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爱卡汽车论坛年度精选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背靠背】(惯)指不当着有关人员的面检举揭发问题或提出批评意见。

【第2句】:【去年的皇历看不得】见“隔年的黄历不管用”。

【第3句】:【忧能伤人】(谚)指忧愁烦闷,容易使疾病发生。

【第4句】:【传言过话,自讨挨骂】 释义:传递闲话,会招来咒骂。 例句:“你可知‘传言过话,自讨挨骂’啵!所以今日之事,只发阿婶跟你谈谈有事,就莫向别人讲哕!”

【第5句】:【憔悴皆因心绪乱,从来忧虑最伤神】(谚)憔悴:面黄肌瘦。人憔悴都是因为心情太坏,多忧多虑是最伤精神的。指人要健康,关键在于清心寡欲,无忧无虑。

【第6句】:【骑着马找马】(惯)比喻一边干,一边寻找新的出路。也比喻占有旧的,同时物色新的。

【第7句】:【吃惯的嘴,跑惯的腿】(谚)常吃养成了惯性,就总想去吃;常玩养成了惯性,就总想去玩。指贪吃贪玩一旦形成了习惯,就不由自主。

【第8句】:【马瘦毛长,人拙理短】(谚)马瘦了,毛就显得长;人笨拙,有理讲不出或做事不圆到,就显得理亏。指笨拙的人不是理短,而是嘴笨或处事不当。

【第9句】:【佛在心头坐,酒肉穿肠过】(谚)只要人心中常存着佛经教义,纵然不守清规戒律饮酒吃肉也不害事。 指行善重在修养善心,不在形式。 也作佛在心头坐,酒肉腑肠过。 滔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

【第10句】:【人非草木,岂能无情】 释义:人都是有感情的。 例句:“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我和他从小耳鬓厮磨长大的,彼此情性,彼此都晓得。”

【第11句】:【猪拾柴,狗烧火,野狐扫地请客坐】 释义:比喻小人愈是殷勤,君子愈应留神远避。 例句:“南京人家掘得一石,上有字可考云:‘猪拾柴,狗烧火,野狐扫地请客坐。’不知是何等语也。”

【第12句】:【百战百胜,不如不战】 释义:即使常打胜仗也不如不打仗好。 例句:古人云:百战百胜,不如不战,又道是加兵者不祥之兆。当初尧舜之时,不知看甚兵书而得平治天下。

【第13句】:【爱河】“爱河”指爱情,男女青年相恋,常说坠入爱河,是美好的事情。然而,它的出处却与今义大相径庭。爱河,源自佛教。 佛教中的“爱河”却并非美好的寓意,而是指情天欲海。原意是指爱欲溺人,阻碍修道。此外,也喻指人的贪爱之心,执著于物而不离舍,犹如水之浸染于物,故以河水譬喻。《华严经》卷二十六有“随生死流,人大爱河”之语。《楞严经》也有“爱河干枯,令汝解脱”之说。《浴像经》说:“愿永出爱河登彼岸。”“菩萨皇帝”梁武帝也曾在文章中慨叹:“登长乐之高山,出爱河之深际。” 可见,“爱河”在佛教中并不代表积极的一面,也不代表美好的一面,“爱河”却指人心受到欲的浸染,溺没而不能自拔,希望大家能够早日脱离。 佛教一门主张平等清静而摈弃私欲,世俗间“爱河”的意义以男女的感情欲求为基础,是与佛教所崇尚的理念背道而驰的。当然,爱物、爱民、爱父母、爱师长等,佛教认为是正当的。 佛有佛道,俗有俗道,各自相安,各行其道,“爱河”就理解清楚了。

【第14句】:【不是省油的灯】(惯)比喻不是省事的人或不是好对付的人。

【第15句】:【一货有一主,赖货等行时】(谚)行时:也说兴时,流行于当时。有什么样的货,就会有什么样的买主,赖货也会有兴时的时候。指货物不愁卖不出去,要有耐心等待。

【第16句】:【向火坑里推】见“往火坑里推”。

【第17句】:【金刚钻小,能钻瓷器】 释义:比喻人虽年轻或没有名气,却很有本领。 例句:金刚钻小,能钻瓷器。我听说那岳元帅十三岁在内黄岁武考,独占鳌头。

【第18句】:【爆炒鹅卵石——不进油盐】(歇)形容人固执己见,什么话都听不进去。

【第19句】:【打闷葫芦】(惯)闷葫芦:也叫“闷葫芦罐儿”,即扑满,存钱用的瓦罐儿,上面留有细长的孔,钱币放入之后,要打破瓦罐儿才能取出,比喻难以猜透的话或事情。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第20句】:【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谚)内行人只要伸一伸手,就能知道交手的对方有多高的功力。指行家里手一接触便能估透对方的强弱虚实。 也作“行家动动眼,便知深和浅”。

【第21句】:【景德镇的大穿——净瓷儿】(歇)景德镇:市名,在江西省东北部,以产瓷器闻名。瓷儿:谐“词儿”。形容词语丰富。

【第22句】:【无雨莫种麦】(谚)麦田下种之前如果没有好雨,底墒不足,种子入土后就长不出壮苗。指麦田底墒好是麦子丰收的先决条件。

【第23句】:【没事常思有事】(谚)指人应有备无患,以免事到临头措手不及。

【第24句】:有话说在当面,有事摆在眼前。

【第25句】:【彭祖活了八百八,见过黄河一澄清】 释义:彭祖: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姓筏(jian)名铿,夏殷时代人,黄河也曾有过澄清的时候。 例句:小五问:“人常说,彭祖活了八百八,见过黄河一澄清。就是那个黄河哇?”

【第26句】:【爱之深,妒之切】(谚)爱得越深,嫉妒心就越强。专指男女间越是爱情浓烈,排他的意念就越重。

【第27句】:【小麦剃了头,高梁没过牛】 释义:小麦收割完时,高梁长得像牛那样高了。 例句:这里的小麦大部已经收割完了。“小麦剃了头,高梁没过牛。”四下一片片的秋高梁,腰身高大,郁郁葱葱,一棵棵头顶上,像伸出了把枪,叶子支绷着,像大叫驴耳朵。

【第28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惯)形容虽然相距很近,互相却并不往来。 也作鸡鸣犬吠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第29句】:【驼子作揖——起手不难】(歇)作揖:旧时男子见面的礼节,双手抱拳高拱,上身略向前弯,表示敬礼。本指驼背人作揖不难,转指事情容易做到。

【第30句】:【库里有粮心不慌】(谚)仓库里积存着足够的粮食,人心就稳定。指积存粮食备荒是头等大事。

【第31句】:【满肚子墨汁】(惯)形容人书读得多,非常有学问。

【第32句】:【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惯)牛马力:指又累又苦的力气活。猪狗食:指极差的食物。比喻受到残酷剥削。 也作“下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

【第33句】:【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事】这个俗语常用来怒斥无耻之徒。源出北宋欧阳修《欧阳文忠集·与高司谏书》:“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这段话说的是北宋宋仁宗年间,欧阳修卷入了一场政治革新与反革新的斗争中去。当时,各地不断发生农民起义,北方又有西夏入侵,朝廷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非常尖锐。担任参政知事的范仲淹上书宋仁宗,提出革除弊政的十项措施,还指出宰相吕夷简任意超格提拔官吏、滥用私人等情况。为此,他遭到以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的攻击和诋毁,并被降职处分,贬出京城。欧阳修等人却同情范仲淹,为他鸣不平。 当时,有个叫高若纳的谏官,不仅不主持公道,反而和吕夷简一鼻孔出气,伙同权奸诽谤贤士,认为范仲淹应该被斥逐。欧阳修对此十分愤怒,特地写了一封信给高若纳斥责他。信中说:“昨天,这个贬官,那个待罪,而你居然还有脸见众官员,大模大样地在朝中走进走出,并且称是谏官,简直是不知道人间有羞耻这回事了。”这就是欧阳修的名篇《与高司谏书》。

【第34句】:【力贵突,智贵卒】(谚)突:迅猛。 卒:通“猝”,急遽。用力贵在迅猛,用智贵在快速。指用力也好,用智也好,全在一个“快”字上。 也作“力贵疾,智贵卒”。

【第35句】:【行行出状元】(谚)行:行业。状元:科举时代殿试第一名。指不论哪一个行业,都有本行业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 也作行行出状元,业业有高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第36句】:【花又不损,蜜又得成】(惯)比喻既没有受到损失,又得到了好处。

【第37句】:【少不舍力,老不舍心】见“老不舍心,少不舍力”。

【第38句】:【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释义:形容人心难测,不可了解。 例句:尤浑奏臼:“自古人心难测,面从背违,知外而不知内,知内而不知心,正所谓‘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第39句】:【根深不怕风摇动】(谚)指树大根深,就不怕大风摇动。比喻人做事只要根基稳固,就不怕外力干扰。 也比喻自身行为端直,就不怕闲言碎语。 也作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根正不怕黄风摆。

【第40句】:【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释义:比喻对母亲之爱,也比喻对祖国之爱。 例句: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祖国再穷,家乡再落后,但总是生我养我的亲娘、故土,我怎能不眷恋!

【第41句】:【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谚)有的人有钱却不会合理消费;有的人会享受会消费,但却手里无钱。指人在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与不如意。

【第42句】:【脚底莲花——步步升】(歇)升:谐“生”。指连连升官。

【第43句】:【包脚布当孝帽——一步登天】(歇)包脚布:也叫裹脚布,旧时妇女裹小脚用的白色长布条。孝帽:守孝时戴的用白布做成的帽。本指位置一下子升高了许多,转喻人骤然得志或发迹,一下子爬上了高位。

【第44句】:【法场上的麻雀——胆子早吓大了】(歇)法场:刑场。指经历险境多,胆子早变大了。

【第45句】:【属啄木鸟的——嘴硬屎稀】(歇)啄木鸟:一种益鸟,嘴尖而直,能啄开木头。嘴:本指啄木鸟的嘴,转指说话。指人说话的口气很强硬,行动却松懈、无能。含讥讽意味。

【第46句】:【耗子栽进书篓里——咬文嚼字】见“老鼠钻书箱——咬文嚼字”。

【第47句】:【贫不与富敌,贱不与贵争】(谚)贫穷人家不和有钱人家作对,地位卑贱者不和有权有势者争斗。指旧时社会制度维护的是有钱有势阶层,不为贫贱大众作主。 也作贫莫与富斗,贱莫与贵争。 贫不与富斗,民不与官争。

【第48句】:【风吹墙头草——东吹西倒,西吹东倒】见“房上的草——哪边刮风哪边倒”。

【第49句】:【经师不名,学艺不高】(惯)学艺拜师,如果不经名师的指点,技艺就难以达到高标准。指未经名师指点,因而技艺不高。 也作“经师不到,学艺不高”。

【第50句】:【铁树也有硬虫攒】(谚)即使是铁树,也会有硬虫钻得进。指再坚硬的东西也有虫能咬。

【第51句】:【垓下困霸王——四面楚歌】(歇)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固镇东北沱河南岸。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交战时,楚霸王项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围困在垓下,“兵少食尽”,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起楚人的歌曲,十分惊惧,疑心楚地已被汉军占领,于是仓促突围,后自刎于乌江边。比喻陷入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

【第52句】:【淮阴将兵——多多益善】见“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第53句】:【一时猫脸,一时狗脸】(惯)猫脸:指善相。狗脸:指凶相。形容态度一会儿好,一会儿坏,对人又哄骗又威胁。

【第54句】:【城楼上雀儿——好耐惊耐怕的虫蚁儿】(歇)城楼:修建在城门洞上的楼,用来瞭望敌情和指挥作战。虫蚁儿:方言,称麻雀一类的小鸟。比喻见过世面,经得起惊吓的人。

【第55句】:【气可鼓不可泄】 释义:只可鼓励,不可泄气。 例句:濮阳荪扬起眉毛,拔高嗓门说:“气可鼓不可泄!智珠呀,实跟你说吧,只要明儿个晚上他们到了‘萃华楼’,你就看我的吧……”

【第56句】:【久经大海难为水】见“观于海者难为水”。

【第57句】:【官升虎气减】(谚)虎气:敢作敢为的虎虎生气。指官位越高,怕担风险的思想顾虑就越大,做事往往畏首畏尾。

【第58句】:【离了红萝卜,照样办酒席】(谚)办筵席,红萝卜是可有可无的一味菜蔬。比喻离开某些无关紧要的人物,事情照样办得好。

【第59句】:【豇豆一行,绿豆一行】(惯)比喻说话、办事清楚,有条理。

【第60句】:【变戏法的瞒不过打锣的】(谚)打锣的是变戏法的合伙人,变戏法的一举一动,打锣的最清楚。指凡瞒人的事情,总哄不过知情者。

【第61句】:【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释义:沉溺于男女私情,英雄的壮志就会消磨掉。 例句:这平生的大志,都被这娇妻美妾消磨尽了。常言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第62句】:【攀高枝儿】见“爬高枝”。

【第63句】:【大意失荆州】“大意失荆州”形容一个人因小的疏忽而造成巨大损失。 这个俗语来源于三国时期关羽丧失荆州的史实和《三国演义》文学作品。 赤壁之战后,吴蜀两国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但荆州既是蜀汉的重要战略要地,更是孙吴免遭魏、蜀双重威胁的国家生命线。孙吴为了要回荆州,无所不用其极,包括使用美人计;刘备为了保住荆州,派出蜀汉第一名将关羽镇守荆州,可见荆州的重要性。然而,关羽骄傲自满,从不把孙权放在眼里,才为“大意失荆州”埋下了伏笔。起先,“权遣使为子索羽女”,本义是想通过联姻巩固联盟,也有讨好关羽之意。但“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搞得孙权灰头土脸下不了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向曹军发动大规模的襄樊战役,斩庞德,掳于禁,军威所及,长安为之动摇,更不把孙权放在眼里。关羽曾说:“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孙权)邪!”孙权乃转而与曹魏密谋,联合夹击关羽。孙吴大将吕蒙用计,自称染病,换小将陆逊代之。关羽不知是计,更不把陆逊放在眼里,放弃了警惕,在吕蒙偷袭下,荆州失守,关羽败走麦城。 大意失荆州,不是一时大意,而是长期大意的结果。由此,“大意失荆州”常被人们引以为戒。

【第64句】:【狗咬狗,两嘴毛】 释义:比喻争斗的双方都不好,是一路货色。“两嘴毛”又作“一嘴毛”。 例句:另一个人说:“狗咬狗,两嘴毛,谁也不用说谁。穿子里边作满月,还不都是他妈婊子养哩。”

【第65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此语指拿小人卑劣的想法揣测道德高尚之人的心思。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典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春秋时,晋国梗阳有人打官司,魏戊审理不了,把案子上报给献子。官司一方拿女乐贿赂献子(即性贿赂),献子准备接受,魏戊派阎没和女宽前去劝谏。三人一块吃饭时,阎没、女宽一语不发,三次叹气。献子问其原因,二人答道:“饭菜刚上来时,我们担心不够,所以叹气;饭菜上到一半,责怪自己不该那么想,因此再次叹气;饭菜上齐后,想到我们这些小人的肚子犹知满足,想必君子之心也应该是这样的吧?”献子听出二人是在婉言劝谏,于是坚决回绝了贿赂。看起来三人谁也不是小人,尽管献子准备受贿,知错就改,也不乏君子之风。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现在的词义,已今非昔比,完全是反词叉而用之,由褒义转为贬义。

【第66句】:【耳环耳坠】女子戴耳环耳坠,古已有之。它源自两个传说。 其一,相传古代有一位害眼病的姑娘,不久双目失明了。后来她幸遇一位名医,名医在征得姑娘同意后,拿起闪闪发光的银针在她两侧耳垂中各刺一针后,奇迹出现了,姑娘重见光明。姑娘非常感激,于是请银匠精制一对耳环戴在耳朵上,以示水远不忘名医之恩。当姑娘戴上耳环后,她更显得眉清目秀,并逢人传诵名医的声名。穿耳戴环能明目的奇迹相继传开后,许多富裕人家的姑娘和妇女都纷纷穿耳戴环,并流传至今,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 据现代中医证实,针刺耳垂确能治疗眼疾。 其二,传说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只有老两口,四十多岁才得一女孩儿,夫妻们把女孩视为掌上明珠。姑娘长大了,娇惯成一身的坏毛病,走路摇头晃脑,没一点儿女孩的温柔端庄。老两口非常着急,怎么规劝都不见效。这样的女孩出嫁都成了问题,这可怎么办?老两口灵机一动,最后终于想出个好办法:在姑娘两耳下各系一短绳儿,绳儿下端系一贝壳,这样,只要姑娘头一晃动,贝壳就会碰到姑娘的脸,而刮脸又是表示“羞”的意思,所以,姑娘立刻就会意识到别人在羞她,从此以后走路就不乱晃头了。 后来很多姑娘纷纷仿效,以便使自己显得端庄文静一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戴耳坠的装扮习俗。随着耳坠材质的不断高档化,戴耳坠确实高雅端庄,气质不凡。

【第67句】:【帮狗吃食】 释义: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例句:那些帮狗吃食的“小兄弟”也不搭话,呼啦一下子扑上去。

【第68句】:【拉到老虎当马骑】(惯)比喻把危险的事情看得过于简单了。

【第69句】:【大雪纷纷兆丰年】 释义:大雪预兆明年是个丰收年。 例句:自从入冬以来,三天一次小雪,五天一场大雪,一直没有断过,困得人们也不能出门。可是老年人却说:“大雪纷纷兆丰年,来年必定丰收。”

【第70句】:【架舌头】(惯)比喻翻闲话,搬弄是非。

【第71句】:【钢刀再淬火,利刃又加钢】 释义:淬火:把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浸入冷却剂急速冷却,以增加硬度。比喻好上加好,刚强更加刚强。 例句:你别看日子不多,他长的出息可真不少!这条硬汉子,一进入革命队伍的行列,真好似钢刀再淬火,利刃又加钢!

【第72句】:【死店活人开】(谚)店是死的,开店的人是活的。指会做生意的人,会把生意做得很活、很兴旺。也泛指凡事贵在灵活处理,不死守成规。

【第73句】:【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谚)法:法律。指明知道法律规定,却偏要以身试法,这个罪就得加倍处罚。

【第74句】:【老马蹄下不迷路】 释义:老马认识道,不迷路。比喻情况熟悉、经验丰富的人心中有数,不会被迷惑。 例句:嗯,老马蹄下不迷路,哪怕野草深。这样看来,我们明天去,只怕是名为赴宴,实为斗智。

【第75句】:【胆小的怕胆大的,胆大的怕不要命的】(谚)胆小的人怕的是胆大的人,胆大的人怕的是拼命的人。指人到了连命都不要的程度,那是没人敢惹的。

【第76句】:【骑着驴骡思骏马】 释义:比喻人的欲望没有止境。 例句: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第77句】:【处暑后十八盆汤】 释义: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八月二十三、四日。汤:指洗澡用的水。处暑以后,还得洗十八天的盆汤浴。指时令虽过处暑,天气还得再热一段时间。 例句:八月又作新凉,谚云:“处暑后十八盆汤。”又云:“立秋后四十五日,浴堂干。”

【第78句】:【头撞南墙也不知道拐弯抹角】(惯)形容人脾气执拗,做事不知变通。

【第79句】:【撞到老虎窝里】(惯)比喻闯进极危险的境地。

【第80句】:【挨上染坊尽点子,挨上铁匠尽眼子】(谚)挨近染坊,衣服上不免沾上颜料的斑点;挨近铁匠,衣服上不免有被火星烧出的许多小孔。 指生活在什么环境下,就会受到什么影响。

【第81句】:【丫环拿钥匙——当家不主事】(歇)丫环:旧时婢女,也叫丫环女。 指虽掌管家务事,但得听从别人,自己不能做主。 也作丫环带钥匙——当家不做主。 丫环拿钥匙——当家做不了主。

【第82句】:【事有凑巧,物有偶然】(谚)凑巧:恰巧凑合到一处。偶然:意想不到的巧合。指天下事,往往有完全出入意料、恰巧凑合到一起的。 也作“物有偶然,事有凑巧”。

【第83句】:【借债容易还债难】(谚)借债虽不怎么费事,但归还债务,连本带利会无力承受,那却不容易。诫人不可轻易借债。

【第84句】:【大厦千间,不过身眠七尺】(谚)高大的房屋纵然有成百上千间,一个人睡眠也不过只需七尺的地面。 指人在世问,物质的享用应当知足知止,多贪多占毫无意义。

【第85句】:【吃笋子剥皮——一层层来】(歇)比喻做事不慌忙,一步步来。

【第86句】:【老头吃糖——越扯越长】(歇)糖:指麦芽糖,能拉长。扯:本指拉,转指漫无边际地闲谈。形容说话漫无边际,越说越多,没完没了。

【第87句】: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第88句】:狐狸总要露尾巴,毒蛇总要吐舌头.

【第89句】:【上山捉虎,下海擒龙】(惯)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也作上山擒虎,下海捉龙。 上山打猛虎,下海擒蛟龙。

【第90句】:【睁着眼跳黄河】(惯)比喻无可奈何地往死路上走。 也作睁着眼睛跳火坑。 睁着眼睛往火坑里跳。

【第91句】:【金银不露脸】见“财不露白”。

【第92句】:【草字出了格,神仙认不得】(谚)胡乱潦草的字就算仙人也不认得。 指草书是书法的一体,也有规格,不能任意潦草。

【第93句】:【三天两后晌】(惯)晌:一天内的一段时间。形容很短的时间。 也作三天两晚上。 三天两早上。 三早起两晚晌。

【第94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谚)陂:地面不平坦。没有平地,就不存在陡坡;没有前往,就不存在回返。 指事物总是对立而又统一的。也指有所施就必有所报。

【第95句】:【猫儿眼,看时候变】 释义:猫眼的瞳孔随光线的强弱缩小或放大。比喻人察看情势变化处事手段。 含贬义。 例句:申耀宗是个猫儿眼,看时候变。

【第96句】:【名堂】人们对搞花样、名目或故弄玄虚的人,喜欢说他们搞名堂。那么,“名堂”一词是怎么来的呢?“名堂”由“明堂”演化而来。 原来,上古帝王举行盛典的场所称“明堂”。汉武帝、武则天都提出要造选明堂。据说,武则天建成了明堂,被她的一个男宠一把火烧了。 河北农村也有“立明堂”的习俗,不过用途与皇帝所建的明堂截然不同。 遇到亲人客死异乡,尸骨无存,其亲属就在坟地内建一假坟,内埋死者牌位,叫“立明堂”。不论是建造假坟头,还是掩埋死者牌位,都有一套迷信程序,都会有神秘色彩,故俗语常说:“搞什么鬼名堂!”即由此而来。“明”、“名”同音,如今便演化为“名堂”了。

【第97句】:【烧香引鬼来】(惯)1比喻好心帮人却惹出麻烦来。2比喻做某件事引起其他人的怀疑。 也作烧纸引了鬼来。烧纸:旧时烧纸钱送鬼。 烧香招来了鬼。 烧香逗得鬼上门。

【第98句】:【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释义:应该由当家人主事。也借指集体中要有领导,办事要有负责人,不能乱当家。 例句:“家有干口,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场,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第99句】:【侃大山】(惯)指闲聊。

18500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