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句句入心的民间俗语金典文案,根本看不够!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 强徒遇见打劫的】不讲理的人遇到了对手。类似的:强 盗碰见贼爷爷/草寇遇到强人。古华《九十九堆礼俗》:“更 为有趣的是,说是这抢了宝物的蒙面大汉,跑到牛王庙的黑 山坳地方,冷不防又叫另一个埋伏在路边的人抢了。真是 草寇遇到强人,强中更有强中手。”

【第2句】:我一听到别人吃东西的声音就馋得直流口水。有一次,我正在做作业,忽然听到妈妈吃东西“咔咔”地响,连忙跑过去。妈妈见了哭笑不得:“你呀,真是蚂蟥听不得水响。这苹果我才咬了一口,你就赶来了!”(湖南·长沙)

【第3句】:【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谚)酒本身并无醉人之意,是人贪杯自醉;女子本身并无迷人之意,是人贪色自迷。指贪酒贪色,纵欲伤身,责任全在人不能自控,而不在酒色本身。 也作“酒不醉人人醉酒”。

【第4句】:吃了蒙汗药——动弹不得

【第5句】:鱼飞天空马长角——怪得出奇

【第6句】:【男儿有泪不轻弹/英雄有泪不轻弹】男子应该刚强,不轻易 流泪。不,也说:莫。古华《姐姐寨》:“男儿有泪不轻弹,只 未到伤心处。盘满牛这时低声哭泣了起来。”

【第7句】:【顶着石臼做戏——费力没讨好】见“背了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

【第8句】:口含黄连——苦到心

【第9句】:【酒不醉人人自醉】谓环境使人陶醉。明代《警世通言》: “又造百花楼一座,与玉堂春做卧房。随其科派,件件许了。 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第10句】:【羊群走路靠头羊】做事有领头人。李季《王贵与李香 香》:“羊群走路靠头羊,陕北起了共产党。”

【第11句】:【没病死不了人】没有什么大事,不会有严重后果。马烽 《刘胡兰传》:“身正不怕影儿歪。反正肚里没病死不了人。” 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谓坏人能够得逞,是因为有内线。 清代《红楼梦》:“如今内外上下,背着嚼我的不少了。就短 你来说我了!可知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第12句】:【打架忘了伸拳头】(惯)形容人紧急关头慌乱得忘了自己该做什么。

【第13句】:铁打的钉耙———把硬手

【第14句】:【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释义: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例句: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牛茂盛看着曹老三一家人的举动,捉摸到有不测的风云。

【第15句】:【 路上行人口似碑】指行人到处传说。成语:有口皆碑。 明代《石点头》:“常言‘钟在寺里,声在外边’,又道‘路上行 人口似碑’,好歹少不得有人传说,如何禁得人口嘴呢!”

【第16句】:【戳壁脚】(惯)指在背后说坏话挑唆。

【第17句】:【不怕年灾,就怕连灾】释义:指连年的灾害最为可怕。例句:今年接着去年的大涝,又来了一个大旱,正如俗话所说:“不怕年灾,就怕连灾。”

【第18句】:【戴绿头巾】(惯)绿头巾:元明两代,娼家、乐人家男子用绿头巾裹头。指妻子有外遇。 也作“戴绿帽子”。

【第19句】:【人勤地不懒】(谚)指在农业生产上,人越是勤苦,地越能丰收。 也作人勤地不懒,粮多望客来。 人勤地有恩,黄土变成金。

【第20句】:飞机离跑道——没辙

【第21句】:【 军听将令草听风】强调必须服从。军,也说:兵。类似 的:军听将令,马听锣声。叶辛《蹉跎岁月》:“老话说,兵随 将领草随风,儿孙全看着老辈子。”

【第22句】:【 小鬼见阎王】谓大有逊色,比不上。也形容害怕。成语: 相形见绌。鲁迅《阿Q正传》:“即如未庄的乡下人不过打 三十二张的竹牌,只有假洋鬼子能够叉‘麻酱’.城里却连小 乌.龟子都叉得精熟的。什么假洋鬼子,只要放在城里的十 几岁的小乌龟子手里,也就立刻小鬼见阎王。”

【第23句】:【好心不得好报】(惯)指好心去帮助别人却没有得到好结果。 也作好人不得好报。 好心没好报。

【第24句】:【赶鸭子上树,难】释义:形容事情极难办到。例句:赶鸭子上树,难呀。眼眉毛底下的事还搞不清,哪想得那么远。

【第25句】:【老母鸡下出凤凰蛋】(惯)比喻根本不可能有的事情。

【第26句】:【鸟向明处飞,人往高处走】(谚)鸟总是朝着明亮的地方飞,人总是朝着优越的方向奔。指人人向往美好的生活环境。 也作鸟占高枝,人往上走。 人往高处走,鸟往亮处飞。

【第27句】:戏院里挑媳妇——相情愿

【第28句】:【宁吃天上二两,不吃地上一斤】见“能吃飞禽一口,不吃走兽半斤”。

【第29句】:【现官不如现管】(谚)现官:现任的官员。现管: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指不怕现任官员职位多高,就怕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

【第30句】:【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歇)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指争斗的双方都很强硬,互不相让。

【第31句】:【宁挑千斤担,不抱肉疙瘩】(谚)肉疙瘩:对婴儿的戏称。宁肯肩挑千斤重担,也不愿在怀里抱个婴孩。指抱着不会立不会走的婴孩是最费力的。

【第32句】:【满壶全不响,半壶晌叮当】(谚)水装满一壶,摇着不响;只装半壶水,一摇就响。比喻品格高、学识深的人深藏不露,才疏学浅、为人轻浮的人总爱张扬。 也作满瓶不动半瓶摇。 整瓶不摇半瓶摇。 一瓶子不足半瓶子晃。

【第33句】:【十冬腊月的大萝卜——冻心】(歇)十冬腊月:指农历十、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腊月),一般是一年里天气最冷的时候。冻:谐“动”。指思想、感情等发生波动,或产生了某种念头。

【第34句】:【拉大旗作虎皮】以庄严的名目吓人。鲁迅《且介亭杂文 末编》:“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为虎皮,包着自己, 去吓唬别人;小不如意,就倚势定人罪名,而且重得可怕的 横暴者。”

【第35句】:【 武可安邦,文能治国】具有很高的文武全才。《短暂的春 秋》:“武可安邦,文能治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今后,还 要多发挥他的作用呢。”

【第36句】:【为人容易做人难】(谚)指人活在世上容易,要做个有品格、有作为的人不容易。

【第37句】:【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释义:挺尸:比喻睡觉。指饭后睡一觉。才能保养身体。例句:沙僧笑道:“二哥忒没修养。这气饱饫,如何睡觉?”八戒道:“你那里知,俗语云:‘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哩!”

【第38句】:画上的美女——凡人不配

【第39句】:【官差吏差,来人不差】(谚)差:差错,错误。不论官吏有什么差错,被官吏派来办事的人没有差错。指上层策划的人负有责任,被派的人不担责任。 也作“官错吏错,来人不错”。

【第40句】:【骄子不孝】(谚)指在骄奢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子弟,不会孝敬父母。

【第41句】:【天下老鸹一般黑】(谚)老鸹(gua):乌鸦。多比喻恶类本性相同,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一样作恶。 也作天下老鸦一样黑。 天下乌鸦一般黑。

【第42句】:【 —个跟头从云端里跌下来】从高位上跌下来,谓失败惨 重。成语:一落千丈。古华《芙蓉镇》:“没跃进去不打紧,还 一跤子从半天云里跌下来,结结实实落到了贫瘠穷困的人 间土地上。”

【第43句】:【抬头老婆低头汉】(谚)老婆:已婚妇女的俗称。走路昂扬着头的妇女,性格往往强悍;走路低着头的汉子,处事往往多疑。指仰头女性和低头汉子大多是强悍有心计的人。 也作抬头的女人低头的汉。 仰脸的女子低头的汉。

【第44句】:【老不以筋骨为能】(谚)指人到了老年,筋骨弱化,不能再凭力气逞能。 也作老不以筋骨为力。 人老不以筋骨为能。

【第45句】:【西红柿】“西红柿”是人们非常喜欢吃的一种外来蔬菜。那么,外来蔬菜多了,为何单探西红柿之源呢?因为西红柿有个典故。国外传人的东西,一般用“胡、番、西、洋”来表述,并与国产相区别。 “西红柿”最初叫“番茄”,现在还有“番茄酱”美食。顾名思义,它来自番邦,大约在明代时传人中国。最初称为“番柿”,后来又叫“西红柿”,因为它的形状酷似柿子,颜色是红的,来自西洋的缘故。据记载,它的老家在南美洲秘鲁的丛林幽谷之中,它的枝叶上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所以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误认为是有毒植物,艳丽的果实竞无人敢吃。当地印第安人认为只有狼才敢吃它,于是给它取名为“狼桃”,警示人们不要误食。直到十七世纪有个法国画家先写下了遗嘱,然后冒死吃了一只“狼桃”。他虽然尝到了酸甜可口的美味,但想到种种可怕的传说,仍躺在床上心惊肉跳,等候死神的降临。过了大半天,他仍旧活着,便立即爬起来把遗嘱烧掉,兴冲冲地出门告诉亲友们,“狼桃”无毒可以吃,且味道美极了。这一举动不亚于鲁迅笔下的第一个吃螃蟹者。这件事广泛传开,许多科学家对番茄进行研究,证明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果实。从此,番茄风行全球。

【第46句】:【吃一堑,长一智】释义:吃一次亏就会增长一些智慧。例句:“妹妹!”姐姐沉痛地说,“吃一堑,长一智。接受我的教训吧,把姐姐作为前车之鉴吧!……”

【第47句】:生产并结束恋情的地方——妇产医院

【第48句】:【跑龙套】(惯)原指传统戏曲中扮演±兵或随从的角色。比喻担当无关紧要的责任或做些无足轻重的事情。

【第49句】:【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谚)度:计算,估量。 山上有树木,工匠就会去估量如何采用它;宾客有礼仪,主人就会择优录用他。指只要有才,就不愁不被选用。

【第50句】:【蛇逮老鼠,要独吞】释义:比喻想一个人占有,不让别人沾边。例句:赵聚财酒醉心上明。李鸿云这么一说,他可就着急了。哈哈,你原来是蛇逮老鼠,要独吞。一直对李鸿云不放心,果然来了。

【第51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惯)指遇到危险、困难都能化解。常用作祝福语。 也作“遇难成祥,逢凶化吉”。

【第52句】:【夜猫子不黑天不进宅,黄鼠狼不深夜不叼鸡】释义:说明坏人看准时机才干坏事。例句:“俗语说:‘夜猫子不黑天不进宅,黄鼠狼不深夜不叼鸡。’狗东西再来,它就得瞅上个空子才下嘴。”

【第53句】:【小儿放纸炮——又爱又怕】(歇)小儿:小孩儿。形容心情复杂,又喜欢又害怕。

【第54句】:懒驴拉磨——不打不走

【第55句】:天上裂缝——日月难过

【第56句】:【邻居一杆秤,街坊千面镜】(谚)相邻的人家就像一杆秤一样,对你家的情况判得很准;同街同巷的人家就像多面镜一样,对你家的事情看得很清。指任何事都瞒不过街坊邻里。 也作“邻居眼睛两面镜,街坊心头一杆秤”。

【第57句】:弟弟因为一件小事和同学吵起架来,妈妈见了,批评他说:“应忍且忍,该耐则耐,省事免灾。你可不要学麻雀吃不下二两谷二小肚量啊!”(浙江·余姚)

【第58句】:宋江的绰号——及时雨

【第59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释义:山区不同,流行的山歌也不同。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对策。例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说不准到什么时候,交个好运,发笔洋财。”

【第60句】:【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惯)1形容相貌丑陋、凶恶。2指被折磨得不成样子。3形容人形象太差。 也作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 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 三分人,七分鬼。

【第61句】:【公主】在古代,封建帝王的女儿称为“公主”。这个名称始于战国时代,在此以前,周朝天子的女儿称“王姬”。那么,“公主”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与天子女儿的主婚人有关。当时,老百姓出嫁女儿,例由父亲主持婚礼。天子具有九五之尊,他的女儿出嫁,怎么会出面主持婚礼呢?只好由同姓诸侯做主婚人。据《公羊传》记载:“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那时候诸侯都称之为“公”,“主”是主婚之意,移用于对天子女儿的称呼,此即“公主”名称的由来。当时诸侯的女儿也被称为“公主”。自汉代起,皇家礼仪制度进一步健全,称谓方面也做了明确规定。皇帝的女儿专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姑称“大长公主”。其他人的女儿不准用这些名称。分封各王、侯的女儿则称为“王主”、“翁主”。这也有记载,颜师古在对《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当父自主其婚也。亦日王主,言王为其主婚也。”可见,“王主”、“翁主”比“公主”低了一个级别。其后,“公主”称谓一直沿用到封建王朝灭亡。

【第62句】:【一匹马配两个鞍子】(惯)鞍子:放于牲口背上驮运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比喻做两手准备。

【第63句】:【老鸹等死狗死狗不知道】何时才有,比喻长时间等待。 成语:望眼欲穿。《艾芜短篇小说选》:“你胶着胯哪,叫人老 鸹等死狗。”

【第64句】:【 骑马吃豆包】露馅儿馅儿掉在路上,路、露谐音,借指露 出破绽。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咱们回去,可别‘骑马 吃豆包——露馅儿’!”

【第65句】:【至亲不过爹娘,至近不过夫妻】见“近不过夫妻,亲不过父母”。

【第66句】:【挨金似金,挨玉似玉】(谚)挨:靠近,接近。靠近金的就会像金,靠近玉的就会像玉。犹言近朱者赤。比喻经常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品行、才能等自然会很好。

【第67句】:快十点了,我还在玩。妈妈一边催我早点睡,一边说:“一顿吃头猪,不如一觉呼。睡眠不足影响第二天学习。”(安徽·舒城)

【第68句】:【同桌吃饭,各自还钱】在一起共事,经济上分清。清代《三 侠五义》:“咱们同桌儿吃饭,各自会钱,谁也不必扰谁,你道 好么?”

【第69句】:【强龙不压地头蛇】释义:比喻外来人尽管厉害,也斗不过当地的势力。例句:行者道:“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第70句】:【长草短草一把薅】不加区分,一律对待。传记图书:“算 了,现在长草短草一把薅,再不要说了。上面把你们的案子 交给我们处理,请你和王先生后天来一趟。”

【第71句】:【倒骑毛驴,往后看】释义:比喻总看过去,看不到进步。例句:对于这一点,连里有过不少扯淡的说:崔国华落后,是倒骑毛驴,老往后看。

【第72句】:【 打开一个缺口】突破一处。古华《浮屠岭》:“这一来,浮 屠岭生产队就露出了马脚,就可能被打开一个缺口,一个再 也弥合不了的可怕缺口。”

【第73句】:大海放鱼——各散四方

【第74句】:【抱佛脚】“抱佛脚”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抱佛脚”是佛教礼拜的一种形式。佛教徒礼拜时,双膝、双肘和头部都着地,叫五体投地;双膝、双肘着地而头顶尊者之足叫顶礼;双膝着地而举手加额叫膜拜;双膝着地而手捧尊者之足叫抱佛脚。然而,“抱佛脚”的源头还有一个故事。明代张谊的《宦游闻》记载了一个故事:云南之南有个国家,官民都崇尚佛教。有一个罪犯应判处死刑,当局追捕的急,他惊慌地逃到佛寺内,抱住佛脚痛哭,表示愿意出家当和尚,痛改前非,悔过自新,终于得到了官府的赦免。这个故事说的是悔改还不晚,后来演变为“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语义变为临时应急是来不及的。

【第75句】:手榴弹里的绳子——导火线

【第76句】:【不是打死大虫,就是被老虎吃掉】释义:大虫:老虎。比喻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二者你死我活,不共戴天。例句:到了这个关节,只有一个拼字。好比武松过景阳冈,不是打死大虫,就是被老虎吃掉,谁也躲不掉。

【第77句】:【接香火】(惯)指有了子孙后代。 也作“接续香烟”。

【第78句】:【拿香供敬神,也该认准庙门】释义:比喻要认准对象,不要找错了人。例句:你太会投机了!你当了一辈子狗头军师!你拿香供敬神,也该认准庙门啊!

【第79句】:【不听老人言,祸患在眼前】释义:不听老年人的话,横祸就会到来。因为年老人阅历广,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话是经验之谈。例句:这可好,闹出毛病来没有?不听老人言,祸患在眼前!这简直把祁家的脸丢透了。

【第80句】:【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谚)指即使打仗场场都能胜利,也不如不打仗为好。

【第81句】:【水深见长人】(谚)长(chang)人:身材高大的人。比喻在关键时刻才能显现出英雄本色。

【第82句】:【仓老鼠问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倒有】(歇)仓老鼠:粮仓里的老鼠。老鸹:乌鸦。 讥讽富有的人向没有积蓄的人求援是找错了人。

【第83句】:【人无前后眼,祸害一千年】(谚)前后眼:既能看清过去,也能远瞻未来。指人处事待人如果只顾眼前,没有远见,就会造成无穷无尽的后患。

【第84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指不会伤害自己。清代《荡寇志》: “怎么,外感证好吃这种大补药?算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 一准是他昏了开错的,须接位高明先生来评评看。”

【第85句】:【绱鞋不使锥子——针好】(歇)绱鞋:把鞋帮和鞋底缝在一起,一般要用锥子。针:谐“真”。指非常好或确实好。

【第86句】:【艺不压身】(谚)技艺只会给人提供方便,不会给人造成负担。指掌握了一门技艺,可到处自食其力。 也作“艺多不压身”。

【第87句】:鸭脖颈上挂铜铃——呱呱叫;响当当

【第88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么,什么是“浮屠”?浮屠是佛教用语.浮屠,也叫“浮图”、“休屠”。起初,佛教徒被称为“浮屠”,佛教被称为“浮屠道”。后来,称“佛塔”也叫“浮屠”。现在大家说到浮屠,一般都只指佛塔了。佛塔的层数一般为单数,如五、七、九、十三级等,其中以七级为最多,因此有“七级浮屠”的普遍说法。佛塔原来是用来埋葬有德高僧的身骨或藏佛经的,所以,造塔的功德很大。但是,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活人一命更有意义,因此有俗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在鼓励大家去挽救痴迷不化的众生,让他们得度。《西游记》第八十回就有一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这句话道出了佛的终极目的,佛即救人。从大处说,普度众生。

【第89句】:溜了缰的野马——无拘无束

【第90句】:【说着葫芦忘了瓢】(惯)形容记性差,丢三落四。

【第91句】:【认钱不认人】(惯)指人只认钱财,没有情意。

【第92句】:【吃黑枣】(惯)黑枣:指子弹。比喻被枪毙。

【第93句】:【拧成一股绳】释义:比喻团结一心。例句:只要咱们大家拧成一股绳,按着党的话好好干,有啥困难都能克服。

【第94句】:【找门路】(惯)比喻寻找能够达到个人目的的途径。

【第95句】:【螳臂当车——不知自量】(歇)螳臂:螳螂的前腿。当:阻挡,抵挡。指过高地估计自己,妄图抗拒强大的力量或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也作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第96句】:【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逃不出手掌如来佛】即释迦牟 尼。孙悟空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但总是翻不出如来 佛的手掌。事出《西游记》。借指:不是对手,摆脱不了控 制。老舍《骆驼祥子》:“她得松一把,紧一把,教他逃不出她 的手心儿去。”

【第97句】:好汉上梁山——逼出来的

【第98句】:鸭子不吃瘪谷——肚子里有货

【第99句】:哥哥考上大学后,妈妈准备拼死拼活地也让我考学。邻居二伯劝道:“隔手的金子不如在手的铜,你还是让他下地干活吧!”(甘肃·镇原)

17169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