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关于教育的格言大全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 人的头脑像人的身体一样,人越勤快,身体越健康;头脑越用越灵活,越灵活越有效率。伊里奇:《哈佛的教育智慧》,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第2句】: 省察力行如循环,省察精则力行勤,力行勤则省察益精。李塨:《恕谷年谱》卷一。

【第3句】: 孩子只有在他们需要父亲养育他们的时候,才依附他们的父亲,而一旦没有这种需要了,他们之间的自然联系便宣告解体。孩子解除了他们对父亲应有的服从,而父亲也免除了他对孩子应有的关怀,双方都同样进入了独立状态。如果他们还继续联系在一起的话,那就不再是自然的,而是自愿的,这时,家庭本身便只有靠约定来维系。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5页。

【第4句】: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5页。

【第5句】: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八十三《慈溪县学记》。

【第6句】: 有志于学者,都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匹夫不可夺志也”,惟患学者不能坚勇。张载:《张子全书·文案抄》。

【第7句】: 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凯洛夫:《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355页。

【第8句】: 盖尝论之,何以谓之德?行焉而得之谓也。何以谓之善?处焉而宜之谓也。不行胡得?不处胡宜?王夫之:《思问录·内篇》。

【第9句】: 【读书的最高境界】 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你读到一定的程度,你就能够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你的心胸就会无限宽阔,显示出一种超越自我,超然物外的至高境界。

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第10句】: 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意识到儿童不理解你,就会使你生气,教师生起这种气来,就往往无法摆脱。亲爱的同行,相信我,侵蚀学校生气勃勃的肌体,毒害学生集体生活的冲突,多半正是这种互不理解引起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第11句】: 我们必须认真办学以求对得住小朋友,对得住国家民族,毁誉之来,可不必计较。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03页。

【第12句】: 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形成儿童智力的与道德的推理能力。而且,既然那种力量不能从外边去形成,问题就在于找到最合适的环境与方法去帮助儿童自己构成他的力量。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5页。

【第13句】: 父母以身作则,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也会懂得诚信的重要性,并且事事也会以诚信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伊里奇:《哈佛的教育智慧》,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第14句】: 知识的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究竟跟教师个人的精神世界(他的信念、他的生活的整个的道德方向性和智力方向性、他对自己教育的对象即年轻一代的未来的观点)是否紧密地融合为一体。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27页。

【第15句】: 【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 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但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第16句】: 你们不要以为自己有知识就够了,你们要用你们的全力,去增进别人所得的教导。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250页。

【第17句】: 把一个学生的缺点和毛病公诸集体,是一种非常细致的事情,要很有分寸,讲究方法,要有很高的技巧。集体对个人施加的影响应当是含蓄的,潜移默化的,而且最主要的是使学生认识自己,对自己负责。苏霍姆林斯基:《培养集体的方法》,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8页。

【第18句】: 【请挫折“上”一堂课】 没有人一生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遭遇一些艰难险阻,会“被挫折上一堂课”。你可以选择怪罪别人、诅咒老天爷不公平,但这些都不能改变事实。若能从这些挫败中吸取教训,为自己负起责任,那么这堂“课”不管代价是多少,都是值得的。

【第19句】: 如果教师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的那些各不相同的智慧、情感、性格特点都表现出来,就会在学生的发展上取得很大成效。这样做,儿童的精神力量就会焕发出来。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91-192页。

【第20句】: 请你努力去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淡的学生们的意识吧。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3页。

【第21句】: 只有将行动的能力(没有行动能力,就不可能满足你的愿望和需求)与你对需求和渴望的对象的观察力,以同样的教学艺术在你身上培养起来,而且提高到同样完善的程度,方能使你的生活和内在本性协调一致。裴斯泰洛齐:《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见《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第22句】: 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71页。

【第23句】: 【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 每个人都有长短处,一个人如果只盯住自己的长处,他很容易骄傲;如果只盯住自己的短处,就可能更危险,因为他会丧失所有的信心,爬不起来。其实无论是在生活上,在家庭中,还是在班级里,我们都像在进行一场漫长的体育比赛。但是要记住,其实没有一个人是落在后面的。谁都可以有长项可以利用——除非他自己放弃赛跑的权利。

【第24句】: 为了把话说得很形象,即使不要是诗人,那么至少也得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并且富有生动、活泼、美妙的幻想力。为了把话对儿童说得很形象,就必须了解儿童,必须自己做大儿童(不是大儿童一词所含的庸俗的意义》而且要具有儿童天真纯朴的本性。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第89页。

【第25句】: 学校与研究机关不同,研究机关主要搞科研,高等学校主要搞教学。当然科研要提倡,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要搞科研,不搞科研,教学质量也不能提高,这是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的问题,但不能把目前利益牺牲掉。成仿吾:《成仿吾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203页。

【第26句】: 首先改造自己,然后再从事于改正托付给他的儿童的气质。彼得洛夫:《论人民教师的威信》,作家书屋1951年版,第58页。

【第27句】: 游戏是儿童幼年期主要的、几乎是唯一的教育方式。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第28句】: 【努力把牌打好】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靠个人也许无力改变,但如何适应环境则是自己完全可以控制的。人的一生难免会碰上许多问题,遇到不少挫折,怨天尤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积极调整好生活态度,勇敢地迎接人生的挑战,并尽最大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这才是最佳的选择。

【第29句】: 在实际上,学校所强加于学生的东西,常常未能利用那些可以维持学生自觉学习的自然的能量——例如:好奇心,获得胜任力的愿望,极力去仿效一个模范人物的抱负,以及要置身于社会交往环境中的强烈意识。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19页。

【第30句】: 【有所得须竭尽全力】 一个人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时,如果不尽最大的努力,就不会有“会当凌绝顶”后“一览众山小”的巅峰时刻。因此,要有所得,必须竭尽全力。

【第31句】: 【展示并维护尊严】 当我们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时候,有时会招致一些无端的蔑视;当我们处在为生存苦苦挣扎的关头,有时会遭遇肆意践踏你尊严的人。针锋相对的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让那些缺知少德者变本加厉。我们不如以理智去应对,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那时你会发现,任何邪恶在正义面前都将无法站稳脚跟。有的时候,弯下的是腰,但拾起的,却是你无价的尊严。

【第32句】: 不应该由教师决定一切,而应该让他也听听学生的意见。蒙台涅,见《教师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第33句】: 【要借助大自然中盛开的桃花】 引导青少年观赏、热爱大自然,以心灵去欣赏、品味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这是美育。而美育是德育的孪生姊妹,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切勿忘记美育的神奇功效。只要我们留意,大自然中有多少可以利用的“桃花”啊!生活是美好的,自然是美好的,要借助大自然中盛开的桃花,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欣赏桃花,去追求美,去体味人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驱散心头的阴霾,在他们心灵中架起彩虹,使其为美好的自然瑰丽的人生而奋斗。

【第34句】: 尊重一个我们钦佩的人与将一个人置于特殊的高位、心怀尊重地对待他,这二者之间有着重要的区别。尊重他人是发自内心,而心怀尊重是一种道德义务。因此,有风格的人心怀尊重地对待每一个人,甚至包括那些人格上并不值得尊重的人。迈克万:《卓越校长的7个习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第35句】: 所谓教育,就是指有计划地感化新一代,以便培养出一定类型的人。克鲁普斯卡娅:《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264页。

【第36句】: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当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如果教师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他的学生就会关注那些左右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对人类最关注的问题充满激情,极端敏锐,这正是一个人的道德高度发展的明证。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2页。

【第37句】: 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教育者,我曾力求把人类许多世纪以来所创造和取得的精神上的可贵品德——对祖国和自由的热爱,对人压迫人和人奴役人的现象的不妥协精神,为人们的幸福和自由这些崇高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的意愿——注入到那些幼小的心灵中去。十分重要的是,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词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论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75页,有意识地掩饰一个国家历史上不光彩的事件恐怕是最不幸的,如果爱国主义植根于连篇累牍的谎言或不真实的史实之上,简直是玷污了爱国主义这个名称。巴格莱:《教育与新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0页。

【第38句】: 【拥有“光辉”灿烂的心情】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相信在自身的努力下,从事这份“光辉的职业”的每一位教师,也都能拥有“光辉”灿烂的心情。

【第39句】: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

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第40句】: 学校的职能是通过系统的训练“教会学生学习”,其方法是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组织工作的能力、在分析和综合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养成对话和参加集体工作的习惯。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72页。

【第41句】: 只有同时能给学生以普通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校,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既深刻理解科学基础知识、熟悉生产的一般原理,又掌握了一定的职业。凯洛夫:《苏共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的决议和教育科学的任务》,见《苏联教育资料汇编》(第四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38页。

【第42句】: 【大事业往往以小事为起点】 有的人总是怀才不遇,总想干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于是他们看不上小事,更不屑于着手去做小事,于是他们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机会。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件小事往往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心地、素养,而大事业往往以小事为起点。

【第43句】: 道德理论的发展应当和要求同时并行不悖,但道德理论的发展,无论如何不应当代替要求。当你们遇到谈理论的机会,给儿童们说应该做什么的时候,那你们就应该去做。但是,当你们应当向儿童提出要求的时候,那你们就不应该引用任何的理论,而是应该要求,并努力完成你们的要求。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版,第273页。

【第44句】: 【请回首你的童年】 当孩子的做法不符合你的要求的时候,回首你的童年吧,相信你的回忆会激起情感的浪花。给孩子撑起一片理解的天空,让“蹲下来看孩子”不成为一句空话!

【第45句】: 教师的言语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这也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如果教师本来没有把概念讲清楚,以后又要进行无数次的复习,那要浪费多少时间啊!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1页。

【第46句】: 对这些学生来说,负担过重是一种严重的威胁。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9页。

【第47句】: 儿童是喜欢古怪与幽默,痛恨迂腐与严肃的。所以,教导应当与欢娱结合在一道,使他们乐于学习日后对于他们真有用处的正经的事情,使他们的心性永远能被诱导,按照应取的方式去发展。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227页。

【第48句】: 一个具有内在自觉纪律的受过集体主义教育的人在公共事情上也是一个守纪律的人,他对待所有的公共问题是不同的。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克鲁普斯卡娅:《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345页。

【第49句】: 小儿年轻时,应养成好美的习惯。学校要有美丽的房屋和装饰,功课中应有插图,引起趣味。图画、手工、音乐都是很重要的功课,可以发达美育。蔡元培:《蔡元培美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第50句】: 孩子是通过与社会的交往和家庭的组织进行学习的。在交谈中,有些对孩子有兴趣和有价值的东西,即陈述、发问、问题讨论,就这样,儿童在继续不断地学习。儿童陈述他的经验,他的错误就得到纠正。另外,儿童参与家务操作,从而养成勉励、守秩序以及尊重别人权利和意见的习惯,养成他的活动应服从于家庭的整体利益的基本习惯。参与家务也成为获得知识的机会。理想的家庭将自然会有一个工作的场所,使儿童能发展他的建造的本能。理想的家庭还要有一个小型的实验室,以指导儿童的研究探索。儿童的生活要扩展到户外、公园、郊外的田野和森林,他要远足、散步和交谈,在那里,户外的广阔世界是为他开放着的。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页。

【第51句】: 显而易见,学习和教学必须从某一直觉水平开始。这可能是真理;不仅幼小儿童第一次进入教育机构时如此,任何人第一次探索知识或技能的新领域时也是如此。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51-352页。

【第52句】: 一次改革的未来命运及其后果,并不单是由推动这次改革的终极目标所决定的,也不是看负责执行以达到这些目标的新的行政与教育结构是否适当,而是再一次的,而且在较大的程度上,要看产生结果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怎样。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

【第53句】: 当师范,做人民教师的人,他的思想品质的好坏,也就格外显得重要。正因为这样,就需要学习、思想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人来投考师范。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95页。

【第54句】: 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页。

【第55句】: 对心地良好的人说来,学问对于德行与智慧都有帮助;同时我们也得承认,对心地不是这么良好的人说来,学问就徒然可以使得他们更加愚蠢,变成更坏的人。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133页。

【第56句】: 【幸福在路上】 没有什么人天生就是幸福的,幸福要靠自己去争取,去奋斗。人和人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差别——选择什么样的路,其实就是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应不甘寂寞,不甘平庸,在困境中自强不息,永远向着远方的目标前进。

【第57句】: 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这是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方面,现实生活所提出的又一个重要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96页。

【第58句】: 承认教育的社会责任的课程必须提供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有关共同生活的问题,所从事的观察和传授的知识,都能发展学生的社会见识和社会兴趣。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第59句】: 故欲改革国家,必先改革个人;如何改革个人?唯一方法,厥为教育。张伯苓:《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4页。

【第60句】: 有效地和愤怒教师打交道意味着要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回应他们。你要努力不去控制他们,要指出他们怎样做能够更有成效,并让其他同事满意。迈克万:《卓越校长的7个习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第61句】: 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卢梭:《爱弥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7页。

【第62句】: 【高贵无私的帮助】 古人云:“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晓便是大恶。”如果帮助了别人并不图什么“受助者”的感恩,也不是为了标榜自己的高尚,更不是昭显自己的善行,那么这样的帮助才是真正的、高贵的、无私的帮助。

【第63句】: 【带着一颗羡慕的心】 因为羡慕,知道生活的美好;因为羡慕,明白追求的真谛;因为羡慕,懂得上进的内涵;因为羡慕,更爱多彩的世界……相反,拒绝羡慕的人是可怜的人。有视力却不愿与人对视,有语言却不愿和别人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一贯我行我素。他们的内心是孤独的,无论出于何种理由,他们都是“另类”。他们看问题的起点永远都是自身,看问题的纬度永远是固有的认知,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圈,一个走不出来的自恋的怪圈。

【第64句】: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论世界的美的启示为教育的主要工作》,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249-250页。

【第65句】: 教育者的使命就在于,他要跟每一个少年和青年一起,构筑起他的精神生活的大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55页。

【第66句】: 与此相类似的是,还要能看出入的精神的美,看出人的劳动和行为中的美。人们经常只是用“正确性”这个尺度来衡量人的行为:他的行为是否符合既定的准则。这当然是需要的。但是这根本不排斥以审美的态度来看待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私生活。美的尺度对于教育工作的成功也是需要的。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0页。

【第67句】: 教童子者,导之以悟性甚易,强之以记性甚难。何以故?悟性主往(以锐人为主》其事顺,其道通,通故灵。记性主回?(如返照然》其事逆,其道塞,塞故钝。……惟其顺也,通也,灵也,故专以悟性导人者,其记性亦必随之而增。惟其逆也,塞也,钝也,故专以记性强人者,其悟性亦必随之而减。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

【第68句】: 在儿童的发育过程中,有一个阶段对教学与教育特别重要,那就是青春期。在处于觉醒状态的冲动的影响下,儿童开始具有自我意识和责任感;他像社会的一个成员那样,开始作出批判性的思考和行动。拉伊:《实验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第69句】: 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4页。

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第70句】: 提问和模仿是兴趣和注意的重要表现。拉伊:《实验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第71句】: 你应该教导他,使他能够控制自己的爱好,使爱好服从理智的指导。一旦这点能做到,并且经常加以练习,成为习惯之后,事情的最困难的一部分就过去了。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181页。

【第72句】: 【收获一粒种子的快乐】 让我们小而为之:捡起一片落叶,收获季节变换的快乐;扶正一株小苗,收获一点蓬勃的绿意;予人一个微笑,收获一份恬适的心情;批好一次作业,收获一个孩子的进步;引导一个顽童,收获一个健康的人生……做每一件小事,就是一次成功的储备和积淀……做好了它们,你依然会有成就感,会有自豪感。

【第73句】: 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他只能造成精神的贫乏。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93页。

【第74句】: 必须首先考虑建立一个有健全文化的生活;而为此服务的培育工作必须占最高地位。斯宾塞:《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31页。

【第75句】: 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7页。

【第76句】: 要救国,救法是教育。救国须改造中国,改造中国先改造人。这是总方针。方法与组织,可以随时变更。方针是不变的。张伯苓:《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5页。

【第77句】: 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叶圣陶,引自《听叶圣陶谈师德》,见《上海教育》1983年第11期,第39页。

【第78句】: 【应该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 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不管外在世界如何变化,自己都能有一片清静的天地。清静不在热闹繁杂中,更不在一颗索求太多的心中。放下挂牵,开阔心胸,心里自然清静无忧。

【第79句】: 请你想想!时代在进步,五十年来,一切都变动了,学校还是依然故我。这哪能培养出现代的人才,哪能适合时代的需要?裴斯泰洛齐:《林哈德葛笃德》,见《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第80句】: 公共的教育,在于优先地注意各种智慧才能的发展,并以知识使得智慧才能丰富起来,这根本不是家庭教育:两种教育既同样有必要,又不可拿公共的教育来代替家庭教育。别林斯基:《新年的礼物》,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07页。

【第81句】: 一个人不能够一部分一部分地来教育,而是由人所经受的种种影响的全部总和综合地教育出来。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版,第227页。

【第82句】: 【危机就是转机】 没有人愿意遭遇危机,但是,危机常常是不邀而至,我们可曾想过,危机中也包含着转机。“危机”包含着“危险”和“机遇”,只是我们习惯性地只看到“危险”,而看不到“机遇”。

【第83句】: 只有在集体中经常培养积极分子,只有领导者不怕积极分子并且让他参与机关活动中的最重要部门,只有领导者和积极分子处在经常的友好的实事求是的关系中,只有加强工作以及利用自治机构的威信,——只有这样,具有这么巨大的意义的全体大会才会是正确的。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版,第152页。

【第84句】: 儿童学研究和实验教育学研究常常不易区分;两种研究都用实验的方法,都关注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年轻人——儿童或学生。但儿童学完全从理论的角度,而不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研究问题,而实验教育学只追求解决教学和教育方面的实际问题。对儿童的心理学研究,往往被看做教育学研究。即使对实验教育学家,我们也必须强调:只有当一项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学的问题时,这项实验才是教育学实验。拉伊:《实验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第85句】: 【人生历练的过程是自我突破的过程】 没有谁一开始就是一颗“珍珠”,都是一粒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沙子”。但是,一旦你有了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前行,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这是一个人生历练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突破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你变得成熟了,你变得更有智慧了。

【第86句】: 开始,孩子们只不过是好动,后来就变得好奇;这种好奇心只要得到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个年龄的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卢梭:《爱弥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1页。

【第87句】: 一名贡献者是服务型领导,是鼓励者,也是促进者,最重要的任务是为他人的成就作贡献。迈克万:《卓越校长的7个习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第88句】: 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人性会得到升华。因为学习,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有价值。伊里奇:《哈佛的教育智慧》,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页。

【第89句】: 教育工作,特别是家庭集体工作的最深刻的意义,就在于选择和养成人类的各种需求,就是把人类的需求,提高到只有无产阶级社会才有可能达到的道德的高度,而只有这样的道德才能够促使人类为争取达到更完美的目标而努力。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第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35页。

【第90句】: 一个教师,必须在他成人的精神中,保持着对年轻人的爱好和热情的纯真的同情心。沛西’能:《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第91句】: 【兴趣对学生最重要】 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

【第92句】: 教育男女青年以理智的目光,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最重要问题——爱情,这是学校和教师的真正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92页。

【第93句】: 孩子对准确、细节的追求是一种天然倾向,在观察花卉或昆虫时就有所体现,而且这种对准确性的要求会向数量方面发展,并将准确性带向抽象的数学。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中国妇女出版社2024年版,第7页。

【第94句】: 如果成年人意识不到对孩子撒谎的危害,那么他就无法警告孩子不要对大人撒谎。学生哪怕只一次发现教师在向他们撒谎,就会毁坏教师的全部教育成果。卢梭:《爱弥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10页。

【第95句】: 作为教学手段,强制在某种程度上总是件坏事。在具体情况下,强制可能是最好的现成工具,如果是这样,可以使用强制。不过要随时懂得强制会同时带来的可能害处。克伯屈:《教育方法原理——教育漫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页。

【第96句】: 【需要的是行动与改变】 你见过鱼儿饮水累吗?你见过鸟儿飞翔苦吗?你见过树苗害怕风雨吗?你见过花儿害怕阳光吗?教育,说到底就是一个人的成长,本来就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面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我们不能只是回避或者悲观地看待,我们需要行动,需要改变,要让它变得充满快乐,充满诗意,充满激情。

【第97句】: 教师仍要尽量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想要什么,要机智地不被觉察地观察和施予影响,要同少年男女、青年男女亲切地、坦率地、最重要的是机智地谈论爱情问题,谈话要始终贯串一条红线:感情要受思想、理智、意识的支配,不能让感情冲动占上风,必须让理智、悟性来主宰。以自觉的、理智的态度对待欲望,是教师在涉及学生的最大隐秘——爱情问题时需要讲明的问题本质。爱情的纯洁、高尚、忠贞,这是把人们结成牢固的细胞——家庭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89页。

【第98句】: 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页。

【第99句】: 一个人如果不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那他就注定要落伍,切不要认为这条规律仅适用于学者或高级技术人员。在世界各国,对有活动能力的大部分人来说,技术达不到要求的威胁是经常性的忧虑;它也是整个成人教育的主要出发点之一。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4页。

100、 为了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因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逐步使学龄初期儿童形成一种自己去弄懂他所不懂的问题的内心需要。如果不去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那就不仅错过了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的大好时机,而且会使儿童对学校的爱好态度发生动摇。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6-67页。

16665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