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深入人心的民间俗语金句,看完忍不住流泪了!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光屁股打老虎——又不要脸,又不要命

【第2句】:【 光许愿,不供献】说空话,不兑现。成语:轻诺寡信。马 烽《太阳刚刚出山》:“我知道你这个人光许愿,不供献。”

【第3句】:昨天是我的生日,晚上,爸爸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我尽情地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的肚皮撑得像皮球似的。第二天早上只喝了一杯水就上学去了。中午,又是一桌丰盛的饭菜,我还是不想吃。爸爸说:“这真是一顿吃伤,十顿喝汤啊!”(河南·许昌)

【第4句】:【鼓楼上小雀——耐惊耐怕】(歇)本指鼓楼上的小雀因听惯了鼓声经得起惊吓,转指人久经磨炼,遇事不会胆怯。

【第5句】:带着秤杆买小菜——斤斤计较

【第6句】:电话里谈恋爱——两不见面

【第7句】:【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这一俗语比喻即使是强有力者,也难以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此典出自《西游记》第四十五回。孙悟空、沙僧、猪八戒一行,历经千辛万苦,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一天,路过车迟国,本要进见国王倒换关文,却与国王的假国师发生了冲突。正当国王疑惑的时候,忽然殿前来了三四十名乡佬,朝上磕头道:“万岁,今年整个春夏都无雨,庄稼受旱,特来启奏,请哪位国师爷爷祈一场甘雨,普济黎民。”国王应允,并对悟空说:“你今远来,冒犯国师,如你敢与国师赌胜求雨,胜了,饶你罪名,倒换关文,放你西去;不胜,就将汝等沙场典刑。”悟空笑着答应了。那位假国师原是虎力大仙,准备登坛求雨。孙悟空说道:“你也太自以为是了,对我这个远方僧人一点也不谦让,不过也难怪,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虎力大仙抢先一步,祈雨去了。孙悟空随后施展威力,让虎力大仙一败涂地。而他自己倒是祈来了瓢泼大雨,为当地老百姓解除了燃眉之急。 “强龙不压地头蛇”,话虽那么说,只要正义在手,神龙没有斗不过地头蛇的。

【第8句】:玻璃瓶里插蜡烛——心里亮;肚里明

【第9句】:【逢人且说三分话】(谚)对人,特别是对初次接触的生人,说话只能说三分,绝不可毫无保留地倾诉心里话。指和人说话要做到多想少说,慎而又慎。 也作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人前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第10句】:【老树正补屋墙】缺意即正好补缺。《小说月报》(1981,1): “老树正补屋墙缺的事到处都有。范厂长结合(复职)后,他 分担的那段马路,正好由老潘头接着扫起来。”

【第11句】:【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人不可轻信。姚雪 垠《李自成》:“走的好,走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 不可无。万一有一个料不到,连老本儿就赔上了。”

【第12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释义:冯唐:西汉人,头发都斑白了还只做郎官,一次文帝过郎署,跟他谈论任用将帅的事,谈得很投机,拜他为车骑都尉。景帝时,被贬,出为楚相。武帝时,广求贤才,有人推荐他,可他已经九十多岁,不能任职了。“冯唐易老”是说在能发挥聪明才智时不去发现使用,当要使用时,人已经老了。李广:西汉人,文帝时因征讨匈奴有功,封为武骑常侍,景帝时擢为将军,在同匈奴作战中屡建战功,匈奴畏惧他,称为“飞将军”。到武帝时,李广手下的人因战功封侯的已达数十人,而李广却未能得封。现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形容用人之弊,不能知人善任。也表示一种牢骚,批评人用人不当。例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历史上早就有这样的教训。如果发现了确实是人才,就要果断地把他放到一定的位置上去。

【第13句】:海绵打钟——不响(想)

【第14句】:姥姥死去几年了。一天,舅姥爷到我家来,妈妈上前拉住舅姥爷的手亲热地说:“拉着舅的手,闻到娘的香。”(四川·南江)

【第15句】:【一日三,三日九】九、久谐音,谓经过较长时间。明代《古 今小说》:“一日三,三日九,捱到十月满足,生下一个小孩儿 出来,举家大惊。”

【第16句】:【杀风景】(惯)破坏美好的景色。 比喻破坏人的兴致与情绪。 也作“煞风景”。

【第17句】:【阎王不嫌鬼瘦】(谚)鬼再瘦,阎王也不会可怜,不会放过。比喻压迫者与剥削者,对劳苦大众的压迫与剥削,从来都是残酷无情的。 也作阎王不嫌小鬼瘦。 阎王顾不得鬼瘦。

【第18句】:【大白天说梦话】释义:说荒唐话、不实际的话。例句:“连升嫂子,你不要大白天说梦话吧,这是不可能的事儿!”

【第19句】:【画鬼容易画人难】原指作画,泛指艺术作品要真实反映 情况不容易。或说:画鬼魅易,画狗马难。清代《闲情偶 寄》:“昔人云:画鬼魅易,画狗马难。以鬼魅无形,画之不 似,难于稽考。狗马为人所习见,一笔稍乖,是人得以指 摘。”

【第20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谚)象牙:大象的门牙。比喻庸人的嘴里不会说出高雅的词语。也比喻恶人嘴里没善言。 也作“狗口无象牙”。

【第21句】:【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谚)担子不放在肩上,就不知它的重量;不走长路,就不知远行的艰难。指只有经过亲身实践,对事物才会有深切的体会。

【第22句】:【使出浑身解数】拿出全部本领。海外陈若曦《突围》:“为 了今晚的菜,她可真使尽了浑身解数。”

【第23句】:阎王扮观音——神不神,鬼不鬼

【第24句】:【麦子上场,小孩儿没娘】(谚)割倒的麦子堆到场里,急摊急碾,妇女们都忙着麦场上的事,小孩儿也就没娘照料。指麦子上场,是收麦过程中最紧张、最忙迫的时候。

【第25句】:三十晚上盼月亮——没个指望

【第26句】:我缠着妈妈买橘子吃,妈妈很不高兴地说:“今天要吃这样,明天要吃那样,你真是一个小馋猫。”爷爷在一旁插话说:“这就叫‘生根的要肥,长口的要吃’。”(湖南·沅江)

【第27句】:【夹裤改单裤——没里儿】(歇)里:谐“理”。指理亏。

【第28句】:【地头文书铁箍桶】(谚)地头:地方上,专指当地的衙门。铁箍桶:用铁条紧箍的木桶。指当地衙门的文书,就像铁箍的桶一样牢实,是当地人人都必须遵从的。 也作“地头的文书,铁箍的桶”。

【第29句】:【拉黑牛】(惯)指卖主让同伙装成顾客,假装购买其货物,诱骗顾客上当。

【第30句】:【倒打一钉耙】释义:比喻反皎一口。例句:我们前些天,揭发批判了李春山,他现在公开赖账,还对李克同志倒打一钉耙,真是无耻已极。

【第31句】:出须的萝卜——肚子空

【第32句】:【肚里有墨水儿】(惯)比喻人有知识,有文化。

【第33句】:米仓里的老鼠——尽你享受

【第34句】:秫秸秆儿当大梁——顶不住

【第35句】:【防人之心不可无】(谚)防范别人伤害自己的心不可没有。指人不可有害人之心,但防人害己的警惕性总要经常保持。 也作防贼之心不可无。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第36句】:【没请来财神,却请来太岁】(惯)太岁:传说中的神名,迷信认为在太岁出现的方位掘土建屋,会遭受祸殃,后比喻凶恶的人。比喻没得到好处,却招来了坏人。

【第37句】:【老鼠没有不偷油的】释义:比喻人没有不贪便宜的。例句:等到当家的回来,生米已经煮成了熟粥,看他还能怎样,老鼠还有不偷油的?猫还有不贪腥的?人还有不爱财爱物的?

【第38句】:【伸出脖子挨杀】(惯)比喻坐等着任人宰割、欺辱。 也作“伸长脖子挨刀”。

【第39句】:【脚踏两只船】(惯)1形容和两边都有联系,哪一方都不得罪。2指同时做两种事情。 也作脚踩两边船。 脚踩两只船。

【第40句】:擀面棍当笛子吹——没眼儿

【第41句】:【老板】“老板”在新中国成立前是私营企业主的代称,“大老板”就是资本家了。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告”,实现了公有制,自然也就失去了老板存在的土壤。改革开放以后,私营经济又有了大发展,出现了“老板”遍地都是的现象,具有亿万资产大买卖的富豪称“老板”,小吃店的店主、摆地摊的摊主也称老板,反正见怪不怪,人们也都习惯了。那么,“老板”是怎么来的呢? “老板”一词的来源,有多种说法,这里只选择一种,“老板”源于“拍板”。“老板”最早是用于称戏班班主的。如梅兰芳在旧时称梅老板。清代张涛《津门杂记》云:“优伶美其名‘相公’,即‘像姑’之讹音,言其男而像女也。向居候家后,其寓所日‘下处’,主人日‘老板’;多半亦梨园子弟出身,积有资金,遂畜雏伶,自立堂门。”这里再明白不过地说明,戏班班主称为“老板”,他们多是梨园子弟出身。戏班班主被称为“老板”,是从唱曲中的“拍板”来的。要节奏鲜明,就得有指挥棒,指挥戏曲演唱的指挥棒,就是“拍板”,即打拍子的长条板子。明代曲论家王骥德在《曲律》中所说的“盖凡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板以为节制。”明代魏良辅的《曲律》中曾说:“惟腔与板两工者,乃为上乘。”这就是说,演唱者要唱得腔纯板正,才算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老板”之“板”是源于“拍板”之“板”的端倪来。正因为曲坛领袖或戏班班主多是“腔纯板正”的梨园杰出人物,正因为他们老于板眼纯正而歌,所以把他们称为“老板”是再形象不过了。

【第42句】:【胡萝卜就烧酒,仗个干脆】释义:比喻做事情干脆利落。例句:这正是件迅雷不及掩耳的事情。说句外话,叫做:“胡萝卜就烧酒,仗个干脆。”

【第43句】:黑瞎子回家——熊到家了

【第44句】:【假马卖了个真马的价儿】(惯)比喻把差的当好的来用。

【第45句】:【自作孽,不可活】佛家认为作孽要遭报应。指做坏事毁 了自己。清代《镜花缘》:“若任性妄为,致遭天谴,那是自作 孽,不可活,就怨不得人了。”

【第46句】:叭儿狗咬月亮——不知天有多高

【第47句】:【内藏虎狼之心,外饰温恭之貌】(惯)指人内心凶残狠毒,外表却装出温良恭谦的样子。

【第48句】:【幼而学,壮而行】(谚)少年时学习知识,壮年时躬行实践。指少年学习,是为壮年社会实践打基础的。

【第49句】:【饭来张口,水来湿手】(惯)指人不劳动,坐等着享福。 也作饭来张口,茶来伸手。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第50句】:【新来的媳妇三日勤】新到一个地方工作,总会积极一些, 时间久了,就渐渐疲塌。清代《醒世姻缘传》:“狄希陈也没 叫改姓,就收做了家人。‘新来的媳妇三日勤’,看看两口子 倒也罢了。”

【第51句】:【蒙被子放屁——独吞】见“被窝里放屁——独吞”。

【第52句】:【趁热好打铁】释义:比喻做事要抓住时机。例句:“趁热好打铁,把剩下的这些岗楼都他妈的一扫光吧!”

【第53句】:小明常埋怨自己笨,不会写作文。这天老师布置了一篇写读后感的作文,回家后,小明就开始找作文选。妈妈看到了,对他说:“人不学不灵,钟不敲不鸣。多读又多练,文章自然变。”(广东·龙门)

【第54句】:人打江山狗坐殿——抬举畜生

【第55句】:开甑的蒸气——直往上冲

【第56句】:【小骂大帮忙】(惯)指批评、反对不过是作姿态,实际上是支持、拥护、帮大忙。

【第57句】:【跌跟头】见“栽跟头”。

【第58句】:这几天真忙,妈妈说:“这秋里,不但要摘棉花,收玉米,还得犁地种麦,累人啊!还不如春天清闲呢!”爸爸说:“金七月,银八月,三春不如一秋忙。”(河南·虞城)

【第59句】:阎王的参谋——净是鬼点子;鬼点子多;诡(鬼)计多端

【第60句】:【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谚)石(dan):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米救济及时,别人把你当恩人尊敬;一石米救济不当,别人反而对你怀恨在心。指救济人只可救济窘困,长期救济,恩反成仇。

【第61句】:马老腿慢,人老嘴慢。

【第62句】:背靠背走路——各奔东西

【第63句】:【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谚)指在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之后,必然会有各种疫病流行,要严加防范。

【第64句】:【胆小落个怕死鬼】胆小没有好处。西戎《一个年轻人》: “这时有些人感到桂梅答辩得好,立刻跟着帮腔:对,胆小落 个怕死鬼!”

【第65句】:节日里鸣锣——鼓舞人心

【第66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释义:比喻青春一去不复返。例句:咱岛里部知道,你是个英雄有为的少年,古人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少年时代真是黄金难买哪。

【第67句】:【老牛掉在水井里——有劲几使不上】(歇)指陷入困境,有本事无法施展,或有办法用不上。 也作老牛掉井里——有力使不上。 老牛跌到井里头——有劲儿没处使。

【第68句】:【吃一堑,长一智】释义:吃一次亏就会增长一些智慧。例句:“妹妹!”姐姐沉痛地说,“吃一堑,长一智。接受我的教训吧,把姐姐作为前车之鉴吧!……”

【第69句】:鸭子不吃瘪谷——肚子里有货

【第70句】:鱼找鱼,虾找虾,乌龟爱王八——气味相投

【第71句】:【前人栽树,后人修剪】比喻对于前人开创的事业,后人要巩固并发展,不使荒废。

【第72句】:奶奶睡觉很香,我问她为什么睡得那样好。她说:“为善,夜夜睡得香;作恶,日日心里慌。”(广东·龙门)

【第73句】:【宰相回乡拜四邻】(谚)宰相作为当朝青树林大员,回到家乡,还去拜访邻居。指官位再大也不压乡亲。

【第74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释义:东西总是依照种类聚集在一起,人总是一群一群地分开。常比喻坏人总是与坏人勾结在一起。例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黑鬼对黑鬼,又不碍着谁。

【第75句】:【茶喝二道酒喝三】(谚)茶喝二道:茶喝到第二道,茶味正浓。酒喝三:酒喝过三杯后,精神兴奋。 指二道茶方酽,三杯酒提神。

【第76句】:保险柜里安家——图的是安全

【第77句】:【招猫递狗儿】(惯)比喻不务正业,招惹是非。

【第78句】:【十日滩头坐,一日行九滩】(谚)行船遇到逆风大浪,只好长时间在滩头困守;一旦风顺浪平,即可扬帆远航。比喻机会不来,只好坐等;机会一来,便可大显身手。

【第79句】:【好猫不作声】(谚)指善于捕捉老鼠的猫不出声。常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张扬、不轻浮。

【第80句】:【漏风信】见“露风声”。

【第81句】:急水滩头红翅鱼——经过风险

【第82句】:【好家当怕三份分】(谚)再好的家业,要是一分三份,就显得很单薄了。指大家业合在一起厚实,人力物力调动支配都方便;分开就处处拮据了。

【第83句】:【前头狐狸跌下井,后头狐狸没有醒/前头乌龟爬坏路,后头乌 龟照旧爬】狐、糊谐音。借指人糊里糊涂,不能吸取前人的 教训。乌龟会缩头,行动缓慢,象征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语文图书:“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有车后有辙,就是 指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前头乌龟爬坏路,后头乌龟照旧 爬,前头狐狸跌下井,后头狐狸没有醒,就是指不接受别人 经验教训的危害。”

【第84句】:【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歇)形容非常容易或很有把握。多指捉拿人。 也作瓮中捉鳖——手到擒来。 瓮里抓鳖——手到擒来。

【第85句】:【一棒打着两个人】(惯)比喻一句话伤了两个人。

【第86句】:【八字】“八字”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迷信的人认为,根据生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好坏。 “八字”源于历法。相传在黄帝时代,即由天皇氏制干支,伏羲作甲历,创建了中国的历法(太阳历)。“八字”是从历法查出的天干地支八个字。 “八字”表达了人出生时太阳的位置,根据阴阳五行的原理来推算人的性格与这种性格所呈现的人生方向。 “八字”也叫“四柱”(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每柱两个字,上为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下为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四柱”正好八个字,所以称为“八字”。“八字”始于唐代,最初以年柱为主体,以生年干为本命,辅以纳音法推命。唐代的李虚中改以年为主,取年、月、日、时四柱推命。五代的徐子平改以日干为主(日主),查四柱间之五行生克制化,刑冲会合为推命重点,并发扬光大。当今的八字推命,皆以子平法为正宗,故“八字”命学又称“子平法”或“子平八字学”。

【第87句】:【 一浪接一浪】不断增加,不断发展。接,也说:高。王蒙 《失态的季节》:“几次汇报演出都十分成功,不管歌唱得怎 么样舞跳得怎么样,整个演出是掀起一个热浪紧接着一个 热浪。”

【第88句】:【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释义:饿死也不偷盗,屈死也不告状。旧日寸打官司告状没有钱不行,所以穷人冤屈再大也只能忍受,不去告状。例句:让你心甘情愿地给他当牛做马,所谓“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就是让你认输。

【第89句】:一天,村里来个卖葡萄的,要价一元钱一斤,大家嫌贵,可他却说:“一元钱,不算多,买不着汽车和摩托;两元钱,不算贵,拉不回冰箱和冰柜。”(河北·黄骅)

【第90句】:【夹心饼干两头咬】两面不讨好,两头受气。香港唐人《金 陵春梦》:“我们所担心的,乃是既得不到中央爱护,又得不 到民间谅解,到那时候做了一块夹心饼干两头咬,岂不甚 惨?”

【第91句】:蝼蛄吃庄稼——地下活动

【第92句】:【初生牛犊不怕虎】释义:比喻年轻人敢作敢为,无所畏惧。也比喻人缺少经验,不知危险,做事鲁莽。“怕”又作“畏”、“惧”。例句:他说:“看来,史文远把生产K霉素看得过分容易了,这倒是可能的。这个年轻人还是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第93句】:【仕无中人,不如归田】见“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第94句】:【开船不等客】(谚)船按时起航,只有乘客及时赶来乘船,船不会延时等待乘客。比喻人做事要看准时机,不能错过。 也作“开船不等岸上人”。

【第95句】:惊破胆的兔子——畏首畏尾

【第96句】:【八九不离十】(惯)形容差不离儿,十分接近。

【第97句】:【 别人碗里粥稠/别人碗里肉肥】嫉妒或羡慕别人。成语:馋 涎欲滴。贾平凹《废都》:“我让你嫁给那个残疾你去不去? 你不要看着别人的米汤碗里结一张皮儿就嫉妒饭稠!”

【第98句】:跳远比赛——寸土必争

【第99句】:弯刀割麦——拉就倒

17102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