。例句:我告诉姐姐,一辈子别见他才好。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10630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