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最近很火的歇后语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好经念给聋施主】好话说了没起作用。或说:好话说给 聋和尚。马烽《刘胡兰传》:“我天天说,日日劝,全是为她 好,咳!好经念给聋施主,白费唾沫!”

【第2句】:【吃大锅饭】释义:许多人合伙在一个大灶里吃饭。比喻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不论干好干坏、干多干少都拿一样报酬。例句:社会主义实行的是“不劳动者不得食”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并不是什么“吃大锅饭”。

【第3句】:黄毛娃娃坐上席——人小辈分大

【第4句】:【艄公多了打烂船】人多无组织,反而坏事。类似的:木匠 多了盖歪房。周立波《山乡巨变》:“只怕社一办起来,人多 嘴杂,反倒搞不好。俗话说:艄公多了打烂船。”

【第5句】:【好男不吃婚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谚)好男儿不吃结婚时的现成饭,好女子不穿出嫁时的现成衣。 指有志气的青年,贵在能独立生活,不靠祖业,不享现成福。 也作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女人不穿嫁时衣,男儿不吃分时饭。

【第6句】:【过头饭难吃,过头话难讲】见“锅头饭好吃,过头话难说”。

【第7句】:【防人之心不可无】(谚)防范别人伤害自己的心不可没有。指人不可有害人之心,但防人害己的警惕性总要经常保持。 也作防贼之心不可无。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第8句】:【对待失意人,别说得意事】(谚)面对事不遂心或者倒运的人,不要谈说称心如意的事。指说话要看对象,不要触及别人的痛处,惹人生厌。

【第9句】:邻居家的小宝宝总要大人抱,一放到床上就哭。有时他家大人忙,我就想去帮忙抱抱。大人们说:“不碍事,让他哭吧,小孩儿哭大不生灾,葫芦吊大柄不歪。”(河南·郑州)

【第10句】:【人忙神不忙】(惯)指当事人着急,被求助的人却不着急。

【第11句】:螃蟹的脚——弯弯多

【第12句】:【撒野火儿】(惯)指故意闹事。

【第13句】:【 太公八十遇文王】姜太公八十岁遇到周文王,文王拜他 为相,后助武王伐纣(见《封神演义》)。借指年老才遇到机 会。明代《初刻拍案惊奇》:“女儿年纪一年大似一年,万一 如姜太公八十岁才遇文王,那女儿不等做老婆婆了?”

【第14句】:补锅匠戴眼镜——净找碴(岔)儿

【第15句】:【顽妻逆子,无法可治】见“蛮妻拗子,无法可治”。

【第16句】:【唱独角戏】(惯)独角戏:只有一个角色的戏。比喻一个人独自去做通常不是一个人做的事。

【第17句】:【见怪不怪,其怪自坏】(谚)见到怪异的现象,不觉得它怪异,这怪异就会自己消失。指怪异现象的产生,往往由于人认识上的错觉,一旦恢复正常,怪异便不复存在。 也作“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第18句】:【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非常清楚,清白无暇。袁静孔厥 《新儿女英雄传》:“我两个一块儿工作这么些年真是小葱拌 豆腐,一清二白;别说亲嘴,就连个手也没有拉过呀!”

【第19句】:【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释义:比喻无论怎样狡猾的坏人也斗不过好人。例句:哼,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哇!有关联络图的事和他的口供跟野狼嗥倒是一致的。

【第20句】:【赶着鸭子下河】(惯)比喻强迫别人做事。

【第21句】:【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见“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第22句】:【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惯)自以为平安无事,却遭受了意外灾祸。 也作关着门儿家里坐,祸从天上来。 无事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第23句】:夜饭太晚了,小红有点不高兴。妈妈说:“夜饭夜饭,吃到鸭子下蛋。”(注:鸭子是黎明前下蛋。)(江苏·南通)

【第24句】:上树逮麻雀——连窝端

【第25句】:【 以毒攻毒,以火攻火】以相同的方法来对待。清代《红楼 梦》:“这个正好,就叫做‘巧姐儿’好。这个叫做以毒攻毒, 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依我这名字,必然长命百岁。”

【第26句】:【亮一手】见“露一手”。

【第27句】:扁鹊开药方——药到病除

【第28句】:【心头撞小鹿】见“小鹿儿心头撞”。

【第29句】:【弄鬼捣棒槌】释义:比喻耍花招欺骗人。例句:如果你们想欺骗我们,或者弄鬼捣棒槌,睛天不见阴天见,吃不了统统叫你们兜起来。

【第30句】:扁担无扎——两头失塌;两头滑脱;两头耍滑

【第31句】:【翻脸不认人】(惯)形容态度突然改变,不讲一点儿情义或情面。 也作“翻脸不认亲”。

【第32句】:【爹娘亲,娘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谚)娘舅:母亲的兄或弟,即舅父。指子女跟父母和娘舅的亲情,任何外力都不能隔断。 也作“娘舅亲,骨肉亲,打折骨头连着筋”。

【第33句】:半夜洗衣月下晒——明是阳来暗是阴

【第34句】:大海里扎猛子——有本事尽管使

【第35句】:【羊肉馒头没得吃,空教惹得一身膻】(惯)比喻好处没得到,还惹下了麻烦。 也作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 羊肉没吃到,先惹一身骚。 羊肉没吃到,弄得一身臊。

【第36句】:【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没有学习过,不知道情况。李 准《李双双》:“这里面有个原因,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 现在兴的这号洋码字,我就不会写。”

【第37句】:【筛子喂驴——漏豆】(歇)豆:作牲口饲料的豆类作物的种子,谐“兜”。指财产都挥霍光了,露出穷相。

【第38句】:【喝不喝先掂给你一壶】强令为难。《小说月报》(1980,2): “很明显,这是在给队长出难题。喝不喝先掂给你一壶。”

【第39句】:【人怕出名猪怕壮】(谚)猪肥壮了,就要上屠场被宰杀;人出了名,就会招来嫉妒,惹来麻烦甚至不测。指名人往往更不易做人,得处处小心。 也作人怕出名猪怕肥。 人怕出名,树怕冒尖。

【第40句】:梦中吞象——野心勃勃;野心太大

【第41句】:【当垫脚石】(惯)比喻充当别人借以向上爬的工具。

【第42句】:屋漏又遭连阴雨——祸不单行

【第43句】:【只扫自己门前雪,莫管别人屋瓦霜】见“各人自扫门前雪”。

【第44句】:【官不修衙,客不修店】(谚)衙:公府衙门。当官一任三年,任满随即调离,故不修衙门;旅客随住随走,任凭旅店破旧,也绝不维修。 指临时应付的差事,不会作长远打算。

【第45句】:【一锹挖出个金娃娃】获利迅速而丰厚。金,也说:银。西 戎《麦收》:“能多打粮食?一镢头刨个金娃,我也不爱!” —碗倒不出一碗经过一道手续,会有损耗。碗,也说: 瓢。明代《金瓶梅》:“还要旧时原价,就是清水,这碗里倾倒 那碗里,也抛撒些儿。”

【第46句】:【有智赢,无智输】(谚)指在任何比赛中,智慧的高下往往决定着输赢。

【第47句】:当干部的爸爸刚喝酒回来,又有人打电话请他吃饭。妈妈听了生气地说:“你这人,刚喝酒回来,屁股还没坐着椅子又有人请,这算啥风气!”(广西·百色)

【第48句】:皇帝不称皇帝——孤家寡人

【第49句】:【鸡吃叫,鱼吃跳】释义:吃鸡吃鱼都要吃活的。例句:他算真正品尝到了活学活用、活鸡活鱼的甜头。俗话讲,“鸡吃叫,鱼吃跳”呢。

【第50句】:【踢皮球】(惯)比喻互相推诿,把本该由自己解决的问题推给别人。

【第51句】:雨接连下了一个星期,真烦人!一天,我问爷爷雨为什么总是不停。爷爷说:“雨前淅淅必久下,雨后淅淅必久晴。这雨一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所以,要连阴。”(河南·镇平)

【第52句】:【民不举,官不究】无人检举控告,则官府不加追究。郑义 《老井》:“那种事,民不举,官不究,人家段家不告,用得着咱 穷操心?”

【第53句】:【人言可畏】释义:流言飞语令人生畏。例句:大兴营是个二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可不是小事。常言说‘人言可畏’,…一

【第54句】:【庙小岂容方丈富】方丈,庙里主事的和尚。借指集体事 情没有搞好,而主事者富有,财富来路不明,必然是贪污。 电视新闻:“厂长发财,厂子赔钱。老百姓说:庙小岂容方丈 富。纪委决定立案审查。”

【第55句】:【转不过弯来】(惯)比喻想不通,思想上转变不过来。 也作转不过磨盘来。 转不过轴来。

【第56句】:鸡鸭共一笼——语言不相通

【第57句】:【吃人家碗半,被人家使唤】(谚)哪怕是吃了人家半碗饭,也必须服从人家的指使。指得了人家的一点好处,就得为人效力。 也作吃人一碗,听人使唤。 吃谁家的饭,归谁家管。 吃人茶饭,与人担担。

【第58句】:【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 |释义:意指要讲情面,不要揭发别人的短处。例句:“大奶,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我是你家小老婆,谁人不知?也不该为一个使女子,便无情无义地骂我!”

【第59句】:放学回家,我只顾玩耍,很晚了作业还没做,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爸爸在一旁说:“赶前不赶后,赶后有气受。”(河南·孟津)

【第60句】:【挽歌】现在,人死后在追悼会上放哀乐,古人怎么表达哀悼之情呢?当然是唱挽歌。那么,挽歌是怎么来的呢?传说汉初齐王田横死后,其部下非常悲痛,就作了丧歌,这便是挽歌的源头。崔豹《古今注》云:“《薤露》、《蒿里》,并丧歌也。本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到汉武帝时,在音乐家李延年的加工制作下,《薤露》、《蒿里》二歌定了曲调,其歌词分别为:《薤露》: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生一去何时归!《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从此以后,《薤露》歌就适用于王公贵族,《蒿里》歌就适用于士大夫和庶人。“使挽柩着歌之,亦呼为挽歌”。但据研究发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们唱挽歌的记录。比如《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吴国伐齐国“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杜预注:“《虞殡》,送葬歌曲也。公孙夏示必死,故命其徒而歌之。”孔颖达疏说:“盖以启殡将虞之歌谓之‘虞殡’。歌者,乐也;丧者,哀也。旧说,挽歌汉初田横之臣为之,据此,挽歌之有久矣。”由此可见,杜预认为《虞殡》是送葬歌曲,博学的孔颖达更直接指出挽歌早于田横之死。只不过到了汉代,国家正式规定挽歌成为丧礼内容,汉武帝时指定的官方挽歌就是纪念田横的《薤露》、《蒿里》。尽管后世挽歌的内容在不断变换,但挽歌这种形式却流传至今。

【第61句】:【干柴遇烈火——一点就着】(歇)点:本指点燃,转指指点。指稍一指点,情绪就高涨起来。也指人性情暴躁,容易发脾气。

【第62句】:【小鱼上大串儿】以小充大,混在一起。台湾林海音《城南 旧事》:“她跟妈有诉说不尽的心事,奶妈,张妈,都喜欢靠拢 来听,我也小鱼上大串儿的挤在大人堆里,仰头望着兰姨那 张有表情的脸。”

【第63句】:白鸽眼——望高不望低

【第64句】:【在肚皮里打官司】(惯)比喻有想法不直说,而是在心里琢磨、盘算。

【第65句】:【看得破,忍不过】(惯)指虽然看透了,却控制不住情绪。

【第66句】:【剪草除根,萌芽不发】(谚)指除草必须连根除掉,才能除得彻底。 比喻必须从根本上消除祸患,不使它有再滋生的机会。 也作剪草若除根,萌芽再不生。 斩草除根,萌芽不发。

【第67句】:【吃眼前亏】(惯)指立刻就受到伤害。

【第68句】:脸上长疮——面子上不好看

【第69句】:【伏天吃西瓜,药物不用抓】(谚)伏天: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热天吃西瓜,可以解暑去病。 指西瓜不仅能消暑解渴,而且有益于健康。

【第70句】:龙头怎么摆.龙尾怎么甩。

【第71句】:【乌白头,马生角】(惯)乌鸦白了头,马生出角来。比喻事情不可能出现或成功。

【第72句】:村上的二叔赌输了钱,回家拿儿子小刚撒气,气得二婶直骂他:“刨不到冬瓜刨瓠子.抓不到黄鳝捶田埂,你还是别再赌钱了,好好干活就会有好日子的!”(江苏·海门)

【第73句】:【武大郎捉奸——有心无力】(歇)指有心去做,但能力不行。

【第74句】:【吃了河豚,百样无昧】(谚)河豚(tun):鲍的一种,肉味鲜美。指河豚肉最鲜美。比喻得到过最好的,其他的就往往不能使之满意称心了。

【第75句】:武大郎玩鸭子——不知是什么乌

【第76句】:【 百闻不如一见】强调亲身体验。百,也说:千。海外於梨 华《三人行》:“不过我很希望你自己回去看看,百闻不如一 见,这也是我这次回去的主要原因。”

【第77句】:罐子里养个王八——没出息;出息不大

【第78句】:【癞蛤蟆躲端午,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释义:端午: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旧时有在这天早上逮癞蛤蟆做药的习俗。比喻迟早逃脱不了。例句:癞蛤蟆躲端午,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砸了你们的骨头熬成油,也得清账。

【第79句】:【做梦娶媳妇儿——光想好事】(歇)指人一心想着实现不了的美事。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做梦娶媳妇儿——净想好事儿。 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

【第80句】:三十亩地一头牛——安居乐业

【第81句】:煎熬过的中药——全是渣滓

【第82句】:竹篮子打水——场空

【第83句】:【钉是钉,铆是铆】(惯)“丁是丁,卯是卯”。

【第84句】:八月里的石榴——合不上嘴

【第85句】:【吃葱吃蒜不吃姜】(惯)姜:谐“将”,用话语刺激人(使人冲动之下做出原先不愿或不敢做的事)。 指头脑保持冷静,无论别人怎么激将,自己也不上当。

【第86句】:【身在曹营心在汉】“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人在一方,心却在对立的另一方。这一俗语源自《三国演义》。有两处描写。一处是关羽与刘备失散后,身保二位皇嫂(准皇嫂),不得已与曹操约三事(其中一事是得知大哥刘备下落后允其团聚),暂栖曹营。曹操对关羽礼遇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赐爵禄企图感化关羽。但关羽不为所动,日夜思念刘备,当得知刘备下落后,挂印封金,不辞而别(因曹操故意回避不见),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备、张飞重新相聚。因而后人称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第二处是徐庶进曹营一计不献。徐庶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为刘备服务。曹操慕其才,屡招不致,遂用其母为质。徐庶是孝子,为保其母性命,无奈,只得投奔曹操。与刘备分别时,徐庶对刘备说:“请主公放心,庶不为曹献一计。”果然,到曹营后终不献一计。倒也有破例,那就是赵云为救皇嫂(准皇嫂)与后主刘禅,孤身一人,七进七出曹营,身陷险境。徐庶怕赵云有失,遂终向曹操“献一计”,对曹日:“丞相爱将,何不保住赵云性命,为阁下用。”曹遂下令:“只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保全了赵云的性命,才上{了一出“长坂坡”的好戏。

【第87句】:【打屁股】(惯)比喻严厉地惩处或批评。

【第88句】:老猫教虎——留一手

【第89句】:【人不知,鬼不觉】(惯)形容非常隐秘,谁也没有发现。 也作人不觉,鬼不知。 神不知,鬼不觉。

【第90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释义:“睛”与“情”谐音。比喻彼此终究有情意。这是刘禹锡《竹枝词》名句。例句:依我分析:你们这段儿难忘的八月十五,难忘的七十二天,可以说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吧?

【第91句】:【三钱儿油,俩钱儿醋】(惯)比喻很小的事情。

【第92句】:【抛头颅,洒热血】(惯)指为了信仰而流血牺牲。 也作“洒热血,抛头颅”。

【第93句】:【脸朝黄土背朝天】(惯)形容农民辛勤种地的情景。 也作面朝黄土背朝天。 脊梁朝天脸朝土。

【第94句】:【铁嘴钢牙,柏木舌头】形容嘴厉害,会说话。类似的:铁嘴 钢牙,橡皮腮帮子。成语:伶牙俐齿。袁静孔厥《新儿女英 雄传》:“你小子好啊!铁嘴钢牙,柏木舌头;到了我手里,看 你还厉害不厉害!”

【第95句】:【瘫子掉在井里——捞起也是坐】(歇)瘫子:肢体瘫痪的人。坐:谐“做”。指事情反正要做。也指事情反正就是这样,怎么都行。 也作“瘫子落井——捞上来也是坐”。

【第96句】:【媳妇多了吃冷饭,头头多了事难办】(谚)指媳妇一多,你推我靠,不肯上厨房做饭,没得热饭吃;头头一多,互相扯皮,不肯担当责任,办事效率差。

【第97句】:【一回见面二回熟】(谚)头次见面是陌生人,二次相见就是熟人了。 指人们的社会交往,由生到熟,很容易交上朋友。 也作一次相交,二次相熟。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朋友。

【第98句】:【清水锅里煮铜钱,一眼看到了底】释义:比喻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很透彻。例句:后来这些年,李家大院的所作所为,可真是清水锅里煮铜钱,一眼看到了底。

【第99句】:活鱼丢在沙滩上——干蹦跶

17302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