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谚语俗语文案抖音经典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先来媳妇不怕晚来婆】(谚)媳妇虽然是晚辈,但先来;继母虽然是长辈,但晚到。先来的不怕晚到的。指资格老往往胜过地位高。

【第2句】:【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嘴里】 释义:比喻好东西被糟蹋了,或好姑娘嫁给一个不好的丈夫,太可惜了。 例句:那武大是个懦弱本分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烧饼。

【第3句】:【胶多不黏,话多不甜】(谚)胶用得过量了,就没有黏性;话说得哕唆了,就没人爱听。指说话贵在简明扼要。

【第4句】:【中流失船,一壶千金】(谚)中流:河流的中心处。壶:葫芦,浮水的救命工具。船行到河中间失了事,此时的一个葫芦就有千金的价值。指物品的价值不固定,急用时价值就高。

【第5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谚)比喻凡是对立的双方,不是这一方占上风,就是那一方占上风,总有个高低胜负之分。

【第6句】:【剃头担子——一头热】(歇)剃头担子:理发匠流动着做生意用的担子,一头放板凳和理发工具,另一头是烧热水用的小火炉。指当事双方一方热情,一方冷淡。 也作剃头挑子——一头热。 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

【第7句】:【豹子跑山巅,野猪山腰转】 释义:豹子经常在山顶活动,野猪经常在山腰活动。这是猎人总结出的经验。 例句:我的好猎手,你的神枪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什么豹子跑山巅,野猪山腰转,这些打猎经验使我心服。

【第8句】:【春算命,夏郎中,秋道士,冬裁缝】(谚)郎中:医生。春天是一年之始,算命的人多;夏天气候炎热易生病,医生走红;秋天收获季节,道士化缘方便;冬天寒冷要添衣服,裁缝生意忙。

【第9句】:【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谚)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指腊月的初七、初八,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日子。

【第10句】:【抱一颗猪头,还找不到庙门】 释义:比喻好人不担心没有人要,或有东西不担心送不出去。 例句:有一场好雨马上种谷,我看你快找旁的哪组少人的参加吧,我不信抱一颗猪头,还找不到庙门,你父子好手把呀。

【第11句】:【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歇)有神通广大的姜太公在,别的神仙都得退避让位。比喻有地位高或本领高的人在,无人敢与抗衡。 也作“姜太公在此——没有你们的位”。位:位置。

【第12句】:【铺的草,盖的草,有个老伴就是好】(谚)即使穷到下铺草、上盖草的程度,只要有个老伴相依为命,彼此体贴照应,就会感到十分满足。指老年人最难得的是有个老伴。

【第13句】:兵糊涂一个,将糊涂一群。

【第14句】:【栽葫芦傍墙,养女儿似娘】(谚)葫芦藤爬着墙生长;女儿伴着娘成长,意趣、性格、生活方式都与娘相似。指女儿的品行受着母亲的直接影响。

【第15句】:【人吃五谷生百病】见“吃五谷杂粮,保不住不生病”。

【第16句】:【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见“大家齐了心,黄土变成金”。

【第17句】:【鸡多不下蛋,人多吃闲饭】(谚)指人多反而效率差。

【第18句】:【一退六二五】本是一句换算口诀,比喻推卸责任。它始创于民国初年。 之前的老秤,每斤为十六两,如成语“半斤八两”即来源于此。后更换为十两一斤的新衡器,为了换算方便快捷,有人编了《斤秤流法》普及推广。第一句就是“一退六二五”,也称“一推六二五”,说的是旧称的一两,等于新秤的六钱二分五厘。此口诀一诞生,伴随生出新的意蕴。久而久之,其原意随着旧秤的退出,被人遗忘,而次生的新意,却落地生根,甚至可以永久流传。在于以此形容当事人逃避责任,唯妙唯肖。“退”也,脚底抹油,溜之大吉;推也,嫁祸他人,找替罪羊。恰好“一退六二五”谐音“一嘟噜”,多少麻烦事,悉数向下推诿,比起“踢皮球”,意象更从容潇洒。

【第19句】:【露风声】(惯)指透露某种信息或散布某种消息。也指泄露秘密。 也作漏风信。 走漏风声。

【第20句】:【眼里插棒槌】(惯)比喻使手段欺负人,让人承受不了。

【第21句】:【人多出韩信】(谚)韩信:古代杰出的军事家,汉初帮汉高帝刘邦建立帝业的元勋。指人多就会出人才。

【第22句】:【班房】现在人们称被司法部门拘留或坐监狱为“蹲班房”。它源自哪里呢? 考其源,是来自明清两代的“三班八房”。所谓“三班”是指皂班、隶班、快班,属于差役组织,分掌维系治安、侦察、捕缉、提刑、解押、传呼诉讼等事务。“八房”是指吏房、礼房、兵房、工房、刑房、仓房和承发房,属于封建国家地方政权中的胥吏机构,分掌地方民政、财政、教育、水利、建设等事务。古代衙门不仅管行政事务,还管审判。故此,根据“三班八房”的性质和职能,人们就把封建衙门、监狱简称为“班房”。

【第23句】:【牛头马面】“牛头马面”比喻各种阴险丑恶的人。它源自佛教,传说中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牛头马面”是地狱的公差,让人在阴间受上刀山下油锅等刑罚的差事都是他们去做。牛头最初又叫“阿傍”,其形为牛头人身,手持钢叉,力大无比,能排山倒海。阿傍在世时,因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牛头传人中国后,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对称、成双,于是又配上了马面。“牛头马面”可以说是土洋结合。

【第24句】:【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翼】 释义:比喻人心难测,要真正了解很不容易。 例句:现在是革命时代,只讲干革命不讲打天下,但是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翼,真正的革命派当然很多,假革命准又能保其无?

【第25句】:【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 释义:说明要动脑筋,想办法。“东西”也可以换成“事”或具体的物。 例句:“……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不能看着你急死!”

【第26句】:【两物相形,好丑愈见】(谚)人或物,只要两两放到一起比较,好的丑的,自会看得很分明。指比较是识别人与事物的最好办法。

【第27句】:【江河千百条,条条归大海】 释义:比喻迟早要归到某处去或要走某一条路。 例句:江河干百条,条条归大海。今日言别,明日重逢,这也是常有的事。

【第28句】:【一推三不转】(惯)形容人心眼儿实,头脑不灵活。

【第29句】:【毛毛雨打湿衣裳,杯杯酒吃败家当】见“杯杯酒吃垮家当,毛毛雨打湿衣裳”。

【第30句】:【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谚)度:计算,估量。 山上有树木,工匠就会去估量如何采用它;宾客有礼仪,主人就会择优录用他。指只要有才,就不愁不被选用。

【第31句】:【船无水不行,事无钱不成】(谚)就像船离了水不能划行一样,做事离了钱财就办不成。指钱财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第32句】:【见死不救,牲畜不如】(谚)指见人有危急就应该立即伸手救援。

【第33句】:【耗子见了猫】见“老鼠儿见了猫”。

【第34句】:【一个萝卜顶三个坑】 释义:比喻一个人承担三个人的工作任务。 例句:今天我这个班,就没剩下几个大罐。我怎能不去?厂里的人都连轴转,一个萝卜顶三个坑,谁也没法填我这空位。

【第35句】:【人家偷驴他拔橛儿】(惯)橛儿:拴驴的桩子。别人偷走了驴,他去拔桩,结果被抓住。比喻别人得了好处,他去代人受过或承担责任。 也作人家偷牛,叫他拔桩。 人家偷牛,你拔橛子。 人家偷驴,你拔橛儿。

【第36句】:【一头抹了,一头脱了】(惯)形容两头落空,一无所获。

【第37句】:【好话说上千千万,不如实事办一件】(谚)好听的话说得再多.也不如切切实实地做上一件好事管用。 指光说不起作用,贵在拿出实际行动。 也作“好话千句,不及好事一桩”。

【第38句】:【百灵鸟不忘树,梅花鹿不忘山】(谚)指百灵鸟不忘它生活着的树林,梅花鹿不忘它生活着的深山。 比喻人无论生活环境怎样变化,都绝不可忘本。

【第39句】:【作舍道边,三年不成】(谚)在大道旁边筑房舍,过往行人多,七嘴八舌,主人拿不定主意,三年也筑不成。指做事多谋寡断,难以成事。

【第40句】:【六部尚书】“尚书”是古代官职的称谓,源自秦朝。据唐代,徐坚《初学记·诸曹尚书》介绍:这一称呼来自秦代“诸曹尚书”。“曹”是分部门办事的意思。秦代没有“六部”,中央行政机构为“九卿”分别执掌。魏晋以后,实行行政部门改革,由尚书分曹治事,按照分工合并为“六曹”,“曹”渐变成后来的部。“部”的长官称“尚书”。自隋唐时期开始,中央行政机构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自此,“六部”的名称确定下来,一直到清朝没有大的变化。 “六部”的名称和分工如下:1.吏部:主管全国文职官吏的挑选、考查任免,调动,封勋。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组部、人事部。 2.户部:主管全国户籍、田亩、货币、赋税、官员俸禄等。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农业、财政、税务、民政部门的职能。 3.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邦来宾。类似于现在的教育部、外交部礼宾司。 4.兵部:主管全国武职官员的选用和任免,以及兵籍、练兵、军械、驿站、军令等军政大计。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5.刑部:主管全国的司法、行政、刑狱等。具有现在的司法部、公安部、检察院、法院的职能。 6.工部:主管全国的屯田、水利、工程、营造、交通等。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水利部、建设部、交通部等职能部门。 尚书是官名。“尚”即执掌之义。“尚书”就是各部的正职长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职称“侍郎”。在六部之下设若干司,分掌本部某一方面的工作。“司”的长官称“郎中”,副长官称“员外郎”。

【第41句】:【扯顺风旗】(惯)顺风旗:指船帆。 顺着风向扬起船帆。1比喻占有好条件,有某种优势,能占上风。2比喻顺着权势者的心意说话办事。 也作“打顺风旗”。

【第42句】:【池里爬出来,再掉到井里】(惯)比喻刚摆脱灾难,又陷入另一场灾难之中。

【第43句】:【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惯)你提出什么问题来,我都能回答你。指人善于应对。

【第44句】:【守着骆驼不牵驴】(谚)指取大舍小,是选择的原则。也比喻干事业要奔大目标。 也作守着骆驼不说驴。 守着骆驼不吹牛。

【第45句】:【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释义:据《三国演义》记载,刘备在长坂坡遭到惨败以后,战将赵云冒险杀入重围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刘备为了收买人心,故意把阿斗摔在地上,说,“为了救你,差点儿伤了我一员大将。”比喻有意向人买好。 例句:我拿话把他堵在门外:你也不用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我这个人外号叫“改不了”,癞狗扶不上墙。

【第46句】:【狗不嫌家穷】(谚)狗不会因主人家里贫穷而嫌弃。指狗忠于主人。 也作狗不舍穷家。 狗不嫌主贱。

【第47句】:【没有弯弯肚子,不敢吃镰刀头】(谚)指有弯弯的肚子,才敢吞吃弯弯的镰刀。比喻人在某方面没有特别的本领,就不敢去冒某方面的风险。 也作没有弯弯肠子,别吞镰钩刀子。 没那弯弯肚子,也吞不下这镰刀头。

【第48句】:【书呆子经商,老本儿赔光】(谚)书呆子:只知道死读书而不知变通的人。指书呆子做生意,不通变,不懂行,会把血本也赔光。

【第49句】:【有百害而无一利】(惯)指有许多害处而没有一点儿好处。

【第50句】:【贫家富路】(谚)贫家:居家贫穷。 富路:出门在外带足盘费。指居家节俭容易度日,上路窘困无处呼救。 也作“穷家富路”。

【第51句】:【鱼离水,草离根】(惯)比喻失去了根本,离开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

【第52句】:【饿咽糟糠甜似蜜,饱饫烹宰也无香】(谚)饫(yu):饱时进食。烹宰:经过烹调的肉食佳肴。人在饥饿时,吃糠咽菜也香甜;在肚饱时,美食佳肴也不香。指饭菜香不香,关键在于人是饥是饱。 也作饿了糠如蜜,不饿蜜不甜。 饥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

【第53句】:【乡有乡规,民有民俗】(谚)乡里有乡里的规程,地方有地方的风俗,不可忽视,也不可混同。指进入一个新的地域环境,必须顺从地方风俗民情。

【第54句】:【横草不拈,竖草不动】 释义:拈(nian):拣起。形容人懒怕动。 例句:冯金保又说大姐成日横草不拈,竖草不动,偷米换烧饼吃。

【第55句】:【鼻子是鼻子,眼是眼】i(惯)本指人长得有模有样,比喻做事情条理清楚,有水平,够标准。

【第56句】:【滚汤泼老鼠,一窝都是死】 释义:比喻全部被消灭或无法存活。“泼”又作“泡”。 例句:行者道:“我若打他啊,只消把这棍子往池中一搅,就叫做‘滚汤泼老鼠,一窝儿都是死。’可怜!可怜!”

【第57句】: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第58句】:【东庙里烧香,西庙里许愿】(惯)许愿:迷信的人祈求神佛保佑时许下某种酬谢。比喻到处许愿,求人帮助。 也作东庙里拜佛,西庙里烧香。 东庙里打斋,西寺里修供。 打斋:念经做法事。修供:向神佛敬献供品。

【第59句】:【无债一身轻】(谚)不欠人的债务,自然就一身轻松。指债务带给人的负担是沉重的,还清债务,就不再有负担。 也作“无账一身轻”。

【第60句】:【山有山主,水有水霸】 释义:比喻各个地方都有称霸者把持。 例句:“这三河镇旧社会是啥样?”姚春心酸地说,“真不敢想。”“山有山主,水有水霸。三汤五虎震山河,三河灾难多。”

【第61句】:【抱粗腿】(惯)指攀附有钱有势的人。

【第62句】:【给空头支票】见“开空头支票”。

【第63句】:【夹肢窝生疮——阴毒】(歇)夹肢窝:也作“胳肢窝”,腋窝。本指阴处长毒疮,转指阴险毒辣。

【第64句】:【阴沟里翻船】(惯)阴沟:地下的排水沟。比喻在不该出事的地方遭到挫折或失败。

【第65句】:【各有各的牢笼计,各有各的跳墙法】(谚)牢笼计:严防固守的计谋。跳墙法:越墙进入的办法。指你有你的守法,我有我的攻法,各有各的手段和计谋。 也作“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法”。

【第66句】: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第67句】:【拴着的驯马拉五百,没笼头的野马驮三千】(谚)驯马:驯服的家马。笼头:用皮条编成的戴在骡马头上的套具。指家马负重力小,野马负重力大。比喻死守家门没出息,出外闯荡长才干。

【第68句】:【好鹰不叼昧心食,好虎不吃屈死兽】 释义:比喻行为要光明磊落,昧良心的事不做。 例句:巴满贡追上几步,又气又笑地拦住她:“你把话说明白呀!好鹰不叼昧心食,好虎不吃屈死兽,赫哲人办事都在明处。”

【第69句】:【开不了张】(惯)做买卖的卖不出货物。比喻事情无法开头。 也作“开不了台”。

【第70句】:【拔了萝卜带出泥】(惯)比喻在查处某一问题的过程中,也顺带发现了其他问题。也比喻由于办事不当而惹了麻烦或连累了他人。

【第71句】:【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 释义:比喻长寿,用于开玩笑。 例句:“大伙都愿意你多活几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好给我们多发展几头壮牲口。”

【第72句】:【路走到尽头总会转弯的】(谚)路要是走到尽头,就非转弯不可。 比喻事情总有转机之时。

【第73句】:【爱叫的麻雀不长肉】(谚)比喻轻浮而不务实的人,不会有什么作为。

【第74句】:【葫芦牵到扁豆藤】(惯)比喻把不相干的事情扯到一起。

【第75句】:【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见“马不知脸长,牛不知角弯”。

【第76句】:【先生迷了路——在家也是闲】(歇)先生:民间对瞎子的戏称。瞎子迷了路闲转悠,坐在家里也是闲坐着,反正是一样闲着不做事。比喻事情不值得花费心思去想去做。

【第77句】:马老腿慢,人老嘴慢。

【第78句】:【天高皇帝远】见“山高皇帝远”。

【第79句】:【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见“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第80句】:【房无一间,地无一垅】(惯)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 也作房无一间,地没一垄。 房无半间,地无一垅。 地无一垄,房无一间。

【第81句】:【万事留人情,后来好相见】见“凡事留人情,日后好相见”。

【第82句】:【嘴上天官赐福,肚子里男盗女娼】(惯)天官:道教所信奉的三神之一;三神也称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传说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赐福于人。指嘴上说得冠冕堂皇,思想行为却卑鄙无耻。

【第83句】:【官不大,僚不小】(惯)形容人职位虽不高,却装腔作势,官气十足。 也作“官儿不大,架子不小”。

【第84句】:【翻身离虎穴,失足入龙潭】(惯)比喻刚离开一个危险的地方,又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第85句】:【下半旗致哀】“下半旗”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致哀方式。当一个国家领导人逝世,或者发生重大灾难,习惯上要把国旗升起后下降到离国旗杆顶端一段距离(距杆顶三分之一处),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周恩来去世后,不仅中国下半旗致哀,就连联合国也为周总理破格下半旗。因为联合国规定只为联合国成员国的元首下半旗。足见周总理的威望之高。 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据说最早出现在1612年。一天,一艘名叫“哈兹·伊斯”号的英雄船徐徐驶进泰晤士河,它的桅杆上飘半旗,象征船员们对已故船长的敬意。该船长是在北美北部海岸探寻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不幸去世的。他在船员中的威信极高,他去世后,船员极度悲痛,便把桅杆上的旗降下一半,表示对船长的敬仰和悼念。以后许多船只沿用了这种哀悼方式。 随着时间的流逝,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便流传到陆地上,后来被官方承认,并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第86句】:【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惯)三尸神:又叫三尸,道家称能在人体内作祟的一种神灵。七窍:指眼、鼻、口、耳。形容十分暴怒、着急、生气。 也作三尸神暴躁,七窍内生烟。 三尸暴跳,七窍生烟。

【第87句】:【老马嘶风——英心未退】(歇)老马面对烈风仍嘶鸣,驰骋千里之心不减当年。指老年人雄心未衰。

【第88句】:【上嘴片碰下嘴唇】(惯)形容人只会说。也形容要说的话非常容易、轻巧。 也作上嘴唇儿一碰下嘴唇儿。 上嘴唇往下嘴唇一碰。

【第89句】:【坠入五里雾中】见“堕入五里雾中”。

【第90句】:【使他的拳,捣他的眼】(惯)指借用对方的力量来打击对方。 也作“使他的拳头塞他的嘴”。

【第91句】:【三宫六院】老百姓常用“三宫六院”来形容皇帝嫔妃之多。民间还有“七十二偏妃”之说,合称“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 原来,它是由故宫的建筑而来。故宫中以乾清门为界,南为外朝,北为内廷,即皇帝和他的后妃们居住生活的地方。“三官六院”即指内廷。“三宫”即指中路的乾清官、交泰宫、坤宁宫。六院分别指东路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官、钟粹官、景阳宫及永和官;西路六宫: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官、长春宫、威福宫及重华宫。因各宫均为庭院格局建筑,故总称六院。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后宫除太后外,大多居住着皇后及嫔妃,还有宫女如云。白居易形容宫中美女之多有诗云:三千粉黛无颜色。

【第92句】:【千年松,万年柏,不如老槐歇一歇】(谚)松树的树龄可达千年,柏树的树龄可达万年,但都比不上槐树的树龄。指天下树龄最长的要数槐树。

【第93句】:【唱戏还要有个过场】 释义:比喻办事不能操之过急。 例句:性急吃不得热馒头,唱戏还要有个过场,闹革命这事情,更是要得一步一步来。就像锯大树一样,咱又要刨根,还要砍梢。

【第94句】:【虎不离山,龙不离渊】见“龙不离海,虎不离山”。

【第95句】:【牡丹不带娘家土】(谚)牡丹:牡丹花,人称富贵花,艳丽丰满,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娘家土:特指牡丹移植之前的原地土。指移植牡丹,必须把根部原带的泥土洗干净,才能移植成功。

【第96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这句俗语表示互不相干,并不因为你的道路宽敞而盲从或屈从。它源于民间谚语。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因在玉门关之南,所以叫“阳关”。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阳关县,唐设寿昌县。 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而今,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但“阳关道”却穿越时空,由原来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引申为宽阔的长路,比喻光明的前途,又称“阳关大道”。 “独木桥”则较常见,用以比喻并不是坦途、比较难行的窄路。 有了阳关大道,有了独木桥,在民间就形成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的谚语。

【第97句】:【腊月天卖凉粉——不赶个时候】(歇)凉粉:一种用绿豆粉等制作的凉拌食品,一般在夏季食用。指某人、某事物或某种现象出现的时间不适宜。

【第98句】:【属螃蟹的——鲜美在里面】(歇)比喻才能、优秀品德或财物等不外露。

【第99句】:【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谚)涌泉:冒出的泉水。得到别人一点一滴的恩惠,就要以涌泉般的好处回报,指人有恩于我不可忘,得好好报答。 也作受人滴水之恩,应以涌泉相报。 滴水之恩,不忘涌泉相报。 人有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

17181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