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2024最精辟的民间俗语金典文案,泪水模糊了双眼!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不显山,不露水】释义:比喻守口如瓶,不露声色。例句:“吵什么呢?背人的事,不显山不露水呗!”

【第2句】:【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谚)指人在春天容易困倦,在秋凉时容易疲乏,在炎热的夏天容易瞌睡,在寒冬的季节又容易贪睡不起。

【第3句】:【舌头磨剃刀——好险】(歇)指好危险或好厉害。

【第4句】:【远处烧香,不如门前积德】(谚)跑远路去朝拜烧香,不如就近在门前做些实实在在的善事。指行善积德应从身边的平凡小事做起。

【第5句】:【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一心只为得利,不管别人耻 笑。明代《石点头》:“因为这些榜样,所以见了钱财,性命不 顾,纵然被人耻笑鄙薄,也略无惭色。笑骂由他笑骂,好官 我自为之,这两句便是行实。”

【第6句】:【知道锅是铁铸的】知道原委。铁铸的,注定,兼含无法改 变之意。清代《醒世姻缘传》:“珍哥问了抵偿,方知道锅是 铁铸成的,扯了晁大舍号啕痛哭。”

【第7句】:【 没有不倒的捻】捻转捻捻转,儿童玩具,用手捻中轴,使迅 速旋转。借指人不会永远走运。李准《黄河东流去》:“天下 没有不倒的捻捻转,总有一天,要叫老蒋知道知道老百姓是 不能得罪的!”

【第8句】:【重打鼓,另开张】(惯)比喻从头干起或作新的打算。 也作重打锣鼓另开张。 另打锣鼓重开张。

【第9句】:【叫你吃屎你也吃】斥责人盲从。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 现状》:“你师帅叫你吃屎,你为什么不吃给他看!幸而你的 师帅做个媒人,不过叫女儿嫁个兔崽子,倘使你师帅叫你女 儿当娼去,你也情愿做老乌龟,拿着绿帽子往头上去磕了!”

【第10句】:【骑着驴骡思骏马】(谚)骑上驴和骡子,可以代步,还想着骑骏马可以更快更风光。指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

【第11句】:【英雄惜英雄,好汉惜好汉】(谚)指英雄好汉总是彼此爱慕,互相敬重的。 也作英雄惜英雄,好汉爱好汉。 英雄恋英雄,好汉爱好汉。

【第12句】:【死羊不曾见,活羊见万千l释义:除了死羊没见过外,活羊可见得多了。比喻世面见得广。例句:[净]你老爹怎么料我?[丑]说你是犁牛之子,怎么与我千里驹同行。[净]啐,啐!死羊不曾见,活羊见万千。我看你在眼里?

【第13句】:【染缸里捞出白布来】(惯)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第14句】:【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释义:对横行霸道的人冷眼相对。例句:曾有一个笑话,道是一个老翁有三子,临死时分付道:“你们倘有所愿,实对我说。我死后求之上帝。”一子道:“我愿官高青树林。”一子道:“我愿田连万顷。”末一子道:“我无所愿,愿换大眼睛一对。” 老翁大骇道:“要此何干?”其子道:“等我撑开了大眼,看他们富的富,贵的贵。”此虽是一个笑话,正合着古人云:“长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第15句】:【天下无难事,只怕心不坚】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第16句】:【舌头嚼烂了不能当肉吃】斥责人胡说八道,损人不利己。 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挡得住千人手,捂不住百人 口,谁爱说啥就任他说去。我就不信,舌头嚼烂了能当肉 吃!”

【第17句】:【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一俗语,指的是无事不来,来者必有所求。它源自佛家活动场所。 “三宝”,指佛、法、僧三者。佛,指大知大觉的人;法,指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的人。而“三宝殿”又是什么地方呢?据明代学者归有光的解释,“三宝殿”是佛教的佛、法、僧三大活动场所。“佛”的活动场所,是指佛教徒登场办事的地点大雄宝殿,闲人不能随便进门游览;“法”的活动场所,是指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藏经楼”,也不能擅自进去;“僧”的活动场所,是指僧人燕息(睡眠)的“宁静禅房”,他人不得擅人。正因为“三宝殿”是个清静高洁的特殊地方,又多建在高山之上或深山之中,凡人很少涉足,以保持佛家清净之地。没有重要的事情,一般人是不进去的。所以人们便用“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比喻没有事情不找上门来。现在,寺庙多在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多数已成为旅游景点,“三宝殿”多已开放,佛俗交流前所未有,三宝殿变得游人如织。

【第18句】:【拿猪头送错了庙门】(惯)比喻巴结、投靠错了人。

【第19句】:爸爸想把爷爷奶奶从乡下接到城里住,可爷爷奶奶就是不肯来,说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河南·确山)

【第20句】:不成葫芦不成瓢——两不像

【第21句】:狐狸掉进污水池——又臊又臭

【第22句】:【蝗虫吃过界】(谚)蝗虫:昆虫,善飞善跳,农作物的害虫。指蝗虫结队飞行,作践庄稼,不分地域。 比喻贪官污吏肆意侵吞,损国害民。

【第23句】:【热锅上的蚂蚁】释义:形容焦急不安,慌乱不宁。例句:瑞宣在院中走来走去,像个热锅上的蚂蚁。

【第24句】:哥哥外出打工,在车上被一个自称是老乡的人骗了钱。妈妈教育他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豆腐嘴刀子心的人多的是,今后你可要像蜂窝煤那样,多长些心眼儿!”(河南·辉县)

【第25句】:【恨不得爷娘多生两只脚】(惯)形容恨自己跑得太慢。 也作“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第26句】:【马上吃猪蹄——不知骨头落哪里】(歇)骨头:本指猪蹄里的骨头,转指人的骨头。指某人下落不明.不知死在哪儿。

【第27句】:【不知井落在吊桶里,还是吊桶落在井里】释义:比喻争斗双方谁胜谁负尚难预测。例句:不妨事,大头在我手,姑且待我将息棒疮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是井落在吊桶里,还是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风声,让他先做了准备。

【第28句】:【做手脚】(惯)指暗中作弊,或暗中进行安排布置。

【第29句】:【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事没有恒心,或不能持久。成语: 一曝十寒。清代《红楼梦》:“薛蟠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 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白送些束脩与贾代儒。”

【第30句】:看着同班同学都穿得非常漂亮,我也缠着让妈妈给我买漂亮的衣服。妈妈则说:“人美不在穿,马俊不在鞍。”(湖北·丹江口)

【第31句】:一次,我上房顶取东西,看见外面电视天线密密麻麻,比在地上看多得多。进屋后,我给妈妈一学,谁知妈妈没好气地说:“喝了六载的墨水,连登高望远都不懂?真是的!”(河北·蔚县)

【第32句】:全家人正在看电视,可突然停电了。爸爸说:“早不停,晚不停,偏偏到前没村后没店的地方停。”(宁夏·贺兰)

【第33句】:【人不出门,不长见识】(谚)指人要想见识广,必须走出家门。

【第34句】:姑姑的儿子来到我家,每逢吃饭总要与我弟弟占桌子抢板凳,争碗夺勺。爷爷笑着说:“你俩是反贴门神不对脸,一个槽上拴不住俩叫驴啊!”(河南·汝南)

【第35句】:【宁可人前全不会,不可人前会不全】(谚)宁愿在人前表现出自己全不会,也不在人前表现出自己半懂不懂的。指不懂装懂最丢人现眼。

【第36句】:【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惯)形容变化非常快。

【第37句】:小林闹着要妈妈给他做件新衣服,说自己的衣服短得都快遮不住束腰带了。他妈妈听了笑着说:“不见人长,总见衣短。”(甘肃·兰州)

【第38句】:【喝洋墨水】(惯)比喻上过大学或出国留过学。

【第39句】:打官司的上堂——各执一词

【第40句】:妈妈让我吃干净碗底的米粒,我有点不乐意。她说:“你别小看那几颗米,一天一口,一年一斗。”(河南·南阳)

【第41句】:【 荒年传乱话】荒乱的年代,人心不安定,多有谣传。茅盾 《林家铺子》:“师傅,随他们造谣去,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 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关,时势不好。”

【第42句】:藤萝爬上葡萄架——纠缠不清

【第43句】:【财是富之苗,钱是人之胆】(谚)苗:植物根苗。指有了财物,才能致富;有了金钱,才有胆量。指人发财致富凭的是拥有财物,胆大气粗凭的是拥有金钱。 也作“钱为人之胆”。

【第44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天下太平

【第45句】:【蛇咬一口,见了黄鳝都怕】(谚)黄鳝(shan):鱼类,形状像蛇。被蛇咬过的人,见到和蛇相像的黄鳝也会害怕。指人受过大的伤害,常不免心有余悸。

【第46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指两件事分开叙述。清代《红楼 梦》‘“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第47句】:【赌近盗,奸近杀】赌钱输了,容易沦为盗贼;男女通奸,遭 到报复,容易出人命。或说:奸出人命赌出贼。明代《醒世 恒言》:“赌近盗兮奸近杀,古人说话不曾差。奸赌两般都不 染,太平无事做人家。”

【第48句】:【上边动动嘴,下边跑断腿】瞎指挥,形成混乱。相关的:上 边放个屁,下边一台戏。古华《浮屠岭》:“公社主任梁友如 亲自把这一光荣任务布置给田发青。真是上边动动嘴,下 边跑断腿,田发青可作大难了。”

【第49句】:【为人不当差,当差不自在】(谚)当差:旧时在衙门受人指使跑腿打杂的人。指做人不可当差,当差的人由人摆布,身不由己。 也作为人别当差,当差不自在。 为人莫当差,当差不自在。

【第50句】:【老虎吃蚂蚱,零拾掇】释义:拾掇:收拾惩治。比喻一个一个地对付、一个一个地解决。例句:若不说井底蛙,眼光短呢!这事是心急吃不了热锅粥,咱们是老虎吃蚂蚱,零拾掇。

【第51句】:绣花姑娘打老虎——胆大心细

【第52句】:【针往哪里钻,线往哪里穿】紧紧跟随。罗旋《南国烽烟》: “过去还说什么‘针往哪里钻,线往哪里穿’,现在你要针跟 着线走了!”

【第53句】:【十个指头咬着都疼】(谚)比喻骨肉情深,无论伤着哪一个,都一样心疼。 也作十个指头咬咬哪个都疼。 十个指头扎了哪一个都是一样疼。

【第54句】:老鼠蹲粮仓——吃住不愁

【第55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能够生活在一起的人,人品也 差不多。浩然《艳阳天》:“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两口 子又都比较胆子小,最怕惹是非。”

【第56句】:【天塌下来有地接着】表示能够承受,不会有什么困难。王 统照《山雨》:“本来那边是那边,他们是他们,天塌了有地接 着,到了时候,吃亏也没他们的份!何苦替古人担忧?”

【第57句】:【尚方宝剑】“尚方宝剑”现多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在中国传统戏曲当中常会看到手持尚方宝剑先斩后奏的情节。尚方宝剑何来那么大威力?所谓“尚方”,是官署名,汉代的尚方是少府属官,专门掌管供应制造皇帝所用器物。尚方剑本名斩马剑,很锋利,可以断马,是真正的宝剑。由于斩马剑藏于尚方,所以,俗称“尚方宝剑”。因尚方宝剑属于皇帝所用器物,代表皇权威仪,一旦赐给大臣持有,便代表皇上,拥有先斩后奏特权。所以,能得到尚方宝剑的,必是皇上信得过的近臣。京剧《遇皇后》、《打龙袍》之后包拯获尚方宝剑,在《铡美案》剧中,开铡陈世美之前,他有句唱腔“先打官司后上朝”,斩美之后再奏。

【第58句】:勺筒敲了底——两头进水

【第59句】:【吃亏是福】(谚)指人吃点亏,不与人争利,磨砺了自己的德行,对自己而言反而是福分。

【第60句】:【黄连拌苦瓜——苦上加苦】(歇)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味苦,可入药。苦瓜:本义味苦,转指痛苦、苦难。形容苦难极其深重。 也作“苦胆拌黄连——苦上加苦”。

【第61句】:【见缝儿就钻】钻,兼指钻营,想方设法占便宜。相关的: 找空子下蛆/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类似的:见缝儿就钻,不 知道背能不能过去。老舍《东西》:“永远劝人多挣钱,永远 教给人见缝子就钻。”

【第62句】:【九国贩骆驼】(惯)原指到处兜揽生意。比喻到处钻营、图利。

【第63句】:【白屋出公卿】(谚)白屋:用茅草盖的屋,指贫寒人家。公卿:三公九卿,泛指朝廷大员。指朝廷大员往往出身于贫寒人家。 也作白屋寒门出将相才。 卿相出寒门。卿相:公卿宰相,封建朝廷的高官大员。

【第64句】:【好动扶人手,莫开杀人口】(谚)要勤动扶助人的手,不要出口就伤害人。指为人必须操善心,做善事,言行举止要有益于人而不害于人。

【第65句】:佛殿里的罗汉——肚子泥(一肚子疑)

【第66句】:剃头刀不能砍柴,砍柴刀不能剃头——各有各的用处

【第67句】:【鲁班门前掉大斧】(惯)鲁班:也作鲁般,古时著名的木匠。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 也作鲁班门口抡斧头。 鲁班门口弄大斧。 鲁班门前耍斧子。

【第68句】:【外头摆浪子,家里老婆啃家子】(惯)摆浪子:摆出浮浪子弟的派头。家子:家什,这里指餐具。指男人在外面摆阔显富,老婆在家里挨饿。

【第69句】:【茶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谚)博士:古时指茶坊、酒坊的侍应,此处指从中介绍的角色。花、色:喻女性、女色。旧指男女同桌品茶饮酒,往往容易撮合成色情的勾当。 也作“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 风流:此指男女间的色情。

【第70句】:【前打后商量】(惯)指先用武力制服对方,然后再与之议事。

【第71句】:【瞌睡给了个枕头】(惯)比喻正需要什么就得到了什么。 也作“正瞌睡,来了个枕头”。

【第72句】:出水的虾子一活蹦乱跳

【第73句】:海边捞虾蟹一看潮流

【第74句】:每次写作业的时候,我总要请爸爸帮我想问题。外婆说:“刀子不磨要钝,脑袋不用要笨,自己的作业应该自己完成。”(四川·广元)

【第75句】:班主任老师常说:“学习要一步一个脚印,知识才会牢固,不要‘雨下地皮湿,风吹尘又起’。”(江苏·盐城)

【第76句】:【乘兴而来,败兴而去】(惯)乘兴:趁着一时高兴。败兴:因遇到不顺心的事而情绪低落。指高高兴兴地来,扫兴地回去。

【第77句】:【看哈哈笑】(惯)比喻见别人出了事而幸灾乐祸。 也作看哈哈。 看笑话。

【第78句】:【娶媳妇儿打幡儿——热闹出了尖儿】(歇)幡儿: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多用白纸剪成,旧俗出殡时用。指喧闹得有些过分或出格。

【第79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见“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第80句】:【东家不饮客不餐】(谚)东家:主人。指饮宴时的习俗是:如果主人不举起酒杯或拿起筷子,客人便不进餐。

【第81句】:火钳子修手表——没处下手

【第82句】:【今朝有酒今朝醉】释义:比喻过一天算一天,只顾眼前,不作长远打算。例句:你们莫看我老八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个没甚志气的。人在有些事情上,不是夸口,我老八可真当得上先知先觉,料事如神。

【第83句】:【浑身都是胆】极为大胆。成语:胆大包天。明代《古今小 说》:“原来走私商道路的,第一次胆小,第二次胆大,第三第 四次浑身都是胆了。”

【第84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谚)朱:朱砂,红色颜料。指接近朱砂的,自然就会被染红;接近墨的,自然就会被染黑。比喻人接近好人会变好,接近坏人会变坏,习染是非常要紧的。

【第85句】:【向火坑里推】见“往火坑里推”。

【第86句】:【猫不跟狗斗,穷不跟富斗】释义:旧谓穷人不和富人作对,以免吃亏。参见“贫不与富敌,贱不与贵争”、“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例句:他觉得,自古道:“猫不跟狗斗,穷不跟富斗。”这是老人们兴下哩。

【第87句】:【不知天高地厚】释义:不了解客现实际情况,对自己估计过高。例句:他绝对不是那种不知天高地厚、贪心不足的人。 “太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李拐子用拐杖拄得地咚咚响,那气愤的样子,几乎要把地球捅个大窟窿。

【第88句】:【习惯成自然】(谚)指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像天生成的一样,自自然然,没有任何勉强的成分。

【第89句】:八十老汉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第90句】:【 前有车,后有辙】辙,轮迹。谓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前有车,后有辙,双喜就是我的 榜样!”

【第91句】:【打虎不成,反被虎伤】释义:比喻制伏不了别人,反受人害。“不成”又作“不着”。例句:尤其想着蛲关的官军已来到离石门谷十里之外,说不定明天拂晓就会来犯,除掉寨内的祸根刻不容缓,还必须将活儿做得干净利索,决不能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第92句】:【登鼻子上脸】(惯)比喻越来越放肆。 也作踩着鼻子上脸。 踏着鼻子上脸。

【第93句】:【天塌下来,自有长子顶着】这个俗语比喻再大的风险,自有该承担的当事人担着,不必害怕。它典出《醒世恒言》七:“天塌下来,自有长的撑住。” 此书记载了太湖西山有个富翁名叫高赞,他有个女儿既漂亮又能干,一心想找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婿。他决定自己当面挑选,试过文才,自己满意才行。湖对面吴江县有个富人叫颜俊,想去应试,自知貌丑学浅,便托表弟钱青冒名顶替。钱青当真是饱读诗书,一表人才,只是穷困潦倒,寄住在颜俊家里习书应考。听说表哥让他去干这伤天害理的缺德事,心里踌躇。颜俊便说:“贤弟,常言道:‘天塌下来,自有长子撑住’。什么事有愚兄在前,贤弟不必多虑。”钱青无奈,只得去了。高赞一见假颜俊小小后生,气宇轩昂,心里很是喜欢。一试,果然高才,大喜过望,当即允婚,只提出一个条件,迎亲时,必须女婿亲自上门会见亲友,才能把女儿嫁过去。颜俊无奈,只好在迎亲那天,再请钱青假冒一次,他认为:迎回来再由自己拜堂成亲也不迟。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钱青会见亲友后,刚想带新娘回程,突然刮起了大风,三天三夜都不停,太湖根本无法渡过去了。高赞便做主,立即在娘家成亲,假颜俊变成了真女婿。

【第94句】:石打的锁——没眼

【第95句】:【一锄头是动土,两锄头也是动土】不论做多少次,反正事情 性质都是一样。清代《十二楼》:“那也顾他不得,一锄头也 是动土,两锄头也是动土,有心行一番霸道,不怕他不依。”

【第96句】:【牛头不对马嘴】(惯)比喻胡言乱语、所答非所问或所说的两件事对不上茬儿。 也作牛头不对马面。 驴唇不对马嘴。

【第97句】:【一言不实,百事皆虚】(谚)指说一句假话,其他事都会让人怀疑是不真实的。

【第98句】:【三人同行小的苦】(谚)几个人同行上路,年轻辈分小的,理应多承担些服务性劳动。指在群体活动中,年轻人要有吃苦多劳的自觉性。 也作“三人出外小的苦”。

【第99句】:【东酸西辣,南甜北咸】(谚)东部人爱吃酸的,西部人爱吃辣的,南方人爱吃甜的,北方人爱吃咸的。 指我国各地人们对饮食的调味各有偏爱。

17075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