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简书最新摘抄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一口吃成胖子】(惯)比喻一次就取得成功或一下子发了大财。也泛指急于求成。 也作一口吃个胖子。 一嘴吃个胖子。

【第2句】:【太刚则折】(谚)折:折断。物体过于刚硬,就容易折断。比喻人在为人处世上过于刚烈,就容易受挫折。

【第3句】:【家无主,屋倒竖】(谚)家里要是没有个当家理事的人,就会乱得连房屋也要颠倒过来。指家庭少不了主事的人。

【第4句】:【蛤蟆吞西瓜——开口不怕大】(歇)指人张口要价太高,使对方无法还价。常含讥讽意味。

【第5句】:【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谚)指求助于别人,必须求那以济人为乐、慷慨大度的豪杰之士;救济别人,必须是在他处境窘困、急需救助的关键时刻。 也作求人须求大丈夫,救人须救急时无。 求人须求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

【第6句】:【逢强智取,遇弱活擒】(谚)遇到强敌,就用智谋取胜;遇到弱敌,就用武力征服。指在与对方的争斗中,该用智时用智,该用力时用力,不可一概而论。 也作“逢强者智取,遇弱者力敌”。

【第7句】:【急用卖得堂前地】(谚)堂前地:正屋前面的地。人在急用时,就连堂屋前的地也舍得卖掉。指人到窘困不得已时,任什么都舍得割爱。

【第8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见“饭来张口,水来湿手”。

【第9句】:【满嘴跑舌头】(惯)比喻信口胡说。

【第10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释义:眼前又有了新的道路。比喻事情有了新的转机,有了新的希望。这是陆游《游山西村》诗句。“山重水复”又作“山穷水尽”。 例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绕过险崖,眼前豁然开朗,宽阔的航道又伸展在眼前了。

【第11句】:【俏眉眼做给瞎子看】(惯)比喻说话做事不选择合适的对象,再好也不会受赏识。

【第12句】: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

【第13句】:【借梯子下楼】(惯)比喻利用机会摆脱困境。 也作借梯子下台。 借台阶下去。

【第14句】:【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释义:旧指人或早或晚总会碰到好运气的。 例句:就是那李九强得了那两吊钱,二十多两银子,也成了个过活。虽说是“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毕竟还得那“贵人提掇起,才是运通时。”

【第15句】:【老牛不喝水,不能强捺头】 释义:比喻强迫命令不行,办不成事。 例句: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老牛不喝水,不能强捺头。顺乎自然,因势利导,就是纺纱和很多事物的窍门呢!

【第16句】:【人心都是肉长的】 释义:借指人都是有感情的。 例句:人心都是肉长的,唐二古怪本来就是个软心肠的人,他从地上搀起了娥眉,颤声问道……

【第17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释义:更: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两小时。欢乐时就觉得时间过得快,嫌短;寂寞时就觉得时间过得慢,嫌长。“寂寞”又作“愁苦”。 例句:从来说“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只这等文案笑笑,不觉三鼓。

【第18句】:【兵骄者败,欺敌者亡】(谚)欺敌:轻敌。打了胜仗就骄傲的军队,不把敌方放在眼里的军队,必定要败亡。指骄兵和轻敌是兵家大忌。

【第19句】:【张家长,李家短】“张家长,李家短”这一俗语意思是特指那些喜欢说闲话的人。与张家李家并无关连,如同张冠李戴、张三李四一样,都是一种借代。但在源头上与张家李家并不是一点瓜葛也没有,“张家长,李家短”就源自张献忠与李自成。 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后,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双雄并峙,互争雄长。 在民间流传有“张家长,李家短”的俗语,张献忠为此很欣喜,认为这句话是在说自己的实力很强大,能长久。李家的战斗力不行,是短命的,预示着自己必将战胜李自成,取代明朝坐上皇帝宝座,因而乐不可支。其实这只是张献忠的一厢情愿罢了。历史便是最好的证明,事实上张家李家都不长,张献忠一天皇帝也没做上,李自成只做了四十多天的皇帝。

【第20句】:【砧板上的肉——随人砍,随人剁】(歇)比喻人陷入困境,不能自主,任人摆布。

【第21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谚)渊:深潭。羡:思慕,希望得到。 站在水潭边心想着潭里肥美的鱼,不如赶快回去织起网来捕捉它。 指任何美好的空想都不如动手实干。

【第22句】:【烧香引鬼来】(惯)1比喻好心帮人却惹出麻烦来。2比喻做某件事引起其他人的怀疑。 也作烧纸引了鬼来。烧纸:旧时烧纸钱送鬼。 烧香招来了鬼。 烧香逗得鬼上门。

【第23句】:【有粥吃粥,有饭吃饭】(惯)比喻随遇而安。

【第24句】:【马有转绠之病,人有旦夕祸福】(谚)转绠(geng):骡马拴在桩上的缰绳缠绕住脖子,造成呼吸道阻塞。祸福:偏指灾祸。指健壮的马会转绠得病,好好的人会大祸临头。 也作马有转缰之病,人有当时之灾。 人有驾日之灾,马有转缰之症。

【第25句】:【不怕你铜墙铁壁,只怕你紧狗健人】 释义:指贼人行窃时,不怕墙壁坚固,就怕看门狗和健壮的汉子。 例句:从来做贼的道:“不怕你铜墙铁壁,只怕你紧狗健人。”早惊动了守门的犬,哰哰着实吠将起来。张泰慌张,抽身前走,那犬一直追将出来。

【第26句】:【赶集走亲戚——顺便】(歇)赶集:到集市上去买卖货物。指乘做某事的方便做了另一件事。

【第27句】:【网兜舀水】 释义:用疏网兜舀水,一下子就漏光了。比喻计划或努力完全落空。 例句:眼瞅着今年果松是丰年,皮子稠,一茬收入说不定能顶两三年。一搬家,岂不成了网兜舀水。

【第28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谚)苦中苦:常人难以忍受的苦痛。人上人:出类拔萃的人。指只有承受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才能出人头地。

【第29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惯)路上丢了东西没人捡,晚上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治安非常好。 也作路不拾遗,门不夜掩。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第30句】:【桐油缸依旧装桐油】(惯)比喻一切照旧,没有变化。

【第31句】:两个分力的尖角越小,合力越大:一个集体团结越紧,攻关力越强。

【第32句】:【不怕该债的精穷,就怕讨债的英雄】 释义:欠债人即使穷到极点,碰到厉害的讨债人也只好还债。 例句:“可知道‘不怕该债的精穷,就怕讨债的英雄’!你而今遇着凤四哥,还怕赖到那里去!”

【第33句】:【小年】中国民间称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这一天.民间有祭灶、扫尘、采办年货的习俗。 祭灶,民间很早就有关于灶神的传说。旧时,灶神每家必供,它同门神、井神、厕神、雷神一起成为五位家堂神,职责是保护家宅安宁,不让闲神野鬼骚扰,称为“五祀”。每到腊月二十四,灶君上天朝玉帝,前一天晚上,人们就在锅台边摆上糖果、年糕等供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焚香膜拜。 扫尘,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掸尘。扫尘的习俗源于尧舜时代的“扫年”——古代先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由于是迎接新的一年,又是清洁卫生、除疫灭病的良好习俗,所以流传至今而不衰。 小年以后,年味越来越浓。

【第34句】:【靠山山崩,靠水水流】 释义:依赖别人靠不住。 例句:“……人家说我命苦,是命苦;靠山山崩,靠水水流,靠树树歪,一心靠社会主义,可生产队又说我是累赘……”

【第35句】:宁愿折断骨头,不愿低头受辱.

【第36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惯)比喻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主次不分。 也作“拣了芝麻,丢掉西瓜”。

【第37句】:【走一步,得一步】(惯)路不熟,试探着走。指心中没底,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 也作“走一步,算一步”。

【第38句】:【东方不亮西方亮】 释义:比喻这里行不通,还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希望总是有的。 例句: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第39句】:【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谚)人参:滋补珍品。貂皮:貂的皮毛,是御寒珍品。乌拉草:纤维坚韧,为制作草鞋、草褥等的优质材料。指人参、貂皮、乌拉草是东北珍贵的特产。

【第40句】:【啃骨头】(惯)1指打大仗、硬仗或克服大的困难。2讥讽人得不到大的利益,只能得到一点儿好处。 也作“啃硬骨头”。

【第41句】:【小脚一双,眼泪一缸】(谚)小脚:旧礼教摧残妇女,女孩从七、八岁时起缠足,折断趾骨,弯成三寸小脚。女子缠就一双小脚,眼泪就得流满一缸。指缠足是非常痛苦的。 也作“小脚一双泪一缸”。

【第42句】:【心不负人,面无惭色】(谚)指做事不亏负别人,就心安理得,不会有愧对别人的表情。

【第43句】:【难兄难弟】“难兄难弟”指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可它的原意并非如此,是指兄弟同样优秀,难分高下。 此典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日:‘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这段话说的是东汉时期,陈太丘陈寔廉洁奉公,具有高洁的品性,深受百姓爱戴。他有两个儿子,分别叫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也是功业有成,尊长爱幼,德行甚佳。一次元方的儿子陈群(字长文)与季方的儿子陈忠(字孝先),两个小孩子谈论各自父亲的功德。两个孩子都认为自己的父亲品德高尚,为此争论得不可开交。 为了争出高低,这两个小孩子找到祖父陈寔评判。陈寔听完两个孙子的陈述,回想元方、季方的成长,觉得两个孩子都是好样的,于是感叹道:“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思是说,元方是哥哥,但很难说胜过弟弟;季方是弟弟,但也很难说超过哥哥。也就是说兄弟二人品德才华俱佳。两个孩子听了祖父的话,都满意地回去了。 后来,人们就利用“难为兄,难为弟”的谐音,变成了“难兄难弟”,词义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由兄弟优秀变成了兄弟落难。

【第44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此语别看有“四知”,其实只有两知,即除你我二人知道外别人谁也不知。现在多用在见不得人、拿不到桌面上的私人交易。此语源自东汉。 东汉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 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史任内荐举的官员,听说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见,并带黄金十斤作为见面礼。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举荐表示感谢,二是通过贿赂这位老上司请以后多加关照。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道:“幕夜无人知者。”杨震当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不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打道回府。然而,这样惊天动地的反腐之语,却被人们反其义用之,成为订立攻守同盟的常用语了。

【第45句】:【耳不听,心不烦】 释义:不愿听的话最好不听,以免心烦。 例句:我被她讲得一颗心又提到嗓子门口,我怨我还是把心牵挂在他身上,何必再多管他的事,耳不听,心不烦,但不知怎么回事,却一个劲地想听听这桩事的结果。

【第46句】:【树不砍不成材】 释义:借指子女需要教育,才能成为人才。 例句:“古人说:‘树不砍不成材,逆子不教难成器。’让政府的王法好好教育他们才对!”

【第47句】:【撞大运】(惯)比喻抱着侥幸心理去碰好运气。也比喻走运。

【第48句】: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第49句】:【万事留人情,后来好相见】见“凡事留人情,日后好相见”。

【第50句】:【说人话,屙狗屎】(惯)指说出的话像个人,做出的事儿却没人性。 也作“说人话不做人事”。

【第51句】:【岸上修船易,到得江中彻底沉】(谚)比喻问题要趁容易解决时及早解决,拖延会酿成灾祸。

【第52句】:【有车就有辙,有树就有影】(谚)有车在前边行,后边就会有碾出的车辙;有树长得高大,下面自会有树影。比喻再秘密的事也隐瞒不住别人。

【第53句】:【富得快,跑买卖】(谚)要想很快富裕起来,最好是经商做生意。指经商能很快致富。

【第54句】:歹马害群,臭柑豁筐.

【第55句】:胆大骑龙骑虎,胆小骑猫骑兔。

【第56句】:【虎死不倒威】(谚)指猛虎虽然死去,但威风依然存在。比喻英雄豪杰身处厄运之中,仍然表现出昂扬的斗志,凛凛不可犯。 也作虎死不落架。 虎倒雄风在。

【第57句】:【越热越出汗,越冷越打战】(谚)打战:颤抖。越热得出汗就越热,越冷得打战就越冷。比喻有钱的就越有钱,贫穷的就越贫穷,或走红的就越走红,倒霉的就越倒霉。

【第58句】:【人到难处才见心】 释义:困难时才能看出人的真心。 例句:“老婆过去虽说很进步,可眼下受了灾,日子困难,‘人到难处才见心’哩,她会不会变呢?”

【第59句】:【贼捉贼,鼠捕鼠】(谚)让贼去捉拿贼,让鼠去捕捉鼠,这样更容易见功。比喻只有深入到事物内部,才能研究并掌握其活动规律。

【第60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一词语形容以偏概全为局部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整体全局。 此语出自《鹃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声”。常用来比喻某人被眼前极其细微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和本质。 还有一说出自三国时期邯郸淳写的《笑林》,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楚地住着一个穷书生,想发歪门邪道之财。书生记得读书时读过螳螂捕蝉的故事,那螳螂藏在树叶后,一举成功将蝉捕获。于是他去找荫蔽螳螂的树叶。他真的发现了一片螳螂藏过的树叶,连忙摘下来,却不小心滑了手,那片树叶掉在一堆落叶当中难以辨认,于是书生将所有树叶装进箩筐之中,带回家一片片挡住自己眼睛做实验,并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开始时妻子如实回答看得见,但是这书生不厌其烦地拿一箩筐树叶试验,妻子实在不耐烦了,就对他说:“这片叶子荫蔽住了你,我看不见了。”穷书生如获至宝,认为这就是那片藏螳螂的神叶。他带着那片树叶,跑到集市上挡住自己的眼睛便拿商贩的货品。当然他立即被商贩抓住交到官府。县官一听案情,笑得前仰后合,觉得书生蠢钝迂腐到幼稚可笑,骂他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狠揍一顿,把他赶回家去。 这则笑话颇像“掩耳盗铃”,教育人们不要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61句】:【打翻了五昧瓶——甜酸苦辣咸样样全】(歇)五味:指酸、甜、苦、辣、咸,泛指各种味道。形容心情极其复杂,各种感受都有。 也作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有。 碰翻了五味瓶——咸酸苦辣都涌上心头。 泼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各色俱全。

【第62句】:【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越雷池一步”是我们今天常用的一句俗语,多喻循规蹈矩,不敢破旧立新,思想比较保守。那么,这一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据史料记载,雷池地处安徽省望江县东十公里,因古雷水自湖北省的黄梅县界东流至此,久积成池,故名雷池。东晋时置雷戍,辟为江防重地。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寿县)镇将祖约发动叛乱,大举向东京建康(南京)进攻,忠于朝廷的江州刺史温峤想马上带兵去建康护卫。掌管中央政权的庚亮得知温峤的意图后,深谋远虑,担心拥有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因此,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垂,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要保建康必须坐镇原防,不要越雷池而向东移。 古雷池已不复存在,但“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个俗语却流传至今。

【第63句】:【好人怕夸,坏人怕扒】(谚)扒:揭露,揭发。指好人怕的是夸赞,夸赞多了就会骄傲松劲;坏人怕的是揭发,揭发罪行就能使他原形毕露。

【第64句】:【戏法无真,黄金无假】(谚)戏法是幻术游戏,不会是真的;黄金有固定品桕,不会是假的。指真与假是由本质决定的,不容混淆。

【第65句】:【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释义:比喻人最终总希望回到故乡;也比喻事情终究要归结到某处。“千丈” 又作“干尺”。“叶落”又作“落叶”。 例句:兀术道:“古人有言:‘树高干丈,叶落归根。’卿家若然思念家乡,某家差人送你回国。”

【第66句】:【小孩儿口没遮拦】(谚)指小孩子的嘴巴无禁无忌,想到就说,不懂人情世故,也不计说话后果。

【第67句】:【老要颠狂少要稳】(谚)老年人贵在活泼欢快,性格开朗;年轻人贵在庄重踏实,行为稳健。指老年人不可死板,年轻人不可轻浮。

【第68句】:【好马不备双鞍鞯,烈女不嫁二夫郎】 释义:鞍鞯: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旧封建礼教提倡女子不二次嫁人。“不备双鞍鞯”又作“不担双鞍”、不配二鞍”。 “烈女”又作“贞女”。“不嫁二夫郎”又作“不更二夫”、“不嫁二夫”。 例句:我幼读《女儿经》,长读《闺中训》,我明白德容言功与三从四德,我也知道好马不备双鞍鞯,烈女不嫁二夫郎。我进了萧家的门,活着是萧家人,死了是萧家鬼。

【第69句】:【飞鸟各投林】 释义:比喻各有各的归宿。 例句:战事虽长,也终有和平的一天,有一天,胜利来到,惊喜袭击了各个人的心,那时真是“飞鸟各投林”,所剩下的只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

【第70句】:【两雄不俱立】(谚)两雄:两方都是强有力者。俱立:并立,同时存在。指势均力敌的两方强者,不能同时存在,总有一方吞掉另一方。 也作两雄不并立,两贤不并世。 二虎不能同山,两雄不能并立。

【第71句】:【平地跌跟头】(惯)比喻在顺境中出问题,或在不该犯错误的地方犯错误。 也作“平地摔跟头”。

【第72句】:【抓头不是尾】(惯)形容人急得手忙脚乱,不知怎么做才好。

【第73句】:【一棵树上吊死】见“在一棵树上吊死”。

【第74句】:【一锹挖不出井来】 释义:比喻做事要有个过程,不能性急。 例句:张万山笑着说:“一锹挖不出井来,歇会吧,要不,我这棵梨树一会儿就让你给剃光头了。”

【第75句】:【唇亡齿必寒】见“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第76句】:【鞋趿拉袜捣蒜】(惯)鞋趿(t。)拉:把鞋帮后部踩在脚后跟下。袜捣蒜:袜子不合脚,走路时老往脚心跑。形容衣着不整齐,不利落。

【第77句】:【怪人须在腹,相见又何妨】(谚)怪人:对人心怀嫌恶。指对某人嫌恶,只在心里警惕就是了,并不妨碍与之见面相处。

【第78句】:【犯口舌】(惯)指双方争吵或辩论。

【第79句】:【能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见“宁吃过头饭,莫说过头话”。

【第80句】:【招猫递狗儿】(惯)比喻不务正业,招惹是非。

【第81句】:【马上】“马上”一词是形容时间很短的意思。“马上”最初的含义就是在马背上,多指征战武功,古代有马上得天下一说,并说开国皇帝是马上皇帝。 “马上”指时间短,源自元朝。元朝由蒙古族建立,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以狩猎为生,蒙古骑兵素以作战征讨勇猛、行动迅速著称,可能由于这个原因,“马上”就有了表示速度快、时间短的含义。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爷,有的马上就说了罢!”明唐顺之《请游兵疏》:“命下之后,即便马上差人赍文星驰付山西保定二巡抚处。”用的都是这个意思。后来,“马上”一词就被大家所接受,并转化为表示时间极短的含义了。

【第82句】:【吉人自有天相】(谚)吉人:善良的人。相:扶持,帮助。旧指善良的人,遇有危难自有老天佑护。

【第83句】:【吃一行,怨一行】(谚)行(h。ng):行业。在哪个行业做事,总抱怨哪个行业不好。

【第84句】:【人心不足蛇吞象】 释义:蛇吞象:蛇要把大象吞下去。比喻贪心不足。 例句: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端着粗碗想细碗,吃了糠粑想细粮,人心不足蛇吞象。

【第85句】:【蹦不了蛤蟆跑不了鳖】(惯)比喻当事人谁也逃不掉或脱不了干系。

【第86句】:【命里有,终须有;命里无,枉生受】(谚)旧时迷信认为,人生来就被天命注定了。命里该当有的,终究会给你送来;命里不该有的,强求也没用。 也作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没强求。 命里有,送到手;命里没有莫强求。

【第87句】:【房东】“房东”义为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主人,与“房客”相对。 那么,为什么叫房东不叫房西?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东为上、为大,所以,东房就是上房。中国的老式房屋,一般都是一座南朝向的主屋,主屋的前面两侧再造东西向的厢房。主屋的东首房间就是上房,而上房定是主人或家中最有权威人的住房。上房晚辈和下人都不能住,就更不要说出租或借给外人住了。所谓的房东就是住在东首上房的人。可见,房东、东家都表示主人的意思。 至于为何以东为主,在《礼记》中的《曲礼篇》记载:“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这句话说的是,有关主客之间礼仪的规定。从文中可以看到,“东”位就是代表主人。 我们平常所说的“做东”、“东道主”中也包含了这个意思。

【第88句】:【老太太坐牛车——慢透了】(歇)指做事进度太慢,或动作太迟缓。

【第89句】:【好汉不打上门客】(谚)英雄好汉不慢待那些好意上门来的人。指凡能上门,都应以客礼相待,即使彼此不和,也应宽恕。

【第90句】:【行有行风,帮有帮俗】(谚)行:行业。帮:帮派。指行业也好,帮派也好,都各自有着一套习俗和讲究。

【第91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谚)临上阵打仗才磨枪,纵然磨不锋利,也能磨得光亮。指平时不下功夫,临时突击准备,多少也能顶点事。 也作“临阵磨枪三分光”。

【第92句】:【要捉栖鸟必留窝】(谚)栖鸟:夜晚栖歇在窝里的鸟。要想捉住栖歇在窝里的鸟,就必须留下它原来的窝。比喻要逮住有家室的人,就不要惊动他的家。

【第93句】:【抱一颗猪头,还找不到庙门】 释义:比喻好人不担心没有人要,或有东西不担心送不出去。 例句:有一场好雨马上种谷,我看你快找旁的哪组少人的参加吧,我不信抱一颗猪头,还找不到庙门,你父子好手把呀。

【第94句】:好菜全凭炒,好画全凭裱。

【第95句】:【开一道口子,毁一座堤坝】(谚)堤坝:防水拦水的建筑物。指堤坝上如果开了口,水就会冲溃整个堤坝。比喻事情一旦开了先例,就会发展到不可收拾。

【第96句】:【推顺水船儿】(惯)指顺着情势说话做事。

【第97句】:【时势造英雄】(谚)时势:时局发展的形势。指时代的风云会把普通人造就成英雄人物。 也作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豪杰。 时势造英雄,乱世好做官。

【第98句】:【见贫休笑富休夸,谁是长贫久富家】(谚)见穷家别笑他穷,见富家也别夸他富;因为穷不会常穷,富也不会久富。指穷富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可嫌贫爱富。 也作“穷休笑,富休夸,没有长贫久富家”。

【第99句】:【霜打的树叶——蔫了】(歇)本指树叶经霜以后失去水分,变得萎缩了;转以形容人精神萎靡、没精打采的样子。 也作霜打麻叶——蔫了。麻叶:落叶乔木麻栎的叶子。 霜打的瓜秧子——蔫儿了。 霜打的茄子——蔫了。

18420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