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的文案,让人不敢看第二遍!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不怨狼吃羊,是怨羊上坡】释义:比喻颠倒黑白,不辨是非,错怪了人。例句:他祖祖辈辈欺压七里铺人还不够!你倒好,不怨狼吃羊,是怨羊上坡。心疼肚热,咋下得手打孩子?

【第2句】:玩具店里的娃娃——有口无心

【第3句】:【对着真人,不说假话】见“当着真人,不说假话”。

【第4句】:【 不蒸包子蒸口气】蒸、争同音借用,谓要争气。包子,也 说:馒头。浩然《艳阳天》:“就这样干下去吧!不蒸包子蒸 (争)口气,给咱们妇女争口气。”

【第5句】:【男儿有泪不轻弹】(谚)男子汉不轻易在人前落泪。指刚强男儿即使有伤心事,也不在人前表现软弱。

【第6句】: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叫我们多跑几圈,我们说:“已经淌汗了。”老师说:“淌不好汗,吃不好饭。”(江苏·东海)

【第7句】:【 爱吃萝卜不一定爱吃梨】人的爱好、需要,各有不同。《人 民日报》(1981,4,7):“俗话说,爱吃萝卜不一定爱吃梨。很 多人因职业、年龄、气质、生活习惯不同,而有独特的消费要 求,怎可强求一律?”

【第8句】:【 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油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不可能没 人买。借指事情不会发生什么困难,不必担心。盐、言谐 音,又指总会开口说话。《北京晚报》(1984,7,6):“有句俗 话说得好: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当天下午五时许,他就死 鱼张口了。”

【第9句】:【大庙不收,小庙不留】无处收容,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类 似的:天神不纳,地煞不收。刘绍棠《鹧鸪天》:“大庙不收, 小庙不留,跟我去当临时工。”

【第10句】:【 土命人心实】谓人心地诚实,不会用心眼,不会耍花招。 浩然《艳阳天》:“你往后别跟五婶逗着玩了,五婶是土命人 心实,遇着不顺眼的事儿,爱着急、上火,我要没轻没重地给 你一顿,多让人瞧不起你。”

【第11句】:【护士】“护士”是在医疗机构中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我国原本没有护士,护士起源于德国。1836年德国有一位青年宗教家开设了一所医院,并训练了一批年轻的姑娘专门负责病人的护理工作,这就是最早的护士。1854年,俄国与英、法等国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国陆军部特令南丁格尔组织一个妇女看护队,到战地服务。南丁格尔带了38名经过训练的妇女到达前线后,对伤员的伤病、饮食卫生和思想情绪都极为关心,护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大大减少了伤员的死亡率,护士职业由此得到重视。1860年,英国政府正式在伦敦多马医院设立护士学较,委派南丁格尔主持。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护士学校。从此,护士成了医院不可或缺的职业。为了纪念南丁格尔的突出贡献,国际卫生界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第12句】:【天打五雷轰】释义:赌咒发誓要遭到应有的报应。例句:我们是结拜兄弟,我要是做对不起你的事,那就天打五雷轰。

【第13句】:【看人下菜碟儿】释义:看人行事待人态度不一。例句:“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你都会看人下菜碟儿!”

【第14句】:【出力不讨好】见“吃力不讨好”。

【第15句】:【麦糠底下走水】(惯)麦糠底下流水,表面上看不出来。比喻暗中行事。

【第16句】:【三过家门而不入】(惯)传说夏朝大禹为了治水,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形容一心为公而不考虑个人利益。

【第17句】:【千里眼,顺风耳】比喻看得远,听得细,消息灵通。韩志 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你媳妇又不是千里眼、顺风耳,她 哪儿会知道!”

【第18句】:【麻秆打狼,两头害怕】谓对立双方均有顾虑。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我挨了几下子打没有什么,咱们是麻秆 打狼,两头害怕,他们打了我,没有占住理。”

【第19句】:山里的石头——雷打不动

【第20句】:我家小弟弟很调皮,在外爬高上低啥都做,在家翻箱倒柜样样来,我和爸常批评他。可奶奶却袒护他说:“宁养一条龙,不养十头熊。从小淘气,长大了才有出息嘛!”(江苏·海安)

【第21句】:【一根肠子闲半截】(惯)形容人吃不饱。

【第22句】:八哥啄柿子,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

【第23句】:【老鼠尾巴上绑鸡毛——不是什么正经鸟】(歇)比喻不是个正派人。常含责骂或讥讽意味。 也作“老鼠尾巴绑鸡毛——不是个正经鸟”。

【第24句】:【勤为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见“俭是聚宝盆,勤是摇钱树”。

【第25句】:【舍得珍珠换玛瑙】(谚)珍珠、玛瑙:两种珍奇的宝物。用此一宝物,才能换彼一宝物。指要想获得高规格的人与物,必须舍得付出同等价值的代价。

【第26句】:肚饿不论芥和麦——饥不择食

【第27句】:【砌屋三担米,拆屋一顿粥】(谚)砌:用泥灰粘合砖石筑墙。请人建造房舍,要吃掉三担米;拆掉房舍,只需要吃一顿粥。指建房很费力,拆房极容易。泛指破坏容易建设难。 也作砌屋三担米,拆屋一顿饭。 砌墙千朝,拆屋一日。

【第28句】:【放着河水不洗船】(惯)比喻放着有利条件却不知利用。

【第29句】:【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谚)要名:博取美名。忠厚的人不会诽谤别人以求自利,仁慈的人不会危害别人以求美名。 指忠厚仁慈者绝不会做出损人利己的事。 也作“厚者不损人以自益,仁者不危躯以要名”。

【第30句】:【把眼泪往肚里咽】释义:有苦说不出来或不愿说出来。例句: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情绪,她装着若无其事,把泪水往肚里咽,只是在眼前无人时,才咬着嘴唇无声地哭一阵。

【第31句】:【小麦剃了头,高梁没过牛】释义:小麦收割完时,高梁长得像牛那样高了。例句:这里的小麦大部已经收割完了。“小麦剃了头,高梁没过牛。”四下一片片的秋高梁,腰身高大,郁郁葱葱,一棵棵头顶上,像伸出了把枪,叶子支绷着,像大叫驴耳朵。

【第32句】:【酱锅里煮元宵——混蛋】(歇)本指浑浊的球形东西,转指不懂道理或不明事理的人。含责骂意。

【第33句】:【爆炒鹅卵石——不进油盐】(歇)形容人固执己见,什么话都听不进去。

【第34句】: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第35句】:【老虎屁股摸不得】指人蛮不讲理,惹不起。申跃中《挂红 灯》:“我就不信高生那老虎屁股摸不得。出了问题我一个 人负责!”

【第36句】:驾辕的骡子往后拉——倒退

【第37句】:一着输.着着输;三着不出车,满盘都要输。

【第38句】:【破风筝,抖不起】来了抖,风筝在风中抖动,借指抖不起威 风。海外聂华苓《桑青与桃红》:“一点儿也不错,青青。我 摸着的是我这辈子最光彩的日子。现在是破风筝,抖不起 来啦!”

【第39句】:铁锤敲在钢砧上——锤锤有分量

【第40句】:【不遇盘根,谁别利器】(谚)盘根:树根盘绕。指不遇到盘根错节,谁能识别出斧子的锋利。比喻不遇到棘手难办的事,就显现不出英杰之材。

【第41句】:【豆腐】“豆腐”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家常菜。豆腐不仅味美价廉,营养丰富,还具有相当的养生保健作用,自问世以来,颇受大众的喜爱。中国是豆腐的故乡,这种传统美食的历史可追溯到汉朝。据五代谢绰《宋拾遗录》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亦始传其术于世。”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叶子奇的《草目子》,罗欣的《物原》等著作,都把豆腐的发明权归功于西汉淮南王刘安。有诗为证,明代一个名叫苏平的人创作了一首豆腐诗:“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去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有沸汤中滚雪花。瓦缸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这首诗通俗易懂,只有两个地方需要稍作解释,一是“淮南”,指淮南王刘安;一是“蟾”,指明月。据说,刘安的这项发明得益于他的神仙梦。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被封为“淮南王”。他生性喜好炼丹之术,潜心炼丹欲求长生不老。众所熟知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和他有关。刘安一生耽于修炼丹药,他在一次炼丹过程中用磨制的豆汁来培育丹苗,结果豆汁与盐卤意外凝结成美味可口的“豆腐”,并最终走进了千家万户,还漂洋过海到了日本、朝鲜、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周边国家。现在恐怕遍及全世界。

【第42句】:【 好人遭雷打】好心不得好报。类似的:好心挨雷打/变了 牛遭雷打。台湾黄春明《锣》:“人家说好心的挨雷打,一点 都不假。”

【第43句】:疯狗吃日头——不晓得天高地厚

【第44句】:【大不欺小,壮不欺老】(谚)欺:欺侮。指人们应该敬老爱幼,不能以强凌弱。

【第45句】:看我急着要去买福利奖券,爸爸拦住说:“摸奖这事是百年难得岁交春,不要痴鸡想把奶喝!”妈妈在一旁接过话茬儿道:“没准雨点儿滴在秃头上,能碰巧,你去买几张。”(江苏·海安)

【第46句】:【拉着不走,打着倒退】像驴一样,不接受引导,不识好歹。 古华《相思树女子客家》:“可她一当认真看了看手下这班老 娘子军,这班平日拉着不走,打着倒退的野草驴,却又不能 不有些丧气。”

【第47句】:入市乌龟——得缩头时且缩头

【第48句】:【豹死留皮,雁过留声】释义:人应该留下好名声或留下姓名。例句:俗话说,豹死留皮,雁过留声,人一辈子,能像鲁班爷那样,在世上留下几座悬空寺、赵州桥,为后代景仰,被同行推崇,也算没白到人世上走一遭。

【第49句】:【欲知山中路,须问打柴人】(谚)打柴人成天缘山打柴,最知山中路径。比喻亲自实践的人最熟知实情。

【第50句】:老鼠钻进牙科房——咬牙吃(切)齿

【第51句】:东街的皮五好吃懒做,整天东游西逛,喜欢说大话。他见左邻右舍陆续地建起了楼房,就对朋友夸口说:“我也要建楼房了。”这句话正好被他老婆听见了。他老婆白了他一眼说:“家有黄金外有秤,左右邻居天天称。你有多少别人还能不知道?可别再夸口说大话了。”(江苏·南莫)

【第52句】:【棒打鸳鸯两分离】释义:比喻夫妻或情人被拆散。“离”又作“开”。例句:严志和喑喜,说:“许着,咱得给他们帮点劲,别学了运涛和春兰那个,棒打鸳鸯两分离!”

【第53句】:【鸟儿飞过都有影】(谚)比喻人的所作所为总会留下痕迹。 也作“鸟飞有影,风过有声”。

【第54句】:【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谚)天君:心。指人只要心神安宁,身体各部分机能就会各得其所。也借指主事人从容镇定,属下便不会慌乱。

【第55句】:【梨园】“梨园”是戏剧界的雅称,不过它真的和梨树有关,它源自两种说法,但都与唐玄宗有关。其一,清朝学者孙星衍在《吴郡老郎庙之记》中记述:“余往来京师,见有老郎庙(以唐玄宗为祭祀对象的庙宇)之神。相传唐玄宗时,庚令公之子名光者,雅善霓裳羽衣舞,赐姓李氏,恩养宫中教其子弟。光性嗜梨,故遍植梨树,因名日梨园。后代奉以为乐之祖师。” 其二,现代学者李尤白《梨园考论》认为,梨园位于长安城北皇家禁苑中,后来该园为唐玄宗李隆基所利用,将其变成一座演习歌舞戏曲的专用场所。不过,无论哪一说,把“梨园”演化成戏曲界的代称,无疑与唐玄宗有直接关系。《新唐书》中《礼乐志》记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 史书记载,“梨园”起于唐无异。可见唐玄宗李隆基是音律戏曲的专家。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唐朝政府发展了太乐署的职能,以梨园为场所开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文艺人才的艺术学院。从学生来源上讲,除了最初应招的宫女之外,玄宗还将太乐署里面的优秀人才选拔过来。经过筹备,当时梨园里仅乐工就有数万人。像这样庞大的皇家艺术学院出现在一千多年前,可以说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大奇迹。所以,后世戏曲界共同推戴唐玄宗李隆基为其鼻祖,当之无愧。“梨园”就是当时最大的戏园子。

【第56句】:【通关节】见“打关节”。

【第57句】:太阳地里点灯——不增光

【第58句】:木头戳心窝——不流血也痛

【第59句】:老柳树发芽一一回春

【第60句】:数学测验,我得了100分,乐得不得了。爸爸见了,说:“雷声大,雨点小;人骄傲,成绩少。你可千万翘不得尾巴啊!人说‘走不尽的路,读不尽的书,知不尽的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还得努力啊!”(安徽·寿县)

【第61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原义为:秀才在家读书,就能知 道社会上的事情。借指人知识广博,或消息灵通。鲁迅《南 腔北调集》:“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 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

【第62句】:【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歇)黄柏:即黄檗,落叶乔木,木材坚硬,味苦。磬:佛教打击乐器,似钵,多用铜制。体面:本指好看,转指光彩。苦:本指味苦,转指痛苦、困难。指表面看起来似乎很体面,实际上却有许多难处。

【第63句】:【抓不住头发揪耳朵】(惯)比喻胡乱抓人顶罪。

【第64句】:草帽烂边——顶好

【第65句】:【春蚕到死丝方尽】释义:春蚕到死的时候丝才吐尽。“丝”与“思”谐音。比喻对爱情忠贞不渝。也比喻具有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德。这是李商隐《无题》中诗句。例句:尹雅屏满脸羞愧,尴尬地说:“你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啊。请原谅。我不该伤你的心。”

【第66句】:泥人的脸——面如土色

【第67句】:【桃李满天下】桃李,指结出的果实。指培养了很多人才。 姚雪垠《李自成》:“他想,黄、叶二人都是有名的朝臣,而黄 更是当代大儒,海内人望,不惟桃李满天下,而且不少故旧 门生身居显要。”

【第68句】:【刀不出鞘,弓不上弦】释义:比喻不用武力行动。例句:以统之计,莫若来日设宴,请季玉赴席;于壁夜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掷杯为号,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

【第69句】:蚂蟥的身子一软骨头

【第70句】:【横插一杠子】见“插杠子”。

【第71句】:大海里扎猛子——有本事尽管使

【第72句】:隔山看见蚊虫飞——真是好眼力

【第73句】:【 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意即个人 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国家,也说:公家、集体。反义说:家事 再小是大事,国事再大是小事。《小说月报》(1980,2):“国 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话虽不 错,可惜只是讲给我们这样的人听的。”

【第74句】:【开弓不放箭】释义:拉开弓而不射箭。比喻故作姿态、虚张声势,或拉开架势,待机行事。例句:事还是竟弄破了好,还是“开弓不放箭”,大家弄几个钱有益?

【第75句】:黄鼠狼钻进磨房里——硬充大尾巴驴

【第76句】:【打保票】(惯)保票:旧时为他人的行为或财力作保证而写的字据,也叫保单、包票。指对事情的成功有绝对把握。 也作打包票。 打保单。

【第77句】:【钱财是倘来之物】(谚)倘来:偶然得来。钱财是偶然来到你手,又偶然被你掌握的。指钱财是身外之物,有了不必喜,失去不必愁。

【第78句】:头穿袜子脚戴帽——切颠倒

【第79句】:【奉天承运】我们在宫廷戏里经常看到太监宣读圣旨时,开头总是“奉天承运,皇帝昭日”这句话的情景。那么,“奉天承运”是什么意思呢?弄清了它的来历,也就弄明了它的意思。 “奉天承运”这种叫法最早的发明人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于1368年在南京称帝,在那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城,其中最重要、规格最高的朝会大殿,命名为“奉天殿”。这是皇帝与大臣议事的大殿,朱元璋手执的玉圭上则刻有“奉天法祖”四个字,这一切都在向人们昭示着他登上大宝是奉天的旨意。为了进一步阐述做皇帝的合法性,朱元璋亲自撰写《御制纪梦》,将其梦游天官,见到“道家三清”,又将紫衣道士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写入其中,大加宣扬,为“奉天承运”制造呈堂证供。因此,明太祖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皇帝颁布的诏书前面也都会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其实就是“朱元璋皇帝”。奉天承运皇帝这个称号再加上“诏日”这两字,重新断句,渐渐演变成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日”的说法。清朝入关后,一字不差地把这个行头学会了,意在表明清朝发祥地盛京设奉天府,也是强调天命所系。到了1911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奉天承运皇帝诏日”才寿终正寝,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第80句】:【贼人有妙计】(谚)贼人有作案的狡诈手段。指坏人有常人意想不到的诡计阴谋。

【第81句】:到我家的一位叔叔刚起身要走,妈妈就立刻拉开门说:“您再坐一会儿,吃顿饭走也不迟。”奶奶在一旁悄悄对我说:“你妈待客人是一只手拉,两只手搡。”(安徽·贵池)

【第82句】:【书呆子经商,老本儿赔光】(谚)书呆子:只知道死读书而不知变通的人。指书呆子做生意,不通变,不懂行,会把血本也赔光。

【第83句】:【灯消火灭,水尽鹅飞】(惯)比喻财势消尽,依附者散去。

【第84句】:【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多少也算一分 力量。成语:多多益善。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当 然,我去说,这事儿也不一定就成,但有我总比没有我强。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分光。香草,你说呢?”

【第85句】:荒坟上耍大刀——吓死鬼

【第86句】:一放暑假,我就吵着要妈妈带我去爸爸的工地玩。妈妈说:“就怕你‘不到沙场,日思夜想;到了沙场,精神惶惶’,那里可是个苦地方。”(江苏·启东)

【第87句】:【刀不离手,弓不离身】释义:形容处于戒备状态,警惕性高。例句:尽管这群人队伍不齐整,有的站着,有的蹲着,却都是刀不离手,弓不离身,准备着随时厮杀。

【第88句】:【地是大家种,路是众人走】(谚)土地,是大家种的;道路,是大家走的。偏指道路是天下人的道路,不是私有的,人人都有权利行走。

【第89句】:院里的刘二宝总爱贪小便宜,常惹人嫌。奶奶说:“自己挣来的吃着也香,穿着也光。贪那仨瓜俩枣的,又吃不饱,还落个让人戳脊梁骨,啥多啥少?”(北京·延庆)

【第90句】:高射炮手——见机行事

【第91句】:贾宝玉结婚——不是心上人

【第92句】:【针往哪里钻,线往哪里穿】紧紧跟随。罗旋《南国烽烟》: “过去还说什么‘针往哪里钻,线往哪里穿’,现在你要针跟 着线走了!”

【第93句】: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硬如铁。

【第94句】:【裁衣不值缎子价】(谚)缎子:未裁剪的丝织品。指已经裁剪或缝成的新衣,不如未裁剪的缎子值钱。也泛指凡经改造的物品,都不及原物可贵。 也作“成衣不敌段儿价”。成衣:缝成的新衣。段儿:缎子。

【第95句】:【饥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见“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第96句】:老人家拜年——年不如一年

【第97句】:扁担两头挂箩筐——成双成对

【第98句】:小军的铅笔断了,顺手拿起水果刀去削,结果弄得一团糟。妈妈走上前说:“镰刀不能砍大树,斧头不能割青草,什么事都要做得有规矩。”(湖南·长沙)

【第99句】:【蜂成群,蝶成对】释义:比喻有情男女成双成对。例句:这为什么不能呢?有“蜂成群,蝶成对”的比喻,有些人的结合是“蝶”,另一些人的结合就一定要双方一凑,成为一群“蜂”吗?

18369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