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微信刷屏很火的歇后语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碰翻了五昧瓶——咸酸苦辣都涌上心头】(歇)见“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成样样全”。

【第2句】:我给报社投了许多稿,可都石沉大海。妈妈安慰我说:“败事之路顺溜溜,成事之路弯曲曲。只要不灰心,你会成功的。”(福建·福州)

【第3句】:我有个叔叔,最喜欢去别人家里玩,而且玩得十分高兴,可一回到家就愁眉苦脸的。婶婶说他是:“出门欢喜进门愁,笑脸挂在门外头。”(重庆·奉节)

【第4句】:【放邪火】(惯)比喻造谣诬陷。 也作“放野火”。

【第5句】:韩信墓前一声叹——埋没了英才

【第6句】:姐姐忌妒她的班长,常在家里说人家的不是。爸爸批评她说:“人无十全,瓜无滚圆,不要吹灰尘找芝麻缝,要多看看人家的长处。”(江苏·海安)

【第7句】:【水里捞月亮】见“井底捞明月”。

【第8句】:小偷拍照——贼相

【第9句】:【碾盘上洗澡——浅得很】(歇)浅:本指不深,转指浅薄。形容人学识浅薄或见识肤浅。

【第10句】:【 好心当成驴肝肺】好心被人恶意曲解。成语:不识好歹。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真是好心当了驴肝肺,好人不 得好报呀!这可把人冤枉死了。”

【第11句】:【 坏的有人抓,好的有人夸】批评坏的,表扬好的。成语:赏 罚分明。电视节目:“开展这项活动,目的在于造成一种坏 的有人抓,好的有人夸的气氛。”

【第12句】:毒蛇脱皮——恶性不改

【第13句】:【卖关子】“卖关子”比喻说话做事在紧要的时候故弄玄虚,使对方着急,引而不发。说书艺人最讲究“卖关子”,每次总在说到重要关节的地方停下来,来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给听众制造悬念,吊足听众胃口,借以吸引听众接着下次再听。那么,“关子”是什么呢?它来自哪里?宋代时,关子通常指会计、贸易、税收、开垦土地的凭证,或者空白执照。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载:“宣和间,亲王公主及他近属戚里入宫,辄得金带关子。得者旋填名卖之,价五百千。虽卒伍屠酤,自一命以上皆可得。”据此可知,还种关子作为提取金带的凭证,到北宋末年已成为可以买卖转让的票据了。到了南宋,政府印制的一种纸币就叫“关子”。根据《宋史》记载: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婺州出于筹措军费的目的而印造了一种“关子”。商人用现钱在婺州换取关子,然后到设在临安的榷货务兑换铜钱或者盐引(取盐凭证)、茶引(取茶凭证)等,可见这种关子有交易凭证的职能。今天我们所说的关子,已经离它的本义相去甚远了,但仍然保留了“有卖点”这个相似之处。

【第14句】:【卸包袱】(惯)比喻解除思想或经济上的负担。

【第15句】:【一车多碍辙,船多擦边】数量太多,互相妨碍。李准《冰化雪 消》:“我没有什么说的!反正车多碍辙,船多擦边。”

【第16句】:【挨上好邻家,吃酒又戴花;挨上坏邻家,披麻又戴枷】(谚)披麻:披麻戴孝,指遭殃死人。戴枷:罪犯戴上枷锁。好邻居会给自家带来好处,坏邻居会给自家带来不幸。指择邻非常重要。

【第17句】:【一棵树上吊死人】释义:比喻死抱住一种行不通的办法不放。例句:他又好气,又好笑,肚子里骂道:“笨家伙!只知道一颗树上吊死人。”

【第18句】:爸爸身体不好,不能喝酒。有时,他和朋友们聚在一起,难免会喝上几杯。妈妈总是劝他说:“戒酒戒烟,身体平安。”(河南·鲁山)

【第19句】:【骑牛不怕牛身大,骑马不怕马头高】(谚)比喻决意要征服对方,就不怕他的势力有多强大。

【第20句】:【老板】“老板”在新中国成立前是私营企业主的代称,“大老板”就是资本家了。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告”,实现了公有制,自然也就失去了老板存在的土壤。改革开放以后,私营经济又有了大发展,出现了“老板”遍地都是的现象,具有亿万资产大买卖的富豪称“老板”,小吃店的店主、摆地摊的摊主也称老板,反正见怪不怪,人们也都习惯了。那么,“老板”是怎么来的呢? “老板”一词的来源,有多种说法,这里只选择一种,“老板”源于“拍板”。“老板”最早是用于称戏班班主的。如梅兰芳在旧时称梅老板。清代张涛《津门杂记》云:“优伶美其名‘相公’,即‘像姑’之讹音,言其男而像女也。向居候家后,其寓所日‘下处’,主人日‘老板’;多半亦梨园子弟出身,积有资金,遂畜雏伶,自立堂门。”这里再明白不过地说明,戏班班主称为“老板”,他们多是梨园子弟出身。戏班班主被称为“老板”,是从唱曲中的“拍板”来的。要节奏鲜明,就得有指挥棒,指挥戏曲演唱的指挥棒,就是“拍板”,即打拍子的长条板子。明代曲论家王骥德在《曲律》中所说的“盖凡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板以为节制。”明代魏良辅的《曲律》中曾说:“惟腔与板两工者,乃为上乘。”这就是说,演唱者要唱得腔纯板正,才算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老板”之“板”是源于“拍板”之“板”的端倪来。正因为曲坛领袖或戏班班主多是“腔纯板正”的梨园杰出人物,正因为他们老于板眼纯正而歌,所以把他们称为“老板”是再形象不过了。

【第21句】:【耳朵软】(惯)指没有自己的主见,容易相信别人的话。 也作耳根子软。 耳朵是棉花做的。 耳皮软。

【第22句】:黄金要从沙子里淘,骏马要从马群里找。

【第23句】:【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谚)大限:寿命的尽头。夫妻就像同林栖歇的鸟一样,到非分离不可的时候自然就得分离。指再好的夫妻也难保永不分离。 也作“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第24句】:九牛拉不转——坚决

【第25句】:大海里丢针——无处寻

【第26句】:三叔看到村里一些人靠投机取巧发了财,心里也痒痒的。爸爸劝他说:“莫怨自己穷,穷要穷得干净;莫羡他人富,富要富得磊落。”(河南·扶沟)

【第27句】:羊群里的骆驼,鸡群里的仙鹤——独(都)大

【第28句】:【 你待我一尺,我报你一丈】讲义气,有礼貌,加倍报答。或 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姚雪垠《李自成》:“我郝摇旗 虽是粗人,还知道什么是朋友义气。你待我一尺,我报你一 丈。”

【第29句】:【人心隔肚皮】(谚)人的心隔着一层肚皮,谁也看不到、摸不准是在谋算着什么。指人心最难猜测,更不要说认得清、识得真了。 也作人心隔肚皮,里外不相觑。 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人心隔肚皮,对面两不知。

【第30句】:【绕圈子】(惯)1比喻说话不直截了当。2指局限在某一范围内出不来。 也作绕脖子。 绕弯子。

【第31句】:【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不打满天飞】借指自己人有矛盾也 能够团结,与外人没有矛盾也不易团结。《新凤霞回忆录》: “他本来就不是咱们唱戏的根儿。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不 打满天飞。”

【第32句】:【恼在心里,喜在面上】(惯)指心里气恼,脸上却装出高兴的样子。

【第33句】:【狗眼看人低】释义:比喻人眼光势力,看不起人。例句:去,老张头,待着你的去!真是狗眼看人低,怎么会不认识这位曹长7宜?!

【第34句】:【阉猪割耳朵,两头受罪阉,割去生殖器】借指受双重的 罪,两面不落好。马烽《村仇》:“把田家村得罪了,咱也没取 上好。阉猪割耳朵,两头受罪!”

【第35句】:【长考出臭棋】(谚)长考:过长时间的思考。指下棋时,棋手思考过度就会陷于犹豫不决,出现败棋。 也比喻做事思虑过多容易坏事。

【第36句】:【月里嫦娥爱少年】(谚)嫦娥:神话中居住在月亮里的仙女。即使是仙女嫦娥,爱的也是年轻男子。 指年龄相当,本是男女情爱的基础。

【第37句】:【腹稿】“腹稿”是指已经想好但还没有写出来的文稿。 “腹稿”一词,最早见于《新唐书·王勃传》。王勃,唐初四杰之一,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据《新唐书·王勃传》载:“(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而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腹稿。”大意是:王勃在构思写文章时,起初想得不精细,他就先磨好许多墨汁,然后就畅快地喝酒,喝醉了就拉开被子蒙头大睡,等睡醒之后,才拿起笔,饱蘸浓墨,一挥而就,而且连一个字也不用改动。因此,当时人们称他的这一过程为“腹稿”。现在,“腹稿”一词被广泛应用,特别是高考作文,打草稿来不及,只好先打好腹稿,一气呵成。

【第38句】:【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谚)指即使打仗场场都能胜利,也不如不打仗为好。

【第39句】:【树密多收果,梢头结大瓜】释义:种树多果实就多,蔓梢上也会结大瓜。例句:婆日:“花有重开日,天时也;人无再少年,人道也。且树密多收果,梢头结大瓜。”

【第40句】:【一夜夫妻百夜恩】(谚)夫妻之间,哪怕只有一夜同床共枕的生活,恩情也是很深的。指夫妻感情不比其他,必须珍惜。 也作一夜夫妻,百日恩义。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第41句】:【外无救援,内绝粮食】见“内无粮草,外无救兵”。

【第42句】:【倒苦水】(惯)比喻倾诉所遭受的苦难或心中的痛苦。

【第43句】:懒散易生病,勤劳可健身。

【第44句】:【世事有常有变,英雄能屈能伸】(谚)指世事有经久不变的规律,也有升沉起伏的变化;英雄豪杰做事,贵在随时应变,失意时能承受屈辱,得志时能施展才干。

【第45句】:【老母猪吃万年糠】(惯)比喻重提老早以前的事。 也作“老母猪嚼万年糠”。

【第46句】:【有钱买马,没钱置鞍】见“买起马备不起鞍”。

【第47句】:深山藏大树——栋梁之才

【第48句】:【老虎嘴里讨肉吃】谓要求对方放弃利益,做不到。成语: 与虎谋皮。茅盾《子夜》:“跟吴老三交涉,简直是老虎嘴里 讨肉吃!”

【第49句】:某村干部在群众大会上讲自己是如何秉公办事的,可在宅基地的审批中,还是给他的亲戚开了方便之门。爷爷忿忿不平道:“说归说,笑归笑,秃头和尚向老道。”(河南·辉县)

【第50句】:今年竹子来年笋——无穷无尽

【第51句】:【日思夜梦】(谚)白天想的什么,夜间就容易梦到什么。指入睡觉做梦,往往是醒时心里想的事情,睡着后反映到梦境里。 也作日之所思,夜之所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第52句】:【露丑不如藏拙】(谚)与其在人前出乖露丑,惹人耻笑,还不如把自己的短项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 指藏拙固然不佳,却比露丑略胜一筹。

【第53句】:【馋猫总得奔腥味儿】(谚)指贪吃腥物的猫,一闻到腥味就会跑过去偷吃。比喻贪婪的人,总经不住物欲的诱惑。也比喻走邪道的人习性难改。 也作“馋猫改不了吃腥”。

【第54句】:我有一双白嫩嫩的小手,姥姥却说我长了一双拙手,我疑惑地问为什么。姥姥打趣说:“你的指头是荷包指,俗话说‘尖指能,圆指巧,荷包指头拙到老’。”我才不信呢?(河北·任丘)

【第55句】:【识人识面不识心】(谚)认识人的外貌容易,了解人的内心却很难。 指人心难测。

【第56句】:逼出来的口供——信不得

【第57句】:【树不打权要歪,人不教育要栽】(谚)树不剪修权枝,就会长得歪歪斜斜;人不加强教育,就容易走向邪路。指教育对成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58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小的漏洞不及时修补,小的事情 不检点,容易造成大错。广播讲座《成才之路》:“对儿童进 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俗话说:‘千里 之堤,溃于蚁穴。’小错迁就,就会酿成大错。”

【第59句】:画上的美女——凡人不配

【第60句】:【既到灵山,岂可不朝我佛】(谚)灵山:灵鹫山,在印度,传为佛祖释迦牟尼讲经处。指到了灵山,自然就要朝拜佛祖。借指到了某地方,就要拜见这地方的主人。

【第61句】:【墙里开花墙外红】(谚)花在墙里开,却向墙外展现它的鲜红艳美。 比喻人或事物往住在当地不受重视,在远处却影响很大,非常吃香。

【第62句】:【铜铃打鼓——另有音】(歇)本指用铜铃打鼓,除了鼓声,还有铃声;转喻话里有话,另有用意。

【第63句】:【拼得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谚)铁杵:短而粗的铁棒。拼着下大功夫,即使是粗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指人只要肯下苦功,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也作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第64句】:在一次聊天中,父亲说现在只要有钱,啥事都好办。接着还举了一个例子:某人以前家里穷,三十岁了还没人提亲;后来有钱了,登门说媒求亲的,拿着小鞭打成群。妈妈说:“这是高人一头.得到万人之敬。”(河南·平舆)

【第65句】:【 顾了翻锅,忘了烧火】忙不过来,照顾不到。类似的:顾了 划桨,顾不上使帆。成语:顾此失彼。浩然《艳阳天》:“一个 人的本领总是小的,就是有大本领的人也不行,顾了翻锅, 就忘了烧火,一处不到一处乱。”

【第66句】:【拉不开栓】(惯)指非常紧张、忙碌,难以应付。

【第67句】:【涮羊肉】重庆火锅最有名,然而,“涮羊肉”并非源自重庆。那么,它是谁最先制作出来的呢?相传,“涮羊肉”的问世与忽必烈有关。七百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前往和林征讨其弟阿里不哥。宿营途中,忽必烈突然想起草原美味——清纯羊肉来,于是就命厨师宰羊。谁知正当厨师准备将羊肉下锅时,忽然探兵来报,“敌军大队人马蜂拥而来,已离此不远”。按照正常的烹调过程,清纯羊肉要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然而在这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哪能坐等进餐呢?饥饿难耐的忽必烈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着“羊肉,羊肉!”厨师在这个时候急中生智,手持菜刀,将一块生羊肉切成薄片,放在沸腾的水中,搅拌了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再加些调料,送到忽必烈的面前。忽必烈饥不择食,连吃几碗后,翻身上马率军迎敌,有这几碗羊肉垫底,力气大增,旗开得胜,生擒敌将。忽必烈得胜还朝,嘉奖了这位厨师,并让他做羊肉片大宴群臣。这位厨师选取了上等的羊肉,又精心调配了多种作料,加入香油、麻酱、辣子、韭花等,使羊肉的味道更加鲜美。群臣大饱口福后,赞不绝口。忽必烈高兴无比,便赐名为“涮羊肉”。

【第68句】:【不吃鱼,口不腥】见“没吃鲜鱼口不腥,没做坏事心不惊”。

【第69句】:关公战秦琼——乱了朝代

【第70句】:【 打骡子惊了马】采取惩治行动,威胁到有关的人。类似 的:打黄牛,惊黑牛/打着羊驹驴颤。成语:惩一儆百。浩然 《艳阳天》:“就是对弯弯绕、马子怀这些人,也不能不有一点 骡子马也惊的影响吧?”

【第71句】:晚餐少喝水,睡前不饮茶。

【第72句】:【不是诸葛亮,就是刘伯温】释义: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演义》把他描写成足智多谋、能掐会算、未卜先知的人物。刘伯温:刘基,字伯温,明初政治家、文学家,《英烈传》小说把他描写成一个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人物,朱元璋称帝,把他比为诸葛亮。形容人能掐会算,未卜先知。例句:哎呀!小彭嘞小彭,你不是诸葛亮就是刘伯温,你怎么晓得我要轴承呢?

【第73句】:【破家值万贯,一搬三年穷】(谚)家用什物卖掉不值钱,要买却很贵,搬一次家,就得丢失损坏,长时期添置不全。指居家不宜搬动,以免经济损失。

【第74句】:【只有千里人情,没有千里威风】(谚)人情可以传播到千里之外,威风只限于一定的区域。指人情比权威传播得更远,更能感动人心。

【第75句】:早上,我无精打采地走在上学的路上,爸爸从后面赶上来催促道:“三斤重的豺狗子,却长了条九斤重的尾巴,你拖呀拖地走得怎么这么慢?”(湖南·醴陵)

【第76句】:【身在曹营心在汉】(惯)曹营:东汉末曹操的军营。汉:因刘备后来建立蜀汉国,故用来代指东汉末刘备一方。《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的盟弟关羽在与刘备失散后,被曹操收降,关羽身在曹营,却心向刘备。比喻人在一方,心却在另一方。 也作“人在曹营心在汉”。

【第77句】:【有理也要让三分】见“得理让三分”。

【第78句】:贵州驴子学马叫——南腔北调

【第79句】:【捧着金饭碗讨饭吃】见“拿着银碗讨饭吃”。

【第80句】:【否极生泰】(谚)否、泰:《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两个卦名,否是凶卦,泰是吉卦。否和泰是对立统一的,可以互相转化。指事情坏到极点时,就会转好。 也作否极早生泰。 否极泰来,泰极否生。

【第81句】:【只有包做媒人,没有包养儿子】(谚)指媒人只管婚前介绍,不管结婚后的事。

【第82句】:【—条肠子挂两头】指心中牵挂。挂,也指挂念。陈登科 《活人塘》:“薛陆氏这几天,心情也是一条肠子挂两头。”

【第83句】:【拐驴对破磨】(惯)拐:腿或脚有毛病,走路时身体不稳。比喻双方都不好,正好相配。

【第84句】:【谁家灶内无烟】(谚)哪家都烧火做饭,烟囱里都会冒烟。比喻家家都会有些不光彩的麻烦事。也比喻人人都有冒火发脾气的时候。 也作“谁家烟筒不冒烟”。

【第85句】:【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实】(谚)实:实情,这里指隐私。打人不要打膝盖骨,打坏了人就无法站立;说人不要揭隐私,揭开了人就无法做人。指揭人隐私是极不道德的。

【第86句】:【舍命吃河豚】(惯)河豚:一种味道非常鲜美的鱼,有剧毒。l指拼出性命品尝河豚。2指为了得到美好的东西而不惜舍弃生命。

【第87句】:【鸟无头不飞】释义:比喻做什么事情,都要有领头的人。参见“蛇无头而不行”、“人无头不行,乌无翅不腾”。例句:“鸟无头不飞,你这扶梢的不在,他们都不敢当家。”

【第88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谚)行军打仗,没有固定的阵势,就像水的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指打仗要随机应变,不能死守教条。

【第89句】:【百岁光阴如过客】释义:人的一生极其短暂。例句:世界上,倾城倾国人须有,还怕甚,干两黄金买不来?古人云,百岁光阴如过客,不开口笑是痴呆。

【第90句】:【有三门穷亲戚不算富,有三门富亲戚不算穷】释义:亲戚之间,关系密切,要富都富,要穷都穷。也说“有三门富亲穷不了,有三门穷亲富不了”。例句:“你看他那会儿穷吧,他给妹子找的婆家是富农;通过富农绕来绕去,又跟一个小土地主攀上亲,把大闺女嫁过去了;再一绕,二闺女成了北京一个小铺家二掌柜的儿媳妇。常言说,有三门穷亲戚不算富,有三门富亲戚不算穷。”

【第91句】:【没请来财神,倒贴了些香表纸银】(惯)财神:财神爷,迷信指能使人发财致富的神。香表纸银:迷信的人用来烧化敬神用的香和纸钱等物。比喻没赚上钱,反而受了损失。

【第92句】:星期天,我到外面玩了半天,还和小伙伴对骂着玩。回到家,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把衣服弄脏了。”妈妈说:“衣服脏了可以洗,要是嘴脏就难洗了。”(江苏·泰兴)

【第93句】:老鸹插雉翎——装凤凰

【第94句】:【在江边上卖水】(惯)比喻向行家或有本事的人挑战。

【第95句】:【失败乃成功之母】(谚)失败是孕育成功的母体。指事业的成功,往往是在汲取失败教训之后取得的。 也作“失败是成功之母”。

【第96句】:【财神爷甩袖子——镚子儿皆无】(歇)镚(beng)子儿:铜子儿,清末流通的圆形无孔的铜币,大子儿相当于二十文,小子儿相当于十文。 指一个钱也没有。

【第97句】:船上失火——有底

【第98句】:【刀分两把,各有其鞘】释义:每把刀有每把刀的刀鞘。比喻不能搞错,张冠李戴。例句:潜逃犯与谋杀案,究竟有什么必然联系呢?俗话说:刀分两把,各有其鞘。搞破案的,可不能随意地张冠李戴啊!

【第99句】:爸爸开了一家公司,他腰间的“大哥大”老是叫个不停,有时吃顿饭也不得安宁。妈妈经常埋怨,叫他关机。爸爸风趣地说:“大哥大一叫,就听见钞票蹦蹦跳;大哥大一关,哪还有母鸡来下蛋?”(江苏·海安)

18098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