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的文案网上最红的现实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三年早知道】(惯)指什么事情都比别人知道得早。含讽刺义。

【第2句】:我和邻居的几个小朋友商量后,终于把一件难办的事办好了。爸爸见了笑着说:“这真是一人不如二人计,三人合伙唱台戏啊!”(江苏·海安)

【第3句】:【胆小不得将军做】(谚)胆小怕事的人做不了将军。指只有胆量大的、敢作敢为的人才可以领兵打仗。也泛指胆小的人成不得大事。 也作胆小的得不了将军位。 胆大做将军。

【第4句】:【饥时一口,胜过饱时一斗】在需要的时候,帮助别人最有 效。强调救急的重要。或说:饱给一斗,不如饿给一口。成 语:雪中送炭。西戎《老好干部》:“老哥,这是救济粮,一颗 要顶一颗用,人常说,缺时给一口,胜过有时给一斗,咱应当 大公无私,为缺粮的人想想!”

【第5句】:【冒烟不起火】(惯)比喻心中生气但不发作。

【第6句】:【城隍老爷上了小鬼的当】释义:城隍:迷信传说指主管某个城的神。比喻被手下人欺骗了。例句:我看看锁着房门,我才明白城隍老爷上了小鬼的当了!他妈的,他在没走以前,还同老子表示得很好,这个家伙倒干得好!

【第7句】:【十年一贯制】原为中小学教学年限的一种规定。借指长 期没有变化,没有创新。十,或说其他数字。《北京日报》 (1985,2,28):“不少产品好像故意与广大消费者对着干,几 十年一贯制,爱买不买。”

【第8句】:摔倒五味瓶——酸甜苦辣都尝到

【第9句】:【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释义:这里待不下去,可以到别的地方去。“自”又作“更”、“会”。 “人”叉作“爷”、“依”。侬:我;你。例句:希真对女儿道:“我儿,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何必执著,去休,去休!”

【第10句】:【背着牛头不认赃】(惯)偷来的牛头就背在身上,却不承认。比喻干了坏事就是不认账。

【第11句】:【吃酒的望醉,放债的图利】(谚)喝酒的总想图个一醉方休,放债的总想得到丰厚的利息。偏指放债图的是牟利。 也作“吃酒望醉,放债图利”。

【第12句】:【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话多了无人信】释义:空话说的次数多了没人相信。例句:“谚语有云: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话多了无人信。嘴筒子过分圆滑通达,反倒要暴露出说话人的本相。”

【第13句】:【拿着蚂蚱喂老虎】(惯)比喻东西太少,满足不了需求。

【第14句】:十字路口行走——四通八达

【第15句】:我本来吃饱了,可看到盘子里还有点儿鱼,又要吃。爸爸故意逗我说:“多吃一口,不如喂狗。”(河北·张家口)

【第16句】:【戏法无真,黄金无假】(谚)戏法是幻术游戏,不会是真的;黄金有固定品桕,不会是假的。指真与假是由本质决定的,不容混淆。

【第17句】:晚上睡觉前,贪吃的弟弟又在问妈妈离过年还有多长时间,当他听到只有四十来天的时候,高兴地说:“噢,又有好吃的了!”爸爸在一旁笑着说:“这真是叫花子盼过年,蚂蟥盼栽田啊!”(湖南·邵阳)

【第18句】:【少吃咸鱼少口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省得麻烦。周立 波《山乡巨变》:“我劝你少吃咸鱼少口干,不要探这些匡壳 子事了,伢子也大了,再过几年,他接得脚了,我们怕什么?”

【第19句】:【一条鱼,满锅腥】数量虽少,影响极坏。类似的:一块臭 肉坏了满锅汤。张孟良《儿女风尘记》:“赶快把他打一顿弄 走吧,一条鱼满锅腥,就数他能捣乱。”

【第20句】:水中看木桩一变了形

【第21句】:【炒鱿鱼】(惯)鱿鱼在油锅里一炒便会卷起来,很像卷好的铺盖。比喻被解雇或辞职,卷铺盖走人。

【第22句】:【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青山,就能长出树木。 意为保住根本就好办。类似的:留下葫芦子,哪怕没水瓢? 张贤亮《河的子孙》:“好汉不吃眼前亏,你越编得大越好,反 正脱过了挨打就行了。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

【第23句】:【成大事者不惜小费】(谚)小费:微小的开支。指要办成大事,就不能在小利上斤斤计较。

【第24句】:肚里藏生铁——心情沉重

【第25句】:流水簿做袍子——满身都是账

【第26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谚)时机到来时,要紧紧把握好,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指机缘可贵,稍纵即逝。 也作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时不再来,机不可失。

【第27句】: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第28句】:【快刀斩乱麻】此俗语比喻迅速果断地处理复杂问题。典出《北齐书·文宣纪》,据记载,北魏大将高欢有几个儿子,高欢想试验一下他们的才智,于是,发给每人一堆乱麻,让他们梳理整齐。别的孩子都在一根一根地整理,唯独排行老二的高洋找来一把快刀,几下就把乱麻斩断了。高欢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高洋回答说:“乱者需斩!”高欢听后十分惊异。后来高洋废掉东魏建立北齐,他就是北齐的文宣帝。不愧是“乱着须斩”,开出一片新天地。

【第29句】:老牛吃嫩草——爱青(情)

【第30句】:【六枝儿刲痒痒——敷余着一个】(歇)刲(ku-):抓。痒痒:痒。敷余:多余。指多余的人。也指多此一举。

【第31句】:【羊群出骆驼】(惯)比喻人群中有一个人与众不同。也讽刺人十分特别。

【第32句】:【能人背后有能人】谓有能耐的人多的是。李晓明等《平 原枪声》:“能人之外有能人嘛,还有比少帅厉害的。”

【第33句】:【文来文对,武来武对】(惯)比喻针锋相对,用对方采取的手段来回击对方。 也作“文来文对,武来武挡”。

【第34句】:【不看僧面看佛面】(谚)不看和尚的情面.也要看菩萨的情面。比喻不顾某人情面,也要顾及他的主人或长辈、亲友的情面。 也作不看经面,也看佛面。经:佛教经文。 不看金刚,也看佛面。金刚:佛祖身旁的守护神。

【第35句】:邻居家忘了关水龙头上班去了,结果他们家发了大水,我们家也遭了殃。哥哥气愤地要去找他们算账。奶奶说:“算了,人家又不是故意的。常言说,走路要好伴,居家要好邻。千金买屋,八百买邻。为了一件意外的事伤了邻居和气,不值得。”(河南·许昌)

【第36句】:喜马拉雅山上卖牛黄——又高又贵

【第37句】:【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绝对保密。成语:秘而不宣。 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你小声些!这事儿可得保守秘 密;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谁也不能给知道。”

【第38句】:【借债容易还债难】(谚)借债虽不怎么费事,但归还债务,连本带利会无力承受,那却不容易。诫人不可轻易借债。

【第39句】:【种田不离猪,教子不离书】谓各种职业各有不同的特点, 语文图书:“要当知识分子,就必须有阅读的习惯。俗话说, 种田不离猪,教子不离书。干一行有一行的特点。”

【第40句】:【只恨爹娘少生两只脚】(惯)形容仓皇逃命时的急切心情。

【第41句】:树枝上挂团鱼一一四脚无靠

【第42句】:【未曾水来先垒坝】(谚)坝:堤坝,拦水的土建筑物。发大水之前先得把堤坝筑好。指防洪要提早准备。也泛指凡事要把准备工作做在前头。

【第43句】:【家有贤妻,夫不吃淡饭】(谚)家里有了贤惠的妻子,丈夫的日子就会过得有滋有味。指有了贤妻,丈夫就得益无穷。

【第44句】:【公主】在古代,封建帝王的女儿称为“公主”。这个名称始于战国时代,在此以前,周朝天子的女儿称“王姬”。那么,“公主”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与天子女儿的主婚人有关。当时,老百姓出嫁女儿,例由父亲主持婚礼。天子具有九五之尊,他的女儿出嫁,怎么会出面主持婚礼呢?只好由同姓诸侯做主婚人。据《公羊传》记载:“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那时候诸侯都称之为“公”,“主”是主婚之意,移用于对天子女儿的称呼,此即“公主”名称的由来。当时诸侯的女儿也被称为“公主”。自汉代起,皇家礼仪制度进一步健全,称谓方面也做了明确规定。皇帝的女儿专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姑称“大长公主”。其他人的女儿不准用这些名称。分封各王、侯的女儿则称为“王主”、“翁主”。这也有记载,颜师古在对《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当父自主其婚也。亦日王主,言王为其主婚也。”可见,“王主”、“翁主”比“公主”低了一个级别。其后,“公主”称谓一直沿用到封建王朝灭亡。

【第45句】:毛驴下骡子——变了种

【第46句】:【先下米,先吃饭】(谚)做饭时,谁先往锅里下米,谁就先吃上饭。比喻做事启动早的,自然就有早成功的希望。

【第47句】:【头顶高梁花,脚踩浆泥瓣】(惯)比喻身为农民,生活在农村。

【第48句】:【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谚)指钱财不值得看重,而仁爱义气才是最宝贵的。 也作钱财如粪土,情义值千金。 钱财容易有,仁义值干金。 钱如东流水,仁义值千金。

【第49句】:【一日官司十日打】(谚)十日:泛指多日。只要进了衙门打官司,就不会干干脆脆结束的。指打官司是耗时间的事。

【第50句】:【房顶开门,灶炕打并】不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自顾自。 或说:屋地下打井,房顶上开门。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 网》:“我这个坏人跟你这个好人再不来往,行吧?咱们两 家,都屋地打井,房顶扒门儿,行吧?”

【第51句】:【墙有缝,壁有耳】(谚)墙上有缝隙,消息会外漏;壁上有耳朵,说话会被偷听。指人们说话要随时随地留心,提防有人窃听。 也作墙有眼睛,壁有耳朵。 墙有缝,窗有眼。

【第52句】:百年松树,五月芭蕉——粗枝大叶

【第53句】:【八十岁的老头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歇)吹打: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形容人气力不支。

【第54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释义:蒂: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比喻条件一旦成熟,事情就会顺页禾U力、成。例句:邵思语耐人寻味地对玉蓉说:“至于你心中担忧的,我看全没有必要。俗话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世界上好多事,都是这样。”

【第55句】:【天明还得黑一阵】指事情即将成功,还有困难和挫折。 书面语:黎明前的黑暗。贺敬之等《白毛女》:“咳!虎子,不 要着急,天明还得黑一阵儿呢。今儿区长跟大春就来了,咱 们早讨论出好办法来啦。”

【第56句】:石头缝里塞棉花——软硬兼施

【第57句】:【挨闷棍】(惯)闷棍: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狠狠打出的一棍。比喻突然遭到沉重打击。 也作“挨闷棒”。

【第58句】:【拿着一把汗】见“捏一把汗”。

【第59句】:爸爸问我的学习情况,我支支吾吾地不敢正面回答。爸爸慢条斯理地说:“心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我看你最近老躲着我,成绩肯定不怎么样。”(河南·辉县)

【第60句】:柳树上落凤凰——迟早要飞

【第61句】:【力贵突,智贵卒】(谚)突:迅猛。 卒:通“猝”,急遽。用力贵在迅猛,用智贵在快速。指用力也好,用智也好,全在一个“快”字上。 也作“力贵疾,智贵卒”。

【第62句】:小叔想把院子里的一棵小榆树往别处移栽,可不知何时移容易活,于是就去问三爷爷。三爷爷摘下帽子弹了弹尘土说:“桑栽骨朵儿槐栽芽儿,榆树栽个冰凌碴儿!”(河南·虞城)

【第63句】:骑兵队长打冲锋——马当先

【第64句】:【面和意不和】释义:脸面上和睦,内心里有意见。例句:因他做主管时,得了些不义之财,手中有钱,所居与刘家基址相连,意欲强买刘公房子,刘公不肯,为此两下面和意不和,巴不得刘家有些事故,幸灾乐祸。

【第65句】:【要捉栖鸟必留窝】(谚)栖鸟:夜晚栖歇在窝里的鸟。要想捉住栖歇在窝里的鸟,就必须留下它原来的窝。比喻要逮住有家室的人,就不要惊动他的家。

【第66句】:甲鱼吃甲虫——六亲不认

【第67句】:中午,我嫌妈妈炒的鸡蛋饭不好吃。妈妈说:“二十年前啊,我们天天早晨煮的是咕咕噜,中午吃的是朝天粗,晚上喝的是面糊糊。要想吃鸡蛋饭,还得盼过年哩!”在这里,妈妈把三顿饭都是玉米糊换成了三种说法,真形象!(重庆·巫山)

【第68句】:【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挽歌郎,替丧家唱挽歌的人。指事 前的要求在事后提出,被动。明代《水浒》:“眼望旌旗至,专 等好消息。不要叫老身‘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 饥时饭,渴时浆谓正应急需。成语:雪中送炭。明代 《古今小说》:“恰好王媪说起马秀才,分明是饥时饭,渴时 浆,正搔着痒处。”

【第69句】:我做饭总是半生不熟的,妈妈无可奈何地说:“你可真是个‘巧手’会做三层饭——头生、底煳、中间烂,好好学着做吧!”(云南·思茅)

【第70句】:【进可攻,退可守】(惯)l指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既可以主动出击进攻,也可以防御守卫。2指有一块能维持生活的地盘,使自己进退自如。

【第71句】:【啄木鸟找食——全凭嘴】(歇)嘴:本指嘴巴,转指说话。指人光会耍嘴皮,说漂亮话。含讥讽意味。

【第72句】:飞机上装话筒——空喊

【第73句】:【 不蒸包子蒸口气】蒸、争同音借用,谓要争气。包子,也 说:馒头。浩然《艳阳天》:“就这样干下去吧!不蒸包子蒸 (争)口气,给咱们妇女争口气。”

【第74句】:【出于幽谷,迁于乔木】释义:幽谷:深暗的山谷。乔木:高大的树木。(鸟儿)飞出幽深的山沟,迁徙到高大的树上。比喻人向高处走。例句: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第75句】:清早起来,外边的雾很大,天空像被一张浓浓的网罩住似的。奶奶以为要变天了,让我加一件衣服,爷爷却笑着说:“下雾是晴天,不用问神仙。”(河南·正阳)

【第76句】:【 墨是可以磨浓的】指经过磨练,可以成功。《北京日报》 (1982,10,20):“两位新秀担任了主力,这再好不过地说明: 墨是可以磨浓的。”

【第77句】:【墙上画的饼——好看不中吃】(歇)指空有好看的外表而无实际作用。

【第78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一俗语在百姓当中的使用率很高。意思是处于中间状态,或用作自我安慰之词;也指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中游思想。此语源自《后汉书·赵岐传》注引《三辅决录》,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西汉时,杜伯直和崔子玉的楷书法度严谨,仪态端庄,为人推崇。另外两位书法家赵袭和罗恽草书成就很高,然而却狂妄自负,遭到众人的鄙视。书法家张伯英在给朋友朱赐的信中称自己“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此后,由专指书法推及生活诸事。

【第79句】:【水涨船高】释义: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例句:票子越来越毛。豆子老是涨钱,豆腐能不涨钱?水涨船高嘛!

【第80句】:【借棍子打狼】利用一个打击另一个。成语:借刀杀人。 张贤亮《男人的风格》:“西北人有句土话:借棍子打狼。有 人是借你这根棍子打我这只老狼。”

【第81句】:吃药用冰糖作引子一又苦又甜

【第82句】:【富人过年,穷人过关】释义:旧时富人过年高高兴兴,穷人过年却有人催租和逼债,像过关一样困难。例句:大家知道,富人过年,穷人过关,穷人最怕这十二月的节期,穷人的孩子也害怕过年。

【第83句】:【紧行无好步】见“急行无好步”。

【第84句】:【没有好果子吃】(惯)比喻没有好的结果。

【第85句】:叫花子串大街——穷逛

【第86句】:十月的桑叶——谁采你(谁睬你)

【第87句】:【一子出家,九祖升天】(谚)出家:离开家庭做僧尼或道士。九祖:自身以上的祖祖辈辈。佛、道认为一子出家脱离红尘,列祖列宗就可因之升天成仙。也比喻一人得势,光宗耀祖。

【第88句】:老天爷拄拐棍——竿子插到底

【第89句】:【 酱油不吃要吃醋】醋味酸,指产生嫉妒心理。陈登科《淮 河边上的儿女》:“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刘小狗子酱油不吃, 要吃醋呀!”

【第90句】:【热心招揽是非多】(谚)热心:有热情,肯尽力。指热心人常会落得麻烦缠身,苦恼不断。 也作热心招是非,冷眼无烦恼。 冷眼:冷漠地看待周围的事物。 热心闲管招非,冷眼无些烦恼。 热心闲管是非多,冷眼觑人烦恼少。

【第91句】:猎狗撵兔子——紧追不放

【第92句】:【人心都是朝上长】释义:比喻人都希望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例句:元他娘说,“人心都是朝上长,我看你是朝下长。”老全说:“后悔莫及,说甚。”

【第93句】:【惹祸招灾,问罪应该】(谚)指因行为不轨而惹下了祸,招来了灾,就应该受到法律的查处和制裁。

【第94句】:【两手攥空拳】(惯)指手里什么都没有。 也作“两手握空拳”。

【第95句】:【打卦打卦,只会说话】(谚)打卦:算卦,算命,推算人未来命运的迷信活动。指测八字算卦的人,只会用花言巧语骗人钱财。

【第96句】:【镜里的花,水里的月】(惯)1比喻只是传闻,没有真凭实据。2比喻看得见却摸不着、得不到。 也作“镜里看花,水中捞月”。

【第97句】:我总是说家务活好干,可就是不动手去做。妈妈批评我:“你是蚂蚁啃磨扇儿,尽(劲)在嘴上。”(河南·南阳)

【第98句】:【拉关系】(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意和一些人亲近。

【第99句】:【砍三斧头】(惯)原指唐初大将程咬金使的三板斧功夫。比喻事情开始先使出最厉害的招数,震慑住对方。

11347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