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最值得分享有深度的谚语俗语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草字出了格,神仙认不得】(谚)胡乱潦草的字就算仙人也不认得。 指草书是书法的一体,也有规格,不能任意潦草。

【第2句】:【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一俗语形容为人大度,能容人。源自王安石。 相传王安石中年丧妻,续取了一个妾叫姣娘。王安石身为宰相,公务自然十分繁忙,很少在姣娘身边。时间长了,年轻貌美的姣娘自然是寂寞难耐,便与家里的年轻仆人有了私情。不久,这件事被王安石知道了,就想了一计,亲自探个究竟。一日,王安石对姣娘谎称上朝办理公务,却悄悄藏在家中,果然在卧室外偷听到姣娘与仆人偷情。王安石火冒三丈,想冲进去捉奸,可转念一想,自己堂堂当朝宰相,如此做法会很难堪,只好转身就走。刚走了几步,忽然看见了院中大树上的老鸹窝,他灵机一动,拿起一根竹竿,捅了老鸹窝几下。屋里的仆人听到老鸹叫以为有人来了,便慌忙跳后窗而逃。 事后王安石一直装作若无其事。转眼到了中秋节,王安石和姣娘喝酒赏月,酒过三巡,王安石即席吟了一首诗:“日出东来还转西,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绵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姣娘一听,心里明白自己跟仆人偷情的事被老爷知道了。她感到无地自容,灵机一动,跪在王安石面前,也吟了一首诗:“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王安石一想,自己年近半百,姣娘却正值豆蔻年华,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她,不如来个两全其美吧。于是,他就将姣娘许配给了那个仆人。这件事传出后,人们对王安石的大度非常敬佩,于是就用“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来形容他的宽宏大量。 这当然是一则传说,但却是附会了王安石的一则真实故事。据朱熹《三朝明臣言行录》记载,王安石在作知制诰时,他的夫人吴氏为其买一妾。王安石见到此女后,得知她是押粮官之妇,因丈夫覆舟失粮,不得不以卖妻来偿还粮款。王安石即“呼其夫,令为夫妇初”,并赐钱九十万。这里王安石的确宽宏大量,不仅没向押粮官要买妾钱,还赠钱九十万,令其夫妻团聚,确实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雅量。朱熹不禁也赞叹:王荆公(安石)“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能得到朱熹的好评,褒贬自有公论。

【第3句】:【不忧年俭,但忧廪空】(谚)年俭:农业歉收的年景。廪(IIn):粮仓。不愁当年的农作物歉收,只愁囤里无积粮。指粮食的积贮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

【第4句】:【害死人看出殡】害人者装作同情者。明代《金瓶梅》:“你 瞒着我干的好勾当儿!还说什么孩子不孩子,你原来就是 个杀人的刽子手,把人活埋惯了。害死人还看出殡的!”

【第5句】:【哪有耗子不偷油】人有贪欲。多指好色。相关的:哪有 猫儿不吃腥。清代《红楼梦》:“奶奶想,哪个耗子不偷油呢? 他也不过怕事情不密,大家闹出乱子来不好看。”

【第6句】:利他佛教有“二利”之说,上求佛法为“自利”,下化众生为“利他”。如《无量寿经》卷上:“自利利人,人我兼利。”利人,即利他。“利他”是大乘佛教行菩萨道、普度一切众生的特征。利他是在自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如唐代伽才《净土论》所说:“应知由自利故,则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也。”佛教认为,不具备由自利而修得的智慧、定力、正见、慈悲等,就无法真正地利他。

【第7句】:【打关节】(惯)指采用贿赂的手段买通官员或其他关键人物。也指做疏通工作,扫清办事中的障碍。 也作通关节。 买关节。

【第8句】:【 十年九不遇】难得遇见,多指好事。成语:千载难逢、百 年不遇。刘江《太行风云》:“坐坐吧,十年九不遇,要不是大 家打日本,咋能来到俺们这些山野地面。”

【第9句】:天花乱坠传说佛说法时,诸天感动,撒下香花作为“供养”,表示皈依。如《心地观经·序品》云:“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乱坠遍虚空。”又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时感动上天,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后多形容讲经说法有声有色,极其动听。亦指言谈虚妄,不切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如《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说得天花乱坠,不由的尤老娘不肯。”又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凭那哥哥说得天花乱坠,只是不肯回去。”

【第10句】:【让人三分不吃亏】(谚)指待人接物常存忍让之心,对自己是有益的。

【第11句】:【搂草打兔子——捎带】(歇)指做某件事时顺便做另一件事。 也作“搂草打兔子——捎带手”。

【第12句】:【小时不防,大了跳墙】(谚)跳墙:越墙入室,偷窃作案。指孩子小时不管教,不防范,长大后就有可能为非作恶,触犯法律。

【第13句】:【化缘】本来是指佛、菩萨、高僧等在世间示现的教化因缘。释迦牟尼与我们这个世界和众生“有缘”,一生教化不懈,就是他的“化缘”。又如唐·白居易《上弘和尚石塔碑序》说“随顺化缘,故坐甘露坛而誓众,主盟者二十年。”这是高僧的化缘。俗亦称僧侣乞食为化缘。如宋·洪迈《夷坚志》卷一谓:“元晖,近村王大子也,即作僧,为街坊化缘。”原来,佛门僧侣比丘,意为乞士,也就是以乞食为生的人。佛教戒律谓:僧侣为了维持生命而乞食,便是“净命自居”,可以“省事修道”,“破一切骄慢”。僧侣募化乞食,广结佛缘,故称化缘。推而广之,为了佛事而举办的一切募化活动,也叫化缘。(李明权)

【第14句】:【偏心眼】(惯)指不公正,偏袒某一方。

【第15句】:【不显山,不露水】谓不露痕迹,不动声色。《刘澍德小说 选》:“这些人真有本事,不显山、不露水的,几时‘对’上的, 大家全不知道。”

【第16句】:【一剃头挑子一头热】旧式在街头理发的担子,一头有烧水 小炉。一头热,指单方面的热情,多指单相思。叶辛《蹉跎 岁月》:“我看你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犯了相思病!”

【第17句】:【实棒槌灌米汤——寸水不进】(歇)本指一点儿水也灌不进去,转喻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第18句】:【生死路上没老少】见“黄泉路上没老少”。

【第19句】:【吃人不吐骨头】形容剥削者的贪婪和残酷。类似的:吃 枣不吐核,吃人带皮骨。海外刘宜良《江南小语》:“剥削,剥 削,天下吃人不吐骨头的职业,莫过于律师了!”

【第20句】:【当差不自由,自由不当差】(谚)差(chai):差役。指当差役的,受上司或主人的指使与管束,身不由己,不得自由;要想自由,只有不当差。 也作“当差不自在,自在不当差”。

【第21句】:【结婚戒指】戴上戒指,美观大方,且显示富贵。然而,戴戒指是有讲究的,不能瞎戴,如果随意戴上,很可能会闹出笑话。 戒指自古以来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因此它的戴法颇有讲究。一般而言,从大拇指到小拇指的顺序,戴戒指的意义分别是:生、死、定、嫁、离。 按照我国的习惯,订婚戒指一般戴在左手的中指;结婚戒指戴在左手的无名指;若是未婚姑娘应戴在右手的中指或无名指,否则,就会令许多追求者望而却步了;离异单身女人会把戒指戴在小拇指上,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为什么结婚戒指必须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呢?相传无名指与心脏相连,最适合发表神圣的誓言,用戒指套住了所爱的人的无名指,就可以留住他(她)的心了,戴在上面的戒指可以是“心心相印”。而且无名指上有重要穴道,戒指戴其上可以适度按压肌肉,有安定情绪之效。按西方的传统习惯来说,左手上显示的是上帝赐给你的运气,它是与心相连的,因此,将戒指戴在左手上是有意义的。通常把戒指戴在左手上,也是因为一般较少的劳作,不会碰坏戒指。

【第22句】:【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一俗语指的是死心眼、钻牛角尖,比喻某人的行为固执,坚持己见,不听人劝,与“不见棺材不落泪”、“一条道走到黑”、“不到黄河心不死”有相似的意思。“不撞南墙不回头”源自院子门口的影壁墙。 “不撞南墙不回头”中的“南墙”,确切地说指的是“影壁墙”,也称“照壁”,就是对着院大门口的建筑物。因为我国古代的院落大门一般都是朝南开的,不是有句俗话吗:“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不仅衙门朝南开,民间的院落也讲究朝南开,朝南开门院内豁亮,正房向阳,门口的影壁墙自然是建在院落的南边。所以出大门就要向左或向右,直着走的话那肯定是要撞上南墙了! 古代四合院的大门内外设置“影壁墙”,主要是阻挡来自大门外强烈的气流,使从院外呼啸而来的气流速度减慢,保持与住宅内的流速相协调。古代传统的风水学认为,影壁墙外针对室外气流的冲煞而设置的。古代人巧妙利用影壁墙阻隔气流冲煞,人为地为住宅制造生气和气脉,是吉祥有益的。 有一种说法,影壁墙避鬼,传说鬼走直道,门口修座影壁墙,就能把恶鬼挡在门外。当然这都是旧社会的迷信说法,它实际的作用只是做屏蔽用的墙壁,一个是挡风,一个是能蔽住院里杂乱物,主要是挡住外人的视线,家里的私人空间不受干扰。 鬼遇影壁要碰壁,何况人乎。还是看清楚南墙,遇事既坚持原则又能灵活处理的好。

【第23句】:【官不离印,货不离身】(谚)当官的要守住自己的官印,卖货的要管住自己的货物。指人们借以谋生的东西,必须随身携带,不可轻易离身。

【第24句】:【财帛动入心】(谚)财帛:钱财(古时以布帛为货币)。谓钱财能打动人的心。

【第25句】:【半截人土】“半截人土”比喻病老将衰的人活在世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半截入土”源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东坡志林》,其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关于“半截人土”的寓言:桃符抬头望着艾人说:“你这个小草芥,怎么能在我上面?”艾人就低头讽刺桃符说:“你已经有半截在土里了,还想争做高人吗?”这里的桃符和艾人都是古代人在元旦时用来怯邪、辟毒的东西,桃符钉在门旁的土里,艾人挂在门上,所以艾人嘲笑桃符“半截入土”。它们的原意是比高低,可后来人们用“半截人士”比喻快死的人了。

【第26句】:掌中果“掌中庵摩勒果”的省略语。《维摩诘经·弟子品》说:“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僧肇注:“庵摩勒果,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此果梵名Amara,是印度常见的一种药果。“掌中果”比喻一目了然、清晰易见的事物。如宋代陆游《怀江公民表》诗:“九州看如掌中果,天不遣为吁可惜。”此语为佛经常用的比喻。后亦变化为“掌上观纹”。

【第27句】:【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路】(谚)港:港湾。指船再多,也不妨碍水上交通;车再多,也不妨碍陆路交通。比喻人虽多,各做各事,互相之间并不妨碍。 也作“船多不碍江”。

【第28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者责任重大。张贤亮《男 人的一半是女人》:“她对书记不愿意在这儿长久呆下去表 示惋惜,说咱们农工就仗着一个好领导。火车跑得快,就靠 车头带。”

【第29句】:早早睡,早早起,眼睛鼻子都欢喜;晚晚睡,晚晚起,浑身上下无力气。

【第30句】:【本地生姜不辣】不相信自己人。文章:“眼睛总是盯着外 面,看不见本部门,本单位,本地区乃至本市本省会有人才, 即便看到了实际成绩也不敢承认。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 圆,本地生姜不辣,这里有认识问题,也有心理因素。”

【第31句】:【公众马,公众骑】见“大家马儿大家骑”。

【第32句】:【犯夜倒拿住巡更的】(惯)犯夜:违反夜禁,指小偷。巡更:夜间巡逻打更。窃贼反把执勤的人抓住了。比喻做了坏事不认错,反倒诬陷打击无辜的人。 也作“犯夜的倒拿巡夜的”。

【第33句】:【十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熟人办事方便,能够通融。或 说:一个老乡,大过三个公章。刘彦林《春风得意》:“找熟 人,拉关系,走后门……十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现实就 是如此。”

【第34句】:【毒蛇口中吐莲花】蛇吐信(舌)似花。指坏人装成友善的 样子。罗旋《南国烽烟》:“正如俗话说的:咬人狗,不露齿, 毒蛇口中吐莲花。大家要擦亮眼睛啊!”

【第35句】:贫病知朋友,离乱识爱情

【第36句】:老嫂比母,小叔比儿。

【第37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释义:八仙:民间传说中的八个仙人,即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李铁拐、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他们过海时,每个人都有一套法术、本领。 例句:林牧场的人,听到佟学多救治吴世满的消息后,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按照佟学多的要求,有人去刨药,有人去买药,有人去抠短线药,只用了一天工夫,抢救吴世满的中西土药,全部齐备了。

【第38句】:【拿头套枷戴】(惯)比喻自投罗网或自找罪受。

【第39句】:【爱他的,着他的】(谚)对谁偏爱、溺爱,就不免要受谁的制约,甚至受骗上当。指偏爱与溺爱,必定落得个被动的结局。

【第40句】:【人嘴两张皮】(谚)人的嘴不过是两张皮,怎样说都由你。指话是由人说的,只要讲出道理就行。也指无论什么话,都能从嘴里说出,不能当真。 也作人嘴两张皮,反正都是理。 人嘴两片皮,各说各的理。

【第41句】:【在家一把火,出门一把锁】(惯)一把火:烧火做饭。一把锁:锁上门。指单身一人过日子。

【第42句】:【打小报告】(惯)指背地里向领导或长辈夸大或无中生有地反映别人的所谓问题或缺点错误。

【第43句】:【药方】“药方”是为治病而组合起来的写着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加用法的纸张。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治病拿药就得找大夫开“药方”。那么,它为什么叫“药方”呢?这得从古代的书写材料说起。 中国古代有一部书《仪礼·聘礼》说“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这里的“名”指文字,“策”是册的通假字。“方”是“牍”的别名,是长方形的木板。这句话是说,如果文字长达百字以上就用简册书写;如果不到百字,就用方(木牍)来书写。由于药方一般不超过一百个字,用一块木牍很方便(汉代出土的木牍,大约一尺左右,宽度一般为三到十厘米),所以,医生看病开药方,一剂药也可以用一块牍写完。甘肃省武威汉墓中就有把药方写在木牍上的实例。据专家考证,“药方”之所以叫“方”,正是因为古代习惯把它写在木牍上,因为木牍又叫“方”,“药方”之名由此而来。

【第44句】:【宁跟聪明人吵架,不跟糊涂人说话】指对方不明理,说了没 有用。电视剧:“大家都像你这样怎么办?宁跟聪明人吵 架,不跟糊涂人说话。没法跟你说。”

【第45句】:【进鬼门关】(惯)鬼门关:迷信指阴阳两界的交界处。戏称人死亡。

【第46句】:【 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一条路】华山在陕西境内,山势险 峻。指只有一条路可走,别无选择。电视剧:“这也是华山 一条路,逼出来的。”

【第47句】:【捧臭脚】(惯)指对人极力巴结、讨好、吹捧。

【第48句】:【牡丹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谚)指牡丹花再美,离开绿叶陪衬,也显不出它的艳丽。比喻本事再高强的人,离开得力人的辅佐,也成不得事。 也作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牡丹虽好,绿叶扶衬。扶衬:扶持,帮衬。 牡丹花少不得绿叶扶。

【第49句】:【时来谁不来?时不来谁来?】走运的时候,别人都来交结; 倒霉的时候,谁也不理。明代《金瓶梅》:“送礼庆贺,人来人 去,一日不断头。常言:时来谁不来?时不来谁来?”

【第50句】:【不分青红皂白】(惯)皂:黑色。 指态度武断或蛮横,不问情由,不论是非曲直。 也作不问青红皂白。 不管青红皂白。

【第51句】:【出水才见两腿泥】 释义:比喻事情到最后才能看出结果。 例句:“我不服他这个,走着瞧,出水才看两腿泥哩!”

【第52句】:【 吃了豹子胆】胆大,无所畏惧。类似的:浑身都是胆。成 语:胆大包天。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你吃了什么豹 子胆,敢发坏?”

【第53句】:【虎死不倒威】(谚)指猛虎虽然死去,但威风依然存在。比喻英雄豪杰身处厄运之中,仍然表现出昂扬的斗志,凛凛不可犯。 也作虎死不落架。 虎倒雄风在。

【第54句】:【马勺子吊起来当锣打——穷得叮哩当啷晌】(歇)叮哩当啷:拟声词,本拟敲打马勺的声音,转以形容人穷得一无所有。

【第55句】:十八罗汉据唐玄奘所译《法住记》所说,“十六罗汉”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不入涅檗,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这“十六罗汉”的名称是:宾度罗跋罗惰阁、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堕阁、苏频陀、诺距罗、跋陀罗、迦理迦、伐阁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和注荼半托迦。佛寺中或供“十六罗汉”,或供“十八罗汉”。然而,“十八罗汉”并没有经典上的根据,是一种附会之说。增添的两位“罗汉”:或谓是《法住记》的作者庆友(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和译者玄奘;或谓是庆友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的作者阁那多迦;或谓将第一尊宾度罗误为宾度罗和宾头卢两人再加上庆友……至少有五六种说法。民间则将增添的两位称为“降龙”、“伏虎”。这在小说《济公全传》中亦有反映。五代张玄等始绘十八罗汉像,宋代苏轼作《十八大阿罗汉颂》:“今于海南得此十八罗汉像,以授子由弟,使以时修敬。”宋、元以后,“十八罗汉”流行民间,连神魔小说《西游记》中也有“十八罗汉斗悟空”的故事。(参见“罗汉”条)十方世界“十方”是佛教关于空间的说法,包括四面八方和上下。这个概念本于《楞严经》卷四:“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或用“十方”指世界、天下。如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世间一切僧,称为“十方僧”,如唐代杜甫《太平寺泉眼》诗:“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世间一切佛,称为“十方佛”,如《禅宗正指·开经偈》之一:“稽首释迦尊,皈命十方佛。”佛教认为,世界如恒河沙数,无穷无尽,谓之“十方世界”。

【第56句】:【有把门的,可没有把嘴的】(谚)门可把守,嘴无法把守。指群众的议论是无法阻止的。

【第57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惯)旧时说书的套话,指事情有两个线索,先说其中的一个。

【第58句】:【清明节插柳】我国有清明节插柳的风俗,特别是江南,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将柳条插在井边。“井井有条”的成语就来源于清明插柳活动。现在看来是个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好习惯。 据说,清明节插柳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正宫马娘娘有关。有一年清明节,马娘娘身穿便装出城游玩。可乡下路窄,不能过车,她只得下车步行。 不知底细的人见了都拍手高叫:“大家快看,好大的一双脚。”马娘娘听见后十分生气,叫人记住这个村名转身就走。忽听得有人哭着走来,马娘娘一看,原来是个老太婆,老太婆那双脚,比自己的还大。马娘娘问其原委,原来是人们讥骂她生有一双大脚。 马娘娘听后,产生了怜悯之情,便说:“那些无知村民,回头都得杀掉,你可例外,快回去在你家门前插上两枝柳。” 原来那老太婆是村里“智多星”装扮的,他见村民奚落马娘娘,知道闯了大祸,便改装前往打探虚实。结果不出所料,他赶忙回到村里,通知各家都要在门前插上柳条。 马娘娘回宫后,立即派兵将那个村子围得水泄不通,打算将门前无柳的人家全部杀掉。可官兵进村,看见家家门前都插上了柳条,只好作罢。 第二年清明,大伙放心不下,怕马娘娘又来郊游踏青,便又全都插上了柳条。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俗。

【第59句】:雪中送炭比喻济人之急。宋代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此时若肯雪中送炭,真乃胜似锦上添花,争奈世情看冷暖,望着那一个救我来。”《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世情如纸,只有‘锦上添花’,谁肯‘雪中送炭’。”亦作“雪里送炭”。语本唐代德行禅师《四字经·甲乙》:“雪里送炭。”

【第60句】:【能忍者自安】能够忍耐、容忍,便会减少麻烦,生活与心 理都能够平静。《马烽小说选》:“看到就当没看到,忍一忍 就过去了。自古道,能忍者自安。”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借指自己心中有数。池莉《来来往 往》:‘!一切只有当事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第61句】:【刘备借荆州——有去无还】(歇)荆州:古代行政区名,汉、三国时约辖今湖北、湖南二省之境,州治在今襄樊市,是历史上的战略要地。赤壁之战后,刘备趁曹操兵败,以“借”为名占据了荆州,东吴多次派人讨还,刘备以各种借口拒绝归还。指不讲信用,一旦借走就不归还。常含讥讽意味。

【第62句】:【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谚)要是完全按照官法行事,就得处处挨打;要是完全按照佛法行事,就得时时挨饿。指不能死守成法,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第63句】:刀山剑树险恶的情景,谓之“刀山剑树”。《宋史·刘銀传》载:酷吏“作烧煮剥剔、刀山剑树之刑,或令罪人斗虎抵象”。又如京剧《乌龙院》:“纵然是刀山剑树,俺刘唐何惧!”刀山剑树本是佛家所说的地狱中的惨苦境象之一。经中说:“淫为秽恶,死人恶道,刀山剑树,火车炉炭。”(《菩萨处胎经·行定不定品》)谓造邪淫、杀生等恶业的罪人,死受极苦的“报应”,直入阿鼻地狱。那里有一处,山上以刀为树,树上以剑为叶,密密麻麻。罪人穿行刀山剑树间,忍受剖腹剜心、割截肢解的剧苦。此说源于佛家的因果报应之说。也作“剑树刀山”。《五灯会元·灌州罗汉和尚》:“日:‘如何是法?’师日:‘剑树刀山。”’刀头舐蜜此比喻出于《四十二章经》:“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佛教把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和睡眠欲称为“五欲”,《大智度论》卷十七谓,众生贪恋追求“五欲”之乐,“如火炙疥”,以致“后世受无量苦”,如好色者受畜生报,贪财者受贫穷报等。这就是“刀头舐蜜”的意义。众生的贪欲,是无始以来的妄想结习,所谓“结习正如刀舐蜜,扫除须著絮因风”(宋代张孝祥《浣溪沙·梦山未释然,再作》词)。亦感叹世态人情充满了虚妄的诱惑和危险的陷阱。如宋薛季宣《读邸报》诗:“世味刀头蜜,人情屋上乌。”

【第64句】:【狗急要跳墙】 释义:比喻人在情势危急时会冒险蛮干。 例句:李青山答道:“咱们已经掌握了主动权。不守,狗急要跳墙,常炯,各方面得多留心啊。”

【第65句】:人生世上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

【第66句】:【白的黑不了,黑的白不了】 释义:事实不容歪曲。 例句:“是白的,黑不了,是黑的,白不了;再多几张嘴,我也不怕!”

【第67句】:阎王好见,小鬼难当小鬼,鬼卒,是阎罗王的属下。比喻当官为首的还可以,而手下的人却难以对付。如《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但是‘阎王好见,小鬼难当’。志世侄虽然不要钱,还有禁卒人等,未必可以通融的。”义作“大王好见,小鬼难当”。如鲁迅《三闲集·路》:“现在的人间也还是‘大王好见,小鬼难当,’的处所。”

【第68句】:【挠头不知痒处】(惯)形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第69句】:【张口吃饭,伸手要钱】依靠别人生活。西戎《灯心绒》:“好 嘛,如今都学会了张口吃饭,伸手要钱,东西坏一点,要钱买 新的。你们想一想,咱们社里,一不印票子,二不开银行,哪 来那么多钱?”

【第70句】:【走板】“走板”形容说话偏离了主题或错发议论,它源自戏曲的演唱和伴奏。 演唱传统戏曲,常以鼓板击节拍。每一小节中凡强拍的均击板(强拍也叫“板”),次强拍或弱拍则以鼓签轻敲小鼓或以手指击拍(叫做“眼”)。由一板一眼构成两拍子一小节,或由一板三眼构成四拍子一小节。演唱时必须合板合眼,才能与伴奏配合得当。不合板眼谓之“走板”。走板时,演员演唱与乐队伴奏就不能合一,就不能达到应有效果。 后比喻说话办事离开了既定的主题或乱了既定的步骤为“走板”。

【第71句】:【初兰初四蛾眉月】 释义:蛾眉:女子眉毛。初三初四的月儿样子好像女子蛾眉。 例句:初生之月,妇女稍知书者日:“初三初四蛾眉月”,余则日“月牙儿”。

【第72句】:七宝佛教用语,指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大阿弥陀经》以黄金、白银、水晶、瑁璃、珊瑚、琥珀、砗磲为七宝,《恒水经》以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为七宝。又指七种王者之宝。《轮王七宝经》:“其王出时有七宝现。何等为七?所谓轮宝、象宝、马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摩尼宝、女宝。如是七宝随王出现。”后世泛指多种宝物。《西京杂记》卷三:“有琴长六尺,安十三弦,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铭日‘瑶玙之乐’。”唐代李峤《床》诗:“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宝妆。”《宋史·舆服志一》:“东都旧制,辇饰以玉,裙网用七宝,而滴子用真珠。”也用来形容以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如《西京杂记》卷二:“武帝为七宝床。”《隋唐演义》第八二回:“玄宗命设七宝文几于御座之旁。”

【第73句】:【家里是条龙,外头是条虫】在家里受宠,在外无能或不被 重视。“……是条龙……是条虫”,为俗语句式之一,可以套 用。《文汇电影时报》(1996,4,6):“身高二米多的贾巴尔把 得奖名单举得高高的,成龙无论怎么都拿不到。不满者认 为这种拿高矮逗趣的做法,有贬低成龙之意,他在亚洲人心 目中是条龙,到了好莱坞怎么成了一条虫?!”

【第74句】:【抓了权耙,就忘了扫帚】 释义:比喻考虑问题不周到,顾了这个,忘了那个。 例句:我扎得不稳.太急躁冒失了!怎么我抓了杈耙,就忘了扫帚?光记着去抄李懵之暗堂,就忘了过街惊?

【第75句】:【封山不育林,等于白费神】(谚)封山:禁止在山上牧放、采伐、烧荒等。育林:种植、护理林木。只知封山,不知育林,山林仍然不能发展。指要发展山林,就必须封山与育林并举。

【第76句】:【观世音下海,足下也得有个莲台】 释义:观世音:传说她是救苦救难的女菩萨,坐在莲花台上。比喻办事要有所凭借和依靠。 例句:这时他不知从什么地方窜出来,接住田寻芳的话说:“这不叫胆小,这叫谨慎。观世音下海,足下也得有个莲台,何况我们。”

【第77句】:【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谚)指宁肯饿死也不做贼,因为偷窃是担贼名、丧人格的;宁肯屈死也不告状,因为官府衙门敲诈勒索,不为民作主。

【第78句】:【吃黑枣】(惯)黑枣:指子弹。比喻被枪毙。

【第79句】:【两口子打架不用劝,放上桌子就吃饭】(谚)两口子:也称小两口,年轻夫妻。指夫妻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小摩擦会自生自灭。

【第80句】:【册、卷、页】只要读书,就离不开册、卷、页,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又是怎么来的呢? 册:在中国古代文字产生以后,当时没有纸张,人们只好把文字刻到甲骨上,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竹片或木片统称“简”。一片简只能写几十个字,记一件事情,往往需要多块简。为了查找方便,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按次序串编起来,称之为“册”。 卷:在发明纸以前,有的人因为竹简、木简太重,也有把文字记载在丝织品上的,称为帛书。帛书比竹筒、木简携带方便,也容易收藏,它可以卷起来,按次序编号,于是出现了一卷一卷的书。 页:造纸发明以后,人们把印好的一张张纸用线装订成册,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线装本。线装本大多采用毛边纸,只能一面印字,对折装订,每张称之为一页,页码数印在对折线上。后来,印书采用机制纸,两面都可以印字了,每一面都印上页码数。现在称页,就是由此而来。

【第81句】:【猴子装人,忘了自己长尾巴】 释义:比喻伪装有破绽,露了马脚。 例句:“茶三钱,他猴子装入,忘了自己长尾巴!”沙木龙机敏地断定:“前次化装成山野傈僳汉子,这回又打扮得像个城里的阔佬,可那刀削脸,深眼窝,鹰钩鼻子,他永远也改不了!”

【第82句】:【养多大的鸟儿,置多大笼子】 释义:比喻花钱做事不能浪费。 例句:“……咱们就得这样,不能大手大脚地花钱。俗话说:养多大的鸟儿,就置多大的笼子。咱不能花大家的钱像掰着不疼的牙……”

【第83句】:【岸上修船易,到得江中彻底沉】(谚)比喻问题要趁容易解决时及早解决,拖延会酿成灾祸。

【第84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释义:能否相识(也指结婚),不在距离远近,而在有无机缘。 例句:宋江听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

【第85句】:【猎人进山只见禽兽,药农进山只见药草】 释义:干什么事情精力就集中在什么事情上。 例句:“这叫猎人进山只见禽兽,药农进山只见药草。你当时一心只想着强攻南山口,和敌人杀个痛快。同志啊!打仗可要有勇有谋。”

【第86句】:【朝里有人好做官】 释义:旧指有有权势人物做后台,做靠山,就能得到推荐和重用就能做官。 “朝里”又作“朝中”。 例句:不说这些啦,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嘛,“朝里有人好做官”。敬唐知道我们是朋友,只有好处。

【第87句】:【 有眼不识泰山】泰山高大,居然不认识。借指没有认出 重要人物,失礼。类似的:有眼不识荆山玉/俗眼不识神仙。 成语:有眼无珠。明代《水浒》:“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 冒读兄长,望乞恕罪!”

【第88句】:【珍馐百昧,一饱便休】(谚)珍馐(xiu):珍美的食物。指再好的美食,也不过是吃饱肚子就算了。劝人不必贪求美食的常语。

【第89句】:【妇女能顶半边天】(谚)指妇女的潜力很大,凡男人能做到的,妇女同样能做到。

【第90句】:【放秃尾巴鹰】(惯)比喻借出去的钱和物收不回来。

【第91句】:【鱼吃鱼不腥】(谚)鱼吃鱼,不感到有腥味。比喻同行业之间发生斗殴、吞并或互相揭短,是很容易上手的。

【第92句】:【只说獐过鹿过,可不说麂过】(惯)獐:獐子,哺乳动物,形状像鹿,但比鹿小。过:本指跑过,转指过错。麂:小型的鹿,谐“己”。 指只说别人的过错,不说自己的过错。

【第93句】: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钓.

【第94句】:【骑牛不怕牛身大,骑马不怕马头高】(谚)比喻决意要征服对方,就不怕他的势力有多强大。

【第95句】:【数核桃打枣】(惯)比喻责骂这个,训斥那个。

【第96句】:【抱佛脚】“抱佛脚”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抱佛脚”是佛教礼拜的一种形式。佛教徒礼拜时,双膝、双肘和头部都着地,叫五体投地;双膝、双肘着地而头顶尊者之足叫顶礼;双膝着地而举手加额叫膜拜;双膝着地而手捧尊者之足叫抱佛脚。 然而,“抱佛脚”的源头还有一个故事。明代张谊的《宦游闻》记载了一个故事:云南之南有个国家,官民都崇尚佛教。有一个罪犯应判处死刑,当局追捕的急,他惊慌地逃到佛寺内,抱住佛脚痛哭,表示愿意出家当和尚,痛改前非,悔过自新,终于得到了官府的赦免。这个故事说的是悔改还不晚,后来演变为“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语义变为临时应急是来不及的。

【第97句】:【屋漏更遭连夜雨】此语比喻祸不单行,事事不顺。典出《醒世恒言》:“这等苦处,分明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明朝天顺年间,官居吏部给事中的马万群,单生一子名叫马德称,德称聪明好学,卜二岁中了秀才。邻人黄胜把妹妹六瑛许与德称为妻,由于德称用心读书,年过二十尚未成婚。谁知马万群弹劾奸宦乇振,反被王振诬告贪污,削职追“赃”,家产被官方卖空。万群气不过一病身亡,留下德称在坟堂中栖身,生活没有着落。于是他便去杭州投奔表叔,表叔十日前死了。再到南京访故,则故旧或升、或转、或死,或罢了官,一个也没投着。盘缠用尽,不得不寄食佛寺。家乡学官因他误了考,把他秀才头衔也申黜了,真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你猜怎的,自此命运更不顺了:运粮赵指挥请他做门馆先生,粮船沉没了;刘千户请他教八岁儿子,儿子出痘死了;龙侍郎荐他去陆总兵处帮忙,陆总兵兵败被押解来京问罪。所以人们传说:马德称所到之处,一定会有灾殃,给他取名“钝秀才”。人们和他狭路相逢,一个个口吐唾沫,叫声“吉利”便走。 光阴易过,德称已是三十二岁。这年王振势败,新皇帝访知马万群冤屈,复其原官,追加三级,抄没田产发还,准许马德称恢复秀才资格,“落实政策”。从此,“钝秀才”一洗晦气,连考连中,殿试二甲,选为庶吉士,方与六瑛完婚。正是“十年落魄少知音,一日风云得称心”。

【第98句】:【直一榔头,横一棒子】 释义:比喻横加批评、指责。 例句:可是彭工程师不同意,说这里是工地,不是试验场;是说火话,放空炮。你听听,他直—榔头,横一棒子,真叫人火冒三丈。

【第99句】:【吃亏常在,破帽常戴】谓退让不与人争,吃点亏倒能够平 安无事。或说:吃亏人常在。西戎《赖大嫂》:“享利就得受 些害,吃亏人常在嘛!”

18496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