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爱奇艺视频最吸引人的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王八掉进灶坑里——又憋气又窝火】(歇)气:本指气息,转指怒气。火:本指火儿,转指火气。指心里有怨气或怒气而发泄不出来。

【第2句】: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第3句】:【问谁毁之,小人誉之】(谚)要问是谁毁了你的名声,那是邪佞小人对你的阿谀奉承,对你无休止的亲近与利用。指邪佞小人对你献殷勤,是给你帮倒忙。

【第4句】:【独头蒜——没瓣】(歇)独头蒜:指没分成瓣状的蒜头。瓣:谐“伴”。指未成家,单身。

【第5句】:【上刀山,下火海】 释义:比喻奋不顾身,进入危险境地。“下火海”又作“跳火海”。 例句:虾仔痛心地说:“我有错,我有罪,要改正错误,戴罪立功,只要用得着我,上刀山,下火海,我虾仔都敢去+。”

【第6句】:【十里高山望平川——光景要往长处看】(歇)指过日子要往远处着想。也指看问题目光要远大。

【第7句】:【拉住状元喊姐夫】 释义:比喻攀附权贵。 例句:只要他认为是用得着的人,即是“拉住状元喊姐夫”,也决不怕人笑他攀高结贵。

【第8句】:【官升虎气减】(谚)虎气:敢作敢为的虎虎生气。指官位越高,怕担风险的思想顾虑就越大,做事往往畏首畏尾。

【第9句】:【没有三分利,谁肯起五更】(谚)三分利:三分的利润。五更:一夜分五个更次,第五个更次在黎明时分。指人们起早摸黑苦干,无非就是为了财利。

【第10句】:【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歇)杂面:用绿豆、小豆等磨成的粉制成的面条,下在锅里,水是水,面是面,看得很清楚。指对方想做什么事情,安的什么心,自己看得非常清楚。

【第11句】:【空手打空拳】(惯)形容手中没有钱财或工具。 也作“空手捏两拳”。

【第12句】:【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谚)贤:贤良,贤慧。指为夫免祸赖妻贤,为父宽心赖子孝。 也作妻贤夫省事,子孝父心宽。 省事:省去了种种烦心的事情。 妻贤夫少祸。

【第13句】:【做手脚】(惯)指暗中作弊,或暗中进行安排布置。

【第14句】:【演空城计】见“唱空城计”。

【第15句】:【乌龟爬门槛——就看此一跌】(歇)本指乌龟过门槛,爬上后跌倒翻过身才勉强过去;转喻成与不成就看这一下。 也作乌龟爬门槛——看这一跌。 乌龟爬门槛——就看此一翻。翻:谐“番”。

【第16句】:静而少动,眼花耳聋;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第17句】:【马勺碰锅沿】(惯)马勺:盛粥盛饭用的木制大勺,也叫马勺子。比喻自家人产生摩擦,闹矛盾。 也作“铁杓子碰锅沿”。

【第18句】:【会推磨就会推碾】 释义:道理一样,做起来不难。 例句:老战说:“没有关系,好学,会推磨就会推碾,都是里边冒烟的东西!”

【第19句】:【亮红灯】(惯)红灯:安装在交叉路口,禁止车辆通行的红色信号灯。比喻出现了问题、麻烦或事情无可挽救。

【第20句】:【逆子顽妻,无药可治】见“蛮妻拗子,无法可治”。

【第21句】:【鞋不加丝,衣不加寸】(谚)丝:长度单位,十丝等于一毫。指鞋或衣服的制作稍大一点就不合适,而鞋的制作准确度比衣服更为严格。 也作“鞋不增分,衣不增寸”。

【第22句】:【人哭天没泪】(惯)指陷入困境,无人同情、帮助。

【第23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释义:项庄:项羽部下的武将。沛公:刘邦。《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和刘邦在鸿门会见,酒宴上,范增让项庄舞剑助兴,企图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臣张良见事危急,就对樊哙说:“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比喻某种言论行动表面上正当好听,其实别有用心,另有企图。 例句:照我看,打郭批方不是终了,恐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第24句】: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第25句】:【不是强龙不过江】(谚)比喻没有高强的本领,就不敢承担重任。

【第26句】:【东家点灯,西家暗坐】(惯)比喻各干各的,互不相干。

【第27句】:【方木头不滚,圆木头不稳】(谚)指方木头放置时稳实,可有不便滚动的缺点;圆木头容易滚动,但放置起来不稳当。比喻世间人和事,有优点就有缺点,不会完美无缺。

【第28句】:【打错了算盘】(惯)比喻盘算错了,打错了主意。

【第29句】:【大水都过得去,小沟沟还能趟不过去】 释义:比喻大困难都能克服,小困难更不在话下。 例句:想这些干啥!这几年,大水都过得去,小沟沟还能趟不过去!共产党有好章程,怕啥。

【第30句】:【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惯)使大的矛盾化为小矛盾,小的矛盾得到解决。指折中调解,息事宁人。 也作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第31句】:【入田观稼,从小看大】(谚)想知道农作物的收成,到田里看看庄稼的长势就可推断出来;想知道一个人将来的成就,从他小时候的行为表现上就可推断出来。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预兆。

【第32句】:【跑了小鬼有阎王】(惯)比喻手下人跑掉了,当官的还在。

【第33句】:【入深水者得蛟龙,入浅水者得鱼虾】(谚)比喻敢冒风险、下大苦的,才有可能获得大的成就;怕付出大的代价,就只能有小收获。

【第34句】:【舍命陪君子】(惯)1指为了朋友可以舍弃性命或做任何事。2指拼出性命和对方较量。

【第35句】:【青史】“青史”即史书。那么,历史为什么被称为“青史”呢? “青史”里的“青”指的是竹简。制作竹简其实并不容易,要选择上等的青竹,其他竹不堪用,所以称为“青”;“史”指历史或史书。因为在还没有发明纸张的古代,平常的书籍大都是用竹简制成。制作竹简还有个程序,就是将竹筒放到火上炙烤,经火烤处理的竹简不仅刻字方便而且能够防虫蛀,可长久保存。当时人们把这种火烤的程序叫做“杀青”,也叫“汗青”。古人将这些竹简编连成形状像“册”字的书,它是古代人用作书写的工具,也用来记载历史,所以后来就以“青史”或“汗青”作为史书的代称了。如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36句】:【得便宜翻做落便宜】(惯)便宜:利益,好处。翻:反。落:失去。 指讨了便宜,最后反倒吃了亏。

【第37句】:【水难量,人难料】 释义:不能根据人的外表评定人,对人低估。 例句:常言说得好,水难量,人难料;你们莫看我老八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个没啥志气的人。可在有些事情上,不是夸口,我老八可真当得上先知先觉,料事如神。

【第38句】:【肉烂在汤锅里】(惯)比喻没有受到损失,或好处还在自己人手里。 也比喻利益、损失都混在一起,分不出来了。 也作肉烂在汤里。 肉烂在锅里。

【第39句】:【蓝靛染白布——一物降一物】(歇)蓝靛:靛蓝的通称,深蓝色的有机染料,用来染布,颜色经久不退。降:降伏,制服。本指一种东西制服另一种东西,转指某人或某事物专门制服另一人或另一事物,或某人、某事物专由另一人、另一事物来制服。

【第40句】:【为五斗米折腰】 释义:五斗米:指微薄的薪俸。折腰:弯腰,鞠躬。为微薄的薪俸而屈身伺候上司。 例句:不,我可不愿跟余敬唐这样卑鄙的人在一起!宁可饿死,也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第41句】:【往枪头上碰】(惯)比喻自己找死。

【第42句】:【啄木鸟找食——全凭嘴】(歇)嘴:本指嘴巴,转指说话。指人光会耍嘴皮,说漂亮话。含讥讽意味。

【第43句】:【漏口风】见“露口风”。

【第44句】:【戴大帽子】(惯)比喻夸大别人的错误,给人加上不实的罪名。

【第45句】:【当面银子对面钱】(谚)指交割银钱时,必须双方当面点清,验对核实,不可有丝毫含糊。

【第46句】:【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歇)滚:本指西瓜滚动,转指人翻滚。爬:本指王八爬行,转指人乱爬。形容狼狈败退,抱头鼠窜的样子。 也作“王八啃西瓜——连滚带爬”。

【第47句】:【张天师着鬼迷——无法可使】(歇)法:本指法术,转指办法。指毫无办法。

【第48句】: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第49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惯)指有什么贡献什么,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心意。 也作有力出力,有钱出钱。 有人的出入,有钱的出钱。

【第50句】:【动在四肢戏在脸】(谚)四肢:两臂两腿。指戏剧演员的开打动作靠的是四肢功夫,传达感情靠的是眼神变化。

【第51句】:【打倒了虎豹,还有豺狼】 释义:比喻敌人没有彻底消灭。 例句:谁知打倒了虎豹,还有豺狼,就应了你那年在黄风口说的话了,奴隶主阶级就是不甘心灭亡哪!

【第52句】:【从来好事多风险,自古瓜儿苦后甜】 释义:美好的事总要经历许多风险。 例句:有句俗话说,“从来好事多风险,自古瓜儿苦后甜”,辛镇也不是避风谷,田家凤投入了另一个斗争的旋涡。

【第53句】:【打破沙锅问到底】 释义:“问”与“璺”谐音,璺是瓷器、玻璃等器具上的裂痕。沙锅打破了,裂纹直通到底。比喻刨根问底。“沙”又作“砂”。 例句:张金龙说:“咳,你看你这个人!打破沙锅问到底,紧着问什么呢?”

【第54句】:【属长生果的——表是一把柴,瓤是一包油】(歇)长生果:即落花生,外表是壳,可当柴火烧,花生仁可以榨油。比喻人外表不起眼,实际上很优秀。

【第55句】:【乖气致戾,和气致祥】见“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第56句】:【鸡配鸡,凤配凤】 释义:比喻什么样人配什么样人。 例句:秦书田听到这里,微微红了脸:“上级莫要取笑我们了。鸡配鸡,凤配凤……大队能不能给我们出张证明,放我们到公社去登记?”

【第57句】:【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释义:观看下棋而不多嘴的人是有道德的人;端起酒杯就喋喋不休的是小人。 例句:所以古人说得好: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可喜王三老偏有一德,未曾分局时,绝不多口。

【第58句】:【义不主财,慈不主兵】见“慈不掌兵,义不主财”。

【第59句】:【管他三七二十一】见“不管三七二十一”。

【第60句】:【吃虱子,留大腿】 释义:比喻过分吝啬。 例句:原来李克用是吃虱子留大腿的人。因见白娘子容貌,设此一计,大排筵席。

【第61句】:【野马上了笼头】(惯)笼头:用皮条或绳子做成的套在骡马等牲畜头上的东西,用来系缰绳(yipinjuzi.com)。比喻不受约束的人受到了限制。

【第62句】:【增钱不如再看】(谚)当卖主要价高不肯出手货物时,买主要添价,不如反复看准货物。指买主买货时要看准货好,然后再添价。

【第63句】:【先小人,后君子】(谚)小人是争财利的,君子是讲礼让的;做事宜先做小人,后做君子。指先把条件讲清,问题摆明,以后就不会引起任何争议。

【第64句】:【敢怒而不敢言】这一俗语的意思是心里愤怒但嘴上却不敢说。此典出自唐代杜牧《樊川文集·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且早已被焚毁,杜牧何以想起要作此赋。原来,唐敬宗(李湛)时,大修宫殿,以致朝政昏乱,民不聊生。大诗人杜牧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借助揭露秦朝统治者大修防房宫的奢侈荒淫,对唐敬宗进行讽谏,借古讽今。看来,杜牧也是敢怒而不敢言,顾此而言彼。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道:秦始皇应以自己的心去体会千万人的心。 秦人喜爱奢侈豪华,臣民百姓也都思念自己的家园。为什么把锱铢一般微小的东西都掠夺干净,却像泥沙一样地去使用!使支撑栋梁的柱子多于田里辛勤劳动的农夫;梁上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织女还多;一颗颗的钉头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纵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要多;杂乱的管弦乐器声音超过了集市上人们的说话声。统治阶级这样的穷奢极欲,天下臣民嘴上不敢说,心里却满怀着无比的愤怒….|

【第65句】:【耗财买脸儿】(惯)指耗费钱财是为了面子上风光。

【第66句】:【卖解的吞宝剑——要钱不要命】(歇)卖解的:旧时称杂技演员或街头杂耍艺人。指为了钱,命都不要。常含讥讽意味。

【第67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释义:比喻对坏人要彻底根除,否则会受害。 例句:三横王这小子要么不碰他,要么就——(做个杀人手势)不能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第68句】:【棋逢敌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谚)下棋要是遇着棋艺不相上下的对手,想赢对方很不容易;打仗时良将相遇,彼此都不敢掉以轻心。指在竞争中两强相逢,谁也不敢轻视对方。 也作棋逢对手难藏幸,将遇良材好用功。藏幸:心存侥幸。 棋分对手无上下,将遇良材各逞能。

【第69句】:【树上十鸟,不如手握一只】见“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第70句】:手心手背都是肉。

【第71句】:【山水还有相逢日,岂可人无会合时】(谚)山山水水都可能有相逢的机会,人别离后还能没有再见面的一天?指人和人离别不必愁苦,定会有再见面的一天。

【第72句】:【鞭炮两头点——晌到一块儿】(歇)响:谐“想”。指所想的不谋而合。

【第73句】:【屋檐滴下水,点点不差分】(谚)天下雨,屋檐的雨水往下滴落时,总是滴在同一个位置,一些儿不差。比喻凡事前有因,后有果,因果相应总是很准的。

【第74句】:【吃饱了撑的】(惯)讽刺人多管闲事、没事找事或惹是生非。 也作“吃饱了撑得慌”。

【第75句】:【烧冷灶】(惯)比喻对尚未得势的人表示亲热。

【第76句】:【抱着扁担进门——直出直入】(歇)本指直着进出,转以形容说话做事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

【第77句】:【主多高,奴多大】(谚)指旧时主子的地位有多高,其手下的奴仆势力就有多大。 也作“主人多大,奴婢多大”。

【第78句】:【胆小不得将军做】(谚)胆小怕事的人做不了将军。指只有胆量大的、敢作敢为的人才可以领兵打仗。也泛指胆小的人成不得大事。 也作胆小的得不了将军位。 胆大做将军。

【第79句】:【肥皂泡——吹得再大也要破】(歇)指吹嘘得再厉害,最终也要破灭。

【第80句】:【打兔子碰上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 释义:比喻意外地得到了好处。 例句:唐连生见厂长和工程师都信心十足,心里想:看来,这次也许真能抱个金娃娃呢!这真是打兔子碰上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工厂出了名,他这位副厂长当然也光彩呀。

【第81句】:【事不三思,终有后悔】(谚)三思:反复多次思考。指人如果遇事不能反复思考,轻率地作出决定,最后就会懊悔莫及。 也作事不三思,必有后悔。 事不三思,忙中有错。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第82句】:【伸头一刀,缩头一刀】(谚)该杀头时,伸长脖子挨一刀,缩起脖子也得挨一刀。指结果都是死,就没必要躲躲闪闪。 也作“伸颈是一刀,缩颈也是一刀”。

【第83句】:【小鸡不撒尿——必有个道道儿】(歇)不撒尿:鸡的尿是和屎一块儿排出的。道道儿:本指通道,转指道理。指发生某种情况一定有个原因。

【第84句】:【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谚)兵:指军队。军队可以长期不打仗,但一天也不能放松备战。

【第85句】:【老妈妈睡着吃干腊肉——是恁一丝儿一丝儿的】(歇)干腊肉:腊月里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 恁:那样。一丝儿:谐“意思儿”。 老妈妈牙齿不好,躺着吃干硬的腊肉,只好一点儿一点儿地撕扯着吃。指不必多说,点到就行。

【第86句】:【说得好听,不如练得艺精】(谚)指人生在世,不贵嘴巴能说会道,只贵有实在的才学与本领。

【第87句】:【仙鹤遇了蛇洞——闻风即知】(歇)仙鹤:即丹顶鹤,体羽主要为白色,常在浅滩觅食,善于捅蛇。 指听到一点风声就能知道捕捉的对象在哪里。

【第88句】:【千行万行,庄稼是头一行】见“七十二行,庄稼为王。”

【第89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一俗语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面。 此俗语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开蟠桃会,邀请了各路神仙。蟾蜍仙也在被邀之列。蟾蜍仙在王母娘娘的后花园内恰巧遇见鹅仙女,被其美丽所倾倒,大动凡心,遭鹅仙女呵斥并状告至王母娘娘处。王母娘娘大怒,随手将嫦娥月宫中献来的月精盆砸向蟾蜍仙,罚其下界为蟾蜍(癞蛤蟆),那月精盆化作一道金光侵入癞蛤蟆体内。王母娘娘悔其月精盆失手砸出,失却了一件宝物,令癞蛤蟆磨难结束后完璧归赵,方可重列仙班,并命雷神监督。“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由此而来。

【第90句】:【倒打一钉耙】(惯)比喻反咬一口。 也作倒打一耙。 倒打一棍。

【第91句】:【僧来看佛面】(谚)和尚来了,看在佛祖面上,一定要热情招待。比喻来人虽不相干,但考虑到推荐人的情面,必须善待。

【第92句】:【拿着皮肉往外人身上贴】(惯)比喻把好处白白送给外人。

【第93句】:【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俗语是说一个人坏事干得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它源出《左传·隐公元年》:“公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庄公有个弟弟,名叫共叔段,他深得母亲姜氏的宠爱。姜氏为他向庄公讨封京地,庄公答应了。 共叔段与母亲姜氏一起密谋,想除掉庄公,自立君主。为了积蓄力量,共叔段把京地的都城修得很大,超过了国城,并且招来许多人。郑国的大夫祭仲看到这种情况,便告诉庄公说,共叔段修建的都城超过了国城,违犯了祖制,是大逆不道,趁他还没有成气候,赶紧除掉他吧。庄公没有听祭仲的劝告,只是说:“他既然多做不义的事情,就一定会自取灭亡。你就等着瞧吧!” 共叔段得寸进尺,又占据京地北边的大片地盘,扩大了军队,制造兵器,准备与姜氏里应外合,企图一举推翻郑庄公。 郑庄公早有准备,他得到共叔段叛乱的消息后,便下令攻打京地,派兵包围了京城,京城内部的士兵也反叛过来,袭击共叔段。共叔段遭到惨败,只得逃之天天。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虽然历经二千五百多年,现在还被人们经常引用。

【第94句】:【脖子枕在刀刃上】(惯)指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第95句】:【喝酒喝厚了,耍钱耍薄了】(谚)耍钱:赌博。彼此在一起喝酒,越喝友情越厚;要是在一起赌博,不免争赢论输,越赌友情越薄。常指赌博对人有百害而无一益。

【第96句】:【将帅无才,累死三军】见“大将无能,累死三军”。

【第97句】:【没丝都有寸】(惯)丝:谐“私”。 指多少有些瓜葛、交情。

【第98句】:【出得龙潭,又入虎穴】(惯)比喻刚逃出一个险境,又陷入另一个险境。 也作“逃出龙潭,又入虎穴”。

【第99句】:【破天荒】“破天荒”有开天辟地头一回的意思,意为打破常规,首先出现的事物。 源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和宋朝孙光宪《北梦琐言》等文献。据记载,唐代的荆州南部地区(今湖北),虽然文人书生很多,但每年解送(即选送)举人进京赴考,很少有考中成名的,因而被人称为“天荒解”,即解送的考生没有一个考中。意同现在某中学高考无人考上戏称“剃光兴”一样。唐宣宗大中四年,终于有一个名叫刘蜕的举人考中了进士,这才破了“天荒”。 当时魏国公崔铉镇守荆南,他感谢刘蜕为荆南争了光,赠给刘蜕“破天荒”钱70万以示资助。刘蜕从不轻易接收别人馈赠,遂谢绝了崔铉的好意,并回信感谢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日天荒。”大意是说,五十年来是人们荒废学业造成荆南地区的文化落后,以地理概念而言,荆南一千多里的地域又怎能称得上是天荒之地呢?言外之意是对“破天荒”之说有意见,不能接受。 由于刘蜕脱颖而出的“破天荒”壮举,使人们改变了对荆南地区的偏见,而“破天荒”也成为一个典故流传下来。

17224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