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观梁希公园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秋游梁希公园作文500字

10月的临海桂花飘香,今天,凉爽的秋风把我们送往江滨公园.一路上,我看见了许多的花花草草.龙兴寺,龙兴寺黄墙绿瓦,在茂密的树木映忖下,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还在阳光的照耀下,特别显眼,金光闪闪,好像在说:“祝你们在我邻居—江滨公园玩得快乐,开心一些

”龙兴寺对面是一条古老而又闻名的老街-紫阳街.它是历史街区-台州府历史上最繁荣的商业街区,是府城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古街全长1080米,宽4-5米,整条街保留了明清建筑风格,灰雕灰线,精致而吉祥.我们穿过城门,城门上有许多爬山虎,正一步一步用力地望上爬呢

给城门增添了一丝绿意. 到了江滨公园,同学们像刚出笼的小鸟,向江滨公园各处角落奔去.向远处眺望,看见了一座座形状各样千姿百态的山.一座座山像一个个武士顶天立地,不怕风,不怕雨,笔直的站在那儿. 不远处,黄黄的江水在缓缓地流着.一桥上人来人往,我又听到了“呜-”的声音,哦,一看,原来是轮船啊

一桥上喇叭声,一桥下汽笛声…会聚成一种美妙的声音.近在眼前,绿油油的草坪好像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外套.草地上还错落着几座假山,小伙伴们在假山上玩捉迷藏和穿来穿去.你瞧,多么高兴啊

后面,是巾山,巾山上一座座宝塔耸立在那儿,那上面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是临海人民的骄傲.朋友,来到临海,千万要记得来江滨公园哦

春游去梁希公园作文450字

“万岁,太好了,可以去玩喽

”同学们为庆祝去春游而欢呼。

早上,天空阴沉沉的,下着毛毛细雨,我们来到了弥漫在云雾之中的,看到高高“挂”在上的“”三个大字时,大家的心情顿时兴奋起来。

来到了大本营,黄老师宣布了几条注意事项,然后就让我们自由活动。

于是有的玩捉迷藏,有的玩扑克,我们几个就从包里取出带来的零食供大家品尝。

肥胖的邓均狼吞虎咽、斯文的候田恬细嚼慢咽,老师们则在一旁听着mp3聊天儿。

吃过午饭,老师带我们参观这里的原始风光。

一路上参天的大树高大挺拔;地上长满了绿绿的;路旁绽放着五彩缤纷的花。

多美的原始风光啊

但是我们已经不能经常看到了,许多的大树被人们砍了,做成了家具,当成了柴烧……,再这么砍下去,用不了多久,眼前这一片森林也很快就要消失,太可惜了

下午,春游要结束了,我们把垃圾收集起来,扔到垃圾桶,爱护环境,从点点滴滴做起。

梁希森林公园的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

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

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

但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

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

至元二十九年 (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

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夏秋之交终于得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吴兴。

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

大德三年 (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土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位虽无升迁,但此职不需离开江南,与文化界联系密切,相对儒雅而闲适,比较适合赵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

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拜赵孟頫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次年五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

他登基后不久,立即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

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赵孟頫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

至此,赵氏政治地位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

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现当代 吴昌硕 崔适 单士厘 朱孝臧 周庆云 庞元济 王一亭 莫觞清 徐自华 沈寿 庞元澄 陈其美 金城 钱病鹤 姚勇忱 徐一冰 刘承干 俞寰澄 徐森玉 梁希 沈尹默 沈兼士 任鸿隽 钱玄同 陈嵘 赵紫宸 沈迈士 李彦士 陆志韦 蔡声白 钱壮飞 诸闻韵 慎微之 叶桔泉 雷震 沈兹九 李泉生 杨光泩 邱望湘 俞平伯 章荣初 诸乐三 陈啸空 沈西苓 王宇椿 陆学善 傅任敢 蔡昌年 潘德明 钱仲联 潘子农 朱渭深 丁舜年 邱式邦 赵罗蕤 王文林 刘旭沧 陈又新 钱三强 徐迟 王宗淦 张珩 徐舜寿 张龙翔 盛志勇 王仁 屠守锷 史之华 丁是娥 潘镜芙 钟万勰 钦俊德 卢良恕

梁希森的人物经历

刘先银, 1963年出生于安徽无为。

曾就读于无为一中、安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等,获生态学理学硕士学位。

曾在黄山学院任教。

现为中国林业出版社编审,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林业文联常务理事,中国剑光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家联盟网高级艺术顾问,安吉国际吴昌硕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名家网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5—1997年度被林业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9 年,荣获国家林业局“首届梁希林业宣传突出贡献奖”。

  1999年任《今日中国》大型专题电视片的宣传总策划。

  2001年任中国林业出版社策划三室主任。

  艺术传略和书画作品刊载于专业艺术网站中国艺术家联盟网和中国书画名家网。

  刘先银书画艺术  梅兰芳大剧院周年庆典填词书法  1992年10月,刘先银的书画作品入选中国美术馆“首届东方艺术大赛”展览并获得一、二等奖。

  1997年,书法作品参加由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主办的“火凤凰杯”中国全国精品书画大赛并获银奖。

  1996—1999年组织策划了“纪念全民义务植树十五周年座谈会”及著名画家何海霞、胡絜青、梁树年、萧淑芳、秦岭云、白雪石、启功、凌禹门、沈鹏、欧阳中石、范曾、崔铁成、李炎兴、陈梦麟、梁斌、梅阡、李春海、李涵、程振国等联袂绘制巨幅画卷《同心描绘秀美山川》《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春风百汇》《万壑同源》《祖国万岁》等重大社会活动。

出版有《北京艺术交流中心书画集》等。

  2000年庆祝联合国千年首脑大会胜利召开国际油画大师刘宇一教授历时五年创作油画《和平颂——人类千禧交响诗》的总策划、总代理。

  刘先银生态学研究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及中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徐化成(1994)、刘先银等(1994)则是林业工作者中较早将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应用到森林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学者。

  《我国封山育林研究进展》:徐化成、刘先银等(1991~1993),在我国首次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山海关林场封山育林40年来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长期封山育林后,景观要素类型的主要变化是斑块的破碎、消失、合并、扩大或缩小;斑块形状趋于规则;森林岛数目增加,总面积加大,形状指数降低。

封山育林后的24年间(1954~1978),灌草群落向灌木林、天然林等转化十分明显;24年以后(1978~1991),裸岩向其他类型的转化显著;裸岩优势度值下降,总面积减小。

这一研究定量地阐述了封山育林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及过程,揭示了长期封山育林可使景观森林化这一必然趋势。

白育英(2000)通过26年封育与封育前对比,即通过航测相片的对比发现:无论从林班的总体或某一小班看,总趋势是幼龄林形成近熟林,疏林形成密林,散生林形成疏林或密林,灌木林地和宜林荒山经人为造林措施形成人工林,林分面积增大,林木胸径增粗,活立木蓄积增大。

  徐化成、刘先银等,研究表明,经过40年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该林场的森林覆盖率由

【第7句】:8% 提高到

【第74句】:7%。

森林覆盖率的增加来源于天然林(主要是油松林、槲树林、椴树林)面积的扩展,灌草群落、天然林地向天然林的转化以及人工造林,其中封山育林使森林覆盖率提高52,人工造林提高

【第14句】:9。

  刘先银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第1句】:安徽省马尾松人工林气候生产潜力的初步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1989年 第02期  

【第2句】:大蜀山马尾松人工林晴天太阳辐射光谱及光能利用率的研究 中国农业气象,1994年 第01期  

【第3句】:山海关林场油松-槲树林种群结构的研究 中国林学(英文版),1995年 第01期  

【第4句】:中国的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 国土绿化,1995年 第05期  

【第5句】:生态平衡生态演替 森林与人类,1996年 第01期  

【第6句】:师心吐蕊——记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画家李春海 中国林业教育,1996年 第04期  

【第7句】:生态平衡与人类生存发展 国土绿化,1996年 第05期  

【第8句】:防治血吸虫病的新路 国土绿化,1997年 第02期  

【第9句】:国画名家联袂作画庆回归 今日中国(中文版) 1997年11期  

【第10句】:来自绿色的呵护 生态经济,1998年 第02期  

【第11句】:垃圾处理要从源头治理 中国林业,1998年 第10期  

【第12句】:生物克隆繁殖的基因逐步缺失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第13句】: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突出成果 中国林业,2003年 第14期  

【第14句】:传承森林文化 提升林业品牌 中国林业,2004年 第09期  

【第15句】:关注森林 绿我中华——全国书画大赛随笔 绿色中国,2004年 第21期  

【第16句】:诗书话生态 翰墨结友谊 绿色中国,2004年 第23期  

【第17句】:关注森林 凝注笔端 森林与人类,2004年 第11期  

【第18句】: 茶:“清醒文化”的代表 绿色中国,2005年 第01期  

【第19句】:青翠竹藤编起中国结——国际竹藤组织在中国的发展 绿色中国,2005年 第03期  

【第20句】:四时花香 万壑鸟鸣 绿色中国,2005年 第05期  刘先银出版策划  刘先银山水画  刘先银著作  1997年5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编辑出版,著者:王新婷等。

  1997年,加拿大BC省British Columbia 温哥华考察研究欧美出版业的出版与发行。

  发表论文:加拿大的出版业的发展  2001—2006年,主编、编辑出版有  《2005中国名家书画》  《2006中国名家书画》  《温正瑞书圣教序》(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  《中国名花专著系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2008)  《中国书法经典》等图书、丛书。

  1998-2008年总策划的《中国名花专著系列》历时10余年,由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江泽慧主编,著名花卉专家陈俊愉、彭镇华、陈心启、王学智、刘仲健、张佐双、薛守纪、林斌等,著名摄影家邵华、高占祥、高强、王建国、王高潮、雷嗣鹏等,将其多年的辛勤劳动成果——名花培育技法、名品鉴赏、文化渊源,每品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自成体系,展示名花美丽的色彩、动人的神韵、典雅的风姿,传承名花丰富的文化内涵。

极具欣赏性和收藏价值。

《中国名花专著系列》是花卉界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力作,赵朴初、王光英、陈慕华、何鲁丽、胡絜青、文怀沙、柴泽民、凌禹门、启功、范曾、沈鹏、刘炳森、千家驹、刘先银、李志松等名家题词赞誉。

其发行遍布东南亚,欧美及日本,韩国,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在海内外花卉界赢得声誉并引起关注,对我国、东南亚乃至世界花卉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奖评比中,《中国名花专著系列》荣获金奖。

  2001年,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奖评比中,《中国名花专著系列》荣获金奖;  中国兰花专著系列有:  

【第1句】:中国兰花观赏与培育及病虫害防治;  

【第2句】:中国兰花水晶艺研究及水晶名品鉴赏;  

【第3句】:中国兰花奇花艺研究及奇花名品鉴赏;  

【第4句】:中国兰花色叶艺研究及色叶复合艺名品鉴赏  中国名花专著系列有:  

【第1句】:中国牡丹培育与鉴赏及文化渊源;  

【第2句】:中国牡丹名品及文化艺术鉴赏;  

【第3句】:中国芍药;  

【第4句】:中国芍药品种鉴赏与培育;  

【第5句】:中国君子兰;  

【第6句】:中国杜鹃花园艺品种及应用;  2001年,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奖评比中,《中国兰花专著系列》荣获金奖。

  1999-2006年,负责编辑的《琅琊山植物志》(精)(Langyashan sylva),1999年出版发行。

《大别山植物志》2006年出版发行。

訾兴中等主编。

  2003年,黑龙江省第八届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评审中,《中国野生大型真菌彩色图鉴(1)》获二等奖。

  2003年3月,负责编辑的“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研究系列著作”陆续出版。

作者:彭镇华 等著。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研究系列著作有:  

【第1句】: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  

【第2句】:中国城市森林;  

【第3句】: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安徽实践;  

【第4句】:长江中下游滩地杨树栽培与利用;  

【第5句】:上海现代城市森林发展;  

【第6句】: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理论与实践;  

【第7句】:绿竹神气;  

【第8句】:绿色江苏现代林业发展;  

【第9句】:中国城乡乔木;  

【第10句】:中国城乡乔木(英文版)(Urban and Rural Arbores in China) ;  

【第11句】:北京林业发展战略;  …………  等等。

  2003年5月刊登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研究与探讨》中的“在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人的解放与人的发展问题,探讨中国林业建设的思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解放与人的发展问题出发,探讨中国林业建设的新思路,中国林业战略转变是中国林业建设的核心,必将促进人的解放与人的发展。

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基础上的;我们要加快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推动森林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做好自然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的自然科学素养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性。

  2003年组织策划中国名花图谱系列丛书。

  2004年8月,负责组织策划编辑的《中国菊花图谱》出版发行。

作者:薛守纪。

  2005年3月,负责组织策划编辑的《中国茶花图谱》(第1集)(华东茶花)出版发行,作者:叶茂宗 冯志征。

  2005年策划编辑的《中国金花茶栽培与开发利用》《中国金花茶饮用与人体健康》陆续出版发行。

作者:陆敏珠 梁盛业等编著。

  2005年,黑龙江省第八届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评审中,《中国野生大型真菌彩色图鉴(2)》获一等奖。

  2005年正式出版的《绿竹神气》,2007年荣获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绿化基金会、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的第三届梁希林业图书期刊奖。

作者是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彭镇华教授,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院长、中国林学会理事长、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江泽慧教授。

  2006年5月书画作品参加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2006年12月, 策划编辑的《黄山珍稀植物》《黄山珍稀动物》出版发行。

  2007年3月,编著《唐太宗温泉铭与文怀沙汤泉赋》出版发行。

  2007年3月,策划编辑的《宣纸制造》出版发行。

  2007年7月,策划编辑的《历代梅画赏析》出版发行。

  2007年9月书画作品参加迎奥运全国著名书画名家作品展。

  2007年10月,策划编辑的高等院校应用数学教材《MATLAB与数学实验》出版发行,该书由周本虎,瞿勇 主编,周本虎,瞿勇 李薇,熊萍 著  2008年1月,负责编辑策划的《晋绥风土(上下册)》出版发行。

  2008年2月,编辑策划的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典型技术推介《食用菌栽培技术》《林下经济植物栽培技术》《营林与造林技术》《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出版发行。

  2008年3月,负责编辑策划的《中国兰文化》出版发行。

  2008年5月,《关于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考》编辑出版,著者:雷加富,作序:许嘉璐。

  2008年5月,《中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实践与探讨》编辑出版,主编:孙建。

  2008年5月,为《盆景制作与养护300例》作序-----立体的画 无声的诗。

  2008年7月,总策划:献给第29届北京绿色奥运的一份特殊礼物,体现“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真正内涵的《北京古树神韵》主编:牛有成 赵凤桐;执行主编:董瑞龙 张慧光 孔繁歭 郑秉军。

该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8年8月,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召开,负责编辑《五环连五洲世界花卉展》出版,该书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 北京植物园编著。

  2008年8月,编著《毛泽东诗词》(李志松书法隶书)正式出版发行。

  2008年9月,策划编辑《中国杜鹃花园艺品种及应用》出版,该书由林斌编著。

书中在介绍杜鹃花发展历史 诗词文化 栽培繁育 实际应用 国外传播等重点内容。

该书是一部内容丰富、图片精美、极具欣赏性和收藏价值大型杜鹃花专著。

  2008年10月,《世界竹藤》英文版( Bamboo and Rattan in the World)出版。

该书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中国竹产业协会会长江泽慧主编。

作为对国际竹藤组织成立十周年的献礼,《世界竹藤》英文版一书11月2日在北京首发。

  题写:壮族生活情感与灵魂  2008年11月填踏莎行词一首以贺并书遗(wei,赠予)梅兰芳大剧院创建一周年:  院建盛世,周年庆典,各界名流交相重。

艺抱风云泽心田,国粹京剧人争颂。

  朗润明珠,翩仙彩凤,梅郎合受千秋供。

四恩深厚吉祥殿,放翁大笔今堪用。

  绘画《恩泽奕世---山恒久,水长流》为梅兰芳大剧院周年庆典致贺。

并题写对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以助兴。

  2008年11月,为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陆敏珠著作:广西壮族文化系列丛书 《壮族生活情感与灵魂》题写书名。

  2009年绎注《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2009年编著《岁月长亭连短亭》  2009年5月,编辑题写书名的《观花观果植物选择与造景》出版发行。

该书主编白顺江,聂庆娟,纪惠芳。

宣传策划赵方。

  2009年5月,编辑题写书名的《中国油茶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出版发行。

该书主编束庆龙、张良富教授。

  跟毛泽东学诗词刘先银蒋焱兰编著  2009年7月,组织编写的《温凤海书法》出版发行,该书由赵方先生主编。

  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  2009年7月,组织策划的《中华凤凰图典》出版发行,编著者:湖北省荆州市广播电视局局长钟扬波先生。

  2009年7月,组织策划的《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出版发行,著者: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兰思仁博士。

  2009年8月,书画作品参加“辉煌六十年——百名将军百名部长百名画家书画展”,此次展览内容丰富,于8月28日上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

  2009年9月,编著《跟毛泽东学诗词》正式出版。

  2009年9月,书画作品参加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纪念建国60周年名家书画艺术展”  2009年9月,书画作品参加在中国长城博物馆展出的由北京秦唐翰墨书画院和中国长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  中国人全球华人文化盛典—艺术中国60华诞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

  2009年9月,书画作品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

  2009年10月,负责编辑的《五台山区森林与生态史》《山西森林与生态史》正式出版,以庆祝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

著者:翟旺 米文精。

  2009年10月,赵方主编的《刘先银书画作品》画册出版发行。

画册收录了近年来发表在《今日世界》杂志,《中国书画家-当代创新艺术家》(河北美术出版社)的书刊上发表的刘先银先生的书画代表作品10余幅及评述。

  刘先银作品评述  《今日世界》 2005年第09期 评述:  刘先银教授的书法,内涵丰富,不仅讲究书法的典雅清正,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意味,体现了作者对汉文字的美化和风格化,透射出儒雅的风韵。

  书法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表现在作品独特的整体风貌以及所造成的独特境界,是书法家艺术个性张扬的结果。

书法家由于生活经历,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审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选择书体,表现手法诸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特点,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风格也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气质、精神风貌。

这也是数千年传统文化积淀在书法家心灵中的高能反映,体现在线条中的微妙之处,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黑格尔说:“风格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法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出现他个性的一些特点” 。

  刘先银的书法笔力厚重,具有很重的金石气息,是其文化内涵、艺术修养和书法功力不经意的流露。

书法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

书法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

  欣赏书法作品既要有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有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

首先,观线条质量,察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

其次,观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察艺术造型的意趣和哲理。

其三,观赏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

其四,观神采,即书法作品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

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

  总之,刘先银的书法具有古朴高格的审美追求,耐人寻味。

沉稳、深邃是他的作品中折射出的气质和精神风貌。

  希望对您有帮助

8581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