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朋友圈2024经典的歇后语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彩电演节目——有声有色

【第2句】:【爹有娘有,不如自个有】(谚)爹娘再有钱,也比不上自己手里有钱。指人要靠自己,贵在自立。

【第3句】:驾辕马套在车后头——想开倒车

【第4句】:【犯口舌】(惯)指双方争吵或辩论。

【第5句】:【亲故亲故,十亲九顾】(谚)亲故:亲戚与朋友。指亲戚故旧之间,遇事总会互相照顾。

【第6句】:菜籽里的黄豆——数它大

【第7句】:【煞上裤腰带就充贞节女】(惯)比喻刚干了坏事,转脸就假装好人。

【第8句】:【八擒孟获——多此一举】(歇)孟获:三国蜀汉建宁(治今云南曲靖)人,当地豪强。刘备死后,孟获起兵反蜀。蜀汉建兴三年(金元225年),诸葛亮领兵南征,对孟获采用“心战”,七次生擒,七次释放,

【第9句】:麻媳妇拜见歪嘴婆——对丑

【第10句】:【守身如执玉】释义:爱自身的名誉如爱护璧玉一样。例句:试看古圣先贤,守身如执玉,到临死时候,还是一个“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光景。

【第11句】:【 大河涨水小河满】小的依靠大的,局部依赖整体。张抗 抗《北极光》:“当然先救自己!我从来不认为什么‘大河涨 水小河满’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只有小河的汇集才有大河的 奔流。”

【第12句】:【呱呱叫】(惯)形容极好或极其优秀。

【第13句】:【洒多少汗水,有多少收获】(谚)流的汗水多,收获的粮食就多。指农民种田,下苦多和收获大是成正比的。也泛指人在创造财富上,出多大的力,就会有多大的收益。

【第14句】:【羊皮膏药——不灵】(歇)旧时民间认为狗皮膏药疗效好,羊皮膏药不管用。指不灵验,不起作用。

【第15句】:【吃了迷魂药/喝了迷魂汤】指被迷惑。浩然《山水情》:“两 性之爱怪得很,掉落情网里的人,就如同吃到迷魂药一般, 十有八九不顾前后。

【第16句】:【看人下菜碟儿】释义:看人行事待人态度不一。例句:“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你都会看人下菜碟儿!”

【第17句】:生铁进了铁匠铺——挨打的坯子;等着挨锤

【第18句】: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第19句】:【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要讲究方式,要与 人为善,不要伤害人。类似的:好话三句暖人心。明代《金 瓶梅》:“你去到后边,把恶气儿揣到怀里,将出好气儿来,看 怎的与他下个礼,赔了不是儿罢。你我既在檐底下,怎敢不 低头。常言道: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第20句】:【舌头底下压杀人】(谚)舌头能把人压死。指舌头能搬弄是非,无中生有,制造事端,挑拨离间,陷人于死地。 也作舌头片子压死人。 舌头根子下能压死人。

【第21句】:【打拦头雷】(惯)比喻竭力阻止。

【第22句】:叔叔见义勇为,各方面的表扬奖励纷至沓来,这让叔叔很不好意思。婶子说:“好马配雕鞍,好人配称赞。你又不是袁世凯做皇帝——欺世盗名的,有什么难为情的呢?”(河南·南阳)

【第23句】:【三代不读书会变牛】(谚)连着三辈人不读书,后人就会变得像牛一样蠢笨。指读书不但开发自身智慧,对后代的遗传也十分重要。

【第24句】:【东扯葫芦西扯瓢】释义:比喻说话没有中心,东拉西扯。“东扯”又作“东拉”、“东搭”。例句:你少东扯葫芦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发癫,想起去查账了?

【第25句】:口吃黄连——苦在心

【第26句】:【真金不怕火炼】(谚)真金子经得起烈火烧炼。比喻正确的事物或真正的英雄人物经得住考验。

【第27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用人,就应信任,否则不可能同 心同德。语序亦可换置。茅盾《子夜》:“这个骄蹇自负的年 轻人显然以为吴荪甫不在家中守候捷报,却急冲冲地跑到 厂里来,便是对于部下的办事人还没有绝对信任的意思,那 就不合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那就不是办大事的风 度。”

【第28句】:【杀人不见血】不留痕迹,暗地里害人。明代《醒世恒言》: “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猫儿,平昔不知坏了多少大臣,乃是 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

【第29句】:锅炉里的水——沸腾起来

【第30句】:【冷手挝不着热馒头】(谚)挝(zhua):抓。馒头:馍馍。指冰冷的手难抓热馍馍。比喻时机不到办不好事,或方法不对头难办成事。 也作冷手难抓热馒头。 冷手抓不住热馍馍。

【第31句】:【脑子怕不用,身子怕不动】(谚)脑子怕的是不用,越不用越迟钝;身子怕的是不动,越不动越僵硬。 指脑子越运用越灵活,身子越活动越健康。

【第32句】:【热锅上的蚂蚁】释义:形容焦急不安,慌乱不宁。例句:瑞宣在院中走来走去,像个热锅上的蚂蚁。

【第33句】:五更天下海一一赶浪潮

【第34句】:【落地的秋蝉——哑了】(歇)本指秋蝉不再发出叫声,转指人不能说话或无话可说。 也作“秋蝉落地——哑了”。

【第35句】:【先下米,先吃饭】(谚)做饭时,谁先往锅里下米,谁就先吃上饭。比喻做事启动早的,自然就有早成功的希望。

【第36句】:【人老三不贵:贪财、怕死、没瞌睡】(谚)贵:稀奇少见。指老年人有三种常见的毛病:一是贪图钱财,二是担心死去,三是睡眠很少。

【第37句】:哥哥要去学习烹饪技术。临走时,爸爸叮嘱说:“去了好好学,家有千两黄金,不如薄艺在身。”(河南·邓州)

【第38句】:【心不在肝上】(惯)指心不在焉。

【第39句】:【常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在某种环境里生活久了,难免 要受影响。或说:常在江边走,难保不失脚。马烽《刘胡兰 传》:“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难免踏湿鞋。赌博场、料子馆, 臭名在外,即便自己行得正,走得端,常去那地方,外人提起 来名声也不好听啊!”

【第40句】:说书人的功夫——耍嘴皮子

【第41句】:邻居家靠摆摊卖菜发了起来,爸爸说:“真是挑担不如背菜篮,卖猪不如杀猪,看来要想赚钱,靠笨做还不行。”(江苏·丹阳)

【第42句】:【千金易求,信誉难得】(谚)信誉:由诚实守信获得的美好声誉。 千两黄金容易求得,信誉却很难获取。专指商场中营利居其次,树立信誉是第一位的。 也作“信誉值干金”。

【第43句】:【枪杆子朝里打】(惯)指打击、伤害自己人。

【第44句】:爷爷娇惯我,每次要零花钱总是不少给。这事让严厉的爸爸知道了,他说:“你呀,真是老母猪拱虚土,尽往省劲儿的地方拱。”(河南·新乡)

【第45句】:【好鸡不跟狗斗】释义:比喻不跟某人一般见识。例句:“不,好鸡不跟狗斗,我不跟你打架……”盘老五优雅地摇摇头,那尖利的目光仿佛洞穿了石牯的五脏六腑。

【第46句】:妈妈叫我去商店买味精,我说:“你怎么不叫姐姐去?我不去!”姐姐说:“明明是叫你去的,你攀我干啥?”妈妈无可奈何地说:“真是一个烧香,一个拜佛啊!”(江苏·盐城)

【第47句】:【温开水泡茶——慢慢来】(歇)指行动迟缓或行事慢慢腾腾。

【第48句】:小叔要当新郎了,可他不愿意大操大办自己的婚事。同院的王阿姨来到我家,向奶奶打听小叔什么时候办喜事,奶奶不告诉她。王阿姨着急地说:“就告诉我一人吧,我不会告诉别人!”奶奶说:“坛口好扎,人口难塞。我就不告诉你了。”(河南·固始)

【第49句】:眉毛上吊猪胆——苦在眼前前

【第50句】:【肥田不如瘦水】(谚)肥沃的田地,也比不上有一股不含肥料的清水。指种庄稼,水比肥料更为可贵,更为有用。

【第51句】:【墙头草,随风倒】借指没有主见,动摇不定。或说:墙上 一草,风吹两面倒。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你看,他 发了多少财,白手起家,靠的是谁?如今也忘了水源头了,一 墙上的草,两边倒着呢。”

【第52句】:【领袖】“领袖”现在指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等的领导人。如伟大领袖毛主席。“领袖”的本义是衣领和袖口。衣领和袖口在衣饰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将“领”和“袖”合并在一起使用的最早见于《后汉书》,《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中就有“苍头衣绿耩,领袖正白”的描写。第一次将领袖用来形容人的是《晋书·魏舒传》,其中写道:“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意思是说魏舒仪表堂堂,气魄非凡,如同衣服的领和袖,具有卓越地位,堪称世人之表率。后来,人们逐渐将同一类人中的突出者称为“领袖”。现在,专用于指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的最高领导人。

【第53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姜尚,即姜子牙。传说他 在渭水边上,用直钩离水面三尺钓鱼。日:“负命者上来!” 借指出于自愿,并非强迫。成语:心甘情愿。海外陈若曦 《突围》:“伍老师从来就公开承认是迷信。这像姜太公钓 鱼,愿者上钩。”

【第54句】:就是祖国的炊烟,也使人感到香甜。

【第55句】:【千里眼,顺风耳】比喻看得远,听得细,消息灵通。韩志 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你媳妇又不是千里眼、顺风耳,她 哪儿会知道!”

【第56句】:【大俭之后,必生奢男】(谚)大俭:生活极其俭省。奢男:奢侈淫乐的子弟。指父辈过于俭省,积累下钱财产业,必定造成败家子的骄奢淫逸。

【第57句】:【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谚)三:多的约数。指井多淘上几遍,就能吃上甜水;人多向几位师傅学习,就能博取众长,学到高超的技艺。

【第58句】:【让了甜桃,去寻酸李】释义:比喻把好的让给别人,自己去找差的。例句:“让了甜桃,去寻酸李。奴将你这定盘星儿错认了。”

【第59句】:披蓑衣的被狗咬——穷人好欺负

【第60句】:【挠头不知痒处】(惯)形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第61句】:【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谚)天空要是没云,雨就下不成;人群中要是没有做媒的,男女就配不成婚。指男女婚配总得要有人从中介绍。 也作“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第62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谚)指做事不能急躁,没耐心的人是什么事情也难做得成的。

【第63句】:【吃力不讨好】花了很大力气,别人还有意见,得不到好 评。吃,也说:费。歇后语形式为:老公公背儿媳妇过河,吃 力不讨好/顶着石臼唱戏,吃力不讨好。香港唐人《金陵春 梦》:“我的处境好有一比,顶着石臼唱戏,吃力不讨好。”

【第64句】:七嫜的闺女不仅长得像七婶,而且也和她一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李大妈常夸七婶:“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闺女九像娘,你可真有福气。”(湖南·益阳)

【第65句】:天狗吃日头——吃了就吐;无从下口;

【第66句】:【肩膀头儿不齐不是亲戚】(谚)站在一起一高一低的不是亲戚。 指贫富、社会地位相差太大的双方,不会结成真正的亲戚关系。

【第67句】:我们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我虽然个子小,但球打得不错,老师和同学们都夸我。爷爷高兴地说:“比赛场上,人不论大小,马不论高低。”(河南·杞县)

【第68句】:属猴儿的——没个老实气儿;会跳

【第69句】:【二一添作五——平分】(歇)二一添作五:珠算口诀,即用二去除十位上的一,得五。指二人平分,各占一半。 也作“二一添作五——一半”。

【第70句】:弟弟放学回来后哇哇大哭,说在路上被小同学欺负了。哥哥一听,火冒三丈,马上就要去寻那个小同学。妈妈让他回来,并说:“干什么去?没听说过‘以大欺小不公道,以大帮小呱呱叫’?”(山西·平陆)

【第71句】:【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惯)指明知是圈套,却还是禁不住诱惑上了钩。

【第72句】:鱼儿得水,鸟儿投林——有了自由

【第73句】:【船不离舵,客不离货】(谚)舵(du。):船上控制方向的工具。就像船不能离开舵一样,客商不能离开自己的货物。指客商离开货物,没有保管好,就容易失盗。也指贵重财物必须随身带好。

【第74句】:黑板上的粉笔字——抹就掉

【第75句】:【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惯)男盗女娼:男的做贼盗,女的做娼妓,指思想行为十分卑劣。形容人伪善,说得冠冕堂皇,灵魂却丑恶肮脏。 也作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表面上仁义道德,骨子里男盗女娼。

【第76句】:一杆没星的秤——掂不出轻重

【第77句】:【冻死不烤灯前火,饿死不舔猫剩食】释义:宁愿饥寒而死,也不接受屈辱的施舍。例句:辣椒嫂恼了,一股怒气直冲脑门,嘴唇乱哆嗦。“冻死不烤灯前火,饿死不舔猫剩食”,这个从小刚强的女人,从来没受过这样的侮辱,也没想到姐姐是这种人。

【第78句】:拨好的闹钟——不到时候不打点

【第79句】:司马懿父子行军——你要进我要退:一个要进,一个要退

【第80句】:【家不和,被人欺】(谚)家庭成员之间要是不和睦,就会招来外人的欺辱。指家庭和睦,是自立自强、不受外辱的基础。也泛指一个团体、一个邦国,要不受外侮,内部必须团结。 也作家不和,外人欺。 家不和,防邻欺。

【第81句】: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要想身体好,天天要起早;要想身体好,睡觉不蒙脑。

【第82句】:【既在山场转,就有打猎心】(谚)山场:山区围猎场。指既是来山场走动,就有打猎的想头。借指敢到比赛现场来,就有向强者挑战的意向。

【第83句】:【寒从脚底来】(谚)脚底有涌泉穴与心相通,人周身的寒气是通过脚底传入的。指要防寒必须从脚部的保暖做起。

【第84句】:【一个媳妇,十个婆婆】(惯)一个媳妇被十个婆婆管着。形容上级领导太多。

【第85句】:【踏着鼻子上脸】见“登鼻子上脸”。

【第86句】:【猪八戒摆手儿——不伺猴】(歇)猪八戒:《西游记》中人物,原是天界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误投猪胎,变成猪的模样,后与孙悟空、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成为孙悟空的师弟。猴:即孙悟空,原是花果山上的猴王,谐“候”。指甩手不干。

【第87句】:父亲要出外做生意,奶奶不同意,说:“守着聚宝盆,偏拿讨饭棍。常言说得好,‘土能生金’。咱每人三亩责任田,只要庄稼种好了,比啥都强。”(河南·邓县)

【第88句】:哥哥在学习上很下劲儿,有人却对他说:“你家那么有钱,还学知识干啥?”哥哥认真地说:“家有黄金用斗量,不如自己本领强啊!”(河南·南召)

【第89句】:【百能百巧百受穷】(谚)在技艺上样样能样样巧的工匠,没有不受穷困的。指技艺贵在精一,不在多能。

【第90句】:【戴着木头眼镜】释义:比喻目光短浅,也比喻看不起人。例句:朱老忠说:“咱不能戴着木头眼镜,只看见一寸远。老辈人们付下点辛苦,江涛要是念书念好了,运涛再坐着革命的官儿,将来咱子子孙孙就永远不受压迫,不受欺侮了。”

【第91句】:【锯开大口儿】敞开口,不加限制。浩然《艳阳天》:“我是 不见兔子不撒鹰;没个底码儿在手里,我就是找着李乡长, 也不能锯开大口儿呀!”

【第92句】:【急出来的主意,逼出来的祸】(谚)指人在急迫中容易想出应急的办法,在被逼到走投无路时容易发生祸端。

【第93句】:表哥是个大懒虫,每天都起得很晚。舅妈数落他:“太阳快晒到屁股了你还不起?天上就是掉下黄金,也得起早去捡啊!你呀,真是贪吃懒做,不可教也。”(福建·安溪)

【第94句】:【混账】“混账“是句训人或骂人的话,是对无理、无耻一类言行的指责或训斥。说起这个词的来历,既可笑又有意思。以前,我国北方蒙古族,过着群居的游牧生活,蒙古包群落就像游动着的小村庄,经常搬迁。为了寻找有水草的地方放牧,牧民们不得四处游荡。一旦碰到有水草的地方,就把蒙古包支起来暂时定居。白天,男人们外出放牧,留下老人和妇女儿童看守帐篷。于是,一些年轻小伙子趁此机会,为了找姑娘们谈情说爱,就混进姑娘家的帐篷里去。一些老年人看不惯,便会严厉地训斥道:“你又来混账了”;“你这混账东西又来了。”小伙子碰了钉子,自知没趣,就急忙退出帐篷。爱情的力量使他下次混账更隐蔽了,或许能够收获爱情。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混账”变成了训斥或骂人的词了。

【第95句】:【医生】现在,我们把专门治病救人的人称作“医生”。而在我国古代,行医的人,北方称为“大夫”,南方称为“郎中”。据此,有人认为“医生”是一个外来词,随西医而进。其实不然,“医生”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而且和医有关。 “医生”作为一种称谓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而且与医学、医术有关。唐代太医署下开始设立专门的医学,属于学校性质的教育机构,招收学生,培养医学人才。针对不同专业,学校将学生分为五种:医生、针生、按摩生、咒禁生、药园生。其中所谓“医生”,其实就是学习医学病理的学生。而其他学生分别以学习针灸、按摩推拿、念咒施法、识用药材而命名。这时候“医生”一词专指一种医学学生,即准医生。那么,“医生”是怎么成为职业行医者的称谓呢?这与近代西医东传有直接的关系。在日本,明治维新后称职业行医者为“医师先生”。在中国,渐渐演化为“医生”。这其实与“博士”、“学士”在学位上的用法来历类似,是采取中国古代早已存在的相关名词,拿来称谓西方传来的新的文化内容。所以“医生”一词并不是外来词。

【第96句】:【鸨儿爱钞,姐儿爱俏】(谚)鸨儿:老鸨,旧时妓院的老板娘。姐儿:也称小娘,妓女。指老鸨爱的是钱财,妓女爱的是俊美男子。 也作小娘爱俏,鸨儿爱钞。 妓爱俏,妈爱钞。妈:老鸨。

【第97句】:树头乌鸦叫——不入耳;难入耳

【第98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惯)一夫:一人,表示人数少。万夫:万人,表示人数多。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攻不进来。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也作“一夫当关,万夫莫入”。

【第99句】:妹妹写作文爱用“美词儿”。妈妈批评说:“你这是丑大嫂穿花衣,里三层外三层,层层丑。”在一旁的爷爷大笑不止,也说:“在马屎蛋上绣花,怎么能绣得好?”(湖南·邵阳)

11259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