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经典歇后语文案大全【505】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檐头雨滴从高下——一点也不差】(歇)屋檐的雨水丝毫不差地滴在老地方。指毫无差错。

【第2句】:大船开到小河沟——搁浅

【第3句】: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第4句】:打开西窗看风光——晚景;夕阳无限好

【第5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歇)姜太公:太公望吕尚的俗称,字子牙,传说曾于渭水边用无饵的直钩在离水面三尺之上钓鱼,说:“负命者上钩来!”比喻心甘情愿去做某事。也指心甘情愿落入圈套。也作姜太公稳坐钓鱼台——愿者上钩。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第6句】:电话里谈恋爱——两不见面;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第7句】:【锅里煮娃娃——熟人熟食】(歇)本指被煮熟的食品,转指熟识的人。

【第8句】:狗鼻尖吊肥肉——闻得吃不得

【第9句】:树高头奏唢呐——趾(枝)高气扬

【第10句】:属包脚布的——反正都是里(理)

【第11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一俗语多指心甘情愿。也指故弄玄虚,不可能实现。此俗语源自商、周交替时期。商朝末期,商纣王无道,周文王决定讨伐昏庸残暴、民心尽失的商纣王,便留心物色一位有才能的军事指挥者来辅佐自己。一天,周文王带着他的儿子到渭水北岸去打猎,看到一个老翁在渭水边钓鱼。令人奇怪的是他的鱼钩是直的,而且离水面有二三尺。老翁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这时,一个樵夫走近他,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那老翁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文王见状大为惊奇,就下车,与之交谈。得知他叫姜尚(又叫吕尚,“吕”是他祖先的封地),是一个精通兵法布阵的高人。周文王喜出望外,便诚恳地请他一起回宫。此后,姜太公钓鱼、文王访贤广为传诵,遂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俗语。

【第12句】:布袋里装牛鞅子——内中有弯

【第13句】:暗地里盯梢——偷偷摸摸

【第14句】:甘草心——甜中有苦

【第15句】:姑娘做嫁妆——早晚用得上

【第16句】:打官司的上堂——各执一词

【第17句】:十个指头生疮——没有一个好的

【第18句】:倒拿望远镜看人——把人看小了

【第19句】:【温开水泡茶——慢慢来】(歇)指行动迟缓或行事慢慢腾腾。

【第20句】:【二踢脚上天——两头晌】(歇)二踢脚:双响的爆竹,点燃下端的药捻子后响一声,升到空中后上截爆炸,又响一声。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一说,响谐“想”,指两件事情都想做。

【第21句】:戏台上拜天地——假夫妻

【第22句】:吃了包子开面钱——混账

【第23句】:灯草打人——软弱无力

【第24句】:戏子的脸蛋——要哭就哭,要笑就笑

【第25句】:贪嘴的鱼儿——易上钩

【第26句】:眉毛上安灯泡——明眼人

【第27句】:毛笔吞进肚——胸有成竹

【第28句】:徐庶进曹营——言不发

【第29句】:黄河决了口——滔滔不绝

【第30句】:擀面杖插到鸡窝里——捣蛋

【第31句】:买干鱼放生——尽做糊涂事

【第32句】:包公断案——六亲不认;明察秋毫;向理不向人:铁面无私

【第33句】:【正月里弟剃头死舅舅】“正月里剃头”是外甥的一大禁忌,这一风俗遍布全国。它源于明清之际,与朝代更替有关。在《掖县志》卷二《风俗》中提到“闻诸老乡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日‘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这就把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谜底揭开了。它的变化过程为“正月——思旧----死舅”。顺治二年,清兵入主中原后不久,摄政王多尔衮代七岁的顺治帝颁发了《剃头诏书》,要求官军民一律剃发,迟疑者按逆贼论处,会被处以极刑,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汉人自古把头发看做是身体的一部分,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清政府下达的剃头令,马上激起了汉人的强烈反抗,甚至“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江南地区反抗“剃头令”的斗争最为激烈,并最终引发了清初的“嘉定三屠”。这场斗争最终以清政府获得胜利而告终。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在“满与汉、共天下”的局面下,民族矛盾逐渐缓和,汉人剃头也渐成习惯。但剃头毕竟不是汉人的传统,民间又不敢与官方公然对抗,就想了一个表示不满的法子,皇上下诏正月开始剃头,偏偏在每年的正月里,人人都不剃头,以怀念祖先和传统。后来,由于谐音的缘故,“思旧”转化成了“死舅”,成为一种风俗习惯。

【第34句】:【丈二长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歇)头脑:本指头部,转指头绪。指理不出事情的头绪,猜不透是怎么一回事。也作丈二长和尚——摸头不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第35句】:钢锤砸铁砧——硬碰硬

【第36句】:豺狼露出笑脸——多加小心

【第37句】:八月十五坐月子——赶在节上了

【第38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歇)指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群起而攻之。也作“过街的老鼠——到处有人喊打”。

【第39句】:两个盘子十条鱼——多鱼(余)

【第40句】:石头掉进大粪坑——又硬又臭

【第41句】:惊蛰后的蜈蚣——越来越毒

【第42句】:【猪八戒掉在泔水桶里——得其所哉】(歇)哉:表示感叹的语气。指来到适宜于自己的好地方。

【第43句】:喜鹊飞进洞房里——喜上加喜

【第44句】:卖西瓜的碰到卖王八的——连滚带爬

【第45句】: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本性难改

【第46句】:肚里开飞机——内行(航)

【第47句】:皇帝不称皇帝——孤家寡人

【第48句】:【古墓里摇铃——和哄死尸】(歇)和哄:哄骗。死尸:死人。古墓里摇铃欺骗死尸。指骗人。

【第49句】:扒着软梯上飞机——高攀

【第50句】:我借了小明的钢笔一直未还,总找理由想多用几天。妈妈知道了,批评我说:“你呀,怎么是刘备借荆州——千年不给,万年不还了?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嘛,快去还给人家!”(江苏·丹阳)

【第51句】:黄鼠狼生鼬子———色货

【第52句】:铁打的钉耙———把硬手

【第53句】:池塘里的泥鳅——翻不了大浪

【第54句】:【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中国的几大传统节日之一。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民间有许多传说。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大权落在吕后手中,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在、}: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篡夺刘氏江山。此事传到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他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除去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登基,称为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另外,还有一则传说与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有关。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发现一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赶忙上前搭救,并问明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进宫后再也无缘和亲人见面,也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因思念家人,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对她深感同情,答应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之后,东方朔在长安城中摆了卦摊,求卦的人们所求的都是“正月十五火焚身”的签语,人们向他求破解之法。他说,只有当今天子能解救你们,我给你们写个偈语。老百姓拿着偈语,赶紧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消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想了一想,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城家家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还要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如织。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后,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里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年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元宵节。

【第55句】:地板擦子刷地——拖拖拉拉

【第56句】:水仙不开花——装蒜(装糊涂的意思)

【第57句】:【一斤酒装进十六两的瓶子】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喻正合适。柳青《创业史》:“生宝又提议:两人分工——他管外事和思想教育,增福管庄稼事务和活路安排。大伙都说:一斤酒装进十六两的瓶子里头了,正好!”

【第58句】:刀尖上耍杂技——硬逞能;瞎逞能

【第59句】:槽头上买马——看母子

【第60句】:萝卜碰上三九天——要冻(动)心了

【第61句】:衬衫上的第三个扣子——贴皮贴肉不贴心

【第62句】:【不三不四】称不正派、行为不端正的人为“不三不四”。显然,人们对三与四这两个数字有很大的好感。它源于古人对三和四的认识,古代,人们对三和四的解释有着特殊的意义。据史料记载,古代将天看做“一”,将地看做“二”(水陆合计为二),“天地相加为三”。“三”不仅作为一个数,而且还作为事物整体象征,有的甚至把三看做事物的本源。由于三的这个特性,常把事物的约数用三来表示,如“三军”、“三思”等。汉字的构成也有一个特殊现象,三人成众、三木成森、三金成鑫、三土成真、三日成晶、三口成品,三火成焱,三牛成舞、三水成淼等,组成的新字都与本字有关,且字义更深刻。此外,还有许多名言、名剧与三有关,如“三十而立”、“三人行,必有我师”、“三省吾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光日月星”等。名剧有“三打”、“三气”、“三顾”、“三让”等。细细品味,其味无穷,含义深远。古人认为“天地相加成三”,“三”自然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而对于四.则另有一番说法,谓之“周全”、“称心”。故古诗原以四式为主;西天如来佛旁必是“四大金刚”;《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人为伍,西天取经;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古之文人操四世:琴、棋、书、画;汉字有四体:真、草、隶、篆;楷书有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频;唐初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北宋文坛有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至于其他方面,如春、夏、秋、冬四季,东、南、西、北四方之类,举不胜举。纵观“四”,可以发现,人们把“四”视为吉祥,取“四”而呼之,成为习俗。古代文化中的“三”与“四”,集中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古代文化的结晶,“三”与“四”的用法,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誉。好与坏只差一个字——“不”,不好就是坏,不坏就是好(如这东西不赖),而形容行为不端的人为“不三不四”,大概就是这个缘由。

【第63句】:【二十一天不出壳——坏蛋】(歇)孵化小鸡一般要二十一天。本指坏了的鸡蛋,转用来骂人不是好东西。

【第64句】:【半天云里拍巴掌——高手】(歇)本指高空里的手,转指技能高超的人。

【第65句】:【和尚脑袋——一溜净光】(歇)形容光光的,什么也没有。

【第66句】:扳手指算账——有数

【第67句】:河滩上的鹅卵石——越滚越滑

【第68句】: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工夫

【第69句】:【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歇)扎猛子:游泳时头朝下扎到水里。讥讽人缺乏自知之明,不晓得风险有多大。

【第70句】:筛子里的米粒——无孔不入

【第71句】:黄瓜打驴——剩半截儿

【第72句】:盘里鱼儿瓮中鳖——跑到哪里去

【第73句】:扁担腾空——诽谤(飞棒)

【第74句】:高个子走到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第75句】:鸡毛遭风吹——身不由己

【第76句】:【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头上动土”比喻不畏权势敢于触犯强权的行为。源出两支。一说“太岁”是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星名,与木星(岁星)运行的方向相反。旧时迷信,认为太岁是个凶恶的煞神,是“百神之统”。他“奉领诸神,统正方位,斡运时序。”太岁所经过的方位为凶方。有一句谚语就是这样说的:“太岁当头坐,非实便是祸。”《土风录》云:“术家以太岁为大将军,动土迁移者必避其方。”意为建筑盖房时找准方位,避免与太岁冲突。于是民间就有了“不要在太岁头上动土”的说法。二说“太岁头上动土”源于一个故事。唐朝末年,黄巢率领起义军走潼关、入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这位农民起义领袖习惯流动作战,在皇宫里待不住,常常率领亲兵亲将百余人出长安观察地形,研究作战方案。一天,行至临潼县荆山原边,被一座高大坟墓挡住去路,上前一看,原来是刘邦之父——汉太上皇陵,占据大片良田。黄巢心想,这个太上皇生前鱼肉百姓,死后还霸占着这么多田地苦害百姓,挡我去路,实在可恨,便唤随从借了一把铁锨挖了起来,因用力过猛,锨把折了,于是,他又亲自向农夫借了一把大锨,登至墓顶,几锨就把墓顶挖了个大坑。黄巢放声大笑,朗吟了诗一首:“辗转中原逐惊鹿,西进长安过齐都。吾辈岂是山野人,太岁头上敢动土。”吟罢,余怒未息,拖锨下原,竞把原边划了一条深沟,人们叫它铁锨沟。从此,“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就流传下来。

【第77句】:【抄化子不见拐棒儿——受狗的气】(歇)抄化子:叫化子。拐棒儿:叫化子讨饭时手中拿的打狗用的棍子。指受坏人或小人的气。也作“叫化子丢拐棍——受狗气”。

【第78句】:死猪不怕开水烫——豁出去了

【第79句】:【哑巴见面——没说的】(歇)指无话可说或不说话。也用来称赞人或事物完美,没什么可指责、挑剔的。

【第80句】:白纸上落黑字——改不了;黑白分明

【第81句】:希特勒上台——不可一世

【第82句】:蜻蜓撞着蜘蛛网——有翅难飞

【第83句】:城楼上的卫兵——高守(手)

【第84句】:驴头插龙角——四不像

【第85句】:【过街的老鼠——到处有人喊打】见“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第86句】:浑水摸鱼——捞一把

【第87句】:【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歇)黄柏:即黄檗,落叶乔木,木材坚硬,味苦。磬:佛教打击乐器,似钵,多用铜制。体面:本指好看,转指光彩。苦:本指味苦,转指痛苦、困难。指表面看起来似乎很体面,实际上却有许多难处。

【第88句】:今年竹子来年笋——无穷无尽

【第89句】:裁衣不用剪刀——胡扯

【第90句】: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以大欺小

【第91句】:背靠背睡觉——体贴人

【第92句】:我看到妈妈做那么多的菜,伸手就要抓。妈妈急忙拦住说:“哎!你可是九寸九的嘴——不够一吃(尺)哟!”(山东·苍山)

【第93句】:火车厢里赛歌——高歌猛进

【第94句】:老鼠抬轿子——担当不起

【第95句】:扁担搂柴——管得宽

【第96句】:蒙面人出场——不留脸面

【第97句】:赤脚踩钢丝——铤而走险

【第98句】:快马拉空车——朝前奔;轻松自在

【第99句】:【属暖水瓶的——外头冷.里头热】见“暖水瓶儿——外面冰凉,里边热乎”。

17302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