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谚语俗语文案很潮很个性!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一句好话三分暖】见“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出唇六月寒”。

【第2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谚)耕耘:耕田与耘草。在农业生产上,下一分辛苦,就有一分收成。指付出多大的劳动代价,就会有多大的收获。

【第3句】:【争一日之短长】(惯)短长:指胜败、对错、高低等。比喻决出一时的胜败、对错。

【第4句】:【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见“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第5句】:【穷在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第6句】:【百病从脚起】(谚)百病:各种疾病。指人的脚底有涌泉穴,直通心脏,故脚底受寒,容易引发多种疾病。

【第7句】:【肚饱眼里馋】(惯)肚子已经吃不下了,可看着食物还想吃。形容人嘴馋贪吃。

【第8句】:【家有万贯,不如出个硬汉】(谚)贯:旧时钱制,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为一贯。指纵然拥有万贯家财,也不如有个能顶门立户的硬汉子。

【第9句】:【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第10句】:【产处不如聚处】见“出处不如聚处”。

【第11句】:【黄金遍地走,单等有志人】(谚)指财富到处有,只等有志向的人去取得。

【第12句】:【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雪打灯】

【第13句】:【枪对枪,刀对刀】

【第14句】:【逮着旋风就是鬼】(惯)旋风:螺旋状运动的风。比喻听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

【第15句】:【吃一行,怨一行】

【第16句】:【羹里来的饭里去】(惯)比喻哪里来的还回到哪里去。

【第17句】:【娘舅亲,骨肉亲,打折骨头连着筋】见“爹娘亲,娘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第18句】:【守着井喝不到水】(惯)比喻有现成的东西却没有办法享用。

【第19句】:【七个不成,八个不就】(惯)形容怎样做都不行,非常难办。

【第20句】:【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惯)比喻原来是干什么的还干什么去,各人做自己该做的事。

【第21句】:【山前有路你不走,飞蛾扑火自来投】

【第22句】:【头白可种桃】(谚)人到年老发白时,栽种桃树还赶得上吃桃子。指桃树结果实比其他果类树木快。

【第23句】:【桑木扁担——宁折不弯】(歇)桑木质地坚硬,做成的扁担即使被压断了也不会弯曲。形容人性格刚强,宁死也不屈服。

【第24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惯)盲人骑着瞎马,半夜走到深水池边。比喻盲目行动,乱闯乱撞,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第25句】:【皇上的旨,将军的令——一口说了算】(歇)旨:圣旨。指一人说了就算数。

【第26句】:【小车不倒只管推】(谚)小车:独轮手推车,农家用的旧式小型运输工具。比喻做事贵在坚持,只要还有最后一分力气,就要坚持到底。

【第27句】:【贫贱夫妻百事哀】 释义:[唐]元稹诗句,指贫贱夫妻事事困难。 例句:虽然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倒也还能不断地“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28句】:【老将至而耄及之】(谚)耄:昏聩,糊涂。指人上了年纪,年老糊涂随着来了。

【第29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惯)指其含意只能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

【第30句】:【背后捅刀子】(惯)指暗地里害人。

【第31句】:【赞人陷人皆是口,推人扶人皆是手】

【第32句】:【情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

【第33句】:【扣子对扣门,歪把跟歪瓢】(惯)指脾气、秉性相投的人容易聚在一起。讥讽不好的人喜欢聚在一起。

【第34句】:【山怕无林海怕荒,人怕老来花怕霜】

【第35句】:【自古红颜多薄命】见“红颜多薄命”。

【第36句】:【公人见钱,苍蝇见血】(谚)指公人贪财如命,见到钱财,就如同苍蝇见到血一样。

【第37句】:【穷家富路】见“贫家富路”。

【第38句】:【酒要少吃,事要多知】

【第39句】:【好猫儿不吃鸡,好男儿不欺妻】

【第40句】:【正月可栽大树】(谚)农历正月,土地剐开始解冻,此时栽大树,成活率最高。

【第41句】:【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第42句】:【得意走官场,失意写文章】(谚)旧指文人的两条出路:要么是称心如意,做官为宦,扬名显势;要么是失意落魄,寄情山林,著书立说。

【第43句】:【好动扶人手,莫开杀人口】(谚)要勤动扶助人的手,不要出口就伤害人。指为人必须操善心,做善事,言行举止要有益于人而不害于人。

【第44句】:【好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见“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第45句】:【有理不在高声】(谚)理由充足自然就能说服人,不在于声音大、嗓门高。指辩胜对方靠的是摆事实、讲道理,不能凭气势压人。

【第46句】:【头顶高梁花,脚踩浆泥瓣】(惯)比喻身为农民,生活在农村。

【第47句】:【地是大家种,路是众人走】

【第48句】:【泥捏人也要有时间晒干】(谚)用泥土捏成的人儿,也得有时间把它晒干才行。比喻做任何事情都有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第49句】:【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第50句】:【猢狲入布袋】(惯)猢狲:猴子。 比喻行动不自由,受约束。

【第51句】:【穷日子难过,富家好当】

【第52句】:【吃枪药】(惯)比喻人火气大,无端地冲人发脾气。

【第53句】:【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第54句】:【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第55句】:【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谚)比喻经常处在某种环境中,难免会受到影响或某种麻烦。 也作“久在江边站,没有不湿的鞋”。

【第56句】:【下地狱】(惯)地狱:某些宗教指死后灵魂受罪的地方。比喻遭受痛苦和折磨。

【第57句】:【蛇逮老鼠,要独吞】

【第58句】:【抢风扬谷——秕者先行】(歇)抢风:迎风,顶风。秕:子粒不饱满。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倒占了先。

【第59句】:【面糊盆里磨镜】(惯)面糊:用面粉打成的糨糊。在糨糊盆里磨镜子,镜面永远也不清楚。形容人不清白。

【第60句】:【日出早,雨淋脑;日出晏,晒杀雁】

【第61句】:【等人易得久,嗔人易得丑】

【第62句】:【买卖搅庄户,日子必定富】

【第63句】:【倒胃口】(惯)本指因腻味而不想再吃。比喻因所听或所见次数太多而心生厌烦。

【第64句】:【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第65句】:【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谚)在家孝敬父母,这就是最神圣的行为,何必再到远地去烧香拜佛。指行善事就在眼前,舍近求远没有必要。

【第66句】:【树靠枝叶儿圆,人要礼当先】

【第67句】:【雏鸟不练飞,永远振不起翅膀】

【第68句】:【挣钱不挣钱,先落个肚儿圆】

【第69句】:【若无三冬霜雪侵,难有梅花放清香】

【第70句】:【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

【第71句】:【舍着金钟撞破盆】(惯)比喻不惜任何代价,甚至豁出性命去拼搏。

【第72句】:【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第73句】:【打水漂儿】(惯)指在水边投掷石片或瓦片,使其在水面上掠过,激起一串水花。比喻钱物等白糟蹋了,什么也没得到。

【第74句】:【看菜下饭,量体裁衣】

【第75句】:【十年不下雨,也有怨雨人】

【第76句】:【耳听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第77句】:【家家卖私酒,不犯是好手】

【第78句】:【围棋盘里下象棋——不对路数】(歇)路数:本指路子、下棋的步子,转指着数、武术的动作。指动作不合要求或规定。

【第79句】:【耗子倒管起山猫来啦】 释义:比喻事理颠倒。 例句:他忽然把胳膊一甩:“反正没有死罪,耗子倒管起山猫来啦。走!”

【第80句】:【一年二年,与佛齐肩;三年四年,佛在一边】

【第81句】:【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第82句】:【打哑谜】(惯)指不直接把意思说明白,故意让对方猜。

【第83句】:【有苗留在垄上,有话说在理上】

【第84句】:【一场官司一场火,任你好汉没处躲】

【第85句】:【囊漏贮中】(谚)囊:口袋。贮:储存。装粮食的口袋破了,粮食仍漏在粮仓里。指财物流通在内部,不算什么损失。

【第86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谚)既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就不会说出不是一家人的冷漠话。多指彼此关系亲密得如同一家人,就不可说见外话。

【第87句】:【忙者不会,会者不忙】

【第88句】:【安逸出懒汉,逆境出人才】(谚)安逸的生活会养成人的惰性,使人不思上进,逆境却能激励人奋发成才。

【第89句】:【针尖大的眼,可进斗大的风】

【第90句】:【照葫芦画瓢】见“依样画葫芦”。

【第91句】:【来也不认得爷,去也不认得娘】(惯)形容六亲不认,不讲道理。

【第92句】:【报喜不报忧】(惯)只报告喜庆的消息,不报告坏消息。指隐瞒真实情况。

【第93句】:【立得正,不怕影儿歪】

【第94句】:【睡不着觉埋怨枕头】(惯)比喻自己有问题,却责怪埋怨别人。

【第95句】:【对牛弹琴】(惯)比喻对着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讥笑人听不懂别人的话,或讥讽人说话不看对象。

【第96句】:【一不沾亲,二不带故】(惯)故:朋友。指既不是亲戚,又不是朋友,没有亲友关系。

【第97句】:【拾到鸡毛当令箭】见“拿了鸡毛当令箭”。

【第98句】:【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第99句】:【砖钱不买瓦】(惯)买砖的钱不用来买瓦。形容人做事不灵活,不知变通。

18301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