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的文案2024特别吸引人的微信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百姓斗不过官,凡人斗不过仙】(谚)官员有权有势,仙人有法有术,一般人不是对手。旧指普通百姓地位低下,招惹不起有钱有势的人家。

【第2句】:【一锤子买卖】释义:比喻不管好坏,反正就是一次。“锤子”又作“杵子”。例句:行不行,就得看我的本事昨样了。一锤子买卖,行,啥都好说;不行,不行也得行!

【第3句】:【跌倒油瓶不扶】连不费力的小事都不愿意做,谓什么都 不管。刘绍棠《蒲柳人家》:“她本来长着一双巧手,却吃馋 了,呆懒了;平日横草不动,竖柴不拿,油瓶子倒了也不扶。”

【第4句】:【有理不送礼,送礼必短理】(谚)指凡事占理的,就不会给当事人送财物礼品;送财物礼品,必定是缺理的。

【第5句】:【有车就有辙,有树就有影】(谚)有车在前边行,后边就会有碾出的车辙;有树长得高大,下面自会有树影。比喻再秘密的事也隐瞒不住别人。

【第6句】:【油锅里抓钱】油锅里滚烫,谓不顾一切地捞钱。清代《红 楼梦》:“我们二爷那脾气,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呢,听 见奶奶有了这个梯己,他还不放心花了呢!”

【第7句】:【蜂蜜嘴,蝎子心】释义:比喻嘴甜会说,心肠狠毒。例句:别他妈的满口仁义道德地糊弄人了,你们这一套我全明白了。谁不知你是蜂蜜嘴,蝎子心,耍那些花腔干什么?

【第8句】:村里不少人都说一邻居在沈阳挣钱多,爸爸说:“黄鳝大,窟窿眼也粗。”(安徽·枞阳)

【第9句】:【 绿绿豆皮儿,请退】请、青谐音。绿豆用水泡,青皮即脱。 借指下逐客令。明代《金瓶梅》:“自今以后,你是你,我是 我,绿豆皮儿请退了!”

【第10句】:【一点水一个泡】(惯)形容人说话不夸大也不缩小,诚实可靠。

【第11句】:【胡萝卜就烧酒——仗个干脆】(歇)仗:讲求。干:谐“甘”。本指又甜又脆,转以形容说话或做事干脆利索。 也作“胡萝卜就酒——嘎嘣脆”。 嘎嘣:拟牙齿咬胡萝卜时发出的声音。

【第12句】:【头发长,见识短】指妇女缺少见识。刘绍棠《蒲柳人家》: “何大学问赶马回来,一见老秀才走了,很觉得过意不去,埋 怨一丈青大娘头发长,见识短。”

【第13句】:【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指做事不能心急,应该沉得住气,坚 持到底。类似的:走一处不如守一处。明代《西游记》:“古 人云: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我贫僧在此等一等罢。”

【第14句】:【呼蛇容易遗蛇难】(谚)旧时民间传说,有术士能用咒语聚蛇遣蛇,一旦咒语失灵,蛇来不走,术士受害。比喻人招惹是非容易,排解是非却难。

【第15句】:路不常走草成窝,坐立不直背变驼。

【第16句】: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就怕风大栽了跟头

【第17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异想天开

【第18句】:【天上飞的野鸭,捞到手就是菜】比喻做事要主动争取,或容 易取得。反义说:天上飞的野鸭,不能算一碗菜。沈从文 《贵生》:“其实只要你好意思亲口提一声,天大的事定了。 天上的野鸭子各处飞,捞到手的就是菜。”

【第19句】:【背后捅刀子】(惯)指暗地里害人。

【第20句】:十个团鱼跑一个——九鳖(久别)

【第21句】:观世音下凡——有救

【第22句】:【苦干实干加巧干】谓工作踏实,能吃苦,又能想办法。王 蒙《湖光》:“张勤还有个大优点,分配给他什么工作他都努 力去干,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苦干实干加巧干,他还都干得 不错。”

【第23句】:【儿孙自有儿孙计,莫为儿孙作马牛】(谚)子孙后代自会有他们的生活安排,前辈人不必为他们做牛做马苦苦劳神费力。指前辈人为子孙后代苦心经营全是不必要的徒劳。 也作“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福:福分。

【第24句】:【 十叫九不应】听不见,或不回答。柳青《种谷记》:“他已 经聋得十叫九不应,默然做着自己看见应做和能做的事,一 年也和人说不上几句话。”

【第25句】:【冻死不烤灯前火,饿死不舔猫剩食】释义:宁愿饥寒而死,也不接受屈辱的施舍。例句:辣椒嫂恼了,一股怒气直冲脑门,嘴唇乱哆嗦。“冻死不烤灯前火,饿死不舔猫剩食”,这个从小刚强的女人,从来没受过这样的侮辱,也没想到姐姐是这种人。

【第26句】:讨饭过年——吃的不多说的多

【第27句】:【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释义:比喻各处的坏人本性都一样。例句:爹仰天叹息道:“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哪!”这辛酸愤懑的声音至今还留在长岭的耳边!

【第28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惯)形容学识渊博,什么都知道。 也作上通天文,下知地理。 上知天文,下通地理。

【第29句】:【床罩】“床罩”是最普通的床上用品,美观大方,可它的得来并不美。床罩的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的法国。据记载,这个伟大的发明者是一个普通的法国高卢妇女迪迪。迪迪与马夫路易恋爱了三个月后,正式举行婚礼。不幸的是,婚礼后的早晨,年轻的妻子发现丈夫有遗尿的毛病,他将婚床上的被褥尿湿了。这时,祝贺婚礼的客人们已在门外,他们大声笑闹,捶打木门,迪迪已没有更换床褥的时间。迪迪望着神情沮丧的路易,忽然灵机一动,从衣橱里取出一张床单,迅速铺在潮湿的被褥上,然后开门迎客。客人们向新郎新娘祝福,并参观他们的新居。突然,一位客人手指床单,惊奇地叫道:“多奇怪的布置,这是洁白的‘床罩’!它一定是巴黎上流设计者的最新玩意儿吧?” 新娘微微一笑,不发表意见。客人们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哦!这多么时髦,多么漂亮!” 很快,这种铺床方法在法国各地流传起来。三年后,法国宫廷正式采用了这种方法,并按那个客人所说的那样,将铺在被褥上的床单命名为“床罩”,并且把它载人了《宫廷起居事典》。

【第30句】:【老母猪挤在墙角上,还哼哼三哼哼】释义:比喻不能任人欺负,要做出反应。例句:百人百性嘛!老母猪挤在墙角上,还哼哼三哼哼哩!干别的我舍不得,一说和冯老兰打官司,我鬻儿卖女也得干!

【第31句】:【三翻六坐九拿爬,十个月的伢儿喊爸爸】(谚)婴儿在生下三个月后会翻身,六个月能坐起,九个月能爬行,十个月会发声喊“爸爸”。指婴儿出生一岁之内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

【第32句】:看到好吃懒做的小叔,爷爷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你呀,天不会下黄金雨,地不会结金苹果,吹牛打不了粮食,说谎填不饱肚子,再不好好干可咋办啊?”(浙江·温州)

【第33句】:一天上午,爸爸做了我爱吃的烧土豆。没等爸爸把菜碗放稳,我便挤到爸爸面前。妈妈见状道:“你下到碗里吃吧!”(河南·滑县)

【第34句】:【打鸭子上架】见“赶鸭子上架”。

【第35句】:【羊羔掉进虎口里】(惯)比喻弱者陷入危险境地或落入强者手中。

【第36句】:萤火虫打架——明对明

【第37句】:【拜年】新春佳节,家人团聚,亲朋好友互相走访拜年,这是中国千百年来的节日传统习惯。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年”,每逢腊月三十晚,它便出来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此时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从此流传至今。久而久之,增加了拜年的厚重含义。拜年可知尊长爱幼,此序不乱;拜年可使矛盾、“过节儿”一磕而消,提供和好的机会;拜年可使邻里、亲朋之间沟通信息,增强感情,和睦相处。拜年之意义诸多,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

【第38句】:【城头上跑马——远兜远转】(歇)城头:城墙的顶部。本指沿着城头兜圈子,转喻人说话拐弯抹角或办事不干脆利索。

【第39句】:【瓮里捉王八——跑不了】(歇)指陷入困境,无处躲藏,无法逃跑。 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瓮中捉鳖——跑不了。 瓮里捉鳖——没跑。

【第40句】:俺村里有个老汉,很瞧不起年轻人,认为他们毛手毛脚,成.不了大事,说什么“小长虫(蛇)要是能下来雨,还要龙王爷干啥?”(河南·西平)

【第41句】:【变戏法】(惯)本指表演魔术,比喻耍弄骗人的手段。

【第42句】:【忍得一时忿,终身无恼闷】(谚)指人如果能克制一时的恼怒,冷静理智地应对各种事端变故,就可免去一生的苦恼和遗憾。 也作忍得一日气,免得百日忧。 忍得一时气,能消百日灾。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千日之忧。

【第43句】:李大嫂骂婆婆能骂出百样声来,邻居王奶奶爱捣着拐杖唠叨:“前有车,后有辙,房檐滴水照旧窝。十年后,再瞅瞅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河南·洛宁)

【第44句】:【走后门】用不正当的手段达到某种目的,通过找关系谋取不当利益叫“走后门”。“走后门”已成一种潜规则,发展成不仅单靠亲朋好友的情感谋取好处,必须以金钱开路才能奏效。如买官叫“跑官”,“走”古义“跑”也。此典故起源于北宋末年。公元1100年,宋哲宗死后,徽宗继位,任蔡京为相,蔡拼命排斥和贬谪哲宗时的旧吏,因此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一次朝廷设宴,安排文艺演出,艺人们在筵间演出这样一幕:一个大官高座,传判各事。有个和尚要求离京出游,经查看戒牒是元祐年间的(哲宗时的年号),大官立即令其还俗;一个道士遗失废牒要求补发,一问又是元祐年间出家的,大官又立即令剥下道袍,复为百姓。总之,凡涉“元祐”之事一概排斥。这时,一个属官上前低声说:“今国库发下俸金一千贯,皆为元祐钱,该如何处置?”这大官略沉思后,悄悄地说:“那就走后门,从后门搬进来吧。”

【第45句】:【横插一杠子】释义:比喻横加干涉。例句:我起先跟老崔不错,本来说好要跟他结婚的,没想到郭三麻子横插一杠子。三麻子在那边是个队长,谁惹得起呀!

【第46句】:邻居刘婶的儿子小强,一玩起来就是一身泥一身土的。你听,刘婶又在说他了:“瞧你这孩子,都快玩成土地爷了。”(河北·邯郸)

【第47句】:【枕着烙饼挨饿】(惯)比喻放着有利条件不去利用,却受着窘迫。 也作“头枕着烙饼挨饿”。

【第48句】:【兔子多咱也驾不了辕】释义:多咱:什么时候。辕:伸出车前驾牲口的两根直木。兔子永远也不能驾辕拉车。比喻能力差或本质不好的人担不得重任。例句:我说,不行,改不了的,你们要不信,走着瞧吧,老言古语没错提:“兔子多咱也驾不了辕。”

【第49句】:【头三脚难踢】(谚)原指武技表演场上开头的拳脚难施展。借指任何事在打开局面之前,很难理出头绪。也指凡事开头难。 也作头三脚难踢,头茬树难立。 头三脚难踢,开锣戏难唱。 头一脚难踢,头一句难唱。

【第50句】:【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惯)形容本领过硬,勇猛非凡。

【第51句】:【打狗看主人】释义:比喻看在主人或上司的面上,对某人宽容、饶恕。“主人”又作“主子”。例句:保安团、警备队、马大胡子,都有她的亲戚,惹翻了那帮人,可不好对付。怎么办?打狗看主人,只有把她放掉。

【第52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巧用天时

【第53句】:高二叔跑运输折了本,半年后忍不住又想投资做生意。高二婶胆怯地说:“上次欠的债咱才刚还上,你心又痒痒了?你可别前脚出了螃蟹窝,后脚又踏进烂泥塘。悠着点吧!”(河北·石家庄)

【第54句】:【杀风景】“杀风景”一词源于民间隐语,原意是损坏美好的景色,后来用于比喻在兴高采烈的场合使人扫兴。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他撰写的《杂纂》一书中曾有六个“杀风景”的例子:一、清泉濯足。在清澈晶莹的泉水中洗脚。二、花上晒裨。在美丽的花枝上晒裤衩。三、背山起楼。背靠山起楼,开窗看不到令人神清气爽的山色。四、焚琴煮鹤。把琴当做木柴烧,把鹤宰了煮着来吃。五、对花啜茶。赏花本应饮酒,但不饮酒而喝茶。李白有“花间一壶酒”的诗句。六、松下喝道。清幽静谧的松下是歇脚小憩的理想所在,不料达官贵人驱使车骑人马吆喝而过。这是“杀风景”的典型例子,后来泛指一些扫兴和不愉快的事情。如鲁迅《致山本初枝》信:“龙华的桃花虽然已开,但警备司令部占据了那里,大杀风景,游人似乎也少了。”此例“杀风景”一词用得非常到位准确,一语双关,不愧为文学泰斗。

【第55句】:【狐狸精】“狐狸精”指妖媚迷人的女子(骂人的话)。狐狸本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动物,因为善于伪装,性情狡黠,自古就被人们“妖化”,并且常与不良女子联系在一起。东汉的赵哗《吴越春秋》说大禹娶了涂山女为妻,此女为九尾白狐变化而来。许慎《说文解字》干脆说:“狐,妖兽也,为鬼所乘。”晋代干宝《搜神记·陈羡》也说:“狐者,先古之淫妇也,其名阿紫,化而为狐。”郭璞的《玄中记》描写更详细:“狐五十岁能变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不过,这时尚未有“狐狸精”之名。 “狐狸精”之名始于唐初。《太平广记·狐神》载:“唐初以来,酉姓皆事狐神……当时有谚日:‘无狐魅,不成村’。”这个“魅”字,《说文》释为“老物精也”。狐魅,也就是“狐狸精”。 “狐狸精”名称始于唐初,第一个被称为“狐狸精”的女人则是女皇武则天。武则天被唐太宗赐号“武媚”,又名“媚娘”,因其秽乱春宫,淫乱狎邪,人们自然将“狐魅”与“狐媚”、“武媚”联系起来。由此,“狐狸精”成为“不良”女性的代称。特别是明代许仲琳写的《封神演义》,把商纣王的妃子妲己说是“狐狸精”变化而来,迷惑商纣王致使其社稷灭亡,更加重了“狐狸精”的淫恶形象。《封神演义》影响广远,于是遂把这个名称用到具有不良行为或妩媚、轻浮而具有诱惑力的女性身上,由此,流传开来并被广泛应用。

【第56句】:【 鲁班门前弄大斧】鲁班,战国时期有名的木匠。此句表 示:在内行人面前卖弄自己,太不自量。成语:班门弄斧。 贾平凹《废都》:“得了得了,锺主编是什么人,你别鲁班门前 抡大斧!”

【第57句】:【井水越打越来,力气越使越有】释义:人越干活、越锻炼,越有劲。例句:石山说:“我一点也没感到苦。井水越打越来,力气越使越有。下乡来,顺便挑点东西算什么。”

【第58句】:【凤凰飞在梧桐树——自有旁人话短长】(歇)指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自会有人议论,说短道长。

【第59句】:【孩子是娘的连心肉】(谚)指在亲人中,母亲对儿女最关切、最疼爱。 也作孩子是娘心上的肉。 儿女是娘身上的肉。

【第60句】:【熬粥要有米,说话要讲理】(谚)就像锅里不下米就熬不出粥一样,说话不在理就不能使人信服。

【第61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美丑相差太远,极不相称。再说癞蛤 蟆也跳不高:根本捉不住天鹅。谓不配,也达不到目的。特 指男的配不上女的。成语:痴心妄想。台湾白先勇《孽子》: “你算老几?人家理你?癞蛤蟆也想吃天鹅肉?真正是个 不要脸的老梆子!”

【第62句】:坐着飞机放声唱——高歌猛进

【第63句】:【 有说咸的,有说淡的各种说法都有。】咸、闲谐音,多指说 闲话。成语:众说纷纭。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当 初,你跟铜锁离,村子里就有人说咸,有人说淡。这回,你再 跟小庚离,唾沫淹不死你,舌头也杀了你!”

【第64句】:【累不累,想想曾经插过队】十年动乱中,中学毕业生大批 去农村插队务农,生活艰苦。意即不要害怕困难,不要害怕 吃苦。池莉《来来往往》:“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 累,想想曾经插过队,这是康伟业自己编的顺口溜,其实也 就是他对待困难的指导思想。”

【第65句】:【生意不怕折,只怕歇】(谚)折(she):折本,亏本。指做生意不怕折本,怕的是折本后停业,那就没有机会扭亏为盈了。

【第66句】:【兵贵于精】(谚)兵:军队。指打仗的军队不在数量多,而在于训练有素,精干善战。 也作“兵不在多而在精”。

【第67句】:【扎筏子】(惯)扎:捆,束。比喻拿别人当出气筒,发泄怨气,震慑众人。 也作“作筏子”。

【第68句】:【骂人无好口,打人无好手】见“打起来没好拳,骂起来没好言”。

【第69句】:【知识就是力量】(谚)指知识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能开拓事业,创造财富,克服困难,战胜敌人;人类离开了知识,就会失去文明,失去进步,甚至失去生存的条件。

【第70句】:【他弓莫挽,他马莫骑】(谚)挽:拉动。别人的弓不要拉,别人的马不要骑。指为人要守本分,不属于自己所有,不可贪爱贪占。

【第71句】:春节过后,我叔叔要去南方打工。因为他从未到外地去过,临出门时奶奶担心他的暴躁脾气会惹事,就对他说:“眼是拦路石,嘴是开山斧。出门在外矮三分,遇到事时,嘴要活动点儿。”(河南·商丘)

【第72句】:老鼠投的胎——尖嘴巴

【第73句】:弟弟吃饭总怕吃不饱,老是把碗盛得满满的,可又总是吃不完就放了筷子。妈妈说他是“眼睛大,肚子小——肚饱眼睛饥”。(广西·柳州)

【第74句】:【取得真经是唐三藏,闯下乱子是孙悟空】孙悟空保护唐僧 去西天取经,出了事都怪孙悟空,取经的功劳都归唐僧,事 出《西游记》。意为功劳归自己,错误推旁人。或说:取得真 经唐僧受,惹下祸来行者当。柳青《种谷记》:“说得好听! 取得真经是唐僧,闯下乱子就是孙悟空?我不去!”

【第75句】:【刀砍的不如旋的圆】释义:旋:用车床切削或用刀子转着圈地削。用刀砍的不如用旋子旋的圆。比喻方法不同,效果不一样,好坏分明。也指不会说话,或胡编瞎话,说不圆全。例句: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刀砍的不如楦(旋)的圆。我看老迟私心太重了,这样的党员给垦荒队掌舵,弄得不好,非把船开得翻个儿不可。

【第76句】:【水大好行船】(谚)指水势越大,船行起来越方便。比喻事态越扩大,周转的空间越宽,就越能从中得到好处。

【第77句】:【举白旗】在现代战争中,举白旗表示投降,已是国际惯例。它源自古代战争。在战争中使用白旗始于远古,但当时白色旗帜代表要求进行谈判先休战,而不表示投降。当交战的一方打出白旗时,对方便知道另一方要求谈判,于是下令停止一切进攻活动。持白旗的一方则派出军使、号手、旗手和翻译到对方指挥都会明谈判条件和意图。军使从展示白旗始到再回到本方为止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把在战争中打出白旗转认为是投降,后来打白旗就成了投降的标志,一直沿用到今天。

【第78句】:阎王涂水彩——色鬼

【第79句】:粮库里头一粒米——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第80句】:【 一法通,百法通/一理通,百理明】精通一门,有助于理解其 他道理。法,也说:窍、理。成语:触类旁通。香港梁凤仪 《千堆雪》:“一理通百理明,能把一个小城里的银行分行打 理得井井有条,才有资格坐上世界金融中心内大银行的主 席宝座。”

【第81句】:孔明借箭——满载而归

【第82句】:【慷他人之慨】用别人的财物做人情,自己并无愧色,却显 得很慷慨大方。明代《二刻拍案惊奇》:“满生总是慷他人之 慨,落得快活。”

【第83句】:【人嘴两张皮/嘴是两张皮】指随便乱说,不可信。成语:信 口雌黄。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人嘴两张皮,任他们 说去呗!好酒,说不酸;酸酒,说不甜。”

【第84句】:语言泡泡糖——吹牛

【第85句】:【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捉摸说话人的用意。类似的:看人 看心,听话听音。成语:弦外之音。电影《沙家浜》:“锣鼓听 声,说话听音。照你这么说,人是我放走的了。”

【第86句】:【不食人间烟火】(惯)烟火:指烟火食,即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食人间烟火食。1形容人清高不俗,或逃避现实。2指诗词或书画作品意境超凡脱俗。

【第87句】:木鱼命——辈子挨打

【第88句】:【言必信,行必果】说话有信用,做事见效。从维熙《泥 泞》:“他是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长得虽然瘦小枯干,但精 神世界却极富有。”

【第89句】:茶馆搬家——另起炉灶

【第90句】:老鼠尾巴——大不了

【第91句】:【原钥匙投原锁——一开就上】(歇)比喻一拍即合。

【第92句】:【家有万石粮,挥霍不久长】(谚)家里纵然有万石存粮,要是挥霍浪费,很快也会耗完。指无论怎样厚实的家底,也经不住挥霍浪费。

【第93句】:不拉胡琴只吹箫——光在鼻孔里出气

【第94句】:应声虫——随声附和

【第95句】:检验员量车件——卡得紧

【第96句】:老猫看游鱼——干着急

【第97句】:【化干戈为玉帛】(惯)干戈:武器。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比喻平息战争或争斗,实现和平。

【第98句】:【不图打鱼,只图混水】(惯)不为捕鱼,只想把水搅混。比喻不图得到多少好处,只为把事情搅乱。

【第99句】:【芒种三日见麦茬】释义: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6日前后。麦茬:麦子收割后留在地里的麦茎和麦根。过了芒种,就是麦收季节。例句:五月底,再过几天就到夏历芒种节了。农谚说:“芒种三日见麦茬”,麦收季节眼看就要到。

17296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