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豆瓣最新的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谚)更(geng):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个更次,每更两小时。人在欢快中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在寂寞无聊中会觉得时间过得慢。指时间过得快慢和人的情绪有关。 也作欢乐嫌夜短,愁苦恨更长。 寂寞恨更长,欢娱嫌夜短。

【第2句】:【油锅里的钱都敢抓】 释义:形容人贪婪,为了钱不怕冒险。 例句:海骡子平常明夺暗算,欺负咱们穷人一辈子,今儿个忽然变成大慈大悲的菩萨了!他这个人油锅里的钱都敢抓,他要是不得点什么好处,就这么给咱用心办事,我不信。

【第3句】:【下套子】(惯)指设圈套害人。

【第4句】:【钝刀子割肉】 释义:比喻做事不干脆,不痛快。 例句:疲疲沓沓的工作作风,拖拖拉拉的工作效率,岂不也是用“钝刀子割肉”。

【第5句】:【古墓里摇铃——和哄死尸】(歇)和哄:哄骗。死尸:死人。古墓里摇铃欺骗死尸。指骗人。

【第6句】:人靠心好,树靠根牢.

【第7句】:【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谚:话不说清楚,听话的人心里就不明白;这和油灯必须拨动灯芯才能燃亮是一个理。指讲话必须把道理讲清讲透。 也作灯不挑不明,鼓不打不响。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辩:辩论。

【第8句】:【丫头】我们现代人常称小女孩为“、了头”。那么,这个称呼是怎么来尼? 这还要从中国古代说起,在古时候,女孩子到了及笄之年,头上都要梳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形状很像个“丫”字,这种头型就被称为头”。后来,丫头就慢慢成了女孩子的代称。 唐代刘禹锡《寄赠小樊》诗云:“花面、了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在唐朝,“、了头”就有女孩之意了。 此外,因为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了头”有时也指婢女,如戏剧的婢女就叫“丫环”。

【第9句】:【有钱难买回头看,头若回看后悔无】(谚)回头看:回头再检点一番。指经常回想过去的失误,可以避免许多后悔和烦恼。也指事情做完后,再检查一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遗漏或失误。

【第10句】:【打油诗】“打油诗”指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而不拘平仄韵律的旧体诗。 打油诗的起源与打油活动无关,“打油”是一人名,姓张,当然,打油诗源自张打油。 据宋代钱易《南部新书》载,在唐代,南阳有个读书人名叫张打油,平时很喜欢民间俚曲,虽然文字俚俗,登不上大雅之堂,但由于它明白如话,却也受到了村民的欢迎。有一年冬天,村里下起了鹅毛大雪,村民们很高兴,便请张打油写首咏雪诗。张打油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吟了一首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又有一次,张打油在一个衙门的墙上也写了一首咏雪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县官一见大怒,立刻派人把他抓来。张打油说,他可以写出更好的诗。县官便以当时南阳被围为题,命他作诗。张打油当即吟道:“天兵百万下南阳”。县令一听,大喜道:“有气魄!”张打油接着吟道:“也无救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爷的哭爷,哭娘的哭娘。”从此,张打油远近闻名。 当然,这些都是趣谈,咏雪诗才是张打油的代表作,整首诗没有一个“雪”字,却把雪景写得活灵活现,生动活泼,有动有静,看得见,摸得着,如临其境。不然也不会流传至今。张打油为我们创造的这种“打油体”,至今为人们喜爱和模仿。

【第11句】:【偷吃禁果】“偷吃禁果”多指未婚男女青年发生性行为而导致怀孕,它源于西方的一个传说。 伊甸园是上帝创造的供亚当与夏娃居住的乐园。上帝警告亚当不能偷吃“分辨善恶的智慧树”上的果子,不然就会马上死去。但亚当和夏娃在狡猾的蛇的引诱下偷吃了禁果,他们的眼睛打开了,看见自己赤身裸体。上帝惩罚蛇,让它吞食尘土,用腹部在地上爬行。而没有服从他指示的夏娃则将在怀孕分娩时遭到痛苦,并永远受亚当的管辖。亚当则将终生为每日的口粮在大地上辛苦操劳。上帝用兽皮将二人遮身并把他们逐出乐园,避免他们再吃生命之果而获得永生。并派了一个天使守在乐园的东方,防止人类再进去。原来偷吃禁果就意味着付出代价,人生就是受苦也是上帝安排的。

【第12句】:【洞庭湖的麻雀——见过大风浪的】(歇)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比喻人见过世面,经历过大的风浪。

【第13句】:【五福临门】“五福临门”是人们都喜欢的吉祥话。春节期间,不少人家都喜欢贴上“迎春接福”、“五福临门”的横幅,或写上一个大红“福”字贴于正门之中。这“福”和“五福”的含义是什么呢?所谓“福”就是幸福,即福运、福利、福气等。《韩非子》卷六有这样的说法:“全寿富贵之谓福”。 清晰解释了“福”的内涵。比较全面地阐述“五福”含义的是《书经》,《书·洪范》中说:“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修好德,五日考终命。”五者构成了五福,详细解释起来是:第一福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第二福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第三福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第四福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第五福善终,是能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只有这“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

【第14句】:【扣帽子】(惯)指给人无端加上罪名或不实之词。

【第15句】:【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青草】 释义:眼力不同,有的识货,有的不识货。 例句:“嘿嘿,龙跟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青草。我金某人在这方圆几百里的地界看了十几年的风水,像这样好的山形地势见着的还不多。”

【第16句】:【人硬了伤钱,弓硬了伤弦】(谚)人过于刚强,会招灾损钱,就如同弓过于强硬,容易拉断弦一样。指人固然不可软弱,但也不可太强硬。

【第17句】:【君子不念旧恶】(谚)旧恶:过去发生的怨仇。指道德修养高的人,总以宽恕为怀,不会计较过去的怨仇。

【第18句】:【吐苦水】(惯)比喻倾诉心中的痛苦。

【第19句】:【膝盖上挂掌——离蹄差远】(歇)挂掌:在马、驴、骡子的蹄子下钉上蹄钉,使其耐磨。蹄:谐“题”。 指所说的离话题或目标相差很远。

【第20句】:【狗眼看人低】 释义:比喻人眼光势力,看不起人。 例句:去,老张头,待着你的去!真是狗眼看人低,怎么会不认识这位曹长7宜?!

【第21句】:【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惯)比喻各干各的,各行其是。也比喻说法各不相同。 也作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各打各的锣,各唱各的调。 各敲各的磬,各行各的令。 磬:古代打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

【第22句】: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第23句】: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第24句】:【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谚)宁愿受苦受累,也不沾羞蒙辱。指肉体上的苦累无所谓,关键是不可使人格受到玷污。

【第25句】:【林大哥——木木的】(歇)“林”字由两个“木”组成。形容人迟钝、死板。

【第26句】:【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道墙】 释义:朋友越多越好,冤家越少越好。 例句:“……俗话道:‘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道墙。’我们做人心胸总要豁达。”

【第27句】:【财不露白】(谚)露:显露,外露。 指钱财不可外露;尤其是外出携带钱财,外露容易引起不测之祸。 也作“金银不露脸”。

【第28句】:【上了山尖想上天】(惯)形容十分贪心,得寸进尺。

【第29句】:【脚面砌锅——踢倒就走】(歇)比喻人没有烦事缠身或没有家庭、子女、财产等牵挂。

【第30句】:【给个棒槌认作针】 释义:针,谐音“真”。棒槌是粗木棍,却当作是细针。比喻别人敷衍自己,自己却认真地当件事来对待。 例句:凤姐道:“我哪里照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我个棒槌,我就认作针。脸又软,搁不住人给两句好话,心里就慈悲了。”

【第31句】:【画虎不成反类狗】(惯)老虎没画成,却画得像只狗。比喻本想办好事情,没想到却搞得更糟。 也作画虎不成,反倒类犬。 画虎不成,反类其狗。

【第32句】:【把眼泪往肚里咽】 释义:有苦说不出来或不愿说出来。 例句: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情绪,她装着若无其事,把泪水往肚里咽,只是在眼前无人时,才咬着嘴唇无声地哭一阵。

【第33句】:【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释义:文:指周文王。武:指周武王。张:拉紧弓弦,比喻严。弛:放松弓弦,比喻宽。原指周代的文王和武王的治国之道是宽严结合。后比喻工作和生活要适当调节,合理安排,劳逸结合。 例句:那是要你们训练中抓紧点。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我刚才下命令要你们休息,你没听到?

【第34句】:【强中更有强中手】(谚)指本领高强的人不可自恃高强,须知高强之中还有更高强的。也泛指学问、才艺的造诣无止境,不可自视过高。 也作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强中自有强中手,更有强人在后头。

【第35句】:【一张床上说不出两样话】(谚)能睡在一张床上的夫妻二人,心想的、嘴说的总都一致。指夫妻思维方式、是非观念往往是相同的。

【第36句】:【牛无力拉横耙,人无理说横话】(谚)耙:平整土地的农具。牛疲累无力时就胡乱拽耙,人到理屈词穷时就蛮不讲理。指人说话蛮横是因为他不占理。

【第37句】:【苍蝇不抱无缝的蛋】 释义:比喻事物有了漏洞才会被人钻空子。“抱”又作“叮”。 例句:有道是“苍蝇不抱无缝的蛋”。虽然这柳家的没偷,到底有些影儿,人才说他。

【第38句】:【瓜好吃,夜难守】 释义:看瓜守夜很辛苦,不容易。 例句:他边吃边称赞说:“看二大爷哕,这些瓜都能叫上名呀!有的说:瓜好吃,夜难守。大爷一个人睡这里不怕呀?”

【第39句】:【明水暗道紫花泥】(谚)指雨后夜间行路,在无光照的情况下,看着亮亮的是积水,看着紫花样的是泥坑,看着黑呼呼的才是路。

【第40句】:【六耳不通谋】(谚)六耳:三个人六只耳。指商量机密要事,不容有第三者参加,以免泄密。 也作六耳不通谋,三人口一尺。 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

【第41句】:【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谚)指人不怕有私心杂念,甚至是邪念,只怕觉醒太迟,制止不住而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第42句】:【喊人不费本,舌头打个滚】见“叫人不蚀本,舌上打个滚”。

【第43句】:【倒骑毛驴,往后看】 释义:比喻总看过去,看不到进步。 例句:对于这一点,连里有过不少扯淡的说:崔国华落后,是倒骑毛驴,老往后看。

【第44句】:【黄土埋了大半截】见“半截身子入土”。

【第45句】:【萝卜雕宝盒——不是个材料】(歇)指不是做某事的合适人才。|

【第46句】:【不怕硬的,就怕横的;不怕横的,就怕不要命的】(谚)横:蛮横不讲理。指蛮横的比强硬的难对付,但最难对付的还数那种连命都豁出去的人。

【第47句】:【入行三日无劣把】(谚)劣把:对业务完全生疏的行外人。人进入某一行业,有三天工夫就能基本懂行。指精通行业的业务难,懂得行业的一般知识易。

【第48句】:【炒下豆子众人吃,打烂炒锅让人赔】 释义:比喻好处大家分享,祸事一人承担。 例句:再说又是这种年月,公家的事是好办的?炒下豆子众人吃,打烂炒锅让人赔,

【第49句】:【不骑马,不摔跤;不打水,不掉筲】(谚)筲(sha。):水桶。指不骑马就不会从马背上摔下来,不打水就不会把桶掉到水里。指凡干事情总不免会出差错。

【第50句】:【大意失荆州】 释义:荆州:今湖北江陵,三国时是蜀汉政治、军事重镇,据《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描写,关羽镇守荆州,由于出兵进攻曹操,荆州没有严密设防,上了东吴的当,孙权派兵袭取了荆州。比喻麻痹大意,造成重大损失。 例句:他推了推眼镜说:“也要防备他们恼羞成怒,来个不管三七二十一,乱搞一气,怎么办?‘大意失荆州’,想得太简单,容易出事。”

【第51句】:【宁拆七座庙,不破一桩婚】(谚)宁肯拆毁七座神庙,也不破坏一家婚事。指婚姻是人生的重中之重。 也作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 宁拆十座庙,不拆一对婚。 宁拆一座庙,不拆一家人。

【第52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谚)行军打仗,没有固定的阵势,就像水的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指打仗要随机应变,不能死守教条。

【第53句】:【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谚)旧时认为男子为风情女子而死,也是一件风流韵事。

【第54句】:【放鸽子】“放鸽子”比喻说话不算数、违约和欺诈行为。自古以来,鸽子展示于人的都是吉祥和平的意义,鸽子还寓意诚信,飞鸽传书就是人们利用信鸽的准确和精准的特性来传递信息。可这代表诚信的鸽子怎么会被人们用“放鸽子”来比喻不遵守诺言,带有欺骗的含义呢?它源自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放鸽子”是诱拐名贵鸽子的行为。偷窃者训练出一种专用的“诱鸽”,混到别人放飞的鸽群中,诱骗鸽群迷失方向,把它们引回到偷窃者的鸽笼中。 另一种说法是相传古时候有两个人,他们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二人约定了某月某日,其中一个人要给另一人飞鸽传信,但到了约定的日子,等信的人却等来了一只没有携带信的鸽子。他就质问他的朋友:“你怎么只放鸽子不写信,不履行诺言,说话不算数呀!”“放鸽子”一词作为“爽约”的意思就这样流传下来。

【第55句】:【花子死了蛇——没得弄了】(歇)花子:叫花子。弄:本指耍弄(蛇),转指玩弄(手段)。指失去了凭借或依靠的手段,没有应付的办法或没有什么可干的了。 也作“花子死了蛇—一没什么弄得”。

【第56句】:【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谚)小时敢偷人家一根针,长大就敢偷黄金。指对孩子要从小抓紧管教,小时沾染上小毛病,长大就会发展成触犯刑律的罪犯。

【第57句】:【老将至而耄及之】(谚)耄:昏聩,糊涂。指人上了年纪,年老糊涂随着来了。

【第58句】:【疑则勿任,任则勿疑】(谚)对自己不信任的人,就不要任用;既然任用了,就不要再怀疑。指任用人一要明察,二要心诚,大胆使用,不可猜疑。 也作疑人莫用,用人莫疑。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第59句】:【花对花,柳对柳,破畚箕对折笤帚】 释义:比喻男女双方十分相配。 例句:“拣一个日子,便好过门,这方是田庄小家礼数,有何不可。”正是:“花对花,柳对柳,破畚箕对折笤帚。”

【第60句】:【老鼠尾巴上绑鸡毛——不是什么正经鸟】(歇)比喻不是个正派人。常含责骂或讥讽意味。 也作“老鼠尾巴绑鸡毛——不是个正经鸟”。

【第61句】:【半天下雨——不知来头】(歇)本指不知雨滴来的地方,转指不知事物的来历或根由。

【第62句】:【春算命,夏郎中,秋道士,冬裁缝】(谚)郎中:医生。春天是一年之始,算命的人多;夏天气候炎热易生病,医生走红;秋天收获季节,道士化缘方便;冬天寒冷要添衣服,裁缝生意忙。

【第63句】:【大海孩儿脸,一天变三变】 释义:形容海上气候变化无常。 例句:渔谚说:“大海孩儿脸,一天变三变”,不久,大风突然停了,但海涛一时停不下来。

【第64句】:孤树不成林,孤雁不成群。

【第65句】:【宝马须戴金鞍鞯,良弓要配玉箭囊】 释义:双方地位要相等,要匹配。 例句:她想:俗话说“宝马须戴金鞍鞯,良弓要配玉箭囊”,我怎么就忘了。 于先生人再好,但怎能看得上我。人家是贵公子,名门之后,是大观园里的贾宝玉,自己大不得了是个唱大鼓书的,就好比大观园里的小戏子芳官、玉官一样,要想靠他这样的贵公子,还差着八丈远呢!

【第66句】:【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无水吃】(谚)指人少责任分明效率高,人多相互推诿事难成。

【第67句】:【人心都是朝上长】 释义:比喻人都希望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例句:元他娘说,“人心都是朝上长,我看你是朝下长。”老全说:“后悔莫及,说甚。”

【第68句】:【狗咬石匠——找的挨榔头】(歇)榔头:石匠干活用的锤子。比喻自找挨打,或自讨苦吃。

【第69句】:【阎王不嫌鬼瘦】(谚)鬼再瘦,阎王也不会可怜,不会放过。比喻压迫者与剥削者,对劳苦大众的压迫与剥削,从来都是残酷无情的。 也作阎王不嫌小鬼瘦。 阎王顾不得鬼瘦。

【第70句】:【慢工出细活】(谚)指工匠活做得慢而精细,成品自然精美。也指凡事循序渐进,不急功近利,事情就会办得完满周到。 也作“慢工出细货”。

【第71句】:【想治疮不能怕挖肉】(谚)想要把身上的恶疮治好,就要忍痛挖去周边的肉。比喻要想办成一件大事,就不能不付出大的代价。

【第72句】:【吃子孙饭】(惯)民间认为,做坏事的人会连累子孙后代,折他们的福分,好像把子孙的饭都吃绝了。 指做坏事,赚不正当的钱。

【第73句】:【爱花花结果,爱柳柳成荫】(谚)关爱花,花就会结出果实;关爱柳,柳就会长出绿荫。比喻在哪方面花心思较多,就会在哪方面得到回报。

【第74句】:【吃回亏,领回教】(谚)指人吃亏上当,总由于没有经验,吃一次亏就接受一次教训。

【第75句】:【篱牢犬不入】(谚)篱:篱笆,用竹竿或木条扎起的围墙。篱笆扎得牢固,野犬就钻不进来。比喻防范严实,坏人就没有可钻的空子。 也作篱牢处犬难穿。 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

【第76句】:【男不跟女斗】(谚)指男强女弱,以强欺弱,不是男子汉的做派。一说,旧时男尊女卑,以尊斗卑,有失男子汉的尊严。

【第77句】:【放野马】(惯)比喻不受管束,自由行动。

【第78句】:【老将刀熟,老马识途】 释义:比喻老年人有经验。 例句:“从大叔的身板看,硬朗着呢,老将刀熟,老马识途,余太君百岁还挂帅出征呢,你不能……”

【第79句】:【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谚)指人只有到了生死关头或贫富贵贱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才能辨别出发情的真伪与深浅。 也作一富一贫,乃见交情;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一死一生,乃见交情。

【第80句】:沙石积在一起是座山。

【第81句】:【麦秀风摇,稻秀雨浇】见“稻秀雨浇,麦秀风摇”。

【第82句】:【一不做,二不休】(谚)指要么就不干,要干就干到底。

【第83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惯)旧时说书的套话,指事情有两个线索,先说其中的一个。

【第84句】:【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谚)皱眉:皱着眉头,有愧良心。切齿:咬牙切齿,十分痛恨。 指为人只要不做有愧于良心的事,世上就不会有和自己过不去的人。 也作“平生不做亏心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第85句】:【苦水里泡大】(惯)比喻从小就在贫穷、艰难中生活并长大。

【第86句】:【没缝也要下蛆】(惯)蛆:苍蝇的幼虫。比喻无中生有,造谣生事或寻衅闹事。

【第87句】:【耍滑头】(惯)l指玩弄手段,推卸责任。2指人不实在,搞圆滑的一套。

【第88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谚)屠刀:杀人刀。只要能放下杀人刀,改恶从善,马上就是佛一样的善人。原为佛教劝人向善语,后指人只要能改恶,就大有作为。 也作“放下屠刀,立证菩提”。菩提:梵语,即佛道。

【第89句】:【春分无雨病人稀】 释义:春分时节天晴,人就少生病。 例句:“春分雨,人灾”引谚云:“春分无雨病人稀。”

【第90句】:【看见葫芦想起了瓢】(惯)比喻看见某个人或事物就联想到与此有关的人或事物。

【第91句】:【汗衫】“汗衫”是男女老少在夏季常穿的上衣,殊不知“汗衫”竟是汉高祖刘邦起的名字。 原来,在我国古代,“汗衫”最初被称为“中衣”或“中单”,是一种用纱与绢制成的内衣。《玉台新咏》中“白绢双中衣”就是指内衣。那么,“中单”、“中衣”是怎么演变成“汗衫”之名呢?五代后唐人马缟所著《中华古今注》说:“中单,汗衫也。汉高祖改名汗衫。”对于个中原因,《事物纪原》一书的作者,宋代学者高承解释道:“汉高祖与项羽战,汗透中单,遂有汗衫之名。” 古代的“中单”、“中衣”等“汗衫”,其款式与制材自然与现代的针织汗衫大不一样,但汗衫一词则一直沿用至今。其缘由,恐怕在于其都具有贴身吸汗这一相同之处。

【第92句】:【正瞌睡,来了个枕头】见“瞌睡给了个枕头”。

【第93句】:【一法通,百法通】(谚)指精通了某一方面的方法、技巧,其他相关方面的技术也就融会贯通了。

【第94句】:【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竿】 释义:不是干某一行的人,就不要干某一行的事。 例句:“这个考语还是请你尧翁代拟了吧。‘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竿’,兄弟实实在在有点来不得了。”

【第95句】:【老虎头上拍苍蝇】(惯)比喻冒险去触犯有权势、有地位的人或势力。 也作老虎头上扑苍蝇。 老虎头上抓毛儿。

【第96句】:【空桶的响声比实桶大】(谚)空桶敲起来声音要比装有实物的桶大。比喻轻薄无知的人总爱自我炫耀。

【第97句】:【关门打狗】(惯)比喻把敌人死死包围住,然后歼灭掉。

【第98句】:【好汉饿不得三日】(谚)再壮实的汉子,也经受不住连饿三天。指饥饿对人的威胁极大,在饥饿面前,任何人的忍受力都是有限的。 也作“好汉经不起三天饿”。

【第99句】:【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谚)指饭前宜先喝汤水,有益于肠胃消化,避免生病吃药,保持健康。

17347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