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今年最新民间俗语经典俗话,美到令人心醉!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打春】为什么把“立春”叫“打春”?据传,自从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开始了农业,前三皇后五帝都很重视,到周朝的时候,把务农的事提到朝议上,一面制历,一面责令地方官每年要举行迎春仪式。立春的前一天,地方官员来到郊外,聚集乡民,设上供桌,烧香磕头,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勾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把这土牛称作“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后来出现了打纸牛,用纸糊条牛,里面装着五谷,就把这纸牛叫春牛,仍旧在立春前一天,叫“勾芒神”打纸牛,牛倒了,纸烂了,五谷四下流,象征打出了一年的五谷丰登。后来,据说一个清廉的大官犯了罪,把他贬下去做小官。上任那天,正是迎春的日子,他看到地方官在郊外聚众举行迎春仪式,鞭打纸牛,觉得可笑,提笔写了《春牛榜子》诗半首:“不得职田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 他上任后,不再做那种可笑的事了,真心地关心起农事来。来年他把迎春仪式移在了立春那天,不再糊纸牛,搬来了犁子,拉来了黄牛,立春时刻到来时,他迎天扯了个大响鞭,牛走了,犁动了,春耕开始了。他的改革措施得到百姓的拥护。他回到衙里,有了诗兴,提起笔来,在上年写的《春牛榜子》下边又添了两句:“岁首常思盘中餐,脆鞭一响打出春。” 就从这儿开始,人们把立春那天叫“打春”。虽然现在不再举行迎春仪式了,可是,“迎春”、“打春”的叫法依然如故。

【第2句】:【哈巴狗带咕冬铃,充大牲口】释义:讽刺人本事不大,却装作有很大本事的样子。例句:说你是哈巴狗带咕冬铃,充大牲口,你说这是咒你哩。看,八字没一撇,就哼呀嗨呀,你给谁夸功哩!

【第3句】:我和表哥下跳棋,我每次都赢。表哥不服地说:“韭菜不能茬茬旺。”我说:“那咱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河南·西华)

【第4句】:【水过千网鱼不尽,铁经百炼必成钢】释义:比喻经过艰苦斗争磨炼会变得非常坚强。例句:水过千网鱼不尽,铁经百炼必成钢。像梁永生这个从财主、官府、日本鬼子结成的罗网中间过来的人,一旦投入革命的大熔炉里,经过战斗实践的千锤百炼,必将成为一块响当当的好钢!

【第5句】:【炕上养虎,家中养盗】(惯)比喻养育与自己为敌的坏人。

【第6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平时做好充分准备,战场上就 会少受损失。电视新闻:“他决定在到中国之前,在此进行 训练。他常引用中国的一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第7句】:【战斗环境出英雄,艰苦条件出智慧】(谚)指一个人的智谋、胆量,都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

【第8句】:【开后门】(惯)比喻利用职权给人以不应有的方便和好处。

【第9句】:【得意不可再往】轻易得到好处,可能有圈套,或遭嫉恨, 要警惕。得意,也说:得便宜、得利。清代《儿女英雄传》: “古人说得好:得意不可再往。我邓老九这就够瞧的了,再 说也不可向世路结仇。”

【第10句】:山腰里一片云——成不了气候

【第11句】:【千军万马难过独木桥】谓人多机会少,事情难办。即所谓 瓶颈效应。《中国青年》(1981,23-24):“片面追求升学率 确实把中学生的路搞得越走越窄。正如有的同志说的:这 样下去,简直是驱赶着千军万马去过独木桥。”

【第12句】:爸爸正在给我辅导看图说话,忽然发现门缝里又钻进来一张广告纸。爸爸拿过来看了看说:“又是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山东·汶上)

【第13句】:【哈密瓜】“哈密瓜”外形金黄灿灿,肉质丰厚,芬芳诱人,香甜满口,扬名四海。新疆正好有个地方叫哈密,所以人们以为哈密瓜的故乡在哈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哈密瓜的故乡可不是哈密。哈密瓜的种植历史超过千年,它的故乡确实在新疆,但不是哈密,而是鄯善。鄯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绿水环绕,昼夜温差大,极适合甜瓜生长。鄯善瓜之所以变成哈密瓜,源于人们张冠李戴的误传。清代时,康熙皇帝封赏统治哈密的额贝都拉为哈密王。额贝都拉对清廷赐予他封号感激涕零,他亲自率领一个使团前来京城,以叩谢皇帝赐予的荣耀。出发前,特意从鄯善带了一大批鄯善甜瓜,当做送给皇帝的贡品。因为古代交通不便,那么遥远带来的瓜果自然非常珍贵,这种瓜果从来没有在京城出现过。康熙帝第一次吃鄯善甜瓜,感觉芳香扑鼻,味甘如蜜,于是赞不绝口,龙颜大悦。便问大臣:“这瓜享何贵名,产于何地?”大臣们从来没见过这种瓜,哪里知道它的名称呢。有一个大臣灵机一动,立刻回复皇帝说:“这瓜是哈密王上贡的,就是哈密瓜了。”自此之后,鄯善甜瓜便更名改姓,变成了“哈密瓜”。

【第14句】:吃饺子不吃馅——调(挑)皮

【第15句】:【鲤鱼跳龙门】(惯)比喻脱离了原来的环境,提高了地位。

【第16句】:【睡着的人好喊,装睡的人难叫】(谚)真正睡着的人一喊就醒,假装睡着的人再喊也不应。比喻在教与学方面,真正不懂的人好教,有意拒绝的人难以施教。

【第17句】:死榆木头——不通电;不通气

【第18句】:【撅撅尾巴就知道他拉什么屎】(惯)比喻对某人的底细了解得非常清楚,他一有举功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事情。 也作“撅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

【第19句】:【卖金须是买金人】(谚)指卖金子的必须有买金子人的经验和眼光,这样,宝物就能归入懂宝人的手里,不至于明珠暗投。 也作“卖金须向识金家”。

【第20句】:荷花出水——显高低

【第21句】:扁鹊开药方——药到病除

【第22句】:二门上的门闩——没力的棍

【第23句】:针挑黄连——挖苦

【第24句】:【初生牛犊不怕虎】(谚)犊(du):牛犊,小牛。刚生下的牛犊连猛虎也不怕。比喻年轻人未经世事,不知天高地厚。也比喻年轻人不受世俗约束,敢冲敢闯,敢说敢干。

【第25句】:一根铁丝容易折,十根筷子拗不弯。

【第26句】:背靠背睡觉——体贴人

【第27句】:杀鸡取卯,打鹿取茸——得不偿失

【第28句】:【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谚)麟角:麒麟的角,极为稀罕。指从学的人一哄而起,多得像牛毛;而真正学成的人却像麒麟头上的角一样,极为罕见。 也作“学如牛毛,成如麟角”。

【第29句】:刚逮住的鲤鱼——活蹦乱跳

【第30句】:【十个儿子十个相】(谚)相:相貌,长相。一母所生的十个儿子,长相就有十个样。指人的相貌各自不同。

【第31句】:【狗是忠臣,猫是奸臣】见“猫奸狗忠。”

【第32句】:望乡台上弹琵琶——死快活

【第33句】:【 如入无人之境】迅猛向前,没有抵挡。成语:长驱直人。 古华《浮屠岭》:“犹如一员古代的骁勇战将,单枪匹马,纵横 驰骋,如入无人之境,真是出足了风头,耍尽了派头。”

【第34句】:【堵着耳朵摇铃铛】(惯)堵着耳朵摇铃铛,自己听不见,以为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 也作“捂着耳朵捅铃铛”。

【第35句】:狗舔猫鼻子——居心不良

【第36句】:【亲是亲,钱财分】(谚)指即使是最亲近的亲戚,在钱财方面也要分得很清楚。 也作“亲虽亲,财帛分”。

【第37句】:【牛套马,累死俩】一快一慢,谓无法协调。周立波《暴风 骤雨》:“我养活的是牛,走得慢。又不能跟马搁在一起套 车,牛套马,累死俩。”

【第38句】:【人串门子惹是非,狗串门子挨棒棰】(谚)串门子:到别人家走动游串。人爱串门,总不免要招惹是非;狗爱串门,总不免要受棍棒苦。 指串门闲游没有好处。

【第39句】:昨天语文测试,我的成绩不够理想,妈妈要我总结经验教训。她说:“你要挨一拳,得一招,不要光挨打不知道死活(为什么)。”(山西·稷山)

【第40句】:【打了一辈子雁,被雁啄瞎了眼】(惯)指内行老手因一时的疏忽而招来失败或灾殃。 也作打了一辈雁,反叫雁鹐了眼。鹐(qian):啄。 打雁的让雁鹐了。

【第41句】:【 烧的纸多,惹的鬼多】好心惹麻烦。赵树理《老定额》:“烧 的纸多,惹的鬼多!我也觉得定额太细了,有毛病。”

【第42句】:【一个汗珠摔八瓣儿】见“汗珠摔八瓣儿”。

【第43句】:【 让龙头摆起来】旧俗春节要耍龙灯,龙头摆动,龙身随着 舞动,比喻关键事情要首先做好。《北京日报》(1986,2,3): “让龙头摆起来。耍龙灯,龙头摆起来,龙身龙尾也就动起 来了。规划、设计和勘测,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对开创首都 建设新局面至关重要。”

【第44句】:【恶虎难斗肚里蛇】释义:钻进内部的敌人很难斗。例句:“常言道:‘恶虎难斗肚里蛇’,只有打进他们的心脏里边去。这是一着最好的棋子,包赢不输。”

【第45句】:芋头叶浇水——润皮不润心

【第46句】:【低头拉车,抬头看路】(谚)指拉车需要低下头使出气力,同时也要时时抬起头看清前边的道路。比喻做事既要踏实苦干,又要认准目标,明确方向。

【第47句】:【穷人有三门富亲戚不算穷,富人有三门穷亲戚不算富】(谚)穷人家如果有几家富亲戚经常周济他们,也就算不得真穷;富人家如果有几家穷亲戚经常拖累他们,也就算不得真富。

【第48句】:【受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第49句】:【得一望十,得十望百】(惯)形容人贪得无厌,胃口越来越大。

【第50句】:【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脸部表情一反常态,形容不 高兴。老舍《离婚》:“设若她们在院中遇见,而马少奶奶的 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那便有点麻烦。”

【第51句】:兔子不吃窝边草——给自己遮窟窿;留青(情);偷外不偷里

【第52句】:【 一人传虚,十人传实】以讹传讹,传的人多了,会使人信以 为真。十,也说:万。成语:三人成虎。龚昌盛《沉浮》:“传 说的人添枝加叶大肆渲染,简直把王老水子描绘成剑侠一 类人物。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假的也就变成真的了。”

【第53句】:【棋错一步,全盘输光】(谚)指下棋如果关键性的一步走错,就会导致整盘棋输掉。也比喻做事在关键处发生失误,就会导致全局失败。 也作棋错一着满盘输。 棋错一着,满盘皆输。

【第54句】:【针过得去,线也过得去】(谚)线穿在针上,针过去了,线也就过去了。比喻前面的人与事行得通,后面的人与事自然也行得通。

【第55句】:百灵牡丹——鸟语花香

【第56句】:【开弓不放箭】(惯)比喻只造声势而不行动。 也作“只拉弓,不放箭”。

【第57句】:一间房子四个门——门路多

【第58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各人有各人的爱好。类似的:牛肉 炒韭菜,各人心所爱/清油炒菜,各有所爱。沈从文《边城》: “横顺是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爱,只看各人心里爱什么就 吃什么,渡船不会不如碾坊!”

【第59句】:不保温的热水瓶——没有胆

【第60句】:【黄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没儿人】释义:比喻青年人反比老年人死得早,害得老人没有儿子。例句:三藏闻言,止不住腮边泪下道:“这正是古人云:‘黄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没儿人。”

【第61句】:千年铁树开了花——枯木逢春

【第62句】:【凤凰落架不如鸡】(谚)指凤凰如果倒了架子,还比不上鸡。比喻失去优越地位的上流人物,境况还比不上普通人。

【第63句】:我每次回家,小狗都跑到门口和我亲热。我说:“奶奶,狗也通人性吧?”奶奶笑着说:“猪有情,狗有义。在这点上,人畜是一样的!”(湖南·浏阳)

【第64句】:【快刀切豆腐——两面光】(歇)光:本指光滑,转指光彩。比喻两面讨好或两全其美。 也作快刀打豆腐——两面光。 刀切豆腐——两面光。

【第65句】:【主题】“主题”是指文学、艺术作品中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 “主题”是个外来词,它源自德国,来自日本。在德国,主题最早只是个音乐术语,指音乐中最具有特征的、并处于优越地位的旋律,也就是主题旋律。它表现一个完整的音乐思想,是整个乐曲的核心。音乐中的这个术语后来被移植到文章写作及文艺创作中,把文章与文艺作品的中心思想称作“主题”。我国使用的“主题”这个词.是从口语引进的,日语从德语中翻译过来。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义、理、旨、主意、主旨、主脑等,实际上都是“主题”的意思。

【第66句】:【君不正,臣投外国】(谚)君王无道,做臣子的就可以离开他,投奔别的国家。指上级不正,手下人员采取叛离的行动是合理的。

【第67句】:手拿谜条猜不着——执谜(迷)不悟

【第68句】:【吊肉跌死猫】肉吊着引诱猫跳起来抓,抓不着,终于跌 死。指欺骗性的引诱,吊胃口,给诱饵而又不让得到。记 录:“你要能赢钱,那赌场的老板吃什么?那是吊肉跌死猫 的地方,结局只能是倾家荡产。”

【第69句】:爸爸被选为村上的调解主任。妈妈对他说:“这干部难当,有时还受气挨骂,你不如让给别人当,咱不进刺架,不惹刺挂。”(河南·沁阳)

【第70句】:穿着孝衣拜天地——悲喜交加;又悲又喜

【第71句】:拙妇人,巧舌头。

【第72句】:【开弓不放箭】释义:拉开弓而不射箭。比喻故作姿态、虚张声势,或拉开架势,待机行事。例句:事还是竟弄破了好,还是“开弓不放箭”,大家弄几个钱有益?

【第73句】:腰里挂算盘——时刻为自己打算

【第74句】:【三魂不附体,七魄在他身】(惯)附体:附在身体上。魂魄到了他人身上。形容人不能控制自己。

【第75句】:【无巧不成话】(谚)话:话本,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指没有巧合的情节,就构不成说唱的故事。后泛指小说、剧本的编写,总离不开引人人胜的巧妙情节。 也作无巧不成书。 无巧不成戏。 无巧不成故事。

【第76句】:【十家锅灶九不同】释义:比喻人的思想各不相同。例句:你姓张,他姓李,人多心多,十家锅灶九不同。

【第77句】:【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惯)三尸神:又叫三尸,道家称能在人体内作祟的一种神灵。七窍:指眼、鼻、口、耳。形容十分暴怒、着急、生气。 也作三尸神暴躁,七窍内生烟。 三尸暴跳,七窍生烟。

【第78句】:【搔不着痒处】(惯)比喻没有触及要害。 也作“搔头不知痒处”。

【第79句】:【挤不出牙膏】多指逼不出话来,逼不出东西来。传记图 书:“他派黄做秘书监视张,黄过于老实,挤不出牙膏,逼得 太紧,又怕他上吊。”

【第80句】:【冷手抓不住热馒头】冷手,又指生手、空手。谓不熟悉情 况,不在行,为难,做不好事情。西戎《盖马棚》:“主观办事, 冷手抓不住热馍馍,问题来了!”

【第81句】:镰刀割韭菜——刀齐

【第82句】:【 坐大船,划懒桨】比喻在集体中混日子,不努力工作。 《北京日报》(1985,1,14):“多年来,人们习惯于有患同当, 有福同享,坐大船,划懒桨。”

【第83句】:【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见“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

【第84句】:看到好吃懒做的小叔,爷爷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你呀,天不会下黄金雨,地不会结金苹果,吹牛打不了粮食,说谎填不饱肚子,再不好好干可咋办啊?”(浙江·温州)

【第85句】:【叫向东,不敢向西】(惯)形容非常听话、顺从,不敢有丝毫的反抗。 也作叫朝东朝东,叫朝西朝西。 叫东,就不敢西。

【第86句】:【千死敢当,一饥难忍】(谚)指饥饿最难以忍受。

【第87句】:【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见“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第88句】:【老牛走道儿——一步一个坑儿】(歇)形容做事踏实,一步一个脚印。

【第89句】:老师要找一位学生的家长商量事,找了几次都没找到,结果在路上碰见了。老师说:“这真是山不转水转,找不见碰见。”()

【第90句】:赶车不带鞭子——光拍马屁股

【第91句】:【把心提到嗓子眼儿上了】(惯)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也作“把心提到了嗓子口”。

【第92句】:八仙桌子——有棱有角

【第93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谚)从俭朴进入奢侈容易,从奢侈变为俭朴却很难。指人养成奢侈浪费的习性后就很难改变。

【第94句】:【鹅食盆里不用鸭插嘴】(谚)指鹅吃食的盆里,容不得鸭插进嘴来吃食。比喻人各有各的所得,不能任由别人去抢夺。

【第95句】:【虎生三子,必有一彪】(谚)彪:小虎中最凶猛残暴的。指母虎一胎所生的几只小虎中,必有一只是最凶猛残暴的。

【第96句】:【过了秤又过戥子】(惯)戥(deng)子:测量贵重物.品或某些药品重量的小秤。比喻再三权衡、比较。 也作“过了秤又过尺”。

【第97句】:【大火开锅,小火焖饭】(谚)指要开锅就得用大火,要焖饭就得用小火。比喻做事不能一个劲儿,该快时就得快,该慢时就得慢。

【第98句】:【腊月初三打春雷——少有的事】(歇)腊月初三:农历十二月初三,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不会打雷。指事情反常,很稀罕。

【第99句】:【船到码头车到站】(惯)比喻止步不前。

17099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