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的文案,绝对值得你收藏!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横挑鼻子竖挑眼】(惯)形容很不满意,百般挑剔。 也作“横挑眼,直挑眼”。

【第2句】:【上什么山,打什么柴;进什么庙,念什么经】(谚)到了哪座山,就砍哪座山上的柴;进了哪座庙,就念哪座庙里的经。指人遇到什么情况就作什么打算,不可死守成规。

【第3句】:邻居家的小宝宝总要大人抱,一放到床上就哭。有时他家大人忙,我就想去帮忙抱抱。大人们说:“不碍事,让他哭吧,小孩儿哭大不生灾,葫芦吊大柄不歪。”(河南·郑州)

【第4句】:天上星星地上板凳脚——数不清(白族)

【第5句】:弟弟嘴很馋,吃东西总是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像生怕被别人抢走似的。妈妈见了,指着他的脑门说:“贪多嚼不烂,蛋多孵不匀,你就不能慢些来啊?”(广东·龙门)

【第6句】:【隔层肚皮隔垛墙】(谚)隔着一层肚皮,就像隔着一堵墙一样,有着极大的隔阂。旧指妇女对待非亲生儿女会百般歧视,加以虐待。 也作隔重肚皮隔重山。 隔层肚皮隔层山。

【第7句】:【常抱的娃娃不会走】(谚)比喻对年轻人不敢大胆任用,只会妨害他们的成长。

【第8句】:【一打三分低】打架粗野,互相都降低了人品。明代《西游 记》:“不用打!不用打!常言道:一打三分低。你们都跟我 来。”

【第9句】:【倒抽一口冷气】冷不防受到意外的打击。马烽西戎《吕 梁英雄传》:“雷石柱一听,惊得倒,抽了一口气,心‘通通通’ 跳起来。”

【第10句】:【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见“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第11句】:【 算盘一响,黄金万两】指经商发财。电视剧:“中国入说: 算盘一响,黄金万两。要发财,就得做生意。”

【第12句】:【狗咬刺猬——没处下嘴】(歇)刺猬:哺乳动物,身上有硬刺,遇敌害时身体缩成一团,用长而尖的刺保护自己。形容事情极其难办,不知从哪里下手。也指谈话过程中插不上嘴。

【第13句】:草帽子端水——滴滴答答;七零八落

【第14句】:【会嫁的嫁对头,不会嫁的嫁门楼】(谚)对头:合适的男子。门楼:高门楼,有钱有势的门第。指给女儿选择婆家,要选个合适的女婿,不要着眼于有钱有势。 也作会嫁的嫁儿郎,不会嫁的嫁家当。 会选的选儿郎,不会选的选田庄。

【第15句】:【摇了半天船,忘了解缆绳】(惯)缆绳:拴住船只用的由许多股绳拧成的粗绳。比喻白费力气。

【第16句】:【人有薄技不受欺】(谚)薄技:功力不厚的技艺,此处指武术。人只要有点技艺,生活中就不怕被人欺侮。指人即使不专业习武,也应学点护身自卫的武功。

【第17句】:七十多岁的张爷爷和李奶奶要结婚了。张爷爷对儿女们打趣道:“好儿好闺女,不如半路好夫妻。你们年轻人结婚是金花配银花,俺这把年纪结婚可是西葫芦配南瓜哟!”婚后老两口恩恩爱爱,形影不离。村里人笑说他俩是“老头不离老婆,秤杆离不开秤砣”。(安徽·萧县)

【第18句】:【水深见长人】(谚)长(chang)人:身材高大的人。比喻在关键时刻才能显现出英雄本色。

【第19句】:【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指突出,优秀。类似的:谷子地里长 出一棵高梁。成语:出类拔萃。清代《红楼梦》:“如今你还 了得,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你又会做文章了!”

【第20句】:太阳底下点灯——多余

【第21句】:【官不容针,私通车马】(谚)按官法,连针一样的违法小事也通不过;若徇私情,像车马一样大的非法之举也能通融。指旧时私情大于公法。

【第22句】:【吃官饭放私骆驼】(惯)比喻拿着公家的工资,背地里做自己的事情。

【第23句】:【大饥食宜软,大渴饮宜温】(谚)指人在极度饥渴的时候,只宜进软食,饮温水。

【第24句】:【 路是人走出来的】谓道路方法,靠人去创造。台湾陈映 真《将军族》:“老马,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我们肯干,机会 总是在那儿。”

【第25句】:【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歇)灯台:灯盏的底座。 一丈八尺高的灯台,点起灯能照到别处,却照不到灯台自身。比喻人只看见别人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

【第26句】:【天上一拳,地下一脚】(惯)形容说话东拉西扯或做事没有条理。

【第27句】:【小鬼跌金刚】(惯)小鬼:迷信称鬼神的差役。金刚: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土,因手拿金刚杵而得名。小鬼把金刚摔倒。比喻小人物斗败或戏弄了大人物。

【第28句】:【 长痛不如短痛】处理为难事件,不如干脆,以免日后长期 痛苦。贾平凹《废都》:“即使唐宛儿走了,庄之蝶保不准将 来还有个张宛儿、李宛儿的,与其这样,长痛不如短痛,罢了 罢了。”

【第29句】:【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歇)杂面:用绿豆、小豆等磨成的粉制成的面条,下在锅里,水是水,面是面,看得很清楚。指对方想做什么事情,安的什么心,自己看得非常清楚。

【第30句】:一块块砖头砌起墙,一条条小河汇大江。

【第31句】:【 经风雨,见世面】在社会生活中受到锻炼。海外老六《丫 头你嫩嫩地嫁了吧》:“她已经在学校‘经风雨,见世面’了, 练就了一副打不过也打,骂不过也骂的脾性。”

【第32句】:【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是以那些小败嘲笑大败的人,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它源自战国时期的《孟子》。战国时期,战争连年不断,民不聊生。孟子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尽心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战败的一方免不了会丢盔弃甲,飞奔逃命。那只跑了五十步的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是贪生怕死。这对不对呢?”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笑百步是同样的道理。”后人用此比喻某些人嘲笑他人的不足或过失,却没有反思自己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是程度轻些罢了,是一种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

【第33句】:收音机里放电影——看不见

【第34句】:人身上的垢,鸭背上的水——不稀奇;去了又来

【第35句】:【事有凑巧,物有偶然】事情有偶然性,难以预料。明代《古 今小说》:“事有凑巧,物有偶然,此时胖妇人年纪约近五旬, 孤老来得少了,恰好得女儿来接代,也不当断这行业,索性 大做了。”

【第36句】:【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宋朝有个州官叫田登,要老 百姓为他避讳,不准说与登同音的字词。放灯,只能说放 火。元宵放灯,出了一张告示说: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老百 姓即创造了这句话来讥讽他蛮横无理。意为:只许自己横 行霸道,不许别人有正当要求。清代《红楼梦》:“可是你自 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们偶然说一句妨碍的话,你 就说不吉利,你如今好好的咒他,就该的了?”

【第37句】:【小事不愿管,大事管不了】大事小事全不做,混饭吃。管, 也说:做。古华《相思树女子客家》:“三腊子从小娇里娇气, 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怎么办得好店子?”

【第38句】:妈妈让我买一瓶酱油,我却买回来一瓶醋。妈妈说:“你呀,真是耳朵大,把心丢了。”(河北·唐山)

【第39句】:【皇帝不急,急死太监】(惯)指当事人不急,其他人却非常着急。讥讽人瞎操心。 也作“皇帝不急太监急”。

【第40句】:泥菩萨身上长草——荒(慌)了神

【第41句】:【富不教学,穷不读书】(谚)指富人不愿教学,因为教学清苦、劳神;穷人不去读书,因为读书费钱财、费时间,穷人承受不起。 也作“穷不读书,富不教学”。

【第42句】:妈妈从筐里拿起一个白萝卜,一看外边让老鼠给啃了,里边又糠了。妈妈说:“真是黑心萝卜虫窜了,里里外外全占了。”(河北·蔚县)

【第43句】:【浮萍尚有相逢日,人岂全无见面时】(谚)浮萍:浮在水面上的草本植物。浮萍有时还会漂流到一处,人难道分别后就没有再见面的机会?指人分别后定会重逢。

【第44句】:【老树枝,转不过弯来】释义:比喻执迷不悟。例句:咱老孙头是老树枝,转不过弯来,还跟高国权挨肩儿打唧唧。傻狗不识臭,不晓得陷腿到哪一天哩。

【第45句】:【糠箩里跳到米箩里】(惯)箩:盛粮食的器具。比喻生活环境一下由坏变好了。

【第46句】:【十日滩头坐,一日行九滩】(谚)行船遇到逆风大浪,只好长时间在滩头困守;一旦风顺浪平,即可扬帆远航。比喻机会不来,只好坐等;机会一来,便可大显身手。

【第47句】:包公斩包勉——不留情;大义灭亲;先治其内后治其外;正人先正己

【第48句】:【搭船的坐中舱】撑船的在舱外,乘客坐中舱搭船的并 不是正式乘客,不应受优待。电视剧:“你不过是个搭船的, 还想坐中舱!”

【第49句】:【肥汉相博——落得一声儿喘】(歇)肥:胖。博:同“搏”。相搏:摔跤。指肥胖的人摔跤,累得直喘气。也指劳而无功。

【第50句】:妈妈给我一块钱买火柴,回家后,妈妈问剩下的钱呢?我说:“买糖了。”妈妈说:“真是猴子嘴里倒不出枣。”(山东·昌乐)

【第51句】:木头脑瓜挨了刀——不记疼

【第52句】:【 良心长在胳肢窝里】良心不正,行事不端。从维熙《泥 泞》:“当然,生活中总是有一些把良心夹在胳肢窝里,在历 史风暴中顺风扬沙的投机商。”

【第53句】:【家有梧桐招凤凰】(谚)梧桐:梧桐树,传说凤凰鸟只在梧桐树上栖息。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指家里有了梧桐树,才能招得凤凰来。比喻具有优越的条件,才能吸引来人才。 也作“家有梧桐树,不愁凤凰来”。

【第54句】:【炒鱿鱼】(惯)鱿鱼在油锅里一炒便会卷起来,很像卷好的铺盖。比喻被解雇或辞职,卷铺盖走人。

【第55句】:【 寒天饮冷水,点点记心头】三九天最冷,谓感受深切,牢记 在心。或说:寒冬腊月喝凉水,点点滴滴在心头/三九饮冰 水,点滴在心头。成语:刻骨铭心。陈残云《山谷风烟》:“我 心里明白。寒天饮冷水,点点记心头。我才不上恶毒婆的 当。”

【第56句】:小林闹着要妈妈给他做件新衣服,说自己的衣服短得都快遮不住束腰带了。他妈妈听了笑着说:“不见人长,总见衣短。”(甘肃·兰州)

【第57句】:【一肚子坏水】(惯)形容满脑子坏思想、坏主意。

【第58句】:悬崖边上打太极拳——临危不乱

【第59句】:【瓶内酾茶——浓者在后】(歇)酾(shi)茶:往杯子或碗里倒茶。 浓:浓重,浓烈。比喻好的、程度高的在后面。

【第60句】:我做饭总是半生不熟的,妈妈无可奈何地说:“你可真是个‘巧手’会做三层饭——头生、底煳、中间烂,好好学着做吧!”(云南·思茅)

【第61句】:【茅厕越掏越臭】见“毛坑越掏越臭”。

【第62句】:【满堂儿女,当不得半席夫妻】(谚)半席夫妻:指非原配的夫妻。 即使儿女很多,也抵不上个半席夫妻。指儿女再多再好,也比不上夫妻间的相互体贴照料。 也作“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

【第63句】:【朝廷不差饿兵】(谚)差:差遣,派遣。朝廷也不差遣饿着肚子的士兵。指派人办事,首先要解决好他的吃饭与生活问题。 也作天子不差饿兵。 皇帝不差饿兵。

【第64句】:【十八般武艺】“十八般武艺”源自十八般兵器,多出自文学作品,形容某人武艺高强。最早见于南宋永嘉戏文《张协状元》:“十八般武艺都不会,只有白厮打。”元代关汉卿杂剧《五侯宴》:“孩儿十八岁也,学成十八般武艺。”可见最迟到元代,南北都已通用“十八般武艺”一词。但其包括的内容有各种说法。《水浒传》称十八般兵器是:矛、锤、棒、弓、努、铳、鞭、简、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枪、权。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说是:弓、弩、枪、刃、剑、矛、盾、斧、钺、戟、鞭、简、挝、殳、叉、爬头、锦绳套索、白打(徒手搏斗)。清代有两种并存的说法,一说为矛、锤、弓、铳、弩、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一说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锤、殳、叉、爬头、锦绳套索、白打。还有九长九短的说法。九长是:枪、戟、棍、钺、叉、钩、槊、环;九短是: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皆因出自小说家之口,可谓五花八门,没有定说,以上诸说,可互相参照。也可理解为武艺精通,样样皆能。

【第65句】:【二人转】“二人转”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流行于东北各地,是以东北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发展而成的,已有二百年历史。过去它有蹦蹦戏、大口落子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才定名为“二人转”。原有三种演唱形式:一是二人对口演唱的二人转;二是一人演唱的单出头;三是扮演固定人物的拉场戏。近来又有发展,增添坐唱、群唱等形式。俗语所谓的二人转主要指第一种,即二人对口演唱的形式。

【第66句】:华佗当医生——名副其实

【第67句】:【独占鳌头】见“占鳌头”。

【第68句】:【离了你地球照样转】释义:意谓没有你也行。例句:“不要以为离了你地球就不转了,大学里漂亮的女学生有的是!”

【第69句】:木头眼镜——看不透

【第70句】:【赚钱打棺材钉】诅咒人贪财,吝啬。汪幸福《浪迹台湾 岛》:“叫你多出两个菜,你为何当耳边风?你赚那么多钱打 棺材钉?”

【第71句】:腊月里的梅花——傲霜斗雪

【第72句】:【女大自巧,狗大自咬】(谚)指女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就心灵手巧,就和狗长大自然会吠叫一样。

【第73句】:【东风射马耳】(惯)东风在马耳边吹过,马没有任何反应。比喻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第74句】:【鞍不离马,甲不离身】(惯)马不卸鞍,人不卸甲,随时准备打仗。 形容军旅生活的艰辛。 也作鞍不离马,甲不离躯。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第75句】:【有志不在年高】释义:人不在于年纪大小,贵在有志气。例句: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第76句】:【买香囊吊泪——睹物伤情】(歇)香囊:盛香料的小囊,旧时常挂在腰间,可作赠品或传情的信物。指看到与已有关的物品,引起伤感之情。

【第77句】:【 有志不在年高】年纪大了,只要有志气,仍能有所作为。 然《艳阳天》:“唉,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我现在 盘算的是出多少力,不是活多大年纪。”

【第78句】:【瘸子打围——坐着喊】(歇)打围:打猎。本指坐着呼喊,转指只是说空话、大话,没有实际行动。

【第79句】:【山怕无林海怕荒,人怕老来花怕霜】(谚)有山无林,水土必定流失;大海无鱼,就是一片荒海;人老无为,生活无依无靠;花朵见霜,很快就要凋落。指人或物都有最难排解的伤害。

【第80句】:【虎死不倒威】(谚)指猛虎虽然死去,但威风依然存在。比喻英雄豪杰身处厄运之中,仍然表现出昂扬的斗志,凛凛不可犯。 也作虎死不落架。 虎倒雄风在。

【第81句】:拿针眼当烟筒——小气

【第82句】:【板上钉钉】(惯)板上钉钉子,十分牢固。1形容态度坚决,或说话算数,决不更改。2形容做事实在、牢靠。

【第83句】:【无故殷勤,必有一想】(谚)指平白无故向人献殷勤讨好的人,必定是另有图谋与打算的。

【第84句】:【不怕贼来偷,只怕贼惦记】被贼人打主意,则防不胜防。 电视小品:“我爸爸说,不怕贼来偷,只怕贼惦记,你这是盯 上我们了。”

【第85句】:自习课上,教室里乱哄哄的,老师走进来说:“怎么啦?像蛤蟆见了天似的。”(河北·磁县)

【第86句】:【抬头一个主意,低头一个见识】(惯)形容人足智多谋。

【第87句】:【六畜】农民盼望的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六畜”的说法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难二》中说:“务于蓄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则人多。”它说明了掌握蓄养的规律和明了土地的特性,六畜才能顺利生长,五谷才能迅速繁殖,收入就会增多。六畜,指的是牛、马、羊、豕(猪)、鸡、犬(狗)六种家畜。《左传·僖公十九年》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六畜之中,牛和马主要用来耕作、驮运、拉车,羊、豕、鸡主要供食用,犬则守户。现在,六畜的使用价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羊来说,除了食用外,增加了毛纺,以牛和豕来说,增加了皮革制品。而牛和马的耕种作用大大弱化,被现代科技所取代。

【第88句】:【茅厕跌倒——屁也没得放】(歇)指没有什么话可说。

【第89句】:逼着牯牛生仔——强人所难

【第90句】:【除死无大灾】(谚)指人如果横下一条心,连死都不怕,就不怕有更大的灾祸。

【第91句】:千日胡琴百日箫,当日横笛乱哨哨。

【第92句】:【观人必于其微】(谚)指看人好坏或水准高低等要着眼于小处。

【第93句】:【母慈悲,儿孝顺】(谚)母亲对儿子慈爱,儿子就对母亲孝顺。指母慈子孝,不是单方面的,母亲的慈爱会激发儿子的孝顺行为。

【第94句】:【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学好不容易,学坏很容易。类似的: 学坏容易学好难。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治得了病治不 了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学好三年,学坏三天;我是 无力让你们人人修成正果的。”

【第95句】:【黄连树下弹琴——苦中取乐】(歇)指在困苦中强作欢乐或自得其乐。 也作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黄连树下吹箫——苦中作乐。

【第96句】:【桀犬吠尧——各为其主】(歇)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尧:传说中上古圣明的帝王。本指桀养的狗向着尧狂叫是为了卫护它的主子,转指各人都为其主子效劳。

【第97句】:墙上的壁虎——见缝就钻;会钻空子

【第98句】:【 戏台里喝彩】指自己赞扬自己。成语:自吹自擂。胡适 《尝试集》自序:“你这篇再版自序又犯了你们徽州人说的 ‘戏台里喝彩’的毛病,你自己说你自己哪几首诗好,哪几首 诗不好,未免太不谦虚了。”

【第99句】:秀才碰到兵——有理讲不清

18458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