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财富号文章优选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生米成了熟饭】(惯)比喻已成事实或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也作生米已煮成了熟饭。 生米做成了熟饭。 生米焖熟了饭。

【第2句】:【里程碑】“里程碑”本是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引申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阶段性标志的大事件。 里程碑源于我国古代。早在汉代以前,我国就已用土堆标记里程。故当日寸的里程碑称为堠,亦称里堆。东汉时是路侧一里置一堠,唐代又改为五里一堠,十里双堠。宋代以后,各地逐渐兴起以石块做里程碑,再以后又兴起用条石,故而里程碑名副其实。现在用混凝土预制块,刻上公里数,国道附加路线编号,如“107”国道,做里程标记。

【第3句】:【疾风知劲草】“疾风知劲草”与“烈火识真金”一样,用来形容只有经过一番考验才能分晓是非真假,辨别忠奸曲直,结识真正朋友。它典出刘秀。 疾风知劲草这个典故是有关刘秀与王霸的故事。王霸是河南颍阳的地方豪强,但他一直不甘心只做个地方上的小官。适逢刘秀起兵路过颍阳,王霸就带领自己的门客投奔刘秀。 刘秀起兵并不顺行,他赤手空拳渡过黄河,抵达河北后遭遇到诸多不顺,处境非常危险,先前和王霸一起投奔刘秀的几十个门客都陆续不辞而别,只剩下王霸忠诚地为刘秀效力。刘秀感激地对他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一次,刘秀仓皇躲避自邯郸追来的王郎,王霸更是舍命相伴。追兵把刘秀等人逼到滹沱河边,眼看就要追上,刘秀的侦察兵报告说河水太深,没有船无法渡河。这时王霸为稳定军心,就扯了个谎,告诉大家河结冰了可以踏冰过河。等刘秀人马到了河边,河果然结了冰,更为神奇的是等他们过了河,冰立刻就化了,挡住了追兵。此乃与“泥马渡康王”一样神奇。真龙自有天助。 自此,“疾风知劲草”广为流传,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引用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第4句】:【曹州兵备——管事宽】(歇)曹州:古代州、府名,唐时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东明、菏泽、成武、曹县和河南兰考、民权等市县地,唐末黄巢起义于此。兵备:即兵备道,明代设在各省重要地方负责整饬兵备的道员。本指曹州地广,兵备道管的面很宽,转讥人爱管闲事或管事过多。 也作“曹州兵备——管得宽”。

【第5句】:【七月半,八月半,人出大汗天善变】(谚)指农历的七、八月间,暑气未退,秋凉开始,人一活动就会大汗淋漓,天气忽冷忽热,变化不定。

【第6句】:【海枯石头烂,猴笑柏叶落】(惯)形容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第7句】:【张跟斗,竖直立】(惯)竖直立:做倒立。翻跟头,做倒立。比喻瞎折腾。

【第8句】:【一块石头往平处放】(惯)形容办事公平、公正。

【第9句】:【又想吃大饼,又不愿累牙】(惯)比喻既想得好处,又不愿出力。

【第10句】:【侯门深似海】(谚)侯门:旧时王侯的府门。指王侯的府门像海一样深,平常人难得通报进去。也泛指达官富豪之家,不容普通人进出。

【第11句】:【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谚)狗肉煮熟了,发出的香味连神仙都忍不住想吃。指狗肉在肉类里是非常美味的。也泛指美味佳肴对人极有诱惑力。

【第12句】:【老身】在戏曲表演中,老旦的道白常自称“老身”。“老身”一词由来已久,这是古人对后辈的自称,也含谦称之意。较早时候并不专属女性,孔子曾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名言,便是证据。古人为何自称“老身”?因为“身”字原本就有“自己”、“一己”的意思。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解释此字:“身,我也。”可见古人以“身”自称很有道理。 到了五代时期,“老身”一词开始向女性专属靠拢。后汉皇后李氏自称“老身”,她对于手握大权的郭威说:“老身未终残年,属此多难,唯一衰朽,讬于始终。”这是女性自称“老身”最早的文字记载。由她开了先河,以后的皇后照用不误,北宋哲宗皇帝赵煦死后,皇太后无可奈何地说:“老身无子,诸王皆是神宗庶子。”到了元代,“老身”一词进一步扩大,普通老太太也可以用这个词了。如关汉卿《窦娥冤》中,蔡婆婆上场后念道:“老身蔡婆婆是也!”元代“老身”已多用于民间,而且女性使用“老身”一词越来越频繁,渐渐成了老年妇女的专用名词。

【第13句】:【酒好不怕巷子深】(谚)只要酒的质量好,哪怕酒店设在偏僻的深巷里,买主都会主动找上门。指只要货好,就不怕没买主。也指只要作品的品位高,就不愁没有赏识的人。 也作酒香不怕巷子深。 好酒不怕巷子深。

【第14句】:【三句不离本行】(谚)指人的言语话题,总离不开已经形成习惯的行话。 也作三句话不离本行。 三句话离不了本行。

【第15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释义:听见风吹鹪叫就吓得心惊胆战,看见一草一木都当作是敌兵。形容惊慌恐惧,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例句:有的说鬼子到了盘龙山西南,有的说已到了郭家集;有的说有五六百人,有的说有两三千。这几天,特别是夜里,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第16句】:日光、空气和清水.锻炼身体三件宝。

【第17句】:【酱锅里煮元宵——混蛋】(歇)本指浑浊的球形东西,转指不懂道理或不明事理的人。含责骂意。

【第18句】:【胶粘着胯】(惯)讥讽人走不动或行动迟缓。

【第19句】:【牛耕田,马吃谷】(惯)谷:谷物。 受累的不享福,享福的不受累。比喻分配不公。 也作“牛耕田.马食谷”。

【第20句】:【爬高枝】(惯)比喻攀附有权势的人以提升自己的地位。 也作爬高门坎儿。 攀高枝儿。 飞到高枝上。

【第21句】:【说着钱,便无缘】见“若说钱,便无缘”。

【第22句】:【呼之则来,挥之则散】(惯)一呼叫就来,一挥手就离开。形容随意指使、差遣。 也作呼之即至,挥之即去。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第23句】:【提着头过日子】(惯)比喻时时处于危险的境地。

【第24句】:【好物不贱,贱物不好】(谚)好货物价钱就不会便宜,价钱便宜的货物必定不好。指货物的质量和价格成正比,要买好货就不要图便宜。 也作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第25句】:【烂船拾起有三斤钉】见“船烂还有三千钉”。

【第26句】:【百样通,不如一样精】(谚)指在技艺上样样都会,不如有一样是精到的。 也作“宁要一艺精,不要百艺通”。

【第27句】:【真理越辩越明】(谚)指真理不怕辩论,越辩论越明白清楚。

【第28句】:【六月里的梨疙疸,有点酸】 释义:梨疙疸:指未成熟的梨。形容人迂腐,扭捏作态。 例句:咱说你这个人呀,可是个好人,就是六月里的梨疙疸,有点酸。

【第29句】:【千里送鹅毛——物轻人意重】(歇)宋·罗泌《路史》记载:云南民间传说,唐朝时,土官缅氏派缅伯高送天鹅向唐明皇进贡,经过沔阳湖时,天鹅飞走,只留下一根鹅毛。 缅伯高只好将这根鹅毛献上,并说:“将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号。上覆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指礼物虽轻,但情意深厚。 也作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情重。

【第30句】:【没丝都有寸】(惯)丝:谐“私”。 指多少有些瓜葛、交情。

【第31句】:【狗怕弯腰狼怕站】(谚)狗怕人弯腰,是怕人们从地上捡砖头砸它;狼怕人站直,是怕人站直身子瞄准它开猎枪。指狗和狼虽凶,但都有它们的恐惧点。

【第32句】:【红白喜事】中国民间称结婚为“红事”,埋人为“白事”,合称“红白喜事”。结婚叫红喜事,还好理解,花轿是红的,新娘穿红的(白色婚纱是后来的外来婚俗),洞房内铺的、盖的全是红的,室内外、院内外墙上贴的、门口挂的全是红的,嫣然似红海洋一样,红事忌白。然而,死了人叫“白喜事”不好理解。那么这又是什么缘由呢? 所谓白喜事,有悲喜交加之意。首先,如果百岁老人死了,那是自然归天,有人称之为喜丧。另外,丧葬本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同时又要跟着“热闹”一番。这种自相矛盾的心态,在中国是有传统的。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死了老婆,他没有悲伤,相反,却在地上鼓盆而歌。在庄子看来,自然界是最高的权威,一切都要听从自然界的安排。人的一生没有任何主动性,一切都是命定的。《庄子·德充符》云:“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他丧妻鼓盆而歌,正是浓厚的宿命论的思想意识的反映。 对丧事的喜庆活动,在中国许多民族中都存在过。例如,土家族跳丧舞。 人死了以后,尤其是长辈去世后的第一个晚上,丧家就开始了这种跳丧舞的活动。被请的歌师傅一个人击鼓领唱,另有两个人帮和,边歌边舞,围着棺材一跳就是一个晚上,借以给死者家属减轻悲痛,解除忧闷,因此跳舞哀而不悲,伤而不痛。 丧葬风俗中这种悲喜交加的现象,寄托了人们对生之眷恋与死之恐惧,这不可调和的矛盾,是“白喜事”的真正根由。

【第33句】: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第34句】:【有智不在年高】(谚)有智谋不在于年龄大小。指拔尖的人才往往出于青年人中。

【第35句】:【好景难长,名花易落】(谚)好景很难长久存留,好花最容易凋落。 指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短命的。也指人称心如意的生活常苦短暂。 也作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第36句】:【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惯)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是三十斤。千钧:形容极重。蝉翼极轻,却把它看得很重;千钧极重,却把它看得很轻。比喻是非被颠倒。

【第37句】:【冻不死的葱,饿不死的僧】(谚)僧:和尚。指葱耐冻,再冷的天气也冻不死;和尚可以四处化斋,当然不会饿死。

【第38句】:【当家就是戴枷】(谚)枷:旧时罪犯架在脖子上的木制刑具。掌管家事,就像戴上枷一样受罪。指当家人烦心的事多,负担很重。

【第39句】:【狼吃幞头——心儿里自忍】(歇)幞头:古代男子戴的旁有两翅的一种巾冠。狼吃了幞头,咽不下吐不出,难受也只好在心里忍着。 指有苦说不出,只能暗忍。

【第40句】:【人到穷时想卖天】(谚)天是无法卖的,但人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连天也想卖。指人到窘穷无援的时候,便会想入非非,不顾一切。

【第41句】:【问医不瞒医,问卜不瞒卜】(谚)卜:占卜、算命之类。请医生看病,不能隐瞒病情;请卜者算命,不能隐瞒内情。指凡求人办习;,必须以真情相告。

【第42句】:【关公门前耍大刀】(惯)关公:即关羽,字云长,三国时蜀国大将,善使大刀。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也作关夫子门前耍大刀。关夫子:指关公。 关老爷营前耍大刀。关老爷:指关公。 关帝庙门前耍大刀。关帝庙:祭祀关公的寺庙。

【第43句】:【麻绳熬断铁索链】(谚)麻绳虽弱,却能把铁索链熬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断,也能完成看起来是难以办到的事。

【第44句】:【炒鱿鱼】“炒鱿鱼”怎么成了“解雇”的同义词呢?它源自南方沿海一带,旧时有这样一个风俗,老板要解聘雇员,并不采用口头或书面通知,而是客客气气地请你吃一顿饭,如果最后一道菜是炒鱿鱼,就等于下了最后通牒:你被解雇了。被请者立即心知肚明,拍拍屁股走人。就像马三立说的相声“离婚上哪吃饭——‘狗不理…。 请人吃鱿鱼有两层意思。第一,炒鱿鱼是档次较高的菜肴,最后款待你,聊尽主雇之谊。其实,这时候再好吃的饭菜还有什么味。第二,炒鱿鱼熟后呈卷筒状,暗示你应该卷起行李另谋高就,就像北方人把“被解雇”说成“卷铺盖卷儿”一样,蛮形象的。

【第45句】:【坐山观虎斗】(惯)比喻冷眼旁观别人争斗,等到两败俱伤时从中取利。

【第46句】:【钱有磨盘大,胆比绿豆小】(惯)形容人既贪财又胆小怕事。

【第47句】:【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谚)覆坠:倾覆败落。燎:烧。 指基业的创建与成就,就像上天一样艰难;而覆亡与败落,却像燎毛一样容易。

【第48句】:【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歇)张飞穿起针线来,睁大眼睛瞪着针头的小孔。形容惊讶、惊奇或发呆、发愣。也形容惊恐、害怕。

【第49句】:【忙婆娘嫁不到好汉子】见“急婆娘嫁不下好汉家”。

【第50句】:【河狭水紧,人急计生】 释义:在紧急的时候,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例句:自古道:河狭水紧,人急计生。这不,我们已逃出了虎口,来到江头了吗!

【第51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见“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第52句】:【糊涂油蒙了心】(惯)斥责人糊涂,不明事理。 也作“糊涂脂油蒙了心”。

【第53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释义:君子襟怀坦白,思想乐观;小人心胸狭窄,忧虑重重。 例句:唐素琴悄声细语地说:“古人不是留下这句成语吗?!‘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卢华心胸很宽,这样的胸襟不是任何男人都具有的。”

【第54句】:【问不出个子丑寅卯】(惯)子丑寅卯:地支的前四位,比喻各种事情。指什么话也问不出来或什么答案也得不到。

【第55句】:【望山走倒马】(谚)望见山就加鞭,把马赶死也还不到山的跟前。 指山看起来近,实际距离很远。也泛指要到达目的地,还要作走较长路程的准备。 也作望山跑死马。 望城跑死马。

【第56句】:【和尚脑袋——一溜净光】(歇)形容光光的,什么也没有。

【第57句】:【你一言,我一语】(惯)指两人或众人交谈、讨论或争辩。 也作你一言,我一句。 你一句,我一句。 你一舌,我一嘴。

【第58句】:【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俗语是指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成功。尤其是在科学实验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打退堂鼓,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据说农药“六六六”就是因为失败666次后而研制成功的。 据考证,它源于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山海经·海内经》中说鲧偷了天地的息壤(可以生长的土)来堵挡洪水,没有成功。天帝命祝融杀死了鲧,但他虽死犹生。《归藏·启筮》云:“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是以出禹。”这几句话是说“禹是从鲧肚子里出来的。他的父亲死后三年尸体不腐,最终剖腹产生出儿子禹。”这正说明了这个失败的英雄壮志未酬,精神不灭,他把不屈的奋斗精神传给了下一代——禹。而禹就是在总结上一代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艰苦不屈的奋斗,“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导的方法制服了洪水,获得了成功。鲧失败了,而鲧生出了禹,禹成功了。后人正是根据鲧禹治水神话中“失败生出了成功”这一传说,总结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俗语。

【第59句】:【铁不磨要锈,水不流要臭】(谚)铁要打磨,才不会生锈;水要流动,才不会发臭。比喻人要经常运动身体,才能保持健康。

【第60句】:【丢了凤凰巢,找个老鸹窝】 释义:老鸹:乌鸦。比喻离开了条件好的地方,到了条件差的地方。 例句:虽然当着她的面不叫,但是她怎么可能一点不知道?就是不骂她的人,也不免惋惜她实在是个傻瓜:“有福不会享”,“丢了凤凰巢,找个老鸹窝。”

【第61句】:【得意时车马盈门,失意时门庭冷落】(谚)车马盈门:门前你来他往,车马不断。门庭冷落:门里门外冷冷静静。旧指人情冷暖,得势时都来奉承,失势时无人往来。

【第62句】:【老鼠钻书箱——咬文嚼字】(歇)指过分斟酌字句,死抠字眼。 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耗子栽进书篓里——咬文嚼字”。

【第63句】:【先给杠子,后给麸子】(惯)麸子:小麦、大麦等磨成面过筛后剩下的麦皮和碎屑。比喻对人又打又拉。

【第64句】:【花好就怕一场风】(谚)指花开到艳丽时,最怕一场恶风摧残。比喻称心如意的好事,最怕发生突然变故。

【第65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释义:七级浮屠:七层塔。救人性命,功德无量,比造七层塔礼佛还要好。浮屠:又作“浮图”。 例句:慧澄道:“夫人勿怪。这官人为夫人几死,贫姑慈悲为本,设法夫人救他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第66句】:【寡妇回娘家——苦衷难吐】(歇)指有苦说不出。

【第67句】:【翻脸不认人】(惯)形容态度突然改变,不讲一点儿情义或情面。 也作“翻脸不认亲”。

【第68句】:【马到崖头收缰绳,船到江心补漏迟】见“船到江心补漏迟”。

【第69句】:【解铃须用系铃人】(谚)要解下老虎项下的铃铛,还得请那位系上铃铛的人才行。比喻问题是由谁引起,还得让谁去解决。 也作“解铃仍着系铃人”。

【第70句】:【唱高调】(惯)比喻说不切实际、实现不了或根本不打箅去实践的漂亮话。

【第71句】:【驼子跌在街心上——卖翘】(歇)翘:谐“俏”。指人故意造作娇媚姿态来诱惑人。含讥讽意味。

【第72句】:【妍皮不裹痴骨】(谚)妍:美丽。指人的长相俊秀,天资必定也聪敏。

【第73句】:【开后门】(惯)比喻利用职权给人以不应有的方便和好处。

【第74句】:【越渴越吃盐】(谚)吃盐多了口渴,越口渴越吃盐,越吃盐就越口渴。比喻人越是没钱,却越需要花钱,或越是无力应付困难,困难偏偏越多。

【第75句】:【黄鼠狼娶媳妇儿——小吹小打】(歇)讥讽人办事小里小气,不大方。也指小打小闹,气派、规模小。 也作“黄鼠狼娶媳妇儿——小打小闹”。

【第76句】:【扁担挑水——平肩人】(歇)本指挑小时扁担平放在肩,转指双方地位平等,不分高低。

【第77句】:【宁为鸡口,无为牛后】(谚)鸡口:鸡嘴。牛后:牛的肛门。宁可做小而能进食的鸡口,不愿做大而出粪的牛后。比喻人往往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受制于人。 也作宁为鸡头,勿作牛尾。 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第78句】:【当面鼓,背后锣】 释义:比喻人耍两面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例句:吴书记听了,马上沉下脸来,说了句:“当面鼓,背后锣,尽搞破坏!”

【第79句】:【不知葫芦里卖甚么药】(惯)旧时方士卖药把药装在葫芦里。指不了解内情,不清楚对方的意图。 也作不晓得葫芦里卖的甚么药。 不知道葫芦里装着什么药。

【第80句】:【捕得老鼠,打破油瓮】(惯)瓮:缸。比喻因小失大。

【第81句】:【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谚)指躲得了今天躲不了明天,终归躲不过去。

【第82句】:【三下五除二】(惯)原为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干脆利索。 也作“三下五去二”。

【第83句】:【裙带关系】“裙带关系”指官场上任人唯亲的用人不正之风。 “裙带”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赵升《朝野类要》卷三:“亲王南班之婿,号日西官,即所谓郡马也。俗谓裙带头官。”同是宋代,周辉《清波杂志》也记载:“蔡卞之妻七夫人颇知书,能诗词。蔡每有国事,先谋于床第。 然后宣之于庙堂……,蔡拜右相,家宴张乐,伶人扬言日:‘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讥其官职自妻而致。”原来卞妻为王安石之女。在宋朝时,民间管官职由妻而得叫“裙带头儿官”。通常人们所称的“裙带关系”一词即起源于此。 由此可见,古人所谓“裙带关系”,主要指由妻妾亲缘联络纽结的官场利益关系。后泛指因血亲、姻亲和密友、师生等关系而获得政治、经济上的利益,以及领导人物对效忠者、追随者给予特别的庇护、提拔和奖赏都归为“裙带关系”。

【第84句】:【一口唾沫一个钉】见“吐口唾沫是个钉儿”。

【第85句】:【叹气一口,宅低三尺】(谚)哀叹上一口气,就会使院宅陷低三尺。 指人在生活中要充满乐观精神,积极向上;如果悲观忧郁,必定走向衰落。

【第86句】:【门神老了不捉鬼】(谚)门神:旧时贴在大门上护宅的神像。比喻人年岁老了,精力衰弱,办不了事。

【第87句】:【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事】这个俗语常用来怒斥无耻之徒。源出北宋欧阳修《欧阳文忠集·与高司谏书》:“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这段话说的是北宋宋仁宗年间,欧阳修卷入了一场政治革新与反革新的斗争中去。当时,各地不断发生农民起义,北方又有西夏入侵,朝廷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非常尖锐。担任参政知事的范仲淹上书宋仁宗,提出革除弊政的十项措施,还指出宰相吕夷简任意超格提拔官吏、滥用私人等情况。为此,他遭到以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的攻击和诋毁,并被降职处分,贬出京城。欧阳修等人却同情范仲淹,为他鸣不平。 当时,有个叫高若纳的谏官,不仅不主持公道,反而和吕夷简一鼻孔出气,伙同权奸诽谤贤士,认为范仲淹应该被斥逐。欧阳修对此十分愤怒,特地写了一封信给高若纳斥责他。信中说:“昨天,这个贬官,那个待罪,而你居然还有脸见众官员,大模大样地在朝中走进走出,并且称是谏官,简直是不知道人间有羞耻这回事了。”这就是欧阳修的名篇《与高司谏书》。

【第88句】: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乱晃。

【第89句】:【谷里也难免有粒把稗子】 释义:稗子:一种稻田害草“稗子”的果实。比喻队伍不可能绝对纯洁,有少数坏人在所难免。 例句:哎呀,我多嘴了,说出来不要伤了自己人,游击队都是好人,谷里也难免有粒把稗子嘛!

【第90句】:【当面教子,背后教妻】 释义:可以当着别人的面教训子女,不能当着别人的而教训妻子。 例句:“当面教子,背后教妻?_你敢管教在家里管教,别上外边闹笑话给人家看!

【第91句】:【祸从天降,灾向地生】(惯)指灾祸突然降临。

【第92句】:【随大流】(惯)指随着大多数人的意愿说话、办事。 也作随大溜。 随大势。

【第93句】:【城隍老爷上了小鬼的当】 释义:城隍:迷信传说指主管某个城的神。比喻被手下人欺骗了。 例句:我看看锁着房门,我才明白城隍老爷上了小鬼的当了!他妈的,他在没走以前,还同老子表示得很好,这个家伙倒干得好!

【第94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谚)杀了人的,要以命相抵;欠人账的,要还清债务。指欠命债的拿命偿,欠财债的拿钱还,欠偿相当,这是常理,也是律条。 也作杀人偿命,借债还钱。 杀人者偿命,欠债者还钱。

【第95句】:【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歇)泥菩萨一到水里就溶化了。 比喻自己保不住自己。 也作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第96句】:【老虎头上拍苍蝇】(惯)比喻冒险去触犯有权势、有地位的人或势力。 也作老虎头上扑苍蝇。 老虎头上抓毛儿。

【第97句】:【灯草拐棒儿——拄不定】(歇)灯草:灯芯草的茎,质软中空。拄:谐“主”。指人拿不定主意。 也作“灯草拐杖——拄不定”。

【第98句】:【蹦不了蛤蟆跑不了鳖】(惯)比喻当事人谁也逃不掉或脱不了干系。

【第99句】:【趁浑水摸鱼】 释义:比喻趁混乱之机捞取好处。 例句:我刚才了解了一下:有些人是怕“自由借贷”,以攻为守;有些人想趁浑水摸鱼,多少捞几个。

18581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