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文案适合发个性文案的经典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让人三分不吃亏】(谚)指待人接物常存忍让之心,对自己是有益的。

【第2句】:【挽歌】现在,人死后在追悼会上放哀乐,古人怎么表达哀悼之情呢?当然是唱挽歌。那么,挽歌是怎么来的呢?传说汉初齐王田横死后,其部下非常悲痛,就作了丧歌,这便是挽歌的源头。崔豹《古今注》云:“《薤露》、《蒿里》,并丧歌也。本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到汉武帝时,在音乐家李延年的加工制作下,《薤露》、《蒿里》二歌定了曲调,其歌词分别为:《薤露》: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生一去何时归!《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从此以后,《薤露》歌就适用于王公贵族,《蒿里》歌就适用于士大夫和庶人。“使挽柩着歌之,亦呼为挽歌”。但据研究发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们唱挽歌的记录。比如《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吴国伐齐国“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杜预注:“《虞殡》,送葬歌曲也。公孙夏示必死,故命其徒而歌之。”孔颖达疏说:“盖以启殡将虞之歌谓之‘虞殡’。歌者,乐也;丧者,哀也。旧说,挽歌汉初田横之臣为之,据此,挽歌之有久矣。”由此可见,杜预认为《虞殡》是送葬歌曲,博学的孔颖达更直接指出挽歌早于田横之死。只不过到了汉代,国家正式规定挽歌成为丧礼内容,汉武帝时指定的官方挽歌就是纪念田横的《薤露》、《蒿里》。尽管后世挽歌的内容在不断变换,但挽歌这种形式却流传至今。

【第3句】:杀鸡取卯,打鹿取茸——得不偿失

【第4句】:【 你待我一尺,我报你一丈】讲义气,有礼貌,加倍报答。或 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姚雪垠《李自成》:“我郝摇旗 虽是粗人,还知道什么是朋友义气。你待我一尺,我报你一 丈。”

【第5句】:哥哥一阵子学木工,一阵子又学裁缝,还没过多久,他又要学烹饪。尽管样样都学会了,但一样也不精。妈妈说:“时常移栽的花,哪有长得茂盛的。”(湖北·钟祥)

【第6句】:下棋不语,落子不悔。

【第7句】:【 盖屋子请教箍桶匠】请错了人,不对头。茅盾《清明前 后》:“啊哟哟,您真是盖屋子请教箍桶匠,找错了人吧?”

【第8句】:【贼是小人,智过君子】(谚)做贼的人虽然品格卑下,但机智计谋往往胜过正人君子。指智力的高下,不受品格的限制。

【第9句】:【时辰】“时辰”是什么意思,是中国古人的计时单位。原来,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时辰,共有12个时辰。12时辰用地支12个代号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时辰简称子时或子牌,相当于今23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整。余类推,也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第10句】:【近水楼台先得月】释义:靠近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近便而先得到好处。例句:凤琴真有这样的钟爱之情,为什么不单独寄信给他?掺在大家的信中,那些整天守在场子里的疯姑娘们,安能不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把给他的信拆开呢?

【第11句】:我手上扎了刺,没有管它,几天后,那刺竟不见了。我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说:“这就叫‘有刺不拨,三天出窝’。”(河北·香河)

【第12句】:镜子里的烧饼——不能充饥

【第13句】:【宰相肚里好行船】(谚)宰相:朝廷中官职最高的大臣。指大人物胸襟开阔,度量大。也泛指有修养的人能宽容别人,不计较小事。 也作宰相腹中撑得船过。 宰相肚里横开船。

【第14句】:电线杆挂灯笼——高明;有名(明)的光棍

【第15句】:【破磨对瘸驴】见“瘸驴配破磨”。

【第16句】:饿狗见了吃饭的——摇头摆尾

【第17句】:【树大招风】(谚)树木高大了,就容易招来大风。常比喻名声大或权势重了,就容易招来非难、嫉妒与仇恨。 也作树大招风,官大招祸。 树大招风,钱多惹事。 树大招风,名高招忌。

【第18句】:【打核桃捎带了枣】(惯)比喻打击某个人,也连带伤害了另一个人。

【第19句】:【砍倒大树,不怕枝叶不死】释义:比喻为首的打倒了,随从爪牙也自然垮台。例句:张景祥反对老孙头的话,“大伙先斗韩老六,砍倒大树,还怕枝叶不死?”

【第20句】:【保险】保险是集中分散的社会资金,补偿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人身伤亡而造成的损失的方法。保险只与参保的人发生关系。那么,保险是怎么产生的呢?现代意义的保险,源于海上运输。远在公元前2000年,航行在地中海的商人在遭遇海难时,为了避免船只和货物同归于尽,便往往抛弃一部分货物,损失由各方分摊,形成“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海损共同分摊原则,成为海上保险的萌芽。最早的保险单,是热那亚商人勒克维伦于1347年10月23日开立的承担“圣克维拉”号船从热那亚马乔卡的航程保险单。后来,保险扩展到航运以外的领域。1676年成立的汉堡火害保险社是最早的专营保险组织。 18世纪后,保险业迅速发展,保险种类增加。到了19世纪保险进入现代时期,保险对象和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而且扩展到生存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再保险等业务。最早在中国出现的保险机构,是英国商人于1805年在广州开设的广州保险公司。

【第21句】:【甘拜下风】“甘拜下风”是指自认不如他人,并真心佩服他人。出自《庄子·在宥》:“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 后来“顺下风而拜”就演变成“甘拜下风”,表示诚信佩服,自认不如对方。此源来自典籍,庄重严肃。但源庄流谐,故事情彩。西晋时期有个大富豪叫石崇,据说他富可敌国。王恺是晋武帝的舅舅,也是一个富豪。他们俩争强好胜,经常在一起比谁吏富。因此,两人经常到处搜罗绮丽的宝物装饰衣服或车子。一次,晋武帝踢给王恺一棵高两尺的珊瑚树,此树枝丫或密或疏,形态美丽,简直是世间少有。王恺如获至宝,非常得意,认为这次石崇该认输了。于是,王恺就带着这棵罕有的珊瑚树去见石崇。石崇看完之后,不动声色地拿起铁如意,趁王恺不注意,一下子打在珊瑚树上,珊瑚树马上就碎了。王恺见石崇亲手打碎了皇帝赐给自己的宝物,以为石崇是嫉妒自己而毁宝,声色俱厉地责问石崇打碎天下最好的宝贝怎么办。石崇却不慌不忙,悠然地对王恺说:“你别埋怨,今天我赔你。”石崇说完,就命令仆人去搬家里的珊瑚树。待石崇把家里的珊瑚树都搬出来后,王恺惊呆了。别说两尺高,四尺高的都有,其中光彩夺目的就有六七棵,王恺从来都没见过。像王恺刚刚拿过来的那样的还有很多。王恺看后,茫然若失,不得不甘拜下风了。

【第22句】:【小家碧玉】金枝玉叶、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都是形容女子的词。不过,她们的出身不同,差别可谓三级跳。金枝玉叶一般指皇族之女,大家闺秀指官宦巨富之女,小家碧玉指平民百姓之女。而小家碧玉又特指小户人家年轻美貌的女子。那么,小家碧玉是从何说起呢?小家碧玉源自晋朝孙绰的《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诗中的“碧玉”是一个女子的名字。此后,“小家碧玉”即成为小户人家年轻美貌女儿的代称。她们一般生长在平民家庭,容貌俏丽,性情或温柔或活泼,但因从小家贫失学,又不与外界接触,所以不会附庸风雅,但对一些家务女红往往比较精通。小家碧玉虽不及大家闺秀学问深,懂礼仪,但绝不比大家闺秀品行差,且更具心灵手巧的优势。

【第23句】:【有钱常记无钱日】(谚)指有钱时必须常常记取没钱时的困苦,只有如此,才能厉行节约,才能保持人在清贫中的种种美德。

【第24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电影,回来时,却发现妈妈不见了,就问爸爸。爸爸说:“别管她啦,她的舌头不知绕到哪一棵树上了。”(云南·怒江)

【第25句】:【破船经不起顶头浪】经不起打击。高云览《小城春秋》: “破船经不起顶头浪,李木心上吃的那一惊,比他胸口吃的 那一拳还厉害。他挨不到三天,就咽气了。”

【第26句】:闹钟报时辰——自鸡得意

【第27句】:【够不着房檐怨地矮】(惯)比喻做不成事情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埋怨客观条件不好。

【第28句】:【大象口里拔生牙】(惯)比喻冒险去触犯强者。

【第29句】:【顾了翻锅,忘了烧火】(惯)比喻顾此失彼。

【第30句】:【 什么钥匙开什么锁】某种方法专门解决某种问题。或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高云览《小城春秋》:“一把钥匙开一把 锁。也许吴坚这把锁,得你这把钥匙才打得开。”

【第31句】:【一巧破千斤】(谚)凭着心灵手巧,可以破开他千斤重力。指巧用技艺或智谋,就能胜过身壮力大的人。

【第32句】:【水火不留情】释义:水灾、火灾残酷无情,给人造成的损失大。例句:饲养员笑嘻嘻地说:“没事儿。我活这么大年岁了,还不知道水火不留情?你就放心吧!”

【第33句】:垃圾堆里的画——废画(话)

【第34句】:【牛蹄子——两半儿】(歇)半:谐“瓣”。牛的蹄形为两瓣儿。指彼此分开或各搞各的一套。 也作牛蹄子——分两瓣。 牛蹄子——两掰。

【第35句】:接生婆动刀——要孩子的命

【第36句】:【苦干实干加巧干】谓工作踏实,能吃苦,又能想办法。王 蒙《湖光》:“张勤还有个大优点,分配给他什么工作他都努 力去干,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苦干实干加巧干,他还都干得 不错。”

【第37句】:我玩了半天,手很脏,就对奶奶说:“奶奶,帮我洗洗手。”奶奶说:“真是啊,好手好腿,不如一个好嘴。”(河南·开封)

【第38句】:我的弟弟长得很白,就是不爱洗脸。一天,妈妈风趣地对他说:“你是一天一张脸,一日一种人。第一天是欧洲白种人,第二天是亚洲黄种人,第三天是非洲黑种人。”(河北·邯郸)

【第39句】:【一动不如一静】做事没有把握,不如维持现状。清代《红 楼梦》:“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别的都容易, 最难得的是从小一处长大,脾气性情都彼此知道的了。”

【第40句】:天鹅离不开湖泊,英雄离不开人民,谁脱离了人民,谁就会失去翅膀。

【第41句】:【好事不在忙】(谚)指好的事情做起来不必急躁忙乱。

【第42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谚)好药入口很苦,但有利于治病;忠诚的劝告听起来刺耳,但有利于行为。指直言忠告是有益的,但不容易被人接受。 也作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苦药利病,苦口利用。

【第43句】:病床上插牡丹——临死还贪花

【第44句】:开了发票没盖章——不足为凭

【第45句】:【人无刚骨,安身不牢】(谚)人如果没有刚强的骨气,就很难在社会上安身。指人要想自立,必须保持阳刚之气。 也作“人无刚强,安身不长”。

【第46句】:【骂人无好口,打人无好手】见“打起来没好拳,骂起来没好言”。

【第47句】:【黄鼠狼娶媳妇儿——小吹小打】(歇)讥讽人办事小里小气,不大方。也指小打小闹,气派、规模小。 也作“黄鼠狼娶媳妇儿——小打小闹”。

【第48句】:我要去外婆家,却把自行车借给了一位远道的同学,只好到隔壁吴叔叔家去借。妈妈见了笑着说:“你啊,真是砍柴卖,买柴烧!”(江西·萍乡)

【第49句】:“大毛”常偷偷摸摸,谁知他的儿子才十来岁,手脚也不干净了。邻居们说:“这真是啥山照啥影,啥葫芦出啥种;老鼠溜屋檐,辈辈往下传哩!”(河南·新野)

【第50句】:鸡死狼吊孝——假慈悲

【第51句】:【六十年气运轮流转】释义: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总会碰到好运气。例句:“好侄儿,常言道:六十年气运轮流转。谁敢说咱们马家不能改变门风?”

【第52句】:【到什么山上打什么柴】(谚)山不同,长出的柴木也不同。指到了哪座山,就应砍哪座山上的柴。比喻环境变了,人的思想、习惯也得跟着变。

【第53句】:【猛火烤不出好烧饼】(谚)烧饼:面食的一种,用火烤熟。指火力过猛,烤出的烧饼皮焦里生。比喻操之过急办不好事。

【第54句】:【捉贼须捉赃,捉奸须捉双】(谚)捉贼必须拿到他的赃物,捉奸必须抓着犯奸的男女双方。指判处偷盗与奸情案件,重在有真凭实据。 也作捉贼见赃,捉奸见双。 捉奸要双,捉贼要赃。

【第55句】:【强将手下无弱兵】领导有方,指挥得当,能够充分发挥手 下人的聪明才智。台湾朱秀娟《女强人》:“强将手下无弱 兵,余菱到你那里去上班,简直变了一个人。”

【第56句】:【读书人怕赶考,庄户人怕薅草】(谚)赶考:科举时代,读书人前往指定地点参加考试。薅(h。)草:弯下腰拔草。指读书人怕的是赶考,庄稼汉怕的是薅草。泛指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自己最头疼的事。

【第57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谓人无处不到,有办法 克服困难。或说:山再高总有路,水再深总有渡/山高有人 走,水深有船行。汪幸福《浪迹台湾岛》:“山高有人走,水深 有船行。为了生存下去,山高要上,水深要行。在香港这个 世界里生活,不冒险,永远改变不了穷困潦倒的处境。”

【第58句】:出了土的陶俑——总算见了天日

【第59句】:火车上马路——出轨;越轨

【第60句】:【家乡的山坡不嫌陡】(谚)故乡的山坡再陡也不会嫌弃。指人对故乡的眷恋,不会因条件差而改变。

【第61句】:一轮红日出东方——正大光明

【第62句】:【学得薄技在手,胜似腰缠万贯】(谚)薄技:小的技艺。贯:古时钱制,一贯千文。只要能掌握一门薄技,也比拥有万贯钱财强。指维持家计,靠积存的钱财,不如靠技艺的收入。

【第63句】:飞行员的伞——随机应变

【第64句】:【九个佛墩十八个菩萨】(惯)比喻人多职位少。

【第65句】:风吹头毛——齐发动

【第66句】:【好狗架不住一群狼】释义:比喻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敌不过一群人。例句:唉,完了完了。好狗还架不住一群狼呢。

【第67句】:【鬼画符】(惯)符:道士所画的一种线条或图形,声称能驱鬼辟邪或给人带来祸福。1形容字迹潦草难认。2比喻骗人的谎言或伎俩。3玩弄骗人的伎俩。

【第68句】:【过五关斩六将】(惯)小说《三国演义》描写,蜀国大将关羽单骑连闯五道关口,斩杀曹操六员守关将领而冲出曹营。比喻克服重重困难,建立卓越功勋。也比喻不平凡的经历。

【第69句】:【树林大了,什么鸟都有】见“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第70句】:苍蝇跟屎壳郎做朋友——臭味相投

【第71句】:每当拿到新一期《学习报》时,我就会翻过来掉过去地看个没完。看我那入迷的样子,妈妈说:“莫非《学习报》是块磁石,吸住了你?”我听了,笑着说:“《学习报》是个宝,学习少不了嘛!”(河南·南乐)

【第72句】:张大爷大半辈子给人们烧穿,一次,却不慎让火把手烧个大泡。张大爷气恼地说:“真是终年打鹰,今天却被鹰给叼了眼。”(河南·开封)

【第73句】:树叶掉下来捂脑袋——小心过分;过分小心

【第74句】:【富贵不归故乡,好似衣锦夜行】释义:富贵:指有钱有势。人富贵了,应当回故乡看一看。例句:羽摇首道:“富贵不归故乡,好似衣锦夜行,何人知晓?我已决计东归哩!”

【第75句】:鳄鱼生疮——瞒不住

【第76句】:【 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做事要有响应者。沈从文《边 城》:“照理说: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可是人家为你唱, 是要你懂他歌里的意思!”

【第77句】:【喝了人家的酒,跟着人家走】释义:比喻接受了人家的好处,就顺从人家的意愿办事。例句:最后,还有两句话送给你:喝了人家的酒,跟着人家走;花了人家的钱,鼻子被人家牵。危险啊!

【第78句】: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第79句】:【 打一巴掌揉三揉】又打击又拉拢。成语:软硬兼施。老 舍《骆驼祥子》:“她撇开嘴,露出两个虎牙来。‘不屈心,我 真疼你,你也别不知好歹!跟我犯牛脖子,没你的好儿,告 诉你!“不……’祥子想说,‘不用打一巴掌揉三揉’,可是没 有想齐全。”

【第80句】:拖拉机进弄堂——转不过弯

【第81句】:【锅也砸了,碗也摔了】释义:比喻彻底完蛋。例句:萧长春在这个节骨眼儿把个亲生儿子没了,哪还有心绪打麦子,麦子垛一捂一烂,得,甜头、苦头全完了,一年白闹腾,锅也砸了,碗也摔了,贫农、中农一块儿挨饿吧!

【第82句】:【饿眼见瓜皮——不管好歹收揽下】(歇)讥讽人贪婪,不分好坏都要占有。

【第83句】:【胆大能有将军做】有决心,有勇气,能够做大事。反义 说:胆小不得将军做。清代《何典》:“你只长他人志气,灭自 己威风……岂不闻胆大有将军做?若如此胆门小,怎做得 将军?”

【第84句】:【 有贼心,没贼胆】想做坏事而不敢做。贾平凹《废都》: “我知道庄老师还不是那种人,他是有贼心儿没贼胆,也是 没个贼力气。”

【第85句】:妈妈夸我普通话讲得标准,写文章有条理,我也喜滋滋地说:“常说口里顺,常写手不笨,这是我勤奋的结果。”(广东·龙门)

【第86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谚)无门:没有门径。指祸或福的到来,是人自身招引的。 也作祸福无门皆自取。 祸福无门人自攀。

【第87句】:【韭菜包点心——好长馅】(歇)整根韭菜做点心馅,馅太长了。 馅:谐“限”。指限定的范围很大。

【第88句】:【有根才开花,有蔓才结瓜】(谚)没有根的草木开不了花,没有蔓的植物结不出瓜。指凡事必定先有根本,然后才能发展壮大。

【第89句】:【接神容易送神难】见“请神容易送神难”。

【第90句】:【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指坏人积聚之所。古华《芙蓉 镇》:“芙蓉镇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窝藏坏人坏事,对他 这个外来干部欺生。”

【第91句】:黄鼠狼咬病鸡——专抓倒霉的

【第92句】:【驱羊入虎口】(惯)把羊往老虎嘴里赶。比喻让人白白去送死。

【第93句】:【摇钱树,人人有,就是自己两只手】(谚)摇钱树:传说中的宝树,用手一摇,就会落下钱来。指人的两手就和摇钱树一样,只要肯出力气,就不会缺少钱财。

【第94句】:【黑馍多包菜,丑人多作怪】(谚)越是黑面馍,越要多包菜才可下咽;越是人样丑,越爱装模作样来掩盖。指人俊不拿捏,越丑越作怪。 也作“丑人多作怪,黑馍多就菜”。

【第95句】:【饥时得一口,强似饱时得一斗】(谚)指人在饥饿时得到一口饭,比吃饱时得到一斗粮食珍贵得多。 也借指在最困难时得到小的资助,比平时得到大的资助有用得多。 也作饥时一粒,胜似饱时一斗。 饥时一口,饱时一斗。

【第96句】:公安局长蹲监狱——以身试法

【第97句】:老牛倒嚼——细品滋味

【第98句】:摩天楼上说大书——高谈阔论

【第99句】:妈妈很勤劳,但常为太胖而烦恼。爸爸说:“这有什么,家有胖胖妻,生活甜蜜蜜。”我也说道:“家有胖胖妈,生活顶呱呱。”听了这话,妈妈笑了。(河南·孟津)

17296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