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论坛年度最好的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病重不吃药——等死

【第2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谚)更(geng):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个更次,每更两小时。人在欢快中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在寂寞无聊中会觉得时间过得慢。指时间过得快慢和人的情绪有关。 也作欢乐嫌夜短,愁苦恨更长。 寂寞恨更长,欢娱嫌夜短。

【第3句】:【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谚)藏家鼠:暗藏在内部的耗子。指不怕外面来的恶狼,就怕暗藏的家鼠。比喻内部的奸人要比公开的敌人更危险。

【第4句】:【紧身庄稼,消停生意】(谚)紧身:紧赶时间,不容缓慢。消停:从容不迫,节奏放缓。指庄稼活儿节令性很强,稍有迟缓,就会误种误收;做生意贵在从容招徕,越急越难成交。 也作“紧趁庄稼,消停买卖”。

【第5句】:【大写数字】汉字中本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数字,但因为字形简单,容易篡改,为了防止有人涂改账册,就必须用大写数字。那么,是谁发明了大写数字呢?目前最早可见的大写数字,出现在唐代石碑武则天的《岱岳观造像记》中。据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考据家顾炎武所著《金石文字记·岱岳观造像记》可知,《岱岳观造像记》是则天朝所树立的石碑,上面有大写数字。顾炎武考证说:“凡数字做壹、贰、叁、肆、伍、陆、漆、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考据大家顾炎武论断大写数字出自武则天当十分可信。这一论断,在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的《论行营状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中得到证实:“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贰拾漆捌万贯。”其中“贰、拾、漆、捌”都是大写数字。顾炎武说这个“漆”字,本应作“桼”,多的三点是后人妄自加凿的。武则天制定大写数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原来,武则天的初衷是为反贪建廉,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改成了大写。这一改革,大写数字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有人说,大写数字是朱元璋发明的,这显然是移花接木。唐碑有证在前,有人想把功加在朱元璋头上也是枉然。不过,明太祖朱元璋对大写数字也有贡献,他把“漆”变成了“柒”,把“陌”变成了“佰”,把“阡”变成了“仟”,也算是个完善者。

【第6句】:【刀搁在脖子上】有杀头的威胁。多指不怕这种威胁。成 语:临危不惧、宁死不屈。孙犁《风云初记》:“你们不要看我 平常胆子小,遇上了,刀撂在脖儿颈上,我也不含糊!”

【第7句】:【肩膀头子扛着一张嘴】(惯)指只知道吃。

【第8句】:皇帝祠堂——太庙(妙)了

【第9句】:【常在河边转,不怕水湿脚】习惯于某种环境,有所警惕。 李准《龙马精神》:“走吧!就去看看。反正常在河边转,不 怕水湿脚。”

【第10句】:【摔跟头】见“栽跟头”。

【第11句】:买个喇叭不透气——实心眼

【第12句】:【知恩不报,非为人也】(谚)指只有知恩图报,才算是有良心讲道义的人。 也作“知恩不报恩,枉为世上人”。

【第13句】:我的作文经爸爸一改,有意思多了。妈妈风趣地说:“那是嘛,厨子摸过了就有肉香。”(河南·商丘)

【第14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释义:形容疾病发作得快,好得慢。例句:麝月笑劝他道:“你太性急了,俗语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又不是老君的仙丹,哪有这样灵药!你只静养几天,自然好了。”

【第15句】:我和妈妈下地摘豆角路过沙厂,感到他们的沙子简直是土。我问:“你们这种沙子也有人要?”他们中有人却说:“怎么啦?阳世人间人哄人,阴曹地府鬼捣鬼嘛!只要把钱挣到手就算!”(山西·黎城)

【第16句】:【墨守】“墨守”意为固执不知改变,如“墨守成规”。现在“墨守”一般用作贬义,而在当初,可具有积极意义。 “墨守”原意指战国时的墨翟守城术,后因称牢固防守为“墨翟之守”。源出战国时期《墨子·公输》。战国时期,公输盘(鲁班)应邀赴楚国帮其作战,楚国因为公输盘(鲁班)会制造攻城云梯,能在战争中取胜,决定攻打宋国。著名思想家墨翟听到这一消息,马上从齐国赶到楚国去劝阻,楚王于是让墨翟与公输盘做攻守演习。墨翟解下衣带作城墙,用木片做武器,作为守城一方。“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守围有余”(《墨子·公输》)。意思是说,公输盘多次作攻城的机巧变化,被墨翟多次戳穿给挡回去了;公输盘攻城的器械已尽,而墨翟的守城计策还没有用完。也就是说墨翟更胜一筹。楚王看到没有取胜的把握,便改变了攻打宋国的计划。由此,后人遂把牢守、固守称为“墨守”,是对墨翟的肯定和赞扬。不过,“墨守”今天已不再指守城,而多借此喻固执己见,不肯改进,不求进取。

【第17句】:【笱里的鱼儿——有进无出】(歇)笱:竹制的捕鱼器具,口很小,鱼进去就出不来。指人或物只有进来的,没有出去的。

【第18句】:【人不解甲,马不停蹄】(惯)甲:古时打仗穿的盔甲。人不卸掉盔甲,马一直在前行。形容事情紧急,不能停顿或休息。也比喻非常忙碌,顾不上休息。 也作人不歇脚,马不停蹄。 人不解甲,马不卸鞍。

【第19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各随其便;奈何不得;你管不着;随他的便;有什么办法

【第20句】:【拧成一股绳】释义:比喻团结一心。例句:只要咱们大家拧成一股绳,按着党的话好好干,有啥困难都能克服。

【第21句】:叫花子串大街——穷逛

【第22句】:【五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农民所盼。“五谷”的说法源自春秋战国时代。《韩非子·难二》中说:“务于蓄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则人多。”它说明了掌握蓄养的规律和明了土地的特性,六畜才能迅速繁殖,五谷才能顺利生长,收入就会增多。五谷,古代有多种说法。《庄子·逍遥游》注五谷为麻、菽、麦、稷、黍;《周礼·夏官·职方氏》注五谷为黍、稷、菽、麦、稻。后泛指各种庄稼。

【第23句】:【路上说话,草里有人】(谚)在路边说话,要谨防草丛中有人偷听。 指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说话总要注意保密。 也作路上讲话草儿应,河边讲话鱼儿听。 大路讲话,草窝有人。

【第24句】:【骂人无好口,打人无好手】见“打起来没好拳,骂起来没好言”。

【第25句】:【一遭情,两遭例】(谚)第一次行赏是恩情,第二次就会认为是定例了。指赏不宜多,奖赏如果被受赏人看作是惯例,就失去了意义。

【第26句】:【财连于命】(谚)钱财和人的生命相连。指钱财等同于生命,对人非常重要。 也作财命两相当。 钱财通性命。

【第27句】:船上迈步——越走越窄

【第28句】:【烧的纸多,惹的鬼多】(谚)给鬼烧化的纸钱多,招来讨要纸钱的野鬼就多。比喻人做事无原则,迁就照顾的面越宽,招惹来的麻烦事就越多。

【第29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谚)指水土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也指一处地方的自然资源就养活着这一地域的人们。 也作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处水土一处人。

【第30句】:【老虎不吃人——只是坏了名色】(歇)名色:名称,名声。指名称或名声不好已是客观存在。 也作“是个老虎不吃人——坏了名色在那里”。

【第31句】:刘伯温的八卦——神机妙算

【第32句】:【枣核解板儿——能有几锯】(歇)解板儿:用锯子锯开。枣核很小,把枣锯开,根本用不了几锯。 锯:谐“句”。指没有多少话语或唱词。

【第33句】:白瓷壶——有口无心

【第34句】:【 一步一个坎儿】人生道路坎坷,事事不顺。古语:命途多 舛。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枣花这孩子,命太苦啦, 走一步,一个坎儿。”

【第35句】:【不打落水狗,回头咬一口】宽容坏人,反受其害。老舍《四 世同堂》:“一边走,一边恨自己:为什么会把不打落水狗的 道理应用到冠晓荷的身上呢?”

【第36句】: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第37句】:【三朝媳妇,月里孩儿】(谚)三朝(zha。):三天。刚娶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就要抓紧引导;刚生下一个月的小婴儿,就要进行教育。指家庭教育,贵在及早。 也作三朝的新妇,月子的孩儿。 三朝新妇婆引坏,月里孩儿娘引坏。

【第38句】:【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谚)指老年人的话,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后辈不听取,必然会落得个悔恨无及。 也作不听老人言,祸事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必定打破船。

【第39句】:【嫁得鸡,逐鸡飞;嫁得狗,逐狗走】(谚)嫁给鸡,就得跟着鸡飞;嫁给狗,就得跟着狗跑。旧指女子不论嫁给什么样的汉子,都得顺从地跟人家过一辈子。 也作“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第40句】:老鼠啃账簿——吃老本

【第41句】:【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歇)滚:本指西瓜滚动,转指人翻滚。爬:本指王八爬行,转指人乱爬。形容狼狈败退,抱头鼠窜的样子。 也作“王八啃西瓜——连滚带爬”。

【第42句】:【此一时,彼一时】见“彼一时,此一时”。

【第43句】:【打破醋坛子】(惯)比喻在男女情爱上产生了强烈的嫉妒情绪。 也作“扳倒了醋缸”。

【第44句】:【官无中人,不如归田】(谚)中人:朝中有权势的官员。归田:回老家种庄稼。旧指当官没有靠山,还不如回家种地去。 也作“仕无中人,不如归田”。

【第45句】:小明的爸爸是法官。一天,他爸爸的一个朋友拿着许多礼品去小明家为别人求情。小明的爸爸说:“礼品你拿走。法律是箭不是弦,法律是铁不是棉。他犯了罪就应该受到法律制裁。”(广东·龙门)

【第46句】:螃蟹断腿——横行不了

【第47句】:【八月初一雁门开,懒妇催将刀尺裁】释义:雁门:山名,在山西省代县西北。到了农历八月,大雁就开始南飞了,人们无论怎样也应准备过冬的衣食了。例句:田家杂谚:八月初一雁门开,懒妇催将刀尺裁。

【第48句】:【程咬金的斧子——就这么三下】(歇)程咬金:唐初大将,古代小说《隋唐演义》、《说唐》中的人物.传说惯使两把很重的板斧,头三下很厉害,后来就差劲儿了。比喻本领不怎么样,就开头几下子,使不出新的花招。也用来表示自谦。

【第49句】:伤寒加痢疾——大伤元气

【第50句】:登上泰山望东海——站得高看得远

【第51句】:【姑爷进门,小鸡没魂】释义:姑爷到家里来,小鸡就要被杀吃了。指岳家对女婿总是盛情款待。例句:常言说,“姑爷进门,小鸡没魂。”姚家贵婿及其随员坐定之后,麻子大婶吩咐女儿拿烟沏茶。

【第52句】:【打擂台】(惯)擂台:为比武而搭起的台。本指上擂台参加比武,比喻:1向挑战者应战,与之较量手段、技艺。2耍花招,与人讨价还价。3有意跟人作对,难为人。

【第53句】:人有三年旺,鬼神不敢挡;人有三年霉,草草倒了也咬人。(四川·小金)

【第54句】:【牛头高,马头高】(惯)比喻二人争高低,谁也不让谁。

【第55句】:【耍嘴皮子】(惯)指夸夸其谈或能说会道,口才出众。 也作耍嘴皮。 卖嘴皮。

【第56句】:【输钱只为赢钱起】(谚)指在赌博场上输了钱的,往往都是开头赢了钱被诱惑的。也借指遭人算计的,往往都是由自己算计别人引发的。

【第57句】:【夹心饼干两头咬】两面不讨好,两头受气。香港唐人《金 陵春梦》:“我们所担心的,乃是既得不到中央爱护,又得不 到民间谅解,到那时候做了一块夹心饼干两头咬,岂不甚 惨?”

【第58句】:夜猫子报喜——坏名誉了;没有的事

【第59句】:牛耕田马吃谷———个受累,—个享福

【第60句】:张飞扮姑娘——咋搞昨不像

【第61句】:买个炮仗没捻线——咋响(想)

【第62句】:【枪打出头鸟】(谚)猎枪首先打着的,是那探出头来的鸟。常比喻爱出风头、爱带头首倡的人,最容易首先受打击。

【第63句】:【东方不亮西方亮】释义:这个地方不行,别的地方就会行。例句:赵编辑给他打气:“不过,好在现在出版社很多,‘东方不亮西方亮’,你们不妨再拿到别的地方试试……”

【第64句】:【首级】《三国演义》描写张飞勇猛“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首级”中的“首”本义是头,可为什么又被称为“首级”呢?这与古代的军级制度有关,它源于秦国的商鞅。商鞅到了秦国,实行了变法,在军事领域确立了一套新的军级制度,以取敌人头颅的数目作为评定爵位的基础和依据。新制度规定:每斩获一个敌人头颅,士兵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获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越高,最高可至二十级。因为一首对一级,因而久而久之,人们就将头颅称为“首级”了。秦国的军功授爵制度对普通士兵很有吸引力,依当时的规定,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获得两个敌人首级,那么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成为自由人,他做奴隶的妻子也可以转为平民。而且,如果父亲战死沙场,他的功劳可以由儿子继承。这无异于一人拼命,全家受益,因此极大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的强大,与商鞅的这些制度有直接关系。到了北宋,废除了首级制度,但“首级”这个词却保留到了今天。

【第65句】:【胆大天下去得,胆小寸步难行】(谚)胆量大的人天底下任何地方都能闯,胆量小的人死守家门哪里也不能去。指胆大就会有作为,胆小不能有出息。 也作“胆大的漂洋过海,胆小的寸步难行”。

【第66句】:【抬头一个主意,低头一个见识】(惯)形容人足智多谋。

【第67句】:庙里的观音——站得住脚

【第68句】:【 深山出俊鸟】偏僻之处出现人才或美女。张孟良《儿女 风尘记》:“真是深山出俊乌,穷人家居然生下这样的美女。”

【第69句】:喜鹊老鸹同枝叫——悲喜交加;连喜带忧

【第70句】:灵堂上唱大戏——有哭有乐

【第71句】:【沙锅砸蒜——一锤子的买卖】(歇)本指沙锅是用陶土和沙烧成的,质地很脆,用来砸蒜,一下子就碎;转指不管结果如何,就全靠这一次行动。也指只干一次,就全坏了事。 也作“沙锅捣蒜——一锤子的买卖”。

【第72句】:【事后诸葛亮】诸葛亮能预见。事后情况已明,利弊已看 出,这时说得再好,也不能算预见。借指事后批评指责。 《刘澍德小说选》:“你也是事后诸葛亮,为啥不先提醒我?”

【第73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第74句】:【年年防旱,夜夜防贼】(谚)农村年年都可能发生旱灾,住屋夜夜都可能发生偷盗。指人要经常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第75句】:【宰相肚里好行船】(谚)宰相:朝廷中官职最高的大臣。指大人物胸襟开阔,度量大。也泛指有修养的人能宽容别人,不计较小事。 也作宰相腹中撑得船过。 宰相肚里横开船。

【第76句】:【六月里下雪】释义:比喻事情稀奇,少有,意外。例句:孙生旺有点惊异地问道:“六月里下雪哩,真是稀罕事呀!从来也没见你喝酒,今天这是怎么啦?”

【第77句】:隔壁的婆媳俩经常争吵,奶奶劝她们:“一争两丑,一让两有。什么事不能好说好商量的,为啥非要撕破脸皮不可呢?”(广东·龙门)

【第78句】:【女不女,男不男】见“男不男,女不女”。

【第79句】:【瞎子放驴——不撒手儿】(歇)本指怕驴跑掉,不敢松手,转指紧紧抓住某人或某事物不放。

【第80句】:【好心不得好报】(惯)指好心去帮助别人却没有得到好结果。 也作好人不得好报。 好心没好报。

【第81句】:天安门升旗——太阳出来了

【第82句】:弟弟一本正经地要去给邻居劝架,奶奶笑着说:“你倒真是吹糖人儿的出身,口气怪大。小小年纪的,蚂蚁戴眼镜——自觉脸面不小啊!”(江苏·盐城)

【第83句】:【人心换人心】释义:相互以真诚之心相待。例句:那是人心!人心换人心,那是自己的心换来的。T市谁不知道他蒋岐山是够朋友、肯帮忙的人?

【第84句】:【豆芽不好做柱,丫头不好做主】(谚)丫头:婢女。就像豆芽做不得顶梁的柱子一样,丫头不能当家作主。旧指地位低下的人不能当大事。

【第85句】:【久病床前无孝子】释义:儿女对长期生病的父母照顾不好,不孝顺。例句:开始时,他的两个儿子还过来侍候他,可是久病床前无孝子,渐渐地也都不管他了。

【第86句】:乱麻一团——解不开

【第87句】:【桃李满天下】(惯)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形容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遍布各地。

【第88句】:【爬得高,跌得重】释义:官职攀得越高,招来的灾祸越大。例句:爬得高,跌得重。心越狠,命越穷。人心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第89句】:【滴水穿石,不是一日之功】释义:比喻任何成果都是长期下苦功取得的。例句:张嘉庆看忠大伯心思有了转变,也想,滴水穿石,不是一日之功,要从长远着想。

【第90句】:【 有一利必有一弊】事情有利弊两个方面。清代《二十年 目睹之怪现状》:“天下事有一利即有一弊,哪里有没有弊病 的道理。”

【第91句】:【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做事无论是出于爱还是恨,都 要做到底,有效果,不能半途而废。明代《水浒》:“鲁智深 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 州!”

【第92句】:老母猪进菜地——拉下脸就啃

【第93句】:【骑驴的不知赶脚苦】谓体会不到别人的困难。类似的:坐 轿的不知抬轿苦。浩然《山水情》:“他一直在倒霉!你是骑 驴的不知道赶脚的苦。”

【第94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释义:不是情趣相投的人,不会聚合成一家。例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两口子又都比较胆子小,最怕惹是非。”

【第95句】:【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谚)纵:放纵,宽容。对于敌人,绝不能宽容,以免留下无穷的后患。指对敌对势力不能心慈手软,必须彻底消灭。

【第96句】:鬼晒太阳——无影无踪

【第97句】:【风过草抬头】指情况又恢复原状,反弹。电视新闻:“我 们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发生风过草抬头的现象。”

【第98句】:隔山摘李子一难得

【第99句】:【山小雀翻筋斗——卖弄花屁股】见“啄木鸟翻跟头——卖弄花屁股”。

17518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