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京发现火爆的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 释义:比喻无论怎样狡猾的坏人也斗不过好人。 例句:哼,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哇!有关联络图的事和他的口供跟野狼嗥倒是一致的。

【第2句】:【铺的草,盖的草,有个老伴就是好】(谚)即使穷到下铺草、上盖草的程度,只要有个老伴相依为命,彼此体贴照应,就会感到十分满足。指老年人最难得的是有个老伴。

【第3句】:【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惯)见:同“现”。指交易未成,钱物俱在,双方都没有受到损失。

【第4句】:【远水不救近火】(谚)远处的水再多,也救不灭眼下的火灾。比喻缓慢的措施再好,也解除不了当前的困境。 也作“远水救不得近火”。

【第5句】:【门坎子不好迈】(惯)比喻人不好对付。

【第6句】:无耻的人脸皮结实;无病的人身体结实。

【第7句】:【脖子枕在刀刃上】(惯)指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第8句】:【有理言自壮,负屈声必高】(谚)占理的人说话自然理直气壮,含冤的人叫屈必定声高气急。 指情绪激动的人,言语自然也随之激烈。

【第9句】:【官不大,僚不小】(惯)形容人职位虽不高,却装腔作势,官气十足。 也作“官儿不大,架子不小”。

【第10句】:【一杆秤,又打得起多重】 释义:比喻一个人力量单薄,干不成大事。例句:你查账,没有一个人跟你,你一杆秤,又打得起多重?

【第11句】:【君子不见小人过】 释义:君子不计较小人的过失。 例句:“如今你要放他,正是君子不见小人过,……咱们就把他放了罢。”

【第12句】:【为着别人的豆子,炸了自己的锅】(惯)比喻为给别人办事,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第13句】:【信忌红字】书信没有用红笔来写的,这是为什么呢?人们历来有个说法,叫“丹书不祥”。所以,人们忌用红笔写信,认为收到红笔写的信很不吉利。 其实,这不能算迷信,而是有深刻的文化历史背景。 所谓“丹书”,在三种情况下使用。第一是古代统治者为了便于自己的统治,托言天命,捏造所谓的“天书”,用丹笔书写,故称“丹书”。第二是帝王颁发给功臣的一种证件,也用红笔书写。从文物中可以找到皇帝书写的文件许多是用宝贵的朱砂写成的。第三是古代用朱笔记录罪犯徒隶的名籍。原来,古代罪人名册要用红笔书写。直到现在处以极刑的罪犯名字都要用红笔打叉或在名字下面画杠,这种做法是古代处理罪犯的遗迹。 以上三种情况,都对老百姓的心理产生了影响。皇上假托天命,写的文书称丹书,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谁敢模仿冒犯,这是其一。罪犯的名册用红笔来写,处斩死刑犯人要把罪犯的名字打上红叉,老百姓对死看做是不吉利的事,何况被打上红叉处斩的死囚犯呢,更是避之不及,这是其二。以上两种原因产生了对老百姓的心理影响,因此,人们忌用红笔写信是有道理的。

【第14句】:【打擂台】(惯)擂台:为比武而搭起的台。本指上擂台参加比武,比喻:1向挑战者应战,与之较量手段、技艺。2耍花招,与人讨价还价。3有意跟人作对,难为人。

【第15句】:【猴儿拿虱子——瞎掰】(歇)拿:捉。掰:用手把物分开或折断。指胡来,胡说。

【第16句】:【男大当婚,女大须嫁】(谚)婚:婚配,娶妻。嫁:出嫁。指到了婚嫁年龄,就必须男婚女嫁。 也作男大当娶,女大当聘。 女大当嫁,男大当婚。

【第17句】:【无例不可兴,有例不可废】(谚)没有先例的,不可随便去做;有了先例的,不可随便废止。原指旧时衙门办案,以有无先例为依据;后泛指做事要遵循先例。 也作“无例不兴,有例不废”。

【第18句】:【除夕】“除夕”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那么,除夕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岁守》“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之诗句。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千干净净,还要贴门神、对联、挂灯笼等,晚上吃饺子放鞭炮,供神灵,达到高潮。

【第19句】:【馋猫没有不偷嘴的】 释义:比喻人没有不贪便宜的。多指男女偷情。 例句:俗话说,馋猫没有不偷嘴的。她黄花鱼宫月宝在幼小年轻的时候,就是个爹娘不管也管不住的娇小姐,也是时代的风气吹到了她的头上,在娘家,她就跟一些公子少爷“自由”过。

【第20句】:【容得虎挡道,不是好猎手】(谚)比喻容许恶人横行霸道,为非作歹而不闻不问,绝不是热血男儿应有的风格。

【第21句】:【磕闲牙】(惯)指说没用的闲话。 也作“拉闲篇儿”。

【第22句】:【发怒的母豹赛猛虎】(谚)指发怒的母豹常表现得格外凶猛,尤其是带仔的母豹。

【第23句】:【上山捉虎,下海擒龙】(惯)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也作上山擒虎,下海捉龙。 上山打猛虎,下海擒蛟龙。

【第24句】:【老鸹飞到猪腚上,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 释义:老鸹:乌鸦,全身羽毛均为黑色。比喻只看见别人的缺点错误,却看不见自己的。 例句:罗桂芬呼天扯地地大声嚷:“黄家洼光兴你们宰巴人,就不许这人们哼一声呐!你们自个走资本,反倒猪八戒爬城墙倒捞一把,老鸹飞到猪腚上,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

【第25句】:【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谚)一树结的果子酸的甜的都有,一母生的孩子愚的贤的都有。指同胞兄弟性格、智力各有差异。也泛指人与人不会一样。

【第26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第27句】:【单身汉的钱多,讨了婆娘烧破锅】(谚)烧破锅:比喻生活拮据。 指单身汉一人开支小,钱就多,一旦娶了老婆成了家,不精打细算,就会受穷。

【第28句】:【碰到南墙不回头】见“撞倒南墙不回头”。

【第29句】:【谁走的路长远,谁能到西天佛地】(谚)西天:佛教指佛祖所在的地方。谁不怕路途遥远,谁就能到西天见到佛祖。指谁有毅力有志气,谁就能达到目的。

【第30句】:【满堂儿女,当不得半席夫妻】(谚)半席夫妻:指非原配的夫妻。 即使儿女很多,也抵不上个半席夫妻。指儿女再多再好,也比不上夫妻间的相互体贴照料。 也作“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

【第31句】:【宫保鸡丁】四川名菜数不胜数,“宫保鸡丁”更是人人垂涎。它和“东坡肉”一样,是因人而得名,此人就是丁宝桢。 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曾任山东按察使,后任四川总督。 贵州平远素以善制炒鸡丁而著称,而丁本人一直很喜欢吃用鸡肉和辣椒相爆之类的菜肴。当上四川总督后,他又特别爱吃用天府花生、嫩鸡肉、辣椒制作的炒鸡丁。每遇设宴请客,他总要厨师必上此菜。即使在回贵州省亲时,当亲朋为他接风洗尘,他总是说:“各位不必破费,只上炒鸡即可。”并吩咐加上花生、辣椒同炒。久而久之,丁宝桢爱吃花生辣椒炒鸡丁的嗜好广为人知。因丁宝桢官职是总督,当时总督尊称为“宫保”,故人们便把他爱吃的这道菜称为“宫保鸡丁”。 此菜鸡肉细嫩,花生酥香,辣而不燥,肥而不腻,在丁宝桢任四川总督期间便风靡省内。至清末民初,随着川菜普及到全国各大城市,“宫保鸡丁”也闻名全国,驰誉中外,现已成为川菜中最著名的一道特色菜。1986年,北京西来顺饭庄特级厨师乔春生烹制的“宫保鸡丁”荣获布拉格第五届国际烹饪大赛金牌。

【第32句】:【人靠衣服马靠鞍】(谚)人穿上一身得体的衣服,就会显得分外精神;马备上一副讲究的鞍鞯,就会显得特别骏美。指衣服对人体的形象美有极大的影响。 也作人的衣裳马的鞍。 人是衣装,马是鞍装。

【第33句】:【眼大要有神,耳大要有轮】(谚)指人生得一双大眼,必须有灵气才好;生得一双大耳,必须有耳轮才好。

【第34句】:【朽木不可雕也】此语常用以比喻人没有出息,不堪造就,如扶不起来的阿斗。 典出《论语·公冶长》: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宰予喜欢白天睡大觉。有一次,孔子发现后生气地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样的学生,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责备了!” 宰予也够倒霉的,别人说他几句也就过去了,偏偏打瞌睡叫老师撞见了,落了个“青史留名”。

【第35句】:【万变不离其宗】(惯)宗:宗旨。 指形式上千变万化,本质却没有变。

【第36句】:【牛皮灯笼——肚里亮】(歇)亮:本指明亮,转指亮堂、清楚。指心里清楚、明白。 也作“牛皮灯笼——外头不见光,内里亮堂”。

【第37句】:【医有医德,药有药品】(谚)行医有行医的道德,药物有药物的品位。指医生要以医德为重,用药要以药效为准。

【第38句】:【狗颠屁股垂儿】(惯)屁股垂儿:指尾巴。狗摇着尾巴跑。形容人急于讨好、献殷勤的样子。

【第39句】:【一朝天子一朝臣】(谚)指每个皇帝即位,都要任用一批自己的心腹臣属。也指每个领导上任,都要任用自己的亲信。 也作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主子一个规。规:规矩。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将军一个令。

【第40句】:【脑壳提在手里耍】(惯)比喻不怕死,拿死不当一回事。

【第41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释义:七级浮屠:七层塔。救人性命,功德无量,比造七层塔礼佛还要好。浮屠:又作“浮图”。 例句:慧澄道:“夫人勿怪。这官人为夫人几死,贫姑慈悲为本,设法夫人救他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第42句】:【摘桃子】(惯)比喻攫取别人的成果。

【第43句】:【典账买黄鱼】(谚)典账:典质,用物作抵押借钱。黄鱼:即石首鱼,头大尾窄,身体侧扁。宁可典账,也要买黄鱼吃。指黄鱼肉嫩味美,十分诱人。

【第44句】:【麻秆儿打狼——两害怕】(歇)麻秆儿:指剥掉皮的麻秸秆儿,又细又脆,容易折断。用麻秸秆儿打狼,狼害怕,打狼的人也害怕。指争斗双方对对方都有所顾忌。 也作麻秸秆打狼——两头害怕。 麻秸秆打狼——两头怕。

【第45句】:【新郎、新娘】在婚礼上,一对新人叫“新郎、新娘”,这个美丽的称呼源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有三个非常聪明而心肠又极好的皮匠,他们遇到一位家境贫寒但有才学的小伙子,名叫新郎。皮匠们想试试新郎的才学。一个说,请你给做一个太阳大的馍;一个说,请你装像海洋大的一缸油;一个说,请你织像路一样长的一匹布。聪明的新郎不慌不忙地说:“请把太阳摘下来,我好比着做馍;请把海水称一下看看有多少斤,我好装油;请把路的尺码量出来,我好量布。”结果,三个皮匠非但没有难倒新郎,反倒给新郎难住了。轮到新郎向皮匠提问了,新郎说,我只想要“六证”。“六证”是什么,三个皮匠谁也不知道,就走乡串户访向了许多人,还是没搞明白。一天,他们遇到了一位在溪旁洗衣服的妙龄少女,忍不住问道:“请问姑娘叫什么名字,能帮个忙吗?” 少女笑道:“我叫新娘,有事就说吧!”听说要找“六证”,姑娘就从家里取来一个升、一把剪、一把尺、一面镜、一杆秤、一算盘,说:“要知道粮有多少,以升为证;衣服裁得好坏,以剪刀为证;布有多少,以尺为证;容貌如何,以镜为证;东西的重量,以秤为证;账目是否清,以算盘为证。这就是‘六证’。”皮匠找到了“六证”,新郎知道天底下还有更聪明的人,非常倾慕新娘的才学,就请皮匠做媒说亲。新娘也很愿意,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在三天之内盖一幢“不用门来不用窗,无柱无瓦又无梁。上上下下不沾木,天生地长石头墙”的结实房子,想难为新郎一下。结果,聪明的新郎就上山找了一处“洞外百花飘香,洞内冬暖夏凉,方向坐北朝南,气候避风朝阳”的岩洞作新房。新娘很满意,他们成了一对幸福的伉俪。于是,人们就把新婚夫妇称作新郎、新娘,把结婚用房称为洞房。

【第46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谚)海是无限宽阔的,可以听凭鱼去腾跃;天是无限高远的,可以听凭鸟去翱翔。比喻社会给人们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 也作“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第47句】:【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谚)冬天能连下三场好雪,来年的麦子必定大丰收。指麦子能不能丰收,冬雪是很关键的。

【第48句】:【打破脑袋用扇子扇】 释义:比喻把生死置之度外,满不在乎。 例句:黄金湖一看,来者不善,又是老对头。心里一横,想起金山大哥的那句话:“打破脑袋用扇子扇,上肖县长、常专员那打官司去!”

【第49句】:【揭开皮看瓤儿】(惯)比喻揭开事物的外表看它的本质。 也作“揭皮看瓤儿”。

【第50句】:【吃了秤砣——铁了心】(歇)本指心变成铁打的,转指人拿定了主意,下定了决心。 也作“吞下秤砣——铁了心”。

【第51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此语的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永远没有过失?语出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讲述的是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决定劝谏晋灵公。晋灵公心不由衷地说:“我已经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 士季听他这样说,便说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第52句】:【人生七十古来稀】(谚)旧时认为,人能活到七十岁,就算是高寿了,从古以来活到七十的人是很少的。 也作人生百岁,七十者稀。百岁:指一辈子。 人生七十从来少。

【第53句】:【无钱吃酒,妒人面赤】(谚)自己没钱买不起酒喝,却嫉妒别人脸面发红。借指人自身无能.却往往对别人多疑善妒。

【第54句】:【蛤蟆上樱桃树,既想攀高枝又想高口味】 释义:讥讽人欲望高,想得美,但实现不了。 例句:“嘿嘿,是笑我们厂蛤蟆上樱桃树,既想攀高枝又想高口味哪……”史文远听了,连连摇头:“这种歪言邪语何足挂齿!谁爱嚼舌头就让他去嚼吧。咱们走咱们的路。”

【第55句】:【葫芦内卖出什么药来】 释义: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芦的果实,可以掏空做器皿,过去常用来装药。比喻不知人肚子里到底打算搞出什么名堂来。 例句:“你们都退去,只留朝云在此。”众人领命,一齐都散,不留一人。元普便叫朝云闭上门,朝云正不知刘元普葫芦内卖出什么药来。

【第56句】:【先明后不争】(谚)指事先把该讲的条件讲明,该划的界限划清,事后就不会发生纠缠,引起争端。

【第57句】:【话里有文章】(惯)指话语里含有其他的意思。

【第58句】:【炒下豆子众人吃,打烂炒锅让人赔】 释义:比喻好处大家分享,祸事一人承担。 例句:再说又是这种年月,公家的事是好办的?炒下豆子众人吃,打烂炒锅让人赔,

【第59句】:【草膘料力水精神】 释义:吃草能使牲口长膘,吃料能使牲口增力,喝水能使牲口存精神。 例句:如果黑夜喂不好,牲口就要受伤,一夜要喂五六次,我有的工夫一次接一次,直喂到天亮才算。这吃草料饮水还有讲究,常言说:“草膘料力水精神”。

【第60句】:沙石积在一起是座山。

【第61句】:【久旱遇甘雨,他乡遇故知】(谚)甘雨:对农作物有利的雨水。故知:老友。指在异乡遇上了老友,如同旱久得甘雨。

【第62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谚)指高大的房屋将要倒塌,一根木柱难以支撑得住。比喻若大势已去,就不是个别人的力量可以挽救的了。

【第63句】:【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谚)大限:寿命的尽头。夫妻就像同林栖歇的鸟一样,到非分离不可的时候自然就得分离。指再好的夫妻也难保永不分离。 也作“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第64句】:【拜天地】在民间的结婚典礼上,一对新人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人洞房”。那么,拜天地是怎么回事呢? 拜天地的习俗,来源于民间神话。相传,女娲造人的时候,开始只造了俊俏的后生,这后生虽说有吃有穿,逍遥自在,但孤孤单单一个人,总觉得很闷,所以常唉声叹气。一天晚上,小伙子望着天空圆圆的月亮,自言自语地对月亮说:“月老月老你细听,给我找个知心人,我世世代代领你情。”他刚说完,忽然月亮一闪,一个白眉长须老人领着一个姑娘飘悠悠地来到小伙子面前,对小伙子说:“我又让女娲造了一个女的,给你领来。你们先认识一下,一会儿,我给你们办喜事。”说完,老人就不见了。小伙子见姑娘脸腮绯红,像月季一般,不禁喜上眉梢,愁容云消雾散。姑娘见小伙子眼睛明亮,诚实坦白,也觉得情投意合。二人四目相对,一见钟情。正在这时,长须老人领着两个白发白须的老人站在两人面前,指着两个老人说:“这是天公和土地,你们以后的生活都离不开他俩。现在,我给你们办喜事,首先,给养育你们的天公、土地拜三拜。”小伙子和姑娘对“天地”拜了三拜。随后,月下老人笑着说:“我给你们牵红线,你们还得给我拜拜哩!”于是小伙子和姑娘又对着月下老人拜了三拜。刚拜完,三位老人就不见了。从此以后,人们在结婚时必须一拜天地,二拜月老,三拜父母。习俗遂成,“拜天地”一词也随之出现了。现在稍有不同,媒人不拜了,换成了夫妻对拜。

【第65句】:【镜里的花,水里的月】(惯)1比喻只是传闻,没有真凭实据。2比喻看得见却摸不着、得不到。 也作“镜里看花,水中捞月”。

【第66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惯)1指说话算数,不含糊。2指性格直爽,说话痛快。

【第67句】:【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见“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

【第68句】:【喝口凉水都塞牙】(惯)形容非常倒霉,干什么都不顺利。 也作“喝凉水塞牙,放屁砸脚后跟”。

【第69句】:【吃独食】(惯)比喻独自占有本该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好处。 也作“吃独份儿”。

【第70句】:【堂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谚)瑞草:吉祥的芳草。即使是芳草,要是长在堂前,也会因为妨碍人行而惹人讨厌。比喻好事做不到点子上,还不如不做的好。

【第71句】:不是你的财,别落你的袋.

【第72句】:【盘缠】现在上点岁数的人还把出门时所带的路费叫做“盘缠”。为什么把路费称为“盘缠”呢?原来这与古代钱币有关。古钱是中间有孔的金属硬币,多是铜钱。人们常用绳索将一千个铜钱穿成串再吊起来,穿钱的绳索叫“贯”,所以,一千钱又叫一吊钱或一贯钱。如有出戏剧就叫《十五贯》。古时既没有旅行支票,又没有信用卡,就算纸币也是后来才有的。于是,人们在出远门办事、探亲之时,只能带上笨重的成串铜钱。把铜钱盘起来缠绕在腰间,古人衣裳又肥又大,不露山,不露水,既方便又安全,因此,古人将这又“盘”又“缠”的路费叫做“盘缠”了。

【第73句】:【千年的野猪——老虎的食】(歇)比喻终将成为强者的占有物。

【第74句】:【穷家出娇子】(谚)指穷人家没什么大的家产,便把孩子看作宝,更易宠溺孩子。 也作“穷汉养娇子”。

【第75句】:【好意反成恶意】(惯)指以善心待人,却被人误解为歹意。

【第76句】:【把吐出来的苦水再喝进去】(惯)比喻重新受苦受难。

【第77句】:【白脸狼戴草帽——假充好人】(歇)白脸狼:狼的一种,体形较小,尾短,脸白,性极凶残。指恶人伪装成好人。

【第78句】:【粉丝】现在,“粉丝”是个使用频率十分高的热词,相当于追星族。粉丝是个外来语,与粉丝、粉条这种大众食品没有任何关系。 “粉丝”是英文fans的音译,原意是“热心的追随者”的意思。因为在中文里,说“我是他(她)的迷”这样的话是不通的,必须在“迷”之前再加一个字,如“歌迷”、“影迷”、“球迷”等。在许多场合,这样用起来还是繁琐,为了方便,干脆就把“热心的追随者”——“粉丝”拿来使用,不管是歌迷、影迷、球迷,都可以直称“我是某某的粉丝”。并迅速流传开来。

【第79句】:【老要颠狂少要稳】(谚)老年人贵在活泼欢快,性格开朗;年轻人贵在庄重踏实,行为稳健。指老年人不可死板,年轻人不可轻浮。

【第80句】:【不行春风,难得秋雨】(谚)没有和顺的春风,就难得及时的秋雨。 比喻给别人以方便,也就会得到别人相应的回报。 也作“不行清风,难下细雨”。

【第81句】:【大姑娘裁尿布——闲时做下忙时用】见“小大姐儿裁褯子——闲时置下忙时用”。

【第82句】:【花好就怕一场风】(谚)指花开到艳丽时,最怕一场恶风摧残。比喻称心如意的好事,最怕发生突然变故。

【第83句】:【饿狼不吃猎人的羊】 释义:比喻对有特殊关系的人特殊对待。 例句:汉族有一句话:“打狗还得看主人。”蒙古人也有一句谚语:“饿狼不吃猎人的羊。”他穆天飞这不有意往自己脸上撒尿,欺人太甚吗?

【第84句】:【吃尽味道盐好,走遍天下娘好】 释义:天下没有人比亲娘待自己更好的了。 例句:“吃尽味道盐好,走遍天下娘好”,看来还是其产党好,我,我一家准备搬回雷坪来住。

【第85句】:【好汉一言,快马一鞭】(谚)指好男儿一诺千金,说到做到;这和快马只需一扬鞭就上道奔驰,不需再催促是一个理。 也作好汉一言,驷马难追。驷马:古时四匹马共驾一辆车。 好人一言,好马一鞭。

【第86句】:【板上钉钉】(惯)板上钉钉子,十分牢固。1形容态度坚决,或说话算数,决不更改。2形容做事实在、牢靠。

【第87句】:【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见“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

【第88句】:【地凭文约官凭印】(谚)文约:契约。印:印章。指土地的所有权,凭的是契约;当官,凭的是官印。 也作“地凭文书官凭印”。

【第89句】:【屙屎的死在粪坑里——臭鬼】(歇)臭:谐“丑”。指相貌丑陋的人。

【第90句】:【箭在弦上,话在嘴边】(惯)指事情到了不能不说出来的时候。

【第91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据说1971年九·一三事件,林彪叛国驾机出逃的消息报告毛泽东后,毛泽东沉思片刻,随口说了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这是从何说起呢? 传说古代有个名叫朱耀宗的读书人,此人天生聪慧,满腹经纶,进京赶考高中状元。皇上殿试见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长得仪表堂堂,便将他招为驸马。按古代的惯例,朱耀宗一身锦绣,是新贵还乡光宗耀祖的时候了。临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亲养大自己不容易,请求皇上为守寡多年的母亲树立一座贞节牌坊。皇上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准奏。 当朱耀宗把树立贞节牌坊一事向母亲述说之后,原本欢天喜地的母亲露出了不安的神色,于是说出了想要嫁给朱耀宗的恩师张文举的想法。毫无思想准备的朱耀宗顿时被击倒了,“扑通”一下跪在娘的面前:“娘!这千万使不得,你改嫁叫儿的脸往哪儿搁?再说,欺君之罪难免杀身之祸啊!”其母听后不由长叹一声:“这件事就听天由命吧。”她随手脱下一件罗裙,告诉朱耀宗说:“明天你替我把裙子洗干净,一天一夜晒干,如果裙晒干,我答应不改嫁;如果裙子不干,天意如此,你也不用再阻拦了。”这一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谁料当夜阴云密布,天明下起暴雨,裙子始终干不起来。朱耀宗心中叫苦连连,知是天意。朱母则严肃地对儿子说:“孩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违!”事已至此多谈无益,朱耀宗只得将母亲和恩师的婚事报告皇上,请皇上降旨治罪。皇上连连称奇,降道御旨:“不知者不怪罪,天作之合,由他去吧。”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要遵循一些事物和自然的发展规律,强扭的瓜不甜,有时候顺其自然反而能得到很好的结果。林彪则不然,天意难违,折戟(机)沉沙,死无葬身之地。

【第92句】:【久病床前无孝子】 释义:儿女对长期生病的父母照顾不好,不孝顺。 例句:开始时,他的两个儿子还过来侍候他,可是久病床前无孝子,渐渐地也都不管他了。

【第93句】:【毒蛇黄鳝分不清】(惯)黄鳝:鱼,像蛇而全身无鳞,黄褐色,有黑色斑点,生活在水边泥洞里。比喻分不清好人坏人。

【第94句】:【耗子钻牛犄角——尽了头了】见“老鼠钻牛角——无路可走”。

【第95句】:【树大分权,人大分家】 释义:树长大了就会分开丫权,人长大了就得另立门户。 例句:树大分权,人大分家,亲兄嫡弟,也不能—生一世都在一口锅里吃茶饭。

【第96句】:【君子不跟牛使气】(谚)指有道德修养的人,不会去和那些执拗无知的人争高论低,一般见识。 也作“君子不跟牛斗力”。

【第97句】:【倒打一钉耙】 释义:比喻反皎一口。 例句:我们前些天,揭发批判了李春山,他现在公开赖账,还对李克同志倒打一钉耙,真是无耻已极。

【第98句】:【是金子,放在哪里都闪光】(谚)只要是真金,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隐藏不住闪闪的光辉。比喻只要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到哪里都会显现出自己的才华,赢得人们的赞誉。

【第99句】:【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山】(谚)多交一个朋友,就等于给自己多修了一条方便的路;多结一个仇人,就等于给自己多设了一重阻碍前行的山。指朋友要多交,怨仇要少结。

17248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