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抗洪救灾记者表现突出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抗洪救灾的作文怎么写

(一定要今年的)

谁也不会料到,2008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

看着计时牌上的数字一点点接近震后营救的黄金72小时,每一个人的心都被揪到了嗓子眼。

大家无不热切期盼着多一个同胞能够获救,无不强烈渴念着早一分解救出所有危难中的生命。

祈祷,祝福,默哀,援手,平安,雄起——我们反复念叨着这些词汇,总理哭了,国民哭了,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哭了。

此时此刻,生命高于一切,我们所唯一祈求的就是人的生命。

也只有在如此毁灭性的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才能这般深刻地体味到生命的宝贵。

在现一阶段,救灾的唯一核心就是救人,而无论何等深刻的“反思”,在此一时刻都显得那么奢侈。

正是基于对生命的无比尊重,让我们看到并冀望“国难兴邦”意义上的成长。

更大的感动,来自于地震现场,灾民的自救互救,志愿者的主动援助,子弟兵的英勇奋斗。

“幼儿园老师舍身为孩子挡垮掉的水泥板”、“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外地私家车主赶赴灾区参与转运抢救伤者”、“唐山某企业家包车组织员工和医务人员连夜南下”、“绵阳市民带上食品衣物慰问安置点灾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民间组织力量的雏形进一步得到发育,其“天生的透明和高效”是政府救灾力量之外的重要补充。

愿生命的逝去能唤醒所有当权者和全体国民对生命的尊重,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一切,因为所有的一切在人的生命面前原本一文不值。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加油,愿所有的生命无论何时都能得到一样的尊重。

用哪些成语突出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医务人员在抗洪救灾中表现的令人感动

风雨无阻

关于抗洪救灾的8句诗句

大雨滂沱浊浪呼,泪遮双眼看模糊。

禾田万顷三秋绝,房舍千间一霎无。

闹市淹时成废市,通途断处见荒途。

家园毁折心犹热,忧责盈肩话匹夫。

总把天灾唤恶魔,今年更比往年多。

河干地动催悲泪,矿漏石流弄惋歌。

雨打松辽堤坝毁,水淹城镇道桥撅。

焉知大难非人祸,敢怒终究不敢说。

关于抗洪救灾的作文

找了找,下面这个还是最好的南方10省,抗击涝灾已经开打“疲劳战”。

其实,至少到目前为止,整个南方,降雨量总体上远未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同样目前涝情最危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其降水也没有突破“98洪水”的程度。

截至昨晚,据不完全统计,南方涝灾已导致数百名群众死亡,伤者总数量不详。

其实,在死亡人员中,真正被洪水淹死的人数并不多。

而且客观述之,评价今年的抗洪措施,各地从应急预案、物资准备、组织人员提前转移,包括各级地方主官的“政治重视”程度,都是创下“历史纪录”的。

毫不客气地讲,今年的人员死伤包括失踪,大都系区域性强降雨导致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冲入村庄及城镇所致,也即,主要杀手是地质灾害,在灾害学中管叫“次生灾害”。

透过媒体的“字、音、像”报道,若受众能做有心人,可以发现今年地质灾害集中爆发,不但指灾害的层出不穷,更指灾害的地域分布之广,包括森林覆盖率多年位居国内第一的浙江。

只是,大面积持续的强降雨导致的涝灾是人人可直观感受的“面”,而山崩地裂均发生在“点”上,虽每一次都让受众感受惊心动魄,但人们往往忽视将“点”上的地质灾害串连起来,作一次这是“为什么”的深入思考。

就在本周三,云南一个小镇突然爆发泥石流,当场造成17人死亡、28人失踪,1200人受伤,半个镇子被泥石流卷走。

未及抢救工作展开,昨天,贵州一山村,再次遭遇同样厄运。

引用国土部高官公开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山崩地裂的灾害次数同比上升近10倍,其中6月份,则同比上蹿17倍之多。

这位官员还披露,7月份发生的死亡、失踪都不算,仅今年上半年的不完全统计,因山崩地裂就有464人死亡和失踪。

然而,人们听到这样的死亡报告,想到的往往是今年天气异常,南方先旱后涝,山崩地裂乃强降雨所致而只能听天由命,社会舆论很少将如此惨痛的死伤作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深刻反思。

按照安全标准,超过25度的山坡地不能建房居住,而环顾整个中国,尤其是云、贵、川、桂、闽诸省,甭说25度的山坡,即便是60度以上的山坡,照样用人工挖出一块平地建住房、修工厂、建学校,大量的山体受工程建设震绕,隐患早已提前埋下,就差合适的导火索来将其引爆。

强降雨是外因、山崩地裂是表象,本质的问题是人与自然争夺生存空间太过分,大自然以山崩地裂残酷报复中国人。

山坡地毕竟有限,无序城镇化的盲动,为尽快脱贫致富而盲目招商引资的冲动,土地财政的无限诱惑,加上越穷越生崽的无奈,导致人与自然争夺生存空间的矛盾持续加剧。

到最后,水库内、行洪区、溢洪道、河滩地甚至江道、河道上,统统用来建房、盖楼、办厂、开集市,中国人疯狂至此,大自然忍无可忍而一再强忍,一旦天灾来临,不闹腾它个山崩地裂那才叫怪事

山崩地裂渐成常态,防灾救灾从体制到各项举措准备却千疮百孔。

半个多世纪来,国人一次次违背科学,违背常理,对大自然作无节制地索取,形成新旧矛盾扎成堆。

现如今,旧的祸根早已种下,新的祸根在发展的名义下仍在继续播种。

这一局面若不能在一定期限内,譬如10-20年内有个明显遏制,可以肯定,中国人将吃不尽因天灾所引发的无穷“人祸”——山崩地裂还是客气的呢。

什么是抗洪救灾精神

气壮的抗灾壮举,体现天动地的精神力最可宝贵的是,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以人为本、为民负责,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积极践行的宗旨理念;不畏艰险、敢于胜利,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充分展现的可贵品质;忠诚履职、勇于担当,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自觉肩负的责任使命;群策群力、同舟共济,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能够形成强大合力的关键所在。

这一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既是我们夺取抗洪救灾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抗洪救灾的感人故事100字

大家都知道,2010年4月14日,在青海省玉树州发生了7。

1级大地震。

天灾虽然是残酷的,但是,在大地震中,也会有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

让我讲给你们听听吧

“地震时,我住在学校,跑得快,然后狂奔回来,却没找到永吉和姐姐白文毛的影子。

”珍夏流着泪告诉本报记者,地震半小时后,姐妹俩的遗体已经被珍夏挖出。

珍夏告诉记者,挖出来的白文毛怀里,是她9个月大的孩子。

白文毛双手紧抱孩子,头部死死地护着孩子的脑袋,倒塌的砖头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后脑,母亲白文毛是用母爱和生命,换来爱子最后生存的机会。

孩子挖出来后哇哇大哭。

如今由珍夏带到孤儿学校的院子里,住在外面没有帐篷的地铺上。

据珍夏介绍,30岁的永吉才仁在很小时父亲即去世,1999年母亲又去世了。

永吉从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主动回到家乡玉树州,在州孤儿学校任教。

在那里,珍夏与活泼可爱的永吉才仁相遇,2005年确定恋爱关系,2007年完婚。

在邻居眼里,永吉才仁的称呼就是“永老师”。

当人群散去,几个孩子拿着一张心形卡片,轻轻地插在坍塌的墙上。

“你虽然走了,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卡片上这样写着。

珍夏说,永吉是爱孩子的女人。

姐姐白文毛未婚育有一子,永吉视为己出。

在学校,孤儿们亲切地称永吉为“妈妈”。

听完这个故事是,我要对大家说:“在小的捐款乘130000000,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我还要对灾区的人民说:“在大的天灾除以1300000000,它也会变的非常非常的秒小

玉树

坚持住

玉树

加油

1998抗洪救灾事件作文开头

(抗灾1)那是1998年一个令全华夏儿女难忘的夏天。

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多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沿江各地 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险情不断,人民群众的财产乃至生命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 放军官兵日夜兼程,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战洪水,斗恶浪,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官兵们身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提,保住大提

”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在汹涌澎湃的江水中,那道人墙显得那样壮观,那样雄伟

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再一次表达了人们的爱国心

(抗洪救灾1)谁也不会料到,2008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

看着计时牌上的数字一点点接近震后营救的黄金72小时,每一个人的心都被揪到了嗓子眼。

大家无不热切期盼着多一个同胞能够获救,无不强烈渴念着早一分解救出所有危难中的生命。

祈祷,祝福,默哀,援手,平安,雄起——我们反复念叨着这些词汇,总理哭了,国民哭了,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哭了。

此时此刻,生命高于一切,我们所唯一祈求的就是人的生命。

也只有在如此毁灭性的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才能这般深刻地体味到生命的宝贵。

在现一阶段,救灾的唯一核心就是救人,而无论何等深刻的“反思”,在此一时刻都显得那么奢侈。

正是基于对生命的无比尊重,让我们看到并冀望“国难兴邦”意义上的成长。

更大的感动,来自于地震现场,灾民的自救互救,志愿者的主动援助,子弟兵的英勇奋斗。

“幼儿园老师舍身为孩子挡垮掉的水泥板”、“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外地私家车主赶赴灾区参与转运抢救伤者”、“唐山某企业家包车组织员工和医务人员连夜南下”、“绵阳市民带上食品衣物慰问安置点灾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民间组织力量的雏形进一步得到发育,其“天生的透明和高效”是政府救灾力量之外的重要补充。

愿生命的逝去能唤醒所有当权者和全体国民对生命的尊重,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一切,因为所有的一切在人的生命面前原本一文不值。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加油,愿所有的生命无论何时都能得到一样的尊重。

我想参加抗洪救灾志愿者该如何做

要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应该履行下列手续:(1)由本人向所在地的青年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或在所在地青年志愿者组织设立的志愿服务站申请、登记,并填写必要的表格,写明自己的姓名、年龄、特长、职业及可参加活动的内容、时间等基本情况;(2)青年志愿者组织在确认申请人具备青年志愿者的条件后,要提出审核意见并通知本人;(3)经过本人申请并审核合格的青年志愿者,必须服从志愿者组织或青年志愿服务站的安排,并切实履行青年志愿者的义务。

参加一些专期项目,可以这样报名,以拟定扶贫接力计划为例:如果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下,可以报名到贫困地区去当中小学教师,或从事农业科技、文化、医疗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当然,需要身体健康、具有志愿服务精神。

招募单位将向服务期间无工资收入的青年志愿者提供基本生活费,并提供住院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往返共两次探亲路费。

如果有单位,需由本人征得单位同意,并向招募单位提供身份证、学历证明和个人简历、健康证明、详细通讯方法和服务意向的申请书。

如果愿意在本省(区、市)参加扶贫接力计机请与本省(区、市)招募办公室联系。

义工活动简单的有环保活动(如到公园,广场捡垃圾,打扫卫生什么的),到孤儿院和小朋友们玩。

赞美解放军的话(主要是对于抗洪救灾的)有哪些

这是一个充无情的洪又充满强烈情感的夏天。

洪水浩荡,泥却挡不住大江南北真情的奔涌,挡不住无数抗洪英雄义无反顾的脚步。

千里长堤,军旗招展。

每一面猎猎飘扬的战旗,都浓缩着一支支英雄部队的光荣历史,战争年代它们曾经插上敌人的阵地,夺取一次又一次血战的胜利;如今,他们又成为千里长堤上的一抹抹最亮丽的风景、一道道最响亮的无声号令、一面面最震撼人心的鲜艳红旗。

点点迷彩,汇成绿色的海洋,当洪水带来的灭顶之灾袭向灾区人民时,他们首先看到的是身穿迷彩的解放军战士,是他们,在洪水面前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

洪水无情人有情,点点迷彩为洪水中的人民群众带来生的希望。

听,那一首首来自抗洪大堤上的战地歌曲,正是点点迷彩的心声

在这些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中间,许多战士都是十八九岁的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都是重点保护对象。

但是,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他们个个都是铁打的英雄汉,都是人民的保护神,都是洪水中生的希望。

在抗洪抢险最紧张的关头,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看到解放军战士的身影,听到他们的豪言壮语,誓与大堤共存亡、人在堤在,水长堤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7350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