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教师教育名言-名言名句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 世界是唯一的书本,事实是唯一的教学。卢梭:《爱弥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2页。

【第2句】: 只是安然存储知识,即使它再怎么丰富也毫无用处。伊里奇:《哈佛的教育智慧》,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年版,第317页。

【第3句】: 在高年级学生身上,意识到自己对祖国的义务感,这一点起着很大作用。这种义务感是强有力的学习动机:学习得更好,就能给祖国带来更大的益处。为了对人们多做贡献,就应当多学知识,多学本领。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4页。

【第4句】: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论衡·实知篇》。

【第5句】: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日:“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第6句】: 教育上所原有的一切目的与价值的自身就是道德的性质,如训练自然的发展,修养社会的效率,都是道德的特性——都是一个社会里面良好分子的人所具有的特色,促进这些特色是教育的职务。古语说,一个人做好人还不够,须做有用的好人。一个人要做有用的好人就是要有能生长在世界成为一个社会分子的能力,他与别人共同生活因此获得利益,他对于他人也有相当的贡献,使两方面能够均衡,他以人类一员的资格,以具有欲望情绪与意象的人类一员的资格,在社会里有所授受。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650-651页。

【第7句】: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第8句】: 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41页。

【第9句】: 在当今世界,所有人都应该接受科学方法的熏陶,应该让每个小孩都亲自参与实验、观察,使他们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他们那想象的翅膀就可以从更高的基点起飞,他们的智能也能被很自然地引向创造之路。阿尔莫:《光有爱还不够:帮助孩子构建自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4年版,第139页。

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第10句】: 单纯以掌握知识和技巧为目的的教学,不可能在学生的发展上带来较高的效果;必须注意到发展的任务而对教学过程进行专门的思考和安排。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的始终是一条不可动摇的真理,即发展的任务不是通过着眼于某些心理品质的什么特殊练习的途径所能完成的,而是在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过程中完成的。赞科夫:《教学论与生活》,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9页。

【第11句】: 常动则筋骨竦,气脉舒,……宋元来儒者皆习静,今日正可言习动。颜元:《习斋言行录》卷下。

【第12句】: 我们不急于过早地让孩子去参与有报酬的劳动。因为这可能养成自私、贪婪的恶习。一个学生在用自己的劳动挣得第一次工资之前,应该大量经历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无报酬劳动的精神体验。学生集体劳动报酬的收入,都按集体的意愿,用来满足集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56页。

【第13句】: 如果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自由对于儿童实属必要,因为没有自由则可以做种种原理之基础的材料,一般无从收集;就学生身体的健康而言,或就发展品性使成独立人格都是不可少的。杜威:《明日之学校》,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27页。

【第14句】: 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郑观应:《西学》,见《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46页。

【第15句】: 教师的工作无不带上他所信奉的理论的色彩。因此一个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不会运用一种成体系的心理学理论和哲学理论,那他的行动是盲目的。莫里斯·比格:《实证相对主义——一个崭新的教育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83页。

【第16句】: 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比由于不公正而产生的情感上的麻木更能摧残儿童心灵的了。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7页。

【第17句】: 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第18句】: 赞美永远都不是多余的,尤其是对于孩子。一次真诚的赞美,可能胜过一万次严厉的责备。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家长都应该欣赏孩子、拥抱孩子、赞美孩子。伊里奇:《哈佛的教育智慧》,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页。

【第19句】: 爱情,是生活赋予我们的巨大幸福和伟大劳动。可是,爱情不会自然地趋于高尚,高尚的爱情是由人们相互关系的诚挚和年轻人的社会觉悟来保证的。教学生怎样对待爱情,这是教育工作的最细腻的一面,它要求教师有真知灼见,把教育技巧与教育艺术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83页。

【第20句】: 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复杂性,有时也是悲剧性就在于:虽然“草稿”里蕴藏着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人的各种素质——卓越的才能、禀赋、倾向性、天才——但是负责对这一“草稿”进行加工,以便使其变得更为美好的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用自己那双笨拙而又漫不经心的手把草图中美好的东西弄得丑陋不堪。苏霍姆林斯基:《关心孩子的成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第21句】: 教育的任务在于发现各人的特长,并且训练他尽量发展他的特长,因为这种发展最能和谐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5页。

【第22句】: 【打垮自己的往往是自己】 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只要希望还伴随着自己,只要自己心中还有一缕光亮,你的世界就不会阴冷下去。你依然能够坦然面对现实,依然能够诗意地栖居绿洲。外在的力量往往打不垮自己,打垮自己的往往是自己。

【第23句】: 应当再三重申:智力训练程度并不等于所获得的知识分量;问题的全部实质就在于:在人的复杂的、多方面的活动中,知识的生命是怎样进行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2页。

【第24句】: 学校的园艺、纺织、木工、金工、烹饪等等活动,就是把上面所说的人类基本事务引用到学校课程中去。……当代生活中经济因素的日益重要,更有必要使教育揭示职业的科学内容和它们的社会价值。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9页。

【第25句】: 掌握一定的知识,使这些知识不仅变成学生的所有物,而且在以后的认识过程中能引起对这些知识的再思考。这就是知识的系统化,这种系统化的结构是复杂的。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第26句】: 课程的一切部门都要作为活动来进行教学。这意味着一切课程都有实践的一面和理论的一面。沛西·能:《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第27句】: 【将师德植根于教师的幸福感和充实感中】 过去的师德建设常常等同于“劳模化”的事迹教育,教师们常常看到劳模们抛妻别子、丢家舍业的事迹,但这样的价值取向和师德观不利于教师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单纯地要求教师忍耐,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忍耐没有限度;我们一味地要求教师付出,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单向的付出没有尽头。要取得教师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让我们的师德经久绵长,我们就必须将师德植根于教师的幸福感和充实感中。

【第28句】: 儿童每天都在亲身地感受教师的行为举止,并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做出最细腻的情感反应。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19页。

【第29句】: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三。

【第30句】: 让太阳像太阳那样升起,让星星像星星那样闪烁,让树像树一样成长,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快乐生活——这就是最人性的教育。伊里奇:《哈佛的教育智慧》,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页。

【第31句】: 音乐之所以必须学习,不是只为了一种益处,而是为了许多益处,这就是说:(1)为了教育,(2)为了心灵的“净化”,(3)为了理智的享受,为了紧张劳动后精神的宽弛和修养。亚里士多德:《政治论》,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574页。

【第32句】: 在学校里儿童学的并不是他已经会独立地做的东西。而是他还不会做,但是在与教师的合作中、在他的指导下能做到的东西。教学基本上正是要儿童学习新东西。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7页。

【第33句】: 儿童有他特有的认识、思考和感情方式;再也没有比用我们的方式去代替他们的方式更为愚蠢的事情了。卢梭:《爱弥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4页。

【第34句】: 教育领导的秘密之一,就在于激发起教师的探索的兴趣和分析本身工作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53页。

【第35句】: 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美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感觉不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苏霍姆林斯基:《培养集体的方法》,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88页。

【第36句】: 国民教育问题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归根到底,我们的一切成果,我们的一切成就,都是以人们的活动力基础的。人们的文化程度越高,他们劳动所得的成果也就越大,劳动生产力也就越高。这是定理——公认的真理。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6页。

【第37句】: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遍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见《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339页。

【第38句】: 天生的能力必须借助于系统的知识。斯宾赛:《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35页。

【第39句】: 【让“知识”游弋在现实生活的河流中】 如果教师的课堂讲授照本宣科,对知识斩头去尾,让“知识”变成风干的逻辑经络,必然会败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那些高明的、优秀的教师,总是设法使“知识”游弋在现实生活的河流中,让学生易于感受和领悟。这样的课堂教学如风行水上,使人流连忘返,学生在愉悦和谐的互动中,知识建构了,能力也形成了。

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第40句】: 【尊重有多重】 学生的尊重来源于我们为师者高尚的人格,来源于我们丰富的学识,来源于我们精湛的教学技艺,也来源于我们对于赢得学生“尊重”的重视。我们可以不必知道“永远”有多远,却必须真正地懂得尊重有多重。

【第41句】: 教师的工作,主要的不是向学生提供一个让人模仿的典范,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成为学生心中的对话人之———学生需要他的关心,希望按照他的为人标准以定出自己的标准的那种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变成某人和另一人共同使用的语言的谈话者。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16页。

【第42句】: 有圣贤之言可以引路。今乃不走路,只效圣贤言,便当走路,每代引路之言增而愈多,卒之荡荡周道上,鲜见其人也。颜元:《存学编》卷三《性理评》。

【第43句】: 我的朋友,当你跨进学校的大门,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塑造人的崇高事业的时候,要记住,你可能有陷入难以控制、时常发生的矛盾情绪之中的危险。要做火热的感情与冷静的理智融为一体的大河,而不可匆忙地、贸然地作出决定。这是教育艺术永不干涸的源泉之一。假如这一源泉枯竭了,教育学的一切书本知识都将化为乌有。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0页。

【第44句】: 【警惕贫困生“心理贫困”】 我们在关注贫困生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在为他们减轻经济压力的同时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广大贫困学生认识到,坚忍的品质是用任何金钱也买不来的,它对于要成为一个意志坚定、人格健全、富于理想、勇于创新的人才,是一笔宝贵财富。

【第45句】: 教师不研究儿童的个性,就不可能进行有科学根据的实际的教育工作。凯洛夫:《学校共产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见《苏联教育资料汇编》(第四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106页。

【第46句】: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成人承担生活的责任和义务,接受变革和各种形式的智力和文化的冒险活动,适应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和理论学说的迅速变化。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72页。

【第47句】: 人性深深扎根于人类,人类必须以毕生的精力献身于真、善、美,尽管明明知道征途上千险万阻,困难重重,只要不畏艰险,奋发图强,勇于冲向这一目标,最终必将完成这一重任。造物主给人类确立了这一目标,人类自身要勇于担起这一重任,要用教育来解决这一生活的重任,而学校教育就是人的自我完善。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第48句】: 【用美德占据心灵】 人存在的价值,不唯知识的饱学,不唯智慧的增长,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建树,精神的挺立。要让学生心灵无杂草,无尘埃,无污秽,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占据心灵的旷野,在孩子的心灵里播种高尚人格的种子、进取精神的种子。

【第49句】: 经验的发展是由交互作用引起的,这个原则的涵义是: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页。

【第50句】: 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方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完成同一教学任务或教育任务而采取的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是激发教师思考的有效手段之一,因为这样能够使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方式的实质。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9页。

【第51句】: 、所谓人能尽其才者,在教养有道,致励有方,任使得法也。夫人不能生而知之,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为学,必待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见《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1014页。

【第52句】: 人的认识能力是巨大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93页。

【第53句】: 要利用人类文明提供的丰富经验,把年轻人的本能的性欲变成高尚的爱的情感。任何时候也不要忘记,玷污爱的情感,这首先是对人格的侮辱。如果说,在萌发的爱的情感中即使有微小的高尚动机(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有这种动机》那么,人就在自己的情感中肯定了自己,就能竭尽全力成为一个他眼中的美好的人。年轻人更是有着这种强烈的愿望。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要了解得尽可能深些,这是至关重要的大事。有了了解之后,教师就要肯定年轻学生心灵中的一切美好、高尚的品质。这时,教师不是靠什么禁令,而是相信学生的善良意志、内心力量,以及成为善良的人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7页。

【第54句】: 孩子们探求知识、探求未来的欲望,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对于这种天性不能漠视、扼杀,应该鼓励和发掘。伊里奇:《哈佛的教育智慧》,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第55句】: 幼稚教师之训练小朋友,第一要注意他的个性。各个儿童的个性不同,我们训练他的方法就不同。孙铭勋:《孙铭勋教育文选》,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页。

【第56句】: 【生命之花常开不败】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滋润养分的花迟早会枯萎,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心中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第57句】: 不要把关于道德的谈话变成一种道德说教,同时不仅需要养成儿童遵守纪律的习惯,而且必须教给他们关于纪律的逻辑上的要素,这就是:(一)纪律对集体之所以必要,为的是使集体更完善、更迅速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二)纪律之所以必要,是为了每个人的发展,为了培养每个人善于克服障碍和完成困难工作的本领,为了培养善于完成伟大功绩的本领,假如生活号召完成伟大功绩的话;(三)在每个集体中,纪律应当高于集体个别成员的利益;(四)纪律使集体和集体的每个成员变得更好;(五)纪律就是自由,它把个人摆在更被保护和自由的地位,使每个人对自己的权利、道路和可能性有充分的信心;(六)纪律不是表现在一个人替自己做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而是表现在一个人去做更困难的、意外的、需要很大的紧张的事情。他之所以做这些事,是因为确信这些事情无论对于整个集体和对于整个苏维埃社会和国家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在这一切关于纪律的理论和原理中,须要经常强调主要的和基本的一点,就是纪律的政治意义,因为这是一般的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版,第164-165页。

【第58句】: 家庭管理的改良必须同其他改良齐头并进。斯宾塞:《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90页。

【第59句】: 教师必须沉静……它是一种更深沉的平静,一种空白,或更好的、无阻碍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内心清晰的源泉。这种沉静由心灵的谦虚和理智的纯洁组成,是理解儿童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8页。

【第60句】: 【一句话改变人生】 要知道:老师赞扬的一句话,留给学生的是自信;老师批评的一句话,留给学生反省的空间;老师幽默的一句话,留下一片欢乐的回音;老师睿智的一句话,留给学生咀嚼的天地;老师关心的一句话,留下温馨给学生。

【第61句】: 师范学堂不立,教习非人。梁启超:《学校总论》,见《饮冰室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41年版。

【第62句】: 有初学难而后易者,有初学易而后难者,因其序则皆可使之易。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卷四。

【第63句】: 儿童的职责是过他自己的生活——不是过他的担心的家长想他应该过的生活,也不是按照自以为最内行的教育者的目的去生活。所有成年人的这种干预和指导,只能培养出一代机器。尼尔:《萨默希尔学校》,见《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46页。

【第64句】: 【原谅学生有一千个理由】 我们的确有一千个原谅学生的理由,因为他们还是成长中的孩子。而那一千个原谅学生的理由,深藏在每一个教师的观念和爱心里。

【第65句】: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轲:《孟子·公孙丑上》。

【第66句】: 孩子应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志生活,而不是望子成龙的父母或自以为是的教育家的看法,家长与教师的关心和指导只会造就一些机器人。如果你强迫孩子学习音乐或其他东西,就不可避免地会让他们失去意志。只有唯唯诺诺、畏缩胆怯的社会才会需要这样的人。尼尔:《夏山学校》,海南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10-11页。

【第67句】: 做老师的人经常在那里假装一副师长的尊严样子,企图让学生把他看作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这个做法的效果适得其反。他们怎么不明白,正是因为他们想树立他们的威信,他们才反而摧毁了他们的威信。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91页。

【第68句】: 引愈频而蔽愈远,习渐之而染渐深……祸始引蔽,成于习染。颜元:《存性编》卷二《性图》。

【第69句】: 一个教师,只有当他成为孩子们在其中度过其精神生活并建立彼此间的道德关系的那些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情况下,才会是一个教育者。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0页。

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第70句】: 奖励带来的危险不如处罚的危险大,但是奖品对孩子的破坏性影响却更有隐蔽性。奖励是多余的,而且是消极的。为了奖品做一件事,就等于说这件事本身不值得做。尼尔:《夏山学校》,海南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130页。

【第71句】: 学校是郑重讨论性的问题的地方,是使男孩子明白卫生、节欲等问题的地方,也是使年纪比较大的孩子明白性病危险的地方。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第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288页。

【第72句】: 在我们学校里,我们应当培养出精力充沛的和有思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成员,他们能在自己生活中每一时刻永不动摇地为个人的行为找出正确的准则,同时他们能够要求别人也有正确的行为。我们的学生,不论是谁,在生活中从不作为某种人格完善的体现者出现,只作为一个善良的或正直的人出现。他首先应当经常表现为不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也对同志的行为负责的集体成员和社会成员。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版,第43页。

【第73句】: 【人生失意须放歌】 俗话说:“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任何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迎击生活的风浪,历经磨难。因为,有挫折才会奋起,有失意才会求索。不为一次挫折而折断人生奋进的脊梁,不为一次失意而放弃人生的追求,要在痛苦的磨砺和调整中向新的生活目标冲刺。

(yipinjuzi.com整理)

【第74句】: 教以济养,养以行教,教者养也,养者教也。颜元:《存治编·井田》。

【第75句】: 如果教师总是把自己放在首要的地位,或者使学生感到他们是教育的对象,这样就会加强对教育的反抗力量,削弱教育的力量。凯洛夫:《学校共产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见《苏联教育资料汇编》(第四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106页。

【第76句】: 这类兴趣激励全心全意的努力,使人全身心地沉醉于为达到感兴趣的目标的努力之中。这种兴趣的本质是:当其起作用时,人本身是积极和谐的。这种兴趣的说法指明,这样领会的兴趣是注意与努力的保证。而且这种专心致志、乐于其中的努力能极好地利用学习的规律,特别是心理定势、准备律和效果律。克伯屈:《教育方法原理——教育漫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0页。

【第77句】: 只有睡眠是儿童可以充分享受的,只有睡眠最能增进儿童的生长与健康。洛克:《教育漫画》,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17页。

【第78句】: 生活中的一切幸福和欢乐都由劳动所创造。不劳动,就不能正直地生活。人民教导说:不劳动者,不得食。要牢记这一格言。懒汉、寄生虫——犹如吞噬勤劳的工蜂所造的蜂蜜的雄蜂。学习是你的首要劳动。去上学,就是去上工。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93页。

【第79句】: 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41年版。

【第80句】: 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70页。

【第81句】: 我们如果把儿童的天然好奇心和爱活动的天性用在有用的地方,使他们研究有实用的问题,使他们去研究怎样不使他的环境适合他的需要,则教员自然觉得学生不但能把功课做得和以前一样的好,并且还能学着怎样去节制他的精力,使用在有生产的地方,平常儿童在教室里捣乱都是因为精力使用不得其当。杜威:《明日之学校》,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26页。

【第82句】: 即使在相对稳定的文化或社会中,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所有的知识都是局部的,个体遇到的每一种情景都有其独特的性质。一个人不得不采取行动时,他的任务是要利用他已掌握的知识,并确定这种知识与新的情境的联系。既然每一情境都是独特的,那么个人就必须能够识别新情境的哪些基本特征是与自己经历过的情境有联系的,然后必须应用经过适当修改的正确的知识和方法。要为个人提供将来他会遇到的一切新情境所需的全部知识,显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帮助他掌握在以往已被发现是最有用的知识,并帮助他发展那些能使他把知识改编为适用于新情境的理智能力和理智技能,则是完全可能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第一分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第83句】: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第84句】: 思维的目的要相当适当,才能够转化成手段,使手段体现适当的目的,或者,通过对目的的认识,又激发了为此目的服务的手段。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页。

【第85句】: 学习规律随时都存在。规律可能对我们起反作用。我们必须使之为我们服务。克伯屈:《教育方法原理——教育漫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5页。

【第86句】: 【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人生最重要的,不在于目标怎么宏远,或者如何踌躇满志,而是善用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并且有最佳的发挥。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并且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第87句】: 运用基本的方法的教师,即使在进行所谓科学的教学时,也反其道而行。他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通过一些影响学生的认识能力的问题来引起他的主动性,并且不断地激发他,引导他获得新的知识和产生新的思想。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356页。

【第88句】: 不管人类能力运用的各个方法如何,都使这些不同的能力得到完全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使儿童每前进一步,都要学得完全诱彻。不能躐等。裴斯泰洛齐:《天鹅之歌》,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207页。

【第89句】: 【幸福在一心一意,快乐在舍身忘我】 对求之而不得的东西想得通、看得透、出得来、放得下;对自己平凡的工作想得深、看得远、进得去、拿得起。当进入一心一意、舍身忘我的境界时,再看穷乡村、破教室、泥孩子、土台子,便成了宏大的可改变的世界。魏书生:《写给教师》,载《人民教育》,2005年17期。

【第90句】: 【教师要力求成为杂家】 知识渊博庞杂、学识积累雄厚型教师,看问题往往独具慧眼,富有睿智和远见,而且思路广,讲起课来总是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善于帮助学生高效巧妙地理解讲课内容。讲课以生动性、艺术性、富有哲理性严密的逻辑性和浓厚的趣味性来打动和感染学生,巧妙地“吊住”学生的学习胃口。学生听富有杂才教师的课,如沐春风,如饮甘霖,犹如是高级的精神享受,学生有幸得到有杂才型教师的谆谆教诲,总觉得学习有信心有奔头。

【第91句】: 愚昧使人落后,知识使人前进。克鲁普斯卡娅:《克鲁普斯卡娅教育书简》,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70页。

【第92句】: 顽劣,纯滞,都足以使人没落,灭亡。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我们的新人物,讲恋爱,讲小家庭,讲自立,讲享乐了,但很少有人为儿女提出家庭教育的问题,学校教育的问题,社会改革的问题。先前的人,只知道“为儿孙作牛马”固然是错误的,但只顾现在,不想将来,“任儿孙作牛马”,却不能不说是一个更大的错误。鲁迅:《鲁迅论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

【第93句】: 教育上的水是甚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夏丐尊,见亚米契斯著:《爱的教育》,上海书店1980年版,“译者序言”第11页。

【第94句】: 【珍爱学生的好奇心】 孩童的世界充满了五彩缤纷的梦想,仅用成年人的眼光,就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他们。教育,应该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最适宜的环境,让他们的思维火花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应允许孩子幻想,允许他们好奇,甚至允许他们恶作剧。恶作剧不是“不文明”、“不规矩”,而是他们的天性和权利,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显现。

【第95句】: 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是从“真美合一”的观念发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美才是真。所以求美先求真人手。梁启超:《美术与科学》,见《饮冰室文集》卷三十八。美术所以为高尚的消遣,就是能提起创造精神。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36页。

【第96句】: 在对集体进行教育时,必须看到,集体中每个儿童具有各自独特的精神世界,必须细心地教育每个受教育者。教育个人是跟教育集体紧密联系的,但在一定意义上这又是教育工作的一个特殊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1页。

【第97句】: 当我们和陷入困境的麻烦教师共事时,作为校长,要走条好道。如果你怀疑你自己也是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你该退后些,采取更加果断的立场。迈克万:《卓越校长的7个习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第98句】: 通过世界的美的启示他容易决定、有力量地决定这种领悟,使得心灵自由态度不从世俗的智慧方面而从纯粹实践的(道德的)考虑方面接受它的法则。这样一种世界的启示——整个所知道的世界与所知道的时代——如有必要的话,会消灭不良环境中的坏印象。可以正确地说,这是教育的主要工作。赫尔巴特:《论世界的美的启示为教育的主要工作》,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254页。

【第99句】: 第一流的教授具有两种要素: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诳话。我们必须拿着这两个尺度来衡量我们的先生。合于此者是吾师,立志求之,终身敬之。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4页。

100、 如果能在提高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重大成效,那就会给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12页。

16664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